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毒理學練習題+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9/09/wKhkGGYQP7iAM_UzAAKL-0qYnH0450.jpg)
![完整毒理學練習題+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9/09/wKhkGGYQP7iAM_UzAAKL-0qYnH04502.jpg)
![完整毒理學練習題+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9/09/wKhkGGYQP7iAM_UzAAKL-0qYnH04503.jpg)
![完整毒理學練習題+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9/09/wKhkGGYQP7iAM_UzAAKL-0qYnH04504.jpg)
![完整毒理學練習題+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9/09/wKhkGGYQP7iAM_UzAAKL-0qYnH045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項選擇題、
1.有關毒物單純擴散正確的是A
A.由高濃度處向低濃度處,不消耗能量B.由高濃度處向低濃度處,消耗能量
C.由低濃度處向高濃度處,不消耗能量D.由低濃度處向高濃度處,消耗能量
2.毒物在體內(nèi)的生物轉(zhuǎn)化?般需要經(jīng)過B
A.一個階段B.兩個階段C.三個階段D.四個階段
3.食品毒理學研究食品中化學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
A.體外試驗B.體內(nèi)試驗
C.流行病學研究D.人體觀察
4.影響化學物毒性的實驗條件主要是D
A.實驗動物的物種、實驗動物的品系以及實驗動物的個體因素與毒性反應
B.溫度與濕度、晝夜節(jié)律以及動物的飼養(yǎng)條件
C.實驗動物的性別、年齡、生理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
D.途徑和溶劑、染毒次數(shù)以及動物的飼養(yǎng)條件
5.外源化學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選動物為A
A.豚鼠B.大鼠C.家兔D、小鼠
6.亞慢性毒性試驗染毒期限一般為B
Ao24小時B.1—3個月C.1年D.2年
7.慢性毒性試驗中,高、中、低各劑量組間的劑量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
A.4倍B.3倍C.2倍D.1倍
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變.通常稱為A
A.基因突變B.染色體畸變
C.染色體的結構改變D.染色體的數(shù)目改變
9.細胞丟失或增加??條或幾條染色體叫做B
A.整倍體B.非整倍體C.斷裂D.斷片
10.有些化學物質(zhì)具有很高的化學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學水解產(chǎn)物就可以引起生物體的突變,
該化學物稱為D
A.染色體畸變劑B.間接誘變劑
C.基因突變劑D.直接誘變劑
11.化學致癌的多階段學說認為,化學致癌一般包括C
A?致癌和促癌階段B.致癌、促長和進展階段
C.引發(fā)、促長和進展階段D.促癌、致癌和進展階段
12.哺乳動物致癌試驗中,整個試驗結束后,患瘤動物總數(shù)在有效動物總數(shù)中所占的百分率,
稱為D
A.癌變發(fā)生率B.癌變發(fā)生數(shù)
C.腫瘤發(fā)生數(shù)D?腫瘤發(fā)生率
13.從孕體的主要發(fā)育階段來看,對外源化學物損傷極為敏感的胚胎時期是B
A.著床期B.器官形成期
C.胎兒期D.原腸期
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的第三階段試驗中的最敏感指標所得的N0AEL,若小于或
等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0倍,則說明C
A.該受試物可考慮允許使用于食品B.該受試物毒性較弱
C該受試物毒性較強D.該受試物應進行慢性毒性試驗
15.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的特效解毒劑是A
A,解磷定B.石灰水C,乙酰胺D.美蘭
16.動物試驗結果已證明,黃曲霉毒素主要誘發(fā)C
A.皮膚癌B.淋巴癌C.肝癌D.肺癌?
