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專長)-中醫(y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_第1頁
中醫(yī)(專長)-中醫(y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_第2頁
中醫(yī)(專長)-中醫(y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_第3頁
中醫(yī)(專長)-中醫(y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_第4頁
中醫(yī)(專長)-中醫(y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單元其他外科疾病

細目一凍傷

(-)特點

凍傷是人體遭受寒邪侵襲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損傷。臨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凍傷為最常見。

本病的特點是:局部性者以局部腫脹發(fā)涼、瘙癢、疼痛、皮膚紫斑,或起水皰、潰爛為主要表現(xiàn);全身性

者以體溫下降,四肢僵硬,甚則陽氣亡絕為主要表現(xiàn),若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二)病因病機

凍傷的發(fā)病原因主要為寒冷。人體遭到嚴寒侵襲后,尤其是在潮濕、刮風、防寒設備不良、衣帽和鞋

襪緊小、長時間不活動等情況下更易發(fā)生;若平素氣血衰弱、疲勞、饑餓、對寒冷敏感,亦容易導致本病

發(fā)生。寒邪侵襲過久,耗傷元氣,以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血凝滯而成凍瘡;重者肌膚壞死,骨脫筋連,甚

則陽氣絕于外,榮衛(wèi)結澀,不復流通而死。此外暴凍著熱、暴熱著凍也可導致氣血瘀滯而壞死成瘡。

(三)臨床表現(xiàn)

以兒童、婦女為多見。有在低溫環(huán)境下長時間停留史。

1.局部性凍傷

主要發(fā)生在手足、耳郭、面頰等暴露部位,多呈對稱性。輕者受凍部位先有寒冷感和針剌樣疼痛,皮

膚呈蒼白、發(fā)涼,繼則出現(xiàn)紅腫硬結或斑塊,自覺灼痛、麻木、瘙癢;重者受凍部位皮膚呈灰白、暗紅或

紫色,并有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腫塊,疼痛劇烈,或局部感覺消失。如果出現(xiàn)紫血皰,勢將腐爛,潰后流膿、

流水,甚至形成潰瘍。嚴重的可導致肌肉、筋骨損傷。凍瘡輕癥一般經(jīng)10天左右痊愈,愈后不留瘢痕。重

癥患者往往需經(jīng)1?2個月,或氣溫轉暖時方能痊愈。

根據(jù)凍傷復溫解凍后的損傷程度,可將其分為四度。

I度(紅斑性凍傷):損傷在表皮層。局部皮膚紅斑、水腫,自覺發(fā)熱、瘙癢或灼痛,5?7天后開始

干燥脫皮,愈后不留瘢痕。

H度(水皰性凍傷):損傷達真皮層。皮膚紅腫更加顯著,有水皰或大皰形成,皰內液體色黃或呈血

性。疼痛較劇烈,對冷、熱、針刺感覺不敏感。若無感染,局部干燥結痂,經(jīng)2?3周脫痂愈合,少有瘢痕;

若并發(fā)感染,愈合后有瘢痕。

in度(腐蝕性凍傷):損傷達全皮層或深及皮下組織。創(chuàng)面由蒼白變?yōu)楹诤稚?,皮膚溫度極低,觸之

冰冷,痛覺遲鈍或消失。一般呈干性壞疽,壞死皮膚周圍紅腫、疼痛,可出現(xiàn)血性水皰。若無感染,壞死

組織干燥成痂,脫落后形成肉芽創(chuàng)面,愈合后形成瘢痕。

IV度(壞死性凍傷):損傷深達肌肉、骨豁。表現(xiàn)類似III度凍瘡,局部組織發(fā)生壞死。分為干性壞疽

和濕性壞疽,干性壞疽表現(xiàn)為壞死組織周圍出現(xiàn)炎癥反應,肢端壞死脫落后可致殘;并發(fā)感染后成濕性壞

疽,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等全身癥狀,甚至合并內陷而危及生命。

2.全身性凍瘡

開始時全身血管收縮,發(fā)生寒戰(zhàn),隨著體溫的下降,患者出現(xiàn)疼痛性發(fā)冷、發(fā)絹、知覺遲鈍、頭暈、

四肢無力、昏昏欲睡等表現(xiàn)。繼而出現(xiàn)肢體麻木、僵硬,幻覺,視力或聽力減退,意識模糊,呼吸淺快,

脈搏細弱,知覺消失甚至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四)治療原則

本病因寒盛陽虛、氣血冰凝所致,故治以溫通散寒、補陽活脈為原則。I、n度凍瘡以外治為主。IIL

w度凍瘡要內外合治。全身性凍瘡要立即搶救復溫,忌用直接火烘或暴熱解凍之法,否則反失生機。

(五)急救和復溫

嚴重的全身性凍瘡患者,必須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迅速使患者脫離寒冷環(huán)境,首先脫去冰冷潮濕的衣

