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考沖刺歷史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毛澤東主張,中華民主共和國,只能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lián)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國體―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政體一一民主集中制,這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義共和國。毛澤東的這種建國主張應當出自于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論持久戰(zhàn)》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2.1953年,周恩來總理宣布:“我們相信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共處……我們愿意同一切愿意維持和平關系的國家恢復和建立貿易關系,發(fā)展和平經濟?!敝芸偫戆l(fā)表此番言論的目的是A.提倡求同存異,以解決國際爭端B.沖破歐美封鎖,改善外貿局面C.實行一邊倒,加入社會主義陣營D.尋找盟友,應對中蘇關系惡化3.下表為1928—1935年中國輪船統(tǒng)計表。據此判斷正確的是中國輪船統(tǒng)計年份船只噸位其中千噸以上輪船船只噸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國民政府日益重視發(fā)展海洋經濟B.表明外國侵略由沿海轉向內陸C.國家經濟建設促進輪船業(yè)的發(fā)展D.表明工業(yè)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4.1930年,美國率先將平均關稅率從40%調至47%。此舉遭到34個國家抗議,美國一千余名經濟學家也聯(lián)名反對,但當時美國總統(tǒng)仍執(zhí)意實施。此舉A.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 B.導致世界經濟加速惡化C.刺激歐洲各國走向聯(lián)合 D.致使美國總統(tǒng)權力擴張5.1939年底至1940年初,毛澤東先后發(fā)表了《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和《新民主主義論》等重要著作。毛澤東的這些著作A.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完成 B.堅定了國人抗日必勝信心C.建立在革命實踐基礎之上 D.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建設理論6.梁啟超說“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之起點。此誠中國未常有之事,而實千古不可易之理也?!薄芭d紳權”不僅是中國“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舉。梁啟超言論中可以反映出A.“紳”是指當時的資產階級B.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C.借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宣傳“西學”D.維新派注意爭取下層民眾支持7.某同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fā)表宣言,聲稱‘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中共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痹撏瑢W不知該材料的真?zhèn)?。以下是對此材料真?zhèn)蔚呐袛?,其中正確的是A.應該是真的,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始終堅持三民主義B.應該是真的,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C.應該是假的,中國共產黨在抗戰(zhàn)期間的目標是反對日本侵略D.應該是假的,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與三民主義格格不入8.法國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是在:A.波旁王朝統(tǒng)治時期 B.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C.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 D.1875年第三共和國建立后9.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圖中,有一片區(qū)域標示為“宣政院轄地”,這片區(qū)域涉及今天的A.西藏、四川、新疆 B.西藏、四川、青海C.新疆、青海、甘肅 D.西藏、甘肅、蒙古10.如表為1949年后我國高校招生錄取情況統(tǒng)計表(部分)。關于表中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注:空白項表示數據暫缺)A.1958年招生人數超過畢業(yè)生數是“一五”計劃的需要B.1962年錄取率較低說明高等院校的教學秩序走向混亂C.1973年招生方式變化是“左”傾錯誤在教育領域的反映D.1977年參考生人數多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決策的結果11.出版于19世紀末的《西學大成》是當時中國全面介紹西學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紹的“西學門徑”包括算學、天學、地學、史學、兵學、化學、礦學、重學、汽學、電學、光學、聲學等12門?!笆穼W”門所收錄的書有《大英國志》《列國歲計政要》《列國海戰(zhàn)記》《萬國公法》等。編者把史學納入“西學門徑”是基于A.“富國強兵”的需要B.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的需要C.“史學革命”的需要D.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12.與四大發(fā)明促進了歐洲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一樣,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他們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躬行有教無類的教育觀 B.主張漸進改良的歷史觀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觀 D.強調貴賤有序的階級觀1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表:產業(yè)國家地區(qū)時間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數據表明A.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B.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均衡C.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平衡發(fā)展D.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14.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曾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qū)。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訂出新的革命策略?!边@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A.