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_第1頁
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_第2頁
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_第3頁
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_第4頁
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人教部編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部編版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1)北冥有魚

(2)其名為鯤

(3)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míng

(2)kūn

(3)xǐ

(4)tuán

常用字字音

本題考查常用字字音的識記??忌⒁馄綍r的正確識讀和積累。冥——míng鯤——kūn徙——xǐ摶——tuán

故解析為:⑴míng⑵kūn⑶xǐ⑷tuán

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音的辨析能力??疾榈拇蠖鄶?shù)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讀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

(1)北冥有魚冥:

(2)怒而飛怒:

(3)志怪者也

志: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摶:扶搖:

(5)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6)亦若是則已矣是:

(1)同“溟”,海

(2)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3)記載

(4)盤旋飛翔;旋風

(5)氣息,這里指風

(6)這樣

常用文言實詞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進行理解,注意對文言詞語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的掌握。冥:同“溟”,海;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志:記載;摶:盤旋飛翔;扶搖:旋風;息:氣息,這里指風;是:這樣

故解析為:⑴同“溟”,海

⑵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⑶記載

⑷1、盤旋飛翔2、旋風

⑸氣息,這里指風

⑹這樣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3.解釋下列的一詞多義。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為其名為鯤

化而為鳥

(3)之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鵬之徙于南冥也

(4)其其名為鵬

其視下也

其正色邪

(5)而化而為鳥

怒而飛

(1)氣息,這里指風;氣息

(2)叫作;成為

(3)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代詞,它的;代詞,代大鵬;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

(5)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

常用文言虛詞;一詞多義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實詞、虛詞)一詞多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和對語句意思的理解。如“之”有助詞,的;動詞,到,往;主謂間,取獨;代詞等用法和意義?!岸背R姷挠梅ㄊ沁B詞,表修飾、并列、轉(zhuǎn)折、承接等用法。結(jié)合語句意思進行理解,故解析為:息:風/氣息;為:叫作/成為;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代詞,它的/代詞,代大鵬/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

故解析為:⑴1、氣息,這里指風2、氣息

⑵1、叫作2、成為

⑶1、的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⑷1、代詞,它的2、代詞,代大鵬3、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

⑸1、連詞,表順承2、連詞,表修飾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4.下列句子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無問津者B.《齊諧》者,志怪者也

C.亦若是則已矣D.似與游者相樂

B

判斷句式;省略句式;固定句式

本題中例句“南冥者,天池也”是判斷句,

A是判斷句;

B是“者也”也是判斷句;

C表強調(diào)語氣的固定句式,“則已”為固定句式;

D表示猜測。通過比較,B項句式和例句相同。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式的判斷,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準確掌握四種特殊的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判斷句的特點是:者也,或者也,也。被動句中用:為、見、被表被動。倒裝句常見的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注意平時的積累。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1)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2)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海。

(3)大鵬往南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4)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5)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文言文翻譯

本題考查文言重點語句的翻譯。翻譯題要求考生注意語句的句式特點,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揣摩命題人的賦分點,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重點詞語有:怒:奮起;是:這;徙:遷往;摶:乘著;扶搖:盤旋;息:氣息。邪:相當于“嗎”

故解析為:⑴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⑵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海。

⑶大鵬往南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⑷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⑸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6.填上空。

(1)本文選自《莊子集釋》。莊子,名,時期哲學家,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現(xiàn)存33篇,包括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北冥有魚》節(jié)選自內(nèi)篇中的《》。題目是編者加的。

(3)出自本課的成語有:、。

(1)周;戰(zhàn)國;道

(2)逍遙游

(3)扶搖直上;鵬程萬里

作家作品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文學常識的掌握和相關知識的積累。要求考生注意平時對課本解釋的留心記憶,注意對文本內(nèi)容的積累。莊子名周,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本文節(jié)選自《逍遙游》,從“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歸納出成語:扶搖而上和鵬程萬里。

故解析為:⑴1、周2、戰(zhàn)國3、道⑵1、逍遙游⑶1、扶搖直上2、鵬程萬里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和文本內(nèi)容的掌握積累。要求考生注意對基本的文學常識要識記,留心文本的解釋內(nèi)容,注意積累。