服、鞋襪(如衣服、鞋襪連同肢體凍結者,不可勉強,以免造成皮膚撕脫,可立即浸入40C左右溫水中,

待融化后脫下或剪開)??山o予姜湯、糖水等溫熱飲料,亦可少量飲酒及含酒飲料,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擴

張周圍血管。必要時靜脈輸人加溫(不超過37℃)的液體。早期復溫過程中,嚴禁用雪搓、用火烤或冷水

浴等。在急救時,如一時無法獲得熱水,可將凍肢置于救護者懷中或腋下復溫。

(六)辨證論治

1.寒凝血瘀證

主癥:局部麻木冷痛,膚色青紫或暗紅,腫脹結塊,或有水皰,發(fā)癢,手足清冷,舌淡苔白,脈沉或

沉細。

治法: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

方藥:當歸四逆湯或桂枝加當歸湯加減。常用當歸、桂枝、芍藥、細辛、黃芭、丹參、紅花等。

2.寒盛陽衰證

主癥:時時寒戰(zhàn),四肢厥冷,感覺麻木,幻覺幻視,意識模糊,蜷臥嗜睡,呼吸微弱,甚則神志不清,

舌淡紫苔白,脈微欲絕。

治法:回陽救脫,散寒通脈。

方藥:四逆加人參湯或參附湯加味。常用附子、人參、干姜、甘草等。

3.寒凝化熱證

主癥:凍傷后局部壞死,瘡面潰爛流膿,四周紅腫色暗,疼痛加重,伴發(fā)熱口干,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味。常用玄參、當歸、牛膝、銀花等。熱盛加蒲公英、地??;氣虛加黃黃;疼痛

甚者加延胡索、炙乳香、炙沒藥等。

4.氣血虛瘀證

主癥:神疲體倦,氣短懶言,面色少華,瘡面不斂,瘡周暗紅漫腫,麻木,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

大無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祛瘀通脈。

方藥:人參養(yǎng)榮湯或八珍湯合桂枝湯加減。常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可、熟地

黃、桂枝等。

(七)外治法

LI、II度凍瘡

用10%胡椒酒精浸液(取胡椒粉10g,加95%酒精至100mL,浸7天后,其上清液即可外用)外涂,每

日數(shù)次;或以紅靈酒或生姜辣椒酊(生姜、干辣椒各60g,放入95%酒精300mL內,浸泡10天,去渣貯瓶

備用)外擦,輕揉按摩患處,每天2?3次,用于紅腫痛癢未潰者;或用凍瘡膏或陽和解凝膏外涂。

有水皰的JI度凍瘡應在局部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出皰液,或用無菌剪刀在水皰低位剪小口放出皰

液,外涂凍瘡膏、紅油膏或生肌白玉膏等。

2.HI、IV度凍瘡

用75%酒精或碘伏液消毒患處及周圍皮膚,有水皰或血皰者,用注射器抽液后用紅油膏紗布包扎保暖;

有潰爛時用紅油膏摻八二丹外敷;腐脫新生時,用紅油膏摻生肌散外敷;局部壞死嚴重骨脫筋連者,可配

合手術治療;肢端全部壞死者待界限清楚后或濕性壞疽威脅生命時,可行截肢(趾、指)術。

(八)預防和調護

1.普及預防知識,加強抗寒鍛煉。

2.在寒冷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員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對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的保護。

3.防濕、防靜。應保持服裝鞋襪干燥。冬天戶外作業(yè),靜止時間不宜過長,適當活動,以促進血液循

環(huán)。

4.受凍后,不宜立即用火烤,防止?jié)€成瘡。

5.凍瘡未潰發(fā)癢時,切忌用力搔抓,防止皮膚破傷感染。

細目二燒傷

(-)燒傷面積的計算

(1)手掌法:傷員本人五指并攏時,一只手掌的面積占體表面積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積或散在燒傷

的計算。

(2)中國九分法:將全身體表面積分為11個9等分。成人頭、面、頸部為9%;雙上肢為2X9%;軀

干前后包括外陰部為3X9%;雙下肢包括臀部為5X9%+l%=46%o

(3)兒童燒傷面積計算法:小兒的軀干和雙上肢的體表面積所占百分比與成人相似。特點是頭大下肢

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比例也不同。其計算公式如下:

頭頸面部百分比=9+(12—年齡)

雙下肢百分比=46—(12一年齡)

