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江蘇省蘇州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高一期中調(diào)研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節(jié)選自《鴻門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降,殺之不祥?!蹦艘詫倮?。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桀,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蹦耸谷伺c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秦為無道A故B沛公得C至此D夫為天下E除殘賊F宜G縞素H為資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山東,崤山以東,泛指東方六國之地。與“約為婚姻”中的“婚姻”一樣,都是古今異義詞。B.善,交好。與《燭之武退秦師》中“越國以鄙遠”的“遠”字用法相同,都是形容詞作動詞。C.降軹道旁,在軹道旁投降。與《齊桓晉文之事》中“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D.之,代詞,這里。與材料一“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一句中的“之”的詞性和意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項羽聽到了曹無傷的告密之后,馬上決定攻打劉邦,范增的話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B.材料二中,劉邦沒有聽從諸將的建議,殺掉投降的秦王子嬰,而是把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C.劉邦成功的過程中,謀士起了重要作用,如蕭何入咸陽后的行為有助于劉邦全面了解關(guān)中情況。D.沛公剛?cè)胂剃枙r,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沒禁受住誘惑,居留在了宮中。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2)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14.材料一中范增認為劉邦“志不在小”,材料二中劉邦的哪些行為印證了范增的判斷?(3分)10.ADF11.B?!斑h”是形容詞作名詞。12.D?!熬恿粼诹藢m中”錯誤。13.(1)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一句1分)(2)我到這里來的原因,是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一句1分)14.沒有誅殺子嬰,博取寬容的好名聲;聽從部下的建議,回軍霸上,防止消磨意志;與百姓約法三章,拒絕百姓犒勞,取得關(guān)中百姓支持。(一點1分)參考譯文:冬季,十月,沛公劉邦率軍抵達霸上。秦王子嬰乘素車、駕白馬,頸上系著繩子以示自己該服罪自殺,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璽和符節(jié),伏在軹道亭旁向劉邦投降。眾將領(lǐng)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何況人家已經(jīng)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庇谑潜銓⑶赝踝計虢唤o了主管官員處置。超

然客公

號劉邦領(lǐng)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lǐng)都爭先恐后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shù)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作一個富翁???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它們有什么用呀!望您盡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里!”劉邦不聽。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里。而為天下人鏟除殘民之賊,應(yīng)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F(xiàn)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于是率軍返回霸上。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jīng)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guān)中的人為王。據(jù)此我就應(yīng)該在關(guān)中稱王了。