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DL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
DL/T817—2012
代替DL/T817-2002
水輪發(fā)電機檢修技術規(guī)程
Technologicalcodeformaintenanceofverticalhydro-generator
(征求意見稿)
2012-XX-XX發(fā)布2012-XX-XX實施
國家能源局發(fā)布
DL/T817—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水輪發(fā)電機檢修間隔、時間、項目.....................................................2
4.1檢修間隔及檢修停用時間的確定...................................................2
4.2檢修試驗測試項目...............................................................3
5發(fā)電機檢修工藝質量要求.............................................................3
5.1一般要求.......................................................................3
5.2定子檢修.......................................................................4
5.3轉子檢修.......................................................................8
5.4制動系統(tǒng)檢修..................................................................12
5.5空氣冷卻器檢修................................................................12
5.6推力軸承檢修..................................................................13
5.7導軸承檢修....................................................................15
5.8上、下機架檢修................................................................16
5.9發(fā)電機總體裝復................................................................16
6發(fā)電機檢修啟動試驗和驗收..........................................................19
6.1啟動試驗前的驗收..............................................................19
6.2啟動試驗項目和要求............................................................19
6.3檢修工程最終驗收..............................................................23
附錄A(資料性附錄)機組檢修間隔時間和項目標準......................................24
附錄B(資料性附錄)檢修技術總結報告................................................32
B.1電站主要參數(shù)..................................................................32
B.2檢修概況......................................................................32
I
DL/T817—2012
水輪發(fā)電機檢修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立式水輪發(fā)電機(以下簡稱發(fā)電機)現(xiàn)場檢修的類別、程序和工藝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額定功率在15MW及以上的立式水輪發(fā)電機的檢修,15MW以下的立式水輪發(fā)電機的檢修
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7894水輪發(fā)電機基本技術條件
GB/T8564水輪發(fā)電機組安裝技術規(guī)范
GB11120L-TSA渦輪機油
GB5015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DL/T489水輪發(fā)電機靜止整流勵磁系統(tǒng)及裝置試驗規(guī)程
DL/T491-2008大中型水輪發(fā)電機自并勵勵磁系統(tǒng)及裝置運行和檢修規(guī)程
DL/T507水輪發(fā)電機組啟動試驗規(guī)程
DL/T583-2006大中型水輪發(fā)電機靜止整流勵磁系統(tǒng)及裝置技術條件
DL/T596電氣備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
DL/T619水電廠機組自動化件及其系統(tǒng)運行維護與檢修試驗規(guī)程
DL/T622立式水輪發(fā)電機彈性金屬塑料推力軸瓦技術條件
DT/T838發(fā)電企業(yè)設備檢修導則
DL/T862水電廠非電量變送器、傳感器運行管理與檢驗規(guī)程
