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昭平縣黃金茶1號引種適應性及適制性研究_第1頁
廣西昭平縣黃金茶1號引種適應性及適制性研究_第2頁
廣西昭平縣黃金茶1號引種適應性及適制性研究_第3頁
廣西昭平縣黃金茶1號引種適應性及適制性研究_第4頁
廣西昭平縣黃金茶1號引種適應性及適制性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昭平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態(tài)優(yōu)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茶葉生長。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區(qū)劃課題組完成的《茶葉區(qū)劃研究》將昭平縣劃為綠茶適宜區(qū);多年來,昭平縣大力發(fā)展茶產業(yè),取得了顯著成效。昭平縣先后榮獲“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名茶之鄉(xiāng)”“中國有機茶之鄉(xiāng)”等多項榮譽。昭平縣茶園總面積約1.6萬hm2,年產干茶1.35萬t,產值16.96億元,茶葉種植農戶3.5萬戶,茶產業(yè)已成為昭平縣最具特色的產業(yè)。目前,昭平縣茶樹品種以福云6號為主,茶葉品種優(yōu)勢較差,為實現(xiàn)產業(yè)興旺、鞏固脫貧成果與助推鄉(xiāng)村振興,對茶葉品種結構進行升級改良勢在必行。黃金茶1號起源堡靖縣葫蘆鎮(zhèn)黃金村,是湖南優(yōu)良的地方茶葉品種,具有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物、高葉綠素的特點,是加工綠茶的優(yōu)質品種[1-2]。在2016~2020年引進種植了黃金茶1號,并以福云6號為對照,在昭平縣進行引種適應性試驗,同時對該品種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初步對其適制性進行考察,為昭平縣大面積推廣種植黃金茶1號提供科學依據(jù)。據(jù)統(tǒng)計,2021年昭平縣黃金茶1號種植面積達40hm2,已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黃金茶1號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qū)。1材料與方法1.1品種實驗品種為湖南省選育的黃金茶1號,以昭平縣種植面積最大的福云6號作為對照品種。1.2試驗地點為了保證實驗結果具有代表性,試驗地點為走馬鎮(zhèn)東坪村東潭嶺(走馬點)與仙回鄉(xiāng)新中村大兀山(仙回點),海拔560m,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9.8℃,年降雨量為2032.6mm,無霜期平均在310d以上。高山地區(qū)多霧,周圍為森林,土壤為山地紅壤,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弱酸性。屬于最適宜茶葉生長的地區(qū)。1.3種植方法走馬點黃金茶1號種植面積為568.3m2,對照福云6號種植面積411.6m2;按雙行雙株種植,大行距為1.7m,小行距為0.45m,株距為0.35m。試驗茶園管護技術措施采取統(tǒng)一標準。1.4調查項目及方法1.4.1適應性對黃金茶1號進行形態(tài)特征、萌芽期、鮮葉產量等植物學性狀觀測,觀測方法參考陳亮等的方法,同時與對照相比,對適應性作出綜合評價[3]。1.4.2適制性對茶樹品種進行化學成分測定,水分含量測定采用GB5009.3-2016;水浸出物量測定采用GB/T8305.3-2013;茶多酚含量測定采用GB/T8313.3-2008;游離氨基酸含量測定采用GB/T8314.3-2013;兒茶素總量%測定采用GB/T8313-2008;黃酮含量測定采用FB/LH006-2010;咖啡堿含量測定采用GB/T8312-2013;蛋白質含量測定采用FB/LH009-2010。根據(jù)成分對引進品種適制性進行初步分析,同時按標準DB45/T1124-2014制作綠茶及紅茶,并進行感觀現(xiàn)場評審。