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專項復習:古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7/wKhkGWXgDaeAE8tQAAHialDIYpQ215.jpg)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專項復習:古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7/wKhkGWXgDaeAE8tQAAHialDIYpQ2152.jpg)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專項復習:古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7/wKhkGWXgDaeAE8tQAAHialDIYpQ2153.jpg)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專項復習:古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7/wKhkGWXgDaeAE8tQAAHialDIYpQ2154.jpg)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專項復習:古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7/wKhkGWXgDaeAE8tQAAHialDIYpQ2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全國中考試題匯編:文言文比較閱讀
1、(2020年遼寧省本溪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以下各題。(12分)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秲睹?/p>
日“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正義》)
【乙】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
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①秋登②其實;講論文章,
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選自《顏氏家訓》)
【注釋】①華:hua,花。②登:進用,這里指摘取。
1.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2分)
A.弗食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
B.故曰:教學相長也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C.但能說之也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
D.行道以利世也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
2.將選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閱讀選文,回答下列問題。(4分)
(1)【甲】文開篇用類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乙】文開篇則用對比手法論述了
學習的o(2分)
(2)請結合【乙】文,用自己的話談談求學的真正意義。(2分)
答案:
1.C,2分。
2.(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
己。
(2)講解談論文章(講論文章),就好比賞玩春花,涵養(yǎng)德行,以利于事(修身利行),
就好比摘取秋果。
每句2分,錯、漏一處扣1分。計4分。
3.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每斷對一處得1分,計2分。
4.(1)重要,1分,目的,1分。計2分。
(2)充實自己,彌補自身不足:推行主張,造福社會:涵養(yǎng)德性,有利做事。
2、(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題)
比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題。(10分,每小題2分)
[甲]舜發(fā)于喊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
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
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統(tǒng)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貞觀①初,太宗謂侍臣日:”為君之道,必須先存②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
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著
耽③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人?!必懹^六年,太宗謂
侍臣日:“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敞④”,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
重⑤,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⑥”。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有刪改)
[注釋]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②存:撫恤。③耽:沉溺。④敞:通“蔽”。⑤九重:
深宮之內。⑥存意:用心操勞國事。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餓其體膚餓:▲
(2)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喻:
(3)猶割股以咦腹股:▲
(4)若耽嗜滋昧嗜:
2.給[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用“/”在句中標出。(限劃2處,2分)
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
3.翻譯下面句子。(2分)
(1)人恒過,然后能改。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
4.[甲][乙]兩文從個人發(fā)展與國家興亡的角度闡述了治國之道。[甲]文強調潤國家興盛內
要有“▲”,外要有“▲";[乙]文強調為君
之道,首先是“▲"其次是,還要廣開言路,居安思危。
(用原文作答,2分)
5.[甲]文畫波浪線部分從正面人手運用了一▲論證方法,[乙]文畫波浪線部分從反
面著筆運用了—▲論證方法。(2分)
參考譯文:
【乙】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做國君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必須首先關心百姓。如
果用損害百姓的辦法來滿足自身的享樂,那就像從自己腿上割肉來充饑一樣,肚子填飽了,
人也就死了。再說,我從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體受到損害的原因不在別的,
都是由于自己貪欲才釀成的災禍。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聲色,那么這些欲望越多,
所受到的損害也就越大,這樣既妨害國家大事,又擾亂百姓。"貞觀六年,唐太宗對侍臣們
說:“古代的昏君,他們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敗的,
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過錯,于是漸漸導致國滅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宮之內,不可能完全知
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們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為國家太平,邊疆安寧,
就不用心操勞國事了?!?/p>
答案:
(1)①使……饑餓;②知曉,明白;③大腿:④愛好。
(2)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
(3)①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后才能改正。