DL/T1056發(fā)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系統(tǒng)技術監(jiān)督導則
DL/T1066水電站設備檢修管理導則
DL/T5230水輪發(fā)電機轉子現(xiàn)場裝配工藝導則
DL/T5420發(fā)電機定子現(xiàn)場裝配工藝導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發(fā)電機檢修maintenanceofhydro-generator
為保持或恢復發(fā)電機規(guī)定的性能而進行的檢查和修理。
3.2
檢修等級maintenancegrades
檢修等級是以發(fā)電機檢修規(guī)模和停用時間為原則,將發(fā)電機的檢修分為A、B、C、D四個等級。
1
DL/T817—2012
3.2.1
A級檢修Aclassmaintenance
A級檢修是指對發(fā)電機進行全面的解體檢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復或提高設備性能。
3.2.2
B級檢修Bclassmaintenance
B級檢修是指針對機組某些設備存在問題,對機組部分設備進行解體檢查和修理。B級檢修可根據(jù)機
組設備狀態(tài)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實施部分A級檢修項目或定期滾動檢修項目。
3.2.3
C級檢修Cclassmaintenance
C級檢修是指根據(jù)設備的磨損、老化規(guī)律,有重點地對機組進行檢查、評估、修理、清掃。C級檢修
可進行少量零件的更換、設備的消缺、調整、預防性試驗等作業(yè)以及實施部分B級檢修項目或定期滾動
檢修項目。
3.2.4
D級檢修Dclassmaintenance
D級檢修是指當機組總體運行狀況良好,而對主要設備的附屬系統(tǒng)和設備進行消缺。D級檢修除進行
附屬系統(tǒng)和設備消缺外,還可根據(jù)設備狀態(tài)的評估結果,安排部分C級檢修項目。
3.3
狀態(tài)檢修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CBM)
狀態(tài)檢修是指根據(jù)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診斷技術提供的設備狀態(tài)信息,評估設備的狀況,在故障發(fā)生前進行
檢修的方式。
3.4
檢修間隔intervalofmaintenance
指上次計劃檢修后發(fā)電機并網(wǎng)投產(chǎn)至下一次計劃檢修開始之間的可用時間。
3.5
檢修停用時間timeofmaintenance
指處于計劃檢修停運狀態(tài)的時間。
3.6
檢修范圍maintenancescope
指檢修方式、檢修等級和檢修項目的確定。
4水輪發(fā)電機檢修間隔、時間、項目
4.1檢修間隔及檢修停用時間的確定
4.1.1檢修間隔及檢修停用時間主要取決于設備技術狀況。一般情況下,發(fā)電機檢修間隔和檢修停用
時間與水輪機的時間一致,具體檢修間隔和檢修停用時間參見附錄A表A.1、表A.2。
4.1.2在執(zhí)行表A.1、表A.2檢修間隔和檢修停用時間時,應根據(jù)以下情況區(qū)別對待:
a)新機投產(chǎn)后的一年左右可視設備運行狀況安排一次A修或B修;
b)對運行狀態(tài)較好的發(fā)電機,可逐步延長檢修間隔,但必須經(jīng)過技術鑒定方可超過附錄A表A.1
的規(guī)定;
c)在發(fā)電機運行或檢修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有危及機組安全運行的重大設備缺陷,應立即停機檢修或
延長檢修時間;
2
DL/T817—2012
d)為防止發(fā)電機失修,確保設備健康,凡發(fā)電機技術狀況不好的,經(jīng)過技術鑒定確認出現(xiàn)下列設
備狀況者,其檢修時間間隔可低于表A.1的規(guī)定:
1)主要運行參數(shù)經(jīng)常超過規(guī)定值,機組效率和出力明顯降低;
2)機組振動或擺動不合格,而C修不能消除;
3)定子或轉子繞組絕緣不良或部件發(fā)生變形、損傷,威脅安全運行。
4.1.3發(fā)電機C修標準項目參見附錄A表A.3,根據(jù)設備運行狀態(tài)可增加部分B修項目、技術改造、
缺陷處理等特殊項目。
4.1.4發(fā)電機A、B檢修項目參見附錄A表A.4。
4.2檢修試驗測試項目
4.2.1發(fā)電機C修主要試驗項目參見附錄A表A.5。
4.2.2發(fā)電機A、B修主要試驗測試項目參見附錄A表A.6。
4.2.3勵磁系統(tǒng)試驗測試項目按DL/T4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2.4發(fā)電機A、B修試驗其他項目按DL/T596和DL/T4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發(fā)電機檢修工藝質量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在發(fā)電機檢修前應對其存在的缺陷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準備好必要的專用工具、備品配件、技術
措施及檢修場地。
5.1.2檢修場地應光線充足,部件、工器具、材料堆放整齊,保持檢修場所和廠房的文明整潔。
5.1.3檢修場地應考慮其部件放置后的承載能力。
5.1.4部件放置時地面均應墊有木板,帶油的部件應先進行清掃油污,再吊運到檢修場地。部件放置
時應墊有塑料布或地膠板,做好污染地面的防護措施。精密部件還應做好防銹、防火、防塵措施及墊有
專用毛氈。
5.1.5進入發(fā)電機內部工作時,與工作無關的物件不應帶入。人員、工具、材料應登記,工作結束后
應注銷。
5.1.6在發(fā)電機內使用明火作業(yè),如電焊、氣焊、氣割等,應辦理動火工作票手續(xù),做好防火和防飛
