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_第1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_第2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_第3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_第4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市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本試卷共8頁,28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我國計劃在2028年實施“天問三號”探測任務,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火星采樣返回。圖1為太陽系示意(非真實比例)。據(jù)此完成1~2題。1.火星位于A.水星軌道和地球軌道之間B.木星軌道和天王星軌道之間C.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D.土星軌道和海王星軌道之間2.與火星相比,地球A.體積和質量更小B.距太陽距離更遠C.大氣層更加稀薄D.更適宜人類生存2023年12月1日晚,某天文愛好者在北京門頭溝拍攝到罕見的極光現(xiàn)象(圖2)。據(jù)此完成3~4題。高一地理試卷第1頁(共8頁)3.極光通常出現(xiàn)在地球的A.高海拔地區(qū)B.高氣壓地區(qū)C.高緯度地區(qū)D.高濕度地區(qū)4.極光的出現(xiàn)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當太陽活動增強時A.太陽風變得更強勁B.地球上的天氣變化相對平穩(wěn)C.太陽黑子數(shù)量減少D.地球上的短波通信更為通暢表1是地球大氣上界水平面太陽輻射量的分布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據(jù)此完成5~6題。表1緯度0°10°20°30°40°50°60°70°80°90°年總輻射量/(×10?J/m2)13.1712.9912.4511.5810.419.017.496.265.645.485.地球大氣上界水平面太陽輻射量A.由低緯向高緯遞減B.由南向北遞增C.由高緯向低緯遞減D.由北向南遞增6.導致地球大氣上界水平面太陽輻射量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太陽活動B.太陽高度C.海拔高低D.大氣厚度2023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了名為《捕獵者》的琥珀:距今1億年前的一只蜥蜴捕獵的動態(tài)瞬間(圖3)。圖4為地質年代簡表。據(jù)此完成7~8題。7.該蜥蜴生活的地質年代為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該蜥蜴生活的地質年代A.脊椎動物出現(xiàn)B.爬行動物盛行C.蕨類植物出現(xiàn)D.被子植物繁盛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fā)生后,當?shù)卣畣拥卣馂暮Β艏墤表憫?,相關部門立即組成工作組趕赴現(xiàn)場開展搶險救援。據(jù)此完成9~11題。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A.地殼B.地幔C.外核D.內核高一地理試卷第2頁(共8頁)

10.此次地震發(fā)生時,居住在高層住宅的人們科學的避震做法是A.躲避至窗戶旁邊B.乘坐電梯迅速撤至樓下C.直接從樓上跳下D.用枕頭迅速保護住頭部11.此次地震搶險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可以使用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A.實時監(jiān)測災害的影響B(tài).獲得高精度位置信息C.儲備并運輸救災物資D.統(tǒng)計并管理災情數(shù)據(jù)2023年暑假,經(jīng)緯和丹霞跟隨蘇揚老師來到邢臺市崆山白云洞風景區(qū)進行地理研學圖5為他們拍攝的石鐘乳、石筍和石柱景觀照片。據(jù)此完成12~13題。12.圖示地貌景觀是典型的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巖溶地貌D.海岸地貌13.與圖示地貌景觀形成和發(fā)育密切相關的自然條件為①氣候暖濕②土壤貧瘠③可溶性巖石廣布④植被稀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挪威峽灣眾多,有“峽灣國家”之稱。圖6為該國的蓋朗厄爾峽灣,該峽灣深入陸地十多千米,兩側陡崖巍然,景色壯麗。據(jù)此完成14~15題。14.圖示峽灣橫剖面近似A.新月形B.扇形C.V字形D.U形15.圖示峽灣屬于A.流水侵蝕地貌B.流水堆積地貌C.冰川侵蝕地貌D.冰川堆積地貌高一地理試卷第2頁(共0頁)位于黃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tài)治理的樣板。圖7為高西溝村治理前的景觀對比照片。據(jù)此完成16~17題。;.高西溝村治理前地表A.溝壑縱橫B.起伏和緩C.平坦開闊D.山高谷深若高西溝村生態(tài)治理模式在黃土高原大規(guī)模推廣,會導致黃河A.流域降水量增加B.三角洲面積增速減慢C.入??谀嗌吃龆郉.入海口無機鹽類增多圖8為世界局部區(qū)域洋流分布示意。據(jù)此完成18~19題。據(jù)圖可知A.甲洋流從高水溫海區(qū)流向低水溫海區(qū)B.甲洋流由低緯度海區(qū)流向高緯度海區(qū)C.乙洋流從高水溫海區(qū)流向低水溫海區(qū)D.乙洋流由高緯度海區(qū)流向低緯度海區(qū)受甲洋流影響的海區(qū)①水溫升高②鹽度增大③降水減少④氣溫降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豐南區(qū)某學校是唐山市首個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校園,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校園內建設了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透水鋪設以及雨水蓄水池等多種設施。圖9該校學生參觀校園內海綿設施的照片。據(jù)此完成20~21題。高一地理試卷第4頁(共8頁)