17.在進行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時,凡屬毒理學資料比較完整,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公布
日允許攝人量或不需規(guī)定日允許攝入量者,要求進行C
A.急性毒性試驗、Ames試驗
B.急性毒性試驗和骨髓細胞微核試驗
C急性毒性試驗、Ames試驗和骨髓細胞微核試驗
D.急性毒性試驗
18.慢性鋅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是C
A.便秘B.神經(jīng)性皮炎
C.頑固性貧血D.血紅蛋白含量升高
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D
A.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B.心血管病變
C.胃腸道癥狀D.牙齒和骨骼的損害
20.食品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B
A.微生物B外來化學物質(zhì)
C.寄生蟲或蟲卵D.環(huán)境污染物
21.若想定性描述一種外源化學物對機體產(chǎn)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選用A
A.危害性D.毒性C.危險性D.毒效應
22.一般認為,外源化學物的致突變作用屬于A
A.遲發(fā)毒性作用B.可逆毒性作用
C.一般毒性作用D.無閾毒性作用
23.在生物體內(nèi)可測量的生化、生理、行為、病理組織學或其他方面的變化,稱為D
A.接觸生物學標志D.反應生物學標志
C.效應生物學標志D.易感性生物學標志
24.苦杏仁中毒屬于A
A.鼠背中毒B.皂素中毒C.真菌中毒D.霉菌毒素中毒
25.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俁病是由工業(yè)廢水污染水體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屬(B)
A.銅B.汞
C.鉛D.鐵
26.按照丙烯酰胺來源推斷,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D)
A.大米B.面粉
C.黃瓜D.薯片
27.關于半數(shù)致死劑量敘述正確的是(A)
A.半數(shù)致死劑量是一個統(tǒng)計學數(shù)值,能夠全面反映外源化學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數(shù)致死劑量只與毒物本身和實驗動物有關
C.半數(shù)致死劑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D.表示半數(shù)致死劑量時,必須注明染毒時間
28.黃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強的一類是(A)
A.BlB.G1
C.M2D.G2
29.就營養(yǎng)因素而言,在腫瘤發(fā)生過程中屬于有效促長劑的是(?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類B.維生素A
C.維生素CD.維生素B2
3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A.慢性毒性試驗一般連續(xù)染毒為3個月
B.亞慢性毒性試驗應連續(xù)染毒3周
C.急性毒性試驗一般觀察時間是2周
D.急性毒性試驗應選用初斷乳的動物
31.致畸指數(shù)是(?C)
A.母體LD50與胎仔最小攝入量之比
B.母體LD50與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劑量之比
C.母體LD50與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劑量之比
D.母體LD50與致畸危害指數(shù)之比
32.世界上第一種轉(zhuǎn)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國市場的(B)
A.大豆B.西紅柿
C.玉米D.馬鈴薯
33.下列屬于脂溶性維生素的是(A)
A.維生素AB.維生素Bl
C.維生素B2D.維生素C
34.危險度是(?A)
A.外來化合物損害機體的能力
B.外來化合物損害機體的可能性
C.外來化合物損害機體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計
D.外來化合物損害機體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計
二、填空題
1.毒理學中的劑量通常是指機體接觸化學物質(zhì)的量或給予機體化學物質(zhì)的量,一
般以mg/kg表示。
2.急性毒作用帶(Zac)越窄,即Zac值越小,表示受試化學物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
險性越大。
3.一般情況下,外源性化學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徑有經(jīng)腎排泄、肝膽排泄、呼
吸道排泄和其他途徑排泄。
4.環(huán)境因素對化學物毒性的影響主要有溫度和濕度和晝夜節(jié)律兩個方面的
因素。
5.毒理學試驗中,實驗動物接觸受試物的方式和途徑應當與情況-致。一般多采用
方式給予。
6.微核是染色體的無著絲粒斷片或遲滯的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后期不能進入
子代細胞的核中,而在間期的子代細胞漿內(nèi)形成的游離團塊物質(zhì)。
7.從營養(yǎng)元素的促癌作用來講,大量的研究資料證實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腫
瘤發(fā)生過程中是有效的促長劑。
8.許多化學物質(zhì)有特定的靶器官,—腦—是甲基汞的靶器官,—腎—是鎘的靶器官。
9.生物學標志分為:接觸生物學標志,―效應生物學標志—、—易感生物學標志—o
10.生物膜可分為:細胞膜_、__細胞器膜——兩類。
11.化學毒物被動轉(zhuǎn)運可分為:—單純擴散_、—易化擴散_、濾過。
12.影響化學物分布的主要理化特性是:、分子大小和形狀、0
13.化學致癌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至少包括引發(fā)_、__促長—和進展三個階段。
14.所有毒理學試驗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是:隨機、—對照、_重復
