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第四中學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桑、茶、棉、甘蔗、煙草等成為重要商品化農產品出現(xiàn)于A.兩漢時期 B.唐朝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2.啟蒙主義者推崇中國的自然哲學,試圖將世俗倫理從神學與教權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開明君主,試圖將絕對主義王權從政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自然經濟,試圖將國家經濟從腐敗與衰落中解放出來。與啟蒙思想家利用中國思想類似的事件是A.智者運動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科學革命3.1902年,夏曾佑在《最新中國歷史教科書》中指出:“種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則至難定。……至稱漢族,則以始通匈奴得名,稱曰唐族,則以始通海道得名,其實皆朝名,非國名也?!边@表明,在晚清知識分子中A.反對王朝統(tǒng)治的呼聲高漲 B.已產生民族國家觀念C.掀起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思潮 D.開眼看世界成為主流4.下圖反映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5.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直至漢代他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出現(xiàn)這一情形是因為孟子A.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B.反對實行霸道用兼并戰(zhàn)爭征服其它國家C.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D.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其政權6.15世紀時梵蒂岡一個圖書管理員說:“過去稀有而索價上百金幣的書籍,現(xiàn)在只要二十金幣,不論古今,罕有人類發(fā)明之重要堪與媲美?!边@里說的“發(fā)明”是指A.造紙技術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裝訂書籍7.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舉出身者很少。唐玄宗開元元年到開元二十二年間,宰相中科舉出身者有十八人,占這一時期宰相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唐憲宗以后,進士在宰相和高級官員中更占據(jù)了四分之三的絕對優(yōu)勢,終唐一代再沒有發(fā)生變化。這反映了,唐朝A.宰相權力不斷加強B.社會階層日益固化C.士族勢力逐漸削弱D.官僚體制漸趨成熟8.巡撫唐景崧在《馬關條約》簽署當日上奏清廷“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紳士代表向英國領事提出:在中國保有主權情況下,將行政權與各種捐稅交予英國以換取英國的保護。上述行動說明官紳A.在保臺策略上分歧嚴重 B.寄希望于國際干預C.放棄了自主保臺的努力 D.主張國際共管9.14世紀時,一些學者對教會進行攻擊和嘲諷,他們揭露的和攻擊的對象是教會出現(xiàn)的弊端,要求恢復到基督教原始真義上,提倡將人的價值納人到神學體系中,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價值在宗教中找到應有的地位,從而達到人性和神性的統(tǒng)一。材料表明A.思想領域兼有新舊時代雙重特色B.人文主義者勇于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C.人文主義精神已經成為社會共識D.學術的發(fā)展沖擊了傳統(tǒng)的宗教觀10.下表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組建的新政黨。這表明當時名稱成立時間成立地點領導人中國民主建國會1945年12月16日重慶胡厥文、章乃器等中國民主促進會1945年12月30日上海馬敘倫、周建人等九三學社1945年9月3日改名,1946年5月6日成立重慶許德珩等A.各黨派已達成政治共識 B.政治協(xié)商制度開始形成C.和平民主成為社會潮流 D.國民黨結束了一黨獨裁11.陳旭麓指出:“‘新’有兩種含義,(一)是質變和飛躍的產物,這是性質之新;(二)在性質不變的條件下,一物取代另一物,這是形式之新?!币韵聦儆诘诙N含義的是A.洋務運動B.維新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12.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zhàn)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13.伏爾泰的《風俗論》認為是“蠻族入侵和宗教糾紛”兩重災禍摧毀了羅馬帝國。伏爾泰所說的“蠻族”和“宗教糾紛”分別是指A.羅馬奴隸和基督教內部糾紛B.日耳曼人和基督教內部糾紛C.日耳曼人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糾紛D.奧斯曼人和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糾紛14.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A.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B.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C.不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D.使國家管理實現(xiàn)了有法可依15.在羅馬帝國早期.政府大興土木,修建神廟、廣場、凱旋門等帝國英雄的紀念場,還為羅馬歷代英雄修建紀念碑、紀念像和紀念并銘刻一些英雄人物的個人功績。其根本目的在于A.確立神權的統(tǒng)治地位 B.樹立統(tǒng)治者的個人權威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績 D.培育公民的國家榮譽感16.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爾的美國聯(lián)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廠發(fā)生嚴重的毒氣泄漏事件,災難造成了2.5萬人直接致死,55萬人間接致死,另外有20多萬人永久殘廢的人間慘劇。這說明經濟全球化博帕爾慘案中的死難者A.只利于發(fā)達國家 B.在世界范圍內縮小了貧富差距C.是一把“雙刃劍” D.從長遠看不利于世界經濟發(fā)展17.明內閣與以往的三省和中書省不同,內閣大學士只對皇帝負責,只同皇帝發(fā)生工作關系。而不與六部、督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和聯(lián)絡。這說明明朝A.剝奪了六部與督察院的權力 B.強化了皇權為中心的專制體系C.提升了內閣官員地位與權威 D.使內閣成為全國行政運作的中樞18.根據(jù)《建立歐洲共同體條約》第113條和第228條等條文的規(guī)定,歐共體在GATT(關貿總協(xié)定)體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員國并發(fā)展為GATT的一種“事實成員”,而各成員國只不過是一種“法律形式上的成員”。這一規(guī)定表明,歐共體A.完全取代了成員國地位B.成員國喪失了獨立地位C.成為事實上的獨立國家D.成為超國家的國際組織19.馬丁路德宣稱,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稱為“義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這種主張在當時的主要進步意義是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B.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C.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D.使君主和羅馬教皇實現(xiàn)了權力上的平等20.如圖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標志A.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局部破裂 B.北洋軍閥統(tǒng)治基本推翻C.國民革命運動徹底失敗 D.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21.戰(zhàn)國后期的《魏戶律》禁止無子嗣之家收養(yǎng)其他家的孩子,禁止無力娶妻者入贅女家。這一規(guī)定的目的是A.維護宗法制度 B.促進小農經濟發(fā)展 C.加強中央集權 D.樹立法家思想權威22.“(辛亥)革命的不徹底,遷就妥協(xié),使大盜竊國,軍閥攘權……革命無統(tǒng)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舊染污俗,絲毫未能觸及?!睘榇耍?0世紀前期先進的中國人主張A.進行二次革命 B.