②古代的昏君,他們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
(4)法家拂士敵國外患存百姓不敢縱逸
(5)舉例比喻
3、(2020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題)
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完成題目。(17分)
【甲】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
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
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
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雷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橘傾楫摧;簿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
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緒己卯,樓基環(huán)?裂,及大有傾塌之勢,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經費未集而容②以考績
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來湘中,命以茶厘④為修樓之資,其不敷者,勸四邑(巴陵、平江、
臨湘、華容)紳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樓其上,左仙梅亭,右則三醉樓,
皆視舊制有加。前臨洞庭,為之駁岸⑤以御水,樓之左右各增施二楹,為登樓者憩息之所。
其樓前雉堞⑥亦加堅筑,以固吾圉⑦焉!(節(jié)選自【清】張德容《重修岳陽樓記》)
【注】①環(huán)(che):分裂,裂開。②容:即張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緒
五年(1879)兩度出任岳州知府,政聲顯著,曾對岳陽樓進行整體修葺。③考績:按一定標準
考核官吏的成績。④茶厘:對茶葉經銷所征的一種附加稅。⑤駁岸:保護岸或堤壩不坍塌的
建筑物,多用石塊砌成。⑥雉堞(zhidie):古代城墻上掩護守城人用的矮墻,也泛指
城墻。⑦圉(yu):邊境,邊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去國懷鄉(xiāng)(2)微斯人,吾誰與歸
(3)加筑六丈有查(4)皆視舊制有加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乃重修岳陽樓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械花源記》)
B遷客騷人,多會王此嘗射王家圃(《賣油翁》)
C及大有傾塌之勢己而之細柳軍(《周亞夫軍細柳》)
D為之駁岸以御水去噠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魚》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4.用“/”標示出下列語句中的停頓。(標示2處)(2分)
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經費未集而容以考績北上。
5.回答問題。(6分)
(1)從【乙】段句話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陽樓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2)【甲】【乙】均寫到了重修岳陽樓一事,但兩文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4分)(1)離開。(2)如果沒有。(3)零數,余數。(4)規(guī)模。
2.(3分)B
3.(2分)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4.(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經費未集/而容以考績北上。
5.(6分)(1)(2分)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樓其上。
(2)(4分)【甲】文借重修岳陽樓一事,著重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
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疽摇课膫戎貙懼匦拊狸枠堑脑颉?/p>
過程及結果。
4、(2020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禮記?學記》二則,完成以下各題。(9分)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兌命》
日:“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秲睹纺浚?/p>
“念終始典?于學?!逼浯酥^乎!
【注】①典:常。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宜也味美
⑵教然后知困困感,阻礙
(3)人不學,不知道道理
(4)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稱王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弗學,不知其善也。
[答案]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注意“弗”的翻譯)
(2)玉不琢,不成器。
[答案]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譯)
3.根據內容,完善表格。(2分)
核心觀點(原文)討論角度
甲文教學相長②教與學的關系
乙文①念終始典于學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5、(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題)
文言文閱讀(共11分,其中第9-12小題2分,第13小題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
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
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
日。家無婢侍。吳疥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日:“主上宵阡,豈大將安樂時?”
飛辭不受,玲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彼旖^不飲。帝初欲
為飛營第,飛辭口:“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日:“文臣不愛錢,武
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p>
(節(jié)選自《宋史?岳飛傳》,有改動)
【注釋】①吳玲:人名,岳飛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氣的美女。③宵阡:即宵衣阡食,天不
亮起床,天黑才吃飯,形容終日操勞。④營第:建造宅子。
1.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至若春和量明四時之量不同
B.而或長煙二空上下二白
C.吳圻素服飛吳廣素愛人
D.飾名姝遺之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下列對【甲】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停頓的判斷,最恰當的一項是()
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3.下列對【甲】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翻譯,有錯誤的一項是()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譯文:我曾經探求過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譯文:不憑借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
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譯文:處在僻遠的江湖就為他們的國君憂慮。
D.然則何時而樂耶?譯文: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