15.化學物在體內(nèi)的I相反應主要包括:—氧化反應—、一還原反應___、水解反應。
16.基因突變可分為:—堿基置換__、—移碼突變—、整碼突變、片段突變等基本類型。
17.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外源化學物急性毒性分為5_級,我國食品急性毒性共分_6___級。
18.著色性干皮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DNA損壞—修復缺陷。
19.環(huán)境致癌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__和化學因素。
20.顯性致死試驗的觀察終點為__胚胎死亡_。
21.環(huán)境致癌因素中的一化學致癌是人類腫瘤的主要病因。
22.2003年我國修訂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__,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評價的原則和
內(nèi)容。
23.食品防腐劑包括—酸型防腐劑—、酯型防腐劑—和生物型三類。
三、名詞解釋題
1.慢性毒作用帶:是急性閾劑量與慢性閾劑量的比值。Zch=Limac/Limch
2.外源化學物:在人類生活的外界環(huán)境中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在體內(nèi)呈現(xiàn)一
定的生物學作用的一些化學物質(zhì),又稱“外源生物活性物質(zhì)”。
3.生殖毒性:對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損害和對后代的有害影響。
4.優(yōu)良實驗室規(guī)范:為保證毒性資料的質(zhì)量,管理部門要求提交的研究資料必須符合規(guī)定
的質(zhì)量控制要求,必須符合各自的''優(yōu)良實驗室規(guī)范"(GLP)的要求。
5.安全系數(shù):考慮到動物試驗結果外推到人們時的不確定性及人群毒性資料本身所包含的
不確定因素,確定的安全性界限范圍。
6.脂/水分配系數(shù):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與脂溶性
間達到平衡時,其平衡常數(shù)稱為脂水分配系數(shù)。
7.SPF動物:指體內(nèi)無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動物。即無傳染病的動物,容許攜帶非特
定微生物。
8.間接致癌物:本身不具有與細胞大分子的親核中心發(fā)生共價結合的能力,進入機體后需
經(jīng)過代謝活化生成親電子的活性代謝物,而作用于細胞大分子發(fā)揮致癌作用。
9.危險性:即在特定條件下,因接觸某種水平的化學毒物而造成機體損傷、發(fā)生疾病、甚
至死亡的預期概率。
四、簡答題
1.簡述食品毒理學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外源化學物質(zhì)的接觸相;外源化學物質(zhì)的
動力學相;外源化學物質(zhì)的毒效相
2.簡述劑量一反應關系的概念及其毒理學意義。
劑量-反應關系:指不同劑量外源化學物與其引起的質(zhì)反應發(fā)生率(%)之間
的關系。
毒理學意義:劑量一效應關系和劑量一反應關系是毒理學以及視頻毒理學中的
一種基本和普遍的規(guī)律,外源化學物接觸量和引起毒性作用的劑量一效應和劑
量一反應關系研究是毒理學研究的核心,食品毒理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確
定食品的化學物質(zhì)與其毒效應之間的關系,而劑量一效應和劑量一反應關系的
存在時受試物與機體損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重要證據(jù)。
3.簡述影響食品中化學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⑴化學物因素;(2)機體因素;(3)環(huán)境條件;(4)實驗條件;(5)化學物的聯(lián)合作
用
4.簡述慢性毒性試驗的目的。
1)研究慢性毒性劑量-反應(效應)關系;2)觀察慢性毒性效應譜、毒作用特點
和毒作用靶器官;3)觀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4)為毒性機制研究和將毒
性結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據(jù)。
5.簡述Ames試驗的原理。
鼠傷寒沙門菌突變試驗,又稱Ames試驗。原理:人工誘變的突變株依賴組氨酸,
在無組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上不能存活,致突變物可使其基因發(fā)生回復突變,使它在
缺乏組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上也能生長。
6.簡述食品中有毒物質(zhì)限量標準的制定程序。
答:危機識別、確定動物的NOAEL或LOAEL、確定人體每日容許攝入
量、攝入量評估、危險性特征的描述、確定每日總膳食中的容許含量、確定每
種食物中的最大容許量、制定食品中有毒物質(zhì)限量標準。
7.轉(zhuǎn)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的目的及主要作用?
目的:從技術上分析轉(zhuǎn)基因生物及其產(chǎn)品的潛在危險,確定安全等級,制定防
范措施,防止?jié)撛谖:Α?/p>
作用:①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jù);②保障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安全;③回答公眾疑
問;④促進國際貿(mào)易,維護國家權益;⑤促進生物技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8.何謂慢性毒性及慢性毒性研究的目的?
慢性毒性:實驗動物或人長期(甚至終生)反復接觸外源化學物所產(chǎn)生的毒性
效應。目的:1)研究慢性毒性劑量-反應(效應)關系;2)觀察慢性毒性效應譜、
毒作用特點和毒作用靶器官;3)觀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4)為毒性機制
研究和將毒性結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據(jù)。
9.何謂毒物的蓄積作用及蓄積系數(shù)的評價標準?
