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七章算法復數推理與證明72復數課件理北師大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0/2C/wKhkGWYJj8SAJawbAAJaQnuOF2Y815.jpg)
![2022屆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七章算法復數推理與證明72復數課件理北師大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0/2C/wKhkGWYJj8SAJawbAAJaQnuOF2Y8152.jpg)
![2022屆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七章算法復數推理與證明72復數課件理北師大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0/2C/wKhkGWYJj8SAJawbAAJaQnuOF2Y8153.jpg)
![2022屆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七章算法復數推理與證明72復數課件理北師大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0/2C/wKhkGWYJj8SAJawbAAJaQnuOF2Y8154.jpg)
![2022屆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七章算法復數推理與證明72復數課件理北師大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0/2C/wKhkGWYJj8SAJawbAAJaQnuOF2Y8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植物檢疫性細菌病害病原細菌不僅給農作物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引起巨大經濟損失。在檢疫檢驗工作中,也是重要內容。不少植物病原細菌被世界各國列為檢疫對象,并予以高度重視。我國在這方面制定了嚴格的檢驗檢疫條例和法規(guī),并且不斷深入研究處理與防治措施,提高檢驗檢疫水平。第九章植物檢疫性細菌病害1菜豆細菌性萎蔫病菌
分類地位: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厚壁菌門(Firmicutes),厚壁細菌綱(Firmibacteria),短小桿菌屬(Curtobacterium)。分布
:前蘇聯(lián)(格魯吉亞、克拉斯諾達爾地區(qū),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庫班等,烏克蘭)、土耳其、匈利牙、比利時、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突尼斯、澳大利亞(南部及昆士蘭)、加拿大、美國(東北各州,康涅狄格至弗吉尼亞、俄亥俄、密執(zhí)根;西部各州零星發(fā)生:威斯康星至科羅拉多,愛達荷,俄勒岡,蒙大拿)、墨西哥、哥倫比亞、德國、法國。菜豆細菌性萎蔫病菌2寄主植物
菜豆(Phaseolusvulgaris)、多花菜豆(P.coccineus)、利馬豆(PhaseoluslimensisMacfad)、金甲豆(P.lunatus)、赤豆(Vignaangularis)、豇豆(V.unguiculata)、綠豆(Vigna
radiata)、扁豆(Lablabpurpureus)、大豆(Glycinemax)、丁發(fā)草(Zomiaglabra),接種能侵染吉豆(Vignamungo)、豌豆(Pisumsativum)、玉米(Zeamays)。危害情況
菜豆最典型的癥狀是種苗葉片逐漸萎蔫,伴隨褪色,植株矮化。幼枝枯死。褪色葉片通常具深綠色、褐色或紅褐色病斑,變色區(qū)首先軟化,隨后干枯,葉片水漬接種產生白泡。在成熟豆莢上,病斑部位綠褐色,其余黃色。感病種子具不同大小和形狀的黃色病斑,打開豆莢,可見有黃色細菌菌膿在莖、葉上有水漬狀斑。菜豆莖上一般有銹色病斑,病菌于維管束中存活,并使其變褐,莖接種產生葉片脈間變黃和壞死。大豆的幼苗和成株均感病。葉片首先出現(xiàn)褪綠小斑,后擴大,沿葉片邊緣開始褪綠至中脈。感病組織干燥、變褐而死亡,在有風的情況下,變褐部位脫落,葉片顯得粗糙。當種植帶菌種子時,種苗矮化,葉片邊緣壞死或葉片上有壞死斑,豆莢形成不正常,但沒有在豆莢和莖上觀察到癥狀。
寄主植物
菜豆(Phaseolusvulgaris)、多3綠豆小花被害狀菜豆被害狀綠豆小花被害狀菜豆被害狀4綠豆維管束被堵狀綠豆葉片被害狀綠豆維管束被堵狀綠豆葉片被害狀5形態(tài)特征
