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 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 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 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 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 專項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古代文化常識專項練習(xí)題

i.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級行政單位,所管轄范圍大致相當于陜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屬地區(qū)。

B.奉詔:接受皇帝的命令。奉,這里意為恭敬地獻上。詔,帝王所發(fā)的文書命令,亦即詔書。

C.御史中丞:官名,漢朝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復(fù)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職。

D.儀同三司:非三司而儀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稱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

2.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是皇帝的謚號。我國封建時代,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

等。

B.仆射,官名,秦始置,漢以后因之,宋以后廢,太平天國曾設(shè)仆射一職。位僅次尚書令,職權(quán)漸

重。

C.丁父憂,是指遭逢父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

D.禳厭,禳除邪惡災(zāi)禍。禳原為古代祭祀名,在我國古代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僅形式多樣,且

影響深遠。

3.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位”指開始做帝王或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繼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職名,其職權(quán)在不同的時期不完全相同,有時是個虛銜。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個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比如雍熙。

D.“金陵”是南京的別稱,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別稱還有建康、江寧、天京、汴梁、石頭

城等。

4.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御史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責監(jiān)察朝廷、諸侯

官吏,御史的設(shè)置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B.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成為中

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

C.甲子是天干地支紀時循環(huán)中的第一個。古人創(chuàng)設(shè)十二天干、十地支,彼此兩相組合用于紀時,六

十為一輪回,并用以記年、月、日、時。

D.墓志銘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記敘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跡等;銘多

用韻文,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贊頌。

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第1頁共10頁

A.“歷數(shù)”指觀測天象以推算年時節(jié)候的方法,主要運用的是歷史和算術(shù)知識。

B.“孤”古時稱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稱為“獨”。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

D.“五經(jīng)博士”是學(xué)官名。五經(jīng)即《書》《詩》《禮》《易》《春秋》。

6.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稱?!冻鰩煴怼贰俺急静家隆敝械摹安?/p>

衣”亦為此義。

B.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表年份,一般由皇帝發(fā)起?!坝何醭酢敝械摹坝何酢?/p>

是宋太宗在位時的年號。

C.開喑B,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六部之一,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的事務(wù)。宋代刑部主官為尚書,

刑部侍郎是次官。

D.禁中,也作“禁內(nèi)”,指帝王接見大臣,商討、處置國家重要事務(wù)的辦公場所。未經(jīng)帝王允許,不

許人在其中隨便進出。

7.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黜陟”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對官員的晉升或進用,“陟”指對官吏的降職或罷免。

B.“陛下”原來指的是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后來引申為與帝王面對面應(yīng)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逆龍鱗”比喻犯人主或強權(quán)之怒。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觸之者,則必殺人。后人用“龍

鱗”指皇帝或其威嚴。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剝奪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強制其服勞役,“流”是將罪犯放逐到邊遠地

區(qū)進行懲罰。

8.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雜劇的角色有旦、末、凈、雜四類。元雜劇每本戲只有一個主角。末是女角,旦是男角。

B.“禮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其長官為禮部尚書,主要管理全國學(xué)校事務(wù)、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

往來等事宜。

C.“疏”指古代一種重要文體,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疏還可指對古書的舊注做進一步解釋。

D.“軒轅”即黃帝,生于軒轅之丘,號軒轅氏,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9.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會試”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一種。鄉(xiāng)試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舉行,因為在春天舉行,

又稱春試或春闈。

B.“致仕”就是舊時官員交還官職,即今所謂退休。依照古制,官員在一般情況下七十歲致仕,有疾

患的則可以請求提前。

第2頁共10頁

C.“服闋”是指舊時官員三年守喪期滿除服。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離職回籍守喪,滿三年后朝

廷再授予新的職務(wù)。

D.“尚書”是中國古代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代,或稱“掌書”,到了隋唐時確定為尚書省下設(shè)的六個部