與國民黨合作共同反帝 B.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C.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D.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15.閱讀下列表格,導致這種歷史現象出現的時間是A.1870B.1919C.1922D.194516.1914年,袁世凱為實現其獨裁野心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但在該法中又明確規(guī)定了“人民主權”和“人民自由權”等內容。這從側面反映了A.袁世凱被迫實行民主政治B.袁世凱為其專制統(tǒng)治尋找歷史依據C.民主政治已成為歷史潮流D.啟蒙思想是袁世凱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17.著名經濟學者許滌新提出,外國在華資本是中國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資本主義企業(yè),是中國資本主義的組成部分,盡管列強在甲午戰(zhàn)爭前尚未取得在中國設廠的權利,但到1894年各國在華工廠已超過100家。許滌新的觀點已為多數經濟學者所采納。這一觀點說明了A.西方的侵略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大B.中國資本主義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C.中國成為西方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D.西方經濟擴張推動了中國經濟形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18.法國著名學者雷奈·格魯塞的《東方的文明》寫道“秦代在歷史上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周時已有的中國的力量,由它一個最有生氣的成分聚合,集中起來,提高到權力的頂峰?!狈仙鲜鲇^點的說法是A.中央集權制度形成B.實現了國家統(tǒng)一C.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D.創(chuàng)立三公九卿制19.從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中國共收入糧食547億斤,支出糧食587億斤,赤字達40億斤,一些私人糧商乘機搶購糧食,囤積待機。根據當時的情況,國家處理的辦法是:在農村實行征購,在城市定量分配。國家處理糧食危機的做法A.保證了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 B.縮小了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C.促成了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D.奠定國家工業(yè)化的基礎20.史學家K.波米昂說過的這樣一段話:“革命……擺脫了它的意識形態(tài)光環(huán)。它不再表示一個社會的總體轉變,不再代表種將所有以往歷史都視作毫無意義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種從零出發(fā)徹底改變世界的含義。一場革命也不再被認為必須是一種充滿暴力,宏大場面或悲壯性質的騷動,沖突,它常常是靜靜的,歷時長久的?!币韵職v史事件中在這種“革命”定義之外的是A.辛亥革命 B.工業(yè)革命 C.文藝復興 D.光榮革命21.東漢士族多以經學世家面目出現,唐朝高門士族對文學日趨重視,士族家族遂由經學世家一變而為文學世家。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經學已喪失了正統(tǒng)的地位 B.皇權對門閥士族的打擊C.科舉考試使選官標準發(fā)生變化 D.庶族地主影響力的提升22.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百分比,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近代英國和日本充當侵略中國的急先鋒 B.甲午戰(zhàn)后英國的國際地位明顯低于日本C.甲午戰(zhàn)后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D.英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23.15世紀學者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在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边@反映了在該地A.希臘羅馬文化開始興起 B.人文精神得到傳承C.宗教改革思想開始轉播 D.啟蒙思想影響巨大24.關于首開甲午海戰(zhàn)第一炮的記載,中日不盡相同。中方:倭三艦放真彈,轟擊我船。日方:濟遠(北洋水師軍艦)首先向我開炮。對這一不同解讀最合理的解釋是A.日方極力推卸責任 B.中方記錄客觀屬實C.歷史文獻皆不可信 D.雙方受制各自立場25.如表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紡織中心佛羅倫薩毛紡織品產量變化。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yè)革命的沖擊 B.商業(yè)革命的影響C.政治分裂的阻礙 D.羅馬教廷的束縛26.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關文明起源與輻射示意圖,較符合事實的是A. B.C. D.27.“這是一項舉世無雙的奇怪工程,它預定長度達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區(qū)、花園、樹林、河流之間,行經之處,除了留下過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边@項“奇怪工程”的建成A.引起朝鮮半島沖突加劇 B.導致德國開始走向分裂C.標志兩極對峙格局形成 D.預示世界局勢緊張加劇28.漢唐“頭枕三河(黃河中下游地區(qū)),面向草原”,兩宋則“頭枕東南,面向海洋”。這一立國態(tài)勢的轉變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B.順應了社會經濟的變動C.受制于北方氣候的惡劣D.得力于航海技術的進步29.在以下史詩中,描寫愛琴海附近海域發(fā)生戰(zhàn)爭的是A.《吉爾伽美什》 B.《摩訶婆羅多》 C.《羅摩衍那》 D.《荷馬史詩》30.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用一句話精辟地概括了清代的學風:“國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而道咸以降之學新?!辈牧现械摹暗老桃越抵畬W新”,主要“新”在:A.注重經典考證 B.針砭社會時弊 C.批判理學舊說 D.學習西方文化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乾隆年間,清廷將關內、奉天、熱河等處的內務府所屬官莊上的壯丁16000余人“撥出為民”,準其自謀生計,這是一次較大的釋放官莊農奴的行動。以后又一再頒布“出旗為民”的詔令,不但準許壯丁開戶為民,而且準許開戶的壯丁,將“契買民地并開墾地畝”,“帶往為業(yè)”。皖南地主有奴役“伴當世仆”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清下令將部分伴當世仆”“開豁為良”;規(guī)定“其不在主家所生者,仍照旗人開戶之例豁免為良”,“至年代久遠,文契無存,不受主家豢養(yǎng)者,概不得以世仆名之,永行嚴禁”。至于其他過去被打入賤民階層的人,雍正時期也陸續(xù)詔令削除其賤籍。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除山西陜西教坊樂籍,改業(yè)為良民”又令“除浙江紹興府惰民丐籍”。后又下令將蘇州府常熟、昭文兩縣舊有丐戶“照樂籍惰民之例,除其丐籍,列為編民”。粵東地區(qū)有一種名為“戶”的“賤民”,他們以船為家,以捕魚為業(yè)。