菜豆萎蔫病菌為短小桿菌,革蘭氏陽性,能運動,不產孢,0.3-0.5×0.6-3.0μm,1-3根側或極鞭,直至略彎或楔形,單個或V、Y形或柵欄狀排列。在酵母膏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上,菌落光滑,完整,低隆不粘,黃色、桔黃色、粉紅色或紫色。3-4天菌落直徑1-4mm。病原生物學
菜豆萎蔫病菌生長最適溫度24-27℃,最高溫度35-37℃,氯化鈉最大忍耐力為7-9%,生長需要生物素,維生素B、泛醌。病菌主要在種子和病莖上越冬。病菌在菜豆和大豆的種子表面和內部存活,對干燥抗性極強,存活期可達20年以上,種子在實驗室條件下貯藏存活可達24年以上。據記載,在菜豆和小麥輪作的情況下,病原菌在田間土壤中至少存活2個冬季。形態(tài)特征
菜豆萎蔫病菌為短小桿菌,革蘭氏陽性,能運動,不6傳播途徑
菜豆萎蔫病菌是一個典型的維管束病害,主要靠種子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是國際貿易中帶病的菜豆和大豆、綠豆種子。種子子葉帶菌傳給葉片或直接進入維管束組織,引起系統(tǒng)發(fā)病。病菌在沒雨的情況下也能侵染,但不能通過氣孔侵入。病菌一旦進入植株,即在維管束組織定殖,病菌再侵染主要通過傷口,萎蔫的發(fā)生率隨莖和葉片組織的傷口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條件下,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incognita)提供病原侵入的傷口。灌溉水有利于局部傳播,如美國僅中西部地區(qū)及灌溉的高原地區(qū)發(fā)生普遍。砂性土壤比粘性土壤發(fā)病重,低溫、下雨和大風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傳播途徑
菜豆萎蔫病菌是一個典型的維管束病害,主要靠種子傳7檢疫與防治
菜豆細菌性萎蔫病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規(guī)定的一類危險性病害,并且是中蒙植檢雙邊協(xié)定規(guī)定的檢疫性病害,應加強檢疫,嚴格限制引種數量,入境口岸需嚴格檢查,必要時應指定隔離圃試種檢查。
用無病種子和作物輪栽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生長在干燥氣候條件下的種子常常是無病的,因此可以推薦作為種子產區(qū)。有些耐病品種(非免疫)已被發(fā)現(xiàn)。
檢疫此病菌EPPO建議,從菜豆細菌性萎蔫病發(fā)生國進口的菜豆種子應該來自無萎蔫病發(fā)生的地區(qū),或來自生長期無病的植株。采用種子檢測試驗的方法可防止該病的傳入。檢疫與防治
菜豆細菌性萎蔫病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8梨火疫病菌
分類地位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薄壁菌門(Gracilicutes),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歐文氏菌屬(Erwinia)分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哥倫比亞、危地馬拉、百慕大、海地、阿爾巴尼亞、新西蘭、英國、荷蘭、波蘭、丹麥、德國、比利時、法國、盧森堡、瑞典、挪威、愛爾蘭、北愛爾蘭、捷克共和國、瑞士、前南斯拉夫、亞美尼亞、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意大利、馬其頓、希臘、前南斯拉夫、埃及、塞浦路斯、以色列、土耳其、印度、日本、黎巴嫩、約旦、津巴布韋。梨火疫病菌9寄主植物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圍很廣,能為害梨、蘋果、山楂、木旬子、李等40多個屬220多種植物,大部分屬薔薇科Pomoideae亞科。危害情況梨火疫病最典型的癥狀是花、果實和葉片受火疫病菌侵害后,很快變黑褐色枯萎,猶如火燒一般,但仍掛在樹上不落,故此得名。目前國際上將其癥狀據受侵害的部位,分成5個階段:1.花枯萎
2.潰瘍枯萎3.枝枯萎
4.損傷枯萎5、砧木枯萎
寄主植物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圍很廣,能為害梨、蘋果、山楂、木10形態(tài)特征直桿菌,有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大小為0.9-1.8×0.6-1.5μm,多數單生,有時成雙或短時間內3-4個呈鏈狀。革蘭氏染色陰性。病原生物學
