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2023屆高三下學期語文4月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2023屆高三下學期語文4月第一次模擬測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
材料一:
在論及文學類型的時候,大家習慣于將當下的類型文學源頭上溯到歷史上的經(jīng)典序列。比如近代以來被我們命名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品,至少其中《西游記》是“神魔小說”,《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水滸傳》是“俠義小說”,這樣的說法是舊已有之的。這樣比附,便有助于說明通俗小說的類型性和它們成為經(jīng)典的可能;并與當下流行的類型小說形成比較,起到了“尊體”和便于他人理解的作用與效果。但在“中國首本類型文學概念讀本”《流行閱》的發(fā)刊詞中,有了另一種理解:“過去我們講通俗文學,后來講網(wǎng)絡文學,現(xiàn)在放在這里用都不太合適。參照類型電影的說法,用類型文學的新概念才能更好地歸納今天的這部分創(chuàng)作……類型小說無所謂嚴格意義的雅俗,怎樣汲取類型的營養(yǎng)形成
和創(chuàng)造類型,是創(chuàng)造力的自由。”
歸根結(jié)底,我們今天命名的類型文學的全稱,應該是:當代大眾類型文學。它的邊界既是“當代”,又是“大眾”?!爱敶?,意味著今天所提出與研究的對象——類型文學,是與當代科技和資本相適應的文學創(chuàng)作形態(tài);在當代,其文化主流被命名為“大眾文化”,其文學需求和實際文學表現(xiàn)樣式,即“大眾文學”,它的基本要求是“通俗”的。這正如賀紹俊所說:“類型小說是通俗小說的基本存在方式”。在上述意義上,我們提出和研究“類型文學”就是研究在當代科技和資本以及大眾文化場中的一個主干的文學樣式,是對“一時代之文學”的研究。
(摘編自夏烈《類型文學:一個新概念和一種杰出的傳統(tǒng)》)
材料二:
隨著網(wǎng)絡文學和科幻小說的興盛,近年來傳統(tǒng)文學創(chuàng)開始主動汲取類型文學敘事資源,出現(xiàn)了小說敘事上的文類融合現(xiàn)象。不僅僅是傳統(tǒng)型的純文學向類型小說取經(jīng),此前類型敘事手法較為突出的作家和一些也轉(zhuǎn)型為相對傳統(tǒng)的純文學創(chuàng)作。網(wǎng)絡文學寫作領域,打破類型劃分、進行文類融合寫作更是一種常見的敘事現(xiàn)象。不斷地突破既有的類型劃分,
融合多種類型的通俗文學元素,這幾乎成了網(wǎng)文界最為便捷的創(chuàng)新途徑。
純文學向類型文學取經(jīng),類型小說作家向純文學靠近,以及網(wǎng)絡文學界常見的類型融合,這些現(xiàn)象說明今天的文學創(chuàng)作已不再固守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開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學界之所以有進行自我革新的沖動,間接原因或許是傳統(tǒng)純文學的市場空間被網(wǎng)絡文學和新崛起的懸疑、科幻等類型小說擠壓,但根本的緣由是傳統(tǒng)純文學作
家自身尋求突破。
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這是中國當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使命,同時也是現(xiàn)代文學以來中國作家完成自我創(chuàng)新的不二法門。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史告訴我們,但凡作家固守傳統(tǒng),不愿意去直視新時代新現(xiàn)實,文學就會“狹窄”,讀者就會慢慢流失。
新世紀以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除網(wǎng)絡文學的迅速崛起之外,傳統(tǒng)文學也有著重要的發(fā)展軌跡: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那種個人化的寫作逐漸隱匿;綜合著個體精神表述與時代現(xiàn)實書寫的創(chuàng)作日益成為主導風格,但也因為這種寫作注重現(xiàn)實的深度表述和內(nèi)在精神層面的隱微流露,普通讀者理解起來有難度,所以影響力沒有破圈;寫實感強烈的文學創(chuàng)作、紀實性特征突出的非虛構(gòu)寫作逐漸受到重視,這類作品成為一些作家擺脫寫作困境的出口;作家借鑒懸疑、科幻等類型敘事元素,以及汲取中國傳統(tǒng)通俗文學資源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幾種現(xiàn)象,特別是后兩種是作家們進行自我革新的探索表現(xiàn),這種自我革新背后當然有著整個文學界的創(chuàng)新思考。非虛構(gòu)、類型敘事、通俗風格,這些于新世紀初屬于小溪流一般的探索實踐,持
續(xù)多年之后成了當前文學界的創(chuàng)作趨勢。
當然,并不是說非虛構(gòu)和類型敘事將取代純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說整個小說界呈現(xiàn)了一個敘事融合、風格轉(zhuǎn)型的階段。這不是誰取代誰,而是每一個類型的寫作都在加速變革,而且是
打破隔閡、相互借鑒式的綜合性改變。傳統(tǒng)純文學創(chuàng)作將借鑒其他類型創(chuàng)作的敘事資源,更強調(diào)現(xiàn)實感和可讀性,更進入時代,深入生活現(xiàn)場,同時也努力獲得更廣泛的讀者。非虛構(gòu)、類型小說也會更進一步地重視文學性,非虛構(gòu)寫作不會是過去的報告文學,類型文學也不會
是以往純粹娛樂的通俗故事。
這些新的變化,意味著新的文學時代的到來,這不是以往很多人認為的不同類型寫作將壁壘分明、各自獨立、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而是各種類型寫作相互借鑒、不斷突破邊界的“文
類共融”時代。
(摘編自唐詩人《文類共融:當代文學敘事藝術的新變》,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為代表的歷史經(jīng)典序列被習慣性地認為是類型文學的源頭,這種看法古已有之。
B.純文學和類型文學間及網(wǎng)絡文學界的文類融合現(xiàn)象表明,文學創(chuàng)作正在打破門戶之見,尋求主動的自我創(chuàng)新。
C.只有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這也是中國當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使命。
D.新世紀以來,一些作家逐漸接受非虛構(gòu)、類型敘事、通俗風格,尋求自身創(chuàng)作突破,促進了類型文學的發(fā)展。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了類型文學與通俗文學的關系,但兩者論述的目的不同。
B.《流行閱》的發(fā)刊詞中認為,曾經(jīng)的通俗文學、網(wǎng)絡文學都可以歸入類型文學的范疇。
C.“當代大眾類型文學”的表述,既關照到了其產(chǎn)生背景,又關照到了實際需要和表
現(xiàn)樣式。
D.“文類共融”最終要徹底打破不同類型寫作之間的壁壘,成為一個不分彼此的綜合體。
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第五段觀點的一項是()
A.作家東西最新的長篇小說《回響》,借用了偵探敘事來講述傳統(tǒng)的情感主題。
B.網(wǎng)絡文學作家李小糖罐以真名李敏銳在傳統(tǒng)文學期刊發(fā)表純文學作品。
C.熊召政的歷史小說《張居正》基于歷史真實,完成從“史”到“文”的轉(zhuǎn)化。
D.余華的長篇小說《文城》被認為是“純文學爽文”,但有網(wǎng)絡小說的敘事特征。
4.有人認為《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說,同樣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請結(jié)合《紅樓夢》和材料一對此進行分析。
5.如何才能實現(xiàn)“文類共融”?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現(xiàn)代文閱讀Ⅱ
泥人尹
葛亮
過年的時候,整理舊物。母親發(fā)現(xiàn)一團蒙了灰的東西,用棉紙層層包裹著。打開來,是一只泥老虎。顏色斑駁,脊背上也已干裂出一道曲折的紋路。唯獨面目還是勇猛凌厲的。
這是尹師傅的作品,說起來,真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見過了。
尹師傅是個泥塑藝人。
第一次買下了尹師傅的作品,是一只“大阿?!薄_@也是尹師傅做得最多的一種娃娃。其實是一種兒童樣貌的神,很碩大。尹師傅做這類泥人兒,真是得心應手。因為他有個一分為二的木頭模具,將泥填實,倒出來就是個胖大的兒童的雛形。尹師傅先給它刷上粉嫩的顏色,然后寥寥幾筆勾出眉眼,腮上潤上胭脂,濃墨重彩地涂上肚兜、長命鎖或者金元寶,就算是完工了。
這只“大阿福”是我對尹師傅感興趣的開始。尹師傅并不是南京人。老家是江蘇無錫。無錫附近靠常熟有個地方叫惠山,出產(chǎn)著一門手藝,就是泥人兒。其中最著名的是袁、朱、錢這幾家專業(yè)作坊。尹師傅的師承,就是這朱家。捏泥人是尹師傅的事業(yè),其實在他手中也分著層次。比方說“大阿?!?,這種泥人雖然喜慶,但近乎批量生產(chǎn),尹師傅說叫作“耍貨”,是為討生計而做,不入流的。而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型的藝人,其實高下在于能不能做“細貨”。這“細貨”按傳統(tǒng)應取材于昆山一帶的戲曲。泥塑并非南京的特產(chǎn),這就使得他的本事在一眾藝人中顯得特立獨行。加上他又總是很寡言,即使在一群年幼的擁躉注目之下,也依然是很安靜地做手邊的事情。由于他嚴肅的神情和沉默的態(tài)度,往往磨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漸漸對他失去了興味。當然他也不為所動,一如既往做他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便是其中的一個。而時間久了,尹師傅也終于認識了眼前的小朋友。有一天,我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做的東西,有點兒老土。并拿了附近剪紙藝人的“森林大帝”作為輔證,說明他不夠與時俱進。尹師傅扶了扶眼鏡,很認真地看了我一眼,依然沒有說話。但我不知道,我的話卻在將來造成了他手藝的改革。