的最高行政長官。

10.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結(jié)發(fā)戴冠,以示成年,稱“弱冠”,未成年稱“未冠”。

B.蔭:古代的一種制度,子孫因先輩有勛勞或官職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賞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們以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后用作國家的代稱。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祿,引申指官吏的職位和品級,三秩,即三級或三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郝處俊,安州安陸人。好學(xué),嗜《漢節(jié)》,崖略暗誦。貞觀中,第進士,解褐著作佐郎,襲父爵。兄

弟友睦,事諸舅謹甚。召拜太子司議郎,累遷吏鄢侍郎。上元初,帝觀醺翔鸞閣,時赤縣與太常音技分東

西朋,帝詔雍王賢主東,周王顯主西,因以角勝,處俊曰:“禮所以示童子無誑者,恐其欺詐之心生也。

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黨使相夸,非所以導(dǎo)仁義,示雍和也?!钡坼嶂梗瑖@曰:“處俊遠識,非

眾臣所逮。”開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嘆其忠,舉哀光順門,祭以少軍,蠕絹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

詔百官赴哭,官危葬事。(節(jié)選自《新唐書?郝處俊傳》)

A.《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國文武官員的選用、任免、考核、調(diào)動等事務(wù),主管是吏部尚書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國特定的歷史時代,還可指儒家經(jīng)典,文中用以指年齡。

D.“少牢”指我國古代祭祀時用羊和豬當祭品,“太牢”則指祭祀帝王時用牛、羊和豬當祭品。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歲等早,奐微服北渡,冠氏帥趙壽之即延致奐,待以師友之禮。門人有

自京師載書來者,因得聚而讀之。東平嚴實聞奐名,數(shù)問其行藏,奐終不一詣。用醫(yī),試諸道進士。奐試

東平,兩中賦論第一。從監(jiān)試官北上,謁中書耶律楚材,楚材奏薦之,授河南路征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

使……在官十年,乃道考于燕之行臺。奐博覽強記,作文務(wù)去陳言,以蹈襲古人為恥。朝廷諸老,皆折行

輩與之交。關(guān)中雖號多士,名未有出奐右者。

(選自《元史?楊奐傳》,有刪改)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紀年法。

B.微服是指為隱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換成平民的服裝,古代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

C.請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D.行輩,即排行和輩分。儒家文化強調(diào)論資排輩,漢族重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xù)至今。

第3頁共10頁

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崔慰祖字悅宗,清河?xùn)|武城人也。父慶緒,永明中為梁州刺史。慰祖解強奉朝請……與丹陽丞劉派素

善,遙光據(jù)東府反,慰祖在城內(nèi)。城未潰一日,混謂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門者出之。慰祖遍闞自

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晉人物,為四十卷,半成。臨卒,與從弟緯書云:“常

欲更注遷、固二史,采《史》《漢》所漏二百馀事,在廚麓,可檢寫之,以存大意?!逗a分尽妨嘉粗芟?,

可寫數(shù)本,付護軍諸從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劉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業(yè)也?!保ㄟx自《南

齊書》列傳第三十三,有刪改)

A.“解褐”指脫去粗布衣服,換上官服,入仕做官。上古時期所謂“布”,是指麻織品或葛織品,用麻

葛織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B.“闕”是宮門兩側(cè)的高臺,左右各一,中間為通道。又可借指宮廷?!霸勱I”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

赴京都。

C.“卒”是古代稱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稱

為"死”。

D.“從事”,官名。漢制,州刺史的輔佐官吏如別駕、主簿、功曹等均稱從事史。漢以后三公及州郡

長官都自辟僚屬,多稱“從事”。

14.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薛季昶,絳州龍門人也。則天初,上封事,解福拜監(jiān)察御史。頻按制獄稱旨,掌迂御史中丞。久現(xiàn)不

