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歷史-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_第1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_第2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_第3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_第4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第一頁,共二十二頁。導入新課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青蒿素研究開發(fā)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第二頁,共二十二頁。一一新課探究探究點:經濟建設成就主要工業(yè)產品的增長鋼(萬噸)煤(億噸)原油(萬噸)電(億度)1957年1965年1936761.311322.31461223535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第三頁,共二十二頁。類別成就建設項目工農業(yè)鋼鐵石油電力鐵路科技500多個。增長60%。建成武鋼、包鋼。建成大慶、勝利、大港。實現自給。農村用電增長70倍。蘭新、包蘭等。第一顆原子彈;結晶牛胰島素。在十年探索中,黨的指導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針、政策等,雖然有過失誤,但從總體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第四頁,共二十二頁。武漢鋼鐵基地包頭鋼鐵基地鋼鐵第五頁,共二十二頁。大慶油田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依靠“洋油”的時代,實現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給勝利油田大港油田油田第六頁,共二十二頁。蘭新鐵路蘭青鐵路包蘭鐵路交通第七頁,共二十二頁。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導彈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二探究點:“兩彈一星”第八頁,共二十二頁。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第九頁,共二十二頁。鄧稼先(1924-1986)兩彈元勛第十頁,共二十二頁。

鄧稼先,安徽省懷寧人,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他畢業(yè)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赴美國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貒?,鄧稼先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他當選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長期從事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核試驗在技術上的主要組織領導者之一。他去世前,中國進行的32次核試驗中,在現場指揮試驗工作達15次之多。鄧稼先被譽為中國的“兩彈元勛”?!皟蓮椩獎住编嚰谙?924.6.25~1986.7.29安徽懷寧人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身患重病的鄧稼先在醫(yī)院與同行探討學術問題第十一頁,共二十二頁。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2年零8個月從首次爆炸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法國用了八年零六個月,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第十二頁,共二十二頁。一一三探究點:青蒿素與“東方魔稻”青蒿素來源主要是從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第十三頁,共二十二頁。

調查,在全球范圍內,只有中國重慶酉陽地區(qū)武睦山脈生長的青蒿素才具有工業(yè)提煉價值。酉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產基地,其青蒿生產種植技術已通過了國家GAP認證,享有“世界青蒿之鄉(xiāng)”的美譽。第十四頁,共二十二頁。當地時間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委員會舉辦新聞發(fā)布會,宣布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分享該獎項。第十五頁,共二十二頁。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

諾貝爾獎在宣布頒發(fā)給屠呦呦時,公布了獲獎理由:“發(fā)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钡谑?,共二十二頁。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再創(chuàng)新高,在邯鄲市永年區(qū)廣府鎮(zhèn)的百畝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田內,平均畝產達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單產紀錄,每公頃產量達17.23噸?!皷|方魔稻”第十七頁,共二十二頁。課堂小結經濟建設成就1.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2.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3.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兩彈一星”1.錢學森:東風一號、“東方紅”一號2.鄧稼先:原子彈、氫彈青蒿素與“東方魔稻”1.屠呦呦2.袁隆平第十八頁,共二十二頁。隨堂訓練1.早在建國初,毛澤東就發(fā)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的號召,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A.長城1號B.長征1號C.神舟1號D.東方紅1號D第十九頁,共二十二頁。2.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設計領導人,享有中國奧本海默之稱的是()A.錢學森B.鄧稼先C.王永志D.楊振寧B第二十頁,共二十二頁。謝謝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二頁。內容總結建設成就與科技進步。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青蒿素研究開發(fā)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成就。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依靠“洋油”的時代,實現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給。錢學森組建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