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細胞學檢查本課件_第1頁
骨髓細胞學檢查本課件_第2頁
骨髓細胞學檢查本課件_第3頁
骨髓細胞學檢查本課件_第4頁
骨髓細胞學檢查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骨髓細胞學檢查

內容

Contents1.骨髓細胞學檢查(骨髓分析)2.常用血細胞的細胞化學染色3.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特征2主要內容

骨髓細胞學檢查:

骨髓細胞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骨髓和外周血細胞化學染色

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特征:

缺鐵性貧血1、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3主要內容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特征:2、白血?。?/p>

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分型(FAB分型)MMICM分型

免疫表型分析(免疫學)I染色體分析(細胞遺傳學)C基因診斷(分子生物學)M3、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4、骨髓瘤(MM)

4

病例:

患者:男性,41歲,左上腹不適,乏力,消瘦3

月余而入院體檢:T37.3C,R21次/分,P68次/分,Bp14/8kPa

肝肋下1cm,脾肋下3cm;

下一步做什么檢查?5病例

實驗室檢查:1、血液常規(guī)檢驗

Hb:150g/LWBC:250×109/L

PLT:559×109/L

分類:

原始粒細胞1%

早幼粒細胞

4%

中、晚幼粒細胞41%

嗜酸性粒細胞8%

嗜堿性粒細胞6%

問題在哪里?

6實驗診斷學laboratory78實驗診斷學laboratory9實驗診斷學laboratory10病例2、骨髓細胞檢查

骨髓極度增生以粒細胞增生為主外周血分類:原始粒細胞2%1%早幼粒細胞4%4%

中晚幼粒細胞46%41%

紅細胞系統(tǒng)6%

中晚幼紅為主

形態(tài)正常11病例細胞化學染色: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ALP)陰性細胞遺傳學檢驗:

Ph染色體陽性分子生物學(基因)檢查:

BCR/ABL112如何分析?如何診斷?原始及幼稚細胞病例分析13最后的診斷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期)14普通光學顯微鏡15白血病細胞16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17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驗

細胞化學染色

一種簡單、歷史悠久的診斷手段18破骨細胞19骨髓細胞201233341---原粒2---早幼粒3---中幼粒4---晚幼粒21骨髓報告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22二、骨髓細胞學檢查的

臨床意義23

臨床應用

1.適應癥

血細胞減少或增多,外周血出現(xiàn)幼稚細胞;不明原因的骨痛、骨質破壞、腎功能異常、

黃疸、紫癜;

不明原因的發(fā)熱,肝、脾、淋巴結腫大;血液系統(tǒng)疾病化療后的定期復查及療效觀察;

其他:骨髓活檢、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分析、

微生物培養(yǎng)及寄生蟲檢查24

臨床應用

2、禁忌癥:

出血傾向、血友病、晚期妊娠

25骨髓標本的采集骨髓取材的部位和方法部位:胸骨、棘突、髂骨等處方法:多用穿刺法吸取26

穿刺部位的選擇部位:胸骨,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穿刺髂后上棘穿刺27標本采集骨穿針骨髓液的采集骨髓量:0.2mL抗凝:EDTA-K2骨髓涂片3-5張迅速揮干281、骨髓穿刺術常規(guī)消毒,局部麻醉29骨髓穿刺術局部麻醉30骨髓穿刺術進骨髓穿刺針31骨髓穿刺術抽吸骨髓液,制備骨髓片32骨髓片制備情況涂片制備良好涂片制備良好涂片制備不佳涂片制備差332、骨髓涂片的顯微鏡檢查

1、低倍鏡檢查:

(1)觀察骨髓涂片質量:

取材:骨髓小粒、脂肪小滴。

制片:厚薄,頭、體、尾分布

染色:細胞著色情況34(2)骨髓增生程度分級增生程度 有核細胞:RBC常見原因 平均增生極度活躍1:1 各型白血病增生明顯活躍 1:10 各型白血病、增生性貧血增生活躍 1:20正常骨髓像、某些貧血增生減低 1:50 再障(慢性型)、粒缺增生極度減低 1:200再障(急性型)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35骨髓增生程度分級(高倍鏡)36

