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推拿非常歡迎大家的到來、共同學習、交流,一起傳播健康,分享愛?。。⌒和颇冒l(fā)展簡史小兒推拿又名小兒按摩,其雛形形成于秦漢。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是:西漢《五十二病方》,《黃帝內(nèi)經(jīng)》。講究手法補瀉,長于治兒驚搐。小兒推拿發(fā)展于唐宋。張從正提出不藥之藥及服藥畏慎的理論,創(chuàng)多種非藥物療法,認為汗、吐、下三法不拘于藥物,特別是將按摩的作用列為中醫(yī)汗法。防治疾病范圍擴大。小兒推拿體系形成于明代。明代三本小兒推拿專著《小兒按摩經(jīng)》《小兒推拿秘訣》《小兒推拿秘旨》的問世是其標志。小兒推拿門戶分于清代,影響到近代。清代小兒推拿體系更加豐富、完善,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出現(xiàn)了許多小兒推拿專著,并因地域和師承等不同,開始出現(xiàn)特色學派。小兒推拿除在民間廣為流傳外,也為專業(yè)兒科醫(yī)生所采用。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四氣調(diào)神大論(節(jié)選)五行生克五臟五志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肝志怒心志喜脾志憂肺志悲腎志恐小兒推拿生理特點1.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肺、脾、腎三臟表現(xiàn)更為突出,而心、肝兩臟相對有余。2.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生長發(fā)育迅速。3.小兒氣匯于兩掌。小兒推拿病理特點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一、由于腑臟功能幼弱,對疾病的抵抗力較
差,加上寒熱不能自調(diào),飲食不能自節(jié),
易受驚嚇,很容易生病。二、小兒發(fā)病后,病勢發(fā)展迅速。三、疾病治療及時,很容易痊愈。小兒推拿禁忌1、皮膚破損、潰瘍、燒傷、燙傷2、急慢性感染性疾病3、嚴重傳染性疾病4、各種外傷骨折、脫位5、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疾病6、嚴重的心、肺、肝、腎等臟器疾病7、有嚴重癥狀而診斷不明確者小兒推拿適應范圍各種腹瀉、小兒感冒、發(fā)燒、咳嗽、肺炎、厭食、嘔吐、積滯、便秘、遺尿、夜驚、盜汗、斜頸、濕疹、疝氣等。小兒推拿注意事項1、小兒推拿適用于0—12周歲的小兒。2、室內(nèi)應保持清靜、整潔、光線柔和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小兒要注意避風、忌食生冷。3、保持雙手清潔,指甲宜短,冬季推拿時雙手宜暖。4、小兒過饑過飽,均不利于小兒推拿療效的發(fā)揮,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調(diào)理。5、小兒皮膚嬌嫩,可選用爽身粉等介質(zhì),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6、在調(diào)理時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并能消除其恐懼感,同時還要便于操作。7、調(diào)理順序應先頭面、次上肢、胸腹后背、最后下肢或先主穴,后配穴。小兒推拿補瀉體位及操作順序補瀉:輕為補、重為瀉
;順經(jīng)為補、逆經(jīng)為瀉;
慢為補、快為瀉;
向心為補、離心為瀉;體位:平躺俯臥坐位操作順序:先頭面—次手臂—胸腹—背腰—下肢—足小兒推拿的介質(zhì)滑石粉爽身粉痱子粉新手推拿時的注意事項1.剛開始不要推太嚴重的疾病,比如高熱2.一定要辨清楚寒熱才推拿。3.小兒推拿可能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效果,特別是初學者,如果感覺推拿沒效果,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蛘埥汤蠋?。小兒推拿常用穴位
之春季保健法小兒推拿常用穴位開天門部位:眉心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
操作:雙拇指指腹交替推之,由眉心推至前發(fā)際為
正推。反向推為反推。
主治:正推,治頭暈、頭痛、頭昏、嗜睡等,尤其
是感冒頭痛;反推,治心神不寧、夜寐不安等。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分推太陰、太陽/揉太陰、太陽部位:兩眉外梢后陷中,左為太陽、右為太陰。
操作:于開天門后雙拇指指腹由眉心經(jīng)眉弓分推