7.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主要通過、兩個故事來說明“逍遙”的真正含義。

(2)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能夠運用大量幻想的、傳說的和現(xiàn)實的事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文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請談談你對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3)在文中表述的主旨是: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是不自由的。請你結(jié)合這一主題,談談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1)鯤鵬變化;鵬飛南冥

(2)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鯤、鵬形象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作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3)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的人,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給人的啟示和道理;根據(jù)文中某一內(nèi)容談觀點

⑴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本文通過鯤鵬變化和鵬飛南冥兩個故事說明“逍遙”的真正含義。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⑵考查讀文章想象手法的理解和把握。《逍遙游》的想象奇特怪誕,洋溢著浪漫色彩。所謂想象,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指在知覺材料基礎上,經(jīng)過新的配組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從文學的角度說,是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模樣,創(chuàng)造出它的形象來。在這里,二者具有共同的閃光點,那就是創(chuàng)造。本文的想象手法是靠兩個手段來完成的,一個是夸張,一個是對比。如在想象中夸張,對鯤、鵬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⑶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答好此題,要求考生通讀文章,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充分把握內(nèi)容,歸納中文章的中心,概括的觀點,由觀點生發(fā),聯(lián)系生活,確定一個論點進行論述,本文可以從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的角度作答。

故解析為:⑴1、鯤鵬變化2、鵬飛南冥

⑵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鯤、鵬形象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作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⑶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的人,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

⑴本題考查考生讀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抓關鍵語進行分析理解和概括。

⑵本題考查考生讀文章的寫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時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干的要求,聯(lián)系具體的語句加以分析。

⑶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查考生讀文章的閱讀體驗,考生要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觀點,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體驗,選取好角度進行闡述。

8.閱讀下面的文段?;卮饐栴}。

莊周家貧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①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②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來,有中道④而呼。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⑤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⑦,我無所處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選自《莊子·外物》)

①貸粟:借糧。②邑金:封地交納的租稅。③忿然作色:生氣而變了臉色。④中道:道路中間。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與:我失去曾經(jīng)作伴的(水)。⑧處: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1)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斷兩處)

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語。

①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

于:

②子何為者耶

何:

③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

④君乃言此

乃: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4)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監(jiān)河侯的形象特點。

(5)讀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1)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2)向;什么;使……活;竟然,卻

(3)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4)見難不助,卻用空話騙人,十分虛偽。

(5)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概括文章給人的啟示和道理;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對于語句意思的理解和結(jié)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進行斷句。本句的大概意思是:我將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稅,我打算收到后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據(jù)此斷句。

⑵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實詞、虛詞)含義的理解??忌⒁馄綍r的積累,要結(jié)合語句的意思進行理解,注意特殊用法如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于:向,介詞;何:什么;活:使動用法,使活;乃:竟然,卻。

⑶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翻譯能力。直譯講究字字落實,圖表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呈現(xiàn)出來。注意下列詞語的翻譯:得:得到;活:活下去;索:找到;肆:市場。句意為: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⑷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結(jié)合文章人物描寫的語句進行歸納。如監(jiān)河侯曰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家貧,揭不開鍋,求貸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卻虛以應付,用空話騙人??梢娖涮搨?。

⑸本題考查對文章的閱讀體驗。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從莊周的回答揭示文章的主旨,聯(lián)系生活進行闡述。如: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故解析為:⑴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⑵1、向2、什么3、使……活4、竟然,卻

⑶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⑷見難不助,卻用空話騙人,十分虛偽。

⑸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現(xiàn)代語法特點進行斷句,注意題干的限制要求。

⑵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⑶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⑷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意,結(jié)合具體的事件以及文中對人物的各種描寫進行分析概括。

⑸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正確把握文章的主旨基礎上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作答。

莊周家里窮困,因此到監(jiān)河侯那里去借糧。監(jiān)河侯答應說:“好的。我將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稅,我打算收到后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周氣得變了臉色,說:“我昨天來的時候,聽到路中間有呼救聲。我回頭一看,原來車轍中有條鮒魚困在那里。我問它說:‘鮒魚,你(在這)做什么呀?’它回答:‘我是東海水族的臣民,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嗎?’我說:‘好的。我將要到南方去游說吳國和越國的國王,引過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回東海)好嗎?’鮒魚氣得變了臉色,說:‘我失去曾經(jīng)做伴的(水),我沒有安身之地。(現(xiàn)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你卻說出這樣的話來,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9.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濠梁鰷魚循其本汝安知魚樂

háo;tiáo;xún;rǔ

常用字字音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讀音的掌握,注意平時的識記和積累。濠:háo鰷:tiáo循:xún汝:rǔ