梨火疫病菌兼性厭氧,過氧化物酶陽性,氧化酶陰性,好氣條件下利用葡萄糖產酸不產氣,厭氧條件產酸緩慢。明膠碟形液化緩慢。不產生硫化氫,不利用丙二酸鹽。葡萄糖酸鹽氧化和七葉苷水解不穩(wěn)定。氯化鈉濃度高于2%以上時生長延緩,至6%-7%時則完全抑制??骨嗝顾?、鏈霉素和土霉素敏感。胞外多糖在病害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是菌膿的重要成份。菌膿的理化性質隨濕度變化而變化,干時皺、硬,大時膨脹易被雨水擴散,中等濕度的菌膿粘易被昆蟲、風傳播。
形態(tài)特征直桿菌,有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大小為0.9-111發(fā)病規(guī)律:梨火疫病菌在病株病疤邊緣組織或掛在樹上的病果上,還能在病株樹皮越冬。來年早春病菌在上年的潰瘍處迅速繁殖,遇到潮濕、溫和的天氣,從病部滲出大量乳白色粘稠狀的細菌分泌物,即為當年的初侵染源,通過昆蟲、雨滴、風、鳥類以及人的田間操作將病菌傳給健株。病菌亦通過傷口、自然孔口(氣孔、蜜腺、水孔)、花侵入寄主組織,有一定損傷的花、葉、幼果和茂盛的嫩枝最易感病。樹體傷口較多,氣溫18-24℃,相對濕度7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侵染,每天以3-30cm的速度向健康組織擴展,不久全株枯死。有時病菌入侵后經多年潛伏突然爆發(fā)。發(fā)病規(guī)律:梨火疫病菌在病株病疤邊緣組織或掛在樹上的病果上,還12傳播途徑梨火疫病的傳播,除風、雨、鳥類和人為因素外,昆蟲對梨火疫病的傳播擴散起一定的作用。據記載,傳病昆蟲包括蜜蜂在內有77個屬的100多種昆蟲。
梨火疫病遠距離傳播主要是感病寄主繁殖材料,包括種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運輸工具、候鳥及氣流。但對于如我國、澳大利亞等國,目前最有可能亦最危險的傳播途徑是通過病接穗、苗木、果實的傳帶。Psaltidas(1990)認為,梨火疫病在地中海地區(qū)擴散,并不能排除煙霧。傳播途徑梨火疫病的傳播,除風、雨、鳥類和人為因素13檢疫與防治要求引進的感病寄主必須具備植物檢疫證書,除種子之外,植株所有的部位都是病原菌的傳播源,但普遍認為果實上的病原菌風險性較小。目前沒有足夠的藥劑和其他處理方法能不毀掉植物組織的情況下根除病原菌。
唯一能防止或推遲其向無病區(qū)傳播的可靠方法是加強對進口寄主植物繁殖材料的嚴格檢疫,尤其是在果園和苗圃中要時刻保持這種警惕性。為了降低國際貿易對病害傳播的風險性,建議其他國家(包括梨火疫病發(fā)生的國家)建立無病區(qū)或實施生長期的檢疫。檢疫與防治要求引進的感病寄主必須具備植物檢疫證書,除種子之14
梨枝條“牧羊鞭”狀枯死梨花被害狀1梨枝條“牧羊鞭”狀枯死梨花被害狀115梨花被害狀2蘋果樹被害狀梨花被害狀2蘋果樹被害狀16菌膿從花托溢出果實被害狀菌膿從花托溢出果實被害狀17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分類地位
原核生物界(Procaryoces),薄壁菌門(Gracilicutes),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泛菌屬(Pantoea)
分布最早發(fā)生于美國,現(xiàn)分布于美國多個州、加拿大、墨西哥、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前蘇聯(lián)、波蘭、瑞士、意大利、前南斯拉夫(1986年發(fā)表的文章認為1952年的報道是錯誤的)、羅馬尼亞、希臘、、哥斯達黎加、波多黎各、圭亞那、秘魯、巴西。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18寄主植物
主要是甜玉米(ZeamaysL.),特別是甜玉米(Zeamaysvar.rugosa),也侵染馬齒玉米、粉質玉米、硬粒玉米和爆裂玉米。危害情況
玉米的各個生長階段可受到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的侵染,典型的癥狀是矮縮和枯萎。病株在苗期可導致枯萎死亡,如果在植株生長后期被感染,植株可以長到正常大小。玉米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導管里充滿黃亮色細菌粘液,病株的橫切面上可以看到滲出的粘液。
寄主植物主要是甜玉米(ZeamaysL.),特別是甜玉19形態(tài)特征
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是一種黃色的、不運動、無內生孢子、革蘭氏染色陰性、兼性厭氧桿菌,大小為0.4-0.7μm×0.9-2.0μm,以單個或短鏈形式存在。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上菌落小圓形,生長慢,黃色,表面平滑。在營養(yǎng)瓊脂上劃線培養(yǎng),其菌苔的變化為:從薄,黃色,濕潤,滑落到薄,橙黃色,干燥,不滑落。在肉湯培養(yǎng)液中生長微弱,形成灰色環(huán)和黃色沉淀物。病原生物學