年,季昶自定州刺史入為雍州長史,威名甚著,前后京尹,無及之者。俄遷文昌左丞,歷魏、陜二州刺史。

長安末,為洛州長史,所在皆以嚴肅為政。睿宗即位,下制曰:“故儲州司馬薛季昶,剛干義烈。早承先

顧,驅(qū)策中外,績譽昭宣;有莊、湯之推舉,同汲黯之強直。屬丑正操衡,除其異己,橫加竄責,卒至殂

亡。言念忠冤,有懷嘉悼??韶悹I左御史大夫,仍同敬暉等例,與一子官?!保ㄟx自《舊唐書?薛季昶傳》,有

刪改)

A.“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是指脫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為官。

B.“累遷”也可說是遷累,都指多次升遷,在古代多指變動官職,一般不涉及貶職、降職等官位變化

情況。

C.“久視元年”是以皇帝的年號紀年的方法。此外古代還有用干支紀年或年號與干支合起來紀年的方

法。

D.“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在大臣死后,追授給大臣一個較高的官職或稱號。也稱

追贈,被追贈的人多為非正常死亡。

15.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高弘圖,字研文,膠州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卑。天啟初,陳時政八患,請用鄒

第4頁共10頁

元標、趙南星。巡按陜西,題薦屬吏,趙南星糾之,弘圖不能無望,代還,瞥樂去。魏忠賢亟攻東林,其

黨以弘圖嘗與南星有隙,召起弘圖故官。入都,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詔獄,鍛煉嚴酷。弘圖果

瞬論南星,然言“國是己明,雷霆不宜頻擊”,“詔獄諸臣,生殺宜聽司敗法”,則頗謂忠賢過當者。疏中又

引漢元帝乘船事,忠賢方導(dǎo)帝游幸,不悅,矯旨切責之。后諫帝毋出理東郊,又極論前陜西巡撫喬應(yīng)甲罪,

又嘗語刺崔呈秀。呈秀、應(yīng)甲皆忠賢黨,由是忠賢大怒,擬順天巡按不用。弘圖且陽,遂令閑住。(節(jié)選自

《明史?高弘圖傳》)

A.“御史”是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責監(jiān)察朝廷、官吏的失職或不法行為。

B.“移疾”,舊時官員上書稱病,多為居官者求退的婉辭。

C.“疏”,本義是條陳,即逐條陳說。這里指臣子向皇帝上書言事、條議是非的文字。

D.“乞歸”,和“乞骸骨”“請辭”“告老”的意思相同,都是官員要求請求告老還鄉(xiāng)的意思。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

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興造,必須貴順物情。秦始皇營建宮室,而人多謗議者,

為徇其私欲,不與眾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遠想秦皇之事,遂不復(fù)作也。至如雕鏤器物,珠

玉服玩,若恣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車服、婚嫁、喪葬,準品秩不合服用者,

宜一切禁斷?!庇墒嵌觊g,風(fēng)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饑寒之弊。岑文本為中書令,宅卑濕,

無帷帳之飾。有勸其營產(chǎn)業(yè)者,文本嘆曰:“吾本漢南一布衣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致位中書令,

斯亦極矣。荷俸祿之重,為懼已多,更得言產(chǎn)業(yè)乎?”言者嘆息而退。戶部尚書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

陋,祭享無所,令有司特為之造廟。魏征宅內(nèi),先無正堂,及遇疾,太宗時欲造小殿,而輟其材為征營構(gòu),

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素褥布被,以遂其所尚。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quán)萬紀上言:”宣、饒二州諸山大

有銀坑,采之極是利益,每歲可得錢數(shù)百萬貫。"太宗曰:“朕貴為天子,是事無所少之,惟須納嘉言,進

善事。且國家剩得數(shù)百萬貫錢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見卿推賢進善之事又不能按舉不法震肅權(quán)豪惟道稅鬻銀

坑以為利藁。昔堯、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淵谷,見稱千載。后漢桓、靈二帝好利賤義,為近代庸暗之主。

卿遂欲將我比桓、靈耶?”是日敕放令萬紀還第。貞觀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終儉約,上疏諫曰:“臣

