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急性職業(yè)中毒現場衛(wèi)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1、總則1.1目: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對各類突發(fā)中毒事件衛(wèi)生應急處置能力。1.2根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yè)場合勞動保護條例》、衛(wèi)生部《職業(yè)病危害事故調查解決辦法》、《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制定本技術方案。1.3合用范疇:本方案合用于發(fā)生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時,衛(wèi)生應急處置專業(yè)技術機構應急處置技術工作。當發(fā)生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后,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要在政府或現場指揮部門統一協調下,對事故也許對健康帶來影響、危害進行迅速評估,同步要依照醫(yī)學救援力量,迅速貫徹詳細救治方案。2、現場調查與解決2.1現場調查目2.2.2.2.2.2.2.2出發(fā)前準備2.2.2.2.2.2.4擬訂調查籌劃,擬定調查構成員及負責人,安排現場調查工作2.3.若現場尚未得到控制,應依照獲悉資料和調查到資料,及時就事件a.現場控制辦法、b.中毒患者人數記錄、c.檢傷以及d.急救解決、e.救援人員個體防護、f.現場隔離帶設立、g.人員疏散等提出建議。并在保證安全狀況下開展調查。調查人員要在對的個體防護下開展工作。若中毒事件已經得到控制,應先理解中毒事件概況(時間、地點、中毒人數、救治狀況),再進行現場勘查。2.涉及理解現場環(huán)境狀況、生產工藝流程及有關資料,在現場對可疑毒物進行濃度檢測并采集樣品留實驗室分析(現場空氣或其她樣品毒物濃度即便已被稀釋也應測定,并記錄詳細時間,留做評估使用)。如果中毒現場已經遭到破壞,有時也可事后模仿現場進行檢測作為參照。2.急性職業(yè)中毒者及其她有關人員,理解中毒事件發(fā)生通過,中毒人員接觸毒物時間、地點、方式,中毒人員姓名、性別、工種,中毒重要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急救通過。同步向臨床救治單位進一步理解有關資料(事件發(fā)生過程、急救通過、實驗室檢查成果等),并采集患者生物樣品留待檢測。2.2.4樣品采集必要一方面理解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發(fā)生過程和發(fā)生地狀況后再進行樣品采集,采集時應注意要采集具備代表性樣品,選取適當采樣容器和采樣工具,防止污染,采集樣本量應當足夠滿足多次重復檢測。2.4.1對于固態(tài)或液態(tài)有毒物質,普通直接用適當工具采入有螺絲扣蓋子玻璃或無色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容器中,4℃2.42.5現場迅速檢測現場迅速檢測是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中初步篩選毒物類別慣用手段,有些檢測辦法還可以對現場毒物濃度進行定量或半定量測定。精確、便捷現場迅速測定是進行現場應急處置重要根據,同步為進一步實驗室擬定毒物類別指明方向。職業(yè)性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中慣用現場迅速檢測辦法重要有:2.2.2.2.2.6現場個體防護所有急性職業(yè)中毒現場工作人員都應穿著恰當個體防護裝備。當有害物質環(huán)境濃度達到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或最高容許濃度(MAC)以上時,應當使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如有害物質環(huán)境濃度達到及時威脅生命和健康濃度(IDLH)或環(huán)境濃度無法明確,或者同步存在缺氧時(氧濃度<18%),應當使用供氣式呼吸防護器;同步依照毒物穿著相應其她個體防護裝備(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護靴、防護帽等)。3、現場救治分區(qū)、傷員分類和處置原則3.1依照危險限度,要環(huán)繞事故現場劃分危險區(qū)域。3.3.3.1.事故解決中也要控制進入事故現場人員,公眾、新聞記者、觀光者和本地居民也許試圖進入現場,對她們本人和其她人帶來危險。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分離線是冷線(綠線),控制進入人員。位于熱區(qū)傷亡人員普通要由消防或專門急救人員急救出,并通過特定通道將其轉移出熱線(紅線),交給位于溫區(qū)救護人員,救護人員要避免被污染;被污染傷亡人員要在被洗消后轉移出溫區(qū),在溫線建立洗消區(qū),洗消區(qū)別成兩種,一種解決傷亡人員,另一種解決穿戴防護服救援人員。并及時進行傷員檢傷分類,以便使傷員得到最有效救治。3.2傷員分類3.3.3.3.3.3處置原則:以提高急救成功率為主,按檢傷標志分級解決。3.3.3.3.4、現場急救流程及辦法現場救治普通分為分類、洗消、救治和觀測后送等流程。重點有如下辦法:4.1迅速脫離現場中毒事件發(fā)生后,應迅速將污染區(qū)域內所有人員轉移至毒害源上風向安全區(qū)域,以免毒物進一步侵入。醫(yī)務人員要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進行分類,做出相應標志,以保證醫(yī)護人員對危重傷員救治;同步要加強對普通傷員觀測,定期予以必要檢查和解決,以免貽誤救治時機。醫(yī)務人員在進行現場救治時,要依照實際狀況佩戴恰當個體防護裝置。在現場要嚴格按照區(qū)域劃分進行工作,不要到污染區(qū)域。4.2防止毒物繼續(xù)吸取當皮膚被化學毒劑污染后,應及時脫去污染衣服(涉及貼身內衣)、鞋襪、手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同步要注意清洗污染毛發(fā)。忌用熱水沖洗。對化學物濺入眼中者,及時充分沖洗是減少組織損害最重要辦法,對沒有干凈水源地方,也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不少于10-15分鐘;吸入中毒患者,應及時送到空氣新鮮處,安靜休息,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予以吸氧。4.3心肺腦復蘇患者從毒物現場救出后,如有心跳、呼吸停止,應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意識喪失患者,要注意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變化,及時除去口腔異物,有頻繁癲癇大發(fā)作或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時,要及時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類止痙劑。4.4復合傷解決浮現爆炸中毒現場,注意腦外傷、骨折、失血等復合傷存在。注意毒物潛伏期和病情演變,防止只考慮單一損傷而忽視復合損傷狀況。4.5特效解毒藥物應用對某些有特效解毒藥物毒物中毒,解毒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氰化物中毒后,應及時吸入亞硝酸異戊酯,同步靜脈緩注3%亞硝酸鈉10-15ml;或用4-DMAP2ml肌肉注射,隨后用50%硫代硫酸鈉20ml緩慢靜脈注射。4.6及時后送經現場初步急救后,在醫(yī)護人員密切監(jiān)護下,將患者轉移到附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進一步解決。5、緊急疏散5.1在急救中毒患者同步須及時做好周邊人員及居民緊急疏散工作。疏散工作中最重要是擬定疏散距離,疏散距離須依照不同化學物質理化特性和毒性,結合氣象條件來擬定,鑒于國內當前尚無這方面詳細資料,參照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編制ERG中數據。這些數據是運用①最新釋放速率和擴散模型;②美國運送部有害物質事故報告系統(HMIS)數據庫記錄數據;③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120各種地方5年每小時氣象學觀測資料:④各種化學物質毒理學接觸數據等四各方面綜合分析而成,具備很強科學性。5.2疏散距離分為二種:緊急隔離帶是以緊急隔離距離為半徑圓,非事故解決人員不得入內;下風向疏散距離是指必要采用保護辦法范疇,即該范疇內居民處在有害接觸危險之中,可以采用撤離、密閉住所窗戶等有效辦法,并保持通訊暢通以聽從指揮。由于夜間氣象條件對毒氣云混和作用要比白天來得小,毒氣云不易散開,因而下風向疏散距離相對比白天遠。夜間和白天區(qū)別以太陽升起和降落為準。5.3使用ERG中數據還應結合事故現場實際狀況如泄漏量、泄漏壓力、泄漏形成釋放池面積、周邊建筑或樹木狀況以及當時風速等進行修正:如泄漏物質發(fā)生火災時,中毒危害與火災/爆炸危害相比就處在次要地位;如有數輛槽罐車、儲罐、或大鋼瓶泄漏,應增長大量泄漏疏散距離;如泄漏形成毒氣云從山溝或高樓之間穿過,因大氣混和作用減小,表中疏散距離應增長。白天氣溫逆轉或在有雪覆蓋地區(qū),或者在日落時發(fā)生泄漏,如伴有穩(wěn)定風,也需要增長疏散距離。由于在此類氣象條件下污染物大氣混和與擴散比較緩慢(即毒氣云不易被空氣稀釋),會順下風向飄較遠。此外,對液態(tài)化學品泄漏,如果物料溫度或室外氣溫超過30℃普通把小包裝(<200L)泄漏或大包裝少量泄漏稱為少量泄漏,大包裝(>200L)泄漏或各種小包裝同步泄漏稱為大量泄漏。一、職業(yè)性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