以后的某一天,我發(fā)現(xiàn)尹師傅終于開始因人制宜,作品中出現(xiàn)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人物。比如一休和尚、藍精靈等,都是熱播卡通片里的,做得惟妙惟肖。神情間的活潑,很難想象是出自嚴肅的尹師傅之手。
出于友誼與感謝,尹師傅曾經(jīng)為我專門做了一個鐵臂阿童木。這時候,我們家里其實已經(jīng)擺滿他的作品了。
及至我上了中學,朝天宮一帶其實有了很大的變化。什么都在變,不變的大約只有尹師傅的泥人攤。生意沒有更好,但也沒有壞下去。顧客還是孩子們,一些長大了,不再來了,便有一些更小的接續(xù)上來。
有一天,爸爸一回家來,臉上是很興奮的神情。回房間翻了一陣,翻出許久不用的照相機。爸爸對我說:“毛果,我們?nèi)フ乙??!?/p>
我們到的時候,夕陽西斜,尹師傅正袖著手打盹兒。耳朵上夾著一支煙,人也有些佝僂。這中年人,這時候便顯出了老相來。爸爸沒有驚動他,只是拿著照相機,對著攤上的泥人拍
了一陣。尹師傅醒過來,眼神有些發(fā)木。
爸爸高興地對他說:“老尹,你的玩意兒,遇到懂的人了。”
尹師傅的嘴角便揚揚,說:“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得。”
爸爸搖搖頭,說:“你可記得上次送我的那只泥老虎,我擺在辦公室里,有個英國人見了,愛得不行。聊起來,原來他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客座教授,專門研究亞非文化的。他
說難得見這樣地道的民間藝術品,想要看你更多的作品?!?/p>
尹師傅囁嚅了一下,說:“是個洋先生嗎?”
爸爸說:“洋人也沒什么,藝術無國界。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后來,我目睹了這個叫凱文的英國教授,在看到這些泥人時的反應。這間十多平方的斗室,是尹師傅的家,簡樸到只有一張床和一個立柜。其余的地方,滿當當?shù)財[著泥人。有的上了彩,有的還是素坯。因為太多,色彩又繁盛,任是誰都眼花繚亂。凱文輕輕撫摸其中一只“殺鬼鐘馗”,眼里是一種疼惜的目光,仿佛對著初生的嬰兒。他回過頭來,用清晰的漢
語對我們說:“這才是中國的!”
這年的年尾,尹師傅的泥人,出現(xiàn)在了英國的《新世紀藝術年鑒》上。尹師傅婉拒了倫敦藝術雙年展的邀請。他說:“我是登不上臺面的,就是個手藝人。況且,生意走不開。還
有,我兒子。”
凱文再次找到他,是在第一年的秋天。凱文對爸爸說,他想和尹師傅談談生意的事。他說,他的弟弟開了一個工藝品公司,希望尹師傅能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他們會為他在中國
安排專門的工作室,以后他的所有作品會直銷海外。
尹師傅搖搖頭,說:“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p>
凱文說:“您是個值得尊敬的藝術家,理應過上更好的生活。”
尹師傅眼角低垂,說:“窮則獨善其身?!?/p>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粉嫩胖大、戴著長命鎖或者金元寶的“大阿?!笔且鼛煾底龅米疃嗟囊环N娃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
B.尹師傅囁嚅著問“是個洋先生嗎”,通過神態(tài)描寫刻畫了尹師傅的自卑心理,暗示他對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沒有信心。
C.小說聚焦手藝人尹師傅,敘寫手法自然、樸素,語言質(zhì)樸而顯疏朗,真誠而有力量,能引起讀者共鳴,讓讀者產(chǎn)生共情。
D.尹師傅家中簡樸的家具擺設與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泥人擺件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尹師傅對泥塑的熱愛與執(zhí)著。
7.下列關于人物對話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的”道出傳統(tǒng)匠人的手藝不被大多數(shù)人了解,缺乏市場,其藝術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的困境。
B.“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暗示想要改變傳統(tǒng)匠人的現(xiàn)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C.“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說明傳統(tǒng)匠人受地域影響明顯,生存空間受限,離開了該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D.“窮則獨善其身”道出了像尹師傅這樣的匠人在經(jīng)濟大潮中仍守著自己心中的一方凈土,
沒有因名利而放棄傳統(tǒng)堅守。
8.葛亮在多部作品中都表述了他對“匠人”的理解:除了專注、打磨、任性,匠人還象征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請結(jié)合選文中相關內(nèi)容簡要分析尹師傅身上所體現(xiàn)的“匠人精神”。
9.有位讀者認為,小說中“我”這一角色完全可以隱去,用第三人稱視角對這些人物展開平實的敘述,并不影響小說的質(zhì)量。并不認同這種觀點,請你替說服這位讀者。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
丞相公孫弘者,齊淄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弘年六十,征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歸。
元光五年,有詔征文學,蓄川國復推上公孫弘。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國人固推弘。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拜為博士。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辯之。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上問弘。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鄙先缓胙?。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以弘為御史大夫。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p>
上問弘。弘謝曰:“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今臣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無差,誠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碧熳右詾橹t讓,愈益厚之。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士亦以此賢之。弘病甚,乃上書曰:“臣愿歸侯印,避賢者路?!碧熳訄笤唬骸熬恍翌静。雾Σ灰?,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君其省思慮,一精神,輔以醫(yī)藥?!币蛸n
告牛酒雜帛。
元狩二年,以丞相終。
(節(jié)選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B.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C.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D.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有國家、國都、地域等多種含義,在文中指的是漢朝時王侯的封地。
B.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其君長稱為單于,君長之嫡妻稱為閼氏。
C.“弘乃病免歸”的“乃”與《孔雀東南飛》中“乃投水而死”的“乃”含義相同。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犯罪或年老等原因向君王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孫弘最初做官不順,他出使匈奴,返回后上報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被認為沒有才能,罷職而歸;再次受到舉薦后,才得到了皇上的認可。
B.公孫弘從不肯當面反駁和在朝廷上爭論,總是放棄原來和人商量好的意見而順從皇上的旨意,所以皇上特別喜歡他,以至于力排眾議,最后讓他做了丞相。
C.汲黯對公孫弘頗為不滿,認為他蓋布被行為狡詐,違背約定不忠誠,但其對公孫弘的攻擊都被公孫弘化解了,皇上對公孫弘仍然很信任。
D.公孫弘在做人方面有突出的優(yōu)點,比如他非常節(jié)儉,每頓飯只吃一種肉菜,飯食是脫殼的粗飯,但他卻用俸祿供養(yǎng)著靠他生活的好友和賓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p>
②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14.公孫弘在回答皇上問話時提到了晏嬰,其目的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古代詩歌閱讀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吳潛
