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_第1頁
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_第2頁
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_第3頁
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_第4頁
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第二章

海洋科學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知識的積累及早期觀測研究

海洋科學的奠基與形成現代海洋科學時期中國的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的未來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知識的積累及早期觀測研究(18世紀前)公元前7~6世紀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浮在茫茫大海之中Thales(科學與哲學之祖)Pytheas(地理學家探險家)公元前325年,皮西亞斯進行了歐洲北部的大西洋探險4000BC波利尼亞人在太平洋中航海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知識的積累及早期觀測研究(18世紀前)15~16世紀地理大發(fā)現時代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貿易風(trade-wind)、西風(westerly)、西邊界流(westernboundarycurrent)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JamesCook

詹姆斯·庫克(JamesCook)是英國的一位探險家、航海家和制圖學家。他由于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而聞名于世(1768-1775年)。通過這些探險考察,他給人們關于大洋,特別是太平洋的地理學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他還被認為在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來預防長期航行中出現的壞血病方面也有所貢獻。庫克船長在太平洋和南極洲的偉大的航行為世界科學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是第一位繪制澳大利亞東海岸海圖的人。

海洋科學知識的積累及早期觀測研究(18世紀前)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知識的積累及早期觀測研究(18世紀前)1673年英國人玻意耳發(fā)表了他研究海水濃度的著名論文1674年荷蘭人列文虎克在荷蘭海域最先發(fā)現海洋原生動物1687年英國人牛頓用引力定律解釋潮汐1740年瑞士人貝努利提出平衡潮學說1770年美國人富蘭克林發(fā)表灣流圖1772年法國人拉瓦錫首先測定海水成分1775年法國人拉普拉斯首創(chuàng)大洋潮汐動力理論BenjaminFranklinpostmaster

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的奠基與形成(19世紀-20世紀中葉)海洋探險逐漸轉向為對海洋的綜合考察海洋研究的深化、成果的眾多和理論體系的形成達爾文隨“貝格爾”號1831~1836年的環(huán)球探險英國人羅斯1839~1843年的環(huán)南極探險1872--1876年英國皇家學會組織了“挑戰(zhàn)者”號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歷時3年5個月的環(huán)球海洋考察。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的奠基與形成(19世紀-20世紀中葉)“挑戰(zhàn)者”號在三大洋和南極海域的幾百個站位,進行了多學科綜合性的觀測,后繼的研究又獲得了大量的成果,從而使海洋學得以由傳統(tǒng)的地理學領域中分化出來,逐漸形成為獨立的學科。這次考察的巨大成就,又激起了世界性的海洋調查研究熱潮。在各國競相進行的調查中,德國“流星”號1925~1927年的南大西洋調查,因計劃周密、儀器新穎、成果豐碩而倍受重視?!傲餍恰碧柕某删?,又引發(fā)挪威、荷蘭、英國、美國、蘇聯等,先后進行環(huán)球航行探險調查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的奠基與形成(19世紀-20世紀中葉)英國人福布斯在19世紀40~50年代出版了海產生物分布圖和《歐洲海的自然史》------海洋生態(tài)學美國人莫里1855年出版《海洋自然地理學》----近代海洋英國人達爾文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進化論迪特瑪1884年證實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恒比關系-----海洋化學方面1903年桑德斯特朗和海蘭漢森提出了深海海流的動力計算方法---海流方面1905年埃克曼提出了漂流理論----海流方面默里于1891年出版了《深海沉積》----海洋地質方面Sverdrup,Johnson,andFleming合著的《海洋》(TheOceans)一書,對此前的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和研究給出了全面、系統(tǒng)而深入的總結,被譽為海洋科學建立的標志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