1、定義1.1職業(yè)性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指在生產過程中,從事職業(yè)活動人員一次或短時間大量接觸刺激性氣體,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病變。1.2職業(yè)性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場合,職業(yè)人群接觸刺激性氣體引起中毒事件。2、急性職業(yè)中毒因素及途徑急性職業(yè)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違章操作、防護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中毒途徑重要通過呼吸道或皮膚。3、急性職業(yè)中毒毒物類別刺激性氣體是急性職業(yè)中毒中常用有害氣體。常用有:各種無機酸、成酸氧化物和成酸氫化物,如:硫酸、鹽酸、硝酸、鉻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鉻酐、氯化氡、氟化氫、溴化氫等;鹵素及其化合物,如:氟、氯、溴、碘、光氣、二氯亞砜、三氯化磷、三氯化硼、三氯氧磷、三氯化砷、三氯化銻、四氯化硅、氟硅酸、四氟化硅、二氟化氧、氟化氮、三氟化氯、五氟化硫、十氟化硫、六氟化鈾、溴光氣、三氯化碘、氯化碘、溴化碘、四氟乙烯、氯化苦、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等;某些酯類、醛類和醚類,如:硫酸二甲酯、氯甲酸甲酯、氯乙酸乙酯、氯甲酸氯甲酯、氯甲酸三氯甲酯、丙烯酸甲酯、溴乙酸乙酯、甲醛、乙醛、丙烯醛、氯甲醚、雙(氯甲基)醚等;某些強氧化劑和環(huán)氧烷類化合物,如:臭氧、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環(huán)氧丁烷等;某些金屬化合物,如氧化鎘、羰基鎳、硒化氫等;堿性氣體,氨、一甲胺、二甲胺等。4、醫(yī)療救援4.1中毒現場急救所需特需器材和裝備4.4.4.2刺激性氣體中毒臨床體現此類氣體對人體毒性作用重要體現為呼吸道局部癥狀,如果接觸濃度高、時間長,則浮現全身性中毒癥狀,如昏迷、抽搐。接觸水溶性高刺激性氣體如氯氣、氨氣、二氧化硫等后及時浮現畏光、流淚、結膜充血、咽痛、嗆咳、胸悶、氣短、頭痛、頭昏、惡心、乏力,嚴重時引起喉痙攣和聲門水腫,甚至肺水腫:水溶性低刺激性氣體如光氣、臭氧、八氟異丁烯等對上呼吸道刺激性較小,初期體現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但可在數小時后發(fā)生肺水腫。液態(tài)揮發(fā)性刺激性毒物如氫氟酸、鹽酸、硝酸等直接接觸皮膚,可發(fā)生灼傷。4.3刺激性氣體中毒患者現場救援原則4.另在急救中毒患者同步,須及時做好周邊人員及居民緊急疏散工作。4.4.4.4.3二、職業(yè)性急性窒息性氣體中毒
1、定義
1.1職業(yè)性急性窒息性氣體中毒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從事職業(yè)活動人員一次或短時間大量接觸外源性窒息性氣體,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病變。
1.2職業(yè)性窒息性氣體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場合,職業(yè)人群接觸窒息性氣體引起中毒事件。
2、急性職業(yè)中毒因素及途徑
職業(yè)性急性窒息性氣體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違章操作、防護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中毒途徑重要通過呼吸道,凡是氣體、蒸氣和氣溶膠形態(tài)毒物,均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常引起群體性急性職業(yè)中毒;氫氰酸液體可經消化道及皮膚吸取。
3、職業(yè)性急性窒息性氣體中毒毒物類別
窒息性氣體是指那些以氣態(tài)形式存在,使機體攝取、運送和運用氧任一?環(huán)節(jié)障礙,引起機體缺氧物質??煞譃閱渭冎舷⑿詺怏w和化學窒息性氣體兩類。前者涉及氮氣、二氧化碳、氬氣、氖氣、甲烷、乙烷、乙烯、水蒸氣等,后者有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物、一氧化氮、苯氨基或硝基化合物蒸氣等。
4、醫(yī)療救援
4.1中毒現場急救所需特需器材和裝備
4.1.1特效解毒劑:氰化物中毒現場救治慣用特效解毒劑涉及亞硝酸異戊酯、亞硝酸鈉、亞甲藍、4一二甲氨基苯酚(4一DMAP)、硫代硫酸鈉。
4.1.2現場清洗裝置:現場淋洗裝備、洗眼器、皮膚清洗裝備。
4.2常用職業(yè)性急性窒息性氣體中毒臨床體現
窒息性氣體中毒重要致病環(huán)節(jié)是引起機體缺氧,腦對缺氧最為敏感,中毒后浮現注意力不集中、頭暈、頭痛、乏力、煩躁不安、嗜睡,嚴重者昏迷、抽搐,常伴有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升高體現。在濃度高化學性窒息氣體(如硫化氫、氰化氫)環(huán)境中,中毒患者可發(fā)生“電擊式”死亡。
4.3中毒患者現場救援原則
4.3.1迅速脫離現場:救護人員必要佩帶有效個人呼吸保護器,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至上風向空氣新鮮場合,安靜休息,避免活動,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暢通,病情嚴應及時予以氧氣吸入。心肺功能衰竭者應及時進行心、肺、腦復蘇。硫化氫中毒致呼吸者應盡量采用人工呼吸器,救濟者應避免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以防止救濟者發(fā)生中毒。觀測24—72小時。醫(yī)務人員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檢傷分類,做出相應標志,以保證醫(yī)務人員急救。4.3.2積極防治腦水腫:及時予以氧氣吸入,涉及人工呼吸機應用。盡量采用高壓氧治療。應初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依照病情及時使用甘露醇利尿脫水等。重者可采用人工低溫冬眠等辦法。
4.3.3其她對癥支持治療:依照病情使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西比靈)等改進腦血流灌注。使用擴血管藥物低分子右旋糖酐等,維持正常血容量,改進腦內微循環(huán)障礙。使用三磷酸腺苷、輔酶A、細胞色素C、三磷酸胞苷、胞磷膽堿、腦活素等改進腦組織代謝。防止與控制感染、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積極治療休克或嚴重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鎮(zhèn)痙等??墒褂们宄踝杂苫幬铮缇S生素E、維生素C、輔酶Q,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制劑等。
4.3.4應用特效解毒劑:在現場應抓緊時機,及時初期予以相應特效解毒劑。氰化氫中毒最常使用亞硝酸鈉一硫代硫酸鈉療法,臨床上慣用亞硝酸異戊酯、亞硝酸鈉、4--"甲氨基苯酚(4-DMAP)、亞甲藍、對一氨基苯丙酮(PAPP)等高鐵血紅蛋白生成劑。嚴重中毒浮現呼吸衰竭、腦血管損傷不能使用亞硝酸鈉時,可用鈷類化合物,最慣用鈷類化合物為依地酸二鈷。
4.3.5救治要點:盡快查清毒物種類,明確診斷,以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病因不明時,應當先進行急救,同步查清毒物。治療重點在于維持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密切觀測生命體征變化。
三、職業(yè)性急性金屬和類金屬中毒
1、定義
職業(yè)性急性金屬和類金屬中毒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從事職業(yè)活動人員一次或短時間大量接觸外源性金屬和類金屬化學物,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病變。
