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1.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

A.瓦特B.牛頓C.焦耳D.帕斯卡

2.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日號上呈現(xiàn)針的影子

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月食的形成

勺柄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fā)加快的是()

A.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B,給播種后的農(nóng)田覆蓋地膜

C.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D.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

4.下列有關(guān)力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B.把水桶從地面上提起來,提水桶的力沒有做功

C.用水平力推著購物車前進,推車的力做了功

D.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小車受到的重力做了功

5.在下列實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是()

A.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

B.用鋸條鋸木板,鋸條的溫度升高

C.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鐵絲的溫度升高

D.用熱水袋曖手,手的溫度升高

6.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7.夏天,從冰箱中取出一瓶冷飲。過一會兒,冷飲瓶的外壁會出現(xiàn)一層小水珠,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水珠是瓶內(nèi)的水滲透出來的

B.小水珠是瓶外空氣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是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小水珠是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

8.如圖所示,把一個鐵鎖用繩子懸掛起來,將鐵鎖拉到男生鼻子附近的A點

處,由靜止釋放,鐵鎖向前擺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鐵鎖擺回時會打到鼻子4

B.鐵鎖在往復擺動的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

C.鐵鎖從高處擺到低處的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D.鐵鎖從低處擺到高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

9.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zhì)比熱容c/[/-{kg?℃)-1]物質(zhì)比熱容c/[/(kg?℃)-1]

水4.2X103水2.1x103

酒精2.4x103鋁0.88x103

水銀0.14x103郁,]0.39x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內(nèi)剩余水的比熱容變小

B.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熱量,水的溫度降低得較多

C.質(zhì)量相等的銅和鋁,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吸收的熱量多

D.水的比熱容表示水的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x103/

10.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小鳥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實像B.小鳥靠近湖面時,像遠離湖面

C.小鳥在湖中的像始終和小鳥一樣大D.小鳥到湖面的距離大于像到湖面的距離

11.如圖所示,用一個可以繞O點轉(zhuǎn)動的硬桿提升重物,若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動力汽產(chǎn)

F始終沿水平方向,則在如圖所示的過程中,動力尸(硬桿重力忽略不計)()

A.由小變大卜日七尸

B.由大變小廠庠丑尸

C.先變大后變小?°?

D.保持不變

12.物塊A靜止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物塊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如圖甲所示,拉力尸和時間t

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物塊4的速度v和時間f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丙

A.0?6s內(nèi),拉力尸對物塊A做了功

B.6~12s內(nèi),拉力尸做功越來越快

C.拉力p在6?8s內(nèi)做功的功率等于在8?10s內(nèi)做功的功率

D.12?18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54(1/

13.關(guān)于熱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0℃的水沒有內(nèi)能

B.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長時間緊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互相滲入,是由于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

D,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中,燃氣對外做功,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14.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所以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交于一點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一束太陽光可以通過三棱鏡分解為不同的色光

D.遠視眼鏡的鏡片是凸透鏡

15.如圖甲所示,獨輪車是施工時常見的工具,它實質(zhì)上是一種省力杠桿。使用時可抽象成如圖乙所示的杠

桿模型,支點在。點,車身和磚頭的重心在A點,手對車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B點。已知車身和磚頭的

總重力G為1000N,0A長為0.3m,A8長為0.6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乙

A.將磚塊放的離。點近一些,抬起車會更省力

B.獨輪車的車軸是杠桿的支點

C.獨輪車的支架恰好離地時,豎直向上的力F=500N

D.力尸是使獨輪車的支架恰好離地所施加的最小力

16.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

17.如圖所示,為平面鏡,40為入射光線,ON為法線,入射角4AON等于60。.

已知NN0B等于30°,NNOC等于45。,/NOD等于60。.則入射光線A。的反射光線將

沿著方向射出。(選填"OB”、"OC”或"OD”)

18.根據(jù)圖中給出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虛線框內(nèi)的透鏡是(選填

“凸透鏡”或“凹透鏡”)。

19.某同學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給一定質(zhì)量的

水加熱,當水溫為89℃時,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了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

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

.溫度/I

甲乙

(1)應通過觀察判斷水是否沸騰;

(2)由圖像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水在沸騰過程中,;

(3)根據(jù)圖像可以推斷,如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xù)對水加熱lmin,則水的溫度是

