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_第1頁
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_第2頁
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_第3頁
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_第4頁
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程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的文言文專項(xiàng)練習(xí)語文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練習(xí)題(11篇)專項(xiàng)訓(xùn)練

班級姓名得分

一.《三峽》練習(xí)題

1.填空題。

《三峽》選自《》,作者,字,(朝代)學(xué)家。

2.解釋下列加點(diǎn)字的意思。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2.兩岸連山,略無闕處()3.絕多生怪柏()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5.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6.猿鳴三聲淚沾裳()7.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8.自三峽七百里中()

3.區(qū)別下列加點(diǎn)字的古義和今義。

1.自非亭午夜分古義:今義:2.或王命急宣古義:今義:

3.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古義:今義:

4.解釋下列語句:

①重巖疊嶂:

②素湍綠潭:

③清榮峻茂:

④林寒澗肅: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⑦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問題。(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5.解釋詞語含義。

①略無②嶂③蔽④曦

6.本段寫出了三峽的什么特點(diǎn)?

7.結(jié)合有關(guān)語句,說一說三峽兩岸山有什么特點(diǎn)。(試用兩個字概括)

9.“重巖疊嶂”和“隱天蔽日”兩句寫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的表達(dá)作用是什么?

(閱讀)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11.概括上文三段內(nèi)容的大意。

12.試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樣描寫夏天水勢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寫作思路。

14.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氣氛?

15.《三峽》一文中有“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兩句,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起李白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內(nèi)容是什么?請?jiān)谙旅婺瑢懗鰜怼?/p>

★2008中考再現(xiàn)★

22.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

①沿溯阻絕()②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3.翻譯下面句子。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答:

24.閱讀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xiàn)了夏天三峽水流()的特點(diǎn);文章第④段與詩中()一句相對應(yīng)。

(二)趙襄主學(xué)御

趙襄主學(xué)御于王于期,俄而與于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shù)未盡也?!睂υ唬骸靶g(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diào)于馬,而后可以進(jìn)速致遠(yuǎn)。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yuǎn),非先則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調(diào)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韓非子《喻老》)

25.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

①三易馬而三后()②先則恐逮于臣()

26.翻譯下面的句子。

術(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

27.讀了這則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啟示?

二.《愛蓮說》練習(xí)題

1.本文選自《》。作者,字,北宋家。世稱濂溪先生。

〖解釋下列詞語〗

【蕃(fán)】【獨(dú)】【盛】【予】【染】【濯】

【清漣】【妖】【植】【褻(xiè)玩】【謂】

【隱逸】【君子】【鮮】【宜】【眾】

2.重點(diǎn)語句翻譯: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2、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4、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5、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6、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7.閱讀短文《愛蓮說》,完成題目。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直,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本文從生長環(huán)境的角度描寫蓮品質(zhì)高潔質(zhì)樸的句子是:

(2)作者把蓮的形象概括為什么?(用文中詞句回答)。文中寫“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目的是什么

(3)本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4)描寫蓮的形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賦予蓮以美好的品格的?

(5)請品味文中“噫”這一嘆詞的妙處。

(6)本文贊揚(yáng)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實(shí)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可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有人卻認(rèn)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diǎn),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

★2008中考再現(xiàn)★

19、下面加點(diǎn)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xiàng)是()(2分)

A、可愛者甚蕃(pān)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漣而不妖(zhū)D、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xiè)

20.解釋下面加點(diǎn)的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

(l)香遠(yuǎn)益清益:(2)亭亭凈植植:

(3)陶后鮮有聞鮮:(4)宜乎眾矣宜: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l)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譯:

(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譯:

22、從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追求?(2分)

三.陋室銘

⒈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字。

⑴有仙則名名:⑵斯是陋室斯:

⑶惟吾德馨馨:⑷何陋之有何:

⑸談笑有鴻儒鴻:儒:⑹往來無白丁白?。?/p>

⑺可以調(diào)素琴調(diào):⑻無案牘之勞形勞:形:

2.⑴《陋室銘》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奥摇币鉃椋撸撸撸撸撸撸?,“銘”指______________。

⑵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現(xiàn)縱情暢懷、談笑風(fēng)生情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⑶指出“龍”、“仙”比喻什么?