職業(yè)性金屬和類金屬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場合,職業(yè)人群接觸金屬和類金屬化學物引起中毒事件。
2、急性職業(yè)中毒因素及途徑
職業(yè)性急性金屬和類金屬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違章操作、防護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中毒途徑豐要通過呼吸道或皮膚,消化道途徑則屬次要。凡是氣體、蒸氣和氣溶膠形態(tài)毒物,均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常引起群體性急性職業(yè)中毒;某些脂溶性毒物可通過完整皮膚吸取進入人體,當皮膚損傷或患有皮膚病時,大量原本不能經皮膚吸取毒物也可進入人體,有些腐蝕性化學物可通過灼傷皮膚吸?。挥珊粑肋M入毒物粘附在鼻咽部,可被吞咽經消化道進入人體。
3、職業(yè)性急性金屬和類金屬中毒毒物類別
金屬、類金屬及其化合物在生產活動中重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可引起急性巾毒。重要涉及鉛及其化合物、四乙基鉛、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鉻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等。正常皮膚可阻礙金屬吸取,但有機金屬如四乙基鉛、有機汞、有機錫等可通過皮膚吸取導致急性中毒。
4、醫(yī)療救援
4.1中毒現場急救所需特需器材和裝備
4.1.1特效解毒劑:重金屬及其化合物中毒現場救治慣用特效解毒劑有j二巰丙磺鈉、二巰丁二酸、依地酸鈣鈉、青霉胺、巰乙胺等。
4.1.2現場清洗裝置:現場淋洗裝備、洗眼器、重傷員皮膚清洗裝備。
4.2常用職業(yè)性急性金屬和類金屬及其化合物中毒臨床體現
4.2.1鉛及其化合物急性中毒重要為經口中毒引起,體現為陣發(fā)性腹絞痛、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口腔中經常有金屬味,嚴重者發(fā)生中毒性腦病,浮現嗜睡、運動失調,甚至昏迷、抽搐、譫妄。
4.2.2四乙基鉛是毒性很強親神經毒物,重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有數小時至數天潛伏期,初期體現為失眠、健忘、多夢、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多汗、手抖等,癥狀加重浮現精神癥狀,如幻聽、胡言亂語、躁動不安、哭鬧打人等,嚴重者昏迷、譫妄、抽搐,某些病人浮現體溫、脈搏、血壓偏低“三低”征。
4.2.3汞及其化合物中毒后起病急驟,浮現頭痛、頭暈、乏力、發(fā)熱等,口腔炎和胃腸道癥狀明顯,體現為口內金屬昧、牙齦紅腫、糜爛、出血、牙根松動、食欲不振、惡心、腹痛、腹瀉、水樣便或便中帶血。某些患者1-3天后皮膚浮現紅色斑丘疹,嚴重者浮現剝脫性皮炎。少數患者發(fā)生急性間質性肺炎,體現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發(fā)紺,并可有蛋白尿、管型尿,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
4.2.4鉻及其化合物粉塵或煙霧吸入中毒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癥狀,有些患者浮現鼻出血、聲音嘶啞,或引起過敏性哮喘。
4.2.5砷及其化合物急性中毒多為經口中毒引起,吸入中毒少見。吸入中毒重要體現為呼吸道和神經系統癥狀,胃腸道癥狀輕并且浮現晚。砷化氫中毒以急性中毒為主,吸入后有數小時至2天潛伏期,而后浮現以溶血為主臨床體現。體現為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關節(jié)及腰部酸痛,可有畏寒、發(fā)熱,鞏膜黃染,尿呈深褐色至醬油色,嚴重者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4.2.6磷及其化合物(涉及磷化氫)吸入中毒后,及時浮現咳嗽、咳痰、胸悶等呼吸道刺激癥狀,還可有頭痛、頭暈、乏力、嘔吐等,重者于2-3天后浮現黃疸、肝腫大,甚至肺水腫、昏迷、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腎功能衰竭。
4.2.7有些金屬如鋅、銅、銻、錳、鎂等氧化物煙霧被吸入后來,通過一定期間潛伏期(普通1-4小時)可浮現“金屬煙熱”體現為寒戰(zhàn)、發(fā)熱,體溫達38-39。C或更高,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肌肉關節(jié)酸痛等癥狀,持續(xù)普通不超過24小時。
4.3中毒患者現場救援原則
4.3.1迅速脫離現場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上風向空氣新鮮場合安靜休息,避免活動,注意保暖,必要時予以吸氧。密切觀測24-72小時。醫(yī)務人員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檢傷分類,作出相應標志,以保證后續(xù)醫(yī)務人員急救。
在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中,必要及時做好周邊人員及居民緊急疏散工作。4.3.2防止毒物繼續(xù)吸取脫去被毒物污染衣物,用流動清水及時重復清洗皮膚毛發(fā)15分鐘以上,對于也許經皮膚吸取中毒或引起化學性燒傷毒物更要充分沖洗,并可考慮選取恰當中和劑中和解決,眼睛濺入毒物要優(yōu)先徹底沖洗。
4.3.3對癥支持治療保持呼吸道暢通,密切觀測患者意識狀態(tài)、生命體征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解決。保護各臟器功能,維持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
4.3.4用特效解毒劑在現場應抓緊時機,及時初期予以相應特效解毒劑。二巰丙醇、二巰丙磺鈉、二巰丁二鈉合用于砷、汞、金、鉛等重金屬中毒,依地酸鈣鈉合用于重金屬中毒特別是合用于無機鉛中毒效果好,青霉胺合用于重金屬中毒特別是合用于銅中毒效果好。
4.3.5救治要點盡快查清毒物種類,明確診斷,以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病因不明時,應當先進行急救,同步查清毒物。治療重點在于維持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密切觀測生命體征變化。
四、職業(yè)性高分子化合物急性中毒
1、定義
高分子化合物自身化學性質穩(wěn)定,對人體基本無毒。但某些聚合物中游離單體,或聚合物在加熱、燃燒或反映過程中產生單體,以及生產中使用某些添加劑或助劑會引起急性中毒。
2、急性職業(yè)中毒因素及途徑
職業(yè)性高分子化合物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違章操作、防護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中毒途徑重要通過呼吸道或皮膚,消化道途徑則屬次要。凡是氣體、蒸氣和氣溶膠形態(tài)毒物,均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常引起群體性急性職業(yè)中毒;某些脂溶性毒物可通過完整皮膚吸取進入人體.當皮膚損傷或患有皮膚病時,大量原本不能經皮膚吸取毒物也可進入人體,有些腐蝕性化學物可通過灼傷皮膚吸??;由呼吸道進入毒物粘附在鼻咽部,可被吞咽經消化道進入人體。
3、分類
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生產有:聚氯乙烯塑料加熱至160。C-170。C可分解出氯化氫氣體;聚四氟乙烯塑料加熱至250。C,開始有熱解產物逸出,420。C以上將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等,其她尚有氯乙烯、氯丁二烯、丙烯晴、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乙烯、丙烯酰胺;聚苯乙烯、酚醛樹脂、聚丙烯腈等等。
4、醫(yī)療救援
現場醫(yī)療救援工作遵循如下原則:
4.1迅速脫離現場: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上風向空氣新鮮場合,安靜休息,避免活動,注意保暖,必要時予以吸氧。密切觀測24~72小時。醫(yī)務人員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檢傷分類,做出相應標志,以保證后續(xù)醫(yī)務人員急救。在發(fā)生多人急性中毒時,依照患者病情緊急將病員分類,分別妥善解決危重病人、普通病人和接觸者(對接觸者心理恐慌由心理醫(yī)師給以疏導)。
4.2防止毒物繼續(xù)吸?。好撊ケ欢疚镂廴疽挛铮昧鲃忧逅皶r重復清洗皮膚毛發(fā)15分鐘以上,對于也許經皮膚吸取中毒或引起化學性燒傷毒物更要充分沖洗,并可考慮選取恰當中和劑中和解決,眼睛濺入毒物要優(yōu)先徹底沖洗。
4.3對癥支持治療:保持呼吸道暢通,密切觀測患者意識狀態(tài)、生命體征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解決。保護各臟器功能,維持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