20.某同學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⑴將杠桿懸掛在支點。上,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選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2)如圖乙所示,每個鉤碼重2N,現(xiàn)在用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在8點豎直向上施加拉力,使杠桿水

平平衡,此時拉力?=N;

(3)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由豎直向上緩慢變?yōu)檠馗軛U所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虛線斜向上的過

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甲乙

21.地球上,海水朝夕漲落,江河日夜奔騰;有時微風拂面,有時狂風勁吹。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自然界的

流水和風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利用水能和風能了。請你舉一個人類利

用水能或風能的實例:?(如:用水流沖擊水輪轉(zhuǎn)動,用來汲水、磨粉;船靠風力鼓起帆來推動它們

航行。)

22.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左側(cè)適當位置,調(diào)整光屏到凸

透鏡的距離,使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片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12345

物距u/cm6030201512

像距u/cm1215203060

(1)凸透鏡的焦距為cm;

(2)從第1次實驗到第5次實驗,蠟燭在光屏上成的像越來越(選填“大”或“小”);

(3)當〃=4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成______、的實像;

(4)第五次實驗后,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某處放一鏡片,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光

屏上又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則鏡片對光線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23.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三次實驗,實驗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鉤碼重力鉤碼上升高度繩子自由端拉力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次數(shù)

G/Nh/mF/Ns/m

110.10.50.3

210.20.50.6

320.20.90.6

(1)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使用的器材除滑輪組、鉤碼、鐵架臺、刻度尺及約2加長的細繩外,還應有;

(2)實驗時,動滑輪上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shù)為;

(3)計算第2次實驗時的機械效率〃=(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分析比較次數(shù)1和2可得出: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與無關(guān)。

24.實驗桌上有兩個質(zhì)量不同的實心小球、兩個高度不同的圓筒、撞針、泡沫、刻度尺,如圖所示。實驗時,

讓小球從圓筒頂端自由下落,撞擊撞針,使撞針陷入泡沫中。請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物

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所處位置的高度有關(guān)。

(1)該實驗是通過比較來判斷重力勢能大??;

(2)寫出實驗步驟:;

(3)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25.請閱讀《高原“魔法棒”》并回答問題。

高原“魔法棒”天塹變通途,高原不再追遠一一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是中

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在青藏鐵路修建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凍土對路基的影響,凍土是一種低于零度,含有冰的巖石和土壤層,

對于季節(jié)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如果在凍土區(qū)修建鐵路,在寒冷的時候很容易被鼓起的凍土層頂起,也就是

“凍脹”現(xiàn)象;而在夏季,由于青藏高原地區(qū)緯度較低,獲太陽輻射多、地表溫度高,會致使凍土層融化,

地面變軟,鐵路地基會發(fā)生沉降,一升一降,火車極易脫軌。

青藏鐵路建設(shè)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主動降溫、冷卻路基、保護凍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熱捧新技術(shù)等措施。

熱捧是一根內(nèi)部填充液體工質(zhì),外部帶有散熱翅片的無縫金屬管,全長可達7-8米。我們看到露出地面2

米左右的部分稱為冷凝段,還有近三分之二的部分埋藏在土壤之下,稱為蒸發(fā)段,如圖甲、乙所示。

熱棒是一種具有高導熱性能的裝置,無需額外動力,只要有溫差,就可進行熱量的轉(zhuǎn)移,其工作原理如圖

丙所示,當冷凝段溫度低于蒸發(fā)段溫度時,蒸發(fā)段的液體工質(zhì)汽化,在壓差作用下,蒸汽沿管內(nèi)空腔上升

至冷凝段;在冷凝段,由于溫度低,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液體并放出熱量,在重力作用下,液體工質(zhì)沿管壁回

流蒸發(fā)段,再吸熱汽化。如此往復循環(huán),地下的熱量就會被源源不斷地傳送到空氣中,以此給土地降溫,

當冷凝段溫度高于蒸發(fā)段溫度時,熱棒停止工作,所以大氣中的熱量不能通過熱棒傳至凍土中。正是由于

熱棒的這個特點,才能使多年凍土層變厚,凍土的強度不斷增大,減小了凍土路基的下沉,堪稱“魔棒”。

如今,熱棒技術(shù)已經(jīng)運用到了民用建筑、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機場跑道、水庫大壩等諸多工程。相信在

未來,熱棒也會應用到更多的領(lǐng)域,推動工業(yè)工程的快速發(fā)展。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散熱翅片Ar

地面\\停放熱冷產(chǎn)段

冷凝段三

汽,77777777777777777777^左

V///A

升一液體回流

蒸發(fā)段

蒸發(fā)段埋

二吸熱

港體工質(zhì)量

—?