清下令“凡無力之登戶,聽其在船自便,不必強令登岸,如有力能建造房屋及搭棚棲身者,準其在于近水村莊居住,與良民一同編列甲戶,以便檢查,勢家土棍不得借端欺凌驅逐”?!獡慰饲?、徐耀耀、徐高祉、袁坤主編《中國古代史》整理(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初年社會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朝初年社會改革的背景及意義。3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衛(wèi)生就是組織社會共同努力,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養(yǎng)良好衛(wèi)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醫(yī)療服務,達到預防疾病,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材料一公共衛(wèi)生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歐社會“啟蒙運動、工業(yè)革命的產物”。最初關注的是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疫病預防,后來逐步擴展到多個領域,比如衛(wèi)生行政、環(huán)境衛(wèi)生、勞動衛(wèi)生、醫(yī)療衛(wèi)生、婦嬰衛(wèi)生、衛(wèi)生教育等,幾乎包羅了所有與民眾生命健康有關的問題。大體而言,廣義上的公共衛(wèi)生行政事務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糞尿處理、道路清掃等環(huán)境衛(wèi)生;醫(yī)療設施或對藥品進行管理的保健衛(wèi)生;還包括對衛(wèi)生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教育的衛(wèi)生教育以及對各種衛(wèi)生數據進行統(tǒng)計的衛(wèi)生統(tǒng)計等。狹義的公共衛(wèi)生則指公共衛(wèi)生行政、環(huán)境衛(wèi)生、衛(wèi)生防疫及飲食品衛(wèi)生等。19世紀前期,英國頒布了第一部《公共衛(wèi)生法案》,來應對英國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困擾。從英國開始,公共衛(wèi)生立法開始成為歐美國家和政府的一項重要事項?!幾酝跗淞帧吨袊残l(wèi)生法制研究1905—1937》材料二清末新政中建立起衛(wèi)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衛(wèi)生法律體系,以1911年東北鼠疫治理為契機,以防疫為主的公共衛(wèi)生開始從無到有、從地方性立法向國家性立法過渡。由于社會轉型以及政局動蕩的深層因素影響,民國初的中央和地方衛(wèi)生行政機構并不穩(wěn)定,曾幾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衛(wèi)生法律的制定與實施仍卓有成效,不僅公共衛(wèi)生立法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專業(yè)化、技術性規(guī)范日益成為公共衛(wèi)生立法的重點。與清末相比,防疫、醫(yī)師登記、環(huán)境、飲食、飲水類等公共衛(wèi)生法規(guī)都形成了體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畫出了民國公共衛(wèi)生法律制度的概貌?!幾酝跗淞帧吨袊残l(wèi)生法制研究1905—1937》(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歐美公共衛(wèi)生的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民國公共衛(wèi)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義。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tài)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一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0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則拿出了……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獫q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1)列出中國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的主要代表o他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的社會原因有哪些?(2)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啟蒙運動是在一個逐漸形成、形成后又不斷更新最終得到強化的文化大環(huán)境中展開的o……到17、18世紀,文化大環(huán)境又進行了一次更新。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率先為構筑一個新的理性主義文化大環(huán)境開辟了道路。到18世紀則出現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舉”的形勢,這一切終于催化著醞釀已久的理性主義文化大環(huán)境蒸蒸而生?!踬t仙《近代中西文化啟蒙之淺析》(3)材料二中18世紀西方出現“三大革命”,分別指的是當時歐洲政治、思想、經濟領域的什么重大事件?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誕生之后,……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深刻地沖擊o對中國沖擊的結果是儒家文化逐漸失去了統(tǒng)治地位。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薄段鞣轿拿鲗χ袊臎_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4)法國啟蒙思想曾對近代前期中國的哪幾次救亡圖存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材料三中“將這棵大樹砍斷”的含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據“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lián)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等信息可知毛澤東此時主張建立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共和國,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的這種主張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相符,所以此建國主張應該出自《新民主主義論》,故選C;AB項中沒有關于建國的主張,排除;《論人民民主專政》與“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不符,排除D。故選C。2、B【解析】“求同存異”是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故排除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新中國采取經濟封鎖、外交孤立的方式;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狀況,周恩來在1953年提出材料中的主張.故B正確.;與我們相信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共處不符,故C排除;中蘇關系惡化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故排除D。3、C【解析】