4.4應用特效解毒劑:在現場應抓緊時機,及時初期予以相應特效解毒劑。
4.5救治要點:盡快查清毒物種類,明確診斷,以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病因不明時,應當先進行急救,同步查清毒物。治療重點在維持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密切觀測生命體征變化。
治療方案應依照臨床體現結合各種檢查來制定,切勿單單根據一項檢查成果決策。應采用病因、對癥和支持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案。
五、職業(yè)性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
1、定義
1.1職業(yè)性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從事職業(yè)活動人員一次或短時間大量接觸有機化合物,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病變。
1.2職業(yè)性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場合,職業(yè)人群接觸有機化合物引起中毒事件。
2、職業(yè)性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因素及途徑
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違章操作、防護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中毒途徑重要通過呼吸道或皮膚。
3、急性職業(yè)中毒毒物類別
有機溶劑及其她有機化合物
以有機溶劑為代表某些有機化合物,常以液體或低熔點固體形式存在,多具備揮發(fā)性和脂溶性,可經呼吸道或皮膚吸取引起急性中毒。常用有:脂肪烴類化合物,如丙烷、丁烷、正己烷、乙烯、丙烯、丁烯、天然氣、石油醚、汽油、煤油、潤滑油、環(huán)己烷、環(huán)戊二烯、松節(jié)油;芳香烴類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酚、醛、醇、酮、醚類化合物,如苯酚、甲酚、五氯酚、二硝基酚、甲醇、乙醇、乙-醇、異丙醇、2一氯乙醇、氯丙醇、丙酮、環(huán)己酮、異己酮、甲醚、乙醚、異丙醚、甲醛、乙醛、丙烯醛、糠醛等;氨基及硝基烴化合物,如丙胺、丁胺、乙二胺、硝基甲烷、2一硝基丙烷、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等;腈類化合物,乙腈、丙腈、丙烯腈、丙二腈、異氰酸甲酯、硫氰酸酯類、異硫氰酸酯類;雜環(huán)類化合物,如吡啶、甲基吡啶、氯吡啶、煙堿、呋喃等。
4、醫(yī)療救援
4.1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慣用特效解毒劑有:亞甲藍用于苯氨基及硝基化合物毒;硫代硫酸鈉用于腈類化合物中毒等。
4.2有機溶劑及其她有機化合物中毒臨床體現
此類有機化合物急性吸入中毒重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浮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步態(tài)不穩(wěn)、共濟失調,嚴重者可意識不清、昏迷、抽搐、譫妄。有些有機化合物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苯氨基及硝基烴化合物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溶血,某些鹵代烴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對肝臟有明顯損害,某些腈類化合物同樣可以因在體內釋放出氰離子而產生類似氰化物中毒臨床體現。
4.3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患者現場救援原則
4.3.1迅速脫離現場: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上風向空氣新鮮場合,安靜休息,避免活動,注意保暖,必要時予以吸氧。密切觀測24-72小時。醫(yī)務人員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檢傷分類,做出相應標志,以保證后續(xù)醫(yī)務人員急救。
另在急救中毒患者同步須及時做好周邊人員及居民緊急疏散工作。急性有機化合物中毒事件疏散距離如下表所示:少量泄漏大量泄漏
緊急隔離白天疏散夜間疏散緊急隔離白天疏散夜間疏散
異硫氰酸酯類30mO.2km0.3km60m0.5km1.1km
異氰酸酯類95mO.8km2.7km490m4.8km9.8km
丙烯醛(阻聚)60m0.5km1.6km400m3.9km7.9km
4.3.2防止毒物繼續(xù)吸取:脫去被毒物污染衣物,用流動清水及時重復清洗皮膚毛發(fā)15分鐘以上,對于也許經皮膚吸取中毒或引起化學性燒傷毒物更要充分沖洗,并選取恰當中和劑中和解決,眼睛濺入毒物要優(yōu)先徹底沖洗。
4.3.3對癥支持治療:保持呼吸道暢通,密切觀測患者意識狀態(tài)、生命體征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解決。保護各臟器功能,維持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
4.3.4應用特效解毒劑:在現場應抓緊時機,及時初期予以相應特效解毒劑。苯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后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可小劑量使用亞甲(1-2mg/kg),某些腈化物中毒應使用較緩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對氨基苯丙酮及硫代硫酸鈉。
4.3.5救治要點:盡快查清毒物種類,明確診斷,以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病因不明時,應當先進行急救,同步查清毒物。治療重點在于維持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密切觀測生命體征變化。
六、職業(yè)性急性農藥(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中毒
1、定義
1.1在生產、使用、接觸農藥過程中,如果農藥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超過了正常人最大耐受量,使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失調,引起毒性危害和病理變化,浮現一系列中毒臨床體現,稱農藥中毒。一次或短時間進入人體農藥超過機體耐受限度,引起急性病理反映,稱為急性中毒。
1.2職業(yè)性農藥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場合,職業(yè)人群接觸農藥引起中毒事件。
2、急性農藥中毒因素及途徑
2.1職業(yè)性:急性農藥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農藥生產車間設備工藝落后,浮現跑、冒、滴、漏,通風排毒辦法欠佳;包裝農藥時,徒手操作;缺少個人防護等;運送和銷售農藥時發(fā)生包裝破損,藥液溢漏;使用農藥時,違背安全操作規(guī)程,配藥及施藥時缺少個人防護,配制農藥濃度過高,施藥器械溢漏,徒手或用口吹解決噴管故障,逆風噴灑,未遵守隔行施藥,以及衣服和皮膚污染農藥后未及時清洗等。中毒途徑重要通過呼吸道或皮膚。
2.2生活性:農藥保管不當,被誤服或被用于自殺和她殺;火蚊蠅、滅虱及治療疥癬時濫用高毒農藥,且用法不當;不理解農藥毒性,誤食拌有農藥種糧;吃了剛噴灑過農藥且未予清洗水果或蔬菜,或誤食被農藥毒死家禽、家畜或魚蝦。
3、農藥(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類別
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沙蠶毒類殺蟲劑、有機氯類殺蟲劑等農藥在生產活動中都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吸取導致急性職業(yè)中毒。
3.1有機磷酸酯類:對硫磷、甲拌磷、磷胺、敵百蟲、敵敵畏(DDVP)、馬拉硫磷、樂果、克瘟散等。
3.2氨基甲酸酯類:呋喃丹、葉蟬散、滅多威、西維因、速滅威、混滅威、涕滅威、甲萘威、仲丁威、葉飛散、殺螟丹、抗蚜威、異丙威等。
3.3擬除蟲菊酯類: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
3.4沙蠶毒素類:殺蟲雙、巴丹、殺蟲磺等。
3.5有機氯類:林丹、滴滴涕、三氯殺蟲酯、三氯殺螨醇、毒殺芬等。
3.6有機硫類:代森鋅、代森銨、代森環(huán)、福美雙、敵銹納、敵克松等。
3.7有機砷類:田安、稻腳青,福美砷,稻寧,蘇化91l等?