海洋科學的奠基與形成(19世紀-20世紀中葉)1925theScrippsInstitutionofOceanography.the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19301946前蘇聯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1949NationalOceanographyCenter,SouthamptonUKOregonStateUniversity,TexasA&MUniversity,UniversityofMiami,andUniversityofRhodeIsland,andthefoundingofnationaloceanlaboratoriessuchasthevariousInstitutesofOceanographicScience.PostWW2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現代海洋科學時期(20世紀中葉至今)海洋科學組織:1951年建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1960年成立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1967年國際海洋物理科學協會(IAPSO),1957年成立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1966年建立國際生物海洋學協會(IABO),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也下設海洋地質學委員會(CMG)等等。國際合作調查研究::國際地球物理年(IGY,1957~1958),國際印度洋考察(IIOE,1957~1965),國際海洋考察10年(IDOE,1971~1980,包括6個分計劃31項活動),熱帶大西洋國際合作調查(ICITA,1963~1964),黑潮及鄰近水域合作研究(CSK,1965~1977),全球大氣研究計劃(GARP,1977~1979,第1次全球試驗FGGE及4個副計劃),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1980~1983,包括4個子計劃),深海鉆探計劃(DSDP,1968~1983)。世界大洋環(huán)流試驗(WOCE),大洋鉆探計劃(ODP),全球海洋通量研究(JGOFS),熱帶大洋及其與全球大氣的相互作用(TOGA)及其組成部分”熱帶海洋全球大氣耦合響應試驗(TOGA-COARE)。1993~2018年氣候變率和可預報性研究計劃(CLIVAR)海洋科學的發(fā)展史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現代海洋科學時期(20世紀中葉至今)海洋儀器:鹽度(電導)-溫度-深度儀(CTD)、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ADCP)、錨泊海洋浮標、氣象衛(wèi)星、海洋衛(wèi)星、地層剖面儀、側掃聲吶、潛水器、水下實驗室、水下機器人、海底深鉆和立體取樣的立體觀測系統(tǒng)研究成果:板塊構造學說被譽為地質學的一次革命。海底熱泉的發(fā)現,使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球化學獲得新的啟示。海洋中尺度渦旋和熱鹽細微結構的發(fā)現與研究,促進了物理海洋學的新進展。大洋環(huán)流理論、海浪譜理論、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熱帶大洋和全球大氣變化等領域的研究都獲得突出的進展與成果??蒲姓撝媸溃钊四坎幌窘雍Q罂茖W發(fā)展的里程碑ErasofOceanographicExplorationSurfaceOceanography:Earliesttimesto1873

Deep-SeaExploration:1873-1914NationalSystematicandNationalSurveys:19251940NewMethods:1947-1956InternationalCooperation:1957-1978Satellites:1978-1995EarthSystemScience:1995-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物理海洋發(fā)展的里程碑1872-1876

ChallengerExpedition1685EdmondHalleyinvestigatingtheoceanicwindsystemsandcurrents1735GeorgeHadley,publishedhistheoryforthetrade-winds

1751HenriEllis,firstdeepsoundingsoftemperatureinthetropics,1769BenjaminFranklinfirstmapofGulfStream

1775Laplacehistheoryoftides.1800CountRumfordameridionalcirculationoftheoceanwithwatersinkingnearthepolesandrisingneartheEquator.1847MatthewFontaineMaurypublishedhisfirstchartofwindsandcurrents

basedonshipslogs.

1885Pillsbury'sdirectmeasurementsoftheFloridaCurrentusingcurrentmetersdeployedfromashipmooredinthestream海洋科學發(fā)展史1949StartofCaliforniaCooperativeFisheriesInvestigationoftheCaliforniaCurrent.1903FoundingoftheMarineBiologicalLaboratoryof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ItlaterbecametheScrippsInstitutionofOceanography.1910-1913