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妍,釀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別館閑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采山釣水美而鮮。飲中仙,醉中禪。閑處光陰,贏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
多少事,碎心田。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部分的“釀花”之語暗含著花朵從孕育到開放的過程,生動而別致。
B.這首詞先言百花競放,再寫楊柳帶煙,這些典型景象引發(fā)了讀者對美好春天的想象。
C.詞人身體不好,只能策杖行走,但他依然興致勃勃地進山采擷、臨水垂釣。
D.有人認為一品高官值得艷羨,卻不知他們也有必須處理繁雜事務的勞煩。
16.詞人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表述自己對田園生活之樂的向往?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效果。
17.名篇名句默寫
(1)《十二章》中,曾子的名言“,”,前一句用雙重否定的句式對君子提出了要求,后一句則說明了君子要達到這樣的要求的原因。
(2)陶淵明《歸去來分辭并序》中的“,”兩句,生動地表現(xiàn)了到高地和溪流邊游玩時的自在而高雅的生活情趣。
(3)“秋風”是古代詩人筆下的常見意象,多用來描寫秋天景色,可表述豪邁、肅殺、傷感、凄涼等,襯托一種悲涼的感情,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
為了看日出,天剛亮我們就趕緊向著山頂出發(fā),徜徉在林中小路,微涼的風熱情地送來樹葉花草的清香。鳥鳴聲喚醒晨曦,靜謐的山林中,松濤的聲音在空闊的山谷中輕輕地回蕩。
登上高峰,一覽眾山小。此時天際已拉開①_______的日出序幕。群山組成的地平線上,曙光被染得緋紅,隨后慢慢擴散開來,與暗藍的蒼穹融合在一起,編織成②_______的朝霞。一會兒,彩霞消失了,天空一片暗紅,那是日出的前兆。在暗紅的最亮處,紅日如一枚成熟的橘,慢慢躍出地平線,不經(jīng)意間演繹出非凡的壯麗。放眼看去,紅日仿佛被群山托起,群山間云海奔騰,氣勢磅礴,撼人心魄。黃鶴橋的日出似一幅美麗的畫卷,光影中一隊飛鳥,似是畫卷的題字。置身畫中,我們豪情滿懷。
云海拍打著峰林和絕壁,慢慢地變成升騰的霧,籠罩著山谷,一片朦朦朧朧。山影樹影③_______,柔美無限。絕壁上的幾株松樹扎根巖石上,從容面對風雨流云。漫步在林間小徑,陽光一縷一縷自枝葉間漏下,走著走著,感到地勢逼仄,天空被樹蔭和絕壁遮掩。抬頭看去,原來這里是一線天,天空像一條細細的藍色飄帶。
18.依次填入文段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驚心動魄絢麗多彩重重疊疊
B.動人心魄絢麗多彩若隱若現(xiàn)
C.驚心動魄五顏六色若隱若現(xiàn)
D.動人心魄五顏六色重重疊疊
19.第一段文字有兩處語病,請找出來并進行修改。
20.有人對A、B兩處作了修改:A處的“美麗”改成了“江山如此多嬌”,B處的“一線天”
加了引號。這些修改都比原文更好。請簡要說明理由。
語言文字運用Ⅱ
數(shù)據(jù)顯示,黃色和橙色是過去五年來全球飲料最流行的顏色組,但如果評選近兩年飲料界的“頂流”顏色,①_______。原因很簡單,飲料消費的主流——年輕消費群體,想要明亮、色彩大膽的產(chǎn)品,而經(jīng)典的藍色給消費者提供了平靜和安心。隨著可持續(xù)消費理念深入人心,②_______。綠色代表新鮮、富含營養(yǎng)和有機。美國飲料開發(fā)公司Imbibe曾指出,人們需要色彩豐富的產(chǎn)品,喜歡自然和可持續(xù)的顏色,這意味著飲料制造商需要謹慎地選擇顏色。
③_______,還有一種顏色越來越受歡迎,那就是紅色。食用色素供應商GNT指出,紅色具有引發(fā)強烈情感的效用,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的活力、激情和積極的行動,色澤鮮艷的紅色可以在一些產(chǎn)品應用中產(chǎn)生非常強大的效果。比如,產(chǎn)品使用紅色可以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在我國文化中,紅色常常與吉祥、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紅色就可以為產(chǎn)品提升節(jié)日期間的銷量。
21.下列對文段中加點詞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最”是副詞,修飾“流行”,強調(diào)了黃色和橙色的飲料受歡迎程度之高。
B.“經(jīng)典”是形容詞,與“藍色”搭配不當,應該改為“令人陶醉”之類的詞語。
C.“引發(fā)”是動詞,準確地表述了人看到紅色后,其強烈情感由無到有的過程。
D.“就”是連詞,用在這里不恰當,這是因為末句兩個例子是并列關系,應該把“就”改為“也”或“還”字。
22.請在文段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讀《歸去來兮辭并序》,我們向往陶淵明“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的瀟灑,羨慕其詩意的人生;讀蘇軾詩文,我們既敬佩他“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進取精神,又感慨于他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達退隱;但我們讀陸游,發(fā)現(xiàn)他自始至終都“位卑未敢忘憂國”,臨死還“但悲不見九州同”,這種至死不改的愛國志,令人潸然淚下……這些偉大的人物,或超然高舉、潔身自好;或既欲建功立業(yè),又求自在人生;或不懈追求,唯以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樂。
不同的人,對人生有不同的選擇。你最喜歡材料中的哪種人生選擇呢?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A
2.D
3.B
4.①《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封建大家族興衰榮辱的過程,展示了當時社會人情世故和風土文化,可以認為是世情小說,是歷史上的經(jīng)典序列。②世情小說屬于通俗小說的范疇,而通俗小說和網(wǎng)絡文學都可歸納入類型文學的范疇,所以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
5.①從觀念上,要打破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②從態(tài)度上,要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③從做法上,打破寫作壁壘,融合多種類型的文學元素,實現(xiàn)不同類型寫作的相互借鑒。
社會科學類;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
⑴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篩選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zhì),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nèi)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進行推斷的能力。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往往需要對原文進行“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nèi)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了命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qū)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⑶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先根據(jù)題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第五段的觀點,再逐項分析,判斷能否支撐選項。
⑷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本題解析來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現(xiàn)有材料是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jù),但現(xiàn)有材料的原句絕不是最佳解析,更不是最佳解析的全部,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讀懂多文本的內(nèi)涵、聯(lián)系社會生活現(xiàn)實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能力。
⑸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能力。篩選整合信息題的解題基本思路①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把握篩選的標準;②按照篩選標準,確認信息材料的檢索區(qū)間;③把主要信息進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時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語句進行串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
1.A項,“這種看法古已有之”錯誤。由材料一第一段中的“比如近代以來被我們命名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品,至少其中《西游記》是‘神魔小說’,《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水滸傳》是‘俠義小說’,這樣的說法是舊已有之的”可知,原文中“這樣的說法”指的是對四部古典名著的類型的看法。故解析為:A。
