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測試A卷-【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單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上冊)(解析版)_第1頁
第六單元測試A卷-【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單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上冊)(解析版)_第2頁
第六單元測試A卷-【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單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上冊)(解析版)_第3頁
第六單元測試A卷-【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單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上冊)(解析版)_第4頁
第六單元測試A卷-【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單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上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同步檢測卷(A卷基礎篇)一、基礎知識(本大題共8題,每題3分,共24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喟(kuì)然砍斫(zhuó)騏驥(jì)毋(wù)庸置疑B.孝悌(tì)鏗(kēng)鏘驚怵(chù) 鍥(qiè)而不舍C.哂(shěn)笑駑(nú)馬間(jiān)隙棄甲曳(yè)兵D.庠(xiáng)序肯綮(qìng)沂(yí)蒙千乘(chèng)之國【答案】B【解析】A毋(wú)庸置疑C間(jiàn)隙D千乘(shèng)之國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舟楫麋鹿鼓瑟滄海一栗B.須臾糟糠暴燥孰是孰非C.履歷遺憾庖丁游刃有余D.表璋倭寇鏤空躊躇滿志【答案】C【解析】A滄海一粟C暴躁D表彰3.下列關于詩詞中所用典故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B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個樹枝,比喻恩愛夫妻。B.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獤|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后“東山”泛指隱居。C.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獫h代,樓蘭國經(jīng)常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士兵。D.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鞍滓律n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答案】C【解析】“樓蘭”代指邊境的敵人。4.下列寓言故事不出自《莊子》的一項是(▲)A.望洋興嘆B.屠龍之技C.井底之蛙D.守株待兔【答案】D【解析】出自《韓非子·五蠹》5.下列各項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鍥而不舍,金石可鏤。B.批大郤,導大窾C.知而不爭,不可謂忠。D.砉然向然。【答案】A【解析】B“郤”通“隙”,C“爭”通“諍”,D“向”通“響”。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寡人之于國也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B.蟹六跪而二螯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C.其皆出于此乎

吾見其難為D.積土成山,風雨生焉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答案】A【解析】A.兩個“于”,都是“對于”的意思。B.而:連詞,表并列;連詞,表轉折。C.其:表推測,大概;代詞,它,代筋骨盤結的地方。D.焉:介詞兼指示代詞,相當于“于此”;句末語氣詞。7.下列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A.“宗廟之事”中的“宗廟”是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B.“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師說》)一句中,“六藝”,指《詩》《書》》《樂》《易》《春秋》六種經(jīng)書。C.“合于《桑林》之舞”中的“桑林”,指傳說中商湯的樂舞。D.“謹庠序之教”(《寡人之于國也》)一句中,“庠序”指的是古代學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答案】D【解析】“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錯誤,應該是“商代叫‘序’,周代叫‘庠’”。8.下列對古人的名和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由”是小路的意思,因而對應的是“子路”。B.屈原,其名平,字原;《爾雅?釋地》中解釋“廣平曰原”。C.北宋詞人“秦觀”中“觀”究竟是讀guān,還是guàn?秦觀,字少游,從他的字我們可以斷定是讀guàn。D.關羽,字云長,由鳥兒的羽毛連想到天空的浮云。【答案】C【解析】從他的字我們可以斷定是讀guān。二、文言文閱讀(共4小題,10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缁蛑獱?,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扒?,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薄包c,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比诱叱觯?。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9.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子路率爾而對曰

率爾:爽快的樣子B.非曰能之

能:勝任C.冠者五六人

冠者:成年人D.夫子喟然嘆曰

喟然:嘆息的樣子【答案】A

【解析】輕率的樣子。10.對劃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答案】C

【解析】句意: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家,如果由我來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就等待君子來治理了?!扒笠矠橹保盀橹笔莿淤e結構,故中間不可斷開,在其后斷開。排除AD?!氨燃叭辍币鉃椤暗鹊饺辍?,是一個動補式短語,表時間,中間不可斷開,排除B。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開始交代了談話的內容和方式,四位弟子陪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發(fā)話,啟發(fā)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顧慮、緩和緊張氣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為師長的身份,又表現(xiàn)了孔子隨和的性格特征。B.在孔子的啟發(fā)下,子路不假思索,搶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這種毫不謙讓的積極態(tài)度與他那充滿自信的回答內容相一致。他志向遠大,聲稱能將困于戰(zhàn)爭和饑荒的大國治理成勇而知義的禮儀之邦。C.子路謙虛不夠、自信有余的態(tài)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寬容,也有不以為然的輕微批評,表現(xiàn)了孔子的豁達態(tài)度。D.公西華的回答顯得彬彬有禮,他可能意識到孔子對子路不夠謙讓的批評,說起話來謹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并將禮樂方面的治理讓諸君子?!敬鸢浮緿

