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岳麓版必修1學案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_第1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必修1學案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_第2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必修1學案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_第3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必修1學案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_第4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必修1學案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課程標準】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知識點一金田起義1.背景(1)民族矛盾尖銳。①外國商品大量涌入,沖擊了傳統(tǒng)經濟結構,導致部分手工業(yè)者破產。②鴉片的輸入連年激增,白銀外流更加嚴重。③戰(zhàn)費和賠款加重了人民負擔。(2)階級矛盾激化。①清政府吏治極端腐敗,各級官吏大肆搜刮人民。②天災不斷,廣西各種矛盾尤為突出。2.準備: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號召群眾進行反抗斗爭。3.爆發(f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知識點二天國興衰1.建立政權: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稱“天京”。2.進入全盛(1)軍事上:為拱衛(wèi)天京,進行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在軍事上達到全盛。(2)政治上:頒布了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婦女與男子平等。3.由盛轉衰(1)天京事變:1856年,領導集團發(fā)生內訌,太平天國由此元氣大傷。(2)重振天國。①軍事:洪秀全起用年輕將領陳玉成和李秀成指揮軍事,連挫清軍,士氣重新高漲。②政治: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施政方案《資政新篇》。4.走向失敗(1)1863年,在英、法軍隊支援下,曾國藩兵分三路圍困天京。(2)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5.歷史意義(1)掃蕩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2)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3)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是當時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智慧結晶。1.用內因與外因原理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和特點。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始終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階級矛盾的尖銳必然會導致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這是內因。而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瘋狂掠奪并攫取大量特權,勒索賠款又加重了農民負擔,加速了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這是外因。正是由于此外因的存在,使太平天國運動具有了與以往農民起義所不同的顯著特征——既反封建又反侵略。2.太平天國的軍事勝利缺乏政治、經濟、思想上的牢固基礎,受階級、時代的局限,不可能提出徹底改造封建社會的綱領,更不能阻止政權的封建化,高潮中潛伏著危機。3.《資政新篇》繼承了《天朝田畝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并且彌補了《天朝田畝制度》改造社會方案上落后性與空想性的不足,但兩者在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社會經濟的主張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由于太平天國缺乏《資政新篇》實施所必需的主、客觀條件,《資政新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束之高閣成為歷史的必然。4.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與其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的力量過于強大,是以往農民戰(zhàn)爭未曾遇到的新情況。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zhàn)爭必然要失敗。1.太平天國定都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標志其達到全盛時期。(×)2.《資政新篇》反映了當時的時代潮流,成為太平天國科學的革命綱領。(×)3.《資政新篇》和《天朝田畝制度》都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它們是一脈相承的。(×)4.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表明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主題一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1.《天朝田畝制度》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當收成時……余則歸國庫,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銀錢亦然……所有婚娶彌月喜事,俱用國庫;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錢?!短斐锂€制度》(1)材料一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思想觀點,具體涉及社會經濟的哪些領域,有何進步意義?答案:思想觀點:體現(xiàn)了一種絕對平均主義的思想。領域:涉及土地分配、勞動產品分配和消費方式等。意義:要求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意義。材料二:小弟楊秀清……奏為征辦米糧以裕國庫事……建都天京,兵士日眾,宜廣積米糧,以充軍儲而裕國課。弟等細思安徽、江西米糧廣有,宜令鎮(zhèn)守佐將在彼曉諭良民,照舊交糧納稅。御照:胞等所議是也,即遣佐將施行。欽此。(2)據(jù)材料二,分析何為“照舊交糧納稅”?“照舊交糧納稅”反映了當時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綱領存在什么問題?答案:含義:“照舊交糧納稅”,就是沿用清朝的封建經濟政策征收田賦。存在問題:《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性,根本無法實施;當時嚴峻的戰(zhàn)爭形勢,也使其無法實施。2.《資政新篇》材料:《資政新篇》主張“以法治國”,輿論監(jiān)督和直接選舉政府官員,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獎勵技術發(fā)明,提倡保險事業(yè)。(3)據(jù)材料,分析在《資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了什么主張,具有怎樣的進步意義?答案:主張:提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意義: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要點:比較《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提示:(1)不同點(2)聯(lián)系:《資政新篇》繼承和發(fā)展了《天朝田畝制度》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彌補了《天朝田畝制度》在改造社會方案上落后與空想的不足。主題二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1.太平天國反清背景材料:……(今滿洲)凡有水旱,略不憐恤……又縱貪官污吏,布滿天下……官以賄得,刑以錢免……凡有起義興復中國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楊秀清等《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1)依據(jù)材料,概括太平天國反清的理由。答案:清朝統(tǒng)治腐敗,社會貧富懸殊,百姓流離。2.太平天國運動指導思想材料:洪秀全創(chuàng)拜上帝會,把西方基督教教義、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2)據(jù)材料歸納概括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的突出特點。答案:利用了外來宗教,把西方基督教義和中國儒家大同思想相結合。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材料:現(xiàn)在說到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軍兩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軍確受重大損失,但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逗槿诗\自述》(3)材料中洪仁玕分析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認為正確嗎?