2.D項,“成為一個不分彼此的綜合體”錯誤。根據(jù)材料二第五段中的“這不是誰取代誰,而是每一個類型的寫作都在加速變革,而且是打破隔閡、相互借鑒式的綜合性改變”和第六段中的“是各種類型寫作相互借鑒、不斷突破邊界的‘文類共融’時代”可知,D項的說法在原文中沒有依據(jù)。故解析為:D。
3.B項,材料二第五段中寫文類共融有兩種基本表現(xiàn)形式:第一種是傳統(tǒng)純文學創(chuàng)作將借鑒其他類型創(chuàng)作的敘事資源,更強調(diào)現(xiàn)實感和可讀性,更進入時代,深入生活現(xiàn)場;第二種是非虛構(gòu)、類型小說會進一步重視文學性。A項和D項屬于第一種;C項屬于第二種;B項不屬于其中任何一種。故解析為:B。
4.首先,考生要認真閱讀原文,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觀點,其次,結(jié)合題干具體作答。先結(jié)合《紅樓夢》的內(nèi)容,解釋為什么它“是一部世情小說”;再結(jié)合材料一中“類型小說是通俗小說的基本存在方式”的觀點可知,《紅樓夢》屬于通俗小說,也就可以解釋其“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
5.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觀點的前提下,結(jié)合題干中“如何實現(xiàn)”明確篩選、概括、歸納材料內(nèi)容。①從觀念上,要打破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②從態(tài)度上,要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③從做法上,打破寫作壁壘,融合多種類型的文學元素,實現(xiàn)不同類型寫作的相互借鑒。
6.B
7.C
8.①專注: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情況和境遇,他都專注如一,不管“耍貨”“細貨”,都認真做好;②堅忍: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寂寞中堅守,安靜地在朝天宮擺攤制作泥塑;③傳承文化傳統(tǒng):精心制作出“殺鬼鐘馗”等作品,得到外國友人的高度贊賞,將泥塑技藝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④懂得創(chuàng)新:在“我”的建議下,因人制宜,創(chuàng)作出小孩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讓傳統(tǒng)文化與時俱進,以便更好地傳承下去。
9.“我”不能隱去。①這篇小說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能使人物、事件描寫得更真實自然,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小說中的“我”在與尹師傅的交往中成長,從“我”的視角出發(fā),更能看到尹師傅的純樸、執(zhí)著和有情;③“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連接者,連接了知識分子(爸爸、凱文)和普通百姓(尹師傅)的相遇,是城市外來者和本地人之間的溝通橋梁,是故事推進的關鍵人物。
分析作品的結(jié)構(gòu),概括作品的主題;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欣賞作品的形象;小說
(1)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的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nèi)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學生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nèi)容有所把握;然后結(jié)合題目回到文中對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jié)論。
(3)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體做法、心理以及神態(tài)、肖像等描寫手法涉及的具體內(nèi)容。注意審清題干要求,“簡要分析”的意思是解析要呈現(xiàn)“面(概括性格特征)”+“點(舉出例子證明)”模式。要做好此類題,首先要提取文本相關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細心篩選,力求準確;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簡潔。
(4)本題考查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答的能力。解答本題,先指出觀點,再從人物、情節(jié)、主旨的角度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分析理由。
6.B項,“自卑心理”錯。尹師傅囁嚅著問話,是并無意愿把泥人推介給“洋人”,但也覺得不必直白表述的一種反應,并無自卑心理。另外“他對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沒有信心”無中生有。故解析為:B。
7.C項,“離開了該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過分解讀?!半x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只是說明像尹師傅這樣的傳統(tǒng)匠人比較念舊,多年扎根于斯,他熟悉這里的人,這里的人熟悉他,離開了這里,他怕找不到懂他的人。故解析為:C。
8.解答本題時,可緊扣題干中葛亮對“匠人”的理解,抓住關鍵詞“專注”“韌性”“文化傳統(tǒng)”等,在文中找到相對應的能表現(xiàn)這幾個特征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不僅有尹師傅對傳統(tǒng)文化泥塑的傳承,還有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
9.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述的方式,更便于直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qū)ζ渌宋锏目捶☉B(tài)度;采用第一人稱,也能給人真實、親切的感覺;選文也因為“我”,串聯(lián)了知識分子(爸爸、凱文)和普通百姓(尹師傅)的相遇,推動了故事的發(fā)展。
10.C
11.D
12.B
13.①公孫弘推辭說:“臣曾經(jīng)向西到京城接受命令,因為沒才能而被罷免歸鄉(xiāng),希望重新推選人才。”
②皇上贊同公孫弘的說法?;噬系慕虒櫝汲3еr公孫弘,皇上更加厚待他。
14.借晏嬰的節(jié)儉和自己的節(jié)儉進行類比,表明自己節(jié)儉有利于國家的治理,不值得批評。
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文化常識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忌粌H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還要在整體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關鍵點: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語氣詞、動賓搭配、句式整齊等。要根據(jù)語意做題,可用排除法。
(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和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關于實詞,本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平時的學習中應對重要的文言實詞多加積累,做題時結(jié)合句子進行判斷即可。關于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解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3)本題考查篩選并概括文中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干要求,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將選項與原文進行比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與原文不符合之處。
(4)本題考查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按照翻譯六字訣換、調(diào)、補、刪、留、變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丞相公孫弘是齊地菑川國薛縣的人,表字叫季。四十多歲時,才學習《春秋》及各家解釋《春秋》的著作。公孫弘六十歲時,皇上征召他擔任博士。出使匈奴,返回后上報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發(fā)怒,認為他沒有才能,公孫弘于是稱病被免職回鄉(xiāng)。