3.8有機錫類:三苯氫氧化錫(毒菌錫、T—PTH)、三環(huán)已基氫氧化錫(三環(huán)錫、魯特丹)、三唑錫(三嘆環(huán)錫、倍樂巴)、螨完錫(托爾克)和三苯氯化錫等。
4、醫(yī)療救援
4.1中毒現場急救所需特需器材和裝備
4.1.1特效解毒劑:現場救治慣用特效解毒劑:阿托品、碘解磷定、氯磷定、雙復磷、乙酰胺(禁用殺鼠劑氟乙酰胺中毒特效解毒劑)。
4.1.2現場清洗裝置:現場淋洗裝備、洗眼器、重傷員皮膚清洗裝備。
4.2常用職業(yè)性急性農藥中毒臨床體現
4.2.1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吸入中毒潛伏期短,皮膚吸取可有數小時潛伏期,浮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多汗、流涎、瞳孔縮小、肌束震顫、心動過緩,嚴重者浮現肺水腫、昏迷、抽搐等。
4.2.2氨基甲酸酶類殺蟲劑臨床體現與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類似,但潛伏期較短,病情恢復較快。
4.2.3別的農藥急性職業(yè)中毒均少見,且普通中毒癥狀較輕。但混配農藥使用逐漸增多,且大多為使用者自配,中毒體現比較復雜。
4.3中毒患者現場救援原則
4.3.1迅速脫離現場: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上風向空氣新鮮場合,安靜休息,避免活動t注意保暖,必要時予以吸氧。密切觀測24-72小時。醫(yī)務人員依照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檢傷分類,作出相應標志,以保證后續(xù)醫(yī)務人員急救。
4.3.2防止毒物繼續(xù)吸取:脫去被農藥污染衣物,用微溫弱堿水(1%-5%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忌用熱水或酒精之類)徹底清洗全身污染部位,涉及頭發(fā)、皮膚、指甲、傷口和易忽視部位,眼內污染用2%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10-20分鐘,污染現場可用清水先行沖洗。如是敵百蟲中毒,則只能用清水沖洗,不能用堿水或肥皂(因敵百蟲遇堿性物質會變成更毒敵敵畏)。
4.3.3對癥支持治療:一旦浮現呼吸肌麻痹,及早行氣管插管,予以呼吸機輔助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復且穩(wěn)定。嚴重中毒者積極防治中毒性腦病。改進心肺功能,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保護肝腎等臟器功能,以及其他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
4.3.4應用特效解毒劑:在現場應及時初期予以相應特效解毒劑。慣用特殊解毒劑如下表所示
特效解毒劑合用范疇備注
阿托品有機磷酸酯類、氨基甲酸酶類同類解毒藥尚有東莨菪堿、654-2、長托寧、碘解磷定、氯解磷定、雙復磷
有機磷酸酯類農藥中毒中重度中毒必要合用阿托品
乙酰胺有機氟類殺鼠劑中毒
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為最慣用膽堿酯酶復能劑,首選氯解磷定。對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中毒病人,在給阿托品時即應用復能劑。必要注意,復能劑對敵百蟲、敵敵畏療效較差;對馬拉硫磷、樂果作用不明顯;對谷硫磷和二嗪農則無效;明確單純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中毒者,忌用膽堿酯酶復能劑。
復方急救藥:解磷注射液為復方制劑,適合于現場急救使用。
4.3.5救治要點:盡快查清毒物種類,明確診斷,以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病因不明時,應當先進行急救,同步查清毒物。治療重點在于維持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密切觀測生命體征變化。
七、不明因素職業(yè)中毒
1、定義
不明因素職業(yè)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某個作業(yè)場合浮現一名或多名具備共同臨床體現患者,呈現一定匯集性,又暫時不能明確診斷職業(yè)中毒。
2、病因分析
2.1核算狀況:對事件進一步核算,對所有患者進行個案調查。理解流行病學史、體征和檢查成果,追尋共性特性。
2.2通過現場調查、環(huán)境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等流行病學調查,初步分析引起不明因素職業(yè)中毒病因。
2.2.1尋找病因線索
通過對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測成果、臨床治療成果及轉歸等資料進行分析,為鑒定疾病重要影響器官、病原毒物種類、影響流行環(huán)節(jié)提供最基本線索。病因線索調查先按侵入途徑查找病因線索,然后逐漸細化。
2.2.1.1依照起病方式、病情進展、常規(guī)檢查成果,鑒定侵入途徑是呼吸道、消化道還是皮膚。
2.2.1.2考慮為氣體中毒時,依照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測成果,以及診斷性治療反映,進一步鑒定是刺激性還是窒息性氣體,再鑒定其毒性限度,然后通過臨床綜合分析提出可疑病原。
2.2.1.3考慮為有機溶劑中毒時,需先鑒定與否為中毒。各類中毒均有相應靶器官,依照疾病發(fā)生通過、毒性特點擬定中毒也許性。同步結合進食、職業(yè)史等暴露資料,尋找也許引起中毒毒物線索。
2.2.2建立病因假設
掌握背景資料,歸納疾病分布特性,從流行病學特性入手,形成病因假設。
2.2.2.1分析疾病不同泄漏緊急疏散距離如下表所示:化學品名稱少量泄漏大量泄漏疏散疏散白天夜間白天夜間刺激性氣體氨(液氨)30m0.2km0.2km60m0.5km1.1km氯氣30m0.3km1.0km275m2.7km6.8km氮氧化物30m0.2kmO.5km305m1.3km3.9km光氣95m0.8km2.7km765m6.6km11km窒息性氣體一氧化碳(壓縮)30mO.2kmO.2km125mO.6km1.8km氰30m0.3km1.1km305m3.1km7.7km氰化氫(氫氰酸)60mO.2kmO.5km400m1.3km3.4km硫化氫30mO.2km0.3km215m1.4km4.3km氯化氰60mO.5km1.8km275m2.7km6.8km壓縮一氧化氮30m0.3km1.3km155m1.3km3.5km金屬和類金屬羰基鎳60m0.6km2.1km215m2.1km4.3km磷化鋁(水中泄漏)30m0.2km0.8km245m2.4km6.4km氨基化鋰30m0.2km0.8km245m2.4km6.4km磷化鋁鎂(水中泄漏)30mO.2km0.8km215m2.1km5.5km磷化鈉(水中泄漏)30m0.2kmO.5km155m1.4km4.0km磷化錫(水中泄漏)30m0.2kmO.8km185m1.6km4.7km磷化鋅(水中泄漏)30m0.2km0.8km185m1.8km5.1km無水溴化鋁30mO.2kmO.3km95m1.0km2.7km無水氯化鋁30mO.2kmO.2km60mO.5km1.6km五氟化銻(水中泄漏)30mO.2km0.6km155m1.6km3.7km氯氧化鉻(水中泄漏)30mO.2km0.2km60m0.3km1.3km四氯化鈦(陸上泄漏)30m0.2km0.2km30mO.3kmO.8km四氯化鈦(水中泄漏)30m0.2kmO.3km125m1.1km2.9km五羥基鐵30mO.3km0.6km125m1.1km2.4km二氨基鎂(水中泄漏)30mO.2km0.2km60mO.5km1.3km磷化鎂(水中泄漏)30mO.2kmO.8km245m2.3km6.Okm磷化鉀(水中泄漏)30mO.2km0.5km155m1.3km4.0km磷化鍶(水中泄漏)30m0.2kmO.5km155m1.3km3.7km六氟化鎢30m0.3km1.3155m1.3km3.7km化學品名稱少量泄漏大量泄漏疏散疏散白天夜間白天夜間金屬和類金屬氮化鋰30m0.2km0.2km95m0.8km2.1km六氟化鈾可裂變(含鈾一235高于1.0%)水中泄漏30m0.2kmO.5km95m1.0km3.1km磷化鋁農藥30mO.2km0.8km215m1.9km5.3km烷基鋁鹵化物(水中泄漏)30m0.2km0.2km30mO.3km1.3km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知識講座第五講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基本程序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工程師紀國峰翟良云大多數化學品具備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點,在生產、儲存、運送和使用過程中因意外或人為破壞等因素發(fā)生泄漏、火災爆炸,極易導致人員傷害和環(huán)境污染事故。制定完備應急預案。理解化學品基本知識,掌握化學品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程序,可有效減少事故導致損失和影響。本講重要探討危險化學品發(fā)生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時現場應急搶險和救援?!?、隔離、疏散1.建立警戒區(qū)域事故發(fā)生后,應依照化學品泄漏擴散狀況或火焰熱輻射所涉及到范疇建立警戒區(qū)。并在通往事故現場重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區(qū)域時應注意如下幾項:(1)警戒區(qū)域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2)除消防、應急解決人員以及必要堅守崗位人員外,其她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qū);(3)泄漏溢出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qū)域內應禁止火種。2.緊急疏散迅速將警戒區(qū)及污染區(qū)內與事故應急解決無關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人員傷亡。緊急疏散時應注意:(1)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防護辦法,并有相應監(jiān)護辦法;(2)應向側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qū),并在疏散或撤離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處滯留;(4)要查清與否有人留在污染區(qū)與著火區(qū)。注意: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每個車間應至少有兩個暢通無阻緊急出口,并有明顯標志。二、防護依照事故物質毒性及劃定危險區(qū)域,擬定相應防護級別,并依照防擴級別按原則配備相應防護器具。防護級別劃分原則。見表1表1危險區(qū)毒性重度危險區(qū)中度危險區(qū)輕度危險區(qū)劇毒一級一級二級高毒一級一級二級中毒一級二級二級低毒二級三級三級微毒二級三級三級防護原則,見表2表2級別形式防化服防護服防護面具一級全身內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靜電內外衣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二級全身封閉式防化服全棉防靜電內外衣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三級呼吸簡易防化服戰(zhàn)斗服簡易濾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護器材三、詢情和偵檢1.詢問遇險人員狀況,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疇,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狀況,消防設施、工藝辦法、到場人員處置意見。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疇。3.確認設施、建(構)筑物險情及也許引起爆炸燃燒各種危險源,確認消防設施運營狀況。四、現場急救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也許導致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無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恰當防護。1.現場急救注意事項選取有利地形設立急救點;做好自身及傷病員個體防護;防止發(fā)生繼發(fā)性損害;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照應;所用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2.現場解決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時及時進行心臟按摩;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清洗;當人員發(fā)上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辦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皮膚擦破,以防感染;當人員發(fā)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chuàng)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3.