自擢居左右,每侍唯摩,屢奉明旨。常許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失;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頃年以來,稍

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笔枳?太宗謂征曰:“人臣事主,順旨甚易,忤情尤難。朕今聞過能改,

庶幾克終善事。若違此言,更何顏與公相見?復(fù)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深覺詞強理直,遂列為屏障,

朝夕瞻仰。又尋付史司,冀千載之下識君臣之義?!蹦速n征黃金十斤,廄馬二匹。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16.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需要斷句,請將相應(yīng)位置的標號涂黑。

且國家剩得數(shù)百萬貫錢因何如回得一有才行回人回不見卿推賢進善之事國又不能按舉國

第5頁共10頁

不法回震肅權(quán)豪回惟道稅鬻國銀坑口以為利益。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日而就”的“就”與《勸學(xué)》中“金就礪則利”的“就”含義不同。

B.治書侍御史,唐初為御史大夫的副職,管理賦稅、俸餉等財政事宜。

C.還第,即回家。古代往往指官吏因辭職或被解職而返回自己的私宅。

D.帷幄,指室內(nèi)懸掛的帳幕,常代指天子的近側(cè)或?qū)浀哪桓?、軍帳?/p>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宗認為驕奢會帶來滅亡的危險。他以儉律己,雖已備好材木,仍取消建造宮殿的計劃;他又定

規(guī)矩戒奢從儉,約束臣下,取得了明顯成效。

B.貞觀年間,上下尚儉。岑文本因出身低微而覺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祿,放棄謀求私產(chǎn);而戴胄、

魏征身居要職卻居宅簡陋,得到太宗的嘉許。

C.權(quán)萬紀進言朝廷建議開采宣、饒兩州銀坑獲利,受到太宗責罰。太宗認為,天子應(yīng)當采納嘉言、

多行善事,不能好利賤義而變成昏庸的君王。

D.太宗尊崇堯舜之道,不愿意重蹈桓帝、靈帝等昏君的覆轍;他不僅能以史為鑒,還能樂于接受臣

子勸諫,不斷修正自我,力求做到慎終如始。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人多謗議者,為徇其私欲,不與眾共故也。

譯文:

(2)頃年以來,稍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

譯文:...........................................................................

20.太宗期望后人能識其“君臣之義”,太宗和魏征的“君臣之義”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請簡要說明。

答:...........................................................................

第6頁共10頁

1.解析:B項,“奉,這里意為恭敬地獻上”錯誤;奉,恭敬地用手捧著。

答案:B

2.解析:A項,“高祖”是皇帝的廟號。

答案:A

3.解析:D項,“汴梁”不是南京的別稱,而是開封的別稱。

答案:D

4.解析:C項,題干中“十二天干、十地支”錯誤,應(yīng)該是“十二地支、十天干”。

答案:C

5.解析:A項,“主要運用的是歷史和算術(shù)知識”錯。

答案:A

6.解析:D項,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宮苑。

答案:D

7.解析:A項,“黜”“陟”的意思說反了。

答案:A

8.解析:A項應(yīng)該是旦是女角,末是男角。

答案:A

9.解析:A項中說會試“由皇帝主持”錯誤,會試由禮部派官員主持。

答案:A

10.解析:C項,“社,谷神;稷,土神”有誤,應(yīng)為“社,土神;稷,谷神”。

答案:c

11.解析:根據(jù)積累的文化常識可知:吏部掌管全國文官,兵部掌管全國武官。故選B。

答案:B

【參考譯文】

郝處俊,安州安陸人。他愛好學(xué)習(xí),特別喜歡《漢書》,大致都能背下來。貞觀年間,考中進士,任

著作佐郎,承襲父親的封爵。兄弟間和睦友愛,侍奉舅舅們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議郎,逐步升

官至吏部侍郎。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鸞閣大宴群臣,那時赤縣與太常的音樂演出班子分東西朋,皇帝