乙丙

(1)熱棒啟動工作的條件是冷凝段的溫度(選填“高于”或“低于”)蒸發(fā)段的溫度;

(2)熱棒是一種(選填“制冷”或“制熱”)裝置;

(3)熱棒具有(選填“單向”或“雙向”)傳熱的特點,請寫出選擇依據(jù):

26.工人師傅駕駛?cè)鐖D所示的叉車搬運貨物,叉車對物體豎

直向上的力尸將重為1.5xIO4N的貨箱勻速舉起2根,所用

時間為5s。求:

(1)力尸對箱子做的功W:

(2)力/對箱子做功的功率尸。

27.如圖所示,工人站在水平臺面上用滑輪組提貨物。工人豎直向上拉動繩子,使貨

物勻速上升。已知工人體重為600N,貨物重為810N,動滑輪重為90M不計滑輪

組的繩重和摩擦,求:水平臺面

(1)工人拉繩子的過程中,工人的拉力F;

(2)工人拉繩子的過程中,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小

(3)工人拉繩子的過程中,工人對水平臺面的壓力產(chǎ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A、瓦特(W)是功率的單位,由功率的定義式P=巧可知,功率的單位為〃s,常用單位瓦特=U/s;故

A正確;

B、牛頓(N)是力的單位;故B錯誤;

C、焦耳(/)是功、能量或熱量的單位,故C錯誤;

。、帕斯卡(Pa)是壓強的單位;故。錯誤:

故選:A。

物理學中,各個物理量都有自己專用的單位,電功率的國際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為W;

物理學中各個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單位,不要將單位相互混淆。

2.【答案】B

【解析】解:A、日唇面上呈現(xiàn)唇針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8、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符合題意;

C、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勺柄好像在水面處“折斷”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屬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題

意。

故選:B。

(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

食等;

(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

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

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題通過幾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考查了對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與掌握,在學習過程

中要善于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答案】A

【解析】解:4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也提高了液體的溫度,會加快液體

的蒸發(fā),故A正確;

B.給播種后的農(nóng)田覆蓋地膜,控制了表面積,避免了液面上方空氣的流動的影響,所以減慢了蒸發(fā),故B

不正確;

C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使蔬菜與外界隔絕,控制了表面積,減慢了蔬菜上方空氣流動,所以減

慢了蒸發(fā),故c不正確;

D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降低了溫度,控制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減慢了蒸發(fā),故。不正確。

故選:Ao

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上表面積、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要減慢蒸發(fā),可以通過降低液體的溫度、減小液體的上表面積和減慢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要加快蒸發(fā),可以通過升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上表面積和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知道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并能利用這三個因素分析實際問題是解決該題的關(guān)鍵。

4.【答案】C

【解析】解:4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有力無距離,故支持力沒有做功,故A

錯誤;

8.把水桶從地面上提起來,水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提水桶的力做了功,故B錯誤;

C用水平力推著購物車前進,購物車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推力做了功,故C正確;

D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運動,小車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沒有做功,故。錯誤。

故選:Co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有力有距離,力對物體不一定做功,物體必須在力的作用下通過了距離,力對物體才做功。

5.【答案】D

【解析】解:4兩手相互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溫度升高,故A不正確;

B.用鋸條鋸木板,是克服摩擦做功,使鋸條的溫度升高,故8不正確;

C用手反復彎折鐵絲,是通過做功使彎折處鐵絲的溫度升高,故C不正確;

。.用熱水袋暖手,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手的溫度升高,故力正確。

故選:Do

改變內(nèi)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zhuǎn)化,熱傳遞是能量的轉(zhuǎn)移。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做功與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的了解,是一道基礎(chǔ)題。

6.【答案】B

【解析】解:力CD.撬棒、瓶蓋起子、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CO不正

確;

B.如圖筷子的支點在食指的底部,動力為手指對筷子的力,阻力為前端小球?qū)曜拥牧?動力臂小于阻力臂,

動力大于阻力,屬于費力杠桿,故8正確。

故選:Bo

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找出支點,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