⑷《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過這篇銘文,表達(dá)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3.下邊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停頓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008中考再現(xiàn)★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痹釉唬骸昂沃^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p>

(選自王肅《孔子家語》)

[注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jìn)。③損:減損。④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wù)?。⑥視: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

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

①談笑有鴻儒②無案牘之勞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5.在《古漢語詞典》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xiàng)。請根據(jù)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xiàng)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

日:A.太陽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7.簡答題:(5分)

(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后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

(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lián)系文段內(nèi)容自選角度具體談?wù)勀愕目捶?。?分)

(2)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p>

[乙]子曰:“吾與回(顏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保ā墩撜Z))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

8.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①談笑有鴻儒鴻儒

②人不堪其憂不堪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10[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diǎn)是;〔乙)文顏回采用的學(xué)習(xí)方法是課上,課下鞏固、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xué)問做好做透。(4分)

11.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

四.小石潭記

1、解釋句子中畫線的實(shí)詞:

⑴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絡(luò):_________________參差:_________________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佁然:_________________翕忽:_________________

⑶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寂寥:_________________悄愴: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句子中畫線的虛詞:

⑴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無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以: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問題:

⑴怎樣描寫小石譚的石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怎樣側(cè)面描寫潭水的清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前文與第五段中的“四面竹樹環(huán)合”相照應(yīng)的句子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文言文《小石潭記》,完成下列題目。

1、填空:本文選自《》,作者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它唐宋八大家嗎?

2、解釋加點(diǎn)字。

清冽()魚可百許頭()以其境過清()乃記之而去()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是山水游記的代表作,寫景特點(diǎn)鮮明,行文層次井然,文如作畫,歷歷在目。你能說出本文都寫了哪些景物嗎?

答:

5、文中寫了水和魚。為了突出水清這一特點(diǎn),用魚來突出。這種寫法叫做側(cè)面描寫。請你將相關(guān)的句子摘錄下來。

6寫景也是為了抒情。請找出寫感受的句子,并指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2008中考再現(xiàn)★

(一)閱讀下文,回答5-8題。(8分)

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2分)

(1)水尤清冽尤:(2)悄愴幽邃悄愴:

6、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2分)

A、伐(1)伐竹取道(2)齊師伐我

B.去(1)乃記之而去(2)停數(shù)日,乃去

C.其(1)不可知其源(2)其真無馬邪

D.以(1)以其境過清(2)屬作文以記之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答:

8、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2分)

答:

(二)閱讀下文,回答9–11題(7分)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①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也變。五入必(②),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狈仟?dú)染絲然也,國也有染。

注釋:①蒼:深藍(lán)色。②必:通”畢”,完。盡。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l)所入者變?nèi)耄?2)故染不可不慎也故:

10、翻譯句子。(2分)

非獨(dú)染絲然也,國也有染。

答:

11、本文用為喻,說明

。(3分)

(2)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元結(jié)《右溪記》

10.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2分)

①以其境過清()②不可名狀()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12.甲乙兩文各從什么角度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diǎn)?(4分)

甲文:

乙文:

13.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diǎn)?試舉一例說明。(2分)

五.《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行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記承天寺夜游》選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號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與父親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稱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文中畫線處應(yīng)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描寫的對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運(yùn)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

4.翻譯下列句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懷民亦未寢”中“寢”的讀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語___________中有這個字,就作這個意思講。

6.文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7解釋下列詞語:

⑴念無與為樂者念:⑵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至:

⑶相與步于中庭于:⑷蓋竹柏影也蓋:

8閱讀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fù)u曳的句子。

⑵結(jié)尾的兩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⑸“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⑹“月色入戶”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008中考再現(xiàn)★

(一)閱讀下面古文,完成7—12題。(12分)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度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fēng)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一兩隊(duì)點(diǎn)綴,亦復(fù)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dú)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fēng)鐸④,及佛燈隱現(xiàn)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不復(fù)飲酒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記》,有刪改)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鉤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fēng)鐸:懸于檐下的風(fēng)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點(diǎn)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

A.月色人戶木蘭當(dāng)戶織

B.然終不若山空人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時聞風(fēng)鐸隔簋竹,聞水聲

D.生平過虎丘才兩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

A.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B.萬鐘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D.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

10.用斜線(/)為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標(biāo)出兩處停頓。(2分)

不復(fù)飲酒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

11.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diǎn)?(2分)

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回答問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

(1)苦其心志苦:

(2)曾益其所不能曾: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4.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強(qiáng)調(diào)了“逆境能成才;現(xiàn)在有人認(rèn)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舉例談?wù)劇?/p>

二、填空題: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舉出古代位圣君賢相為例,說明他們的共同點(diǎn)是。文章以此為根據(jù),說明了,必須先經(jīng)受一番艱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煉。

三、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對第1段內(nèi)容要點(diǎn)概括正確的是:()

A.人只有處于困境才能有作為,國沒有憂患。

B.人若處于困境,國處于憂患,就一定要滅亡。

C.人若經(jīng)常處于困境,就無法發(fā)揮才能;國無憂患則往往遭到滅亡。

D.人處于困境才能奮發(fā),國無憂患則往往要遭到滅亡。

2、本段點(diǎn)明全文的中心論點(diǎn)是:。(用原文)

3、本段用(論證方法)論證了經(jīng)受磨煉的益處。

★2008中考再現(xiàn)★

請認(rèn)真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16—23題。

(一)(12分)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