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tǒng)統(tǒng)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我之所以到這里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lǐng)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后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guī)章罷了?!彪S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xiāng)、城鎮(zhèn),向人們講明道理。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百姓們于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陰人。隋內(nèi)史侍郎道衡子也,出繼從父孺。年十二,能屬文。以父不得死于隋,不肯仕。郡舉秀才,不應(yīng)。聞高祖興,遁入首陽山,將應(yīng)義舉。通守堯君素覺之,迎置其母城中,收不得去。及君素東連王世充,遂挺身歸國。房玄齡亟言之秦王,王召見,問方略。所對合旨,授府主簿,判陜東大行臺金部郎中。是時方討世充,軍事繁綜,收為書檄露布,或馬上占辭,該敏如素構(gòu),初不竄定。竇建德來援,諸將爭言斂軍以觀賊形勢,收獨曰:“不然。世充據(jù)東都,府庫盈衍,其兵皆江淮選卒,正苦乏食爾,是以求戰(zhàn)不得,為我所持。今建德身總眾以來,必飛轂轉(zhuǎn)糧,更相資哺。兩賊連固,則伊、洛間勝負未可歲月定也。不若勒諸將嚴兵締壘,浚其溝防,戒毋出兵。大王親督精銳據(jù)成皋,厲兵按甲,邀建德路。彼以疲老,當吾堂堂之鋒,一戰(zhàn)必舉。不旬日,二賊可縛致麾下矣?!蓖踉唬骸吧啤!彼烨萁ǖ?,降世充。王入觀隋宮室,且嘆煬帝無道,殫人力以事夸侈。收進曰:“峻宇雕墻,殷辛以亡;土階茅茨,唐堯以昌。始皇興阿房而秦禍速,文帝罷露臺而漢祚永。后主曾不是察,奢虐是矜,死一夫之手,為后世笑,何此之能保哉?”王重其言。俄授天策府記室參軍。從平劉黑闥,封汾陰縣男。嘗上書諫王止畋獵,王答曰:“覽所陳,知成我者,卿也。明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賜黃金四十鋌?!蔽涞缕吣?,寢疾。王遣使臨問,相望于道。命輿疾至府親舉袂撫之論敘生平感激涕泗。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慟,與其從兄子元敬書曰:“吾與伯褒共軍旅間,何嘗不驅(qū)馳經(jīng)略,款曲襟抱,豈期一朝成千古也。且家素貧而子幼,善撫安之,以慰吾懷?!币蚯彩沟跫?,贈帛三百段。其后圖學士像,嘆其早死不得與。既即位,語房玄齡曰:“收若在,朕當以中書令處之。”又嘗夢收如平生,賜其家粟、帛。貞觀七年,贈定州刺史。永徽中,又贈太常卿,陪葬昭陵。(選自《新唐書》列傳?卷五十一,有刪改)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A命輿B疾C至府D親舉袂E撫之F論敘G生平H感激涕泗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屬,寫。與《赤壁賦》中的“舉酒屬客”的“屬”字含義相同。B.禽,捉拿。與《赤壁之戰(zhàn)》中的“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的“禽”含義相同。C.畋,打獵。與《韓非子》“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的“田”讀音和意思都相同。D.與,參與。與成語“與眾不同”的“與”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薛收十二歲時,就很有學識,隋朝大業(yè)末年,時值郡中舉薦他秀才,薛收因為父親的緣故,堅決推辭不出仕。B.堯君素知道薛收是孝子,就把薛收的生母囚禁起,要挾薛收,以此達到招為己用的目的,薛收無奈被迫回城。C.薛收擔任秦王府主簿,因為討伐王世充時軍務(wù)繁忙,很多文書來不及打草稿,多匆忙寫就,有些辭句也不確定。D.李世民參觀隋宮室,慨嘆隋煬帝奢侈淫靡,薛收勸諫李世民要以史為鑒。后又勸諫李世民停止打獵,得到獎賞。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彼以疲老,當吾堂堂之鋒,一戰(zhàn)必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隋唐時期中書令負責直接向皇帝密奏要事,位高權(quán)重。李世民說,如果薛收還在世,會把中書令的職位給他。薛收有哪些才能業(yè)績讓李世民對其極為認可,感嘆失去了一位相才?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DFH11.A(二者含義不同)12.C(曲解文義。薛收撰寫公文水平很高。)13.(1)竇建德用疲弊之軍隊,抵擋我陣勢整齊強大的軍隊,一戰(zhàn)必能擊敗他們。(以、當、舉,各1分,句意通順1分)(2)跨越晉國把遠方的(鄭國)當做邊邑,您知道這樣做很難,為什么要用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越國、鄙遠、陪鄰各1分,焉……?