元光五年,有詔書征召文學之士,菑川國再次把公孫弘推薦上去。公孫弘推辭說:“臣曾經(jīng)向西到京城接受命令,因為沒才能而被罷免歸鄉(xiāng),希望重新推選人才?!眹藞詻Q推薦公孫弘。對策文章被送到皇上那里,皇上把公孫弘的對策文章提拔為第一,任命他為博士。公孫弘為人才干非凡,見聞廣博,經(jīng)常說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廣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節(jié)儉。公孫弘蓋布被,吃飯時不吃兩種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議論政事,總是闡明事情的多個方面,讓皇上自己去選擇決定,不肯當面反駁和在朝廷上爭論。在這種情況下,皇上觀察到他的品行很是敦厚,善于言談,熟悉文書法令和官場事物,又能用儒家的觀點加以文飾,皇上非常喜歡他。公孫弘上奏事情,有他不認可的事情,他不在朝廷上爭辯。他曾經(jīng)和主爵都尉汲黯請求在空隙之時向皇上報告事情,汲黯先提出問題,公孫弘隨后把問題闡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興,從此公孫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上的親近和看重。他曾經(jīng)與公卿們事先約定好了要向皇上談論的問題,但到了皇上面前,他總是違背約定來順從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責備公孫弘說:“齊地的人大多狡詐而沒有真心,開始時與臣等提出這樣的議論,如今都違背了,不忠誠?!被噬蠁柟珜O弘。公孫弘謝罪說:“了解我的人認為我忠誠,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誠?!被噬腺澩珜O弘的說法。皇上的近侍寵臣常常毀謗公孫弘,皇上更加厚待他。
元朔三年,任命公孫弘為御史大夫。汲黯說:“公孫弘處于三公的地位,俸祿很多,然而蓋布被,這是欺詐?!被噬蠁柟珜O弘。公孫弘謝罪說:“晏嬰輔佐齊景公,吃飯時不吃兩種肉菜,他的妾不穿絲織衣服,齊國也治理得很好。如今我蓋布被,從九卿以下一直到小官吏,沒有什么差別,真像汲黯所說的那樣。況且沒有汲黯的忠誠,陛下怎能聽到這些話呢?!蔽涞壅J為公孫弘謙讓有禮,越發(fā)厚待他。最終讓公孫弘當了丞相,封為平津侯。他每頓飯只吃一種肉菜以及脫殼的粗飯。老朋友和他喜歡的門客,仰仗他供給衣食,公孫弘的俸祿都用來供給他們,家中沒有余財。士人也因為這個緣故認為他賢明。公孫弘病得厲害,就上書說:“我希望交回侯印,給賢人讓路。”天子回復說:“你不幸得了病,什么病不能痊愈呢?竟然就請求退休,這是顯揚我的無德啊。你要減少思慮,保養(yǎng)精神,再以醫(yī)藥輔助治療?!庇谑亲屗菁?,賜給他牛、酒和各類布帛。
元狩二年,公孫弘在丞相的職位上去世。
10.C項,“人臣”是一個詞,前面加一“大”字,語意不通,且“大”與“廣”同義,是一個詞,中間不宜斷開。因此可排除B、D兩項。整個句子的主語是公孫弘,所以第六處應在“令”前面斷開,否則“不肯面折庭爭”的主語就成“人主”了,語意不通。因此可排除A項。故解析為:C。
11.D項,A、B兩項,解說正確。C項,兩個“乃”字的意思都是“于是,就”。D項,古代官吏犯罪是不能乞骸骨的。故解析為:D。
12.B項,前后的因果關系不成立?;噬舷矚g公孫弘,根本的原因是“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故解析為:B。
13.(1)采分點:謝:推辭、推脫;不能:沒有才能、沒有能力;更:重新。
(2)采分點:然:贊同、贊成;毀:詆毀、誹謗;厚:厚待。
14.公孫弘蓋布被,晏嬰吃飯不吃兩種肉菜,二人是同一種作風,這是類比。而“齊國亦治”是說晏嬰節(jié)儉,齊國治理得很好,公孫弘的意思顯然是:“我”跟晏嬰的節(jié)儉是一樣的,則治國的效果也會是一樣的。
15.C
16.①借景抒情。詞人描繪了田園之美,如楊柳飄拂、百花競放,借此表述了自己的田園之樂。②直抒胸臆。詞人寫自己盤桓閑亭、釣魚飲酒、閑來高眠,一舉一動盡顯自得之樂,描述了自己愜意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③對比。詞人把一品高官的勞神費心與自己的恬然自得作對比,表明了自己的安貧樂道。
表述技巧類題目;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
(1)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題材、結(jié)構(gòu)、情感的鑒賞。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注意了解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表述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解析。
(2)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語言以及藝術手法的能力。要做好此題首先要了解常用的手法分為兩類:表現(xiàn)手法與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有襯托,包括正襯與反襯,有象征,用典,虛寫,有托物言志,有寫景狀物,有直抒胸臆,有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等等。這些手法是你在理解內(nèi)容、體味意境時所感受到的,比較寬泛,比較虛,了解和掌握起來難度較大。修辭手法有常見的對偶,包括正對、反對、流水對、自為對、錯綜對等,有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反復、設問、反問等。解答本題,要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
15.C項,“詞人身體不好,只能策杖行走”于文無據(jù)。故解析為:C。
16.題干中要求我們答表現(xiàn)手法。詞人通過寫田園之景襯托田園生活之樂,用的是借景抒情。詞人描寫自己愜意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用的是直抒胸臆。詞人還提到了一品高官,顯然用的是對比。
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智镲L早;飄零君不知/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名句;名篇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錯字的書寫:毅、皋、賦、洲、散。
故解析為:(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智镲L早;飄零君不知/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誦,分為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8.B
19.①“徜徉”不準確,可改為“行走”。②“松濤的聲音”成分贅余,可刪去“的聲音”。
20.A處改后既含“美麗”之意,又因為是引用,增加了景色的詩情畫意,使文章有了更豐富的文化底蘊。B處的“一線天”加了引號,既表明這是一個專有名詞,又有強調(diào)意味,表意更明確,且能加深讀者的印象。
標點符號的使用;語言表述簡明、準確、鮮明、生動;成語的使用;成分殘缺或贅余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jié)合語境辨析正誤。
⑵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劃線句,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
⑶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認真閱讀原句和修改后的句子,再分析增加引號后的表述效果。
18.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動人心魄:激動人心;非常動人。第一空所填成語是作“日出序幕”的定語的,則所填成語應表示日出景象給人的感覺,故選“動人心魄”更合適。絢麗多彩:各種各樣的色彩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華麗,也指絢爛無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五顏六色:指各種顏色。第二空所填成語是形容朝霞的,故選“絢麗多彩”更合適。重重疊疊:形容一
層又一層地摞在一起的樣子。若隱若現(xiàn):形容隱隱約約。第三空所填成語是作“山影樹影”的謂語的,前面寫霧氣籠罩,故選“若隱若現(xiàn)”更合適。故解析為:B。
19.按《現(xiàn)代漢語詞典》,“徜徉”指的是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與前文“趕緊向著山頂出發(fā)”的語境不相符;“松濤”指的是松林被風吹動時所發(fā)出的像波濤一樣的聲音,與“聲音”重復。
20.“江山如此多嬌”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句詞是從來贊揚景色美麗的,包含“美麗”的意思,而且語言更高雅,也自然而然地使文章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耙痪€天”如果不加引號,意思就不是很清晰;加了引號后,就變成一個專有名詞,表意更明確,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21.B
22.藍色毫無疑問排在前列;綠色也很受歡迎;除以上幾種顏色外
語言表述簡明、準確、鮮明、生動
(1)本題考查對文中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再逐個分析選項,將詞語放到語境中分析其用法,再判斷正誤。
(2)本題考查補寫句子能力。這類題目要求所補寫的句子內(nèi)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數(shù)限制。所補寫的句子的內(nèi)容來源于文本。具體說,所補寫句子的內(nèi)容、語言要從上下文的有關材料中去提煉和概括,離開文本不可能補寫正確。所補寫句子與上下文關系:或引領下文,或總結(jié)上文,或與上下文銜接連貫?!霸~語從文本中來”“引領、總結(jié)、銜接”這兩層意思要綜合起來,這樣解析就呼之欲出,而且解析幾乎是唯一的。
21.B項,“與‘藍色’搭配不當”錯誤?!敖?jīng)典”在這里是指藍色具有典型性,影響大,運用恰當。故解析為:B。
22.第①處,從橫線后面的內(nèi)容可以知道,這里應該提到經(jīng)典的藍色;從橫線前面的內(nèi)容可以知道,所填寫的句子是要和其他顏色對比的,因此可填寫“藍色毫無疑問排在前列”之類的句子。第②處,橫線前面是說“可持續(xù)消費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強調(diào)了可持續(xù)消費,這與綠色有關;二是強調(diào)了深入人心,這暗示綠色受到歡迎。橫線后面則提到了綠色,因此可填寫“綠色也很受歡迎”這樣的句子。之所以要用一個“也”字,是承上文藍色而來。第③處,橫線后面的句子是“還有一種顏色越來越受歡迎”,依據(jù)句式推斷,該空可填寫“除以上幾種顏色外”之類的句子。