蓄積作用:外源化學物連續(xù)地進入機體,且吸收速度或總量超過代謝轉(zhuǎn)化排出的速度或總量,
化學物質(zhì)可能在體內(nèi)逐漸增加并貯留,這種現(xiàn)象稱為化學物質(zhì)的蓄積作用.
評價標準:各劑量組均無死亡,蓄積性不明顯;如僅1/2LD50劑量組有死亡,
其他組均無死亡,則為弱蓄積性;如1/2LD50劑量組無死亡,其他各組間死亡
數(shù)有劑量反應關系時,則為中等蓄積;如LD50劑量組有死亡,且有劑量反應
關系,則為強蓄積性。
10.何謂突變?簡述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的基本原理。
突變:遺傳結構本身的變化及引起的變異,是遺傳物質(zhì)的一種可遺傳的變異,
是致突變作用的后果。
鼠傷寒沙門菌突變試驗,又稱Ames試驗。原理:人工誘變的突變株依賴組氨酸,
在無組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上不能存活,致突變物可使其基因發(fā)生回復突變,使它在
缺乏組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上也能生長。
11.簡述食品中維生素D中毒的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
病因:短期內(nèi)多次給以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佝僂??;預防量過大,每日攝入維
生素D過多,或大劑量維生素D數(shù)月內(nèi)反復肌注;誤將其它骨骼代謝性疾病或
內(nèi)分泌疾病診為佝僂病而長期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
臨床表現(xiàn):早期癥狀為厭食、惡心、倦怠、煩躁不安、低熱、嘔吐、頑固性便
秘,體重下降;重癥可出現(xiàn)驚厥、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煩渴、尿頻、夜尿,
甚至脫水、酸中毒;尿中出現(xiàn)蛋白質(zhì)、紅細胞、管型等改變,隨即發(fā)生慢性腎
功能衰竭.
?12.毒物是怎樣被排泄出體外的?
答:通常主要以代謝物的形式經(jīng)過腎由尿液排出或者經(jīng)過膽汁由糞便排出。
13.生物轉(zhuǎn)化的I相反應主要包括哪幾個反應?
答: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
14.影響毒物毒性的環(huán)境因素有哪些?
答:1)溫度與濕度;2)晝夜節(jié)律。
15.急性毒性的實驗目的是什么?
答:1)求出受試化合物對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的致死劑量(通常以LD50為主要
參數(shù)),以初步估計該化合物對人類毒害的危險性;2)闡明受試化合物急性毒
性的劑量一反應關系與中毒特征;3)研究化合物在機體內(nèi)的生物轉(zhuǎn)運和生物轉(zhuǎn)
化過程及其動力學變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療措施;4)為亞急性、慢性實驗
設計提供依據(jù).
16.如何對慢性毒性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
答:應按組別、分性別進行整理并選擇適當?shù)慕y(tǒng)計學方法,進行各劑量組與陰
性對照組的比較。判定某項指標是否發(fā)生于染毒有關的變化時,要綜合考慮試
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是否有統(tǒng)計學意義、是否具有劑量一反應(效應)關系及
時間一效應關系以及是否超出正常范圍。并要注意分析各項指標之間的互相驗
證性。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受試化合物的LOAEL、NOAEL及毒
作用的靶器官。
17.化學毒物的致突變類型有哪些?
答:1)基因突變;2)染色體突變;3)基因組突變。
18.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毒蕈、菜豆、馬鈴薯、苦杏仁等。
五.論述題
1.試述經(jīng)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試驗的設計原則和基本要求。P46
設計原則:隨機、對照、重復三個基本原則。
基本要求:1)實驗動物;2)染毒劑量設計(查閱文獻、試驗);3)觀察(一
般要求計算兩周內(nèi)的總死亡數(shù));4)LD50計算。
2.運用外源化學物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試驗的基本方法闡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學
評價程序。P49
3.闡述生殖毒性和發(fā)育毒性三階段一代毒性試驗各階段試驗的目的。P86
(1)第一階段:生育力與生殖功能試驗,目的是檢驗化學物對受孕能力和生殖
功能的影響;(2)第二階段試驗: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評定,目的是評價母體
自胚泡著床的硬腭閉合期間(器官形成期)接觸受試物對妊娠雌性和胚體一胚
胎發(fā)育的有害影響;(3)第三階段試驗:圍產(chǎn)期及出生后發(fā)育情況試驗,目的
是以評定受試物可能對胎仔發(fā)育后期、母體妊娠、分娩和受乳以及幼仔在新生
期間存活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4.食品中的多環(huán)芳煌的來源與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
5.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對機體造成的損害是如何發(fā)生的?
