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_第1頁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_第2頁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_第3頁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_第4頁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H

備案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yè)標準

AQ2023-2008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

Safetyregulationsforrefractorymaterial

(送審稿)

2008-11-19發(fā)布2009-01-01實施

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

AQ2023-2008

前言

本標準是依據(j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在充分考慮耐火材料生產工藝的特點(除存在通常的機械、

電氣、運輸、起重等方面的危害因素外,還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氣體、高溫熱源、塵毒、放射源等

方面的危害和有害因素)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

本標準對耐火材料安全生產作出了規(guī)定。

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huán)保研究院、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鋼集團洛陽耐火

材料研究院、中鋼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曉飛、高士林、趙丹力、梁占超、王瑞、李慎慮、胡東濤、熊建華、左大武、

崔遠海、陳強

II

AQ2023-2008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耐火材料安全生產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耐火材料廠(或車間)的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安裝、驗收以及生產和檢修。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2894安全標志

GB4053.3固定式工業(yè)防護欄桿安全技術條件

GB4053.4固定式工業(yè)鋼平臺

GB4387工業(yè)企業(yè)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guī)程

GB5082起重吊運指揮信號

GB6067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

GB6222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

GB7231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

GB8703輻射防護規(guī)定

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5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

GB50414鋼鐵冶金企業(yè)建筑防火規(guī)范

GB/T5972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guī)范

GBZ1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

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DL408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耐火材料refractory(n)refractoryproductrefractorymaterial

指物理和化學性質適宜于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使用的非金屬材料,但不排除某些產品可含有一定量的金屬

材料。

3.2

1

AQ2023-2008

煅燒calcination

對耐火原料的一種熱處理,使其產生物理或化學變化,消除揮發(fā)性的化學結合組分和體積變化。

3.3

設計水位designedwaterlevel

根據(jù)防護對象的重要程度和洪災損失情況,確定適當?shù)姆篮闃藴?,并推算出該標準時的最高水位為

設計水位。

3.4

內澇水位waterlevelofwater-logging

在地勢低洼處,由于區(qū)外徑流侵入或暴雨期間雨水匯集而無法及時排泄造成積水叫內澇;或因廠區(qū)

附近的河流在大汛期間不能通暢地向下游河道排泄而造成河水上漲,此時的地面積水或河道水面的水位

稱為內澇水位。

3.5

頻率風向frequencyofwinddirection

在一定時期內某風向所發(fā)生的次數(shù),以百分數(shù)表示。

3.6

防火間距fireseparationdistance

防止著火建筑的輻射熱在一定時間內引燃相鄰建筑,且便于消防撲救的間隔距離。

3.6

喀斯特karst

巖溶的同義詞,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硫酸鹽巖、鹵素巖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特征,

并包括水的機械侵蝕和崩塌作用,以及物質的攜出、轉移和再沉積的綜合地質作用,以及由此所產生的

現(xiàn)象的統(tǒng)稱。

4總則

4.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安全設施的投資應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4.2耐火材料設施的設計應保證安全可靠,對于危險作業(yè)、惡劣勞動條件作業(yè)及笨重體力勞動作業(yè),應

優(yōu)先采取機械化、自動化措施。

4.3耐火材料主體設施的設計和制造應有完整的技術文件,設計審查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參

加。

4.4施工應按設計進行,如有修改應經設計單位書面同意。

工程中的隱蔽部分,應經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檢查合格,才能封閉。

施工完畢,應由施工單位編制竣工說明書及竣工圖,交付使用單位存檔。

4.5新建、擴建、改造的設施,應經過檢查驗收合格,并有完整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才能投入運行。耐火

材料生產設施的驗收,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參加。

2

AQ2023-2008

4.6耐火材料生產企業(yè)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廠長(經理)對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各級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責。

各級機構對其職能范圍的安全生產負責。

4.7耐火材料生產企業(yè)應依法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管理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

工作。

4.8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有關生產人員,應進行專

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9企業(yè)各級員工的安全培訓、安全資格要求應滿足國家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guī)定的要求。