23.略
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的是古代三個大文人的人生選擇。第一個是陶淵明,材料強調(diào)了他的人生選擇是潔身自好、退隱處世;第二個是蘇軾,材料強調(diào)了他的人生選擇是“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第三個是陸游,材料強調(diào)了他的人生選擇是自始至終不變的愛國志。這三個人的人生選擇是不一樣的。寫作的時候,認可他們?nèi)齻€人中哪一個的人生選擇都可以,但由于作文題目要求回答的是“最喜歡材料中的哪種人生選擇”,所以在論述中要進行比較,在比較的時候辯證分析,不可有過分貶低式的論述。
參考立意:
①潔身自好,追求自在人生;
②既求人生適意,又要建功立業(yè);
③一心追求、永不放棄的人生令人景仰;等等。
此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要整體感知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主旨,再根據(jù)主旨,自選角度進行寫作,切不可偏題。材料中的側(cè)重點一定要抓準。材料作文的開頭,最好能夠聯(lián)系材料,運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證自己的觀點的確源于材料,不會脫離材料,且能夠明確地體現(xiàn)從材料中提煉自己的中心論點的過程。
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1/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2023屆高三下學期語文4月第一次模擬測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
材料一:
在論及文學類型的時候,大家習慣于將當下的類型文學源頭上溯到歷史上的經(jīng)典序列。比如近代以來被我們命名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品,至少其中《西游記》是“神魔小說”,《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水滸傳》是“俠義小說”,這樣的說法是舊已有之的。這樣比附,便有助于說明通俗小說的類型性和它們成為經(jīng)典的可能;并與當下流行的類型小說形成比較,起到了“尊體”和便于他人理解的作用與效果。但在“中國首本類型文學概念讀本”《流行閱》的發(fā)刊詞中,有了另一種理解:“過去我們講通俗文學,后來講網(wǎng)絡文學,現(xiàn)在放在這里用都不太合適。參照類型電影的說法,用類型文學的新概念才能更好地歸納今天的這部分創(chuàng)作……類型小說無所謂嚴格意義的雅俗,怎樣汲取類型的營養(yǎng)形成
和創(chuàng)造類型,是創(chuàng)造力的自由。”
歸根結(jié)底,我們今天命名的類型文學的全稱,應該是:當代大眾類型文學。它的邊界既是“當代”,又是“大眾”。“當代”,意味著今天所提出與研究的對象——類型文學,是與當代科技和資本相適應的文學創(chuàng)作形態(tài);在當代,其文化主流被命名為“大眾文化”,其文學需求和實際文學表現(xiàn)樣式,即“大眾文學”,它的基本要求是“通俗”的。這正如賀紹俊所說:“類型小說是通俗小說的基本存在方式”。在上述意義上,我們提出和研究“類型文學”就是研究在當代科技和資本以及大眾文化場中的一個主干的文學樣式,是對“一時代之文學”的研究。
(摘編自夏烈《類型文學:一個新概念和一種杰出的傳統(tǒng)》)
材料二:
隨著網(wǎng)絡文學和科幻小說的興盛,近年來傳統(tǒng)文學創(chuàng)開始主動汲取類型文學敘事資源,出現(xiàn)了小說敘事上的文類融合現(xiàn)象。不僅僅是傳統(tǒng)型的純文學向類型小說取經(jīng),此前類型敘事手法較為突出的作家和一些也轉(zhuǎn)型為相對傳統(tǒng)的純文學創(chuàng)作。網(wǎng)絡文學寫作領域,打破類型劃分、進行文類融合寫作更是一種常見的敘事現(xiàn)象。不斷地突破既有的類型劃分,
融合多種類型的通俗文學元素,這幾乎成了網(wǎng)文界最為便捷的創(chuàng)新途徑。
純文學向類型文學取經(jīng),類型小說作家向純文學靠近,以及網(wǎng)絡文學界常見的類型融合,這些現(xiàn)象說明今天的文學創(chuàng)作已不再固守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開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學界之所以有進行自我革新的沖動,間接原因或許是傳統(tǒng)純文學的市場空間被網(wǎng)絡文學和新崛起的懸疑、科幻等類型小說擠壓,但根本的緣由是傳統(tǒng)純文學作
家自身尋求突破。
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這是中國當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使命,同時也是現(xiàn)代文學以來中國作家完成自我創(chuàng)新的不二法門。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史告訴我們,但凡作家固守傳統(tǒng),不愿意去直視新時代新現(xiàn)實,文學就會“狹窄”,讀者就會慢慢流失。
新世紀以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除網(wǎng)絡文學的迅速崛起之外,傳統(tǒng)文學也有著重要的發(fā)展軌跡: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那種個人化的寫作逐漸隱匿;綜合著個體精神表述與時代現(xiàn)實書寫的創(chuàng)作日益成為主導風格,但也因為這種寫作注重現(xiàn)實的深度表述和內(nèi)在精神層面的隱微流露,普通讀者理解起來有難度,所以影響力沒有破圈;寫實感強烈的文學創(chuàng)作、紀實性特征突出的非虛構(gòu)寫作逐漸受到重視,這類作品成為一些作家擺脫寫作困境的出口;作家借鑒懸疑、科幻等類型敘事元素,以及汲取中國傳統(tǒng)通俗文學資源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幾種現(xiàn)象,特別是后兩種是作家們進行自我革新的探索表現(xiàn),這種自我革新背后當然有著整個文學界的創(chuàng)新思考。非虛構(gòu)、類型敘事、通俗風格,這些于新世紀初屬于小溪流一般的探索實踐,持
續(xù)多年之后成了當前文學界的創(chuàng)作趨勢。
當然,并不是說非虛構(gòu)和類型敘事將取代純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說整個小說界呈現(xiàn)了一個敘事融合、風格轉(zhuǎn)型的階段。這不是誰取代誰,而是每一個類型的寫作都在加速變革,而且是
打破隔閡、相互借鑒式的綜合性改變。傳統(tǒng)純文學創(chuàng)作將借鑒其他類型創(chuàng)作的敘事資源,更強調(diào)現(xiàn)實感和可讀性,更進入時代,深入生活現(xiàn)場,同時也努力獲得更廣泛的讀者。非虛構(gòu)、類型小說也會更進一步地重視文學性,非虛構(gòu)寫作不會是過去的報告文學,類型文學也不會
是以往純粹娛樂的通俗故事。
這些新的變化,意味著新的文學時代的到來,這不是以往很多人認為的不同類型寫作將壁壘分明、各自獨立、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而是各種類型寫作相互借鑒、不斷突破邊界的“文
類共融”時代。
(摘編自唐詩人《文類共融:當代文學敘事藝術的新變》,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為代表的歷史經(jīng)典序列被習慣性地認為是類型文學的源頭,這種看法古已有之。
B.純文學和類型文學間及網(wǎng)絡文學界的文類融合現(xiàn)象表明,文學創(chuàng)作正在打破門戶之見,尋求主動的自我創(chuàng)新。
C.只有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這也是中國當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使命。
D.新世紀以來,一些作家逐漸接受非虛構(gòu)、類型敘事、通俗風格,尋求自身創(chuàng)作突破,促進了類型文學的發(fā)展。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了類型文學與通俗文學的關系,但兩者論述的目的不同。
B.《流行閱》的發(fā)刊詞中認為,曾經(jīng)的通俗文學、網(wǎng)絡文學都可以歸入類型文學的范疇。
C.“當代大眾類型文學”的表述,既關照到了其產(chǎn)生背景,又關照到了實際需要和表
現(xiàn)樣式。
D.“文類共融”最終要徹底打破不同類型寫作之間的壁壘,成為一個不分彼此的綜合體。
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第五段觀點的一項是()
A.作家東西最新的長篇小說《回響》,借用了偵探敘事來講述傳統(tǒng)的情感主題。
B.網(wǎng)絡文學作家李小糖罐以真名李敏銳在傳統(tǒng)文學期刊發(fā)表純文學作品。
C.熊召政的歷史小說《張居正》基于歷史真實,完成從“史”到“文”的轉(zhuǎn)化。
D.余華的長篇小說《文城》被認為是“純文學爽文”,但有網(wǎng)絡小說的敘事特征。
4.有人認為《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說,同樣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請結(jié)合《紅樓夢》和材料一對此進行分析。
5.如何才能實現(xiàn)“文類共融”?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1.A
2.D
3.B
4.①《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封建大家族興衰榮辱的過程,展示了當時社會人情世故和風土文化,可以認為是世情小說,是歷史上的經(jīng)典序列。②世情小說屬于通俗小說的范疇,而通俗小說和網(wǎng)絡文學都可歸納入類型文學的范疇,所以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