實行“實業(yè)救國”C.改造文化心理 D.實施預備立憲23.據(jù)中國共產黨在農村根據(jù)地的一次調查顯示:“一般婦女講話非常漂亮,如‘找對象’,‘參加生產’、‘無產階級’、‘土豪劣紳’、‘資本家’、‘不接受’等名詞在談話中時常流露?!边@表明當時A.國民革命推進農村移風易俗B.抗戰(zhàn)動員提高了民眾的覺悟C.抨擊封建禮教成為時代主流D.蘇維埃政權的影響不斷擴大24.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說:“如果說希臘人開始倡導理智主義,那么他們也是最先壓制它的人。簡言之,他們是這樣一個民族——在人類可能會盡力為之的事情上,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材料說明古希臘()A.直接民主確保人權 B.民主制度不夠完善C.海外殖民體現(xiàn)霸權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25.如表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古代史分期大討論中影響最大的兩種觀點。這反映出當時西周封建說和戰(zhàn)國封建說A.官方意識形態(tài)影響學術研究 B.“雙百方針”沒有得到貫徹C.土地問題是史學研究的重點 D.古代史研究很難有統(tǒng)一觀點26.盧梭說:“設計一種人類的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在這一集體中,個體雖然和整體聯(lián)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边@一材料表明他主張A.國家權力應相互制約與平衡B.人不應視他人為自己的工具C.實行資產階級的開明君主制D.利用社會契約保障人民權利27.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蓖瑫r,也催生了促進革命成功最為關鍵的組織力量——A.工人農民聯(lián)盟的蘇維埃民主政權B.打破教條走農村道路的工農紅軍C.國共兩黨合作下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D.馬列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先鋒隊28.《十二銅表法》中規(guī)定:“出賣的物品縱經交付,非在買受人付清價款或提供擔保以滿足出賣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權并不移轉。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離,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從地中拔出后,則原所有人有權取回。”上述規(guī)定體現(xiàn)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C.買賣雙方關系緊張D.平民與貴族的斗爭激烈29.清帝雍正朱批諭旨說:“山右(今山西)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lián)所悉知,習俗殊可笑?!边@反映出當?shù)谹.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經躍居首位 B.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已被拋棄C.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得到實施 D.傳統(tǒng)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30.下列是歷史課本劇《屋大維》中的臺詞,其中符合歷史邏輯的是A.上帝幫助我戰(zhàn)勝敵人B.自由民都是羅馬的公民C.我是共和國的締造者D.我是元老院的首席元老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4年2月,日本未經宣戰(zhàn)突然襲擊在旅順口和仁川的俄國艦隊,日俄戰(zhàn)爭正式開始。這是一場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戰(zhàn)爭,清政府卻表示“局外中立”。由于俄國在陸戰(zhàn)和海戰(zhàn)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軍雖然屢戰(zhàn)屢勝,但日本政府卻出人意料地率先求和,由于戰(zhàn)爭損失慘重和戰(zhàn)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zhàn)物資已山窮水盡,因此日本需要結束戰(zhàn)爭以鞏固戰(zhàn)果。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談以便向中國東北擴張其勢力。在此情況下,由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日俄雙方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后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根據(jù)和約規(guī)定,俄國承認日本吞并朝鮮,并將旅順、關東省、庫頁島南部以及中東鐵路.的一段原來俄國的利益讓給日本。——摘編自《新編世界軍事史》(1)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簽訂的原因。(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的性質及其影響。32.中國古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材料一: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國,實地考察研究中國文化?!?45年,日本又推出全國引進和效仿唐朝文化典章制度的“大化革新”,同時,19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材料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在掌握了新的印刷技術后,大量印刷佛經等文化典籍,……阿拉伯地區(qū)“古蘭經”的印刷,在采用中國的印刷術后,數(shù)量大增,傳播的范圍也廣泛多了?!?4世紀,印刷術已經在歐亞及北非等許多地區(qū)得到了普及?!妒ソ洝返群芏辔幕浼∷⒘看笤?,各類教科書的發(fā)行數(shù)量也急劇上升。材料三:火藥在唐代已傳入了印度和阿拉伯廣大地區(qū),13世紀在歐洲得到了應用。隨后,歐洲將火藥較多地用在發(fā)展軍事技術方面。英國工業(yè)革命后,應用火藥的熱兵器代替了冷兵器,軍事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材料四:早在17世紀初,利瑪竇、湯若望等傳教士就開始向歐洲介紹中國的儒家文化,(18世紀)在向往中國文化新潮的推進下,歐洲漢學悄然興起。……一些大學建立了漢學系,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中華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學藝術、語言文字、歷史變遷、人文景觀、文化典籍和民族習俗等。一些醉心于中國文化的思想家如伏爾泰等甚至提出要歐洲“全盤中化”?!陨喜牧险岳钕菜骶帯段迩曛型馕幕涣魇返谝痪怼穯栴}:(1)材料一中“唐朝文化典章制度”主要有哪些?有何創(chuàng)新之處?(2)依據(jù)所學知識概述材料四所涉歷史時期中國的時代特征。(3)基于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文化對世界影響的看法?33.材料路易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用疫苗戰(zhàn)勝了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疾病,被譽為“微生物之父”。法國里爾市是著名的啤酒之鄉(xiāng),當時適值啤酒“生病”變酸,國家損失慘重,巴斯德受命研究,找出來乳酸桿菌使啤酒變質的“病因”,之后研究出對策,發(fā)明了加熱殺菌法。后來又發(fā)現(xiàn)食物腐爛的原因和防止腐敗的方法——這就是現(xiàn)代食品包裝和罐頭制作采用的“巴氏殺菌法”,從此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微生物學。英國醫(yī)生利斯特應用巴斯德的殺菌理論治病,兩年內使開刀死亡率從90%降低到15%。此外,抗生素防治細菌感染,飲水清潔供應系統(tǒng),免疫接種防治病毒疾病都要歸功于巴斯德。僅巴氏殺菌牛奶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是十分巨大的……在1881年的“萬國醫(yī)學大會”上,巴斯德說“科學要有益于同胞,有益于國家,有益于全人類。”——摘編韓笑、王芳等《路易.巴斯德——無菌包裝之父》(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主要貢獻。(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巴斯德成就突出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煙草原產地是美洲,隨著新航路開辟傳入中國,明清時商品經濟發(fā)達,桑、茶、棉、甘蔗和煙草都成為重要商品化農產品,故選D項;明清之前煙草尚未傳入中國,不屬于重要的商品化農產品,排除ABC項。故選D。2、B【解析】