4.10要害崗位、重要設備與設施的作業(yè)人員,企業(yè)應組織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特種作業(yè)人員的培

訓、考核、發(fā)證及復審,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11企業(yè)使用的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安全規(guī)定。

4.12企業(yè)應為員工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員工應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

品。

4.13企業(yè)對涉及的重大危險源應當?shù)怯浗n,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jiān)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

業(yè)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安全

措施、應急措施報當?shù)厝嗣裾踩a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

4.14企業(yè)應建立火災、爆炸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配備必要的器材與設施,定期

演練。

4.15企業(yè)發(fā)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處理,并

及時分析原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防止同類事故發(fā)生的措施。

事故發(fā)生后,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如實報告。

5基本規(guī)定

5.1建筑物和設備、設備和設備之間應有滿足生產和檢修的安全距離。

5.2廠內有軌車輛外沿與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應符合GB4387中的相關規(guī)定。有軌運輸軌道的兩端,應設

安全車檔。

5.3樓梯或廠房出入口,不應正對車輛或設備運行頻繁的地方。在車輛運行頻繁的地方,應設保護裝置

并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

5.4自動或遙控設備的周圍,應有防止非操作人員接近的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5.5凡有危險部位,應按GB2894的規(guī)定懸掛安全標志,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5.6排水明溝通過裝卸作業(yè)處或經常有人經過的地段,應鋪設蓋板或涵管。

3

AQ2023-2008

5.7人員可能觸及到的設備的運轉部件應設防護裝置。

5.8設備(或車輛)的控制器、閘、閥門應完好,操作靈敏、信號可靠。

5.9生產廠房內的人行道凈寬不應小于1m,對于僅通向一個操作點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0.8m,通道

凈高不應低于1.9m。

5.10距地面2m以上,有工作人員通過或操作的場所應設平臺、走臺和防護欄桿。

5.11吊裝孔應設防護欄桿或蓋板,人孔應設蓋板。地坑應有防止人員墜落的措施。

5.12鋼制平臺、走臺和防護欄桿應分別符合GB4053.4和GB4053.3的規(guī)定。

5.13設備檢修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有嚴格的檢修和維護制度;

——設備發(fā)生故障時就立即停機檢修;

——切斷電源,并加鎖;

——執(zhí)行掛牌制度;

——設專人監(jiān)護。

5.14高空作業(yè)時,應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

5.15燃氣窯爐和燃氣管道的儀表室應設低壓警報器。室內應設滅火裝置。

5.16可能泄漏或滯留有毒、有害氣體而造成危險的地方,應設自動監(jiān)測報警裝置。

5.17易燃、易爆或高溫明火場所的作業(yè)人員不應穿著化纖服裝。

6廠址選擇、廠區(qū)布置及廠房

6.1廠址選擇

6.1.1耐火材料廠應布置在居民區(qū)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廠區(qū)邊緣與居民區(qū)邊緣的距離應符合所

在地區(qū)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要求。

6.1.2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中的耐火材料廠,在其企業(yè)中的位置應符合相關設計規(guī)范。

6.1.3耐火材料廠廠址不應布置在下列地區(qū):

——發(fā)震斷層和抗震設防烈度高于9度的地震區(qū);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崩塌、喀斯特等地質條件惡劣的地段;

——采礦陷落及錯動區(qū)界內;

——爆破危險范圍內;

——水庫、尾礦庫下游,當?shù)虊螞Q堤時,不能保證安全的地段;

——受洪水、潮水或內澇水淹沒的區(qū)域;

——生活飲用水水源的上游;

4

AQ2023-2008

——國家規(guī)定的其它保護區(qū)內。

6.2廠區(qū)布置

6.2.1在江、河、湖、海沿岸的廠區(qū),場地設計標高應按下列情況確定:

不設堤防時,廠區(qū)場地設計標高應高于計算水位0.5m以上;