濺的措施。作業(yè)完畢應仔細清理焊渣、熔珠,在轉動部件上進行電焊時,地線必須可靠地接在轉動部件
施焊部位上,嚴禁轉子不接地進行電焊作業(yè)。
5.1.7在零部件拆卸前,首先檢查所拆部件配合處的記號,沒有的或不清晰時做好標記。對精密配合
的零件,若無定位銷釘,應在其結合面處互成90°方向上打明顯的標記。對配合尺寸應進行測量并作好
記錄。
5.1.8零部件分解拆卸時,應先拆銷釘,后拆螺栓;裝復時先裝銷釘,后裝螺栓。
5.1.9在拆卸零部件的過程中,隨時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和缺陷,作好記錄,以便修復或更換配件。
拆卸零部件時,不得直接錘擊其加工面或易破損變形部位,必要時墊上銅皮或用銅棒敲擊,在分開法蘭
和組合面止口時,扁鏟等楔形工具不應打入過深,防止損壞密封面和結合面。
5.1.10部件分解后,應及時清洗零部件,檢查零部件完整與否,如有缺損應進行更換或修復。同一部
件拆卸的銷釘、螺栓、螺母、墊圈需放在同一箱內或袋內,標簽標識清楚。螺栓、螺母要清點數(shù)目,妥
善保管。
5.1.11拆卸的主要部件,如軸頸、軸瓦、鏡板等高光潔度部件表面,以及聯(lián)軸法蘭和銷孔面應做好防
銹蝕措施。應用白布或塑料布包蓋防護好。
3
DL/T817—2012
5.1.12與檢修相關管路或基礎拆除后露出的孔洞應封堵好,以防雜物掉入。
5.1.13各部件的組合面、鍵和鍵槽、銷釘和銷釘孔、止口應仔細進行修理,使其光滑,無高點和毛刺。
但不得改變其配合性質。螺栓和螺孔亦應進行修理。所有組合表面在安裝前須仔細地清掃干凈。
5.1.14發(fā)電機軸承采用巴氏合金的軸瓦若廠家要求不進行研刮的,導軸承檢修時可不進行刮瓦。
5.1.15拆卸時各組合面加墊的厚度、密封條大小應做好記錄,裝復時用原規(guī)格的墊片、盤根。
5.1.16裝復時,各組合面應光潔無毛刺。合縫間隙用0.05mm塞尺檢查不能通過,允許有局部間隙;
用0.1mm塞尺檢查,深度不應超過組合面寬度的1/3,總長不應超過周長的20%;組合螺栓及銷釘周圍
不應有間隙。組合縫處的安裝面錯牙一般不超過0.10mm。
5.1.17裝復時,易進水的或潮濕處的螺栓應涂以防銹漆,各連接螺栓均應按規(guī)定擰緊,各轉動部分螺
母應點焊或采取其他防松動措施。
5.1.18裝復管路切割密封墊時,其內徑應稍比管路內徑大,不得小于管路的內徑。若密封墊直徑很大,
需要拼接時,先削制接口,再黏結。
5.1.19起重用的鋼絲繩、繩索、滑車等應事先檢查、試驗,鋼絲繩的安全系數(shù)應按安全規(guī)程要求選用,
不允許使用有缺陷的起重工具和斷股或嚴重損傷的鋼絲繩或繩索。
5.1.20零部件起吊前,應詳細檢查連接件是否拆卸完,起重工具的承載能力是否足夠,起吊過程中應
慢起慢落。拆卸下的零部件應安放妥當。
5.1.21發(fā)電機定子應按照DL/T596規(guī)程要求進行預防性試驗,交流耐壓試驗應在熱態(tài)和定子未清掃
下進行。如進行重新組裝的定子或更換定子線棒,應按照GB50150標準要求進行相關試驗。
5.1.22發(fā)電機轉子應按照DL/T596規(guī)程要求進行預防性試驗,交流阻抗及功率損耗應在膛內、膛外
測試。如更換轉子線圈,應按照GB50150標準要求進行相關試驗。
5.1.23發(fā)電機勵磁系統(tǒng)的檢修應按照DL/T491-2008規(guī)程第8章的要求進行。其技術要求應按DL/T
583-2006規(guī)程第4章的要求執(zhí)行。
5.1.24一次設備接線拆除時,應標記好相序或接線位置。裝復時按相應相序或位置連接,對在拆除時
損害的螺栓或螺母應更換。
5.1.25二次回路接線的拆除應規(guī)范有序進行,相應回路應編號并用絕緣膠布包好,應有防止脫落和損
傷的措施。自動化元件拆除時應在元件上標明具體的安裝位置并保管好,其接口應用白布封好。
5.1.26二次回路應按照編號原樣恢復并核對檢查。
5.1.27自動化元件的裝復應按照原物原樣回裝的原則進行,其接線也應與拆除前一致并進行檢查。
5.1.28自動化元件及各種傳感器和變送器的檢查及校驗按照DL/T619、DL/T862及DL/T1056規(guī)定
的標準執(zhí)行。其二次回路接線應牢固、正確,絕緣電阻不低于5MΩ,執(zhí)行元件動作應正確可靠。
5.1.29設備和盤柜的清掃應干凈,不得使用潮濕的空氣對盤柜和設備進行吹掃,精密儀器儀表應使用
低功率吸塵器吸塵。
5.2定子檢修
5.2.1機械部分檢修
5.2.1.1檢查定子基礎板螺栓、銷釘和定子合縫處的狀況,應達到以下要求:
a)基礎螺栓應緊固,螺母點焊處無開裂,銷釘無竄位;
b)分瓣定子機座組合縫間隙用0.05mm塞尺檢查,在螺栓和定位銷周圍不應通過;
c)定子機座與基礎板的接觸面積應按5.1.16條規(guī)定執(zhí)行。
5.2.1.2檢查定子鐵心襯條、定位筋應無松動、開焊;齒壓板壓指與定子鐵心間應緊固無間隙,螺母
點焊處無開裂。
4
DL/T817—2012
5.2.1.3必要時掛鋼琴線測量定子鐵心中心與圓度。按照水輪機實際中心找正后,要求定子鐵心圓度
(為各半徑與平均半徑之差)不應大于設計空氣間隙值的±4%。一般沿鐵心高度方向每隔1m距離選擇一
個測量斷面,每個斷面不小于16個測點,每瓣每個斷面不小于3點,接縫處必須有測點。中心偏差不
大于1.0mm(與水輪機下固定止漏環(huán)中心比較)。
5.2.1.4定子高程測量。定子鐵心平均中心高程與轉子磁極平均中心高程一致,其偏差值不應超過定
子鐵心有效長度的±0.15%,但最大不超過±4mm。
5.2.1.5定子鐵心高度測量。在鐵心槽底和背部不少于16個點測量鐵心高度,各點測量值與設計值的
偏差不超過表1規(guī)定,一般取正偏差。
表1定子鐵心高度測量偏差值范圍
單位為毫米
鐵心高度hH<10001000≤h<15001500≤h<20002000≤h<2500H≥2500
偏差值-2~+4-2~+5-2~+6-2~+7-2~+8
5.2.1.6鐵心波浪度檢查,鐵心上端槽口齒尖的波浪度應滿足表2規(guī)定。
表2鐵心上端槽口齒尖的波浪度要求
單位為毫米
鐵心高度lH<10001000≤h<15001500≤h<20002000≤h<2500H≥2500
偏差值6791011