哪種類型的杠桿。

本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

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7.【答案】C

【解析】解:夏天,從冰箱中取出一瓶冷飲,冷飲瓶的溫度低,空氣中水蒸氣溫度較高,碰到溫度較低的

瓶子后放熱,在瓶壁上液化形成小水珠。

故選:C。

冷飲瓶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的,是液化現(xiàn)象。

本題考查生活中的液化現(xiàn)象,由于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是中考的熱點。

8.【答案】D

【解析】解:4鐵鎖在擺動過程中,不斷與空氣摩擦,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減小,所以鐵鎖擺

回時不會打到鼻子,故A錯誤;

B.鐵鎖在往復擺動的過程中,由于受空氣阻力的作用,機械能不斷減小,機械能不守恒,故B錯誤;

C.鐵鎖從高處擺到低處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所以是重

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C錯誤;

D鐵鎖從低處擺到高處的過程中,高度變大,質(zhì)量不變,所以重力勢能增加,故。正確。

故選:Do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

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2)物體上升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物體下落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考慮空氣阻力時,機械能會逐

漸變小。

本題考查擺動物體的能量轉(zhuǎn)化,注意在動能和重力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有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

9.【答案】C

【解析】解:4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與物質(zhì)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guān),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內(nèi)剩余水的質(zhì)量

變小但比熱容不變,故A錯誤;

8.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比熱容大于酒精的比熱容,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熱量,由。=。血加可知,由于不知

道質(zhì)量大小關(guān)系,無法判斷水和酒精哪個溫度降低得較多,故B錯誤;

C.鋁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鋁和銅的質(zhì)量相等、升高相同的溫度,由。=。巾4t可知,鋁吸收的熱量一

定多,故C正確;

D水的比熱容表示質(zhì)量為1kg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x103/,故。錯誤。

故選:Co

質(zhì)量是1依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不同的

物質(zhì)比熱容一般不同;同種物質(zhì),狀態(tài)不同,比熱容不同;再結(jié)合Q=分析。

此題考查的是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物質(zhì)溫度變化、熱量變化的比較,應充分利用Q=cmZlt及其變

形公式進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由于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所以不管小鳥向哪個方向飛,像始終和物體等大,因此在小鳥靠近水面的過程中,小鳥所成的像大小將不

變,故48。錯誤、C正確。

故選:Co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們的連

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簡記為:正立、等大、對稱、虛像。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理和掌握,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去分析即可比較容易地

做出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如圖,當杠桿勻速轉(zhuǎn)動到水平位置時,

???動力、阻力作用點不變,物體的重力不變,所以阻力大小不變,

從上圖可以看出阻力臂在變大,動力臂在變小,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逐漸變大。

故選:Ao

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的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不變,而阻力臂不變,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

力不變。

本題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關(guān)鍵是找出動力臂、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變化,從而判斷出動力的大小變化。

12.【答案】B

【解析】解:4由丙圖可知,0?6s內(nèi),物塊A的速度一直為0,物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拉力尸對物塊4沒有

做功,故A錯誤;

8.由丙圖可知,6~12s過程中,物塊A為加速運動,由乙圖可知,拉力大小是15N,根據(jù)p=a=r=Fv可

知拉力尸做功的功率越來越大,做功越來越快,故B正確;

C.由丙圖可知,6?12s過程中,物塊A為加速運動,由乙圖可知,在6?8s內(nèi)和在8-10s內(nèi)拉力的大小都

是15N,6?8s內(nèi)速度小于在8-10s內(nèi)速度,根據(jù)P=y=y=Fv可知拉力廠在6?8s內(nèi)做功的功率小于

在8?10s內(nèi)做功的功率,故C錯誤;

D由丙圖可知,12?18s內(nèi),物塊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是6cm/s=0.06m/s,

由乙圖可知,拉力大小是10M拉力F做的功W=F's=F'ut=IONx0.06m/sx6s=3.6/,故。錯誤。

故選:B。

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結(jié)合圖像,利用P=?=?=所及W=Fs分析比較。

此題考查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及功率、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難度適中。

13.【答案】CD

【解析】解:4一切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0℃的水也具有內(nèi)能,故A錯誤;

8.由分子動理論可知,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錯誤;