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可通過種子傳播,有時在土壤、糞肥或玉米莖桿中越冬。該病在玉米各個生長階段都能發(fā)生,是一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在疫區(qū),玉米細菌枯萎病菌除由帶菌種子直接侵染種苗外,主要由帶菌昆蟲傳播。介體昆蟲一旦獲得病原,終生攜帶并傳播病原。病菌可在成蟲體內越冬,第2年春季通過取食而傳播。亦可通過遷移或被氣流帶傳至較遠田塊而傳播病害。傳病昆蟲越多,第2年發(fā)病越嚴重。此外,礦質營養(yǎng)影響病害的嚴重性。高氮、磷增加感病性,而高鈣、鉀可減輕病害的發(fā)生。高溫高濕病害發(fā)生嚴重,甜玉米較感病,而馬齒玉米很少感病,除非接種源水平很高。
形態(tài)特征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是一種黃色的、不運動、無內生孢子20傳播途徑
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玉米種子和帶菌昆蟲,如玉米跳甲等。在疫區(qū),玉米種子是初侵染之一,而主要由帶菌昆蟲在植株上取食而傳播。一般來說,在國際貿易中,帶菌昆蟲和病株不易成為傳播途徑,因此帶菌種子是該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因素,是傳入無病區(qū)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存在于種子的內、外部。檢疫與防治玉米細菌性枯萎病為我國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規(guī)定的一類危險性病害,并且是中俄、中朝、中南、中羅、中蒙植檢植保雙邊協(xié)定規(guī)定的檢疫性病害。根據“禁止進境物名錄”規(guī)定,禁止自發(fā)生該病的國家或地區(qū)(疫區(qū))引進種苗。因科研需要經審批特許者,應在指定的隔離檢疫圃內試種檢查。對傳病媒介昆蟲,需同時施行檢疫。傳播途徑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玉米種子和帶菌昆21種子檢測:在種子上檢測病原目前主要應用免疫熒光染色法。檢疫措施:可以檢查生產種子的玉米植株作為一項特殊的檢疫要求,但現(xiàn)在都用種子檢測法來檢疫。試驗結果表明,帶菌玉米種子在8-15℃下保存200-250天,或20-25℃下保存110-120天后,病菌自然從種子中消失。因此,應在適當的條件下貯存種子來根除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用化學方法來處理無效。防治該病可栽培抗病品種和選用無病種子,同時,噴殺蟲劑降低介體的蟲口密度,在生長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種子檢測:在種子上檢測病原目前主要應用免疫熒光染色法。22玉米葉片被害狀1玉米葉片被害狀2玉米幼苗被害狀1玉米幼苗被害狀2玉米葉片被害狀123媒介昆蟲玉米跳甲媒介昆蟲玉米跳甲24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分類地位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薄壁菌門(Gracilicutes)、假單胞桿菌科(Pseudomonadacea)、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稻黃單胞菌稻生致病型。分布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癥狀于1918年由Reiking首次在菲律賓被描述?,F(xiàn)主要分布于亞洲的菲律賓、中國、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巴基斯坦;非洲的塞內加爾、喀麥隆、尼日利亞、馬達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及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25寄主植物