根據(jù)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借用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以宣揚理性反抗封建制度,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宣揚人文主義精神,將人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故B項符合題意;智者運動并未借助傳統(tǒng)思想,排除A項;宗教改革直面天主教會的腐朽統(tǒng)治,未借助其他形式,排除C項;科學革命是對世界新的認識與探索,擺脫了傳統(tǒng)基督神學的束縛,排除D項。故選B。3、B【解析】

依據(jù)材料“其實皆朝名,非國名也”來看,晚清時期的知識分子已經將國家與民族區(qū)分開來,表明晚晴知識分子民族意識覺醒,國家觀念產生。B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國家觀念,反對王朝統(tǒng)治的觀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錯誤;明末清初已經產生了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思潮,C錯誤;依據(jù)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可知,材料只是夏曾佑一個人的看法,不能反映整個中國知識分子的狀況,D錯誤。故選B。4、B【解析】圖片的左上角標有:“日軍進攻路線;1894年重要戰(zhàn)場?!?894年——1895年,日本發(fā)動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故答案選B選項。點睛:解答圖片性的問題關鍵點有三:一是圖片的名稱或者標題;二是圖片中的文字,這是解決圖片問題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圖片中涉及的內容,這要與所學知識來結合,分析出主要考點,進一步解答。5、D【解析】

