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文言實詞的幾種活用1、概述文言文以實詞為主,實詞中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也是我們閱讀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很大障礙之一。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這一現(xiàn)象的基本情況并學習相關內容,掌握解決它的基本方法。詞類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時可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要準確閱讀文言文,就必須善于辨析其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掌握文言文詞類活用的翻譯方法。2、名詞用作動詞用一個相應的動詞對譯,這個動詞的意義與名詞表示的意義有關。如:①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②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狼》)③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①“蹄”用作動詞,譯為“用腳踢”。②“洞”用作動詞,譯為“打洞”。③“籍”用作動詞,是登記的意思。這個意思與“籍”的名詞義“戶口冊子”有關,戶口冊子的功用就是登記戶籍。3、名詞作狀語(1)普通名詞作狀語⑴表示比喻,譯為“像……一樣”。如:①天下云集響應。(《過秦論》)①“云”、“響”是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為“像云一樣”、“像回聲響應一樣”。⑵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譯為“用……”。如:①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活板》)①“木格”是名詞做狀語,譯為“用木格”。⑶表示處所、趨向,譯為“在……”“從……”。如:①劉備、周瑜水陸并進。(《赤壁之戰(zhàn)》)①“水陸”是名詞作狀語,譯為“從水面上和陸地上”。⑷表示對待人的態(tài)度,譯為“像對待……那樣”“把……當作……”。如:①吾得兄事之。(《鴻門宴》)①“兄”是名詞作狀語,譯為“像對待哥哥那樣”。(2)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處所或趨向,譯為“在……”、“向……”。如: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①“西”在句中是狀語,譯為“向西”。②“外”在句中是狀語,譯為“在外”。(3)時間名詞作狀語。⑴表示動作的頻率,“日”、“月”、“歲”可譯為“每天”、“每月”、“每年”或“天天”、“月月”、“年年”。如:①日削月割。(《六國論》)①作狀語的“日”譯為“每日”,“月”譯為“每月”。⑵表示情況在加深發(fā)展,“日”可譯為“一天天”、“一天一天”、“一天比一天”。如:①其后,楚日以削。(《屈原列傳》)①作狀語的“日”譯為“一天天”4、形容詞用作動詞用一個相應的動詞來對譯,這個動詞既與原有的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tài)有關,又能恰當支配句中的賓語。如:①宮婦左右莫不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②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禪山記》)①“私”用作動詞,譯為“偏愛”。②“明”用作動詞,譯為“照明”5、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和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關系,而是“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時,也有使動用法。(1)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可用“使(讓)+賓+動”的形式來對譯。如:①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①“歸”是使動用法,“歸之”譯為“讓他回去”。(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一般可用“使+賓+形”的形式對譯。①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直。(《促織》)①“昂”是使動用法,使……昂貴,譯為抬高。(3)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一般可用“使+賓+為+名”的形式對譯。如:①齊宣王欲將孫臏。(《孫臏》)①“將”是使動用法,“將孫臏”譯為“讓孫臏作主將”。6、意動用法文言文的意動用法,主要是指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這時的形容詞和名詞都用作動詞。(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一般可用“以+賓+為+形”的形式對譯。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①“美”是意動用法,“美我”譯為“以我為美”或“認為我美”。(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看成(當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一般可用“以+賓+為+名”的形式對譯。①寶珠玉者,殃必及身?!睹献印けM心下》①“寶”是意動用法,“寶珠玉”就是把珠玉看成寶物。7、思路導析及小結詞類活用就是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一類詞臨時用作另一類詞并且改變了原來的語法語義的語言現(xiàn)象。其特點:一是要有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語境就不能談活用;二是語義語法的臨時性,此處活用彼處未必。那么怎么辨別詞類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簡而言之,就是劃分句子成分,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劃出來,然后去分辨各個成分上的詞類是否和正常的詞類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對文言文的考查,從內容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考查大家根據(jù)上下文辨析常用詞詞義的能力。包括實詞的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活用,虛詞的一般用法等。二是考查大家能否正確理解句意的能力,包括句式辯識,句譯選擇等。三是考查大家對文意的整體理解,也就是整體閱讀能力。這些情況與初中的文言文教學實際是不很協(xié)調的。它啟示我們,一定要在高中起始階段認真讀熟讀透課文,注重積累和掌握常用文言文實詞詞義,虛詞用法,文言文句式和有關的文化常識等,其中尤以詞義積累為基礎。二練習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并加以解釋。①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②人皆得以隸使之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2、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①籍吏民,封府庫。②沛公欲王關中。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3、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使動的詞,并解釋。①外連橫而斗諸侯。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③李牧連卻之。4、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意動的詞,并解釋。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②子怪而問之。③漁人甚異之。練習1、①云、響、景:象云彩、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wèi)生用品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考核試卷
- 班級主題探索與實踐活動計劃
- 社交媒體在傳播肥胖與胃腸健康知識中的作用
- 聲學器件的散熱設計與熱管理考核試卷
- 租賃獨家合同范本
- 職場晉升的計劃與準備
- 2025年01月廣東深圳大學醫(yī)學部科研創(chuàng)新共享平臺公開招聘專職研究人員(輔助管理人員)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shù)Ⅰ2.2.1指數(shù)函數(shù)及其性質第1課時對數(shù)練習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1
- 圖書借閱員的工作計劃
- 床上用品企業(yè)品牌推廣與市場拓展考核試卷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 懸挑式卸料平臺安拆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
- 疾病診斷編碼庫ICD-10
-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課件
- 阿里巴巴管理精髓管理者必修的24招
- 西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學課件
- DB3202-T 1026-2022 無錫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單位等級評定規(guī)范
- 產品設計材料及工藝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普通地質學教材
- 多重耐藥菌相關知識
- 教師資格證幼兒教育真題及答案近五年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