材料信息體現了1928年一1935年中國輪船船只數量、噸位尤其是千噸位以上的輪船增長的數據,說明輪船制造業(yè)有了較快的發(fā)展。1927年后南京政府通過與聲名顯赫的資本家合作來促進工業(yè)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輪船業(yè)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海洋經濟一般指開發(fā)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開發(fā)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產業(yè)活動,輪船船只數量及噸位數的增長可以從側面說明內河或沿海航運繁榮,但不能說明政府重視海洋經濟,故A項錯誤。1928一1935年,外國侵略者加緊了對中國從沿海到內陸的侵略,但不能說明由沿海轉向內陸,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顯示輕工業(yè)的信息,因此不能判斷工業(yè)結構的變化,更不能說明工業(yè)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故D項錯誤。4、B【解析】

盡管受到34個國家抗議和美國千余名經濟學家反對,美國總統(tǒng)仍執(zhí)意上調關稅率的做法,導致了世界經濟加速惡化,B項正確;1930年胡佛總統(tǒng)上調關稅稅率并未促使美國經濟逐漸好轉,也沒有導致美國總統(tǒng)權力擴張,AD兩項錯誤;1930年代歐洲各國并未走向聯(lián)合,C項錯誤。5、C【解析】

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中國共產黨已經經歷過了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正在進行抗戰(zhàn),毛澤東正是對在對中國革命經驗進行系統(tǒng)總結的基礎上,發(fā)表了這些重要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義理論,C正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階段性的理論創(chuàng)新過程,不同時期的新理論都可以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部分,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以毛澤東思想為例,其最終提出是在中共七大,排除A;這些著作并非宣傳抗日必勝,百團大戰(zhàn)堅定了國人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排除B;這一時期尚處于革命階段,排除D。6、C【解析】

“興紳權”不僅是中國“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舉。從材料中的這段信息可見梁啟超借助中國傳統(tǒng)的紳權來宣揚近代西方的民權思想,故選C?!凹潯笔且环N非官非民的身份,多有學歷或有黨派身份,不僅僅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故A表述不準確,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也沒有體現“維新派注意爭取下層民眾支持”的信息,故排除D。7、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fā)與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合作,表示服從國民政府,改編工農紅軍,據此判斷,應該是真的,故B項正確;A項錯在“始終”,應排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zhàn)期間的目標是反對日本侵略”,排除C項;D項“格格不入”明顯錯誤,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中共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聯(lián)系所學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實分析解答。8、D【解析】

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擁護共和的人民不斷進行著長期的斗爭,直到1875年,國民議會才以一票多數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而使共和政體在法律上確立下來,故答案為D;ABC都在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之前,不符合題意,排除。9、B【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宣政院是管轄全國佛教事務的主要機構,同時他負責管理藏傳佛教所在的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區(qū),故B選項正確;宣政院轄地不包括新疆、蒙古,故A、C、D選項錯誤。10、C【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建國后教育狀況的了解和認識。表格中的1973年屬于文革時期,教育基本上廢止,與表中的高考人數和畢業(yè)人數一致,故C項說法正確;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故A項的說法不正確,排除;1962年屬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高校的教育秩序并未混亂,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于1978年,故D項說法錯誤,排除。11、A【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此背景下中國人開始了向西方學習制度的階段,史學所收錄的西方制度、法律等,這是有利于國家“富國強兵”,故A正確。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向西方學習最主要是為了救亡圖存而非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和中外交流,故BD錯。C與材料無關,故錯。12、C【解析】聯(lián)系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對人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要讓人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君子,這與人文精神是一致的,通過材料中“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可見作者強調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對改造社會的作用,即反對封建專制的作用,故C正確;有教無類的教育觀與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無關,排除A;啟蒙思想家主要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的政治觀,并非歷史觀,排除B;啟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制度,D錯誤。13、D【解析】根據題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表”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農業(yè)和工業(yè)比重減小,服務業(yè)比重增加;說明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D項正確。題干信息無法體現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排除A。題干體現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不均衡,農業(yè)和工業(yè)比重減小,服務業(yè)比重增加,排除B。題干反映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不平衡發(fā)展,排除C。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14、C【解析】