詔令雍王賢掌握東朋,令周王顯掌握西朋,要他們比賽角勝,郝處俊勸說:“禮中要教育孩子不說謊,是

擔心孩子們會生出欺詐之心?,F(xiàn)在兩位王還很年輕,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讓他們聚朋結(jié)黨,相互夸示,

這不是教導(dǎo)仁義、表現(xiàn)雍容祥和的辦法?!被实塾谑羌纯讨浦梗⒏袊@:“處俊有遠見卓識,非一般臣子所

能比得上?!遍_耀元年(681)死,終年七十五歲?;实郯@他的忠心赤誠,為他在光順門舉哀,用少牢祭奠,

送治喪絹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詔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

第7頁共10頁

12.解析:根據(jù)積累的文化常識可知:“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錯誤,“微服私訪”的還有帝王。

答案:B

【參考譯文】

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癸巳年,楊奐著便裝渡黃河北上,冠氏帥趙壽之立即邀請楊奐前來,以

師友的禮節(jié)對待他。楊奐門人中有人從京師運載書籍前來冠氏,因此得以相聚讀書。東平嚴實聽說楊奐的

名聲,多次詢問他的行止,楊奐始終不去拜見嚴實。戊戌年,考試各道進士。楊奐就試于東平,兩道考試

都中詩賦、策論第一。隨監(jiān)試官北上,拜見中書令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上奏推薦楊奐,任命他為河南路征

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在任十年,于是向燕京的行臺請求退休。楊奐博覽群書,長于記憶,作文章

務(wù)必去除陳詞濫調(diào),以因襲古人為恥辱。朝廷中諸位年高德重者,都降低輩分與他交往。關(guān)中地區(qū)雖然號

稱人才眾多,但名聲沒有超過楊奐的。

13.解析:根據(jù)積累的文化常識可知: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其他所有人的死亡。故選

Co

答案:c

【參考譯文】

崔慰祖,字悅宗,是清河郡東武城人。父親崔慶緒,永明年間擔任梁州刺史。崔慰祖脫去布衣做官擔

任奉朝請……崔慰祖和丹陽縣丞劉泅一向要好,蕭遙光占據(jù)東府造反時,崔慰祖正在城內(nèi)。在城池還沒有

被攻下的一天,劉派對崔慰祖說:“你家中有老母親,應(yīng)當趕快出城去?!庇谑敲亻T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

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禁在尚方,病死。崔慰祖著有《海岱志》,記載了從太公時起到西晉時止的人物,

寫到四十卷,完成了一半。臨死時,寫信給堂弟崔緯說:“常想再注釋司馬遷、班固兩人的歷史著作,已

搜集到《史記》《漢書》遺漏未載的二百多件事,放在櫥柜竹箱中,你可以整理好寫出來,以保存它的大

意?!逗a分尽反_實不夠完善詳細,你可抄寫幾本,交給護軍各位從事每人一本,也給朋友任昉、徐寅、

劉洋、裴揆等,讓后世的人知道我稍微有些清高的事業(yè)?!?/p>

14.解析:“被追贈的人多為非正常死亡”錯誤。

答案:D

【參考譯文】

薛季昶,是絳州龍門人。武則天初年,他呈上密封奏章,因此脫去布衣被授予監(jiān)察御史。(他)多次審

問皇帝特命監(jiān)禁的犯人,很合皇帝的心意,多次升遷做了御史中丞。久視初年,薛季昶由定州刺史入京任

雍州刺史,聲名卓著,前后擔任京兆府長官的,沒有人能趕上他。不久升任為文昌左丞,歷任魏、陜二州

刺史。長安末年,任洛州長史,所到之處,執(zhí)政都嚴謹而有法度。睿宗即位,頒布詔令說:“已故信州司

馬薛季昶,剛烈正直講義氣,從前受到前朝的眷顧,歷任內(nèi)外官職,政績和聲譽顯揚,有莊、湯一樣舉薦

賢能的美德,有同汲黯一樣倔強正直的品行。適逢嫉害正直的人操持權(quán)柄,排斥異己,橫加放逐責罰,最

第8頁共10頁

終慘死。顧念忠臣之冤,感懷善人之悼,可以追贈左御史大夫,仍然同敬暉等人一樣,授予一個兒子官職?!?/p>

15.解析:“請辭”不是請求告老還鄉(xiāng)的意思。

答案:D

【參考譯文】

高弘圖,字研文,膠州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官中書舍人,提升為御史。天啟初年,高弘圖上書

