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齊桓晉文之事》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1.2《齊桓晉文之事》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1.2《齊桓晉文之事》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1.2《齊桓晉文之事》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1.2《齊桓晉文之事》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齊桓晉文之事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孟子介紹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現(xiàn)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戰(zhàn)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yè)于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統(tǒng)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圣”。孟子與孔子的個性大不相同孔子寬厚謙和、溫文爾雅

VS孟子剛直不阿、個性張揚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巍巍然:不要把他那高高在上的樣子放在眼里】“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孫丑》)【在朝堂上,沒什么比得上爵位;在鄉(xiāng)黨中,沒什么比得上年齡;至于輔助君主統(tǒng)治百姓自然是沒什么比得上道德。他憑什么拿他擁有的一種來侮慢我所擁有的兩種呢?】孟子與孔子的個性大不相同孔子寬厚謙和、溫文爾雅

VS孟子剛直不阿、個性張揚讀孔如飲清泉,讀孟如聞戰(zhàn)鼓??鬃訙厝岫睾瘢猴L化雨,潤物細無聲;孟子俠肝義膽,氣勢磅礴,一洗凡馬空。——易中天嘗試概括三部分的內(nèi)容,分析切分依據(jù)提出“王道”,主要說齊宣王未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第二部分(21—33)【“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從反面論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齊宣王放棄霸道,實行王道。第三部分(34—35)【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到篇末】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第一部分(1—20)【開頭至“王請奪之”】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我)可以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門徒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事跡的人,因此后代沒有傳述下來。我沒有聽說過這事【賓語前置】。(如果)不得以(一定要說),那么(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概括:齊宣王與孟子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將話題由“霸道”轉(zhuǎn)向“王道”?!景缘馈堪哉咭粤Γ壕鲬{借武力、刑法、權(quán)勢等進行統(tǒng)治【王道】王者以德:以儒家的仁義治理天下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薄吭唬骸叭艄讶苏?,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齊宣王)說:“(具備)什么樣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呢?”(孟子)說:“安養(yǎng)人民就可稱王天下,沒有什么人能抵御他【賓語前置】”(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安養(yǎng)人民嗎?”(孟子)說:“可以?!保R宣王)說:“根據(jù)什么【賓語前置】知道我可以做到呢?”曰:“臣聞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無罪而就死地?!繉υ唬骸粍t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p>

曰:“是心足以王矣?!景傩战砸酝鯙閻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p>

(孟子)說:“我(從)胡龁那里聽說它【省略“于”+狀語后置】: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道:‘牛(牽)到哪里去?【賓語前置】’(那人)回答說:‘準備用(它)來祭鐘。【省略之】’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懼發(fā)抖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受死的地方。’(那人問)道:‘既然這樣,廢棄祭鐘的儀式嗎?’你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恢烙袥]有這件事?”

(孟子)說:“這樣的心就足夠來行王道以統(tǒng)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吝嗇。我確實知道您是不忍心?!保ㄖ?,取獨)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齊宣王)說:“是的,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么會吝惜一條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懼發(fā)抖的樣子,這樣無罪卻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換它?!?/p>

(孟子)說:“你不要對百姓說您吝嗇而感到奇怪?!緺钫Z后置】(之,取獨)用小的動物換大的動物,他們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如果憐惜看它無罪卻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俊痹唬骸盁o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齊宣王笑著說:“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惜錢財而用羊換掉它【狀語后置】的,(這么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當?shù)牧??!薄局髦^倒裝】(之,取獨)(孟子)說:“沒有關系,這就是仁政之道?!九袛嗑洹浚ㄒ驗槟┛吹搅伺6鴽]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遠離(動詞)廚房。”概括:孟子就宣王”以羊易?!?,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孔子:仁(推己及人)

孟子進一步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性善論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惻隱之心……【怵惕,驚懼;惻隱,哀痛?!?/p>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wù)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就橹氖侨实氖滓邜u之心是義的首要,推讓之心是禮的首要,是非之心是智的首要?!繛槭裁础耙匝蛞着!钡牟蝗讨氖侨收幕A?為什么“以羊易?!钡牟蝗讨氖侨收幕A?孔子:仁(推己及人)