至兩側太陰、太陽穴揉之。
功效:開竅醒神(略用力);寧心安神(輕力)
主治:能發(fā)汗解表,治外感風寒表證,小兒推拿常用穴位
脾穴部位:拇指橈側赤白肉際由指端至指根。
操作:屈指由指端至指根為補脾直指由指根直指端為清脾直指,來回推稱清補脾
脾穴功效:補能健脾壯氣血,燥濕止瀉;清能清熱利濕健脾止痢。
主治:補脾用于虛寒泄(痢)不思飲食、面黃肌瘦、腹脹、嘔逆,異嗜食物、眼瞼浮腫、唇淡、四肢不溫,流口涎,喜趴睡、貧血、睡臥露睛;清脾用于濕熱瀉(濕大于熱)便秘(熱大于濕)食積、腹脹厭食、嘔吐、痰熱咳嗽。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胃穴部位: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處,拇指根至腕橫紋。
操作:清胃,由腕橫紋推至拇指根,(此穴一般只清不補,因
胃以降為順)。
功效:清胃熱,降逆止吐。
主治:嘔吐、厭食、食積不消,脘腹脹痛,口氣臭穢、牙齦腫
痛、消谷善饑等。
臨床:特殊情況可用補法,如吐出物完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中無火反胃證。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肝穴部位:食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操作:平肝,用推法,由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平肝熄風、解熱鎮(zhèn)驚、疏肝郁、除煩躁。
主治:急慢驚風、發(fā)熱外感、目疾、脾虛證、貧血證、嘔逆泄瀉、抽動多動、毛發(fā)枯槁等。
臨床:肝穴只清不補。小兒推拿常用穴位板門部位:拇指根下平肉處,內(nèi)有筋頭,當?shù)谝徽乒侵悬c處掌側大魚際平面,屬全息胃穴。
操作:揉板門。
功效:止嘔、降逆。
主治:霍亂吐瀉(急性胃腸炎)
臨床:一般與清胃同用。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腎穴部位:小指指面,由指端至指根。
操作:推法,指端推至指根或指根推至指端。
功效:指端推至指根為補腎陰,俗稱補腎,能培補元陰,能治五臟之熱;指根推至指端為補腎陽,能培補元陽能治五臟之寒。主治:補腎陰,能制五臟之熱,治他臟熱證、遺尿、虛火牙痛、先天不足;補腎陽,能制五臟之寒。五臟之穴,惟腎穴上推補陰,下推補腎陽。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小天心部位:腕橫紋微上,大小魚際交會處。
操作:揉、搗、掐。
功效:揉能安神定驚。
主治:睡臥不寧、驚惕不安、慢驚風,在穴位上作左右平衡揉或點顫。另可輔治咳嗽。搗能清熱明目,主治眼疾;掐能通竅散結(常常配合神門一起用于安神定驚),主治急驚風、昏睡、倦怠發(fā)懶。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分陰陽部位:小天心兩側,靠拇指側為陽穴,靠小指側為陰穴。
操作:以兩拇指(或單拇指)側從小天心處分向兩側(或陽穴或陰穴),稱分陰陽(或分陽或分陰)。
功效:分配陰陽,調(diào)和五臟。
主治:一切臟腑之寒熱證。熱盛則分陰或重分陰,重分陰即分陰陽不均,多分陰;寒盛側分陽或重分陽。疾病治療本身就是分配陰陽,據(jù)天人相應觀點,分陰陽以取天河水(分陰)或清天河水(分陽)為前提。故熱證須補陰,必依次取天河水、補腎陰、分陰;寒證須補陽,必先清天河水,再依次補腎陽、補脾、分陽。蓋腎陰、腎陽為五臟之陰、五臟之陽的源頭。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合陰陽部位:小天心兩側,靠拇指為陽穴,靠小指側為陰穴。
操作:輔于固定兒手掌,操作手以拇、食指從陰陽穴合推向小天心。
功效:行痰化結化濕。
主治:痰涎壅盛、泄瀉(寒濕或濕熱)。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內(nèi)八卦部位: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nèi)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分為乾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八宮。
操作:用運法,醫(yī)者以食、中二指夾住患兒拇指,用拇指自乾宮起向坎宮施運至兌宮止為一變,叫做順運內(nèi)八卦或右運內(nèi)八卦;如果從艮宮起以逆時針的方向旋運至震宮止,周而復始的旋運,稱為逆運內(nèi)八卦。
主治:臟腑一切寒、熱證。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四橫紋部位:食、中、無名、小指指掌橫紋處。
操作:搓擦,以左手托兒四指,掌心向上,再以右手拇指橈側橫向往來搓擦。