由“華南山區(qū)”、“毛澤東”等信息可判斷“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割據”,故選C項;彼時國民革命已然失敗,國共合作破裂,排除A項;武裝反抗國民黨是斗爭手段,而非革命策略,排除B項;彼時抗日戰(zhàn)爭尚未爆發(fā),排除D項。15、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不經公民同意,將大量德國的領土和人口,強行割讓給波蘭的現象出現在一戰(zhàn)結束后,也就是1919年英法操縱的巴黎和會上,B項正確;1870年普法戰(zhàn)爭中普魯士取得了勝利,A項錯誤;1922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已經穩(wěn)定下來,德國沒有割讓土地和人口,C項錯誤;1945年二戰(zhàn)結束后,東普魯士為蘇聯(lián)強占,D項錯誤。16、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袁世凱不敢刪除《中華民國約法》中“人民主權”和“人民自由權”等內容,這從側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已成為歷史潮流,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袁世凱實行獨裁和專制,并未實行民主政治;B選項錯誤,“人民主權”和“人民自由權”等內容不能做為其專制統(tǒng)治的歷史依據;D選項錯誤,儒家思想是袁世凱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7、A【解析】

由材料信息“外國在華資本是中國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資本主義企業(yè),是中國資本主義的組成部分”可知,外國在華工廠的增多就意味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大,即西方的侵略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大,故A正確;B項說法錯誤,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是獨立于西方的;沒有列強銷售商品和掠奪原料的信息,材料不能得出中國成為西方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故C項排除;材料沒有涉及經濟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D項錯誤。18、A【解析】試題分析:從材料“由它一個最有生氣的成分聚合、集中起來,提高到權力的頂峰”可以看出,秦時期相對于西周來說,實現了權力的集中。即秦朝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故選A。B項與材料無關;CD屬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因此BCD三項均錯??键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點評:此題實際上考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此知識點是考試的重點。秦朝創(chuàng)立,以后歷朝無不沿用。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矛盾斗爭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掌握: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偟内厔菔侵醒爰瘷嗪突蕶嗖粩嗟丶訌姟?9、A【解析】

“在農村實行征購,在城市定量分配”,這是建國初期,國家面對糧食危機采取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政策。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做法把農業(yè)納入計劃經濟體制,保證了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故A正確;該措施不能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故B錯誤;史實證明,該政策下經濟出現了一些問題,故C錯誤;一五計劃奠定了國家工業(yè)化的基礎,故D錯誤。20、A【解析】

“一場革命也不再被認為必須是一種充滿暴力,宏大場面或悲壯性質的騷動,沖突,它常常是靜靜的”說明材料主張的革命是和平革命,因此,這種“革命”定義之外就是暴力革命。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的典型事件,故A正確;工業(yè)革命是經濟方面革命,排除B;文藝復興屬于思想革命,排除C;光榮革命是和平革命,排除D。故選A。21、C【解析】

據材料“文學日趨重視”“由經學世家一變而為文學世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唐時期實行的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員,人們可憑借學識和才能進入政府,故C選項正確;儒家這時期沒有喪失其正統(tǒng)地位,故A選項錯誤;這時期重視文學的主要原因是科舉制的制度因素,而不是皇權對門閥士族的打擊,故B選項錯誤;庶族地主影響力的提升不符合材料和史實,故D選項錯誤。22、C【解析】

根據材料數據可知,英國在1894—1914年期間,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不斷減少,而日本在這時期對中國外貿總值不斷增長,說明甲午戰(zhàn)后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C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對比西方列強對近代中國侵略,無法得出英國和日本充當侵略中國急先鋒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體現了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和英國對中國外貿總值百分比,沒有體現英日的國際地位,B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而不是商品輸出,D項錯誤。23、B【解析】