5.①從觀念上,要打破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②從態(tài)度上,要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③從做法上,打破寫作壁壘,融合多種類型的文學元素,實現(xiàn)不同類型寫作的相互借鑒。
社會科學類;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
⑴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篩選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zhì),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nèi)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進行推斷的能力。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往往需要對原文進行“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nèi)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了命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qū)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⑶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先根據(jù)題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第五段的觀點,再逐項分析,判斷能否支撐選項。
⑷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本題解析來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現(xiàn)有材料是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jù),但現(xiàn)有材料的原句絕不是最佳解析,更不是最佳解析的全部,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讀懂多文本的內(nèi)涵、聯(lián)系社會生活現(xiàn)實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能力。
⑸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能力。篩選整合信息題的解題基本思路①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把握篩選的標準;②按照篩選標準,確認信息材料的檢索區(qū)間;③把主要信息進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時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語句進行串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
1.A項,“這種看法古已有之”錯誤。由材料一第一段中的“比如近代以來被我們命名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品,至少其中《西游記》是‘神魔小說’,《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水滸傳》是‘俠義小說’,這樣的說法是舊已有之的”可知,原文中“這樣的說法”指的是對四部古典名著的類型的看法。故解析為:A。
2.D項,“成為一個不分彼此的綜合體”錯誤。根據(jù)材料二第五段中的“這不是誰取代誰,而是每一個類型的寫作都在加速變革,而且是打破隔閡、相互借鑒式的綜合性改變”和第六段中的“是各種類型寫作相互借鑒、不斷突破邊界的‘文類共融’時代”可知,D項的說法在原文中沒有依據(jù)。故解析為:D。
3.B項,材料二第五段中寫文類共融有兩種基本表現(xiàn)形式:第一種是傳統(tǒng)純文學創(chuàng)作將借鑒其他類型創(chuàng)作的敘事資源,更強調(diào)現(xiàn)實感和可讀性,更進入時代,深入生活現(xiàn)場;第二種是非虛構(gòu)、類型小說會進一步重視文學性。A項和D項屬于第一種;C項屬于第二種;B項不屬于其中任何一種。故解析為:B。
4.首先,考生要認真閱讀原文,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觀點,其次,結(jié)合題干具體作答。先結(jié)合《紅樓夢》的內(nèi)容,解釋為什么它“是一部世情小說”;再結(jié)合材料一中“類型小說是通俗小說的基本存在方式”的觀點可知,《紅樓夢》屬于通俗小說,也就可以解釋其“可以作為類型文學的源頭之一”。
5.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觀點的前提下,結(jié)合題干中“如何實現(xiàn)”明確篩選、概括、歸納材料內(nèi)容。①從觀念上,要打破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主動借鑒其他體裁、類型作品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②從態(tài)度上,要走出寫作的舒適區(qū),直面全新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時代的精神;③從做法上,打破寫作壁壘,融合多種類型的文學元素,實現(xiàn)不同類型寫作的相互借鑒。
現(xiàn)代文閱讀Ⅱ
泥人尹
葛亮
過年的時候,整理舊物。母親發(fā)現(xiàn)一團蒙了灰的東西,用棉紙層層包裹著。打開來,是一只泥老虎。顏色斑駁,脊背上也已干裂出一道曲折的紋路。唯獨面目還是勇猛凌厲的。
這是尹師傅的作品,說起來,真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見過了。
尹師傅是個泥塑藝人。
第一次買下了尹師傅的作品,是一只“大阿?!?。這也是尹師傅做得最多的一種娃娃。其實是一種兒童樣貌的神,很碩大。尹師傅做這類泥人兒,真是得心應手。因為他有個一分為二的木頭模具,將泥填實,倒出來就是個胖大的兒童的雛形。尹師傅先給它刷上粉嫩的顏色,然后寥寥幾筆勾出眉眼,腮上潤上胭脂,濃墨重彩地涂上肚兜、長命鎖或者金元寶,就算是完工了。
這只“大阿福”是我對尹師傅感興趣的開始。尹師傅并不是南京人。老家是江蘇無錫。無錫附近靠常熟有個地方叫惠山,出產(chǎn)著一門手藝,就是泥人兒。其中最著名的是袁、朱、錢這幾家專業(yè)作坊。尹師傅的師承,就是這朱家。捏泥人是尹師傅的事業(yè),其實在他手中也分著層次。比方說“大阿?!?,這種泥人雖然喜慶,但近乎批量生產(chǎn),尹師傅說叫作“耍貨”,是為討生計而做,不入流的。而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型的藝人,其實高下在于能不能做“細貨”。這“細貨”按傳統(tǒng)應取材于昆山一帶的戲曲。泥塑并非南京的特產(chǎn),這就使得他的本事在一眾藝人中顯得特立獨行。加上他又總是很寡言,即使在一群年幼的擁躉注目之下,也依然是很安靜地做手邊的事情。由于他嚴肅的神情和沉默的態(tài)度,往往磨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漸漸對他失去了興味。當然他也不為所動,一如既往做他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便是其中的一個。而時間久了,尹師傅也終于認識了眼前的小朋友。有一天,我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做的東西,有點兒老土。并拿了附近剪紙藝人的“森林大帝”作為輔證,說明他不夠與時俱進。尹師傅扶了扶眼鏡,很認真地看了我一眼,依然沒有說話。但我不知道,我的話卻在將來造成了他手藝的改革。
以后的某一天,我發(fā)現(xiàn)尹師傅終于開始因人制宜,作品中出現(xiàn)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人物。比如一休和尚、藍精靈等,都是熱播卡通片里的,做得惟妙惟肖。神情間的活潑,很難想象是出自嚴肅的尹師傅之手。
出于友誼與感謝,尹師傅曾經(jīng)為我專門做了一個鐵臂阿童木。這時候,我們家里其實已經(jīng)擺滿他的作品了。
及至我上了中學,朝天宮一帶其實有了很大的變化。什么都在變,不變的大約只有尹師傅的泥人攤。生意沒有更好,但也沒有壞下去。顧客還是孩子們,一些長大了,不再來了,便有一些更小的接續(xù)上來。
有一天,爸爸一回家來,臉上是很興奮的神情?;胤块g翻了一陣,翻出許久不用的照相機。爸爸對我說:“毛果,我們?nèi)フ乙?。?/p>
我們到的時候,夕陽西斜,尹師傅正袖著手打盹兒。耳朵上夾著一支煙,人也有些佝僂。這中年人,這時候便顯出了老相來。爸爸沒有驚動他,只是拿著照相機,對著攤上的泥人拍
了一陣。尹師傅醒過來,眼神有些發(fā)木。
爸爸高興地對他說:“老尹,你的玩意兒,遇到懂的人了。”
尹師傅的嘴角便揚揚,說:“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得?!?/p>
爸爸搖搖頭,說:“你可記得上次送我的那只泥老虎,我擺在辦公室里,有個英國人見了,愛得不行。聊起來,原來他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客座教授,專門研究亞非文化的。他
說難得見這樣地道的民間藝術品,想要看你更多的作品?!?/p>
尹師傅囁嚅了一下,說:“是個洋先生嗎?”
爸爸說:“洋人也沒什么,藝術無國界。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p>
后來,我目睹了這個叫凱文的英國教授,在看到這些泥人時的反應。這間十多平方的斗室,是尹師傅的家,簡樸到只有一張床和一個立柜。其余的地方,滿當當?shù)財[著泥人。有的上了彩,有的還是素坯。因為太多,色彩又繁盛,任是誰都眼花繚亂。凱文輕輕撫摸其中一只“殺鬼鐘馗”,眼里是一種疼惜的目光,仿佛對著初生的嬰兒。他回過頭來,用清晰的漢
語對我們說:“這才是中國的!”
