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2019選擇性必修1試題1.1.1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E/3D/wKhkGGZGrE2AFFWVAAHVCRmXZIw138.jpg)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2019選擇性必修1試題1.1.1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E/3D/wKhkGGZGrE2AFFWVAAHVCRmXZIw1382.jpg)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2019選擇性必修1試題1.1.1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E/3D/wKhkGGZGrE2AFFWVAAHVCRmXZIw1383.jpg)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2019選擇性必修1試題1.1.1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E/3D/wKhkGGZGrE2AFFWVAAHVCRmXZIw1384.jpg)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2019選擇性必修1試題1.1.1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E/3D/wKhkGGZGrE2AFFWVAAHVCRmXZIw13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基礎知識清單基礎知識清單一、反應熱焓變1.體系與環(huán)境被研究的物質(zhì)系統(tǒng)稱為體系,體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稱為環(huán)境或外界。2.內(nèi)能內(nèi)能是體系內(nèi)物質(zhì)的各種能量的總和,受溫度、壓強、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和組成的影響。3.反應熱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當反應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溫度時,吸收或釋放的熱稱為化學反應的熱效應,也稱反應熱。4.焓、焓變(1)焓焓是與內(nèi)能有關(guān)的物理量,用符號H表示。(2)焓變在恒壓的條件下,化學反應過程中吸收或釋放的熱即為反應的焓變,用ΔH表示,單位常采用kJ·mol-1。注意:(1)焓變?yōu)楹銐簵l件下的反應熱。(2)反應熱、焓變的單位均為kJ·mol-1,熱量的單位為kJ。5.焓變(ΔH)與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關(guān)系(1)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一個化學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釋放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物總能量之間的相對大小。若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反應過程中吸收能量;若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反應過程中釋放能量。(2)焓變(ΔH)與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關(guān)系。ΔH=生成物總能量-反應物總能量。①吸收熱的反應稱為吸熱反應,ΔH>0;②放出熱的反應稱為放熱反應,ΔH<0。用圖示理解如下: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二、熱化學方程式1.概念能夠表示反應熱的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2.意義不僅表示化學反應中的物質(zhì)變化,也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實例:已知25℃、101kPa下,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其表示在25℃、101kPa下,2_mol_H2(氫氣)與1_mol_O2(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_mol_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571.6_kJ。3.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1)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只表示其物質(zhì)的量,可以是整數(shù)或分數(shù)。(2)標注反應的溫度和壓強。沒有特殊說明是在25℃、101kPa條件下的反應熱。不用標明反應條件(如“加熱”“高溫”“催化劑”等)。(3)標注各物質(zhì)聚集狀態(tài)。在物質(zhì)后面用括號標注各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氣體用“g”,液體用“l(fā)”,固體用“s”,水溶液用“aq”。(4)標注ΔH的正負。熱化學方程式后面空一格標注ΔH,若為放熱反應,ΔH為“-”;若為吸熱反應,ΔH為“+”。(5)計算ΔH的數(shù)值。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計算寫出ΔH的數(shù)值。ΔH單位是kJ·mol-1。注意:ΔH的單位中“mol-1”的含義對一個熱化學反應,ΔH的單位中“mol-1”不是指每摩爾具體物質(zhì),而是指“每摩爾反應”。因此ΔH必須與熱化學方程式一一對應。(6)下面是25℃、101kPa下的四個熱化學方程式:①H2(g)+eq\f(1,2)O2(g)=H2O(g)ΔH=-241.8kJ?mol-1②H2(g)+eq\f(1,2)O2(g)=H2O(l)ΔH=-285.8kJ?mol-1③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④H2O(g)=H2(g)+eq\f(1,2)O2(g)ΔH=241.8kJ?mol-1①②相比,反應熱(焓變)數(shù)值不同的原因是生成物中水的狀態(tài)不同。②③相比,若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擴大一倍,則反應熱數(shù)值擴大一倍,符號不變。①④相比,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正向、逆向反應的焓變數(shù)值相同,符號相反。