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沖淤平衡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沖淤平衡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沖淤平衡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沖淤平衡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沖淤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微專題4沖淤平衡1.沖刷原理:當上游來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挾沙能力時,產(chǎn)生沖刷,河床下降。2.淤積原理:當上游來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挾沙能力時,產(chǎn)生淤積,河床升高。3.沖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河段上游來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挾沙力,下泄的沙量與進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現(xiàn)象。4.河流沖淤主要影響因素5.河流沖淤地貌:河流沖淤影響河床形態(tài)和河流附近的地貌,如河床的深淺寬窄變化、河流改道、河口地區(qū)河床和海床不同時期的沖淤所引起的海岸線進退變化等。(1)某一河段的沖淤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蝕與堆積往往是交替進行:流量大時(汛期),以侵蝕為主;流量小時(枯水期),以堆積為主。若河流兩岸土質(zhì)疏松,河道易于沖刷展寬;河水含沙量大,河床堆積抬高且河水流量變幅大,河流主流位置會遷移不定,頻繁變道,形成堆積性游蕩河道,如黃河小北干流段。具體如下圖所示:(2)某一河口河床的沖淤受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響:汛期,上游下泄的徑流沖刷河床,河口河床變深,引發(fā)海水的侵入(海岸線前進),三角洲面積減小;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頂托)帶來的泥沙淤積為主,河口河床變淺,引發(fā)海水的后退(海岸線后退),三角洲面積擴大。(3)某一河口海床的沖淤汛期,流水作用強時,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積為主,引發(fā)海水的后退(海岸線后退);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蝕為主,引發(fā)海水的侵入(海岸線前進)。河流泥沙的淤積量與沖刷量之間的差值一般稱為沖淤量(為正值,代表淤積大于沖刷;為負值,代表沖刷大于淤積)。下圖示意長江口不同水深、不同時間段沖淤量的變化。據(jù)此完成1~3題。1.2002~2010年,長江口沖淤量顯著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內(nèi)植被覆蓋減少B.入海徑流量大幅減少C.枯水期輸沙能力減弱D.三峽等庫壩攔蓄泥沙2.以5m的水深為界,長江口河段()A.近岸侵蝕,遠岸侵蝕B.近岸堆積,遠岸堆積C.近岸堆積,遠岸侵蝕D.近岸侵蝕,遠岸堆積3.未來,-5m的水深線可能會()A.向陸地方向移動B.向南岸方向移動C.向海洋方向移動D.向北岸方向移動答案1.D2.C3.A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文材料,可知2002~2010年沖淤量大大減小以致數(shù)值小于零,說明淤積量小于沖刷量,植被覆蓋減少會加劇區(qū)域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大大增加,進而使得淤積量增大,A錯誤。徑流大幅減少和輸沙能力減弱均會加劇河流泥沙的淤積,所以B、C選項錯誤。三峽等庫壩攔蓄泥沙會減少庫壩下游的河流含沙量,從而減少了淤積,因此D選項正確,本題答案選D。第2題,根據(jù)材料可知,沖淤量為正值時淤積大于沖刷,為負值時淤積小于沖刷。據(jù)圖可知,以-5m為界,近岸為正,遠岸為負。所以近岸堆積、遠岸侵蝕。C選項正確。第3題,首先觀察“-5m”水深范圍,在2010~2015年時間段內(nèi)的沖淤量接近于0,與前期相比,沖淤量呈減小趨勢,從而可以推測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nèi),沖淤量會更小,侵蝕加劇導致-5m水深線向陸地方向移動。下圖為“三峽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累計沖淤狀況預測圖”(沖刷大于淤積為負值,沖刷小于淤積為正值)。讀圖完成4~5題。4.圖示時段內(nèi)城陵磯至武漢河段()A.一直以淤積作用為主B.一直以沖刷作用為主C.先沖刷為主后淤積為主D.先淤積為主后沖刷為主5.針對0~50年之間累計沖淤狀況,該河段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疏浚河道 B.加固河堤C.植樹造林 D.