故解析為:1、háo2、tiáo3、xún4、rǔ

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音的辨析能力??疾榈拇蠖鄶?shù)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讀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10.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

(1)安知魚之樂安:

(2)固不知子矣

固:

(3)全矣

全:

(4)請循其本

循:

(1)怎么,哪里

(2)本來

(3)完全,肯定(是這樣)

(4)追溯

常用文言實詞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在識記文言詞語基本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上下文去判斷。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特殊現(xiàn)象。需注意:固:在這里是本來,古今異義不同。⑴怎么,哪里⑵本來⑶完全,肯定(是這樣)⑷追溯

故解析為:⑴1、怎么,哪里⑵1、本來⑶1、完全,肯定(是這樣)⑷1、追溯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2)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1)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2)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肯定是這樣!

(3)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文言文翻譯

本題考查文言重點語句的翻譯。翻譯題要求考生注意語句的句式特點,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揣摩命題人的賦分點,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重點詞語有:安:怎么;固:本來;全:完全。

故解析為:⑴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⑵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肯定是這樣!

⑶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12.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C.子/固非/魚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D

文言文斷句;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做“斷句題”要通讀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判讀。常見的斷句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志、常見虛詞、結(jié)構(gòu)對稱、固定句式等。本題D項劃分錯誤,句意為:既然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這件事卻還問我。所以應劃分為: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故解析為:D。

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

13.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2)這一場辯論中,莊子與惠子你欣賞的是誰?為什么?

(1)從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悅的心境。

(2)欣賞莊子,因為莊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對待周圍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機智善辯。

欣賞惠子,因為惠子機智好辯,善于抓住對方的漏洞,對于事物有著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根據(jù)文中某一內(nèi)容談觀點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莊周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情的投射與外化。

⑵開放性試題,解答此題要注意觀點明確,絕不能脫離文章內(nèi)容,如欣賞莊子,可從“莊子愉悅心情及機智性格”角度加以闡述。如欣賞惠子,可從“惠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角度回答。欣賞莊子,因為莊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對待周圍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機智善辯。欣賞惠子,因為惠子機智好辯,善于抓住對方的漏洞,對于事物有著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

故解析為:⑴從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悅的心境。

⑵欣賞莊子,因為莊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對待周圍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機智善辯。欣賞惠子,因為惠子機智好辯,善于抓住對方的漏洞,對于事物有著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

⑴莊子繼承和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diào)事物的自身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

⑵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注意抓住文中莊子和惠子的語言進行分析。

14.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惠子相梁①,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②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子知之乎?夫鹓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過之,仰而視之,曰:‘嚇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選自《莊子·秋水》)

①相梁:在梁國為相。②國:國都。③練食:干凈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泉水。⑤嚇:擬聲詞,發(fā)怒時的叫聲。

(1)解釋下列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語。

①莊子往見之見:

②或謂惠子曰

或:

③非練食不食食:

④非梧桐不止止: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3)用自己的話說說“惠子恐”的原因。

(4)莊子所講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鴟”“腐鼠”分別指什么?

(5)點明莊子所講故事含義的是哪句話?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莊子怎樣的性格?

(1)拜訪;有人;吃;停止,休息

(2)①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干凈的竹米不吃,不是香甜的泉水不喝。

②現(xiàn)在你想用你梁國宰相的職位來“嚇”我嗎?

(3)因為有人對他說,莊子是來代替他當梁國的宰相的。

(4)分別指莊子、惠子和惠子的相位。

(5)“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性格:鄙視權貴,視高官厚祿如糞土。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⑴本題考查文言詞語意思的理解和掌握,注意結(jié)合句子的意思和平時的積累。見:會見;或:有人,通常用法;食:動詞,吃;止:停止。

⑵本題考查翻譯。注意運用平時解答此類題型的方法,對重點詞語要準確理解,注意特殊句式及語句的通順。重點詞語:非:不是;不止:不停下來休息。今:現(xiàn)在;子:你,尊稱;梁國:代指梁國宰相的職位。

⑶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結(jié)合題干的要求,找到原句: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睋?jù)此理解:有人對他說,莊子是來代替他當梁國的宰相的。