句式1分)14.(1)在文書方面:胸有成竹,手到擒來;(2)在出謀劃策方面:把控局勢,獨居眼光;(3)在規(guī)勸李世民方面:直言勸諫,忠心耿耿。(每點1分)參考譯文: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陰人。他是隋內(nèi)史侍郎薛道衡的兒子,被過繼給叔父薛孺。十二歲時,就會寫文章。因為他的父親薛道衡蒙冤被隋煬帝賜死,他就不肯在隋朝出仕做官。郡里舉薦他為秀才,他堅決推辭不去應(yīng)召。聽說高祖舉起反隋的義旗,薛收便躲入首陽山,準備幫助義軍。蒲州通守堯君素私下了解到薛收有此預(yù)謀,于是派人把薛收的生母王氏迎接安置到城內(nèi)居住,薛收不得不回到城里。堯君素勾結(jié)東方的王世充后,薛收就毅然投奔高祖。房玄齡(知情后)趕緊向唐太宗推薦薛收,太宗當天就召見他,拿經(jīng)營治理方面的事問他,薛收論辯應(yīng)對無所顧忌,都合乎太宗心意。被授為秦府主簿、通判陜東大行臺金部郎中。當時太宗專門負責出征討伐,軍內(nèi)的檄文布告,大多出自薛收之手。薛收寫文章言辭敏捷,就如同事先構(gòu)思好了一樣,立馬就寫成,竟沒有刪改。竇建德率兵前來抵抗,眾將領(lǐng)都認為應(yīng)該暫且退兵,來觀察敵人的形勢。只有薛收建議說:“王世充據(jù)有東都,府庫充實,他的士兵都是江淮的精銳,他所憂慮的是缺乏食物,因此被我軍牽制,求戰(zhàn)而不得。竇建德親自統(tǒng)領(lǐng)軍隊,來抵抗我軍,也應(yīng)該是傾盡了他的驍勇雄武之士,期望在奮力決戰(zhàn)中獲勝。如果放任他來到這里,兩支敵軍連成一體,轉(zhuǎn)運河北的糧食來互相供應(yīng)幫助,那么伊、洛之間的戰(zhàn)斗就停不下來。如今應(yīng)該分兵守營,深挖防御工事,如果王世充想戰(zhàn),一定不要出兵。竇建德用疲弊之軍隊,抵擋陣勢整齊強大的我軍,一戰(zhàn)必能擊敗他們。竇建德失敗之后,王世充自然就會被攻破。如果退兵自守,是下策呀?!碧诓杉{了薛收的建議,最終擒獲了竇建德。太宗進入隋朝宮室觀看,感嘆隋后主用盡人力來放縱自己奢侈。薛收進諫道:“我私下聽說建設(shè)高大華麗的建筑,殷朝的辛(指商紂王)因此而亡;居住簡陋的草屋,唐堯因此昌盛。秦始皇增建豪華的阿房宮,漢文帝省去了建造露臺的花費,所以漢朝福分延長,隋后主竟然不能明察這一點,夸耀自己的奢侈和暴虐行為,最后死在一個屬下手上,被后世人恥笑,這樣做怎能保有江山社稷呢?”太宗很重視他的話。不久授予薛收天策府記事參軍的官職。薛收跟隨太宗討伐劉黑闥,因戰(zhàn)功被封為汾陰縣男。薛收曾上書進諫太宗停止打獵的事,太宗親手寫詔書說:“看了你的陳述,知道要成就我的是您。明珠幾車,比不上一句話,現(xiàn)賜(給您)黃金四十鋌。”武德七年,薛收臥病,太宗派使者到薛收府上問候,來往的使者在路上能互相看到。不久,太宗急忙又命人駕車來到薛收府上,太宗親自用衣袖安撫薛收,與他敘談生平往事,潸然淚下。不久薛收病逝,時年三十三歲。太宗親自來吊唁痛哭,跟薛收堂兄兒子薛元敬寫信說到:“我和薛收一起在軍隊中共事,何嘗不是辛辛苦苦籌劃治理,各自敞開胸懷探討,哪里想到有一天會陰陽兩隔成為千古遺憾呢。況且薛收家里一向清貧,子女尚幼小,要好好撫慰他們,來告慰我的內(nèi)心?!庇谑桥汕彩拐咔巴繂柤腊?,贈送三百段絲帛。這之后朝廷為學士們畫像,太宗又慨嘆薛收英年早逝不能參與其中。太宗即位之后,對房玄齡說:“薛收如果還活著,我一定會讓他擔任中書令。”太宗曾夢見薛收就像活著的樣子,(心有所感)賞賜給薛收家糧食和絲帛。貞觀七年,贈賜薛收定州刺史。永徽中,又贈賜太常卿,陪葬于昭陵。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乙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鋪之。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绷钕鄡勺?,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毕圄斣嘟再F。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蹦俗芳?,問老父。老父曰:“鄉(xiāng)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备咦婺酥x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奔案咦尜F,遂不知老父處。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愿從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备咦孀?,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shù)里。醉,因臥。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比嗽唬骸皨炞雍螢橐姎?”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shù)?。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比四艘詪灋椴徽\,欲苦之,嫗因忽不見。后人至,高祖覺。