【解析】D.“公西華……他愿意治理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理解錯誤,張冠李戴?!胺搅呤?,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這是冉有的志向。公西華名赤,他的志向是:“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币馑际牵骸安桓艺f我能夠做到,但是我也愿意學習。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天子與諸侯會面之事,穿著禮服,戴著禮帽,愿意成為主持司儀?!?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1)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敬鸢浮浚?)(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之后,就可以使(人人)都勇敢善戰(zhàn),而且懂得禮儀。(2)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夾在(幾個)大國的中間,有軍隊來攻打它,接下來又有饑荒。

【解析】(1)“為”,動詞,治理;“比及”等到;“且”表遞進關系,而且,并且。(2)“攝”,動詞,夾;“乎”,相當“于”,介詞,在;“因”接著。三、媒體文閱讀(共4小題,共10分)材料一:《學而》章重點在“學而時習之”,正確理解這句話,對正確理解本篇內容以及整部《論語》,進而深入體會孔子思想都極為關鍵?!皶r”修飾“習”,“之”代指“學”的內容,“而”連接前后兩個部分,并且有“然后”、“進一步”的意義,后世閱讀者對這些部分基本沒有什么異議,但此句關鍵在“習”(習)?!墩f文》曰:“習,數(shù)飛也。從羽,從白?!薄傲暋弊肿瓡旅媸区B頭形,上面是鳥的羽毛,由此,我們可知,“習”的本義為小鳥展開翅膀反復練習飛翔的本領。小鳥在巢穴中,對于飛翔技能,無論母鳥怎樣教,怎樣示范,但最根本的是需要小鳥自己去做飛翔實踐,因此,習(習)造字之初即蘊含著“踐行”意義。《學而》章此處“習”字,也應當為“踐行”義。由此,“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應理解為“學習之后,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在實踐中去印證、檢驗學習的內容是否正確,是否能達于實際的社會生活。如果學習者發(fā)現(xiàn)所學東西竟然可以用在自己切實的實踐活動中,并且可以指導印證社會人生,那該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每個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當你看到、聽到、學到的東西隨即可以在實踐中發(fā)揮作用,這應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學習書本知識后機械地反復溫習復習,能令多少人從中找到快樂,這似乎有違常理,由于這種違背常理和人性的誤讀,從而導致學習者覺得《論語》面目可憎、孔子虛偽假道,因而,還原《論語》本來面目,是今天我們重讀經(jīng)典的要義之一。“習”字做“踐行”義并非僅僅是《學而》篇的個案。遍檢《論語》,共有三章使用“習”字,除了《學而》首章外,還有《學而》第四章“傳不習乎”和《陽貨》第二章“習相遠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曾子每日反省、內省的三件事情中,就包括反省自己對于師傳的內容是否做到了“踐行于人生”,有沒有及時在生活實踐中去檢驗和印證。朱熹解釋為“傳,謂受之于師。習,謂熟之于己?!睉撜f朱熹在“習”字的解說上并沒有徹底參透,如何才能“熟之于己”?與他同時的陸游就比他看得更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人若能做到及時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又能及時在實踐中將別人的經(jīng)驗化為自己的內在體悟,那么,這個人離成功即已不遠?!白釉唬骸韵嘟?,習相遠也?!保ā蛾栘洝罚┊斎唬瑢τ诖司涞睦斫?,千百年來異說頗多,“性”是什么,用今天哲學的術語來解釋,此“性”當為人的自然屬性,人的自然屬性是相差不遠的,但人成長以后,為什么差異會如此明顯?因為人不同于動物,人有學習的能力,人可以通過學習,并將學習到的東西在實踐中化為己有,不斷增飾自己的內在,這樣,原初本性相近的人慢慢就會由于內在的差異而大相徑庭。由此,《陽貨》章“習”字一樣蘊含著生活實踐的內在意義。(湯洪《<論語>中的“學”“習”觀》)材料二: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一節(jié),以“終日”與“須臾”比較,極言“思”的時間投入極端之長,和“學”的時間極度之短,反差非常鮮明,這樣,思與學之作用高下立見。其原因就是對外物的態(tài)度。踮起腳尖,企身而望,即使把自身身體的天然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也仍要受到自身身體的局限,其結果無法與登高博見相比;振臂而招,順風而呼,手臂的長度及聲音的響度,雖然也都努力到了極限,但總是受到自身生理條件的限制,其結果也無法與登高而招、順風而呼所產(chǎn)生的效果同日而語。“高”“風”及“輿馬”“舟楫”均指自身之外的憑借物。荀子認為學習就是要借助外在世界來提升和拓展。同樣,“青”的萃取須借助于蓼藍,水凝結為冰,外在條件是冰點的氣溫;直木成輪,離不開外在“輮”的功夫;受繩斫直之繩,就礪成利之礪,也均表明,“化性起偽”需要憑借外物的依托、推動和激發(fā)。顯然,這種學的方式不是內省的,而是外鑠的,是荀子所推崇的學習路徑?!拔釃L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是對“思”的懷疑乃至否定?!墩撜Z》主張思學并重,相輔相成。但延至思孟學派,便過分強調“思”的重要性。子思在竹簡《五行》中,用“思”來把握德行發(fā)生的內在機制。在提出“智不思不得”的觀點后,提出“思不精不察,思不長不得,思不輕不形。不形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梢钥闯觯铀颊J為思不能達到某種狀態(tài)就是無德,思被視為成德的邏輯前提,竭力強調思對成德的關鍵意義。在對思的重視上,孟子則是更進一步,“心之官則思”“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等主張,反身內省,意指生命內涵向內開發(fā)。而荀子認為僅對內開發(fā)生命內涵于事無補,冥思苦想,無法企及向外學習探索所得;自我之外有一個廣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過閉門之思可以抵達的。(任富強《崇禮勸學化性起偽——從說理的針對性看<勸學>》)1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論語》強調機械地反復溫習復習,讓人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所以學習者覺得《論語》面目可憎、孔子虛偽假道。B.朱熹對“傳不習乎”一句中的“習”理解是錯誤的,不應該是“熟之于己”,而應是及時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C.荀子認為“學”比“思”更為重要,因為只有學習才能借助外物來突破自身身體、生理條件的局限。D.荀子否定了對內開發(fā)生命內涵的學習方式,他認為應憑借外物去推動和激發(fā)生命,不斷向外探索。【答案】C

