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_第1頁
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_第2頁
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_第3頁
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_第4頁
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文言文句讀規(guī)律斷句步驟

第一步: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

逐步縮小范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lián)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斷句。

第2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可以確定停頓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規(guī)律一、找名詞(或代詞)第3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如《赤壁之戰(zhàn)》中,“初,魯肅聞劉表卒”,先用全稱,以下“肅徑迎之”“肅宣權旨”就不再提姓了。第4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規(guī)律二、查虛詞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⑴句首的語氣詞

:“其、蓋、凡、竊、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句末語氣詞

:

“也、矣、歟、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⑶以、于、為、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第5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規(guī)律三、看關聯(lián)詞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

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

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⑤常在句首的時間詞

:

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第6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規(guī)律四:

依修辭

頂真、排比、對偶、反復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這一特點,又為斷句提供了方便。⑴找頂真,定句讀

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賓語的詞,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語。例如:

1、具

公/

驚。

2、秦

/見

如/

王/

右/

歲。

第7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例7:

也。

第8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⑵據(jù)排偶,定句讀

排比、對偶是文言文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又為我們斷句提供了方便。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第9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8、積

容。

例9、君

也。

第10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未足以存。積善多的人,雖有一次惡行,那是他的過失,不足以使他亡身。積惡多的人,即使有一次善行,那是他誤中的,不足以使他因而存在下去。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君子慮福弗及,慮禍百之,君子擇人而取,不擇人而與,君子實如虛,有如無。君子的話少而真實,小人的話多而虛假.君子的學習,傳入耳中,記在心里,從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從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開始,最終使人不能趕上.君子考慮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禍患卻百倍于思考幸福.君子在領受財物時要看對象,施與財物時卻不選擇人.君子的充實如同空虛一樣,有如同沒有一樣.第11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⑶察反復,定句讀

反復,特別是間隔反復,在文言文中是相當常見的修辭方法。例10:

第12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規(guī)律五:

依總分,定句讀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我們自然可以據(jù)此進行斷句。

例11

也。

第13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規(guī)律六:

借助句式特點及固定結構斷句

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

“為……所……”、“受……于……”,“無乃……乎”,“得無……乎”等,根據(jù)

這些結構也可斷句。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

“不亦……乎”(不亦說乎?);

“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無乃……乎(無乃不可乎?);

“可得……歟”(可得聞歟?);

“得無……乎”(得無異乎?)

第14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結:文言斷句的方法

1、找名詞(或代詞),定句讀。2、找虛詞,定句讀。3、看關聯(lián)詞.

4、據(jù)修辭,定句斷。

5、依總分,定句讀。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結構斷句

7、對話、引文定句讀。第15頁,共1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