修筑大壩答案4.C5.B解析第4題,讀圖,圖示為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累計沖淤狀況。圖示時段累計沖淤量數(shù)值先減小后增大,說明先以沖刷為主后以淤積為主,C對。第5題,讀圖,圖中0~50年之間累計沖淤狀況表示該河段以沖刷為主,說明流水對河道侵蝕強,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加固河堤,B對。侵蝕強,不需要疏浚河道,A錯。植樹造林能減少河流含沙量,對減輕沖刷侵蝕效果不明顯,C錯。該河段落差小,不適宜修筑大壩,D錯。(全國文綜Ⅰ)黃河小北干流是指黃河禹門口至潼關(guān)河段,全長132.5千米。該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匯入;河道擺動頻繁,沖淤變化劇烈,為典型的堆積性游蕩河道。下圖為“黃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圖”。據(jù)此完成6~8題。6.黃河小北干流為堆積性游蕩河道,是因為該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節(jié)變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節(jié)變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節(jié)變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7.黃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擺動范圍較小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匯入③沿岸地貌④兩岸巖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導致黃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劇增,擺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積增強D.侵蝕加強,河床加深答案6.D7.C8.C解析第6題,與黃河下游河段相比,黃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A、B項錯誤;黃河小北干流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黃河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受大氣降水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第7題,在順直、寬淺、落差較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積性游蕩河道;河流水量的大小與堆積性游蕩河道的形成關(guān)系較小,但河流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與堆積性游蕩河道的形成有關(guān),①錯誤;有支流匯入的河段,受干流頂托作用的影響,支流挾帶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匯處淤積,易使河道擺動,但黃河小北干流中段與南北兩段相比,無主要支流匯入,②錯誤;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巖石抗侵蝕能力的影響,黃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較窄,從而導致該河段河道擺動范圍較小,③④正確。第8題,渭河位于黃河小北干流南端,主汛期渭河洪水挾帶的大量泥沙會順黃河水向下游流去,對黃河小北干流河水含沙量沒有太大影響,A項錯誤;渭河洪水匯入黃河會阻塞黃河小北干流南流的河水,使黃河小北干流水位抬升,流速降低,泥沙淤積增強,B、D項錯誤,C項正確。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4分)深圳河發(fā)源于牛尾嶺,在深圳灣入海,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其干流中下游地勢低平,因河底低于海平面導致潮流可上溯,排水不暢易引發(fā)洪澇。研究發(fā)現(xiàn)河道淤積是洪澇災害多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河河道的沖淤變化受潮流漲落和徑流變化的共同影響。2018年12月,深圳市對部分河道進行了清淤。2019年12月,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河道回淤明顯。圖1為深圳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示意圖,圖2為2019年深圳河回淤期間三類沙源對總淤積量的貢獻率統(tǒng)計圖。(1)指出2019年深圳河回淤期間淤積沙主要來源的變化。(4分)(2)深圳河汛期中下游淤積量大,分析其原因。(6分)(3)清淤后枯水期潮流的漲落加劇了河道淤積,請說明其過程。(6分)(4)結(jié)合材料信息,說明深圳市為防治深圳河洪澇災害的發(fā)生可采取的措施。(8分)答案(1)2~6月以潮流輸沙為主,6~11月以上游地表來沙為主。