【解析】A.“《論語》強調機械地反復溫習復習”錯。由原文“學習書本知識后機械地反復溫習復習,能令多少人從中找到快樂,這似乎有違常理,由于這種違背常理和人性的誤讀,從而導致學習者覺得《論語》面目可憎、孔子虛偽假道”可知,原文是說“機械地反復溫習復習”是一種誤讀,這才是“導致學習者覺得《論語》面目可憎、孔子虛偽假道”的原因。B.“朱熹對‘傳不習乎’一句中的‘習’理解是錯誤的”錯。原文是說朱熹對于如何才能“熟之于己”“沒有徹底參透”,而非理解錯誤。D.“荀子否定了對內開發(fā)生命內涵的學習方式”錯。原文是“荀子認為僅對內開發(fā)生命內涵于事無補”,并沒有否定。14.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理解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真正價值,在重讀經(jīng)典時須遵循符合常理、理解人性的原則。B.《陽貨》章“習”字的內涵可以理解為不斷地在實踐中去把握和驗證自己的本性。C.根據(jù)文意,荀子的“化性起偽”是指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習得的社會行為。D.孔子強調“學思”并重,思孟學派肯定“思”,荀子否定“思”,可見儒家傳承已經(jīng)否定了本源?!敬鸢浮緿

【解析】D.“否定本源”說法絕對?!八济蠈W派肯定‘思’,荀子否定‘思’”只是說明他們對“思”的不同態(tài)度,并不能說儒家傳承已經(jīng)否定了本源。15.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荀子學習觀的一項是(2分)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B.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C.愿將黃鶴翅,一借飛云空。(孟郊《上包祭酒》)D.循流而下,易以至;倍風而馳,易以遠。(《說苑·談叢》)【答案】B

【解析】荀子認為學習就是要借助外在世界來提升和拓展。A、C、D皆有“借外力”之意。B強調的是對時光的珍惜。16.請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談兩則材料能給我們哪些“學習”方面的啟發(fā)。(4分)【答案】①要①將所學東西用在自己切實的實踐活動中,并且指導印證社會人生;②不斷學習,將學習到的東西在實踐中內化,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在;③要注意反身內省,向內開發(fā)生命內涵,提升德行;④要向外學習探索,聯(lián)通外面廣大的世界;⑤學思并重,不可偏廢。