5.2.1.7鐵心壓緊螺栓檢查,鐵心壓緊螺栓預緊力與設計預緊力一致,壓緊螺栓無損傷、蝶形彈簧墊
圈完好。
5.2.1.8機座組合焊縫檢查無裂紋。
5.2.1.9擋風板(引風板)檢查:連接螺栓應緊固,防松設施完好,連接板的連接焊縫無開裂;擋風板(引
風板)本體無裂紋,無異常變形。
5.2.1.10發(fā)電機消防水管及其他附件連接牢固,噴水孔無堵塞。
5.2.2電氣部分檢修
5.2.2.1定子繞組上下端部檢查處理應符合以下要求:
a)繞組端部及支持環(huán)絕緣應清潔、包扎密實,無過熱及損傷,表面漆層應無裂紋、脫落及流掛現(xiàn)
象;
b)繞組接頭絕緣盒及填充物應飽滿,無流蝕、裂紋、變軟、松脫等現(xiàn)象;
c)繞組端部各處綁繩及絕緣墊塊應緊固,無松動與斷裂;
d)繞組彎曲部分,支持環(huán)無電暈放電痕跡;
e)上、下槽口處繞組絕緣無被硅鋼片割破磨損;
f)繞組無電腐蝕,通風溝處繞組絕緣無電暈痕跡產(chǎn)生;
g)定子內冷系統(tǒng)接頭檢查。
5.2.2.2定子鐵心齒槽檢查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a)鐵心無燒傷、過熱、銹蝕松動;
b)合縫處硅鋼片無錯位;
5
DL/T817—2012
c)定子繞組齒部分硅鋼片無松動,輕微松動可加絕緣墊楔緊,由于松動而產(chǎn)生的銹粉應清除,并
涂刷絕緣漆;
d)鐵心兩端齒壓板壓指應無松動裂紋;
e)定子鐵心通風溝無堵塞。
5.2.2.3槽楔檢查處理后應符合以下要求:
a)槽楔應完整、無松動、過熱、斷裂等現(xiàn)象;
b)用敲打法檢查上、下兩端槽楔應緊固,中間部位每節(jié)二分之一長度應緊實;
c)槽楔斜口應對準通風溝方向,并與通風溝對齊,楔下墊實。無上竄及下竄現(xiàn)象,槽楔應不凸出
定子鐵心內圓,下部槽楔綁繩應無松動或斷股現(xiàn)象。
5.2.2.4匯流排引出線及中性點引出線檢查處理后應符合下列要求:
a)匯流排、引出線絕緣應完整,無損傷、過熱及電暈痕跡;
b)螺栓連接的各接頭應牢固,接觸應良好,用0.05mm塞尺檢查,對母線寬度在69mm以上者,其
塞入深度不應超過6mm;母線寬度在69mm以下者,其塞入深度不應超過4mm;
c)匯流排引出線支架應無松動,絕緣套管應完整,表面清潔,無損傷及過熱現(xiàn)象;
d)焊接接頭應無氣孔、夾渣,表面應光滑。
5.2.2.5檢修后的檢查與清掃要求:
a)用清潔、干燥壓縮空氣吹掃定子繞組上、下端部。吊出轉子后,定子鐵心內表面應吹掃,必要
時用清洗劑清掃鐵心;
b)定子繞組端部附有大量油垢時,要用清洗劑徹底清擦;
c)定子清掃完成后,應測試繞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并滿足DL/T596規(guī)程的要求;
d)開機前,檢查并拉通發(fā)電機空氣間隙。
5.2.2.6定子繞組有下列情況之一應當更換:
a)耐壓試驗不合格的繞組;
b)主絕緣受到機械損傷,單邊厚度達25%以上;
c)接頭股線損傷其導體截面減少達15%以上;
d)繞組嚴重變形、主絕緣可能損傷者;
e)繞組防暈層嚴重破壞者。
5.2.2.7更換定子繞組的工序如下:
a)除去繞組上、下氣(液)、電接頭卡套處絕緣層,拆除氣(液)管兩端卡套及氣(液)管。去除接頭
絕緣,拆開接頭;
b)割除端部綁扎線,取出墊塊;
c)退出槽楔;
d)取出繞組;
e)下線準備;
f)繞組絕緣測試,下繞組;
g)打槽楔,耐壓試驗,安裝氣(液)管,氣密性試驗,包或灌接頭絕緣;
h)清掃檢查,噴漆。
5.2.2.8定子繞組的嵌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a)繞組與鐵心及支持環(huán)應同時靠實,上下端部與已裝繞組標高一致,斜邊間隙符合設計規(guī)定,繞
組固定牢靠;
b)上下層繞組接頭相互錯位,不應大于5mm,前后距離偏差在連接套長度范圍內;
6
DL/T817—2012
c)繞組直線部分嵌入線槽后,單邊間隙超過0.3mm、長度大于100mm時,可用刷環(huán)氧半導體膠用
絕緣材料包扎或用半導體墊條,塞入深度應盡量與繞組嵌入深度相等;上下層繞組嵌裝后,應
按DL/T596有關規(guī)定,進行耐壓試驗;
d)繞組主絕緣采用環(huán)氧粉云母,電壓等級在0.5kV以上的發(fā)電機繞組嵌裝后一般應在額定電壓下
測定表面槽電位,最大值應控制在10V以內。
5.2.2.9打入槽楔應符合以下要求:
a)槽楔應與繞組及鐵心齒槽配合緊密;
b)槽楔打入后鐵心上下端的槽楔應無空隙;其余每塊有空隙的長度,不應超過槽楔長度的二分之
一。否則應加墊條塞實;
c)槽楔不應凸出鐵心,槽楔的通風口應與鐵心通風溝一致,其伸出鐵心上下端面的長度及綁扎,
應符合設計要求。
5.2.2.10繞組接頭的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錫焊接頭的銅線、并頭套、銅楔等應搪錫。并頭套銅楔和銅線導電部分,應結合嚴密;銅線與
銅套之間的間隙,一般不大于0.3mm,局部間隙允許0.5mm;
b)磷銀銅焊接頭的填料部間隙,應在0.05mm~0.2mm之間;
c)接頭焊接時,焊料應充實,焊后表面應光滑,無棱角、氣孔及空洞;
d)接頭焊接后,應檢查焊接質量。在接頭接觸部位前后選擇兩點,測量其間的接觸電阻,以不大
于同截面導線長度電阻值為合格,且各接頭電阻最大最小比值不超過1.2倍。
5.2.2.11繞組接頭絕緣包扎應符合下列要求:
a)繞組接頭絕緣采用云母帶包扎時,包扎前應將原絕緣削成斜坡,其搭接頭長度一般應符合表3
的要求.絕緣包扎應密實,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表3云母帶包扎絕緣搭接頭長度要求
發(fā)電機額定電壓(kV)6.310.513.815.7518.020.0及以上
搭接長度(mm)2530404550按照廠家要求執(zhí)行
b)接頭絕緣采用環(huán)氧樹脂澆灌時,接頭與絕緣盒間隙應均勻,繞組端頭絕緣與盒的搭接長度應符
合設計要求;澆灌飽滿,無貫穿性氣孔和裂紋。
5.2.2.12定子繞組干燥時,溫度應逐步上升,每小時不超過5℃~8℃;繞組最高溫度,以酒精溫度