(2)汛期以上游地表來沙為主,上游降水多且強度大,雨水和地表徑流侵蝕能力強,導致河流含沙量高;河流流量大,對泥沙搬運能力強;深圳河中下游地勢低平,流速慢,且受潮流頂托,導致大量泥沙淤積在河道。(3)清淤后河床降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漲潮時,潮流從海洋帶來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退潮時,潮流流速減慢,利于泥沙在河道中淤積。(4)上游地區(qū)加強植樹造林等生態(tài)工程,減少水土流失;修建水庫,調(diào)蓄汛期河流水量;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修整河道,加高堤壩;下游河口修建攔沙壩,減少潮流來沙;利用下游濕地,建設(shè)分洪蓄洪區(qū);設(shè)立專門機構(gòu),進行港深協(xié)調(diào),共同防治洪災等。解析(1)結(jié)合圖2信息進行概括即可作答,2~6月以潮流輸沙為主,6~11月以上游地表來沙為主。(2)讀圖可知,深圳河汛期6~11月以上游地表來沙為主,此時段上游降水多且多暴雨,降雨和地表徑流的侵蝕能力強,河流含沙量大;此時河流流量大,對泥沙的搬運能力強;中下游地勢低平,水流緩慢,再加上潮水的頂托作用,泥沙大量沉積,導致河道淤積。(3)由材料可知,深圳河下游地勢低平,且河底低于海平面,導致潮流可上溯,清淤后河床降低,且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漲潮時潮流從海洋帶來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地區(qū);落潮時潮流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導致河道淤積。(4)深圳市防治深圳河洪澇災害發(fā)生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上游地區(qū)加強植樹造林等生態(tài)工程,減少水土流失;修建水庫,調(diào)蓄汛期河流水量;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利用下游濕地建設(shè)分洪蓄洪區(qū);河口處修建攔沙壩,減少潮流來沙。非工程措施:加強洪災的預警;提高居民的防洪意識;加強港深合作,共同防治洪災。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侵蝕基準面是指河流垂直下切侵蝕的界限,在這個面上侵蝕停止或侵蝕與堆積達到平衡。潼關(guān)是渭河下游河道侵蝕基準面。渭河下游歷史上是微淤的沖淤平衡的地下河,由于三門峽水庫的修建和運行,導致潼關(guān)高程大幅度抬升,渭河下游逐漸演變?yōu)榈厣虾印?002年,三門峽水庫開始進行空庫應洪、洪水期敞泄排沙實驗,使得渭河下游河段基本處于自然河道狀態(tài)。近年來受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作和河道人工采沙取土的影響,渭河下游沖淤形勢變化較大。(1)說出圖示時期渭河下游沖淤的變化特征。(2分)(2)說明潼關(guān)高程變化對渭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作用。(6分)(3)分析圖示期間2010年以后渭河下游累計沖淤量變化的原因。(4分)(4)推測未來渭河下游河道的變化趨勢。(4分)答案(1)2002年以前,淤積量大于沖刷量;2002年以后,淤積量小于沖刷量。(2)潼關(guān)高程大幅度抬升,渭河下游落差變?。缓恿髁魉贉p緩,泥沙大量淤積;由微淤的沖淤平衡變?yōu)橛俜e大于沖刷;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3)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作使渭河上游來沙量減少,下游含沙量減少,泥沙淤積減輕,流水沖刷嚴重;下游河道采沙取土導致河道泥沙減少,沖刷量大于淤積量。(4)(由于下蝕增強,側(cè)蝕減弱,河床擺蕩性減小,河岸受到的沖刷減輕)河道向窄、深方向發(fā)展;河道由彎曲逐漸趨于平直。解析(1)由圖可知,圖示期間2002年以前,渭河下游累計淤積量波動增加,淤積量大于沖刷量;2002年以后,累計淤積量呈減少趨勢,淤積量小于沖刷量。由所學知識可知,渭河流經(jīng)的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積嚴重,結(jié)合材料可知,2002年,三門峽水庫進行排沙實驗,因此2002年后沖刷量增大,淤積量小于沖刷量,累計淤積量呈減少趨勢。(2)根據(jù)材料,侵蝕基準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蝕的界限,在這個面上侵蝕停止或侵蝕與堆積達到平衡。潼關(guān)是渭河下游河道的侵蝕基準面,它控制著渭河下游河道的下蝕。由于三門峽水庫的修建和運行,水庫蓄水使潼關(guān)高程大幅度抬升,渭河下游落差變小,河流流速減緩,河流挾帶泥沙的能力減弱,泥沙大量淤積,渭河下游沖淤狀況由微淤的沖淤平衡變?yōu)橛俜e大于沖刷,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3)由圖可知,圖示期間2010年以后,渭河下游累計淤積量減少,潼關(guān)高程相對穩(wěn)定。結(jié)合材料信息可知,近年來,渭河支流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