請說明理由。答案:不正確。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鎮(zhèn)壓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客觀原因,不是根本原因。4.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材料: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規(guī)模巨大、波瀾壯闊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zhàn)爭。(4)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具有哪些新的時代特點。答案:①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②太平天國的領袖還提出了一個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③太平天國運動同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互相配合,共同構成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要點:農民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提示:(1)作用①農民階級深受地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革命性強且人數(shù)眾多,這決定了農民階級始終是近代中國革命的動力,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②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客觀上起了減緩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作用。(2)局限性①階級局限性a.經濟上,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b.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c.思想上,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多是用迷信的思想宣傳和組織群眾。d.組織上,農民階級帶有嚴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難以形成團結統(tǒng)一的領導核心,天京事變就是集中體現(xiàn)。②時代局限性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外反動勢力進行聯(lián)合,這是以往農民戰(zhàn)爭未曾遇到的新情況。b.由于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較晚和發(fā)展不充分,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未成熟到領導農民革命的程度,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zhàn)爭必然要失敗。題組一金田起義1.太平天國時期的民謠唱道:“天字旗號飄得遠,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來到,降妖除魔聲震天。”這說明(C)A.太平天國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B.太平天國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C.太平天國的宣傳組織方式落后D.降妖除魔體現(xiàn)了太平天國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質解析: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A項錯誤;材料只體現(xiàn)了太平天國反封建統(tǒng)治的內容,沒有體現(xiàn)其反侵略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內容,B、D兩項錯誤;從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國以民謠的形式進行宣傳表明其宣傳組織方式落后,故選C項。2.“天兵來殺妖,全為窮鄉(xiāng)親。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边@首歌謠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國民大革命 D.土地革命解析:義和團運動、國民大革命沒有分田地,B、C項錯誤;土地革命和“天兵”無關,D項錯誤。答案為A項。3.太平天國一開始就把斗爭矛頭指向清政府,其決定因素是(A)A.鴉片戰(zhàn)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B.上帝的指示C.自然災害嚴重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動解析: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與農民階級的階級矛盾激化,因此,太平天國運動將斗爭矛頭直指清政府,故選A項。題組二天國興衰4.“八月,陳玉成、李秀成兩軍在滁州境內會師東進,攻破浦口,再次擊潰江北大營,并進占江浦……經過激戰(zhàn),太平軍摧毀了湘軍全部營壘,殲滅曾國藩之弟曾國華等湘軍數(shù)千人,李續(xù)賓自殺。太平軍乘勝追擊,收復桐城,圍困安慶的清軍不戰(zhàn)而逃,皖北復為太平天國所有。”其影響是(B)A.解除了對天京的包圍B.天京上游局勢暫時得到穩(wěn)定C.切斷了清政府的財源D.為進軍江西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解析:題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國后期軍事斗爭的史實,故B項正確;解除了對天京的包圍是江南大營的摧毀,故A項錯誤;C項是太平天國前期軍事斗爭——東征的意義,排除;D項是太平天國前期軍事斗爭的影響,排除。5.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凡天下,樹墻下以桑;凡婦,蠶績縫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贝艘?guī)定反映了太平天國(A)A.具有鮮明的小農意識B.追求絕對的平均主義C.要廢除封建土地制度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解析:根據(jù)材料“樹墻下以桑”“蠶績縫衣裳”可知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具有鮮明的小農意識,故A項正確。6.錢穆先生在他的講演中提出了一些對太平天國的看法:“他們對下層民眾,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淺一些的社會主義,大抵他們是有此想法的。”能夠證明這一觀點的有力證據(jù)是(B)A.定都天京 B.頒布《天朝田畝制度》C.發(fā)動金田起義 D.提出《資政新篇》解析:《天朝田畝制度》體現(xiàn)了平均主義的思想,規(guī)定將土地按照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7.“主張興辦近代工礦交通金融郵政事業(yè),并允許私人經營,允許使用雇傭勞動;主張與外國平等來往通商,同時用競爭手段抑制經濟擴張。”《資政新篇》的這些改革建議,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說明(D)A.這個文件適應了太平天國革命的需要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對農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C.當時的農民階級要求發(fā)展資本主義D.農民領袖能夠接受近代先進事物解析:《資政新篇》主張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這一主張能夠被洪秀全接受,說明農民領袖能夠接受先進事物,D項正確;但《資政新篇》本身并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不能反映農民階級的要求,并沒有真正實施,A項錯誤;B、C兩項與史實不符。8.立足19世紀中期,從世界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在太平天國運動領導者所采取的措施中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是(D)A.以“囯”字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B.采用宗教,建設天國C.頒布《天朝田畝制度》D.頒布《資政新篇》解析: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而西方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題干材料中“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只能是太平天國采取的發(fā)展資本主義措施,即《資政新篇》的頒布,《資政新篇》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要求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愿望,故D項正確。9.洪秀全原名火秀,自己改名“秀全”,取“禾(吾)乃人王”之意;以“囯”代“國”,“王居其中”之意。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宮中享樂,對于政事卻不甚關心,由此看來,太平天國運動(B)A.因領導階層貪圖享樂導致最終失敗B.受階級局限失敗有其必然性C.領導人深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