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庇谑且驏|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自度比至A皆亡B之C到豐西D澤中E止F飲G夜乃解H縱所送徒。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山東,崤山以東,泛指東方六國之地,與現(xiàn)代漢語中“山東”的意思不同。B.高祖,古代帝王的廟號,即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別起的名號。C.誠,果真、如果,與《諫太宗十思疏》“誠能見可欲”中“誠”,的意思相同。D.見,表被動,與《答司馬諫議書》“冀君實或見恕”中“見”的用法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羽聽說沛公“欲王關(guān)中”,當即決定進攻劉邦;范增揭露劉邦的野心,也力主進攻。B.高祖押送的役徒多在途中死亡,為免于牽累,他放走其余役徒,自己也準備一去不返。C.高祖懷疑鎮(zhèn)伏東南的天子氣與自己有關(guān),所以就逃到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巖石之間。D.乙文講述的三個傳奇故事,為高祖出身蒙上神秘色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2)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14.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沛公最終成功的原因。【答案】10.CEG11.D12.B13.(1)明天早上犒勞士兵,為我打敗沛公的軍隊?。?)高祖剛好從旁邊的房舍走來,呂后就仔細地告訴高祖有客人經(jīng)過此地,給她們看相說他們母子都是富貴之相。14.①項羽剛愎自用,沒有及時殺劉邦,給了劉邦喘息之機②劉邦善于籠絡(luò)人心,手下的人甘愿跟隨。③劉邦做事果敢有決斷,不拖泥帶水。【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高祖估計等到了酈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豐西大澤中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白远缺戎两酝鲋庇型暾闹髦^賓成分,“自”是主語,“度”是謂語,“比至皆亡之”是“度”的具體內(nèi)容,應(yīng)獨立成句,C處斷開;“到豐西澤中”,“到……中”表示地點處所,其后停頓,E處斷開;“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是順承關(guān)系,前后各自獨立成句,G處斷開。故選C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B.正確。C.正確。相同,“誠”,果真,如果。句意:如果真的象老人家所說。/假如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D.錯誤。不同,“見”,表被動;/助詞,位于動詞之前,指代自己。句意:你的孩子為什么被殺呢?/希望您也許能諒解我。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高祖押送的役徒多在途中死亡”錯,“徒多道亡”的意思是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而不是“死亡”。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旦日”,明天早晨;“饗”,犒勞;“為”,替。(2)“適”,恰好,剛好;“具”,仔細;“相”,看面相、命相?!?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文本甲選自《史記·項羽本紀》,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課文《鴻門宴》也是選自《史記·項羽本紀》,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可知,范增對項羽提出了“急擊勿失”的建議,而項羽卻剛愎自用,沒有及時殺劉邦,給了劉邦喘息之機。②依據(jù)“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等內(nèi)容,劉邦放走役徒,自己也打算逃亡,雖然有畏罪成分,但是也能突出劉邦善于籠絡(luò)人心,以至“徒中壯士愿從者十余人”“諸從者日益畏之”,說明手下的人甘愿跟隨劉邦。③依據(jù)“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這一斬白蛇的傳說,以及后來“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及時逃亡,說明劉邦做事果敢有決斷,也是最后成功的因素。參考譯文:甲沛公駐扎在霸上,沒能和項羽相見。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guān)中稱王,任命子嬰為相國,把全部奇珍異寶據(jù)為己有。”項羽非常生氣,說:“明天早上犒勞士兵,為我打敗沛公的軍隊!”