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注意事項(1)注意標明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方程式中每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后面用括號注明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g、l、s),不用標“↑”或“↓”,水溶液用aq表示。(2)注意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焓變與溫度和壓強等測定條件有關(guān),所以書寫時必須在ΔH后指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298K、101kPa時,可不注明)。(3)注意明確化學計量數(shù)的含義:化學計量數(shù)只表示該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或原子個數(shù),因此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4)注意ΔH的單位及符號:ΔH的單位常采用kJ·mol-1,ΔH只能寫在化學方程式的右邊,表示正向反應的焓變。ΔH<0表示為放熱反應;ΔH>0表示為吸熱反應。(5)注意同一反應中化學計量數(shù)與ΔH數(shù)值的對應關(guān)系: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加倍,則ΔH的數(shù)值也加倍;若反應逆向進行,則ΔH的符號改變,但數(shù)值不變。(6)可逆反應的ΔH表示的是當反應物按化學計量數(shù)完全反應時產(chǎn)生的熱效應,實際反應中,若按化學計量數(shù)放入反應物,產(chǎn)生的熱量偏小,如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若2molSO2與1molO2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196.6kJ。三、化學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原因(1)實例以N2(g)+O2(g)=2NO(g)反應的能量變化為例說明,如圖所示:由圖可知:1molN2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是946_kJ,1molO2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是498_kJ,2molNO分子中的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是1_264_kJ,則N2(g)+O2(g)=2NO(g)的反應吸收的熱量為180_kJ。(2)結(jié)論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zhì):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舊化學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學鍵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在化學鍵斷裂和形成過程中能量變化不相等,則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的焓變。(3)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分析比較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宏觀角度ΔH<0體系的能量降低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E反>E生)ΔH>0體系的能量升高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E反<E生)微觀角度吸收能量E1反應物eq\o(→,\s\up11(舊化學鍵斷裂),\s\do4(新化學鍵形成))生成物放出能量E2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E1>E2,吸收熱量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E1<E2,放出熱量常見反應類型①可燃物的燃燒;②酸堿中和反應;③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④金屬與(水)酸的置換反應;⑤鋁熱反應;⑥酸性氧化物或堿性氧化物與水的反應①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②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③碳和水、C和CO2的反應2.任何化學反應在發(fā)生物質(zhì)變化的同時都伴隨著能量變化,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與反應條件和反應類型沒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吸熱反應可以不需加熱常溫下就能進行,如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反應,放熱反應有的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如燃燒反應、鋁熱反應等。課后分層課后分層練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吸熱反應使環(huán)境的溫度升高B.當反應放熱時ΔH>0,反應吸熱時ΔH<0C.化學反應中,當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反應放熱,ΔH為“-”D.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答案】C【解析】吸熱反應一般使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降低,A項錯誤;放熱反應的ΔH<0,吸熱反應的ΔH>0,B項錯誤;鋁熱反應是放熱反應,但需要在加熱(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D項錯誤。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熱化學方程式各物質(zhì)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只代表物質(zhì)的量B.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C.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不同D.