計測量時,不應超過70℃;以埋入式電阻溫度計測量時,不應超過80℃。
5.2.2.13測量定子繞組對機座及繞組間絕緣電阻,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不進行干燥,并按DL/T596
有關規(guī)定進行交直流耐壓試驗。
a)定子繞組每相絕緣電阻值在換算至100℃時,不得低于按下式計算的數(shù)值:
R=UN(MΩ)
1000SN/100
式中:
UN--發(fā)電機額定線電壓,V;
SN--發(fā)電機額定容量,kV.A。
b)在40℃以下時,測得的絕緣電阻吸收比或極化指數(shù):瀝青浸膠及烘卷云母絕緣吸收比不應小
于1.3或極化指數(shù)不應小于1.5;環(huán)氧粉云母絕緣吸收比不應小于1.6或極化指數(shù)不應小于
2.0;水內冷定子繞組自行規(guī)定;
c)進行干燥的定子,其絕緣電阻穩(wěn)定時間一般為4h~8h。
5.2.2.14定子鐵心重新裝配時,工藝和質量要求按照DL/T5420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
DL/T817—2012
5.3轉子檢修
5.3.1轉子吊出與吊入
5.3.1.1轉子吊出應具備以下條件:
a)轉子上部無妨礙轉子吊出的部件,電氣各引線均已斷開;
b)發(fā)電機空氣間隙檢查測定完畢;
c)傘式機組的推力頭與轉子中心體把合螺栓、銷釘已拆除;
d)頂起轉子,制動器鎖定投入,將轉子落在制動器上。轉子頂起高度要根據(jù)主軸法蘭或主軸與中
心體連接止口脫開而定;
e)水輪機轉輪已固定好;
f)拆除水輪機和發(fā)電機連軸螺栓或轉子中心體與水輪機軸連接螺栓。一字鍵兩邊的側鍵拔出;
g)起吊轉子的橋式起重機的電氣和機械設備已全面檢查試驗,動作可靠;
h)檢查廠用電源,保證供電可靠;
i)起吊轉子軸和平衡梁牢固連接,平衡梁水平調整在0.3mm/m以內;
j)安放轉子的檢修場地準備:安裝間支承轉子基礎板應清除焊點、打磨平整;檢查鋼筋混凝土荷
重梁和蓋板無裂紋、無嚴重缺損現(xiàn)象,荷重蓋板與支墩接觸良好、受力均勻;布置支墩,調整
支墩上面的楔子板高程在±lmm范圍之內。轉子機坑已清理;
a)組裝吊轉子的專用工具連接就緒。
5.3.1.2轉子吊出過程中的主要工序如下:
a)將轉子吊起100mm~150mm,停留10min,必要時測量橋式起重機主梁的擾度不得超過設計許可
值,檢查平衡梁的水平。進行橋式起重機起落制動試驗,檢查橋式起重機擾度值和主鉤制動情
況;
b)轉子在定子內起吊過程中,沿定子圓周每隔二個磁極設一個專人用(根據(jù)定子鐵心高度、磁極
寬度、定轉子空氣間隙尺寸而制做的)木板條插入轉子磁極極掌表面中線處和定子之間的空氣
間隙中,并不斷晃動;當木板條出現(xiàn)卡住現(xiàn)象時,應停止起落轉子,找正中心后再起落;
c)轉子吊出后,應及時對發(fā)電機軸法蘭、轉子中心體下部結合面及螺栓孔進行清掃除銹,涂上凡
士林或抹上黃油,防止銹蝕;
d)轉子起吊高度必須超過沿途最高點200mm,必須按指定路線勻速行走直至安裝場,沒有異常情
況中途不得停頓;
e)轉子落在支墩上后調整轉子水平(≤0.05mm/m)并固定。
5.3.1.3轉子吊入應具備的條件:
a)轉子吊入前,將影響下部吊入工作的水輪機、發(fā)電機各部件,全部吊裝就位,安裝就緒;
b)制動器安裝完畢,制動閘瓦頂面高程調至與轉子制動環(huán)制動時的高程,偏差不應超過±1mm,
懸吊式機組保證推力頭套裝后與鏡板面有4mm~8mm的間隙,傘式機組保證主軸法蘭與轉子中
心體法蘭有4mm~8mm的間隙,還需在每個制動器閘板頂面墊4mm~8mm的鋼板,鋼板最大厚度
不應超過制動器的行程;
c)無軸結構的傘式或半傘式水輪發(fā)電機,其制動器頂面高程的調整,只需考慮水輪機與發(fā)電機間
的聯(lián)軸間隙。轉子吊入時也可通過導向件將轉子直接落在推力軸承上;
d)連軸法蘭及螺栓孔、止口、組合面、鍵槽等清掃檢修完畢;
e)水輪機大軸法蘭水平調至0.10mm/m,并研磨清掃合格;
f)平衡梁及橋式起重機檢查完好;
g)發(fā)電機定子、轉子檢查清掃完成,若有漆面脫落受損情況,則實施噴漆處理合格。
5.3.1.4轉子吊入過程中的主要工序如下:
8
DL/T817—2012
a)轉子吊入步驟與吊出步驟相反;
b)起吊先將轉子吊起,分別在100mm、150mm、200mm高度停留10min,作試吊試驗,確認橋機制
動器工作可靠;
c)轉子吊起后移至機坑上方,下落距定子20mm左右時,校正中心一次;
d)調整方位,應保證發(fā)電機軸或轉子中心體與水輪機軸中心偏差小于0.5mm;
e)當轉子制動環(huán)距制動器頂面10mm左右時,進行大軸法蘭或轉子中心體與水輪機軸法蘭對孔。
對稱穿上2~4個螺栓后,將轉子落在制動器上。檢查轉子的中心及水平;
f)若發(fā)電機定子按水輪機固定部分找正,調整發(fā)電機定子和轉子的上下空氣間隙,各間隙與平均
間隙之差小于平均間隙的±8%,方可進行連軸,所有連軸螺栓按工藝要求進行緊固。
5.3.2機械部分檢修
5.3.2.1轉子在機坑內的檢查,應符合如下要求:
a)檢查轉子結構焊縫,各把合螺栓點焊好、無松動;
b)轉子擋風板焊縫無開裂和開焊,風扇應無裂紋;
c)磁極鍵和磁軛鍵無松動,點焊無開裂;
d)制動環(huán)板無損傷,把合螺栓無松動,電焊部位無裂紋。
5.3.2.2不吊轉子在機坑內拆除磁極工序要求如下:
a)準備好拆除工具;
b)拆開磁極鍵的點焊處,拆開阻尼環(huán)及磁極繞組連接線的軟接頭;
c)對應磁極下方放好鐵墩、千斤頂和木塊將磁極支承;
d)用已掛在橋式起重機吊鉤上的拔鍵器夾住磁極鍵的大頭,然后找正橋式起重機吊鉤的垂直位
置,拔出磁極鍵;
e)磁極鍵均已拔出后,在磁極上下端罩處裝入鑲有氈墊的U型護帽,并用吊繩捆扎妥當,吊出磁
極;
f)磁極在吊出過程中嚴禁與定子相碰撞;
g)拔出的磁極鍵應編號保管,裝復前應檢查修理。
5.3.2.3不吊轉子在機坑內回裝磁極工序要求如下:
a)磁極裝復前,檢查磁極是否平直、干凈,磁軛鍵槽內有無雜物并清理干凈,檢查磁極鍵配對良
好;
b)對應磁極下部放好千斤頂、專用墊鐵;
c)先將兩根短鍵按號放入磁軛鍵槽兩側,注意鍵的大頭朝下,斜面朝向軸心,下部鍵頭落于專用