在這個時候,項羽的士兵有四十萬人,駐扎在新豐鴻門,沛公的士兵只有十萬人,駐扎在霸上。范增勸項羽說:“沛公在山東的時候,貪圖財貨,喜愛美女?,F(xiàn)在進入關(guān)中,不收取財物,不親近婦女,由此看來他的志向一定不小。我命人觀望他頭上的云氣,都是龍虎之形,呈現(xiàn)五種顏色,這是天子的云氣。趕快進攻,不要失去機會?!币腋咦孀鐾らL的時候,經(jīng)常請假回家到田里去。有一次呂后和孩子正在田中除草,有一老漢從這里經(jīng)過討水喝,呂后讓他喝了水,還拿飯給他吃。老漢給呂后相面說:“夫人真是天下的貴人?!眳魏笥肿屗o兩個孩子相面,他見了孝惠帝,說:“夫人所以顯貴,正是因為這個男孩子。”他又給魯元相面,也同樣是富貴面相。老漢走后,高祖剛好從旁邊的房舍走來,呂后就仔細地告訴高祖有客人經(jīng)過此地,給她們看相說他們母子都是富貴之相。高祖問這個人在哪,呂后說:“還走不遠。”于是高祖就去追上了老漢,問他剛才的事,老漢說:“剛才我看貴夫人及子女的面相都很像您,您的面相簡直是貴不可言?!备咦嬗谑堑乐x說:“如果真的象老人家所說,我絕不會忘記你的恩德?!钡鹊礁咦骘@貴的時候,始終不知道老漢的去處。高祖以亭長的身份為沛縣押送徒役去酈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高祖估計等到了酈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豐西大澤中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高祖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愿意跟隨他一塊走。高祖乘著酒意,夜里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罷。”高祖已醉,說:“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xù)往前走了幾里,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后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么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庇腥藛枺骸澳愕暮⒆訛槭裁幢粴⒛??”老婦說:“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我就是為這個哭啊?!北娙艘詾槔蠇D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后面的人趕上了高祖,高祖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高祖,高祖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秦始皇帝經(jīng)常說:“東南方有天子之氣。”當時就巡游東方來鎮(zhèn)壓那里的天子之氣。高祖懷疑和自己有關(guān),就逃走藏匿起來,隱居在芒碭山的湖澤與巖石之間。呂后和別人一同尋找,總是能找到他。高祖感到奇怪而問呂后原因。呂后說:“你所在之處的上方總有云氣聚集,所以跟著云氣走就會找到你?!备咦嫘睦锖芨吲d。沛縣的子弟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大多想要追隨他。江蘇省南京市協(xié)同體九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7小題,3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題。晉文公反國,李離為大理①,過殺不辜,自系曰:“臣之罪當死?!蔽墓钪唬骸肮儆猩舷?,罰有輕重,是下吏之罪也,非子之過也?!崩铍x曰:“臣居官為長,不與下讓位;受祿為多,不與下分利。過聽殺無辜,委下畏死,非義也。臣之罪當死矣?!蔽墓唬骸白颖刈砸詾橛凶?,則寡人亦有過矣?!崩铍x曰:“君量能而授官,臣奉職而任事。臣受印綬之日,君命曰:‘必以仁義輔政,寧過于生,無失于殺。’臣受命不稱,雍惠蔽恩,如臣之罪,乃當死,君何過之有?且理有法,失刑即刑,失殺即死。君以臣為能聽微決疑,故任臣以理。今離刻深,不顧仁義;信文墨,不察是非;聽他辭,不精事實;掠服無罪,使百姓怨。天下聞之,必議吾君;諸侯聞之,必輕吾國。怨積于百姓,惡揚于天下,權(quán)輕于諸侯。如臣之罪,是當重死?!蔽墓唬骸拔崧勚玻倍煌?,不可與往;方而不圓,不可與長存。愿子以此聽寡人也。”李離曰:“君以所私害公法,殺無罪而生當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國也。離不敢受命。”文公曰:“子獨不聞管仲之為人臣耶?身辱而君肆,行污而霸成?!崩铍x曰:“臣無管仲之賢,而有辱污之名;無霸王之功,而有射鉤②之累。夫無能以臨官,籍污以治人”,君雖不忍加之于法臣亦不敢污官亂治以生臣聞命矣遂伏劍而死。(節(jié)選自《新序》)【注】①李離: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平不詳。大理:掌管刑罰的最高長官。②射鉤: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君位,管仲當時輔佐糾,曾用箭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帶鉤,險些射殺小白。