4.下列對【甲】【乙】選文的理解與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①段以“至若”領起,語言駢散結合,格調高亢,節(jié)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現了岳飛是一個孝順、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寫景,重在言志抒情?!疽摇课耐ㄟ^記錄人物言行來刻畫人物形象。
D.【甲】【乙】兩文體裁各異,但都表現出“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5.把“文言文閱讀”【乙】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飛辭不受,玲益敬之。
答案:
1.答案:A(A日光、風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贈送,給予)
2.答案:A
3.答案:B(“憑借”錯誤,“以”是譯為因為)
4.答案:B(沒有表現岳飛“善用人才”)
5.答案:岳飛推辭(1分)不接受,吳玲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
參考翻譯:岳飛特別孝順,他的母親留在黃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親,并把母親接了回來。
母親患病,很久沒好,岳飛必定會親自給母親喂藥母親去世后,岳飛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
沒有婢女服侍。吳玲一向佩服岳飛,愿意與他結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給他。岳飛說:“主上
終日為國事操勞,怎是臣子貪圖享樂的時候呢?”岳飛推辭不接受,吳玲更加敬仰他了。岳飛
少年時特別喜歡喝酒,皇帝告誡他說:“等你何時到了黃河以北,才可以這樣飲酒。于是他從
此不再喝酒?;实墼浵胍o岳飛建造一個住宅,岳飛推辭道:“敵人尚未被消滅,怎能談論
家事?…有人問:“天下何時才會太平?”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p>
6、(2020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中考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
之手,驕死于糟才歷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
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
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日:“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
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八》)
[注釋]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倫,字德彝,唐代官員,官至尚書右仆射。③
致治者:使國家達到大治的人。
L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故雖有名馬名之者誰
B正忠已不能知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C面伯樂不常有德彝慚面退
D雖有千里之能上詰之
2.下面句子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D.安可/誣一世之人
3.下面對選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馬”,方式多樣,直稱正面提及,表述嚴正;暗稱如“名馬”,表述
委婉,意在其中,代稱如“其”“之”,表意簡潔含蓄。
B.乙文通過細節(jié)描寫刻面人物,“上令封德彝舉貸”“上詰之”“豈借才于異代乎”體現唐
太宗的焦急與不滿,塑造出唐太宗求賢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所不同,在表達方式上,甲文偏重議論,乙文偏重記敘;甲文采用托
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與悲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兩文都講有關人才的問題,但著眼點不同,甲文主要闡述了“天下無馬”的觀點,乙
文則把關注點放在如何選拔任用人才上。
4.把選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5.甲文哪一句話可以用來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結合對唐太宗的話的理解,你認為封錦彝存在
哪些問題?(4分)
6.假如可以“借才于異代”,你會向唐太家舉薦誰?請從初中階段所學的課文中選擇一個古
代人物,并從“德”“才”兩方面具體說出他的長處。(3分)
答案:
1.B2.C3.D
4.(4分,第小題2分)(1)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
(2)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樣,都要選用它的長處。
5.(4分,句子2分,問題2分)句子:其真不知馬也。(2分)問題:不能知人善用、善
取其才;(1分)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責。(1分)
6.(3分,推薦人物1分;理由2分,“德”“才”各占1分)
示例一:我推薦唐睢,因為唐睢在國家危難之際能臨危受命,挺身而出,有--顆愛國之心;
而且他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處事不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治國人才。
示例二:我推薦范仲淹,他憂國憂民,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他
軍事才能卓越,鎮(zhèn)守西北邊疆,抗擊西夏入侵,為國立功。
【參考譯文】唐太宗讓封德彝舉薦賢能的人,過了很久,封德彝也沒有舉薦一個人,太宗責
問他,他回答說:“不是我不盡心去做,只是當今沒有杰出的人才罷了!”太宗說:“君子
用人跟用器物一樣,都要選用它的長處。自古治理國家達到大治的人,難道是向別的朝代去
借人才來用的嗎?我們只是憂慮自己不能辨識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當今一世的人呢?”德彝
慚愧地走了。
7、(2020年廣西賀州市中考題)
文言文閱讀,完成1-5題。
[甲]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
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日:“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
賓客,振①貧吊②死,與百姓同其勞……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③,為質于吳。二歲而吳歸
蠡。
至明年春,吳王北會諸侯于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勾踐伐吳,吳
師敗,遂殺吳太子。
其后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④,輕銳盡死于齊、晉。而越大破吳。
(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刪改。)
[注釋]①振:救濟。②吊:慰問。③成:講和,和解。④弊:同“?!薄?/p>
1,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選拔,任用
B.人恒過過:錯誤
C.越王勾踐反國反:同“返”,返回
D.厚遇賓客遇:對待,招待
2.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B.行拂亂其所為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置膽于坐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D.而越大破吳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3.下列對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開篇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述了發(fā)現和和培養(yǎng)人
才的重要性。
B.【乙】文寫的是:越國戰(zhàn)敗后,越王勾踐立志發(fā)憤圖強,臥薪嘗膽,通過禮賢下士、與
民同勞等一系列措施,最終大敗吳國。