一、名詞解釋
1、相對危險度答是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以對照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
2、LDioo就是絕對致死量
3、最大無作用劑量就是沒有觀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大劑量。
4、毒物5、亞慢性毒性作用
6、選擇毒性就是說有很多化合物的毒性不是對每個組織或臟器都是一樣的,具有選擇性
的損害叫做選擇毒性。
7、歸因危險度答歸因危險讀也叫特異危險度是暴露組的死亡率(或發(fā)病率)以對照組的
死亡率(或發(fā)病率)的差值。
8、選擇毒性
9、LD50就是使受試動物有一半死亡的劑量叫半數(shù)致死量。
10、終毒物
11、蓄積作用就是說機體從外界攝入化合物的量比機體排除的量大,這樣長期累積下來
叫叫做累積作用。
12、生殖毒性是說雌性或雄性的生育能力或功能受到損害而對后代造成影響叫做生殖毒性。
13、食品毒理學食品毒理學就是研究食品的毒理學,研究食品化合物的理化性質(zhì),外形
結構確定該化合物的安全系數(shù)并對它進行評價。
14、LD50
15、最大無作用劑量16、終毒物
17、亞慢性毒性作用答它的作用主要是有,確定靶器官,對化合物的毒性進行評價,為慢
性毒性實驗提供根據(jù)和參考。
18、外源凝集素
二、填空題
1、毒物分類中,生物毒素可分為以下幾種,既動物毒素、植物毒素、海洋毒
素__和細菌毒素。
2、劑量一量反應關系表示表示化合物的劑量與某群體中某種反應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
3、絕對致死劑量是指就是能引起所有的受試動物死亡的最低劑量。
4、化學毒物以簡單擴散方式通過生物膜的條件是濃度差、半透膜、協(xié)調(diào)蛋白(載體).
5、化學毒物的代謝反應過程分為兩相,氧化,還原,水解均為I相反應,結合
為II相反應。
6、活性氧對DNA的損傷機理正在進行研究,主要研究有兩個方面:①②o
7、一般脂溶性高的毒物在體內(nèi)停留時間長,毒性較強。
8、急性毒性試驗在選擇動物時,成年幾乎占所用實驗動物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初生。
9、經(jīng)口染毒時,有以下幾種具體接觸方式:伺料喂養(yǎng)、灌胃、飲水喂養(yǎng)。
10、測定1D50時,一般要求計算實驗動物接觸受試物后90小時(時間)內(nèi)的總
死亡數(shù)。
11、以死亡為指標時,蓄積系數(shù)K=LN50/LT50,1WK>3表示明顯累
計
12、動物致畸試驗,一般選用2種哺乳動物,首選為大白鼠—,此外可選用小白鼠或
家兔。
13、外源性化學物引起的胚胎毒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既—、—、、、—。
14、化學毒物導致的基因突變可分為三個類型,既堿基置換、譯碼突變和
移碼突變。
15、外原性化合物的胚胎毒性表現(xiàn)在胚胎死亡、生長發(fā)育遲緩、功能缺陷和機構騎
fi等方面。
16.ADI是指就是營養(yǎng)素的推薦攝入量。
17、急性毒性試驗時,如給予實驗動物毒物300mg/kg體重也不死亡,不必再加大劑量
染毒。
18、毒物的聯(lián)合作用大致可分為相加作用、協(xié)調(diào)作用、拮抗作用和
單獨作用。
19、急性毒性試驗時,大鼠年齡一般選初成年者,最常用的是出生_月齡,體重為_g左右。
20、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化合物的理化作用,染毒劑量,次數(shù)、實驗動
物、環(huán)境三個方面
21、外原性化學物在人體內(nèi)常以肝臟、腎臟、骨洛、脂肪作
為貯存庫。
22、自由基對DNA的氧化損傷機制研究已經(jīng)有一定深度,主要研究有、0
23、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合物進入機體具有選擇性地侵害的臟器叫做靶器
W=
24、外源化學物進入機體后,對該外源化學物或其生物學后果的測定指標可分為里虬標
志_、易感標志和功能標志。
25、最小致死量是指是引實驗動物中個體死亡的最小劑
So
26、生物轉(zhuǎn)運中,顆粒物和大分子常通過包飲和吞噬方式進出細胞。
三、判斷題紅色標志的為錯誤選項
1、鹵素有強烈的吸電子效應,在化合物中增加鹵素會使分子極化程度增加,使毒性減弱。
()
2、最大耐受量指在??群個體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劑量。()
3、毒物吸收時,人體不同部位對毒物通透性不同,腹部〉陰囊〉額部〉手掌〉足底。()
4、外源化學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細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
5、一般情況下,成年雌性動物比雄性動物對化學物的毒性敏感。()
6、急性毒性試驗時,每個劑量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7、河豚魚體內(nèi)毒素由高到低依次為魚卵〉卵巢〉肝臟〉腎臟〉眼睛。()
8、毒理學評價時,如某物質(zhì)的亞慢性毒性無作用劑量小于人群可能攝入量的50倍者,表示