解題關鍵在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15世紀,地點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判斷為文藝復興。各種自由科目的復活其實是對古希臘羅馬人文精神的傳承,B正確。希臘羅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經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的德國,排除C,啟蒙思想興起于17世紀,排除D。【考點定位】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文藝復興?!驹斀狻?4、D【解析】

中日兩國關于甲午戰(zhàn)爭中誰首先開炮記載存在差異,其主要原因是雙方都想在輿論上爭取主動,不想承擔挑起戰(zhàn)爭的責任,這是立場所限,選項D正確;兩方都有推卸責任的嫌疑,選項A排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中方記錄的客觀性,排除B;選項C表述絕對,排除。25、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1560年后意大利的紡織中心佛羅倫薩毛紡織品產量不斷下降,這主要和新航路開辟引起的商貿中心轉移有關,B正確;工業(yè)革命興起于18世紀上半葉,A排除;CD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B。26、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圖示反映了古希臘文明的傳播歷程,古希臘文明起源于愛琴海地區(qū),然后向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的地中海沿岸傳播,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7、D【解析】

依據材料“這是一項舉世無雙的奇怪工程,它預定長度達164公里,……除了留下過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柏林墻的修建,柏林墻是美蘇冷戰(zhàn)對峙的產物,表明了世界局勢緊張加劇。D正確;引起朝鮮半島沖突加劇的是朝鮮戰(zhàn)爭,A錯誤;1949年德國分裂,1961年柏林墻修筑,德國分裂早于柏林墻的修筑,B錯誤;1955年華約的成立,標志兩極對峙格局形成,C錯誤。故選D。28、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唐時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農業(yè),而兩宋時期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同時海外貿易發(fā)達,出現了兩宋“頭枕東南,面向海洋”的態(tài)勢,這一轉變說明古代社會經濟以及經濟依靠的轉移。B選項符合題意。兩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處于強勢狀態(tài),A選項排除。北方氣候的惡劣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航海技術的進步不屬于轉變的根本原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條件,D選項排除。29、D【解析】

本題考查古代東方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古希臘人創(chuàng)作的《荷馬史詩》包括《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其中《伊里亞特》主要敘述了特洛伊戰(zhàn)爭,即希臘人和特洛伊人爭奪愛琴海霸權的戰(zhàn)爭,最后一年的故事,與題干要求相符,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吉爾伽美什》是古代兩河流域的著名史詩,A項錯誤;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古印度的著名文學作品,均不符合題意,B、C項錯誤。30、D【解析】D道咸是道光和咸豐年間,應該是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此時國人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屬于新思想萌發(fā),D正確;A是乾嘉年間學風研究;B屬于經世致用思想;C屬于明清之際儒學批判思想。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政策涉及范圍廣,覆蓋人群多;主要針對沒有人身自由的人(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奴婢的人身自由);具有一定的平等觀念;政策實施具有靈活性。(2)背景:清廷面臨鞏固政權的任務;舊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清廷須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明清之際的社會動蕩使經濟凋敝;緩解滿漢矛盾的需要。意義: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統(tǒng)治;自由農民增加,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增加政府收入;打擊了大地主的勢力;利于推動滿漢融合?!窘馕觥?/p>

(1)特點:據材料“這是一次較大的釋放官莊農奴的行動”,可知政策涉及范圍廣泛,仔細閱讀第二段材料可知當時改革的對象主要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人,這也說明了改革具有一定的平等觀念,而且第二段材料信息還顯示當時清政府在不同地區(qū)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說明政策的靈活性。(2)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角度展開分析。從政治上講,雍正、乾隆年間為清初,清廷面臨鞏固政權的任務;從經濟上講,主要是因為舊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明清之際的社會動蕩使經濟凋敝,清廷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就必須要改變現狀,故進行了相應的社會改革;從社會的角度看,清初滿漢矛盾較為突出,有必要通過社會改革來緩解民族矛盾。意義:意義可從背景的內容推到而出,也分為政治、經濟、社會等角度。從政治上看,對農奴的釋放有力地打擊了大地主的勢力,鞏固了統(tǒng)治;從經濟角度看,對農奴的釋放使自由農民增加,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增加政府收入;從社會的角度看,社會改革有利于緩和了滿漢民族矛盾,利于推動滿漢融合。32、(1)特點:最早從英國開始;關注領域廣泛,有廣義、狹義之分;有立法保障等。原因:工業(yè)革命開展;城市化興起;公共衛(wèi)生問題突出;資產階級代議制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