孟子進一步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性善論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凡是具有這四種首要善心的人,若明白把它們都擴充起來,那就會像剛點燃的火苗(終成燎原之勢),剛涌出的泉水(終必匯為江河)。真的能夠擴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肯擴充,最終連贍養(yǎng)父母都辦不到。】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蜃又^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瘎t王許之乎?”曰:“否?!饼R宣王高興(“說”通“悅”)了,說:“《詩經(jīng)》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它。’(這話)說的就是您(這樣的人)啊【賓語前置】。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想不出為什么。先生您說的這些話,對于我的心真是有觸動啊。這種心理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說:“(假如)有向大王稟報【狀語后置】的人說:‘我的力氣足夠來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來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夠來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敲矗笸跄J可他的話嗎?”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薄叭缃衲亩鞯伦阋酝萍扒莴F,但功德卻不能推及到百姓,卻是為什么呢?(既然)這樣,那么舉不起一根羽毛【賓語前置】,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賓語前置】,是不用目力的緣故;百姓沒有被愛護,【被動句】是不用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不能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被動句標志:1、“見+動詞”或者“見+動詞+于+主動者”。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2、“于”:“動詞+于+主動者”。

王建禽于秦。3、“為”:“為+主動者+動詞”或者“為+主動者+所+動詞”。茅屋為秋風所破(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動關系。

受制于人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類也。

(孟子)說:“挾著泰山躍過渤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確實做不到?!九袛嗑洹繛殚L輩按摩肢體,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判斷句】。因此大王不能行王道,不是挾著泰山跳過渤海一類的事;大王不能行王道,這是為長輩按摩肢體一類的事【判斷句】?!埃R宣王)說:“不肯干與不能干的表現(xiàn),用什么【賓前】區(qū)別?”敬愛自己的老人,從而推廣到(敬愛)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照這樣去做)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轉(zhuǎn)動【狀后】。《詩經(jīng)》說:‘(國君)給正妻做榜樣【狀后】,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ㄟ@是)說拿這樣的心推廣它到(諸,之于)他人身上罷了?!纠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所以,推廣恩德足夠來安撫四海的百姓,不推廣恩德就沒有辦法來安撫妻子兒女。古代圣人遠遠超過凡人的原因,沒別的,善于推廣他們所做的(好)事情罷了啊。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但功德卻到達不了老百姓身上,卻是為什么呢?稱量,這之后知道輕重;丈量,這之后知道長短,事物都如此,人心更加是這樣。大王,您請思量一下這道理吧!概括:讓齊宣王認識到他沒有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并進一步表明“推恩“的重要性?!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差序格局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于這己,得加以克服于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鄉(xiāng)土中國》)

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社會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像水波紋一樣推及開,愈推愈遠,愈推愈薄的社會格局,且它隨自己所處時空的變化而產(chǎn)生不同的圈子。(《鄉(xiāng)土中國》)梳理第一部分(1—20)孟子從理念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到齊宣王“心有戚戚焉”,孟子在談話中運用了哪些說服技巧?齊宣王問:霸道之事可得聞乎?引導齊宣王拋棄“霸道”談“王道”問: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引導齊宣王認識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條件問: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區(qū)分“不能”與“不為”,表明齊宣王如果愿意推恩百姓,便能安定國家。第一部分中,你能看出孟子哪些說服技巧?1、避實就虛,機智委婉。2、掌握心理,因勢利導:(1)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激發(fā)齊宣王了解王道的興趣。(2)幫助對方梳理信心,排除畏難心理。(3)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拉近思想距離。

3、取譬設喻,寓理于形?!啊疽滞跖d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俊?/p>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

難道您發(fā)動戰(zhàn)爭,使將士處于險境,與諸侯國結(jié)怨,【狀后】,這樣之后(您)在心里才痛快嗎?【狀后】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么會在這方面感到痛快【狀后】?(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p>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我)可以聽聽嗎?”王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的想法?笑而不語時,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piánbì)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

(孟子)說:“是肥美甘甜的食物不滿足嘴巴嗎?又輕又暖的衣服不滿足身體嗎?還是因為絢麗的色彩不足夠給眼睛看嗎?美妙的音樂不足夠給耳朵聽嗎?左右受寵愛的人不足夠在跟前差遣呢?【狀后】您的大臣們都足夠來供給它們,但大王難道是為了這些嗎?”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扶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孟子)說:“既然這樣,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您),統(tǒng)治中原然后招撫四方少數(shù)民族。(但)用(您)如此的做法,去謀求(您)這樣的理想,猶如爬樹去抓魚一樣。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痹唬骸翱傻寐勁c?”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鄒人勝?!?/p>

齊宣王說:“像你說的這樣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更嚴重啊。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不能抓魚,(但是)沒有后患,(可是)憑(您)這樣的所作所為,(去)追求(您)想要這些東西,用盡心思和氣力地去做它,之后必定有災禍?!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竞?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hé)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說:“既然這樣,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匹敵大國,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匹敵人多的國家,弱國本來不可以匹敵強國。天下的土地,方圓千里的國家有九個,齊國的土地合起來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與鄒國對抗楚國有什么不同【狀后】呢?