同一化學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ΔH不同,化學計量數(shù)相同而狀態(tài)不同,ΔH也不相同【答案】C【解析】反應熱只與物質(zhì)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guān),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因此在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相同,C錯誤。3.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ΔH,下列有關(guān)ΔH的說法正確的是()A.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形式無關(guān)B.與H—H鍵、OO鍵、H—O鍵的鍵能有關(guān)C.與是否使用催化劑有關(guān)D.與物質(zhì)的狀態(tài)無關(guān)【答案】B【解析】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時,反應的焓變不同,A項錯誤;化學反應的焓變與鍵能的相對大小有關(guān),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B項正確、C項錯誤;同一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不同時,自身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從而導致反應的焓變不同,D項錯誤。4.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反應的反應熱ΔH=-5800kJ·mol-1,是放熱反應B.該反應的ΔH與各物質(zhì)的狀態(tài)有關(guān),與化學計量數(shù)也有關(guān)C.該熱化學方程式表示在25℃、101kPa下,2molC4H10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5800kJD.該反應表明2mol丁烷燃燒時一定會放出5800kJ的熱量【答案】D【解析】由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可知,A、B項正確;在熱化學方程式?jīng)]有標明溫度、壓強的情況下,對應的溫度、壓強為常溫、常壓,C項正確;2mol丁烷在常溫常壓下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才是5800kJ,D項錯誤。5.已知化學反應A2(g)+B2(g)=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判斷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B.該反應可看作是環(huán)境中的熱能轉(zhuǎn)化為物質(zhì)內(nèi)部的化學能的過程C.1molA2(g)和1molB2(g)的總鍵能小于2molAB(g)的總鍵能D.該反應一定需要加熱到很高的溫度才可以發(fā)生【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A錯誤;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可看作是環(huán)境中的熱能轉(zhuǎn)化為物質(zhì)內(nèi)部的化學能的過程,故B正確;反應物中化學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學鍵的形成會放出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斷裂反應物中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放出的能量,即1molA2(g)和1molB2(g)的總鍵能大于2molAB(g)的總鍵能,故C錯誤;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到很高溫度才可以發(fā)生,如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該反應常溫下即可發(fā)生,故D錯誤。故選B。6.如圖是H2與Cl2發(fā)生反應生成HCl的途徑和三個狀態(tài)的能量,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步驟2是放熱過程B.三個狀態(tài)的能量E2最大C.要實現(xiàn)步驟1的轉(zhuǎn)化,必須加熱D.該反應的ΔH<0【答案】C【解析】步驟2是由H、Cl通過形成共價鍵結(jié)合成HCl分子,是放熱過程,A正確;步驟1是斷裂共價鍵,由分子轉(zhuǎn)化為原子,需要吸收能量,步驟2是形成共價鍵,能夠放出能量,所以三個狀態(tài)的能量E2最大,B正確;要實現(xiàn)步驟1的轉(zhuǎn)化,需要吸收能量,此能量可能是光照,不一定需要加熱,C錯誤;此反應的總反應為H2+Cl2=2HCl,屬于H2在Cl2中燃燒的化合反應,反應放出能量,所以該反應的ΔH<0,D正確。故選C。7.已知1molH2(g)與1molBr2(g)完全反應生成2molHBr(g)時放出72kJ的熱量,各物質(zhì)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表,則表中a為()化學鍵H—HBr—BrH—Br斷裂1mol化學鍵需要吸收的熱量/kJ436a369A.404 B.260C.230 D.200【答案】C【解析】1molH2(g)與1molBr2(g)完全反應生成2molHBr(g)時放出72kJ的熱量,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Br2(g)=2HBr(g)ΔH=-72kJ?mol-1,Δ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436kJ?mol-1+akJ?mol-1-2×369kJ?mol-1=-72kJ?mol-1,解得a=230,故選C。8.已知斷裂1mol化學鍵所需的能量:NN鍵為942kJ、O=O鍵為500kJ、N—N鍵為154kJ,O—H鍵為452.5kJ,則斷裂1molN—H鍵所需的能量是()A.194kJ B.316kJC.391kJ D.658kJ【答案】C【解析】依據(jù)題圖分析,反應為N2H4(g)+O2(g)=N2(g)+2H2O(g),反應的焓變ΔH=-534kJ?mol-1,設斷裂1molN—H鍵吸收的能量為xkJ,則(154+4x+500)kJ?mol-1-(942+4×452.5)kJ?mol-1=-534kJ?mol-1,解得x=391。9.依據(jù)事實,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1molN2(g)與適量H2(g)反應,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熱量。(2)1molCu(s)與適量O2(g)反應,生成CuO(s),放出157kJ熱量。(3)的熱量?!