20.該海綿校園直接改變的當?shù)厮h(huán)環(huán)節(jié)是A.地表徑流B.水汽輸送C.降水D.蒸發(fā)21.建設海綿校園的主要目的是A.美化校園B.控制地表雨洪C.凈化空氣D.增加空氣濕度華北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葉闊葉樹(圖10),而不植四季常綠纟松柏等針葉樹。據(jù)此完成22~23題。22.與針葉樹相比,落葉闊葉樹A.多革質葉片B.群落結構相對簡單C.常有板狀根D.有明顯的季相變化23.與針葉樹相比,華北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房前多植落葉闊葉樹有利于①夏季遮蔭取涼②室內溫度恒定③阻擋風沙④提高冬季室內溫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工業(yè)革命以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明顯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部分區(qū)域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研究表明,冰川消融會進一步導致原冰川覆蓋區(qū)域氣溫」升。據(jù)此完成24~25題。24.二氧化碳被視為溫室氣體的原因在于其能夠強烈吸收A.太陽紅外線B.地面輻射C.太陽紫外線D.大氣輻射25.冰川消融導致原冰川覆蓋區(qū)域氣溫上升的原因是A.太陽輻射增強B.大氣散射增加C.地面輻射減弱D.地面反射降低高一地理試卷第5頁(共8頁)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黑土地是指擁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表層的土壤,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適宜農(nóng)耕的優(yōu)質土地。我國東北地區(qū)擁有豐富的黑土地資源,面積約占全球黑土區(qū)總面積的12%,其土壤類型主要有黑土、黑鈣土。圖11示意我國東北地區(qū)的黑土、黑鈣土分布。(1)東北地區(qū)黑土分布面積最大的省區(qū)是(填序號),黑鈣土分布面積最大的省區(qū)是(填序號)。(4分)①內蒙古自治區(qū)②黑龍江?、奂质、苓|寧省(2)下列為關于我國東北地區(qū)黑土地的觀點,請判斷正誤(在括號內填?或×)。(8分)觀點一:黑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草原植被下發(fā)育的土壤。()觀點二:黑土區(qū)冬季漫長寒冷,土壤凍結時間長,有機質分解慢。()觀點三:黑土區(qū)地表物質遷移速率快,很難發(fā)育成深厚的土壤。()觀點四:黑土區(qū)土壤表層疏松,通氣透水性差,土壤肥力低。()(3)東北黑土區(qū)的農(nóng)田經(jīng)過多年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明顯,請?zhí)岢龊侠淼膽獙Υ胧?4分)高一地理試卷第6頁(共8頁)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山谷風(圖12)是山區(qū)晝夜間風向發(fā)生反向轉變的風系。丹霞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受山谷風的影響,當?shù)?月日均降水量的晝夜差異較為明顯(圖13)。(1)在圖12中用箭頭補繪氣流運動方向,使之形成完整的環(huán)流。(4分)(2)運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相關知識,丹霞同學對圖12所示谷風的形成進行了梳理。請參考丹霞同學的做法對山風的形成進行梳理。(6分)谷風形成:山風形成:(3)據(jù)圖13指出7月拉薩白天與夜間降水量的差異并說明原因。(6分)高一地理試卷第7頁(共8頁)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我國渤海海水鹽度為28‰~31‰,低于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35‰)。據(jù)估算,在氣溫低于或等于?4°C時,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一部分來不及排出冰體的高濃度鹽水會被包裹在冰塊內部。淡化海冰技術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將高濃度鹽水從海冰中分離出來,以符合淡水標準。如果渤海海冰作為淡水資源加以利用,可以緩解環(huán)渤海地區(qū)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圖14為渤海及附近區(qū)域年平均氣溫:≤?4°C日數(shù)的分布。(1)解釋渤海海水鹽度較低的原因。(6分)(2)推測遼東灣與萊州灣海冰可開采次數(shù)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3)淡化海冰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但有人認為目前通過淡化海冰緩解環(huán)渤海地區(qū)的淡水缺問題并不合適。請為該觀點提供依據(jù)。(6分)高一地理試卷第8頁(共8頁)地理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2.D3.C4.A5.A6.B7.C8.B9.A10.D11.B12.C13.A14.D15.C16.A17.B18.C19.D20.A21.B22.D23.C24.B25.D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6分)(1)②,①。(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