C.【甲】文第二段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D.【乙】文中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而終破吳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論點的事實論據。
4.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勾踐伐吳,吳師敗,遂殺吳太子。
5.[甲]文中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
道理?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l.B2.C3.A
4.①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不斷增加他原來不具有的才能。
②勾踐攻打吳國,吳國的軍隊戰(zhàn)敗了,(勾踐)于是殺了吳國太子。
5.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經得起艱苦的磨煉,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業(yè)。
8、《富貴不能淫》《周亞夫軍細柳》閱讀練習及答案
[甲]富貴不能淫
①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②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
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乙]周亞夫軍細柳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
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
兵刃,轂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口:“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日:“將軍
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
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
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p>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③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A.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B.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軍士吏被甲,羸兵刃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居居天下之廣居居無何
B.而其將固可襲成虜也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C.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已而,之細柳軍
D.謝使人稱謝:“皇帝成勞將軍?!鼻赝跎珦希L跪而謝之
3、下列對課文的理解分分析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孟子指出具有“仁”“義”“禮”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B.乙文主要記敘了漢文帝到周亞夫的細柳營慰問軍士的事件,以生動的事跡突出了周亞夫
“真將軍”的形象。
C.甲乙兩文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都運用記敘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充分表現了公孫
衍、周亞夫的才華和個性。
D.乙文中的周亞夫威武不能屈,應該也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4.翻譯句子
(1)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2)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答案:
答案ID2B3C
4.(1)把順從當作準則(標準)的人是妾婦的行為。
(2)于是(在此時)皇上就派遣使節(jié)手持符節(jié)詔告將軍:“我想要進入軍營慰問軍隊?!?/p>
9、(2020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題)
甲文:《桃花源記》節(jié)選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文:南陽劉麟之
南陽劉璘之①,善史傳,隱于陽岐②。于時苻堅臨江③,荊州刺史桓沖將盡訐謨④之益,
征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贓⑤甚厚。麟之聞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餉,緣道以乞窮乏,比
至上明⑥亦盡。一見沖,因陳無用,脩然⑦而退。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值
己匱乏,村人亦如之,甚厚,為鄉(xiāng)閭所安。
[注]①劉騏之:字子驟,南陽(今屬河南)人。②陽岐:村名。③臨江:指兵臨長江。
④訐謨(xQmo):宏圖大計。⑤贈販.(kuang):贈送禮物。⑥上明:東晉時曾是荊州
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脩(xid。)然:超脫自在的樣子。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①處處志之志:
②后遂無問津者津:
③緣道以乞窮乏緣:
④甚厚,為鄉(xiāng)閭所安甚: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②南陽劉驊之,善史傳,隱于陽岐。
3.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
A.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一個虛構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規(guī)往”,可見劉子驥熱衷游歷山水,向往歸隱山林。
C.乙文中劉鱗之超然退隱,是因為桓沖說他沒有用處才憤然離開的。
D.乙文中的劉轍之隱于陽岐,性格高潔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脫俗。
答案:
1.①做記號②渡口③沿著④非常;很
2.①(漁人)到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
②南陽仁劉子驥,擅長史傳學術,在陽歧村隱居。
3.C
10、(2020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中考題)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
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
[乙]遂至渤海界,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
毋得問;持兵者乃為賊?!笨ぶ恤馊?,盜賊亦皆罷。遂乃開倉原假貧民,選用良吏。遂見齊
俗奢侈,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數年之后,郡中皆有蓄積,獄訟止息。
(節(jié)選自《龔遂為渤海太守》)
[注釋]①翕(xT)然:一下子平靜下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便要還家
(2)遂乃開倉縻假貧民
2.翻譯下列句子。
(1)遂與外人間隔。
(2)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
3.請寫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答案】
1.(1).同“邀”,邀請(2).借給,資助
2.(1)于是就同外界人隔絕了。(2)就親自帶頭實行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鼓勵百姓從事耕
作和養(yǎng)蠶種桑。
3.示例: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們生活幸福和諧,民風淳樸謙和……
譯文:
[乙]龔遂進入渤??さ牡亟绾?,然后下達文件命令所屬各縣:“全部撤銷捕捉盜賊的官吏,
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于盜賊?!焙芸於?/p>