Vilhelm

BjerknespublishedDynamicMeteorologyandHydrographyfoundationofgeophysicalfluiddynamics.1930Foundingofthe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PostWW2foundingofoceanographydepartmentsatstateuniversities1979-1981TerryJoyceetal.acoustic-dopplercurrentprofilerformeasuringocean-surfacecurrents1942PublicationofTheOceansbySverdrup,Johnson,andFleming1952CromwellandMontgomeryrediscovertheEquatorialUndercurrentinthePacific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物理海洋發(fā)展的里程碑1988NASAEarthSystemScienceCommitteeheadedbyFrancisBrethertonoutlineshowallEarthsystemsareinterconnected1955BruceHamonandNeilBrowndeveloptheCTD1958

Stommel

theoryforthedeepcirculationoftheocean

1963

SippicanCorporationExpendableBathyThermographXBT1969KirkBryanandMichaelCoxdevelopthefirstnumericalmodeloftheoceaniccirculation.1947-1950Sverdrup,Stommel,andMunkpublishtheirtheoriesofthewind-drivencirculationoftheocean.1978NASAlaunchesthefirstoceanographicsatellite,Seasat.1992RussDavisandDougWebbautonomous,pop-updrifterthatcontinuouslymeasurescurrentsatdepthsto2km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物理海洋發(fā)展的里程碑1992NASAandCNESdevelopandlaunchTopex/Poseidon1993

Topex/Poseidonscience-teammemberspublishfirstaccurateglobalmapsofthetides1997WallyBroeckerproposesthatchangesinthedeepcirculationoftheoceansmodulatetheiceages。。。。。。。。。。海洋科學發(fā)展史物理海洋發(fā)展的里程碑中國的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發(fā)展史歷史的貢獻鄭和指南針公元1世紀時,王充已明確指出潮汐與月相的相關性。8世紀時竇叔蒙的《海濤志》,進一步論述了潮汐的日、月、年變化周期,建立了現知世界上最早的潮汐推算圖解表。11世紀燕肅在《海潮論》中分析了潮汐與日、月的關系,潮汐的月變化以及錢塘江涌潮的地理因素中國的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發(fā)展史艱難的歷程當西方進入海洋科學形成階段時,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茍延,特別是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嚴重阻礙了海洋科學的發(fā)展。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國家陷入半殖民地狀態(tài),海洋科學處境更為艱難,發(fā)展甚為緩慢。進入20世紀之后,才陸續(xù)有中國地學會,中國科學社成立,開始宣傳海洋科學知識,開展一些海洋研究。1922年海軍部設立了海道測量局,開始進行海道測繪。1928年青島觀象臺設立海洋科,1931年成立中華海產生物學會,1935年成立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中國分會,同年6~10月,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組織了首次的青島至秦皇島沿線的調查。之后,由于日本侵華,戰(zhàn)亂迭起,研究工作大都停頓,只有馬廷英、唐世鳳等在福建組織了一次海洋考察??箲?zhàn)勝利后的1946年,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和臺灣大學分別創(chuàng)立了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還建立了海洋學系。中國的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發(fā)展史快速發(fā)展1950年8月在青島設立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擴建為海洋研究所1952年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部北遷青島,與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東大學海洋系。1959年在青島建立山東海洋院,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1964年建立了國家海洋局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山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水產學院、天津科技大學、河北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學院、海南大學、欽州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欽州學院中國的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發(fā)展史快速發(fā)展目前,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同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科學的未來海洋科學發(fā)展史全世界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資源、環(huán)境英國2010發(fā)布海洋科學戰(zhàn)略美國2004出臺《21世紀海洋藍圖》2007年發(fā)布《美國海洋科學未來10年之路》中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海洋成為國家超前部署的五大戰(zhàn)略領域之一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中,海洋規(guī)劃被提升為專章“十二五”海洋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

21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What’sinWhat’soutDynamic,interactingsystemsStatic,separatesystemsEarth-systemScienceHydrosphere,lithosphere,atmosphereLifecreatesnichesLifelivesinnichesMicrobesPlantsandanimalsLivingearthformedbylifeInanimateearthindifferenttolif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