敬鸢浮?1)N2(g)+3H2(g)2NH3(g)ΔH=-92.4kJ·mol-1(2)Cu(s)+eq\f(1,2)O2(g)=CuO(s)ΔH=-157kJ·mol-1(3)C2H6O(l)+3O2(g)=2CO2(g)+3H2O(l)ΔH=-1367kJ·mol-1【解析】此類題的思路:首先根據(jù)題意寫出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如(1)中:N2(g)+3H2(g)2NH3(g),并定N2前化學計量數(shù)為1,此時的ΔH即為-92.4kJ·mol-1,再在前部分的基礎上加上ΔH=-92.4kJ·mol-1即可。10.(1)圖1是1molNO2(g)和1molCO(g)反應生成CO2(g)和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意圖,該反應的焓變ΔH=kJ?mol-1。圖1圖2(2)下表是部分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化學鍵P—PP—OO=OP=O鍵能/(kJ?mol-1)abcx已知1molP4(g)完全燃燒生成P4O10(g)放出的熱量為dkJ,P4和P4O10的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則上表中x=(用含有a、b、c、d的代數(shù)式表示)?!敬鸢浮?1)-234(2)eq\f(1,4)(d+6a+5c-12b)【解析】(1)由圖可知,1molNO2和1molCO反應生成CO2和NO放出熱量為368kJ-134kJ=234kJ,則反應的焓變ΔH=-234kJ?mol-1。(2)白磷燃燒的方程式為P4+5O2=P4O10,1mol白磷完全燃燒需斷裂6molP—P、5molO=O,形成12molP—O、4molP=O,所以(6×akJ?mol-1+5×ckJ?mol-1)-(12×bkJ?mol-1+4×xkJ?mol-1)=-dkJ?mol-1,x=eq\f(1,4)(d+6a+5c-12b)。1.下列有關(guān)焓變與反應熱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熱和焓變的單位都是kJB.如果反應是在恒溫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可認為此時的反應熱和焓變相等C.如果反應是在恒溫恒容條件下進行的,可認為此時的反應熱與焓變相等D.有些化學反應不存在反應熱,即焓變可以為“0”【答案】B【解析】反應熱和焓變的單位都是kJ·mol-1,A錯誤;恒溫恒壓時的反應熱與焓變相等,B正確、C錯誤;任何化學反應都有反應熱,即ΔH≠0,D錯誤。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熱就是反應中放出的熱量B.當反應放熱時ΔH>0,反應吸熱時ΔH<0C.一個化學反應中,當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反應放熱,ΔH為“-”D.一個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鍵能大于反應物的總鍵能時,反應吸熱,ΔH為“+”【答案】C【解析】反應熱也指反應中吸收的熱量,A錯;在反應中,生成物比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小,反應就放熱,反之就吸熱,C對;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斷鍵時吸收能量即反應物鍵能,成鍵時放出能量即生成物鍵能,后者大,則反應為放熱反應,ΔH為“-”,D錯。3.下列圖示變化為吸熱反應的是()ABCD【答案】A【解析】A.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故A正確;B.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C.濃硫酸溶于水放熱,為放熱過程,故C錯誤;D.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D錯誤。4.CO(g)與H2O(g)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兩者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1molCO(g)和1molH2O(g)具有的總能量大于1molCO2(g)和1molH2(g)具有的總能量C.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進行D.1molCO2(g)和1molH2(g)反應生成1molCO(g)和1molH2O(g)要放出41kJ熱量【答案】B【解析】由能量變化示意圖可知,生成物的總能量比反應物的總能量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但并不是不需要加熱;當1molCO2(g)和1molH2(g)反應生成1molCO(g)和1molH2O(g)時,要吸收41kJ熱量。5.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推進劑采用的是液氫與液氧,已知在101kPa、298K條件下,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H2O(g)=H2(g)+eq\f(1,2)O2(g)ΔH=-242kJ·mol-1B.H2(g)+eq\f(1,2)O2(g)=H2O(l)ΔH=+484kJ·mol-1C.2H2O(g)=2H2(g)+O2(g)ΔH=+484kJ·mol-1D.H2(g)+eq\f(1,2)O2(g)=H2O(g)ΔH=-484kJ·mol-1【答案】C【解析】A.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則1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242kJ熱量,其逆過程就要吸收這些熱量,有H2O(g)=H2(g)+eq\f(1,2)O2(g)ΔH=+242kJ·mol-1,故A錯誤;B.生成的水應該為氣態(tài),而不是液態(tài),且氫氣的燃燒為放熱反應,反應熱應該為負值,故B錯誤;C.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則2mol水蒸氣分解吸收484kJ熱量,故有2H2O(g)=2H2(g)+O2(g)ΔH=+484kJ·mol-1,故C正確;D.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則1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242kJ熱量,故有H2(g)+eq\f(1,2)O2(g)=H2O(g)ΔH=-242kJ·mol-1,故D錯誤。