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龔遂于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
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龔遂發(fā)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不重視耕種田地,就
親自帶頭實行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鼓勵百姓從事耕作和養(yǎng)蠶種桑。幾年之后,渤???,家家
有積蓄,老百姓也不再打官司了。
11、(2020年河南省中考題)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4題。(共10分)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
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
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
(二)何易于為益昌令。鹽鐵官榷取茶利?,詔下,所在②毋敢隱。易于視詔書目:“益昌人
不征茶且不可活,知③厚賦毒之乎?”命吏閣詔④,吏目:“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
竄⑤邪?”對日:“吾敢愛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爾曹?!奔醋苑僦?。觀察使素賢之,
不劾也。
(節(jié)選自《新唐書?何易于傳》)
注:①榷取茶利:通過對茶實行專管專賣而謀利。榷(qu4),專賣。②所在:這里指盛產
茶葉的地方。③知(sh爸n):況且,何況。④閣詔:擱置詔書。⑤竄:這里指被流放。
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丈夫之冠也冠:
(2)得志,與民由之由: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3.善用修辭增強雄辯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點,請結合語段(一)第二段的內容簡要分
析。(4分)
4.根據你對語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認為語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稱得上“大
丈夫”?請結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要分析。(2分)
答案:
1.(1)行冠禮(2)遵從(意思對即可。一小題1分,共2分)
2.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平安無事。(意思對即可。2分)
3.①使用反問,以不可辯駁的語氣否定景春的觀點。②使用排比(反復),闡明大丈夫的精
神實質及特點,義正詞嚴,氣勢磅礴。(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
4.能。①為茶民和小吏著想,講仁德,有仁心。②焚詔(抗詔),不懼權勢。(意思對即可。
一點1分,共2分)
12、(2020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考題)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5題。(共10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球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抵,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
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
而去。
(節(jié)選自《小石潭記》)
【乙】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口:“此瀑聲也?!?/p>
疾趨,度石下罅②,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
⑤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
游人坐欹⑥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節(jié)選自《觀第五泄?記》)
【注釋】①第五泄:第五級瀑布。今浙江境內。②罅:縫隙,裂隙。③掉:
搖動。
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折。⑥欹:斜靠。
1.請解釋句中加點的字。(2分)
(1)悄愴幽邃邃:(2)而猶不忍去去: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
3.請劃分下面語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2分)
游人坐欹巖下望
4.甲、乙兩文寫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點,其中甲文突出了水
的,乙文突出了水的(分別用
文中的一個字回答)。兩文在寫作手法上都運用了o(2分)
5.請比較甲、乙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1.(1)邃:深(2)去:離開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1分。
2.(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水的氣勢更加雄壯,是(游人)沿著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壯觀的景象了。
評分說明:(2分)每句1分。重點詞“斗”“蛇”“愈”“觀”漏譯或錯譯各扣0.5分。
3.游人/坐欹巖/下望
評分說明:(2分)劃對?處給1分。
4.清偉(或“奇”)借景抒情(或移步換景)
評分說明:(2分)前兩個空,每空0.5分;第三個空1分。
5.甲文表達了作者被貶謫后的孤獨、寂寞、凄涼之情。
乙文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之情。
評分說明:(2分)各1分,意對即可。
參考譯文:
【乙】從廟門往右拐,有一個石頭鋪的小路。走幾步聽到很響的打雷聲,心里感到害怕。山
上的和尚說:“這是瀑布的聲音?!?/p>
快步走去,邁過一塊石頭縫隙,就看見了瀑布。石頭青綠,陡峭如刀削,達不到寸膚(長
度單位)的寬度,三面石頭就像外城一樣聳立。瀑布在青壁間落下,震撼著山谷,就像直著
向下噴出雪花?樣,突兀的巖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邊水浪突然卷起來
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氣勢更加雄壯,是游人看到的最壯觀的景色了。
游人們有的人坐,有的人靠著巖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臉接住迸起的水沫,開始就像一絲
涼線,空空的都像編織物的橫線,到了飛雨瀉崖,還留戀不想回去。
傍晚回來,游人們各自寫詩贊嘆。所看到的景色已經非常綺麗,回想起來更加變幻。
13、(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
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必以分人?!睂θ眨骸靶』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安盼魃癫?,弗敢加也,必以信?!?/p>
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
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
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乙】
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①.時,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
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騫以郎應墓與甘父②俱出隴西使月氏。徑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單于留騫十余歲,予
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單于死,國內亂,騫與胡
妻及甘父俱亡歸漢。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知
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西北國始通于漢矣。