使用特效藥物治療,對癥治療,嚴重者送醫(yī)院觀測治療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員應確信受傷者所在環(huán)境是安全。此外,口對口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五、泄漏解決危險化學品泄漏后。不但污染環(huán)境,對人體導致傷害,如遇可燃物質,尚有引起火災爆炸也許。因而,對泄漏事故應及時、對的解決。防止事故擴大。泄漏解決——般涉及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解決兩大某些。1.泄漏源控制也許時,通過控制泄漏源來消除化學品溢出或泄漏。在廠調度室指令下,通過關閉關于閥門、停止作業(yè)或通過采用變化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huán)、減負荷運營等辦法進行泄漏源控制。容器發(fā)生泄漏后,采用辦法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解決是非常核心。能否成功地進行堵漏取決于幾種因素:接近泄漏點危險限度、泄漏孔尺寸、泄漏點處實際或潛在壓力、泄漏物質特性。堵漏辦法,見表3。表3部位形式辦法罐體砂眼使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縫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合用于高壓)、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金屬堵漏錐堵漏孔洞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合用于高壓)、金屬堵漏錐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合用于高壓)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縫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屬封堵套管、電磁式堵漏工具組、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合用于高壓)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合用于高壓)堵漏閥門
使用閥門堵漏工具組、注入式堵漏膠、堵漏夾具堵漏法蘭
使用專用法蘭夾具、注入式堵漏膠堵漏2.泄漏物處置現場泄漏物要及時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解決,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發(fā)生。泄漏物處置重要有4種辦法:(1)圍堤堵截。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到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解決。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qū)發(fā)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2)稀釋與覆蓋。為減少大氣污染。普通是采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氣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在使用這一技術時,將產生大量被污染水,因而應疏通污水排放系統。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減少物料向大氣中蒸發(fā)速度,可用泡沫或其她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fā)。(3)收容(集)。對于大型泄漏,可選取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取中和。(4)廢棄。將收集泄漏物運至廢物解決場合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余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統解決。3.泄漏解決注意事項進入現場人員必要配備必要個人防護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應禁止火種;應急解決時禁止單獨行動,要有監(jiān)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注意:化學品泄漏時,除受過特別訓練人員外,其她任何人不得試圖清除泄漏物。六、火災控制危險化學品容易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化學品以及在不同狀況下發(fā)生火災時,其撲救辦法差別很大,若處置不當,不但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于化學品自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備較強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導致人員中毒、灼傷。因而,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險工作。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送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學品重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滅火辦法,并定期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tài)時應變能力。一旦發(fā)生火災,每個職工都應清晰地懂得她們作用和職責,掌握關于消防設施、人員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特殊規(guī)定等內容。1.滅火對策(1)撲救初期火災。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恰當移動式滅火器來控制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一切物料,然后及時啟用既有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2)對周邊設施采用保護辦法。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要及時采用冷卻保護辦法,并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物資。有火災也許導致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她材料筑堤攔截流淌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必要時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3)火災撲救。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取對的滅火劑和滅火辦法。必要時采用堵漏或隔離辦法,防止次生災害擴大。當火勢被控制后來,依然要派人監(jiān)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2.幾種特殊化學品火災撲救注意事項(1)撲救液化氣體類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用堵漏辦法狀況下,必要保持穩(wěn)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2)對于爆炸物品火災,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爆炸時威力;撲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災時,水流應采用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崩塌引起再次爆炸。(3)對于遇濕易燃物品火災,絕對禁止用水、泡沫、酸堿等濕性滅火劑撲救。(4)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滅火比較復雜,應針對詳細物質詳細分析。(5)撲救毒害品和腐蝕品火災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毒害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最佳調制相應中和劑稀釋中和。(6)易燃固體、自燃物品普通都可用水和泡沫撲救,只要控制住燃燒范疇,逐漸撲滅即可。但有少數易燃固體、自燃物品撲救辦法比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華易燃固體,受熱放出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特別在室內,易發(fā)生爆燃,在撲救過程中應不時向燃燒區(qū)域上空及周邊噴射霧狀水,并消除周邊一切火源。注意:發(fā)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取對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安全。化學品火災撲救應由專業(yè)消防隊來進行,其她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后,簡介物料介質,配合撲救。應急解決過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依照實際狀況盡量同步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同步盡量切斷泄漏源等等?;瘜W品事故特點是發(fā)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xù)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發(fā)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慌亂,若解決不當,會引起二次災害。因而,各公司應制定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籌劃。讓每一種職工都懂得應急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培訓,提高廣大職工對付突發(fā)性災害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對的判斷,對的解決,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應急處置方案(試行)1總則
1.1編制目
為及時發(fā)現、有效控制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規(guī)范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發(fā)生后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引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
1.2編制根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guī)和預案,制定本方案。
1.3合用范疇
本方案合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fā)生,導致或者也許導致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1.4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定義和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分級
1.4.1定義
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是指一定期間內(普通是指2周內),在某個相對集中區(qū)域(猶如一種醫(yī)療機構、自然村、社區(qū)、建筑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內同步或者相繼浮現3例及以上相似臨床體現,經縣級及以上醫(yī)院組織專家會診,不能診斷或解釋病因,有重癥病例或死亡病例發(fā)生疾病。
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具備臨床體現相似性、發(fā)病人群匯集性、流行病學關聯性、健康損害嚴重性特點。此類疾病也許是傳染?。ㄉ婕靶掳l(fā)傳染?。?、中毒或其她未知因素引起疾病。
1.4.2分級
Ⅰ級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在一定期間內,發(fā)生涉及兩個及以上省份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或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認定相應級別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