C長時間緊壓在一起的鉛片和金片互相滲入,這是因為這兩種物質(zhì)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發(fā)生了擴

散現(xiàn)象,故C正確;

D在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中,高溫高壓的燃氣對外做功,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故。正確。

故選:CD。

(1)一切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

(2)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兩種不同物質(zhì)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是擴散;

(4)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中,高溫高壓的燃氣對外做功,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本題考查了內(nèi)能、分子動理論、擴散和熱機,綜合性較強,難度不大。

14.【答案】CO

【解析】解:4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但是通過凸透鏡的光不一定交于一點,如:過光心的光線與平行于

主光軸的光線,故A錯誤;

區(qū)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錯誤;

C.一束太陽光可以通過三棱鏡分解為不同的色光,故C正確;

D遠視眼鏡的鏡片是為了增強對光的會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鏡,故。正確。

故選:CD。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一束太陽光可以通過三棱鏡分解為不同的色光;

(4)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本題綜合考查凸透鏡、凹透鏡的作用以及鏡面反射、漫反射的認識,屬于基礎(chǔ)知識。

15.【答案】AB

【解析】解:力B.由題意可知,把車身看成一個杠桿,車身是繞著車輪的轉(zhuǎn)軸處轉(zhuǎn)動的,因此獨輪車的車軸

是杠桿的支點。磚塊的重力為阻力,支點到重力作用線的距離為阻力臂;手對車豎直向上的力為動力,支

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為動力臂,將磚塊放的離。點近一些,即阻力臂變小,阻力不變,動力臂不變,根

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變小,因此抬起車會更省力,故48正確;

C.獨輪車的支架恰好離地時,可認為車處于杠桿平衡狀態(tài),F(xiàn)的力臂為03對的直角邊,G的力臂為0A對

的直角邊,

則豎直向上的力為尸=席=曾箸巴“333N,故C錯誤;

D當獨輪車的支架恰好離地時,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手對車的力作用在8點且與0B垂直時,此

時動力臂最大,動力最小,即F最小。故。錯誤。

故選:AB。

把車身看成一個杠桿,車身是繞著車輪的轉(zhuǎn)軸處轉(zhuǎn)動的,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計算。

此題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難度中等。

16.【答案】36.5

【解析】解:由圖可知,體溫計的液柱在36?37℃之間,分度值為0.1℃,因此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36℃+5x

0.1°c=36.5℃。

故答案為:36.5。

首先觀察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分度值為0.1℃,由此可以讀出體溫計的示數(shù)。

此題考查了體溫計的的讀數(shù),屬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17.【答案】0D

【解析】解:根據(jù)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為入射角ACW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

已知,4NOD等于60。,貝!]反射角是NNOD,所以反射光線將沿0。射出。

故答案為:。。。

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據(jù)此結(jié)合圖片進行分析。

本題的設(shè)計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個知識點,題目考查方法

靈活,引導我們今后在教學中進一步關(guān)注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運用和落實。

18.【答案】凸透鏡

【解析】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應畫入凸透鏡,如圖: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且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根據(jù)圖示折射光線

與入射光線的關(guān)系畫入適當?shù)耐哥R。

該題考查了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解題的關(guān)鍵是先確定光線經(jīng)透鏡之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再確定透鏡的類

型。

19.【答案】氣泡的大小變化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99

【解析】解:(1)水沸騰前,產(chǎn)生少量的氣泡,氣泡上升時逐漸變??;水沸騰后,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氣泡上升

時逐漸變大,上升至水面破裂。在實驗的過程中應通過觀察氣泡的大小變化,判斷水是否沸騰。

(2)由圖像可看出,水沸騰時溫度保持在99℃不變,同時需要一直用酒精燈對水進行加熱,所以可得出結(jié)論

為:水沸騰時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

(3)水沸騰的特點是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如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xù)對水加熱lmin,水的

溫度保持99℃不變。

故答案為:(1)氣泡的大小變化;(2)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3)99。

(1)水在沸騰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沸騰前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

(2)(3)水沸騰時的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本題探究水的沸騰特點,考查液體沸騰特點、實驗圖像的解讀,難度不大。

20.【答案】左3變大

【解析】解:(1)由圖甲可知,杠桿的右端下沉,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調(diào)節(jié)。