⑷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莊子到梁國見惠子,惠子受人挑唆,誤認為莊子會奪其相位,莊子借鴟對鹓的態(tài)度以喻之,結(jié)合文意可知:鹓”“鴟”“腐鼠”分別指莊子、惠子和惠子的相位。

⑸本題考查讀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莊子所講故事的含義是文中的中心句,也就是最后一句,從而表明莊子對權貴、官職的輕視。

故解析為:⑴1、拜訪2、有人3、吃4、停止,休息

⑵①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干凈的竹米不吃,不是香甜的泉水不喝。②現(xiàn)在你想用你梁國宰相的職位來“嚇”我嗎?

⑶因為有人對他說,莊子是來代替他當梁國的宰相的。

⑷分別指莊子、惠子和惠子的相位。

⑸“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性格:鄙視權貴,視高官厚祿如糞土。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釋時先熟悉句子的意思,再提取詞意。

⑵本題考查考生對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時先回憶解釋和譯文,注意省略句等特殊文言句式,另外注意實詞、虛詞的常用用法。

⑶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找到題目所在的具體段落位置,即可提取信息。

⑷本題考查考生對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時先把寓言故事的含義分析清楚,聯(lián)系人物情形,即可作知道三種動物與人物的對應關系。

⑸從莊子的言語中可以知道他的所思所想以及對世事的觀點態(tài)度。

惠子在梁國為相,莊子去拜訪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庇谑腔葑臃浅:ε拢趪妓巡?莊子)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它嗎?鹓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干凈的竹米不吃,不是香甜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fā)出‘嚇’的怒斥聲?,F(xiàn)在你想用你梁國宰相的職位來‘嚇’我嗎?”

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1/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部編版2019-2020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六單元21《莊子》二則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1)北冥有魚

(2)其名為鯤

(3)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

(1)北冥有魚冥:

(2)怒而飛怒:

(3)志怪者也

志: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摶:扶搖:

(5)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6)亦若是則已矣是:

3.解釋下列的一詞多義。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為其名為鯤

化而為鳥

(3)之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鵬之徙于南冥也

(4)其其名為鵬

其視下也

其正色邪

(5)而化而為鳥

怒而飛

4.下列句子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無問津者B.《齊諧》者,志怪者也

C.亦若是則已矣D.似與游者相樂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6.填上空。

(1)本文選自《莊子集釋》。莊子,名,時期哲學家,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現(xiàn)存33篇,包括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侗壁び恤~》節(jié)選自內(nèi)篇中的《》。題目是編者加的。

(3)出自本課的成語有:、。

7.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主要通過、兩個故事來說明“逍遙”的真正含義。

(2)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能夠運用大量幻想的、傳說的和現(xiàn)實的事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文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請談談你對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3)在文中表述的主旨是: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是不自由的。請你結(jié)合這一主題,談談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8.閱讀下面的文段?;卮饐栴}。

莊周家貧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①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②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來,有中道④而呼。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⑤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⑦,我無所處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選自《莊子·外物》)

①貸粟:借糧。②邑金:封地交納的租稅。③忿然作色:生氣而變了臉色。④中道:道路中間。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與:我失去曾經(jīng)作伴的(水)。⑧處: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1)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斷兩處)

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語。

①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

于:

②子何為者耶

何:

③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

④君乃言此

乃: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4)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監(jiān)河侯的形象特點。

(5)讀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9.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濠梁鰷魚循其本汝安知魚樂

10.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

(1)安知魚之樂安:

(2)固不知子矣

固:

(3)全矣

全:

(4)請循其本

循: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2)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12.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C.子/固非/魚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13.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2)這一場辯論中,莊子與惠子你欣賞的是誰?為什么?

14.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惠子相梁①,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②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子知之乎?夫鹓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過之,仰而視之,曰:‘嚇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選自《莊子·秋水》)

①相梁:在梁國為相。②國:國都。③練食:干凈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泉水。⑤嚇:擬聲詞,發(fā)怒時的叫聲。

(1)解釋下列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語。

①莊子往見之見:

②或謂惠子曰

或:

③非練食不食食:

④非梧桐不止止: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3)用自己的話說說“惠子恐”的原因。

(4)莊子所講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鴟”“腐鼠”分別指什么?