陳述當時政治的八項弊端,請求任用鄒元標、趙南星。他外出巡察陜西時,提名推薦手下的官吏,趙南星

檢舉他的過失,高弘圖心中不能無怨恨,被人接任返朝后,他稱病回鄉(xiāng)去了。魏忠賢急于攻擊東林黨人,

他的黨羽認為高弘圖曾經(jīng)與趙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圖出來擔任原職。高弘圖進京以后,楊漣、左光斗、

魏大中等人已經(jīng)關(guān)進了關(guān)押欽犯的監(jiān)獄,羅織罪名十分嚴酷。高弘圖果然上書彈劾趙南星,但是奏疏中也

講“國事是非現(xiàn)已明了,打擊不應(yīng)太多”,“欽犯監(jiān)獄中的幾個大臣,對他們的生殺應(yīng)該由法律部門來決定”,

有多指魏忠賢過分的意思。奏疏中又援引了漢元帝乘船游玩的事,當時魏忠賢正引導(dǎo)熹宗出游,所以魏忠

賢不高興了,假托皇帝的詔書嚴厲批評了他。后來,高弘圖又諫阻皇帝到東郊出游,極力講原陜西巡撫喬

應(yīng)甲的罪行,還曾用言語指責崔呈秀。崔呈秀、喬應(yīng)甲都是魏忠賢的同伙,因此,魏忠賢很惱火,朝廷擬

讓高弘圖出任順天巡按,魏忠賢不用他。高弘圖請求棄官回鄉(xiāng),魏忠賢就命令他回家閑住。

16.解析:句意:再說,國家積攢數(shù)百萬貫錢,哪如得到一個有才行的人?你不推舉賢能,表彰善事,

也不揭發(fā)奸邪之人,肅清豪強,只知道上奏售賣銀礦這些有關(guān)實利的事情?!昂稳纭北矸磫?,用在句首,與“得

一有才行人”聯(lián)系緊密,不能斷開;"不法”作"按舉”的賓語,動賓之間不能斷開。

答案:ADEGHJ

17.解析:B項,“管理賦稅、俸餉等財政事宜”錯,治書侍御史,管理圖籍文書。

答案:B

18.解析:B項,“因出身低微而覺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祿,放棄謀求私產(chǎn)”錯,原文“吾本漢南一布衣

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致位中書令,斯亦極矣”是岑文本自謙之語,不謀求私產(chǎn)是他崇尚節(jié)儉、懂

得自愛的表現(xiàn),不是因出身低微而覺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祿。

答案:B

19.解析:(1)“謗議”,非議?!搬咂渌接保瑵M足自己的私欲?!肮病?,一同享用。(2)“頃年”,近年?!吧浴?,

逐漸?!肮浴?,違背?!瓣佟保瑥那?。“敦樸”,敦樸、儉約。“克”,能。“終”,堅守到底。

答案:(1)而百姓有很多非議,這是因為始皇只是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緣故。

(2)近年以來,您逐漸違背了昔日的志向,敦樸、儉約的理念,也漸漸不能堅守到底。

20.解析:結(jié)合“人臣事主,順旨甚易,忤情尤難。朕今聞過能改,庶幾克終善事”可知,太宗作為君

主,能夠贊賞臣子的“忤情”上諫;能夠察納雅言,知錯能改。結(jié)合“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終儉約,上疏諫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