(2)假設(shè)杠桿上每小格的長度為L,由杠桿平衡條件FJi=尸2%拉力為尸=丘=牛=號召=3N。

(3)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由豎直向上緩慢變?yōu)檠馗軛U所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虛線斜向上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減小,

要使杠桿仍然保持水平平衡,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不變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將變大,即測

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

故答案為:(1)左;(2)3;(3)變大。

(1)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我們應首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

(2)知道阻力、阻力臂、動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出動力;

(3)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分析解答。

本題考查了杠桿平衡的調(diào)節(jié)、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等問題,是實驗的常考問題,一定要掌握。探究杠桿平

衡條件時,要使力臂在杠桿上,有兩個條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豎直作用在杠桿上。

21.【答案】人類利用水的重力勢能進行水力發(fā)電

【解析】答:人類利用水的重力勢能進行水力發(fā)電。

故答案為:人類利用水的重力勢能進行水力發(fā)電。

1.自然界的流水和風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

2.水能和風能可以用來發(fā)電。

本題考查有關(guān)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屬于基礎(chǔ)題。

22.【答案】10大倒立縮小發(fā)散

【解析】解:(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物距u=20cni時,像距1?=20cm,則n=u=2/=20cm,

所以焦距為10cm。

(2)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從第1次實驗到第5次實驗,物距始終大于焦距,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3)當u=45c7n時,此時物距大于兩倍焦距,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

(4)第五次實驗后,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某處放一鏡片,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光

屏上又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這說明像推遲會聚了,可知放入的鏡片為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

故答案為:(1)10;(2)大;(3)倒立;縮小;(4)發(fā)散。

(1)凸透鏡成實像時,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4)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可以矯正遠視眼;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可以矯正近視眼。

本題主要考查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近視眼的對光線的作用,難度不大,是中考的熱點。

23.【答案】彈簧測力計366.7%物體上升的高度

【解析】解:(1)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需要測量物體的重力、物體上升的高度、拉力、繩端移動的

距離;因此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使用的器材除滑輪組、鉤碼、鐵架臺、刻度尺及約2米長的細繩外,

還應有彈簧測力計。

(2)動滑輪繞繩子的段數(shù)兀=2寒=3。

(3)第2次實驗時的機械效率

^x100%=,*100%=黑*100%=5X100%=島x66.7%,

分析比較次數(shù)1和2,物體上升的高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物體的重力相同,根據(jù)叩=-7^x100%=

饕x100%=魯x100%=壬x100%得到機械效率相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無關(guān)。

故答案為:(1)彈簧測力計;(2)3;(3)66.7%;物體上升的高度。

(1)結(jié)合實驗目的及實驗原理得出需要的實驗器材;

(2)利用s=n/i求得動滑輪繞繩子的段數(shù);

⑶根據(jù)叩=/‘X100%=普x100%=黑x100%=2x100%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結(jié)合表格數(shù)據(jù)

得出結(jié)論。

此題是“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考查了實驗要求及機械效率的計算。

24.【答案】撞針陷入泡沫的深度①將A圓筒豎直放置,把圓筒內(nèi)的撞針的尖端剛好碰到泡沫表面,讓球1

從圓筒的頂端自由下落,用刻度尺測量圓筒A的高度(即小球1下落的高度)以及撞針陷入泡沫的深度,并記

錄數(shù)據(jù);

②將8圓筒豎直放置,把圓筒內(nèi)的撞針的尖端剛好碰到泡沫表面,讓球1從圓筒的頂端自由下落,用刻度

尺測量圓筒B的高度(即小球1下落的高度)以及撞針陷入泡沫的深度,并記錄數(shù)據(jù);

③換用球2重復以上的實驗,并記錄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

【解析】解:(1)由于物體的重力勢能不易于直接觀察,即不易于直接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故在該實驗中,

是通過比較撞針陷入泡沫的深度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

(2)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A圓筒豎直放置,把圓筒內(nèi)的撞針的尖端剛好碰到泡沫表面,讓球1從圓筒的頂端自由下落,用刻度

尺測量圓筒A的高度(即小球1下落的高度)以及撞針陷入泡沫的深度,并記錄數(shù)據(jù);

②將8圓筒豎直放置,把圓筒內(nèi)的撞針的尖端剛好碰到泡沫表面,讓球1從圓筒的頂端自由下落,用刻度

尺測量圓筒8的高度(即小球1下落的高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