何不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狀后】,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耕作【狀后】,做生意的都要到大王的市集上存放(貨物)【狀后】,旅行的人都想從大王的道路上出入【狀后】,各國有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跟您求告【狀后】。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梳理第二部分(21—33)孟子第二部分中,孟子如何讓自己的論說更具說服力?齊宣王曰:將以求吾所大欲也。一一提問所欲,最后指出齊宣王渴望一統(tǒng)中原的理想。告誡齊宣王如果以霸道的方式追求理想,必有災禍。問:可得聞與?指出齊國力量弱小,難以敵眾,進一步引出行王道可以得道多助。第二部分中,孟子如何讓自己的論說更具說服力?

1、比喻手法:“緣木求魚”比喻“霸道”不可行。2、類比說理:以鄒與楚戰(zhàn)必敗說明“霸道”不可行。類比: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推理。A與B具有相似性,因為A……,所以B……。孟子在使用類比推理時,往往是欲擒故縱,反復詰難,迂回曲折地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jié)論之中。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něi)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痹?“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士師:司法長官】

王曰:“已之。”【已:罷免】曰:“四境之內(nèi)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第二部分中,孟子如何讓自己的論說更具說服力?3、正反對比:對比行“霸道”的危害與行“王道”的效果,突出“王道”的重要性。4、鋪陳排比:大量使用排偶句,增強論辯的氣勢。

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p>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垦捎腥嗜嗽谖?,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齊宣王)說:“我糊涂,不能到達這一步。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xiàn))志向。明確地指教我,我雖然愚鈍,請(讓我)試一試它?!薄罢垺弊直硎菊埱螅竺鎺釉~時,有兩種不同的含義。第一種是請你做某事;第二種時請你允許我做某事,如“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在古漢語中,第二種情況比較常見。(孟子)說:“沒有固定財產(chǎn)卻有長久不變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此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放縱不正、邪惡過度,沒有不做的了。等到(他們)陷入犯罪,然后緊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當政,陷害百姓的事卻能做的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向上能贍養(yǎng)父母,向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在豐年時能一直吃飽,在荒年時也免于餓死。這樣之后驅(qū)使(他們)向善,所以老百姓跟隨君王走啊很容易了。恒心:仁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钡谌糠种?,孟子闡述了施行王道的哪些措施?“制民之產(chǎn)”“謹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產(chǎn),足以飽身養(yǎng)家對他們施以禮義道德的教育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ü茏印赌撩瘛罚┱n文中,孟子為我們描繪的實施仁政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的?孟子描繪了一個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道德高尚的理想社會。首先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國家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于之;再次,國家人民生活富足而幸福,百姓有恒產(chǎn),足溫飽,知孝悌,懂禮節(jié)。為什么看似心悅誠服的齊宣王最后卻沒有真正采用孟子的建議?“爭地之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保ā睹献印贰るx婁上)邏輯層面:如果你是一個不滿孟子“妖言惑眾”,主張武力稱霸的謀臣,眼見宣王的稱霸之心動搖,想要上書給齊王,批駁孟子的觀點。您能找到孟子的哪些邏輯漏洞?中心論點: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碧煜戮涂蛇\于掌了嗎?王之王,是“折技”這么簡單的事情嗎?及禽獸之“恩”,與及百姓之“功”是完全一樣的嗎?“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兩者間真的可比嗎?“小不可以敵大,寡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真的正確嗎?前提有錯嗎?信息可信嗎?(是否來源權(quán)威?是否經(jīng)過驗證?是否有特殊情況)歸因正確嗎?類比恰當嗎?比喻合理嗎?觀點句寫作之初階思維——黃金三問1、這個說法成立嗎?2、有沒有相反或例外的情況?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條件?拓展:《寡人之于國也》你愿意當誰的民?梁惠王的民?還是孟子的民?為什么?民本思想: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疤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思想性善論仁政養(yǎng)民——教民推恩于民民本思想你認為孟子的思想對現(xiàn)在的中國乃至世界還有用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黨同志都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習近平2021年6月29日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的講話舍生取義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