小墊鐵上;
d)用橋式起重機吊鉤吊起磁極找正后順鍵槽下落,直到比周圍磁極高約lmm時停止,調整磁極高
程;
e)將兩根長鍵的斜面均勻地涂一層潤滑劑,按小頭朝下,對號插入鍵槽,打入后其配合面接觸良
好,用手搖晃不動;
f)磁極鍵打入深度不得小于磁極鐵心高度的90%;
g)為以后拔鍵方便,打入磁極鍵的上端留出200mm左右的長度。磁極下部露出的鍵頭割至與磁極
鐵心底面平齊即可;
h)在阻尼環(huán)處測量磁極與相鄰磁極的相對高差不得超過1mm;
i)將磁極鍵對搭焊接,按順序連上阻尼環(huán)和磁極繞組連接接頭;
j)新更換的磁極應注意配重。
5.3.2.4轉子吊出檢修應達到以下要求:
9
DL/T817—2012
a)轉子各結構焊縫,各把合螺栓點焊處完好,無開裂和松動,結構焊縫采用超聲波探傷檢查焊縫
無缺陷。轉子擋風板和各焊縫處無開裂和開焊,風扇應無裂紋;
b)制動環(huán)無裂紋,固定制動環(huán)螺栓頭部應低于制動環(huán)制動面2mm~3mm。制動環(huán)接縫處應有2mm
的間隙,錯牙不得大于1mm,且以轉子旋轉方向后一塊不能凸出前一塊,制動環(huán)徑向應水平,
其偏差應在0.5mm以內,沿整個圓周的波浪度不應大于2mm;
c)輪臂和中心體的接合面應無間隙;
d)磁極鍵和磁軛鍵無松動,點焊無開裂;
e)轉子通風溝和其他隱蔽部件上無異物;
f)磁軛壓緊螺栓用扭矩扳手沿圓周方向對稱、有序檢查,壓緊螺栓的預緊力符合廠家技術文件要
求,檢查數(shù)量不低于總數(shù)的10%,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時需全部檢查;
g)噴漆質量達到要求。
5.3.2.5轉子圓度可用測圓架進行測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a)測圓架本身剛度良好,中心架轉臂重復測量圓周上任意點的誤差不大于0.1mm;
b)測點應設在每個磁極極掌表面中軸線上,測點表面漆應消除干凈,測量過程中測圓架應始終保
持轉動平穩(wěn);
c)測量部位應有上、下二個部位。檢查轉子磁極圓度,各半徑與平均半徑之差,不應大于設計空
氣間隙值的±4%,轉子的整體偏心值滿足表4規(guī)定值要求,但不應大于設計空氣間隙的1.5%。
表4轉子的整體偏心值規(guī)定
單位為毫米
機組轉速(n)r/minn<100100≤n<200200≤n<300300≤n<500n≥500
偏差值0.500.400.300.15按廠家要求執(zhí)行
5.3.2.6轉子測圓過程中可利用測圓架檢查磁極高程偏差,應符合下列要求:
a)鐵心長度小于或等于1.5m的磁極,不應大于±1.0mm;鐵心長度大于1.5m小于2.0m的磁極,
不應大于±1.5mm,鐵心長度大于2.0m的磁極,不應大于±2.0mm;
b)額定轉速在300r/min及以上的發(fā)電機轉子,對稱方向磁極掛裝高程差不大于1.5mm;
5.3.3電氣部分檢修
5.3.3.1轉子磁極及磁極接頭經(jīng)檢查處理后應符合下列要求:
a)磁極繞組表面絕緣完好,匝間主絕緣及整體絕緣良好,按DL/T596規(guī)程要求測試直流電阻、交
流阻抗及功率損耗、絕緣電阻合格。主絕緣耐壓數(shù)據(jù)合格;
b)磁極接頭絕緣包扎完整;
c)磁極接頭無松動、斷裂、開焊,接頭拉桿螺絲與絕緣夾板應完整無缺,螺栓連接的磁極接頭,
固定螺栓應緊固,鎖片應鎖緊。
5.3.3.2阻尼環(huán)及其接頭檢修后應符合下列要求:
a)阻尼環(huán)與阻尼條連接良好,無斷裂開焊。螺栓應緊固,鎖片應鎖緊;
b)阻尼環(huán)及其軟接頭無裂紋、無變形、無斷片,螺栓無松動;
c)阻尼條無裂縫、無松動、無磨損、無斷裂。
5.3.3.3轉子引線經(jīng)檢修后應符合下列要求:
a)絕緣應完整良好,無破損及過熱;
b)引線固定完好,固定夾板絕緣良好,固定牢靠,無松動。
10
DL/T817—2012
5.3.3.4集電環(huán)及勵磁引線檢修后應符合下列要求:
a)集電環(huán)表面應光滑無麻點、無刷印或溝紋,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5mm;
b)集電環(huán)負極運行中磨損較快,為使兩集電環(huán)磨損一致,必要時將極性調換;
c)刷架刷握及絕緣支柱應完好,絕緣電阻測試值應滿足DL/T5230規(guī)程要求,固定牢靠。刷握距
離集電環(huán)表面應有3mm~4mm間隙。刷握應垂直對正集電環(huán),彈性良好;
d)電刷與集電環(huán)接觸良好。電刷與刷盒壁間應有0.1mm~0.2mm間隙;
e)電刷的壓力應調整在0.15MPa~0.25MPa范圍內,同一刷架上每個電刷壓力相互差值不應超過
10%;
f)新?lián)Q電刷與原電刷牌號必須一致;
g)勵磁引線及電纜應完好無損傷,絕緣電阻應滿足DL/T5230規(guī)程要求,接頭連接牢固,固定夾
板完好。
5.3.3.5轉子噴漆的主要工序應符合下列要求:
a)機械及電氣檢修工作全部結束;
b)噴漆前轉子清掃干凈,再用清潔干燥的壓縮空氣吹掃;
c)檢查所有的螺栓已緊固,鎖片已鎖;
d)磁極繞組電氣試驗合格;
e)噴漆均勻,無流掛現(xiàn)象;
f)待漆干后,磁極按原編號標記。
5.3.3.6磁極發(fā)現(xiàn)有下列缺陷之一時應分解檢修或更換:
a)主絕緣不良;
b)繞組匝間短路;
c)繞組接頭更換或重新鉚焊。
5.3.3.7磁極分解檢修的主要工序為:
a)拆開線夾板螺栓;
b)焊開磁極焊接頭
c)吊拔磁極;
d)繞組與鐵心分解;
e)鐵心及繞組清掃檢查;
f)檢修主絕緣、匝間絕緣或鉚焊接頭;
g)繞組與鐵心組裝。
5.3.3.8磁極繞組組裝的主要工序為:
a)檢查繞組、線芯各部無異常;
b)用專用工具將繞組套入鐵心;
c)調節(jié)繞組高度,磁極繞組高度和墊板,在壓緊狀態(tài)下,墊板與鐵心高度差應符合設計要求,無
規(guī)定時不應超過-lmm;
d)繞組與鐵心間塞入環(huán)氧玻璃布板,楔緊繞組;
e)磁極干燥(必要時);
f)測量單個磁極絕緣電阻應不小于5MΩ;
g)交流耐壓試驗合格。
5.3.3.9磁極接頭發(fā)現(xiàn)下列缺陷時應進行更換處理:
a)軟接頭銅片斷裂;
b)軟接頭損傷使導電截面減少15%以上及焊縫有裂紋;
c)銅片失去彈性;
11
DL/T817—2012
d)軟接頭與磁極繞組鉚焊不良;
e)軟接頭接觸電阻不合格。
5.3.3.10磁極接頭更換處理的主要工序為:
a)拆卸上下阻尼環(huán)接頭(磁極需吊出時);
b)拆卸磁極軟接頭固定夾板,拆卸下包扎的絕緣;
c)拆開磁極軟接頭;
d)軟接頭清理、整形;
e)連接磁極軟接頭,包絕緣,上固定夾板;
f)安裝阻尼環(huán)軟接頭;
g)測量接觸電阻。
5.3.3.11磁極接頭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接頭錯位不應超過接頭寬度的10%,接觸面電流密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b)焊接接頭焊接應飽滿,外觀光潔,并具有一定彈性;
c)接頭絕緣包扎應符合設計要求。接頭與接地導體之間應有不小于10mm的安全距離,絕緣卡板
卡緊后,兩塊卡板端頭,應有l(wèi)mm~2mm間隙。
5.3.4磁子現(xiàn)場裝配
重新進行轉子現(xiàn)場裝配的工藝和質量要求按照DL/T523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5.4制動系統(tǒng)檢修
5.4.1制動器本體檢查,固定螺栓緊固,各部動作正常。制動閘瓦固定牢靠,夾持擋塊無松動,表面
平整無裂紋和嚴重翹曲,其高出夾持鐵條不得小于8mm。大修后制動閘瓦高出夾持鐵條不得小于15mm,
否則應更換。新制動閘瓦更換應注意制動閘瓦必須與兩側的擋塊配合緊湊,不應有搖晃現(xiàn)象。
5.4.2制動器檢查分解工序工藝要求如下:
a)關閉氣源、油源,拆除制動器管路法蘭連接螺栓,拆除固定制動器的螺栓,移出制動器;
b)分解制動閘瓦前檢查制動器活塞是否復位,以防拆除時彈簧飛出傷人;
c)拆除托板及夾條,取出制動閘瓦;
d)拆除托板與活塞的連接螺釘,取出托板;
e)拆除彈簧壓板,取出彈簧;
f)拔出上下活塞。
5.4.3檢查修理清洗活塞及活塞缸,并通氣清掃油孔,使之無阻塞。缸壁、活塞應無高點,毛刺和擦
痕?!癘”型密封圈完好,無明顯變形。安裝時應先裝好“O”型密封圈,活塞和缸壁抹上透平油。彈簧
及彈簧壓板裝好后,檢查活塞動作應靈活、不發(fā)卡。制動器托板與活塞連接螺釘擰緊后要與托板留有適
當?shù)纳舷禄顒涌障丁?/p>
5.4.4檢查制動器行程開關動作應靈活、可靠,制動控制柜內電磁閥及各自動化元件動作靈活、可靠,
不滿足要求的元器件應修復或更換。
5.4.5制動器回裝完畢后先通入壓縮空氣作起落試驗,檢查制動器動作的靈活性和制動器行程是否符
合要求,同時檢查制動器各活塞密封的密封性,不應有竄氣現(xiàn)象。
5.4.6按設計要求進行嚴密性耐壓試驗,保持30分鐘,壓力下降不超過3%,彈簧復位結構的制動器,
在卸壓后活塞能自動復位。
5.5空氣冷卻器檢修
12
DL/T817—2012
5.5.1空氣冷卻器吊出前應先將下端進排水管法蘭螺栓全部拆除??諝饫鋮s器與定子的連接螺栓拆除
2/3左右,用橋式起重機掛妥鋼絲繩后,將其余螺栓全部拆除,吊出空氣冷卻器??諝饫鋮s器和端蓋
應統(tǒng)一編號。檢查空氣冷卻器和定子外殼結合面所墊的毛氈或膠皮板條應完好,防止熱風漏泄。
5.5.2空氣冷卻器水箱蓋分解后,應去銹并涂刷防銹漆,銅管內的泥污和水垢,應用圓柱形毛刷通刷
干凈??諝饫鋮s器外部油污的清洗,可在現(xiàn)場專門設立的兩個清洗槽中進行。沖洗液用稀釋的金屬洗凈
劑,并加溫至50℃~80℃,將空氣冷卻器吊入洗凈劑槽中浸泡及攪動10min~15min再吊入熱水槽中攪
20min~30min后吊出,用清水沖洗干凈。
5.5.3單個空氣冷卻器應按設計要求的試驗壓力進行耐壓試驗,設計無規(guī)定時,試驗壓力一般為工作
壓力的兩倍,但不低于0.4MPa,保持60min,無滲漏現(xiàn)象。裝復后進行嚴密性耐壓試驗,試驗壓力為
1.25倍實用額定工作壓力,保持30min無滲漏現(xiàn)象。
5.5.4空氣冷卻器如發(fā)現(xiàn)有滲漏應查找原因。如銅管和承管板脹合不好,可以復脹。如銅管本身漏泄,
可兩頭用楔塞堵死。但堵塞銅管的根數(shù)不得超過總根數(shù)的10%~15%,否則應更新空氣冷卻器。
5.5.5檢查空氣冷卻器冷卻管的散熱片是否有變型,對變型部位進行修復。
5.6推力軸承檢修
5.6.1一般要求
5.6.1.1推力軸承充排油前應接通排充油管,并檢查排油、充油管閥應處的位置,確認無誤后方可進
行。對于推力軸承和導軸承不共用一個油槽的結構,導軸承與推力軸承不允許同時充排油,以防跑油。
5.6.1.2在分解推力軸承冷卻器排充油管、進排水管法蘭時,應先將油水排盡,分解后應及時將各排
充油管法蘭管口和進排水管法蘭管口封堵好,以防進入雜物。
5.6.1.3推力軸承冷卻器水壓試驗:單個冷卻器應按設計要求的試驗壓力進行耐壓試驗,設計無規(guī)定
時,試驗壓力一般為工作壓力的2倍,但不低于0.4MPa,保持60min,無滲漏現(xiàn)象。裝復后應進行嚴密
性耐壓試驗,試驗壓力為1.25倍實用額定工作壓力,保持30min,無滲漏現(xiàn)象。冷卻管如有滲漏,應
可靠封堵,但堵塞數(shù)量不得超過冷卻器冷卻管總根數(shù)的15%,否則應更換。
5.6.1.4對于液壓支承結構的推力軸承,測量鏡板摩擦面與支架間的距離并與原始安裝記錄相比較。
5.6.1.5檢修不吊轉子情況下,推力瓦抽出前應將推力瓦與高壓油頂起裝置油管間的連接頭拆開、溫
度計連接線拆開。然后將轉子頂起旋上制動器鎖定或在制動器處裝千斤頂支承,使推力瓦與鏡板脫開,
推力瓦連板、推力瓦瓦鉤拆除,將轉子重量落在制動器上之后,可將推力瓦順著鍵由油槽抽瓦孔向外抽
出。嚴禁在抽出一塊或數(shù)塊推力瓦的時候將機組轉動部分的重量轉移到推力軸承上。推力瓦全部吊出時,
嚴禁在瓦面上放置重物和帶棱角的物體,防止劃傷推力瓦面,嚴禁彈性金屬塑料瓦瓦面與瓦面直接接觸
堆放。必須接觸推放時,瓦面上要涂上凡士林并用硬紙板隔開。
5.6.1.6推力瓦修刮前應先檢查瓦面有無硬點、脫殼或坑孔。對局部硬點必須剔出,坑孔邊緣應修刮