Ⅱ級重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一定期間內,在一種省各種縣(市)發(fā)生群體性不明因素疾??;或由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認定相應級別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Ⅲ級較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一定期間內,在一種省一種縣(市)行政區(qū)域內發(fā)生群體性不明因素疾??;或由地市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認定相應級別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
1.5工作原則
1.5.1統一領導、分級響應原則
發(fā)生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時,事發(fā)地縣級、市(地)級、省級人民政府及其關于部門按照分級響應原則,啟動相應工作方案,作出相應級別應急反映,并按事件發(fā)展進程,隨時進行調節(jié)。
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關于部門組織實行,開展相應醫(yī)療衛(wèi)生應急、信息發(fā)布、宣教、科研攻關、國際交流與合伙、應急物資與設備調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工作。事發(fā)地省級人民政府應按照國務院或國務院關于部門統一布置,結合本地區(qū)實際狀況,組織協調市(地)、縣(市)人民政府開展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特別重大級別如下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行。超過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和關于部門提供指引和支持。
1.5.2及時報告原則
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在發(fā)現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專業(yè)機構報告,具備網絡直報條件機構應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參照《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guī)范》)。
1.5.3調查與控制并舉原則
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現場處置,應堅持調查和控制并舉原則。在事件不同階段,依照事件變化調節(jié)調查和控制側重點。若流行病學病因(重要指傳染源或污染來源、傳播途徑或暴露方式、易動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應以調查為重點,盡快查清事件因素。對有些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特別是新發(fā)傳染病暴發(fā)時,很難在短時間內查明病原,應盡快查明傳播途徑及重要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病因),及時采用針對性控制辦法,以控制疫情蔓延。
1.5.4分工合伙、聯防聯控原則
各級業(yè)務機構對于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調查、處置實行區(qū)域聯手、分工合伙。在事件性質尚不明確時,疾病防止控制機構負責進行事件流行病學調查,提出疾病防止控制辦法,開展實驗室檢測;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負責收集關于證據,追究違法者法律責任;醫(yī)療機構負責積極救治患者;關于部門(如農業(yè)部門、食品藥物監(jiān)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等)應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和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引下,各司其職,積極配合關于業(yè)務機構開呈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同步對于涉及跨區(qū)域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要加強區(qū)域合伙。一旦事件性質明確,各有關部門應按職責分工開展各自職責范疇內工作。
1.5.5信息互通、及時發(fā)布原則
各級業(yè)務機構對于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報告、調查、處置有關信息應建立信息互換渠道。在調查處置過程中,發(fā)現屬非本機構職能范疇,應及時將調查信息移送相應責任機構;按規(guī)定權限,及時發(fā)布事件關于信息,并通過專家運用媒體向公眾宣傳防病知識,傳達政府對群眾關懷,對的引導群眾積極參加疾病防止和控制工作。在調查處置結束后,應將調查成果互相通報。
2應急處置組織體系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為了有效處置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衛(wèi)生部按照《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等規(guī)定,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并依照實際需要,提出成立全國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依照職責和本方案規(guī)定,在本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qū)域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并依照實際需要,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建議。
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建議和實際工作需要,決定與否成立地方應急指揮部。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關于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做好本行政區(qū)域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1.1全國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構成和職責
全國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對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重大決策。指揮部成員單位依照事件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擬定。
2.1.2地方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構成和職責
地方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由各級人民政府關于部門構成,實行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處置協調和指揮,做出處置本行政區(qū)域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決策,決定要采用辦法。
2.1.3專家組構成和職責
專家組由傳染病學、臨床醫(yī)學、流行病學、食品衛(wèi)生、職業(yè)衛(wèi)生、免疫規(guī)劃、衛(wèi)生管理、健康教誨、醫(yī)學檢查等有關領域具備高檔職稱專家構成。依照需要,在專家組中可分設專業(yè)組,如傳染病防控組、中毒處置組、核與放射處置組、醫(yī)療救治組和預測預警組等。其重要職責是:
(1)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調查和采用控制辦法提出建議;
(2)對擬定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因素和事件相應級別提出建議;
(3)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發(fā)展趨勢進行評估和預測;
(4)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反映終結、后期評估提出建議;
(5)承擔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應急指揮部交辦其她工作。
2.2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職責和分工
2.2.1醫(yī)療機構重要負責病例(疫情)診斷和報告,并開展臨床救治。有條件醫(yī)療機構應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上報所在轄區(qū)內疾病防止控制機構。同步,醫(yī)療機構應積極配合疾病防止控制機構開展事件流行病學和衛(wèi)生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樣本采集等工作,貫徹醫(yī)院內各項疾病防止控制辦法;并按照也許病因假設采用針對性治療辦法,積極急救危重病例,盡量減少并發(fā)癥,減少病死率;一旦有明的確驗室檢測成果,醫(yī)療機構應及時調節(jié)治療方案,做好病例特別是危重病例救治工作。
2.2.2疾病防止控制機構重要負責進行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流行病學和衛(wèi)生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樣本采集和檢測,同步要提出詳細疾病防止控制辦法(如消毒、隔離、醫(yī)學觀測等),并指引有關單位加以貫徹。
2.2.3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重要協助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事件發(fā)生地區(qū)食品衛(wèi)生、環(huán)境衛(wèi)生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疫情報告、醫(yī)療救治、傳染病防治等進行衛(wèi)生監(jiān)督和執(zhí)法稽查。
3監(jiān)測與報告
3.1監(jiān)測
3.1.1監(jiān)測網絡和體系
國家將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監(jiān)測工作納入全國疾病監(jiān)測網絡。各級醫(yī)療機構、疾病防止控制機構、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負責開展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尋常監(jiān)測工作。上述機構應及時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資料進行收集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初期發(fā)現不明因素疾病苗頭。
省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統一規(guī)定和規(guī)定,結合實際,建立由省、市、縣(市、區(qū))級和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站)及村衛(wèi)生室構成監(jiān)測網絡,積極開展不明因素疾病監(jiān)測。
3.1.2監(jiān)測資料收集、整頓和分析
(1)疾病防止控制機構對各種已有監(jiān)測資料進行收集、整頓和分析,初期發(fā)現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
對上報有相似癥狀不明因素疾病資料進行匯總,及時分析不明因素疾病分布、關聯性、匯集性及發(fā)展趨勢,尋找和發(fā)現異常狀況。
在既有監(jiān)測基本上,依照需要擴大監(jiān)測內容和方式,如缺勤報告監(jiān)測、社區(qū)監(jiān)測、藥店監(jiān)測、電話征詢監(jiān)測、癥狀監(jiān)測等,以互相印證,提高監(jiān)測敏感性。
(2)醫(yī)療機構醫(yī)務人員接診不明因素疾病患者,具備相似臨床癥狀,并在發(fā)病時間、地點、人群上關于聯性要及時報告。
3.2報告
3.2.1責任單位和責任報告人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監(jiān)測機構、各級各類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為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責任報告單位;執(zhí)行職務各級各類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個體開業(yè)醫(yī)生為責任報告人。此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向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關于部門報告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關于部門舉報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