(二)燒傷深度的計算

燒傷深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I度、n度(又分淺n度、深n度)和m度燒傷。

分度深度創(chuàng)面表現(xiàn)創(chuàng)面無感染時的愈合過程

I度(紅

達表皮角質層紅腫熱痛,感覺過敏,表面干燥2?3天后脫屑痊愈,無瘢痕

斑)

達真皮淺層,都分劇痛,感覺過敏,有水皰,基底

it1?2周愈合,無瘢痕,有色素沉著

n度生發(fā)層健在部呈均勻紅色、潮濕,局部腫脹

(水

皰)達真皮深層,有皮痛覺消失,有水胞,基底蒼白,

113?4周愈合,可有瘢痕

膚附件殘留間有紅色斑點、潮濕

達皮膚全層,甚至痛覺消失,無彈力,堅硬如皮革2?4周焦癡脫落,形成肉芽創(chuàng)面,

川度(焦

傷及皮下組織、肌樣,蠟白焦黃或炭化,干燥。干除小面積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

痂)

肉和骨骼后皮下靜脈阻塞如樹枝狀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攣縮

(三)重度燒傷的辨證論治

1.火毒傷津證

主癥:壯熱煩躁,口干喜飲,便秘尿赤,舌紅絳而干,苔黃或黃糙,或舌光無苔,脈洪數(shù)或弦細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

方藥:黃連解毒湯、銀花甘草湯、犀角地黃湯或清營湯加減。常用水牛角、生地黃、玄參、竹葉心、

銀花、連翹、黃連、桅子、丹參、麥冬、甘草等。

2.陰傷陽脫證

主癥:神疲倦臥,面色蒼白,呼吸氣微,表情淡漠,嗜睡,自汗肢冷,體溫不升反低,尿少,全身或

局部水腫,創(chuàng)面大量液體滲出,舌淡暗,苔灰黑,或舌淡嫩無苔,脈微欲絕或虛大無力。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護陰。

方藥:四逆湯、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常用附子、人參、干姜、麥冬、五味子、吳茱萸等。

3.火毒內陷證

主癥:壯熱不退,口干唇燥,躁動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而干,苔黃或黃糙,或焦干起

刺,脈弦數(shù)等。若火毒傳心,可見煩躁不安,神昏澹語;若火毒傳肺,可見呼吸氣粗,鼻翼扇動,咳嗽痰

鳴,痰中帶血;若火毒傳肝,可見黃疸,雙目上視,痙攣抽搐;若火毒傳脾,可見腹脹便結,便濾黏臭,

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或有嘔血、便血;若火毒傳腎,可見浮腫,尿血或尿閉。

治法:清營涼血解毒。

方藥:清營湯或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常用水牛角、生地黃、玄參、赤芍、竹葉心、銀花、

連翹、黃連、桅子、丹參、麥冬、甘草等。根據(jù)火毒傳至不同臟腑進行加減。

4.氣血兩虛證

主癥:疾病后期,火毒漸退,低熱或不發(fā)熱,精神疲倦,氣短懶言,形體消瘦,面色無華,食欲不振,

自汗,盜汗,創(chuàng)面肉芽色淡,愈合遲緩,舌淡,苔薄白或薄黃,脈細弱。

治法:補氣養(yǎng)血,兼清余毒。

方藥:托里消毒散或八珍湯加減。常用黨參、川茸、當歸、白芍、白術、銀花、茯苓、白芷、皂角刺、

甘草、桔梗、黃苗等。

5.脾虛陰傷證

主癥:疾病后期,面色萎黃,納呆食少,腹脹便清,口干少津,或口舌生糜,舌暗紅而干,苔花剝或

光滑無苔,脈細數(shù)。

治法:補氣健脾,益胃養(yǎng)陰。

方藥:益胃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常用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白扁豆、黨參、白術、茯苓、炙