成坡弧,脫殼應占推力瓦面積的5%以下。且以油室的出油孔為中心半徑100mm的范圍內不得有脫殼現(xiàn)
象。否則,應更換新推力瓦。推力瓦修刮時應對其表面局部磨平處的修刮為重點,普遍挑花為輔。對于
有研刮要求的新更換推力瓦應經(jīng)過粗刮、刮平、中部刮低和分格刮花四個階段進行,并應實施盤車研刮。
5.6.1.7彈性金屬塑料瓦表面嚴禁修刮和研磨。檢查瓦面磨損情況,有關參數(shù)和性能要求應滿足
DL/T622的有關規(guī)定。
5.6.1.8推力瓦和托瓦接觸面的檢查一般在推力瓦修刮前進行。在更換新推力瓦時,應先研刮推力瓦
和托瓦的接觸面,二者的組合接觸面應在80%以上。
5.6.1.9拆卸推力頭與鏡板的連接銷釘、螺栓,作好相對記號并記錄,將推力頭與鏡板分別吊出。推
力頭安放在方木上。鏡板吊出并翻轉使鏡面朝上放于研磨平臺上,鏡面上應涂一層潤滑油,貼上一層臘
紙并加蓋毛氈,周圍加遮欄以防磕碰。
13
DL/T817—2012
5.6.1.10推力軸承分解過程應檢查:
a)推力頭上下組合面接觸良好;
b)油槽蓋的密封是否良好,檢查磨損程度,以便確定是否更換;
c)油槽底部有無雜質;
d)油槽內壁油漆有無脫落;
e)推力瓦的磨損情況;
f)抗重螺栓的鎖定有無松動和斷裂現(xiàn)象。
5.6.1.11液壓支承結構的推力彈性油箱及底盤,其各部焊縫應仔細檢查,無滲漏,抗重螺栓頭光滑無
麻點,絕緣墊板、銷釘和螺栓的絕緣套墊進行干燥,瓦架油箱組裝后應用500V搖表檢查絕緣,其對地
絕緣電阻阻值不得小于5MΩ。油槽最后清掃處理完畢后,在注入潤滑油前應頂起轉子,在推力瓦與鏡
板不相接觸和環(huán)境溫度在10℃~30℃條件下,用500V的兆歐表測其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1MΩ。有高
壓油頂起的推力軸承,油管路與推力瓦接頭連接前,用500V的兆歐表單根測試絕緣電阻不小于10MΩ。
5.6.1.12推力油槽應徹底清掃檢查,耐油漆完整。裝復推力冷卻器、擋油筒(槽)后進行煤油滲漏試驗,
6h無滲漏現(xiàn)象。
5.6.1.13推力瓦溫度計的絕緣測定,注入潤滑油前,用250V的兆歐表測每個溫度計每個心線對推理
瓦的絕緣電阻不小于50MΩ,總電阻值不小于0.5MΩ。
5.6.1.14推力瓦調整定位后,應檢查連板、瓦鉤與推力瓦的軸向、切向間隙,固定螺栓緊固,鎖定鎖
片。
5.6.1.15檢查液壓支承結構的推力瓦底部與固定部件之間應有足夠間隙,保證由于負荷增加引起推力
瓦下沉,其運行應有的靈活性不受影響。彈性油箱的保護套與油箱底盤間間隙,應調至設計值。
5.6.2合金推力瓦研刮
合金推力瓦的檢修研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推力瓦檢修研刮應采用與鏡板和研磨平臺研磨的方法,必要時可采用盤車研瓦方法;
b)刀花排列應均勻整齊,刀花應相對錯開。刀花面積應控制在0.15cm2~0.25cm2以內。刀花最深
點應基本控制在下刀處和刀花中部之間。刀花最深處控制在0.03mm~0.05mm之間。下刀處應
為緩弧,不應有棱角和毛刺;
c)推力瓦面接觸點應不少于2點/cm2~3點/cm2;
d)推力瓦面局部不接觸面積,每處不應大于推力瓦面積的2%,但最大不超過16cm2,其總和不
應超過推力瓦面積的5%;
e)進油邊按設計要求刮削,無規(guī)定時,可在l0mm~15mm范圍內刮成深0.5mm的倒圓斜坡;
f)剛性支柱式推力瓦面的刮低,可在支柱螺栓周圍約占總面積1/3~1/2的部位,先刮低0.01mm~
0.02mm,然后再縮小范圍,從另一個方向再刮低約0.01mm~0.02mm。無支柱螺栓的軸瓦可不
刮低。
5.6.3鏡板研磨
鏡板的研磨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
a)鏡板鏡面的研磨宜在專門搭起的研磨棚內進行,以防止落下異物劃傷鏡面;
b)鏡板放在研磨平臺上應調整好鏡板的水平,其水平偏差不大于0.05mm/m,其中心與研磨中心
差不大于10mm;
c)研磨平板不應有毛刺和高點,并包上厚度不大于3mm的細毛氈,再外包工業(yè)用尼,二者應分別
綁扎牢靠;
14
DL/T817—2012
d)鏡板的拋光材料采用粒度為M5~M10的氧化鉻(Cr2O3)研磨膏1:2的重量比用煤油稀釋,用細
綢過濾后備用。在研磨最后階段,可在研磨膏液內加30%的豬油,以提高鏡面的光潔度;
e)研磨前,可用天然油石除去鏡板上的劃痕和高點,天然油石只能沿圓周方向研磨,嚴禁徑向研
磨;
f)更換研磨液或清掃鏡板面時,只能用白布和白綢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例文(3篇)
- 幼兒園活動策劃方案(二篇)
-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交通應急規(guī)定范文(2篇)
- 2024年質量安全管理部工作職責(2篇)
- 2024年清明節(jié)的演講稿范例(3篇)
- 2024年客戶答謝會致辭(2篇)
- 配電室電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2篇)
- 監(jiān)理工程師工作心得體會(17篇)
- 市場競爭策略和銷售渠道培訓考核試卷
- 修鞋匠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 織物結構與性能課件:第三章 織物上機圖與織物分析
- 食品分析習題(有答案)
- 研究思路圖模板
- 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
- 職員員工行為規(guī)范檢查表
- 中學德育課程體系
- Linux操作系統(tǒng)完整版課件全書電子教案教材課件(完整)
- 員工專業(yè)技術職級評定方案與評定細則1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教程計算機基礎及MSOffice應用課件
- 《學生學習困難成因及對策研究》課題中期報告
- 4-72系列風機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