(3)巨核細胞計數(shù)

巨核細胞的數(shù)量:

低倍鏡計數(shù),油鏡分類;骨髓涂片(1.5cm×3.0cm血膜上)

37異常細胞38各類轉移癌392、油鏡檢查:1)有核細胞分類:計數(shù)200-500個有核細胞(增生極度活躍100個增生明顯活躍-500個)計算各系統(tǒng)各階段細胞百分率選擇合適部位402、油鏡檢查:(2)計數(shù)粒紅比例(G∶E)(3)觀察各系細胞形態(tài)有無異常(4)觀察有無其他特殊細胞及寄生蟲。41細胞形態(tài)觀察①粒系②紅系③單核④淋巴⑤漿細胞、⑥巨核細胞⑦其他細胞的數(shù)量。⑧骨髓小粒的成份。⑨有無寄生蟲及其他異常細胞。⑩全片復查增生情況,各階段細胞所占的比例、大小、形態(tài)、核染色質、核仁、核形、胞質量多與少、漿、顆粒42

正常骨髓象報告:

1)增生活躍

2)粒紅比值正常(M∶E2~4:1)

3)粒系增生良好:

a.占有核細胞的40~60%;

b.各階段細胞比例適當

原粒<2%,早幼粒<

5%,中晚幼粒各<

15%,桿狀核百分率>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

5%,嗜堿性粒細胞<

1%;

c.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骨髓細胞學檢查43

4)紅系增生良好:

a.占有核細胞的15~20%左右

b.各階段比例適當;

原紅細胞<1%,

早幼紅細胞<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各占10%;

c.形態(tài)無明顯異?;虺墒旒t細胞形態(tài)大致正常。骨髓細胞學檢查44

5)淋巴細胞系統(tǒng)占20~25%;

(主要是成熟細胞)

6)單核細胞系統(tǒng)<4%

(主要是成熟細胞)

7)漿細胞系統(tǒng)<2%

(主要是成熟細胞)骨髓細胞學檢查45

8)巨核細胞

a.數(shù)量/全片:7~35個(1.5cm×3.0cm)

b.各階段情況正常;原巨核細胞0~5%

幼巨核細胞

0~10%,

顆粒巨核細胞10~50%,

產血小板巨核細胞20~70%,

裸核型

0~30%,

血小板易見、成堆狀存在,形態(tài)正常。

骨髓細胞學檢查46

8)其他細胞:

組織細胞、內皮細胞、肥大細胞、網(wǎng)狀細胞及組織嗜堿細胞等歐間,未見異常。

9)無特殊細胞及寄生蟲。骨髓細胞學檢查47骨髓報告的診斷價值

肯定性、

支持性、

排除性、

形態(tài)學描寫

療效判斷48骨髓象檢查的注意事項

正確認識細胞

檢查者必須反復實踐,積累經驗,需經較長時間的鍛煉才能熟練掌握。

不要根據(jù)一兩個特點就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寧可看得仔細而少看,不可貪多而馬虎。49(四)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的

臨床意義50血液細胞51紅細胞形態(tài)的診斷價值52紅細胞形態(tài)的診斷價值53紅細胞形態(tài)的診斷價值54粒細胞系統(tǒng)異常的臨床意義55淋巴細胞的異常

(白血病)56紅白血病57瘧原蟲微絲蚴58利什曼原蟲弓形體蟲59小結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的診斷價值肯定性診斷支持性診斷、排除性診斷、形態(tài)學描述療效判斷60細胞形態(tài)

主觀辨別?61三、常用的血細胞化學染色定義:血細胞化學染色是以形態(tài)學為基礎,根據(jù)化學反應原理,將骨髓片染色,觀察單個細胞內在的生化特性,了解它們的代謝活動,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鑒別各種類型血液細胞62本節(jié)主要內容

常見的細胞化學染色及臨床應用(POX、ALP、ACP、PAS、SE、NSE染色)

63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酶脂類糖原鐵64(一)過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POX)

[原理]

H2O2細胞內

POX[O]↑

聯(lián)苯胺[O]聯(lián)苯胺藍+

亞硝基氰化鈉暗藍色顆粒(定位于胞漿內)計數(shù)100個原始細胞報告百分率

[結果]