(選文有刪改)【注釋】①郎:郎官,一種官職。②甘父:張騫的隨從,匈奴人。
1.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騫以郎應募與甘父俱出隴西使月氏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又何聞焉②小大之也
③匈奴得之④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②月氏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
4.下列句子中,加粗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鼓之蠻夷愛之
B.必以信寬大信人
C.何以戰(zhàn)以其頭為飲器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募能使者
5.【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張騫都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請結合選文,分別說說他
們的愛國情懷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
(1)騫以郎應募/與甘父俱出隴西/使月氏。
(2)①參與;②指訴訟事件;③俘獲;④逃跑。
(3)①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②月氏人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
(4)D
(5)曹劌的愛國情懷表現在:國家危難,挺身而出,積極“請見”;關心國家命運,詳問
戰(zhàn)前政治準備,“戰(zhàn)則請從”(請戰(zhàn))。張騫的愛國情懷表現在:“單于留騫十余歲,予
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
【參考譯文】
【乙】張騫是漢中人,建元年間被任命為郎官。那時,匈奴投降過來的人說匈奴打敗了月氏
王,并且用月氏王的頭顱做酒器,月氏人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沒有人和他們一
起打擊匈奴。漢王朝正想準備消滅匈奴,聽說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國又是必經
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的身份應募出使月氏,與甘父一起離開隴西,
出使月氏。途徑匈奴,被匈奴人截獲,被送到單于那里。單于扣留張騫十多年,給他娶妻,
并生了孩子,然而張騫仍持漢節(jié)不肯投降。張騫堅強有毅力,待人寬厚、誠實,匈奴人(當
她人)喜歡他。單于死了,匈奴國內混亂,張騫便帶著他的匈奴妻子以及甘父一起逃跑回到
漢朝。當初,張騫出發(fā)時有一百多人,離漢十三年,只有他們二人得以回還。張騫以校尉的
身份隨從大將軍攻打匈奴,他知道水源和有牧草的地方,軍隊能夠沒有物資缺乏,……漢朝
西北方向的國家開始與漢朝相往來了。
14、(2020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5題。(14分)
【甲】待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思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
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
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
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晏子為齊相,出。其御①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
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日:“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
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
求去也?!?/p>
其后夫自損抑。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注釋】①御: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③自下;謙虛。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性行淑均()(2)擁大蓋,策駟馬()
(3)身相齊國()(4)晏子怪而問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愚以為宮中之事晏子薦以為大夫
B.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
C.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其夫為相御其后夫自損抑
3.用“/”給下面的語句劃分節(jié)奏,劃兩處。(2分)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2)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5.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請結合文段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2分)
(1)諸葛亮的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的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L(4分)(1)善良公正(2)駕御(駕著)
(3)擔任相國(當國相)(4)感到奇怪(對……感到奇怪)
2.(2分)B
3.(2分)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4分)(1)(2分)都拿來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將士們團結和睦,才能高和才
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適的安排。
(2)(2分)而(通過)你的表現,(可以看出你)自認為很滿足了,我因此要求離開(離
婚)。
5.(2分)(1)(1分)忠貞純正;忠誠報國;能干公正;久經鍛煉與考驗。
(2)(1分)有了缺點能虛心接受意見并及時改正。(知錯能改)或:做人謙恭,不張揚。
15、閱讀下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超五類接插軟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組織搗磷勻漿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玻璃瓶罐熱縮包裝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水洗高嶺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新型鋁屑粉碎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室外休閑用品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復合磷酸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丙烯基硫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便攜式磁探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o型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要點解讀
- Unit 1 Nice boys and girls【知識精研】-一年級英語下學期(人教PEP版一起)
- 《口腔科學緒論》課件
- 《消防檢查指導手冊》(2024版)
- 粵教粵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課時練(同步練習)
- 小學開學第一課禁毒安全
- 《婚戀觀教育》課件
- 10以內除法口算練習題100套(十)
- 中醫(yī)小兒常見皮膚病
- 《醫(yī)療機構環(huán)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guī)范》-華西醫(yī)院案例
- 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餐廳服務項目全國選拔賽技術工作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