【解析】①由原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應理解為‘學習之后,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在實踐中去印證、檢驗學習的內容是否正確,是否能達于實際的社會生活。如果學習者發(fā)現(xiàn)所學東西竟然可以用在自己切實的實踐活動中,并且可以指導印證社會人生,那該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每個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當你看到、聽到、學到的東西隨即可以在實踐中發(fā)揮作用,這應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可知,我們應將所學東西用在自己切實的實踐活動中,并且指導印證社會人生。②由原文“因為人不同于動物,人有學習的能力,人可以通過學習,并將學習到的東西在實踐中化為己有,不斷增飾自己的內在”可知,我們應不斷學習,將學習到的東西在實踐中內化,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在。③由原文“子思認為思不能達到某種狀態(tài)就是無德,思被視為成德的邏輯前提,竭力強調思對成德的關鍵意義。在對思的重視上,孟子則是更進一步,‘心之官則思’‘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等主張,反身內省,意指生命內涵向內開發(fā)”可知,我們要注意反身內省,向內開發(fā)生命內涵,提升德行。④由原文“荀子認為學習就是要借助外在世界來提升和拓展”可知,我們要向外學習探索,聯(lián)通外面廣大的世界。⑤由原文“《論語》主張思學并重,相輔相成。但延至思孟學派,便過分強調‘思’的重要性”“而荀子認為僅對內開發(fā)生命內涵于事無補,冥思苦想,無法企及向外學習探索所得;自我之外有一個廣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過閉門之思可以抵達的”可知,我們應學思并重,不可偏廢。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4小題,共16分)莊子的草帽陳所巨莊子在濠上觀魚,正是初夏,陽光強烈,他戴著一頂寬邊的草帽。他那頂草帽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是兩淮平原上農(nóng)人們慣常戴的那種金黃色的麥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編成的,顯得格外的招眼和時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著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種。他們倆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對方笑的含義:莊子想說他的朋友像個稻草人,惠子覺得莊子像只剛從草叢中鉆出來的綠冠草雞。接著他們就看那濠中的魚,看得很投入,莊子情不自禁地說:哎呀,魚真的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快樂呢?莊子看了惠子一眼,說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莊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極為散淡的人,他們壓根兒沒想到,就是那幾句簡單的對話,竟然在幾千年后,還被人們背誦,作為構筑他們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們知道了,肯定會大笑不止。就莊子這個人而言,應該留下來的倒不是只言片語的對話和雜感,而是那頂青青的蒲草編的草帽。因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莊子喜歡躺在草地上睡覺,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著、將草帽罩在臉上,舒坦而愜意。他聽得見泥土的聲音,草的聲音,炊煙的聲音,狗和女人的聲音,以及他自己的肉體和靈魂發(fā)出的微弱的聲音。他聞得見天的氣味,云的氣味,泥土和草叢中看不見的蟲子的氣味和南風從淮河帶來的水的氣味。這些聲音和氣味緩緩地帶著他進入夢鄉(xiāng)。他的夢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莊周夢蝶就是這時候的產(chǎn)物,野草一樣的產(chǎn)物。一個象征的童話,一片錯亂的思想的樹林,一只真正的比車輪還大的蝴蝶,讓人們吃驚,也把莊子弄糊涂了。但他這個人的特點就是沉得住氣,糊涂就糊涂吧,糊涂總比不糊涂好。正是那個糊涂的夢讓他名聲大震,成為貫穿歷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歷史和人們并不知道,那個夢正是隨著他的鼾聲,留在那頂蒲草帽上的。睡醒之后,莊子什么都不記得,回到家里,才發(fā)現(xiàn)有個夢黏在草帽上,他便將那夢收拾,刻寫在竹簡上。這當然是幾千年前的事,現(xiàn)在莊子還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經(jīng)觀魚、做夢的后來叫蒙城的地方。莊子祠與其說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說是他精神和思想的莊園。魚和蝴蝶好像還在各自的狀態(tài)之中,但此魚非彼魚,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來的變種!莊子還是那樣,悠閑散淡,夢幻而多思。他當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現(xiàn)的,一張稍稍蒼白而修長的臉,手臂和腿較長,服裝似乎有點兒不倫不類。但他確實是莊子,是那個月綠色的蒲草帽遮著臉,躺在草地上睡覺和做夢的人。他的悠閑散淡的人生方式,甚至讓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莊子端坐著,膝蓋齊齊地并攏,雙手擱在上面,旁邊好像還有一柄葵扇。我發(fā)現(xiàn)少了件東西,是草帽。草帽是鄉(xiāng)野里的東西,民間的東西,也就是說是莊子那時候作為散淡文人的東西。后來他成為圣哲,人們便順理成章地認為應該與那頂粗糙的蒲草帽無緣了。人們往往愛犯這類的錯誤,往往以想當然代替本質。其實,就在淮河兩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種蒲草帽已經(jīng)很多了,莊子因此有些高興,因為蒲草帽罩著的那些頭腦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著的魚和蝴蝶。時間改變了許多東西,而草帽的功能沒有改變,有些人戴在頭上遮太陽,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風,有些人墊在屁股下面坐在土坎上……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鳥窩。(選自《華人優(yōu)秀散文精選》,有刪改)17.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莊子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顯得格外的招眼和時髦”暗示著他與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B.讓莊子大笑不止的是,他留下的只言片語被后人抬高為神圣的經(jīng)典,被圣哲化了。C.莊子糊涂的是在莊周夢蝶中分辨不清自己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自己。D.莊子一直把自己寄存在精神和思想莊園里,用散淡的人生方式,刻意與世人保持著距離?!敬鸢浮緿

