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_第1頁
論文: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_第2頁
論文: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_第3頁
論文: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_第4頁
論文: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幼兒園感恩教育初探【摘要】:感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生活條件日益豐富的現(xiàn)代社會,給予孩子心靈的滋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培養(yǎng)幼兒感恩的行為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本文通過發(fā)生在幼兒園的一個真實案例,分析當前孩子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進而提出讓其學會感恩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關鍵詞】:幼兒;感恩教育;方法與策略不久以前,發(fā)生在我眼前的情景一直讓我難以釋懷,如鯁在喉:放學了,小朋友們陸續(xù)被家長接走,但是林林還沒有人接。他一直是奶奶接送,早上入園時經(jīng)常聽見林林讓奶奶第一個來接他,所以奶奶每天都是頂著烈日,早早的在幼兒園門口,等著開門接孩子,偶爾奶奶來晚了,排在第二三個,林林便會滿臉不高興。今天有些意外,小朋友們都走完了,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半個小時。這時候,教室門口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和大口的喘氣聲,林林的奶奶來了,滿頭大汗?!皩氊悓O嘞,奶奶把時間看錯了,聽到樓底下楠楠在說話,才知道已經(jīng)到接孩子的時間了,寶貝莫生氣喲……”奶奶一邊說,一邊伸手去抱孫子。一幅讓人震驚的畫面出現(xiàn)了!林林沖過來對著奶奶又踢又打,奶奶毫無防備,重重的摔在地上。盡管如此,奶奶嘴里還在絮絮叨叨的向孫子道歉,并試圖去抱他,但孫子依然不依不饒的發(fā)著脾氣!完全不管奶奶摔在地上痛苦的表情。這孩子從小都是奶奶帶的,關系應該非常親密才對!從這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來看,智力正常,各方面的發(fā)展也很不錯,很難和眼前這個蠻橫無理的孩子聯(lián)系在一起。為什么孩子的表現(xiàn)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有這么出人意料的行為?教育者到底要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我在反思,幼兒園教育缺失了一項很重要的東西——感恩,培養(yǎng)出一位懂得感恩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當“怎樣讓感恩教育扎根于幼兒的心里”?并讓孩子把“感恩自然流露于生活中”?不斷的思考與實踐讓我收獲頗多。一、幼兒缺乏感恩之心的診斷與分析“感恩”,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墒菫槭裁丛谟變簣@看似很乖的孩子卻認識不到更做不到這一點呢?(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家庭缺乏對感恩教育的正確理解?,F(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會的主導,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太過于溺愛。早上爺爺、奶奶背著孫子、孫女上幼兒園已是司空見慣;在家里追著孩子喂飯也是習以為常的,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陽”,認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辦,好吃的只給孩子一個人吃……做為父母、爺爺奶奶,他們都深深地愛著自己家的孩子。為了孩子都會全力以赴、無怨無悔、不求回報,都是無條件的給予,一廂情愿地付出,而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是扮演被愛的角色,久而久之,造成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里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只顧一味地索取,父母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回報意識,孩子當然不會想什么回報的問題,何來感恩之心呢?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下很多家長經(jīng)常在不經(jīng)意間表達、宣泄了對生活、對社會及對他人太多的不滿和埋怨,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耳濡目染以至于孩子對人與人之間關愛缺乏了解,更別說是感恩了。(二)“感恩”成為一個盲區(qū),孩子不知道感恩。孩子從小在“獨”的家庭氛圍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質環(huán)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從來都是“滿足”,要什么有什么,從來一切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沒有過“來之不易”的感受,也就不知道別人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是一種恩情。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自私,脆弱,敏感,任性、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為中心,失去起碼的道德行為準則,在家中是“小皇帝”,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該怎么樣”,不知“該我怎樣”,為所欲為,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到了青春期,甚至動輒出現(xiàn)自殺、離家出走、厭學、與父母對抗,看似是“孩子不聽話”,而本質則是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不懂孝順老人、不懂關愛家人,不懂回報社會。這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來說,是多么的危險,多么悲哀啊,難道還能夠說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嗎?童話作家金小芙說:“種植什么,都不如種植感動來得愉快?!苯虝⒆痈卸饕咽莿菰诒匦?!二、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的方法與策略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生命教育。(一)家園共育,形成感恩教育的良好人文氛圍1.家園配合,和諧共育。集給家長端杯水、洗腳、穿衣服、穿鞋、為媽媽、爸爸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份禮物;向媽媽說說心里話,做媽媽的小幫手等活動,讓家長和孩子這份濃濃的感人的親情,孩子深深地體驗愛、感受愛,并發(fā)自內心的想回報愛、付出愛,從提醒到認認真真的做,主動開心地做。建黨節(jié)觀看《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三毛流浪記》影片,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娃哈哈》《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祖國像媽媽一樣》《國歌》等愛國歌曲,開展《五星紅旗我愛你》主題活動,了解五星紅旗的含義,用紙和筆畫出偉大的國旗,國慶節(jié)組織幼兒開展“祖國在我心中”的繪畫比賽。通過這些活動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對革命先輩充滿感恩之心。4.感恩融于生活細節(jié),植入心靈深處陶行知先生對“生活即教育”解釋為“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孩子從學會說一聲“謝謝”“對不起”開始,入園主動問好,離園主動再見,回家主動打招呼。禮貌待人,見面給別人一個微笑,交流時真摯的眼神。不亂發(fā)脾氣不頂嘴,不提不合理要求,愿意與父母分享幼兒園高興的事情。文明處事,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動與同伴游戲,分享玩具,不欺負小朋友,熱情幫助困難的同伴,關心同伴的喜怒哀樂并能做出回應。每天的點點滴滴都在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們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父母師長的養(yǎng)育教導之恩,不忘記他人的幫助。把“感恩”教育落實在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植入他們心靈里。5.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鼓勵認可物質環(huán)境是幼兒最直接、最容易感受到的??梢栽诩依镔N一張“謝謝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可以感謝留言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可以在飯前或是飯后定一個“感謝時間”,家庭成員講講今天得到了哪些幫助。老師和孩子一起布置一面“感恩墻”,把幼兒的感恩行動以圖片及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把孩子想要感謝的話寫在留言版上,創(chuàng)設“謝謝你”評比欄,提供小星星貼紙,讓幼兒和家長給幫助過自己的小朋友朋友貼星星,講講別人的感恩故事,并進行“感恩小明星”評選,將其照片貼在班級宣傳欄里。這是一種認可,是對他們優(yōu)秀的行為進行確認并繼續(xù)發(fā)揚。在離園前5分鐘,師幼一起做手語操《感恩的心》,這樣的精神環(huán)境植入幼兒的心,幼兒強烈感受感恩的氛圍。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畢誠教授認為:“感恩是一種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培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