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涂對一處得1分,超過三處不得分。(3分)君A雖不忍B加之C于法D臣E亦不敢F污G官H亂治I以生J臣K聞命矣L遂伏劍而死。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與下讓位”與“吾與點也!”(《侍坐》)兩句中的“與”含義不同。B.“委下畏死”與“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兩句中的“委”含義相同。C.“不顧仁義”與“大行不顧細謹”(《鴻門宴》)兩句中的“顧”含義相同。D.“聽微決疑”與“微夫人之力”(《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微”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離清正剛直。作為掌管刑罰的最高官員,因為只相信刑律,審理失誤,便拘捕了自己。B.晉文公寬仁愛人。囑咐執(zhí)法官員寧錯判讓犯死罪的活下來,也不能錯判無辜之人為死罪。C.晉文公認為,前進的人不能只知直走不知轉(zhuǎn)彎,能長期相處的人既要剛直又要懂得變通。D.李離認為,自己沒有賢才,卻有污名;沒有助君主成就霸業(yè)之功,卻有陷害君主的罪過。13.下列對加點的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路侍坐》:“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與“如其禮樂”兩句中的“如”含義不同。B.《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間”與“彼節(jié)者有間”兩句中的“間”含義相同。C.《燭之武退秦師》:“既東封鄭”與“又欲肆其西封”兩句中的“封”含義不同。D.《鴻門宴》:“素善留侯張良”與“不如因善遇之!”兩句中的“善”含義相同。14.下列對加點的詞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燭之武退秦師》:以亂易整易:改變。B.《鴻門宴》:沛公則置車騎置:安置C.《庖丁解?!罚鹤邂以赂蹲澹哼@類D.《子路侍坐》:比及三年比:等到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1)君以所私害公法,殺無罪而生當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國也。(5分)(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4分)16.簡要概括李離“伏劍而死”的原因。(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30分)10.DJL11.B12.A13.D14.D15.(1)您因為愛惜我而損害國法,殺了無罪的人而讓本當處死的人活了下來,這兩者都不是用來教導(dǎo)百姓的方法。評分細則:以,因為,1分;私,愛惜1分,無罪,無罪的人,活用1分;生,讓...活了下來,使動1分;所以,用來,1分。(2)借助了他人的力量卻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評分細則:因,1分;敝,1分;判斷句1分。(3)不這樣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不這樣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俘虜?!吭u分細則:不者,1分;,若屬,1分;且,1分,為所1分。16.①錯殺無辜;②瀆職失察;③激起民怨;④有負君恩;⑤有損君威;⑥有傷國體。(一點1分,任三點滿分)【譯文】晉文公返回晉國后,李離為掌管刑罰的最高官員,因?qū)徖硎д`,殺了一個無罪的人,他拘捕了自己,說:“我犯下的罪責應(yīng)該判死刑?!蔽墓珜λf:“官員職位有高低之分,處罰有輕重之分,這是您手下官吏的過失,不是您的過錯?!崩铍x說:“我任這個部門的長官,沒有把職位讓給手下的官吏;我得到的俸祿最多,也沒有分給手下的官吏。審理錯誤而殺了無罪的人,卻自己怕死將責任推給下屬,這是不合道義的。我的罪責應(yīng)當是被處死的。”文公說:“您一定認為自己有罪,那我也有過失?!崩铍x說:“您按能力大小授予官職,我接受官職然后處理政務(wù)。我接過官印那天,您囑咐道:‘一定要用仁義之心處理政事,寧可錯判讓犯死罪的活下來,也不能把不當判死罪的錯判為死罪。’我接受官位卻不稱職,阻塞了君主對百姓的思惠,像我這樣的罪責應(yīng)該判死刑,您有什么過錯呢?況且法律規(guī)定,錯判了刑罰就要接受同樣的懲罰;錯判了死刑,就要承擔死罪。您認為我能夠明察秋毫,決斷疑難案件,所以讓我主管刑法?,F(xiàn)在我苛刻嚴酷,不顧及仁義;只相信刑律判狀,不明察是非對錯;聽信他人的言辭,不明辨事實真相;拷打無罪的人使之屈服,讓百姓怨恨朝廷。天下人聽說了此事,一定會非議我的君主;諸侯們聽說了此事,一定會輕視我的國家。怨恨積累在百姓心里,惡名傳播到天下各國,使國君的威權(quán)在諸侯國中降低。像我這種罪責,判多次死刑都不為過?!蔽墓f:“我聽說過,只知直走而不知轉(zhuǎn)彎,是無法前進的;為人剛直但不懂變通,是不能和他長期相處的。