3.2.2報告內容
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責任報告單位,在接到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報告后,要詳細詢問事件名稱、事件類別、發(fā)生時間、地點、涉及地區(qū)范疇、人數、重要癥狀與體征、也許因素、已經采用辦法、事件發(fā)展趨勢、下步工作籌劃等。并按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和控制過程,收集有關信息,做好初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1)初次報告。
報告內容涉及事件名稱、初步鑒定事件類別和性質、發(fā)生地點、波及范疇、發(fā)生時間、涉及發(fā)病人數、死亡人數、重要臨床癥狀、也許因素、已采用辦法、報告單位、報告人員及通訊方式等。
(2)進程報告。
應報告事件發(fā)展趨勢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診斷和因素或也許因素,勢態(tài)評估、控制辦法等內容。同步,對初次報告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別重大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至少應按日進行進程報告。
(3)結案報告。
事件終結應有結案報告,凡達到《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分級原則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事件結束后,均應由相應級別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評估。在確認事件終結后2周內,對事件發(fā)生和解決狀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因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此后對類似事件防范和處置建議。結案報告詳細內容應涉及整個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全過程,涉及事件接報狀況、事件概況、背景資料(涉及事件發(fā)生地地理、氣候、人文等普通狀況)、描述流行病學分析、病因假設及驗證、討論、結論和建議等。
3.2.3報告時限與程序
發(fā)現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專業(yè)機構報告,具備網絡直報條件機構在核算應及時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采用最快通訊方式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專業(yè)機構。接到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報告專業(yè)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擬定真實性,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同步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同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詳細規(guī)定按照《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guī)范(試行)》執(zhí)行。
3.2.4通報制度
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發(fā)生地上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依照防控工作需要,將疫情及時通報相鄰地區(qū)衛(wèi)生行政部門。
4專家會商與指揮決策
4.1專家會商
衛(wèi)生行政部門接到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報告并核算后,迅速組織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專家組赴事發(fā)地現場會商。專家會商重要內容是:在查看病例及其臨床資料基本上,核算前期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等內容,重點討論報告病例與否屬不明因素疾?。ú±R床體現與報告狀況與否相符、診斷與否對的、治療辦法與否恰當);病例之間與否關于聯性,事件危害性。
經專家會商后應撰寫會商報告,重要涉及如下內容:
(1)報告病例三間分布、病情進展及臨床治療狀況;
(2)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普通接觸者、監(jiān)測病例定義;
(3)病人救治方案,治愈與出院原則;
(4)事件初步判斷,涉及事件性質、也許病因、傳播(污染)途徑、潛伏期及趨勢分析;
(5)對控制辦法和事件分級建議,疫點、疫區(qū)劃定。
初次會商會后,要依照病例病情進展狀況及病因調查狀況,不定期召開專家會商會,以及時調節(jié)病例定義和工作方案。
4.2指揮決策
(1)衛(wèi)生行政部門依照專家會商成果,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擬定《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下發(fā)到有關部門和單位實行。
(2)總結分析。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匯總工作進展狀況,及時分析事件發(fā)展動向、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3)下達指令。依照工作組例會分析狀況和上級批示,及時以公文等形式下達有關指令,并督辦貫徹。
(4)社會動員。依照應急處置工作需要,及時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加應急處置工作。同步,組織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宣傳衛(wèi)生防病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
(5)輿論引導。適時發(fā)布事件有關信息。加強媒體監(jiān)測,收集與事件有關報道及網絡上有關信息,對的引導輿論。
(6)資源調度。依照事件處置工作需要,及時調集技術力量、應急物資和資金。
5現場調查與病因分析
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發(fā)生后,一方面應依照已經掌握狀況,盡快組織力量開展調查,分析,查找病因。
若流行病學病因(重要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或暴露方式、易動人群)不明,應以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為重點,盡快查清事件因素。在流行病學病因查清后,應及時實行有針對性控制辦法。
若懷疑為中毒事件時,在采用恰當救治辦法同步,要盡快查明中毒因素。查清中毒因素后,予以特異、針對性治療,并注意保護高危人群。
若病因在短時間內難以查清,或雖然初步查明了病原,但無法于短期內找到有效控制辦法,應以查明傳播途徑及重要危險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針對性防止控制辦法。
5.1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核算與判斷
5.1.1核算
衛(wèi)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及時派出專業(yè)人員(涉及流行病學或衛(wèi)生學、臨床、檢查等專業(yè)人員)對不明因素疾病進行初步核算,核算內容重要涉及:
(1)病例臨床特性、診斷、治療辦法和效果;
(2)發(fā)病通過和特點:發(fā)病數、死亡數及三間分布等;
(3)樣本采集種類、方式、時間及保存、運送辦法等;
(4)實驗室檢測辦法、儀器、試劑、質控和成果;
(5)危及人群范疇和大??;
(6)不明因素疾病性質初步判斷及其根據;
(7)當前采用辦法和效果;
(8)當前防治需求。
5.1.2判斷
依照核算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初步判斷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與否存在,若確認疫情存在,應對群體性不明因素疾病性質、規(guī)模、種類、嚴重限度、高危人群、發(fā)展階段和趨勢進行初步判斷,并制定初步調查方案和控制辦法。
5.2病例調查及分析
5.2.1病例搜索
依照病例定義內容,在一定期間、范疇內搜索類似病例并開展個案調查、入戶調查和社區(qū)調查。設計調查表,培訓調查人員,統一調查內容和辦法。調查表參照附錄2~4。
5.2.2初步分析
記錄病例發(fā)病數、死亡數、病死率、病程等指標,描述病例三間分布及特性,進行關聯性分析。
5.3提出病因假設
5.3.1從臨床、流行病學基本資料入手,尋找病因線索
依照病例臨床體現、病情進展狀況、嚴重限度、病程變化,先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類查找病因線索,然后逐漸細化。依照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常規(guī)實驗室檢測成果、臨床治療及轉歸和初步流行病學資料進行分析,鑒定疾病重要影響器官、病原種類,影響流行環(huán)節(jié)等,做出初步診斷。
分析思路:一方面考慮常用病、多發(fā)病,再考慮少見病、罕見病,最后考慮新浮現疾病。如果初步鑒定是化學中毒,一方面考慮常用毒物,再考慮少見毒物(見附錄5)。
(1)依照臨床體現(發(fā)熱、咳嗽、腹瀉、皮疹等)、病情進展、常規(guī)檢查成果,以及基本流行病學調查(個人史、家族史、職業(yè)暴露史等),初步鑒定是感染性疾病還是非感染性疾??;如果為感染性疾病,需考慮與否具備傳染性。
若鑒定為感染性疾病也許性大,可依照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測成果,以及實驗性治療效果,鑒定是細菌性、病毒性,還是其她病原微生物感染。依照臨床重要特性提出病因假設。
(2)如考慮為非感染性疾病,需先鑒定與否中毒,再考慮與否心因性、過敏性、放射性(輻射)或其她因素引起疾病。
①結合進食史、職業(yè)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fā)病過程等,鑒定與否中毒,以及也許引起中毒物(見附表2)。
②結合患者臨床體現、周邊人群特性等,鑒定與否心因性疾病。
③結合進食史、用藥史、生活或職業(yè)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fā)病過程等,鑒定與否是過敏性疾病(如藥物疹等)。
④結合生活或職業(yè)暴露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發(fā)病過程等,鑒定與否輻射病。
5.3.2從流行病學特性入手,建立病因假設
(1)掌握背景資料:現場環(huán)境、本地生活習慣、方式、嗜好、本地動物發(fā)病狀況以及其她也許影響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因素。
(2)歸納疾病分布特性,形成病因假設:通過三間分布,提出病因假設,涉及致病因子、危險因素及其來源、傳播方式(或載體)、高危人群等。
提出也許病因假設,可以不止1個假設,適當病因假設涉及導致暴發(fā)、流行疾病、傳染源及傳播途徑、傳播方式、高危人群,提出病因假設后,在驗證假設同步,應盡快實行有針對性防止和控制辦法。
5.4驗證病因
5.4.1流行病學病因驗證:依照病因假設,通過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學辦法進行假設驗證。在進行病因推斷時,應注意如下原則:
(1)依照患者暴露在可疑因素中時間關系,擬定暴露因素與疾病聯系時間先后順序。
(2)如果可疑因素可按劑量進行分級,理解該疾病病情嚴重限度與某種暴露因素數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新修訂:企業(yè)合作合同條款
- 2024年攝影作品版權購買合同
- 2024年房產購置詳盡合同
- 2024年房屋交易協議書(個人專用)
- 2024年掛靠車輛合同范本
- 2024年房地產咨詢合同
- 2024年教育機構統一著裝協議
- 2024年教育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DB4114T 162-2021 夏播花生機械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
- DB4106T 107-2023 丘陵地區(qū)丹參生產技術規(guī)程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
- 乳腺腔鏡手術介紹
- 儲罐事故預防及應急處置
- 感恩誠信勵志主題班會
- 湖南美術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 安全帽佩戴培訓課件
- 小學數學計算練習-一年級上學期口算練習(600題打印版)
- 【川教版】《生命+生態(tài)+安全》三年級上冊++第8課《呵護我們的眼睛》課件
- 2024年鐵路貨運員(中級)資格認定考試題庫-下(判斷題匯總)
- 我的家鄉(xiāng)豐都
- 2024新能源風電場集電線路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