這年的年尾,尹師傅的泥人,出現(xiàn)在了英國的《新世紀藝術年鑒》上。尹師傅婉拒了倫敦藝術雙年展的邀請。他說:“我是登不上臺面的,就是個手藝人。況且,生意走不開。還
有,我兒子?!?/p>
凱文再次找到他,是在第一年的秋天。凱文對爸爸說,他想和尹師傅談談生意的事。他說,他的弟弟開了一個工藝品公司,希望尹師傅能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他們會為他在中國
安排專門的工作室,以后他的所有作品會直銷海外。
尹師傅搖搖頭,說:“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
凱文說:“您是個值得尊敬的藝術家,理應過上更好的生活?!?/p>
尹師傅眼角低垂,說:“窮則獨善其身?!?/p>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粉嫩胖大、戴著長命鎖或者金元寶的“大阿?!笔且鼛煾底龅米疃嗟囊环N娃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
B.尹師傅囁嚅著問“是個洋先生嗎”,通過神態(tài)描寫刻畫了尹師傅的自卑心理,暗示他對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沒有信心。
C.小說聚焦手藝人尹師傅,敘寫手法自然、樸素,語言質(zhì)樸而顯疏朗,真誠而有力量,能引起讀者共鳴,讓讀者產(chǎn)生共情。
D.尹師傅家中簡樸的家具擺設與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泥人擺件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尹師傅對泥塑的熱愛與執(zhí)著。
7.下列關于人物對話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的”道出傳統(tǒng)匠人的手藝不被大多數(shù)人了解,缺乏市場,其藝術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的困境。
B.“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暗示想要改變傳統(tǒng)匠人的現(xiàn)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C.“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說明傳統(tǒng)匠人受地域影響明顯,生存空間受限,離開了該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D.“窮則獨善其身”道出了像尹師傅這樣的匠人在經(jīng)濟大潮中仍守著自己心中的一方凈土,
沒有因名利而放棄傳統(tǒng)堅守。
8.葛亮在多部作品中都表述了他對“匠人”的理解:除了專注、打磨、任性,匠人還象征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請結(jié)合選文中相關內(nèi)容簡要分析尹師傅身上所體現(xiàn)的“匠人精神”。
9.有位讀者認為,小說中“我”這一角色完全可以隱去,用第三人稱視角對這些人物展開平實的敘述,并不影響小說的質(zhì)量。并不認同這種觀點,請你替說服這位讀者。
6.B
7.C
8.①專注: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情況和境遇,他都專注如一,不管“耍貨”“細貨”,都認真做好;②堅忍: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寂寞中堅守,安靜地在朝天宮擺攤制作泥塑;③傳承文化傳統(tǒng):精心制作出“殺鬼鐘馗”等作品,得到外國友人的高度贊賞,將泥塑技藝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④懂得創(chuàng)新:在“我”的建議下,因人制宜,創(chuàng)作出小孩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讓傳統(tǒng)文化與時俱進,以便更好地傳承下去。
9.“我”不能隱去。①這篇小說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能使人物、事件描寫得更真實自然,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小說中的“我”在與尹師傅的交往中成長,從“我”的視角出發(fā),更能看到尹師傅的純樸、執(zhí)著和有情;③“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連接者,連接了知識分子(爸爸、凱文)和普通百姓(尹師傅)的相遇,是城市外來者和本地人之間的溝通橋梁,是故事推進的關鍵人物。
分析作品的結(jié)構(gòu),概括作品的主題;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欣賞作品的形象;小說
(1)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的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nèi)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學生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nèi)容有所把握;然后結(jié)合題目回到文中對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jié)論。
(3)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體做法、心理以及神態(tài)、肖像等描寫手法涉及的具體內(nèi)容。注意審清題干要求,“簡要分析”的意思是解析要呈現(xiàn)“面(概括性格特征)”+“點(舉出例子證明)”模式。要做好此類題,首先要提取文本相關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細心篩選,力求準確;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簡潔。
(4)本題考查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答的能力。解答本題,先指出觀點,再從人物、情節(jié)、主旨的角度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分析理由。
6.B項,“自卑心理”錯。尹師傅囁嚅著問話,是并無意愿把泥人推介給“洋人”,但也覺得不必直白表述的一種反應,并無自卑心理。另外“他對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沒有信心”無中生有。故解析為:B。
7.C項,“離開了該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過分解讀?!半x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只是說明像尹師傅這樣的傳統(tǒng)匠人比較念舊,多年扎根于斯,他熟悉這里的人,這里的人熟悉他,離開了這里,他怕找不到懂他的人。故解析為:C。
8.解答本題時,可緊扣題干中葛亮對“匠人”的理解,抓住關鍵詞“專注”“韌性”“文化傳統(tǒng)”等,在文中找到相對應的能表現(xiàn)這幾個特征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不僅有尹師傅對傳統(tǒng)文化泥塑的傳承,還有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
9.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述的方式,更便于直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qū)ζ渌宋锏目捶☉B(tài)度;采用第一人稱,也能給人真實、親切的感覺;選文也因為“我”,串聯(lián)了知識分子(爸爸、凱文)和普通百姓(尹師傅)的相遇,推動了故事的發(fā)展。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
丞相公孫弘者,齊淄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弘年六十,征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歸。
元光五年,有詔征文學,蓄川國復推上公孫弘。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眹斯掏坪搿2咦?,天子擢弘對為第一,拜為博士。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辯之。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鄙蠁柡搿:胫x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鄙先缓胙?。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以弘為御史大夫。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上問弘。弘謝曰:“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今臣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無差,誠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碧熳右詾橹t讓,愈益厚之。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士亦以此賢之。弘病甚,乃上書曰:“臣愿歸侯印,避賢者路。”天子報曰:“君不幸罹病,何恙不已,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君其省思慮,一精神,輔以醫(yī)藥?!币蛸n
告牛酒雜帛。
元狩二年,以丞相終。
(節(jié)選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B.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C.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D.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有國家、國都、地域等多種含義,在文中指的是漢朝時王侯的封地。
B.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其君長稱為單于,君長之嫡妻稱為閼氏。
C.“弘乃病免歸”的“乃”與《孔雀東南飛》中“乃投水而死”的“乃”含義相同。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犯罪或年老等原因向君王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孫弘最初做官不順,他出使匈奴,返回后上報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被認為沒有才能,罷職而歸;再次受到舉薦后,才得到了皇上的認可。
B.公孫弘從不肯當面反駁和在朝廷上爭論,總是放棄原來和人商量好的意見而順從皇上的旨意,所以皇上特別喜歡他,以至于力排眾議,最后讓他做了丞相。
C.汲黯對公孫弘頗為不滿,認為他蓋布被行為狡詐,違背約定不忠誠,但其對公孫弘的攻擊都被公孫弘化解了,皇上對公孫弘仍然很信任。
D.公孫弘在做人方面有突出的優(yōu)點,比如他非常節(jié)儉,每頓飯只吃一種肉菜,飯食是脫殼的粗飯,但他卻用俸祿供養(yǎng)著靠他生活的好友和賓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p>
②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14.公孫弘在回答皇上問話時提到了晏嬰,其目的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10.C
11.D
12.B
13.①公孫弘推辭說:“臣曾經(jīng)向西到京城接受命令,因為沒才能而被罷免歸鄉(xiāng),希望重新推選人才?!?/p>
②皇上贊同公孫弘的說法?;噬系慕虒櫝汲3еr公孫弘,皇上更加厚待他。
14.借晏嬰的節(jié)儉和自己的節(jié)儉進行類比,表明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 民間借貸 合同范本
- 任意健身合同范本
- 醫(yī)院吊頂合同范本
- 醫(yī)師合同范本
- 獸醫(yī)聘用勞動合同范本
- 關于按揭車合同范本
- 個人租賃司機合同范本
- 出口業(yè)務合同范本
- 免租期補充合同范本
- 買賣小區(qū)用地合同范本
- 個人保證無糾紛承諾保證書
- DB51T10009-2024DB50T10009-2024康養(yǎng)度假氣候類型劃分
- 華文版六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生產(chǎn)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檢查表(根據(jù)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產(chǎn)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版)編制)
- 期末模擬測試卷(試卷)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人教版
- 2024屆護士資格考試必考基礎知識復習題庫及答案(共170題)
- 小學生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幸福心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全冊(完整版下載打印)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消費電子磁阻隨機存取存儲器(MRAM)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云南省2023年秋季學期期末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信息技術(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