(5)點明莊子所講故事含義的是哪句話?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莊子怎樣的性格?

解析解答部分

1.(1)míng

(2)kūn

(3)xǐ

(4)tuán

常用字字音

本題考查常用字字音的識記??忌⒁馄綍r的正確識讀和積累。冥——míng鯤——kūn徙——xǐ摶——tuán

故解析為:⑴míng⑵kūn⑶xǐ⑷tuán

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音的辨析能力??疾榈拇蠖鄶?shù)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讀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1)同“溟”,海

(2)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3)記載

(4)盤旋飛翔;旋風

(5)氣息,這里指風

(6)這樣

常用文言實詞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進行理解,注意對文言詞語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的掌握。冥:同“溟”,海;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志:記載;摶:盤旋飛翔;扶搖:旋風;息:氣息,這里指風;是:這樣

故解析為:⑴同“溟”,海

⑵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⑶記載

⑷1、盤旋飛翔2、旋風

⑸氣息,這里指風

⑹這樣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3.(1)氣息,這里指風;氣息

(2)叫作;成為

(3)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代詞,它的;代詞,代大鵬;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

(5)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

常用文言虛詞;一詞多義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實詞、虛詞)一詞多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和對語句意思的理解。如“之”有助詞,的;動詞,到,往;主謂間,取獨;代詞等用法和意義。“而”常見的用法是連詞,表修飾、并列、轉(zhuǎn)折、承接等用法。結(jié)合語句意思進行理解,故解析為:息:風/氣息;為:叫作/成為;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代詞,它的/代詞,代大鵬/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

故解析為:⑴1、氣息,這里指風2、氣息

⑵1、叫作2、成為

⑶1、的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⑷1、代詞,它的2、代詞,代大鵬3、用在選擇問句中,表示選擇

⑸1、連詞,表順承2、連詞,表修飾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4.B

判斷句式;省略句式;固定句式

本題中例句“南冥者,天池也”是判斷句,

A是判斷句;

B是“者也”也是判斷句;

C表強調(diào)語氣的固定句式,“則已”為固定句式;

D表示猜測。通過比較,B項句式和例句相同。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式的判斷,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準確掌握四種特殊的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判斷句的特點是:者也,或者也,也。被動句中用:為、見、被表被動。倒裝句常見的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注意平時的積累。

5.(1)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2)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海。

(3)大鵬往南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4)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5)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文言文翻譯

本題考查文言重點語句的翻譯。翻譯題要求考生注意語句的句式特點,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揣摩命題人的賦分點,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重點詞語有:怒:奮起;是:這;徙:遷往;摶:乘著;扶搖:盤旋;息:氣息。邪:相當于“嗎”

故解析為:⑴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⑵這只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海。

⑶大鵬往南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⑷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

⑸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6.(1)周;戰(zhàn)國;道

(2)逍遙游

(3)扶搖直上;鵬程萬里

作家作品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文學常識的掌握和相關知識的積累。要求考生注意平時對課本解釋的留心記憶,注意對文本內(nèi)容的積累。莊子名周,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本文節(jié)選自《逍遙游》,從“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歸納出成語:扶搖而上和鵬程萬里。

故解析為:⑴1、周2、戰(zhàn)國3、道⑵1、逍遙游⑶1、扶搖直上2、鵬程萬里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和文本內(nèi)容的掌握積累。要求考生注意對基本的文學常識要識記,留心文本的解釋內(nèi)容,注意積累。

7.(1)鯤鵬變化;鵬飛南冥

(2)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鯤、鵬形象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作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3)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的人,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給人的啟示和道理;根據(jù)文中某一內(nèi)容談觀點

⑴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本文通過鯤鵬變化和鵬飛南冥兩個故事說明“逍遙”的真正含義。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⑵考查讀文章想象手法的理解和把握。《逍遙游》的想象奇特怪誕,洋溢著浪漫色彩。所謂想象,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指在知覺材料基礎上,經(jīng)過新的配組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從文學的角度說,是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模樣,創(chuàng)造出它的形象來。在這里,二者具有共同的閃光點,那就是創(chuàng)造。本文的想象手法是靠兩個手段來完成的,一個是夸張,一個是對比。如在想象中夸張,對鯤、鵬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⑶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答好此題,要求考生通讀文章,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充分把握內(nèi)容,歸納中文章的中心,概括的觀點,由觀點生發(fā),聯(lián)系生活,確定一個論點進行論述,本文可以從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的角度作答。

