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科普之吞做好吞咽障礙患者居家護理_第1頁
臨床護理科普之吞做好吞咽障礙患者居家護理_第2頁
臨床護理科普之吞做好吞咽障礙患者居家護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護理科普之吞做好吞咽障礙患者居家護理急性期腦卒中約有64%~78%患者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腦卒中患者一旦并發(fā)吞咽功能障礙,即可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同時引發(fā)一系列生理、心理問題,使康復過程受到阻礙,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如果經(jīng)過康復醫(yī)師或專科護士評估,可以經(jīng)口進食,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食物種類選擇

(1)硬的變軟:將較硬的食品攪拌,比如土豆泥、果泥等,可便于其咀嚼和吞咽;稀的增稠:在液體如水、飲料、果汁、牛奶中加入食品增稠劑,以增加食物的黏稠度,降低食物在咽喉和食管中流動的速度;避免異相夾雜:不要把固體和液體混合在一起食用,同時盡量避免容易液固分相的食物;食物應密度均勻;黏性適當;不易松散、通過咽和食管時易變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殘留;還要兼顧食物的色、香、味及溫度等。進食工具選擇勺:邊緣鈍厚、勺柄較長、容量約5~10ml的勺子為宜,便于準確放置食物及控制每勺食物量。碗:口平、寬、淺的碗或盤子盛放食物,最好帶有吸盤。杯:選用缺口杯、裝滿水。

進食環(huán)境、方法選擇舒適的進食環(huán)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進食前停止非緊急治療及護理,進餐過程不要交談、講話,禁忌用吸管,進食時多做幾次吞咽動作,吞咽前先呼吸,然后閉氣,再吞咽,吞咽后咳一下。

進食時間

進食時間控制在30分鐘,最長不超過40分鐘,一口吃完后再喂下一口,進食完成后喝2~3勺清水并清理口腔殘渣,30分鐘后方可平躺。進食體位進食時盡量取端坐位,能在餐桌上進餐不在床邊;不能坐位的患者至少搖高床頭30°,要用柔軟的枕頭墊在患側肩部下,起到抬高患側上身的作用;頭部前屈,以增大舌骨肌的張力,提高喉部位置,使得食物容易通過食道;喂食者位于健側。

如果經(jīng)過康復醫(yī)師或??谱o士評估,需要留置胃管,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喂食步驟

第一步每次鼻飼前先檢查鼻飼管是否通暢,用注射器從胃管末端抽吸,見胃液或少量食物,或將胃管末端至于水中,無水泡,說明胃管通暢且在胃內。第二步進食過程中最好采取坐位或床頭抬高(30~60度),防止食物反流誤吸的風險。鼻飼后30分鐘內不可平躺或者翻身。第三步每次鼻飼前以10-30ml溫開水沖洗胃管;營養(yǎng)液喂食前需加熱,溫度在35~40度為宜。緩慢注入鼻飼液,觀察有無嗆咳。每次鼻飼量不超過200ml,兩次注入間隔時間≥2小時。第四步藥物及鼻飼液注入后,再以10-30ml溫開水沖洗,防止藥物或鼻飼液殘留變質造成胃腸炎或堵塞胃管。鼻飼完畢封閉胃管末端活蓋,防止空氣進入造成胃脹。二、留置胃管注意事項妥善固定胃管,最好做二次固定,防止胃管滑脫。注意觀察留置胃管長度,牢記胃管留置時間。家屬可在胃管上粘貼置管標識貼,到時間后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更換,也可以選擇“互聯(lián)網(wǎng)+護理”上門更換胃管。胃殘留量>200ml時,應評估患者有無惡心嘔吐、腹脹、腸鳴音異常等不適癥狀;如有不適,應減慢或暫停喂養(yǎng),遵醫(yī)囑調整喂養(yǎng)方案或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物。胃殘留量>500ml,應暫停喂養(yǎng)。做好口腔護理。長期鼻飼老人,尤其注意不應再經(jīng)口進食或飲水,防止嗆咳誤吸引發(fā)肺炎。每日需進行口腔護理2次,軟毛牙刷沾溫水以不滴水為宜,以保持衛(wèi)生、清潔,預防并發(fā)癥。(5)如出現(xiàn)嘔吐、嗆咳、面色青紫等警惕窒息,應立即就醫(yī)。

三.流質食物的制作1.流質制作:將煮熟的食物(干飯與菜)1份+同容量的湯或水(根據(jù)食材水份的不同做調節(jié))放入攪拌機;示例:200g(米飯+豆腐+牛肉+胡蘿卜+西蘭花)+50ml肉湯

連接電源,按開機鍵,充分攪拌3-5分鐘,如有顆粒狀渣子需過篩。2.蔬菜湯制作:先把青菜洗凈切碎,用開水焯兩遍,再將青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