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及細菌性痢疾_第1頁
傷寒及細菌性痢疾_第2頁
傷寒及細菌性痢疾_第3頁
傷寒及細菌性痢疾_第4頁
傷寒及細菌性痢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傷寒

(TyphoidFever)1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一、概述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變特點: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細胞增生,回腸末端淋巴組織的病變最為突出臨床癥狀:持續(xù)高熱、相對緩脈、脾大、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2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二、病因及傳染途徑病原體:傷寒桿菌

(菌體抗原、鞭毛抗原、表面抗原)

致病因素:

釋放內(nèi)毒素

傳染源:傷寒患者和帶菌者

傳播方式:消化道感染

含菌排泄物污染水、食物、手、

餐具(蒼蠅為傳播媒介)

3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發(fā)病機理傷寒桿菌入胃殘存細菌進入小腸繁殖侵入腸壁淋巴組織

經(jīng)胸導管入血(第一次菌血癥)膽囊內(nèi)細菌再次入小腸

細菌再次入血(第二次菌血癥)腸道癥狀釋放內(nèi)毒素,產(chǎn)生臨床癥狀胃酸殺滅細菌在MPS內(nèi)繼續(xù)繁殖4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三、病變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基本病變:以巨噬細胞增生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傷寒細胞

傷寒肉芽腫(傷寒小結):特征性病變,具有病理診斷價值5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6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7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

1.腸道病變:

部位:回腸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結

病變分期:髓樣腫脹期壞死期潰瘍期愈合期

8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1)髓樣腫脹期:第一周

肉眼觀:略腫脹,隆起,灰紅,質(zhì)軟,形似大腦溝回。周圍腸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增多。

鏡下:傷寒細胞增生,傷寒肉芽腫形成;周圍腸壁炎癥反應。臨床表現(xiàn):菌血癥、毒血癥;相對緩脈,血白細胞減少,血細菌培養(yǎng)(+)9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10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2)壞死期:第2周肉眼:腫脹淋巴組織中心灶狀壞死,累及黏膜淺層,灰白/黃綠,失去光澤。鏡下:見紅染無結構物質(zhì)

周邊及底部:傷寒肉芽腫臨床表現(xiàn):中毒癥狀明顯,稽留熱,玫瑰疹,肝脾腫大;11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12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

(3)潰瘍期:第3周(危險期)

肉眼觀:潰瘍邊緣隆起,底部不平,圓形或卵圓形,長軸與腸的長軸平行,重者穿孔/出血鏡下:潰瘍一般深及粘膜下層,可達肌層、漿膜層甚至穿孔臨床表現(xiàn):癥狀同壞死期13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14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4)愈合期:第4周病變:壞死組織脫落,肉芽組織修補,潰瘍周圍粘膜上皮增生覆蓋而愈合,一般不造成腸狹窄。臨床表現(xiàn):體溫恢復正常其他癥狀及體征逐漸消失15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髓樣腫脹期正常壞死期潰瘍期愈合期16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其他病變肝、脾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心肌纖維水腫、壞死腎小管上皮細胞水腫皮膚出現(xiàn)玫瑰疹膈肌、腹直肌和股內(nèi)收肌發(fā)生凝固性壞死膽囊無明顯病變17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并發(fā)癥腸出血腸穿孔支氣管肺炎18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結局如無并發(fā)癥,約4~5周即可痊愈抗生素的應用,使病程縮短,癥狀減輕,但復發(fā)率有所增加敗血癥、腸出血、腸穿孔是本病的重要死因19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

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20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一、概述: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假膜性腸炎。病變特征:大腸黏膜大量纖維素滲出形成假膜及淺表潰瘍。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于兒童、青壯年;夏秋季多見;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粘液膿血便。21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二、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病原體:痢疾桿菌(福氏、宋內(nèi)氏、鮑氏和志賀氏)

致病因素:侵襲力,內(nèi)毒素,外毒素(志賀氏)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傳播途經(jīng):消化道

22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發(fā)病機制病菌入胃胃酸殺滅殘存菌進入腸道釋放內(nèi)毒素釋放外毒素水樣腹瀉腸潰瘍毒血癥感染性休克23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發(fā)病經(jīng)過經(jīng)口至結腸進入上皮繁殖固有層內(nèi)繁殖產(chǎn)生內(nèi)毒素上皮炎癥壞死、潰瘍24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

三、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部位:大腸(主要)乙狀結腸和直腸類型: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25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1.急性菌?。翰∽儯?/p>

急性卡他性炎(黏液性):早期表現(xiàn):結腸黏膜充血、水腫及炎細胞浸潤,點狀壞死。假膜性炎:

假膜形成潰瘍形成:假膜脫落“地圖狀”潰瘍

較表淺,重者造成穿孔。愈合:很少引起腸腔狹窄大量纖維素粘膜壞死組織炎細胞、紅細胞細菌26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27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28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29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臨床病理聯(lián)系:

全身毒血癥(發(fā)熱、頭痛、乏力);

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水樣便、粘液膿血便;

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紊亂。30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

結局及并發(fā)癥:

痊愈:病程1-2W

并發(fā)癥:少見少數(shù)→慢性31傷寒及細菌性痢疾5/8/2024病原菌:福氏菌多見病變特點新、舊病灶同時存在慢性潰瘍:邊緣不規(guī)則,形成息肉腸壁增厚、變硬腸腔可狹窄臨床特點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慢性菌痢急性發(fā)作慢性帶菌者2、慢性細菌性菌?。ú〕?gt;2個月)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