故解析為:⑴1、鯤鵬變化2、鵬飛南冥

⑵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鯤、鵬形象的描寫,“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顯現(xiàn)出其浩大的聲勢和廣闊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對比。列舉野馬、塵埃等“小”的形象,和鯤鵬作對比,以大小對立來闡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如此醉心“逍遙”,并將這種想象具體化,實則是蘊含了自己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⑶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紀,懂得自律的人,才會有自由的空間和生活。

⑴本題考查考生讀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抓關鍵語進行分析理解和概括。

⑵本題考查考生讀文章的寫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時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干的要求,聯(lián)系具體的語句加以分析。

⑶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查考生讀文章的閱讀體驗,考生要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觀點,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體驗,選取好角度進行闡述。

8.(1)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2)向;什么;使……活;竟然,卻

(3)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4)見難不助,卻用空話騙人,十分虛偽。

(5)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概括文章給人的啟示和道理;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對于語句意思的理解和結(jié)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進行斷句。本句的大概意思是:我將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稅,我打算收到后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據(jù)此斷句。

⑵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實詞、虛詞)含義的理解??忌⒁馄綍r的積累,要結(jié)合語句的意思進行理解,注意特殊用法如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于:向,介詞;何:什么;活:使動用法,使活;乃:竟然,卻。

⑶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翻譯能力。直譯講究字字落實,圖表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呈現(xiàn)出來。注意下列詞語的翻譯:得:得到;活:活下去;索:找到;肆:市場。句意為: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⑷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結(jié)合文章人物描寫的語句進行歸納。如監(jiān)河侯曰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家貧,揭不開鍋,求貸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卻虛以應付,用空話騙人??梢娖涮搨巍?/p>

⑸本題考查對文章的閱讀體驗。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從莊周的回答揭示文章的主旨,聯(lián)系生活進行闡述。如: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故解析為:⑴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⑵1、向2、什么3、使……活4、竟然,卻

⑶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②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⑷見難不助,卻用空話騙人,十分虛偽。

⑸不切實際的空話無用而可笑,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現(xiàn)代語法特點進行斷句,注意題干的限制要求。

⑵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⑶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⑷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意,結(jié)合具體的事件以及文中對人物的各種描寫進行分析概括。

⑸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正確把握文章的主旨基礎上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作答。

莊周家里窮困,因此到監(jiān)河侯那里去借糧。監(jiān)河侯答應說:“好的。我將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稅,我打算收到后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周氣得變了臉色,說:“我昨天來的時候,聽到路中間有呼救聲。我回頭一看,原來車轍中有條鮒魚困在那里。我問它說:‘鮒魚,你(在這)做什么呀?’它回答:‘我是東海水族的臣民,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嗎?’我說:‘好的。我將要到南方去游說吳國和越國的國王,引過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回東海)好嗎?’鮒魚氣得變了臉色,說:‘我失去曾經(jīng)做伴的(水),我沒有安身之地。(現(xiàn)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你卻說出這樣的話來,還不如早一點到干魚市場來找我!”

9.háo;tiáo;xún;rǔ

常用字字音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讀音的掌握,注意平時的識記和積累。濠:háo鰷:tiáo循:xún汝:rǔ

故解析為:1、háo2、tiáo3、xún4、rǔ

本題考查考生對漢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數(shù)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讀錯的基礎字,學生在平時要重點識記和積累,注意對形聲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10.(1)怎么,哪里

(2)本來

(3)完全,肯定(是這樣)

(4)追溯

常用文言實詞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在識記文言詞語基本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上下文去判斷。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特殊現(xiàn)象。需注意:固:在這里是本來,古今異義不同。⑴怎么,哪里⑵本來⑶完全,肯定(是這樣)⑷追溯

故解析為:⑴1、怎么,哪里⑵1、本來⑶1、完全,肯定(是這樣)⑷1、追溯

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注意對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掌握。

11.(1)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2)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肯定是這樣!

(3)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文言文翻譯

本題考查文言重點語句的翻譯。翻譯題要求考生注意語句的句式特點,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揣摩命題人的賦分點,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重點詞語有:安:怎么;固:本來;全:完全。

故解析為:⑴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⑵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肯定是這樣!

⑶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