孟子作為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這不符合統(tǒng)治階層的利益,因此出現(xiàn)《漢書·藝文志》的情形。D正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闡述了社會分工的思想,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符合統(tǒng)治階層利益,不應該出現(xiàn)此狀況,A排除;孟子不主張用戰(zhàn)爭的方式征服其他國家,B排除;孟子認為人本性善良,性本惡是荀子的觀點,C排除。故選D。6、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材料“上百金幣的書籍,現(xiàn)在只要二十金幣”反映出書籍的價格下降,與價格下降有關的是造紙術和印刷術,而15世紀時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對其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故C項正確,排除B項;造紙術于8世紀時傳到歐洲,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術【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7、C【解析】

根據(jù)材料“唐憲宗以后,進士在宰相和高級官員中更占據(jù)了四分之三的絕對優(yōu)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科舉制的推行,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削弱了士族的勢力,C選項符合題意。唐朝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加強皇權,A選項排除。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B選項排除。材料與官僚體制無關,D選項排除?!军c睛】科舉制的選拔標準是考試成績,科舉制的出現(xiàn)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官員文化素質,鞏固封建統(tǒng)治。8、B【解析】

根據(jù)材料“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以換取英國的保護”可得出這是官紳寄希望于國際干預來保衛(wèi)的主權,看不出國際共同管理,B正確,D排除;的官和紳都主張利用國際力量來保護,A排除;士紳的主張實際上就是自主保臺,C排除。故選B。9、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14世紀的學者既有肯定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又有將人的價值納入神學體系的局限,說明當時思想領域兼有新舊時代的雙重特色,A正確;材料未涉及對教皇權威的調整,B排除;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未涉及學術發(fā)展和教會之間的關系,D排除。故選A。10、C【解析】

材料信息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九三學社等民主黨派紛紛成立。這表明抗戰(zhàn)勝利后,追求和平民主成為社會潮流,故C正確;各黨派是否達成政治共識沒有體現(xiàn),故A錯誤;政治協(xié)商還沒有成為一種制度,故B錯誤;D項不符合史實,國民黨沒有結束一黨獨裁,故錯誤。11、A【解析】

材料可以分析出第二種“新”的含義其實就是中體西用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就是中體西用,故A項正確;BCD項是屬于“新”的第一種含義,排除。12、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jù)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點睛】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xié)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13、B【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對古羅馬帝國滅亡影響較大的“蠻族入侵和宗教糾紛”,指的分別是日耳曼人的進攻和基督教內部糾紛,B選項正確;羅馬奴隸的反抗屬于內部的階級矛盾,A選項錯誤;羅馬帝國分裂時期,伊斯蘭教尚未創(chuàng)立,C選項錯誤;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的是東羅馬帝國,D選項不符合題意。14、A【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制定和起草新的法律;故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故A項正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提供法律保障,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國家管理有法可依的內容,而是強調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排除D。15、D【解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羅馬重視本國歷史上英雄人物的紀念,有助于培養(yǎng)羅馬公民國家觀念,故D項正確;神權統(tǒng)治是歐洲進入中世紀后確立的,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英雄,而不是現(xiàn)實中的統(tǒng)治者,排除B項;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績,屬于直接目的,排除C項。故選D。16、C【解析】