粒系:強陽性單核系:弱陽性淋巴系:陰性

[臨床意義]

鑒別急粒和急淋65過氧化物酶(POX)66各型白血病的MPO反應

粒系白血病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67(二)酯酶染色

EsteraseStaining方法

偶氮偶聯(lián)法1特異性酯酶染色

萘酚AS-D氯乙酸酯酶染色(SpecificEsteraseStaining)(NAS-DCEorCAE)

(粒細胞酯酶)

(單核細胞酯酶)

2.非特異性酯酶染色

Non-SpecificEsteraseStaining)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

(α-NAE)а-丁酸萘酚酯酶染色(a-NBE)分類68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naphytholAS-Dchloroacetateesterase,AS-DCAE細胞化學染色檢驗69臨床評價

急性白血病的鑒別:1.急性粒白血病M31+~2+2+~3+2.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原、幼單核細胞---陰性3.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原、幼淋細胞----陰性

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0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結果

(單核細胞酯酶)骨髓細胞學檢查71臨床評價

(單核細胞白血?。?2

α-乙酸萘酚酯酶(α-NAE)

染色結果(非特異性酯酶)

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3臨床評價鑒別白血病類型;同時必須做NaF抑制試驗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4

2張相同標本同時固定后,配制2缸孵育液,其中一缸內加入NaF(抑制酶活性),然后將2張標本分別放入2個缸內各自染色。最后分別進行積分,求出抑制率。(﹥50%)氟化鈉抑制試驗(NaFInhibittest

)NaF抑制率=抑制前陽性率或積分抑制后陽性率或積分抑制前陽性率或積分×100%-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5

結果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

原粒細胞弱陽性,不被NaF抑制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原單核細胞陽性,被NaF抑制;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6非特異性酯酶+NaF77一種特異性酯酶染色加一種特異性酯酶染色臨床意義: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酯酶雙染78酯酶雙染(粒單細胞白血病)

兩種酯酶在同一張片子上染色細胞化學染色檢驗79(三)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

(alkalinephosphataseALP)

80

報告方式:

百分率:計數(shù)100個成熟中性粒細胞,計算其陽性率。

積分值:計數(shù)100個成熟粒細胞,按反應強度作出分級,將其百分率乘以級數(shù)然后相加。81[參考值]

正常:百分率10-40%,

積分7-51[臨床意義]

1.區(qū)別CML

、類白血病反應↓↓積分為0;↑積分>200分2.AA時↑PNH↓3.化膿性感染↑病毒性感染時↓

4、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N82類白血病反應慢粒白血病反應83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ALP

Chronicmyeloidleukemia

陰性84(四)糖原染色(過碘酸-雪夫反應)

(periodicacid–Schiff,PAS)各系細胞糖原結果判斷85臨床評價陽性或強陽性:紅細胞系統(tǒng)疾病:(幼紅細胞)

紅血病、紅白血病、MDS淋巴細胞系統(tǒng)疾?。?/p>

急淋(原淋、幼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系統(tǒng)疾病:

急單(原單、幼單核細胞)86紅血病、紅白血?。ㄔ技t細胞)87淋巴細胞判斷88(四)、酸性磷酸酶

(acidphoshataseACP)原理:硫化鉛和偶帶偶聯(lián)法結果:胞質內出現(xiàn)棕黑色顆粒者為陽性(硫化鉛)

胞質內出現(xiàn)亮紅色顆粒者為陽性(偶氮偶聯(lián)法)

89臨床意義

鑒別多毛細胞白血病,不被L-酒石酸所抑制90鑒別T細胞白血病與B細胞白血病

陽性陰性鑒別Gaucher病與Nienann-Pick病

陽性陰性Gaucher病Nienann-Pick病91細胞形態(tài)和血液病細胞形態(tài)細胞化學染色鑒別血液病92本節(jié)主要內容

常見的細胞化學染色及臨床應用(POX、ALP、ACP、PAS、SE、NSE染色)93主要內容

1、骨髓細胞學檢查:

骨髓細胞學檢查的

臨床意義

2、骨髓和外周血--

細胞化學染色

94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特征

缺鐵性貧血1、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