禾本科(Gramineae),稻(Oryzaesativa)和其它稻屬植物(Oryzaspp.),人工接種也可侵染李氏禾(Leersiahexandra)但致病性較弱.危害情況細菌性條斑病主要侵染稻株的葉片,病斑可出現(xiàn)在葉子的任何部位。在水稻整個生育期均可引起發(fā)病。苗期的典型癥狀首先出現(xiàn)在第一片真葉上,病斑可在葉面任何部位發(fā)生,初呈暗綠色水漬狀半透明小點,繼而在葉脈間擴展成為寬約0.25~1mm、長約1~5mm左右的暗綠色水漬狀細條斑,病斑由暗綠轉為黃褐色,但兩端仍呈暗綠色。成株期發(fā)病,初期癥狀與苗期相似,葉片上暗綠色水漬狀半透明小點逐漸擴展成長短不一的水漬狀細條斑,顏色由暗綠色轉為褐色或橙褐色,但條斑病兩端仍為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長度一般在10mm左右,最長可達70mm以上,病斑上有許多小露珠狀的密黃色菌膿,菌膿干燥后不宜脫落。對光觀察,條斑呈半透明狀。發(fā)病嚴重時,多個條斑愈合成不規(guī)則的黃褐色至白色的大斑塊,看上去象水稻白葉枯病癥狀,但仔細分辨,還可看出是由許多透明的條斑融合而成。寄主植物
禾本科(Gramineae),稻(Oryzae26侵染循環(huán)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在我國南方稻區(qū)有再生稻和野生稻等自然寄主存在的地方可以在田間周年存活而成為主要的侵染源。但在長江流域,因冬季無自然寄主存在,故病田收獲的種子、病田殘株及病稻草,成為下季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病菌在稻谷上的存活期在12~16個月,在室內病草上的存活期也在12個月以上。病谷播后,病菌就會侵害幼苗的根及芽鞘而發(fā)病,插秧時又將病秧帶入本田為害。病菌主要通過氣孔和微傷口侵染葉片,在夜間潮濕條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膿。菌膿干燥后成小黃珠,可借風、雨、露水、分泌水和葉片接觸等進行再次侵染,也可通過灌溉水、雨水、昆蟲及人畜活動而傳到其他田塊。洪水、串灌、漫灌往往引起細條病的連片發(fā)生。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病菌從侵染到發(fā)病并出現(xiàn)菌膿只需5~7天的時間,特別是遇臺風暴雨或洪澇侵襲,易使稻葉擦傷,造成傷口,更有利于病菌入侵為害。侵染循環(huán)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在我國南方稻區(qū)有再生稻和野生稻27傳播途徑
病害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種子調運。病害的發(fā)生與為害,與品種、施肥、灌溉等關系密切,粳稻通常較抗病,而秈稻品種絕大多數感病,受害嚴重。一般雜交稻比常規(guī)稻感病,矮桿品種比高桿品種感病,糯稻最感病。洪澇淹漫或長期深灌,偏施或遲施氮肥的稻田,常常發(fā)病嚴重。檢疫與防治1.產地檢疫。2種子檢驗方法主要有:血清學方法(共凝集反應、ELISA檢測、免疫吸附分離)、噬菌體方法、常規(guī)的種子分離法檢驗或者種子育苗檢驗。3、防治方法:須貫徹以嚴格植物檢疫為前提,選用抗病良種為基礎,杜絕菌源為關鍵,秧田防治和水肥管理為重點及發(fā)病初期結合藥劑防治為輔助的綜合治理措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藥劑,國內廣泛使用的藥劑主要是葉青雙(川化018)及新植霉素,它們是一類保護性藥劑,在發(fā)病初期噴藥保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傳播途徑
病害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種子調運。病害的發(fā)生28水稻葉片被害狀水稻葉片上的菌膿水稻植株被害狀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病及噬菌體電鏡圖水稻葉片被害狀水稻葉片上的菌膿水稻植株被害狀水稻細菌性條斑病29番茄細菌性潰瘍病菌分類地位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厚壁菌門(Firmicutes),棍狀桿菌屬(Clavibacter),密執(zhí)安棍狀桿菌密執(zhí)安亞種。分布
亞洲:日本、印度、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中國;歐洲:挪威、芬蘭、前蘇聯(lián)、波蘭、匈牙利等國。番茄細菌性潰瘍病菌30寄主植物
潰瘍病菌的自然寄主主要是番茄(Lycopersicon)、龍葵(Solanumnigrum)、裂葉茄(S.triflorum)和其他茄科雜草。接種寄主有:乳茄(S.mammosum)、馬鈴薯(S.tuberosum)、醋粟番茄(L.