1984年在印度從事生產的美國化工廠毒氣泄露,造成“帕博爾慘案”這一人間慘劇,典型說明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C項正確;慘案發(fā)生對雙方都是不幸,是重大災難,不能說明全球化對發(fā)達國家有利,A項錯誤;毒氣泄漏制造的人間慘案不能用來說明全球化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的貧富差距縮小,也不能說明從長遠看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經濟發(fā)展,BD兩項錯誤。17、B【解析】

本題以明朝內閣制度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明代內閣“只對皇帝負責,只同皇帝發(fā)生工作關系”,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參預機務,“不與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和聯(lián)絡”,說明內閣大學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執(zhí)政大臣,沒有行政實權,這是明初君權強化的產物,B項正確;“不與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權力機關直接溝通”目的是限制內閣的權力,而不是提升其地位,也不是剝奪六部與都察院的權力,A、C兩項錯誤;從材料看內閣不是上傳下達的權力中樞,D項錯誤。18、D【解析】

材料“歐共體在GATT(關貿總協(xié)定)體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員國并發(fā)展為GATT的一種‘事實成員’”表明歐共體事實上取代其成員國在關貿總協(xié)定體制中的地位,這表明歐共體成為超國家的國際組織,故D正確;“完全取代了成員國地位”說法過于絕對,故A錯誤;僅憑材料并不能說明成員國喪失了獨立地位,故B錯誤;C錯在“獨立國家”,故C排除。19、C【解析】

材料強調的是稱義的意義,否定了教皇和神職人員的權威,應該是使人們獲得靈魂自救的自主權和精神自由,故C正確;宗教改革并非廢除宗教信仰,故A項中“解放”、B項中“動搖”的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君主與羅馬教皇的權力問題,故D不正確。20、A【解析】

根據(jù)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表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從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完全轉變?yōu)榇蟮刂鞔筚Y產階級的代表,從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區(qū)遭到重大失敗,故A項正確;北洋軍閥統(tǒng)治基本推翻指的是北伐戰(zhàn)爭,排除B項;國民革命運動最終失敗的標志性事件是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排除C項;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排除D項,故選A。21、A【解析】

《魏戶律》禁止收養(yǎng)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贅女家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其重視父系家長權力,維護血緣宗法制度的目的,A項正確;不能收養(yǎng)其他人家的孩子和入贅女家的規(guī)定不能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與小農經濟的發(fā)展無關,B項錯誤;這一項規(guī)定與加強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無益,C項錯誤;材料中的禁令與樹立法家思想的權威,實行以法治國不符,D項錯誤。22、C【解析】試題分析:辛亥革命并沒有在思想上對舊文化造成打擊,它失敗后,中國很快就開展了新文化運動,對辛亥革命進行補課。所以近代先進的中國從學制度改變成學習西方文化,通過學習西方文化來達到改造文化心理的作用。故答案選擇C項??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思想、新文化運動·中國思想的近代化23、D【解析】

材料中的“‘找對象’‘參加生產’‘無產階級’‘土豪劣紳’‘資本家’”體現(xiàn)出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特點,農村婦女也能在談話中使用,說明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政權的影響在農村不斷擴大。故答案為D項。這一變化與國民革命無關,排除A項;“土豪劣紳”是土地革命時期的用語,抗戰(zhàn)時期為了鞏固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不再使用,排除B項;C項“成為時代主流”說法絕對,材料反映的只是在中共領導的革命根據(jù)地出現(xiàn)的變化,排除。24、B【解析】試題分析:古希臘最引以為榮的就是城邦制度中的民主,尤其是雅典民主制度,其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這種直接民主制度為后來歐美的代議制提供了借鑒和經驗,但同時這種直接民主也有弊端,就是易形成多數(shù)人的暴政,蘇格拉底之死就是典型代表,這就是其不完善之處,材料中的“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表明正確答案為B項??键c:古代希臘、羅馬·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25、A【解析】

西周封建說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上層建筑,戰(zhàn)國說中的地主階級等內容說明當時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對歷史研究影響深刻,即官方意識形態(tài)影響學術研究,A正確;古史分期中出現(xiàn)了不同學說,這種學術爭鳴貫徹了雙百方針,B正確;題干主旨是古史分期,而非土地問題,C偷換概念,排除;D表述錯誤,排除。26、D【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題干“設計一種人類的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可知體現(xiàn)了盧梭“社會契約”的思想,故D正確。A不對,屬于孟德斯鳩的主張;B不對,屬于康德的主張;C不對,屬于伏爾泰的主張??键c:本題考查啟蒙思想。點評:注意啟蒙思想家各自主張的側重點。1.伏爾泰《哲學通信》反對君主制,倡導君主立憲制;提倡“天賦人權”,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三權分立。3.盧梭《社會契約論》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主張民主共和制。4.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主張尊重他人;強調言論自由?!驹斀狻空堅诖溯斎朐斀猓?7、D【解析】