希望您據(jù)此而聽我的話。”李離說:“您因為愛惜我而損害國法,殺了無罪的人而讓本當處死的人活了下來,這兩者都不是用來教導(dǎo)百姓的方法。我不敢接受命令?!蔽墓f:“您難道沒聽說過管仲是如何做臣子的嗎?他蒙受牢獄之辱,卻能讓君主施展抱負;行為有污,卻助君主完成霸業(yè)?!崩铍x說:“我沒有管仲的賢才,卻有不好的名聲;沒有助君主完成霸業(yè)的功勞,卻有陷害君主的罪過。沒有能力卻高居官位,依靠污行來治理百姓,君主雖不忍心依法處理我,我也不敢玷污官聲、毀壞法紀而茍活于世。我知道我的命數(shù)了。”于是飲劍自刎了。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紅橋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三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文公弗禮。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賢,且又同姓,窮而過君,不可無禮。”文公曰:“諸侯亡公子過者多矣,安能盡禮之!”詹曰:“君如弗禮,遂殺之;弗殺,使即反國,為鄭憂矣?!蔽墓ヂ?。三十七年春,晉公子重耳反國,立,是為文公。秋,鄭入滑,滑聽命,已而反與衛(wèi),于是鄭伐滑。周襄王使伯服請滑。鄭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櫟,文公父厲公入之,而惠王不賜厲公爵祿,又怨襄王之與衛(wèi)滑,故不聽襄王請而囚伯服。王怒,與翟人伐鄭,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鄭,鄭文公居王于氾。三十八年,晉文公入襄王成周。四十一年,助楚擊晉,自晉文公之過無禮,故背晉助楚。四十三年,晉文公與秦穆公共圍鄭,討其助楚攻晉者,及文公過時之無禮也。初,鄭文公有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蘭奔晉,從晉文公圍鄭。時蘭事晉文公甚謹愛幸之乃私于晉以求入鄭為太子。晉于是欲得叔詹為僇。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詹聞,言于鄭君曰:“臣謂君,君不聽臣,晉卒為患。然晉所以圍鄭,以詹,詹死而赦鄭國,詹之愿也?!蹦俗詺ⅰ`嵢艘哉彩c晉。晉文公曰:“必欲一見鄭君,辱之而去。”鄭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鼻乇T。晉文公欲入子蘭為太子,以告鄭。鄭大夫石癸曰:“吾聞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當有興者。子蘭母,其后也。且夫人子盡已死,余庶子無如蘭賢。今圍急,晉以為請,利孰大焉!”遂許晉,與盟,而卒立子蘭為太子,晉兵乃罷去。(節(jié)選自《史記·鄭世家》)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在答題卡上依次填入與正確答案相對應(yīng)的字母。(3分)時A蘭B事C晉D文E公F甚G謹H愛I幸J之K乃L私M于N晉O以P求Q入R鄭S為T太U子。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反,通“返”。和《齊桓晉文之事》“則盍反其本矣”中的“反”意思相近。B.賜,指恩惠。與《燭之武退秦師》“且君嘗為晉君賜矣”中的“賜”用法一致。C.與,指親附。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吾與點也”中的“與”意思不同。D.克,攻占,與《諫太宗十思疏》“能克終者蓋寡””中的“克”意思不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晉公子重耳過,文公弗禮”,就是《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無禮于晉”,是秦晉聯(lián)軍圍攻鄭國的主要原因之一。B.鄭國攻打滑國時,周襄王派伯服為滑國說情,鄭文公不僅沒有聽從襄王的講情,反而還扣押了伯服,惹惱了襄王。C.晉國希望抓住叔詹羞辱并殺死他,因此聯(lián)合秦國一起攻打鄭國,國難當頭,叔詹主動赴死,以解決鄭國此次危機。D.鄭國的公子子蘭能夠回國,并被鄭文公立為太子,是因為外有晉文公武力脅迫,內(nèi)有大夫利用母族優(yōu)勢進言幫助。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四十一年,助楚擊晉,自晉文公之過無禮,故背晉助楚。(4分)(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3分)(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3分)9.H

K

O10.B11.C12.(1)(文公)四十一年,(鄭國)協(xié)助楚國攻打晉國,因為當年晉文公途經(jīng)鄭國,鄭國沒有禮遇他,因此鄭國背棄晉國協(xié)助楚國。(2)(3)略【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當時子蘭事奉晉文公很恭敬,晉文公十分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