2結果與分析2.1茶樹生態(tài)適應性2.1.1形態(tài)特征黃金茶1號植株生長速度快,長勢中等,3年生平均樹高58.8cm,樹幅67.6cm×64cm,最低分枝5cm,30cm分枝數(shù)7.6條,60cm分枝數(shù)21.8條,樹姿半開展狀,分枝密度中等,屬喬木型茶樹。葉片呈斜狀著生,披針形,葉質柔軟,葉長10.8cm,葉寬3.5cm,葉色淺綠,葉面微隆起,葉身稍背卷,葉齒鋸齒形,葉漸尖,葉脈對數(shù)6~7對。芽持嫩性強,韌性弱,茸毛多,3年茶園發(fā)芽密度371.7個/m2,春茶單芽百芽重10.9g,1葉1芽百芽重18.8g,夏秋茶單芽百芽重8.3g。福云6號(ck)植株生長速度快,長勢強,3年生樹高76.2cm,樹幅68.1cm×42.3cm,最低分枝16cm,30cm分枝數(shù)8.3條,60cm分枝數(shù)26.6條,樹姿半開展狀,分枝密度密,屬灌小喬木型茶樹。葉片多數(shù)呈水平狀或稍下垂狀著生,葉形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型,葉長9.5cm,葉寬4.2cm,葉色綠,有光澤,葉面平滑,葉身內折,葉緣平直,葉尖漸尖,葉齒淺而稀,葉質柔軟。芽持嫩性強,茸毛多而密,3年生茶園發(fā)芽密度531.5個/m2,單芽百芽質量春茶7.2g,1葉1芽百芽重16.3g,單芽百芽量夏秋茶4.8g,見表1。2.1.2春茶萌發(fā)期及成活率春季茶芽萌發(fā)早晚是茶樹品種的重要生物學性狀,種植后第3年,隨機選擇15個越冬芽自萌動期開始觀察,每隔2d觀察1次,參試品種春梢萌發(fā)期調查結果(表2)表明:黃金茶1號在昭平縣種植期較萌動期早10~11d。2016~2019年對茶樹成活率進行調查,2個地點的成活率均超過了96%,成活率與對照品種相當,沒有明顯差異[4]。2.1.3產量產量是農作物的主要經濟指標之一,2020年在走馬點測定2個品種的鮮葉產量,春茶留2葉,夏茶留1葉,秋茶不留葉,統(tǒng)一采1芽1葉。2個參試品種單位面積的鮮葉年產量統(tǒng)計結果如表3。結果表明,黃金茶1號每公頃的茶園1芽1葉鮮葉年產量為5085kg,相較于對照茶園減產525kg。2.2適制性2.2.1生化成分測試茶葉滋味主要由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各種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決定[5]。本試驗分析了走馬點2019年春梢2葉1芽茶葉樣品,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黃金茶1號品種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堿、總黃酮含量與對照品種相當,但游離氨基酸、兒茶素總量、蛋白質比明顯高于對照品種。從生化成分角度來看,酚氨比(即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的含量的比值)為2.7,比值小的茶葉滋味鮮爽,綠茶品質好[6-8]。黃金茶1號具備制備優(yōu)質綠茶、特別是名優(yōu)綠茶的高氨基酸成分基礎。2.2.2樣品綠茶感官評審為提供采用黃金茶1號制作優(yōu)質綠茶的依據(jù),2018年采用走馬點黃金茶1號進行綠茶品質感官審評,制作樣品為1芽1葉鮮葉,制作過程按照DB45/T1124-2014中的綠茶制作工藝,在昭平縣福行紅茶廠進行加工。結果見表5,黃金茶1號得分93.8分,比對照高5.8分。3結論與討論3.1黃金茶1號綜合評價黃金茶1號在昭平縣種植,植株生長速度快,長勢中,成活率高,樹形好;產量比目前大面積種植的對照品種福云6號稍低,但其春季茶芽萌發(fā)時間比對照早10~11d,更有利春茶早上市,搶得市場先機,同時其游離氨基酸、兒茶素總量、蛋白質明顯高出對照品種,酚氨比小,滋味鮮爽,綠茶品質好,感官評審比對照高5.8分,商品價值高。黃金茶1號有機茶價格比福云6號高出35%以上。茶產業(yè)是昭平縣主導產業(yè),只有堅持走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之路,才能有效鞏固脫貧成果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