毒性很強。(X)
9、河豚毒素的LD50為8.7|jg/kg體重(小鼠,腹腔注)。()
10、若持續(xù)10周給小鼠飼以80mg./kg體重的苯甲酸,可致小鼠32%死亡。(X)
11、凡經(jīng)代謝轉(zhuǎn)化后毒性增強的化學毒物,對新生和幼年動物的毒性較成年動物低。()
12、急性毒性試驗時,每個劑量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13、毒理學評價時,慢性毒性試驗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小于人群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者,
表示毒性較強。()
14、當人攝入維生素A量超過200-500萬IU時就可能中毒。()
15、雪卡毒素中毒對小鼠的LDs。為4.5|Jg/kg體重,()
16、山梨酸是一種直鏈不飽和脂肪酸,基本無毒。()
17、急性毒性試驗是1次或一周內(nèi)多次對實驗動物高劑量染毒。()
18、閾劑量也稱最小有作用劑量,()
19、有機堿在胃內(nèi)成解離狀態(tài),容易吸收。(X)
20、食品毒理學評價中,遺傳毒性試驗屬于第三階段實驗。(X)
21、龍葵堿廣泛存在于馬鈴薯、番茄和四季豆中。()
22、食入動物的甲狀腺后引起中毒的潛伏期一般為12-24小時,可表現(xiàn)為心跳減慢、皮疹等。
(X)
23、毒物吸收時,人體不同部位對毒物通透性不同,腹部〉陰囊〉額部〉手掌〉足底。()
24、外源化學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細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
25、黃曲霉毒素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為嚴重。()
26、急性毒性試驗時,每個劑量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T只。(X)
27、河豚魚體內(nèi)毒素由高到低依次為魚卵〉卵巢〉肝臟〉腎臟〉眼睛。()
28、毒理學評價時,如某物質(zhì)的亞慢性毒性無作用劑量小于人群可能攝入量的50倍者,表
示毒性很強。()
29、急性毒性試驗的周期以2周為宜。()
30、若持續(xù)10周給小鼠飼以80mg./kg體重的苯甲酸,可致小鼠32%死亡。()
四、問題
1、外源化學物通過生物膜主動轉(zhuǎn)運時,具有哪些特點?目前一鑒定的主動轉(zhuǎn)運系統(tǒng)有哪8
種?7分
答當物質(zhì)以主動轉(zhuǎn)運時主要具有的特點是1逆濃度梯度2消耗能量3需要載體4具有競爭性
2、簡述外原性化學物的毒性與其結構的關系?6分
答化合物的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2富起來到強起來 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13《貓》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統(tǒng)編版
- 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Review of Passives 語法銜接活動案例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滬外版必修第一冊
- 8 安全記心上《平安出行》(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 西藏小區(qū)變壓器施工方案
- 27《巨人的花園》(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3 我的本領大-循環(huán)模塊與執(zhí)行器模塊組合應用》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001
- 9元日說課稿-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Unit 3 Seasons Lesson 2(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二年級下冊
- 倒賣人口合同范例
- 邵陽市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點共摻雜構筑發(fā)光軟材料及其熒光性能研究
- 衛(wèi)生部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1月份修訂)
- JJG 921-2021環(huán)境振動分析儀
- 中藥炮制學-第五、六章
- 中國風軍令狀誓師大會PPT模板
- 小兒高熱驚厥精品課件
- 2023機械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2年電拖實驗報告伍宏淳
- 豐田汽車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體系研究(2021)
- 即興口語(姜燕)-課件-即興口語第一章PPT-中國傳媒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