甘草、山藥、蓮子肉、桔梗、蕙政仁、砂仁等。

(四)中小面積燒傷創(chuàng)面的處理

一般肢體部位中小面積燒傷創(chuàng)面多采用包扎療法,頭面、頸部、會陰部和大面積創(chuàng)面多采用暴露療法。

小面積I、H度燒傷可外涂京萬紅燙傷藥膏、清涼膏、紫草膏、萬花油等,暴露或包扎;或用地榆粉、

大黃粉各等分,麻油調敷后包扎,隔日換藥1次。

較大面積的n度燒傷,皮膚無破損者,抽出皰內液體后,用虎地酊噴灑創(chuàng)面,每日數(shù)次;水皰完整或

水皰已破者,剪去破損外皮,外用濕潤燒傷膏。

細目三毒蛇咬傷

(-)毒蛇的種類、有毒蛇與無毒蛇的區(qū)別

1.毒蛇的種類

目前巳知我國的蛇類有173種,其中毒蛇48種,危害較大,能致人死亡的主要有10種。神經(jīng)毒者有

銀環(huán)蛇、金環(huán)蛇、海蛇,血循毒者有螳蛇、尖吻蝮蛇、竹葉青蛇和烙鐵頭蛇,混合毒者有眼鏡蛇、眼鏡王

蛇和蝮蛇。

2.有毒蛇與無毒蛇的區(qū)別

被毒蛇咬傷后,患部一般有較大而深的毒牙痕,往往是判斷何種蛇咬傷的重要依據(jù)。無毒蛇傷的牙痕

小而排列整齊。

(二)病因病機

中醫(yī)認為蛇毒系風、火二毒。風者善行數(shù)變;火者生風動血,耗傷陰津。風毒偏盛,每多化火;火毒

熾盛,極易生風。風火相扇,則邪毒鵬張,必客于營血或內陷厥陰,形成嚴重的全身性中毒癥狀。

(三)治療方法

L局部常規(guī)處理

毒蛇咬傷的局部常規(guī)處理,是指咬傷后,在短時間內采取的緊急措施。包括早期結扎、擴創(chuàng)排毒、燒

灼、針刺、火罐排毒、封閉療法、局部用藥等。

2.辨證論治

根據(jù)毒蛇咬傷的毒理、病理和癥狀,將毒蛇咬傷分為風毒證、火毒證、風火毒證、蛇毒內陷證四個證

型進行辨證施治。

3.血清療法

采用抗蛇毒血清治療。

4.其他

危重癥搶救。

細目四腸癰

(一)病因病機

1.飲食不節(jié)

暴飲暴食,嗜食生冷、油膩,損傷脾胃,導致腸道功能失調,糟粕積滯,濕熱內生,積結腸道,而成

腸癰。

2.飽食后急劇奔走或跌仆損傷

飽食后急劇奔走或跌仆損傷,致氣血瘀滯,腸道運化失司,敗血濁氣塞遏而成癰。

3.寒溫不適

外邪侵入腸中,經(jīng)絡受阻,郁久化熱成癰。

4.情志所傷

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憂思傷脾,氣機不暢,腸內痞塞,食積痰凝,瘀結化熱,而成腸癰。

上述因素,均可損傷腸胃,導致腸道傳化失司,糟粕停滯,氣滯血瘀,瘀久化熱,熱勝肉腐而成癰腫。

(二)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xiàn)

(1)初期:腹痛多起于臍周或上腹部,數(shù)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續(xù)性、進行

性加重。70%?80%的病人有轉移性右下腹痛,但也有一部分病例發(fā)病開始即出現(xiàn)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是

本病常見的重要體征,壓痛點通常在麥氏點,兩側足三里、上巨虛穴附近(闌尾穴)也可有壓痛點。一般

可伴有輕度發(fā)熱,惡心納減,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等。

(2)釀膿期:若病情發(fā)展,漸至化膿,則腹痛加劇,右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攣急,或

右下腹可觸及包塊。伴見壯熱不退,惡心嘔吐,納呆,口渴,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3)潰膿期:腹痛擴展至全腹,腹皮攣急,全腹壓痛、反跳痛,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似痢不爽,

壯熱自汗,口干唇燥,舌質紅或絳,苔黃糙,脈洪數(shù)或細數(shù)。

(4)變癥:

①慢性腸癰:本病初期腹痛較輕,身無寒熱或微熱,病情發(fā)展緩慢,苔白膩,脈遲緊,或有反復發(fā)作

病史者,為寒濕夾瘀血凝結所致。

②腹部包塊:本病發(fā)病4?5天后,身熱不退,腹痛不減,右下腹出現(xiàn)壓痛性包塊(闌尾周圍膿腫),

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現(xiàn)壓痛性包塊(腸間隙、膈下或盆腔膿腫),為濕熱瘀結,熱毒結聚而成。

③濕熱黃疸:本病發(fā)病過程中,可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肝腫大和壓痛,黃疸(門靜脈炎),延誤治療可發(fā)

展為肝癰。

④內外屢形成:腹腔膿腫形成后,若治療不當,部分病例膿腫可向小腸或大腸內穿潰,亦可向膀胱、

陰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種內痿或外褻,膿液從屢管排出。

2.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在初期多數(shù)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在釀膿期和潰膿期,白細胞計數(shù)常

升至18X107L以上。

(三)辨證論治

通腑泄熱是治療腸癰的關鍵。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應用可以縮短療程。初期(急性單純性闌尾

炎)、釀膿期輕證(輕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及右下腹出現(xiàn)包塊者(闌尾周圍膿腫),采用中藥治療效果

較好。

L瘀滯證

主癥:轉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