【解析】“刻意與世人保持著距離”錯誤?!扒f子還是那樣,悠閑散淡,夢幻而多思”說明莊子精神和思想是自由的,他沒有刻意與世人保持距離。18.文章標題是“莊子的草帽”,可否換成“莊子的葵扇”或者“莊子眼中的濠中之魚”,請結合文意加以分析。(6分)【答案】不可以。(1)“莊子的草帽”是本文中心意象,用它來表達莊子抽象的思想,視角獨特,內蘊深刻,莊子真正的思想在草帽上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2)草帽具有鄉(xiāng)野性,是鄉(xiāng)野里的東西,民間的東西,使莊子能自由呼吸自然的氣味,是莊子悠閑散淡人生方式的象征。(3)“葵扇”“濠中之魚”代表不了他的思想,只有草帽使莊子思想有了依托。

【解析】首先回答:不可以。(1)結合“那頂青青的蒲草編的草帽。因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莊子的草帽”“那個夢正是隨著他的鼾聲,留在那頂蒲草帽上的”“是那個月綠色的蒲草帽遮著臉,躺在草地上睡覺和做夢的人”“因為蒲草帽罩著的那些頭腦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著的魚和蝴蝶”“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鳥窩”可知,草帽是本文中心意象,用它來表達莊子抽象的思想,視角獨特,內蘊深刻,莊子真正的思想在草帽上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2)結合“是青色的,由蒲草編成的”“草帽是鄉(xiāng)野里的東西,民間的東西,也就是說是莊子那時候作為散淡文人的東西”可知,草帽具有鄉(xiāng)野性,是鄉(xiāng)野里的東西,民間的東西,使莊子能自由呼吸自然的氣味,是莊子悠閑散淡人生方式的象征。(3)“葵扇”“濠中之魚”只是文中出現(xiàn)的與莊子有關的物象,代表不了他的思想,“因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蒲草帽罩著的那些頭腦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著的魚和蝴蝶”只有草帽使莊子思想有了依托。19.賞析文章結尾畫線句(3分)【答案】比喻,這句話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莊子思想的本質特點,生動體現(xiàn)了莊子思想的生命力,揭示了它是孕育自由精神的溫床。

【解析】首先明確第一問,使用了比喻手法,“蒲草帽”是本體,“像”是比喻詞,“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與“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鳥窩”是喻體。第二段中說“就莊子這個人而言,應該留下來的倒不是只言片語的對話和雜感,而是那頂青青的蒲草編的草帽。因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纖維上面”,這句話揭示出莊子的草帽實際上象征著莊子的思想精神;說“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說明莊子思想的生命力強;“孵化”即孕育;“思想”即莊子的自由精神,說明它孕育自由精神。20.現(xiàn)在很多人在忙碌之余選擇親近自然、放松心情的生活,你覺得他們的生活與莊子的悠閑散淡有區(qū)別嗎?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5分)【答案】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有相似之處,但本質上是不同的。現(xiàn)在的人親近自然是為了休閑,用來放松身心;莊子的悠閑散淡體現(xiàn)了他對鄉(xiāng)野和民間特質的自由思想的追求,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是莊子自由靈魂的外化。

【解析】首先應認識到,時下“很多人在忙碌之余”投身自然和莊子由內而外的“悠閑散淡”相比,雖然都有投身自然的外在形式,實質是完全不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