依據(jù)所學可知,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也是中國革命成功的重要組織力量。D正確;中國“工蘇維埃民主政權”是在國共對峙時期,時間不符,A排除;農村道路不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B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與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聯(lián)合,也不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C排除。故選D。28、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說明羅馬法強調物權所有者對物品在不同情形下的所有權,這體現(xiàn)了羅馬法的核心是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ACD三項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所以答案選B。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十二銅表法》【名師點睛】羅馬法的發(fā)展經歷了復雜的過程,在內容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如下幾項特點:①以維護私有財產為核心;②體系宏大,內容細致;③發(fā)展過程復雜但能與時俱進;④影響深遠。但究其實質羅馬法是維護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這一階級本質不會改變。29、D【解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結構中,從多到少依次為從事商業(yè)、農業(yè)、參軍和讀書,雍正帝認為這樣的社會風氣很可笑,反映了統(tǒng)治者對商業(yè)的歧視,AC兩項錯誤;當時仍然有人希望學而優(yōu)則仕,B項錯誤;因為追求財富,當時在山西從事商業(yè)的人居首位,D項正確。30、D【解析】

屋大維是羅馬帝國元首,自稱“首席元老”,故D正確;屋大維通過軍事戰(zhàn)爭戰(zhàn)勝敵人,A錯誤;自由民里的外邦人沒有公民資格,B錯誤;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締造者,C錯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屋大維》中的臺詞”,結合所學屋大維的主要事跡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俄國政治危機嚴重;日本戰(zhàn)爭潛力有限;歐美列強試圖向中國東北擴張。(2)性質:帝國主義分贓。影響:俄國在遠東擴張受阻(或俄國得以集中精力鎮(zhèn)壓國內革命運動);日本成為遠東強國(或刺激日本進步擴張欲望);朝鮮被日本吞并;中國東北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窘馕觥?/p>

(1)據(jù)材料“由于俄國在陸戰(zhàn)和海戰(zhàn)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可知俄國政治危機嚴重,需要盡快結束對外戰(zhàn)爭;據(jù)日本“由于戰(zhàn)爭損失慘重和戰(zhàn)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zhàn)物資已山窮水盡”可知,日本戰(zhàn)爭潛力有限,“需要結束戰(zhàn)爭以鞏固戰(zhàn)果”;根據(jù)材料“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談以便向中國東北擴張其勢力。在此情況下,由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笨芍瑲W美列強試圖向東北擴張,出面調停使日俄簽訂了《樸茨茅斯條約》。(2)性質:根據(jù)“這是一場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戰(zhàn)爭”可知日俄戰(zhàn)爭的性質,根據(jù)條約內容“俄國承認日本吞并朝鮮,并將旅順、關東省、庫頁島南部以及中東鐵路的一段原來俄國的利益讓給日本”可知,《樸茨茅斯條約》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條約。影響:結合戰(zhàn)爭的結果從俄國、日本和中國受到的影響來說明。據(jù)條約的內容,日本吞并朝鮮,并在中國獲得了諸多權力,使日本成為遠東強國,而俄國受到戰(zhàn)爭影響,在遠東擴張被日本等列強阻得,對于中國來說,中國東北的權益就受到嚴重損害。32、(1)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牽制,既防止宰相擅權,也限制皇權獨裁??婆e制:通過分科考試形式選拔官員,將人才選拔、官員任用的權力收歸中央。(2)皇權加強:廢丞相,設內閣,廠衛(wèi)制度;設軍機處盛世局面: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的繁榮、文化典籍的整理停止隱憂:文字獄、朝貢貿易、從海禁到閉關。(3)影響:地域:從區(qū)域——世界;時間:漢唐——清初;領域:物質技術——制度文化——精神哲學;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綜合以上材料)影響的背景:主要在古代,我強人弱之時。日本、西方學習善于創(chuàng)新。當然,其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經濟及文化價值觀的因素。我們在明清開始就裹足不前,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