6.Na2CO3(aq)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A.H2CO3(aq)=CO2(g)+H2O(l)為吸熱反應B.COeq\o\al(\s\up11(2-),\s\do4(3))(aq)+H+(aq)=HCOeq\o\al(\s\up11(-),\s\do4(3))(aq)ΔH=-akJ·mol-1C.HCOeq\o\al(\s\up11(-),\s\do4(3))(aq)+H+(aq)=CO2(g)+H2O(l)ΔH=(c-b)kJ·mol-1D.COeq\o\al(\s\up11(2-),\s\do4(3))(aq)+2H+(aq)=CO2(g)+H2O(l)ΔH=(a+b-c)kJ·mol-1【答案】D【解析】[根據(jù)H2CO3(aq)和CO2(g)、H2O(l)的能量高低可知,H2CO3(aq)=CO2(g)+H2O(l)為吸熱反應,A項正確;COeq\o\al(\s\up11(2-),\s\do4(3))(aq)+H+(aq)=HCOeq\o\al(\s\up11(-),\s\do4(3))(aq)ΔH=-akJ·mol-1,B項正確;HCOeq\o\al(\s\up11(-),\s\do4(3))(aq)+H+(aq)=CO2(g)+H2O(l)此反應為吸熱反應,ΔH>0,故ΔH=(c-b)kJ·mol-1,C項正確;COeq\o\al(\s\up11(2-),\s\do4(3))(aq)+2H+(aq)=CO2(g)+H2O(l)為放熱反應,ΔH<0,故ΔH=(c-a-b)kJ·mol-1,D項錯誤。7.溴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Br2(g)+H2(g)2HBr(g)ΔH=-Q1kJ·mol-1②Br2(l)+H2(g)2HBr(g)ΔH=-Q2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Q1<Q2B.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C.相同條件下,Cl2(g)+H2(g)2HCl(g)ΔH>-Q1kJ·mol-1D.向1molBr2(g)中加入1molH2(g),在該條件下充分反應,放出Q1kJ熱量【答案】B【解析】由于溴蒸氣變成液溴的過程放熱,將熱化學方程式①和②相減得到Br2(g)Br2(l)ΔH=Q2-Q1<0,則Q1>Q2,A項錯誤;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要放出熱量,所以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B項正確;因為Cl2比Br2活潑,則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Cl2(g)比Br2(g)具有的能量高,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HCl(g)比HBr(g)具有的能量低,Cl2(g)+H2(g)2HCl(g)ΔH<-Q1,C項錯誤;由于溴和氫氣的反應為可逆反應,故向1molBr2(g)中加入1molH2(g)反應生成的HBr(g)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2mol,放出的熱量小于Q1kJ,D項錯誤。8.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由CO2和CH4轉(zhuǎn)化為高附加值產(chǎn)品CH3COOH的催化反應歷程。該歷程示意圖如下: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CH3COOH總反應是化合反應B.①→②過程形成了C—C鍵C.CH4→CH3COOH過程中,沒有C—H鍵發(fā)生斷裂D.①→②放出能量【答案】C【解析】據(jù)圖可知,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總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所以總反應是化合反應,故A正確;據(jù)圖可知,①→②的過程有C—C鍵形成,故B正確;由圖中變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劑作用下經(jīng)過選擇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會與催化劑形成一個新的共價鍵,必有C—H鍵發(fā)生斷裂,故C錯誤;據(jù)圖可知,①→②的過程中焓值降低,該過程放出熱量,故D正確。9.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1molC2H2(g)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放出1299.6kJ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gC2H5OH(l)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放出683.4kJ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鋼結(jié)構(gòu)工程保險與風險控制合同
- 2025年度雞場租賃合同(含養(yǎng)殖廢棄物處理與環(huán)保監(jiān)測)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賽事推廣經(jīng)紀人聘用協(xié)議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隧道鋼管架施工與通風系統(tǒng)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添加劑生產(chǎn)技術(shù)保密協(xié)議
- 2025年度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聘用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園區(qū)合伙經(jīng)營退股協(xié)議書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6.6《一次函數(sh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3《代數(shù)式的值》聽評課記錄1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3.3 相似圖形》聽評課記錄1
- 江蘇省鹽城市鹿鳴路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反家庭暴力》課件
- 【物理】《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單元《簡單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一)》教案(共2課時)
-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 數(shù)學 含答案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物證檢驗移動實驗室建設通用要求
-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指引》專題培訓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思維導圖全套
- 社會兒童福利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輔警招聘考試試題庫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