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36/XXXXX—XXXX馬鈴薯晚疫病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馬鈴薯晚疫病的術語和定義、病情調查方法、預測方法、發(fā)生動態(tài)分析方法,監(jiān)測數據上報與傳輸,測報資料匯總歸檔。本標準適用于江西省馬鈴薯晚疫病田間監(jiān)測和預報。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1854-2010馬鈴薯晚疫病測報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中心病株田間出現零星的發(fā)病植株。3.2病株率發(fā)病株數占調查植株總數的百分率。3.3病田率發(fā)病田塊數占調查田塊總數的百分率。3.4病情指數全面考慮發(fā)病率與嚴重度兩者的綜合指標,用以表示病害發(fā)生的平均水平。病情指數(I)=Σ(各嚴重度級值×病級數)×100/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3.5“標蒙”氣候標準馬鈴薯晚疫病在田間存在菌源的條件下,在作物生長季節(jié)中首次出現連續(xù)48h內空氣相對濕度不低于75%、溫度不低于10℃的天氣時,15~22d后田間即可出現中心病株。2DB36/XXXXX—XXXX3.6嚴重度分級標準按照NY/T1854-2010的規(guī)定。0級:全株葉片無病斑;1級:個別葉片上有個別病斑;3級:全株1/4以下葉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莖稈有個別小病斑;5級:全株1/4~1/2的葉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莖稈有典型病斑;7級:全株1/2以上的葉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莖稈上有較大病斑;9級:全株葉片幾乎都有病斑,或大部分葉片枯死,甚至莖部枯死。3.7發(fā)生程度分級標準以平均發(fā)病株率和發(fā)病面積占種植面積的比率相結合來判定馬鈴薯晚疫病的發(fā)生程度,共分5級標準,各級指標見表1。表1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生程度分級標準級別/發(fā)生程度2/偏輕3/中等4/偏重5/重X≤55<X≤1515<X≤3030<X≤4040<X發(fā)病面積占種植面積比率(%,Y)Y≤1010<Y≤2020<Y≤3030<Y≤4040<Y4中心病株調查4.1調查時間贛中和贛南地區(qū)按照“標蒙”氣候標準,結合當地多年來氣候情況及病害常年發(fā)生情況,預測中心病株出現日前3d開始調查,每隔1d調查1次,直到查到中心病株為止;贛北地區(qū)在初花期開始進行調查,每隔1d調查1次,直到查到中心病株為止。4.2調查田塊在馬鈴薯晚疫病常年發(fā)生較重的區(qū)域,選擇低洼潮濕、植株生長旺盛、種植感病品種的代表性田塊3~5塊進行調查。4.3調查方法3DB36/XXXXX—XXXX采用按行踏查方法,每塊田的調查面積保證在200m2~667m2之間,估計植株密度,記錄中心病株出現日期、調查株數、發(fā)病株數及病情的嚴重度,計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數。調查計算結果記入表2。表2馬鈴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調查表日期地點田塊類型品種生育期調查面2)植株密度(株/m2)調查株數發(fā)病株數嚴重度級別發(fā)病株數病株病情指數備注0級1級3級5級7級9級5定點系統調查5.1調查時間從田間出現中心病株開始,每隔2d調查1次,直到馬鈴薯植株葉片全部枯黃為止。調查應盡量選擇在午后進行。5.2調查田塊在馬鈴薯晚疫病常發(fā)區(qū)選擇低洼潮濕、植株生長旺盛、始病期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當地早、中、晚熟三類型感病品種田各1~3塊,在整個調查期內,各田塊均不施用任何殺菌劑,其他管理均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5.3調查方法采用五點取樣法,每個定點取樣面積為10m2,調查發(fā)病株數和病情嚴重度級別,計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數,調查發(fā)病情況結果記入表3中。表3馬鈴薯晚疫病病情系統調查記載表日期地點田塊類型品種生育期調查面2)調查株數發(fā)病株數嚴重度級別發(fā)病株數病株病情指數備注0級1級3級5級7級9級6大田普查6.1普查時間中心病株出現后,立即進行普查,之后每7d普查1次,共調查3次,調查應盡量選擇在午后進行。4DB36/XXXXX—XXXX6.2普查田塊在贛北、贛中和贛南各選一個點,每點按照不同品種和病情輕、中、重選擇代表性類型田塊進行普查,每種類型田塊數不少于5塊,田塊面積不得低于667m2,肥水等管理按當地常規(guī)方法進行。6.3普查內容第1次普查采用按行踏查方法進行,調查記錄植株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株率、病田率和病情指數,結果記入表4中。表4馬鈴薯晚疫病普查表期面積/m)株率第2次和第3次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調查20株,共調查100株,調查記錄植株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株率、病田率和病情指數,結果記入表5中。表5馬鈴薯晚疫病普查表期株率7病情發(fā)生動態(tài)分析根據“標蒙”氣候標準,參考歷年當地氣候特點,結合中心病株調查結果,最終確定中心病株出現時間。因該病害的發(fā)生流行與氣候條件關系密切,感病品種在花期如遇日暖夜涼高濕條件,從出現中心病株到蔓延全田只需10~14d。因此,在發(fā)現中心病株后,根據天氣情況及早施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連續(xù)施藥2~3次,每次間隔7~10d。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毀滅性病害,其發(fā)生程度與菌源量、品種抗感性和氣候條件關系密切。在感病品種發(fā)病初期,如遇陰雨連綿或多霧多露的日暖夜涼高濕天氣,病害將會迅即暴發(fā)流行成災。因此,應根據田間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結果,結合品種抗性、馬鈴薯種植面積、氣候條件和歷年發(fā)生程度,預測當年病害發(fā)生程度和發(fā)生面積。5DB36/XXXXX—XXXX8觀測資料的上報和匯總歸檔按要求及時在中國有害生物監(jiān)控信息系統上傳輸病情數據,詳見附錄B。其中,發(fā)生程度級別分別用1、2、3、4、5表示。同歷年比較的早、增、多、高用“+”表示,晚(遲)、減、少、低用“-”表示;與歷年相同和相近,用“0”表示;缺測項目用“××”表示。在一個馬鈴薯生產周期調查結束后,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并匯總歸檔保存。6DB36/XXXXX—XXXX(資料性附錄)馬鈴薯晚疫病植株癥狀馬鈴薯晚疫?。≒otatoLateBlight)由致病疫霉引起,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一種毀滅性卵菌病害。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并產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葉背最為明顯;干燥時病斑變褐干枯,質脆易裂,不見白霉,且擴展速度減慢。莖部或葉柄染病現褐色條斑。發(fā)病嚴重的葉片萎垂、卷縮,終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發(fā)出腐敗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翻譯兼職合同
- 簡式房屋買賣定金合同范本
- 詳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GF
- 紅酒運輸資質轉讓合同范本
- 車輛貨物運輸合同
- 宅基地轉讓協議合同書
- 外賣訂單配送承包合同
- 正交薄壁孔音叉陀螺的設計和性能研究
- 極區(qū)弱觀測環(huán)境下的SINS-DVL-GNSS組合導航算法研究
- 2025年南寧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試題答題APP
- 再見深海合唱簡譜【珠海童年樹合唱團】
- 高中物理 選修1 第四章 光(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偏振)(2024人教版)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許小年:淺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評“資產負債表衰退”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17~18世紀意大利歌劇探析
- 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合理用藥
- 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論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