pimpinellifolium)、樹番茄(Cyphomandrabetacea)、心葉煙(Nicotianaglutinosa)、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向日葵、西瓜、黃瓜等。危害情況
從幼苗到座果期都可發(fā)生。初期癥狀主要是植株下部葉片小葉的邊緣出現(xiàn)卷縮、下垂、似缺水狀,病菌未達到的部位,其枝葉生長正常。在發(fā)病高峰期,葉脈和葉柄上出現(xiàn)白色小斑點,在莖和葉柄上出現(xiàn)褐色條斑,下陷,向上下擴展,病斑開裂而露出黃色至紅褐色的髓腔,形成潰瘍癥狀。若縱剖莖桿,可見木質部組織有黃褐色或紅褐色線條,沿線條的髓部很容易與木質部脫離,髓部黃褐色,呈粉狀干腐,發(fā)病后期木質部留下空洞。細菌通過維管束侵染果實,也可侵染胎座和果肉。幼嫩果實發(fā)病后皺縮、滯育、畸形,果實內的種子很小,黑色、不成熟,正常大小的果實感病后外觀正常,偶爾有少數種子變黑或有黑色小點,但仍具較高發(fā)芽率。
寄主植物
潰瘍病菌的自然寄主主要是番茄(Lycoper31形態(tài)特征
該病原細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無芽孢,無鞭毛,不含有莢膜,好氣;菌體短桿狀,大小為0.6~0.7×0.7~1.2μm,以單個或成對方式存在,細菌活動性差。在523培養(yǎng)基上于28℃培養(yǎng)3天后,出現(xiàn)針尖狀菌落,4天后菌落直徑達到1mm,黃色,圓形,略突起,邊緣整齊,光滑,不透明,粘稠狀。菌落的形狀在不同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有所變化,該病菌還存在白色、粉紅色、紅色、及橙色的變異菌落。傳播途徑
病菌在種子和病殘體上越冬,成為下茬或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番茄潰瘍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是帶菌種子和秧苗,種子內外層都可帶菌。種子傳病率一般為1%左右。形態(tài)特征
該病原細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無芽孢,無鞭毛,不32檢疫與防治:1、加強檢疫:嚴禁從病區(qū)調運種子,建立無病留種田。在番茄座果期進行田間檢查,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處理。2、藥劑保護: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用銅制劑如氧代銅、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二元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霧;亦可用農用鏈霉素或氯霉素200ppm噴霧或灌根,每次間隔5-7天,連續(xù)施用4-5次。3、種子處理:取出番茄果實中的種子,直接在20℃下用傳統(tǒng)方法發(fā)酵96小時,然后用0.6MHCl處理1小時或52℃溫水25分鐘。
4、建立無病苗床,保證床土不被病殘體污染。如發(fā)現(xiàn)病苗,應及時進行土壤處理或更換成無病土。對發(fā)病田塊實行3年以上的非茄科作物輪作并深耕以加速病殘體的腐爛,清除田間茄科雜草。檢疫與防治:33番茄葉片被害狀番茄果實被害狀番茄成株被害狀番茄葉片被害狀番茄果實被害狀番茄成株被害狀34大田番茄被害狀大田番茄被害狀35柑桔潰瘍病菌
分類地位
薄壁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科技在中藥植物油提取中的綠色環(huán)保策略
- 生活用紙設計新趨勢創(chuàng)新驅動的消費者體驗升級
- 生態(tài)保護與零碳公園規(guī)劃的融合實踐
- 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活動內容
- 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綠色發(fā)展路徑探索
- 小學勞動教育考核方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第6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
- 2024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3 我不拖拉 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商業(yè)銀行的風險審計與內部控制
- 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傭金返點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國配電變壓器市場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區(qū)中考英語一模試卷
- 潤滑油、潤滑脂培訓課件
- 2025年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華中師大一附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ADA糖尿病醫(yī)學診療標準指南修訂要點解讀(2025)課件
- 健康管理-理論知識復習測試卷含答案
- 國籍狀況聲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