功效:調(diào)和氣血、退熱消脹、散瘀結。退熱為退食積之化熱;散瘀結為散飲食不調(diào)引起的瘀結,即針對飲食機制引起的病證。
主治:疳積、瘦弱、腹脹、不思飲食、腳軟、氣促、咳痰等。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天河水部位:前臂掌面正中,由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為清天河水;由肘橫紋直推至腕橫紋為取天河水。
功效:取天河水滋陰清熱;清天河水解表退熱。
主治:清天河水性熱,主治一切寒證,如惡寒發(fā)熱,流清涕;取天河水性寒,滋陰降火瀉熱,主治陰虛、高熱等一切熱癥。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外勞宮部位:第三、第四掌骨歧縫間,正對掌心肉勞宮。
操作:上下揉法。
功效:溫中散寒兼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主治:脾胃虛寒性泄瀉、腹痛、腹脹、厭食、脫肛、面黃肌瘦、四肢清冷、瀉痢、消化不良、外感表證惡寒發(fā)熱等。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二馬——二人上馬部位:四五掌骨岐縫間,正對內(nèi)八卦兌宮
操作:上下揉法
功效:溫補下元,補命門真火,引炎歸元、利尿、順氣散結
主治:遺尿、虛寒瀉痢、慢驚神怯、腹寒痛、厭食、脫肛、五更瀉、善驚易恐、陽虛自汗等
臨床:二馬常配補三關、
補腎陽共用以溫補下元。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中脘部位: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操作:揉、推。
功效:由喉間(即天突穴處)推至中脘下為降逆;由中脘推至喉間為催吐。順揉中脘為消食導滯;逆揉中脘為健脾和胃。
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腹部位:腹部
操作:從劍突下沿兩側肋弓下緣分推稱分腹陰陽;以掌或四指摩之為摩腹。
功效: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臨床:配捏脊、揉足三里作為小兒保健之用。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足三里部位: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揉、按揉。
功效:健脾和胃,調(diào)中理氣,導積滯,強壯身體。
主治:腹脹,腹瀉,傷食,
嘔吐,下肢麻木痹痛。小兒推拿常用穴位捏脊——陽經(jīng)之海操作:兩手拇指指腹沿脊柱由骶尾部上推,雙手食指交替捏拿,所提捏肌膚在手下沿脊柱滾動至大椎穴,連捏7遍為正捏脊,屬補法,有健脾胃、壯氣血、補陽作用,治消化不良、體弱多病、脾胃過弱。反向捏脊,為倒捏脊,屬瀉法,有滋陰降火退熱作用。補法要點:拇指上推,與食指交替捏,肌膚在手下滾動。瀉法要點:食指下推,與拇指交替捏,肌膚在手下滾動。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脾胃保健法配穴:
推天門→坎宮→太陰→太陽→捏脊→揉脾俞→揉胃俞→補脾→清補胃→揉板門→補腎→揉二馬→推四橫紋→揉中脘→順摩腹→揉足三里。小兒推拿常用穴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租賃與咨詢顧問服務合同
- 成本控制與降低運營成本指南
- 裝卸承包合同協(xié)議年
- 建筑裝飾裝修行業(yè)指南
- 2023年寶安區(qū)積分入學規(guī)則
- 精裝修公寓裝修合同
- 貨物運輸代理合同書
- 醫(yī)療器械與藥品研發(fā)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高清版)DB2105∕T 001-2022 地理標志產(chǎn)品 連山關刺五加
- 2025年荊門道路客貨運輸從業(yè)資格證b2考試題庫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是(專業(yè)職業(yè)分類明細)
- DB43-T 2142-2021學校食堂建設與食品安全管理規(guī)范
- 橋梁頂升移位改造技術規(guī)范
-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期末試卷(含答案)
- 介紹人提成方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況承諾書
- PHOTOSHOP教案 學習資料
- 初中數(shù)學教學“教-學-評”一體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