設堤防時,廠區(qū)場地設計標高應高于歷年最高內澇水位或常年洪水位。

6.2.2破粉碎裝置、豎窯、回轉窯、隧道窯等產生大量粉塵、煙氣和有毒有害氣體的生產設施宜布置在

廠區(qū)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6.2.3工廠行政辦公設施、行政福利設施區(qū)應布置在廠區(qū)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應靠近工廠的主

要入口。

6.2.4燃料貯罐應單獨布置在廠區(qū)的邊緣,遠離明火或散發(fā)火花的地點及材料庫、煤場等。

6.2.5廠房、倉庫的防火間距,甲、乙、丙類液體、氣體貯罐區(qū)的防火間距,可燃、助燃氣體貯罐區(qū)的

防火間距,可燃材料堆場的防火間距應執(zhí)行GB50016和GB50414的規(guī)定。

6.2.6基礎荷載較大的建(構)筑物(如窯爐等),宜布置在土質均勻、地基承載力較大、地下水位較低

的地段。

6.2.7煤氣發(fā)生站應符合GB6222的有關規(guī)定。

6.2.8廠內鐵路、道路布置應符合GB4387的有關規(guī)定。

6.2.9廠區(qū)內應設置消防車道,當與生產、生活道路合用時,應滿足消防車道的要求。消防車道的設置

應符合GB50016的有關規(guī)定。

6.2.10鐵路與道路平交道處口應設置聲、光信號和防護欄桿等。

6.2.11鐵路高路堤或高棧橋不宜穿越廠區(qū)。

6.3廠房及其內部建、構筑物

6.3.1廠房建筑防火設計應遵守GB50016和GB50414等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

6.3.2耐火材料廠主要生產場所建(構)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應遵守表1的規(guī)定。

6.3.3易燃與可燃性物質生產廠房或庫房的門窗應向外開,油庫泵房靠貯槽一側不應設門窗。油浸及散

發(fā)大量熱量和煙塵的廠房應設置天窗,天窗應能開閉。采用普通玻璃的天窗,應加設安全網。

6.3.4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廠房,廠房內操作間或休息間宜靠近廠房主要出口或設單獨出口。

表1主要生產場所建(構)筑物火災危險分類表

生產類別建(構)筑物

甲乙炔發(fā)生器室,甲醇庫、乙醇庫、水煤氣罐、液化石油氣罐

粉煤工段、鎂粉庫、鋁粉庫、煤油庫

煤氣發(fā)生爐間、煤氣發(fā)生站中的運煤走廊

5

AQ2023-2008

燃料倉庫、重油庫、閃點大于等于60℃的柴油庫、油浸車間(工段)、運

煤及運焦轉運站和膠帶機通廊、木模型及電修車間、、潤滑油倉庫、總降

壓變電所、配變電所、每套開關油量大于60kg的高低壓配電室或控制站、

中心試驗室、檢驗室

軟質粘土干燥工段、豎窯、回轉窯、干燥工段、燒成工段、白云石砂加熱

丁工段、鑄造工段、鍛造工段、鉚焊及檢修工段、熱處理工段、鍋爐房、每

套開關油量小于60kg的高低壓配電室或控制站

原料倉庫、破碎工段、粉碎篩分工段、水泥工段、混合成型工段、困泥工

戊段、石灰乳工段、成品倉庫、鎂砂倉庫、膠帶機通廊和轉運站(運焦及運

煤者除外)、耐火混凝土車間、

7生產工藝

7.1原料

7.1.1原料堆放場的主通道凈寬不應小于3.5m,料堆間距不應小于1m,并應設有安全標志。

7.1.2料堆邊緣距鐵路鋼軌外側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7.1.3鐵路運輸原料棧橋的受料地坪應低于軌面1.5m。

7.1.4原料倉庫采用臨時隔斷墻時,原料堆的自然坡面與隔斷墻的交點距地坪標高不應超過1.5m。

7.1.5原料庫內供料槽(斗),應設置除塵設施。

7.1.6原料檢選的帶式輸送機運行速度不應大于0.3m/s,檢選座位應低于帶面200~300mm,皮帶兩側應

加防護板。

7.1.7料場內同時選料人員不應少于兩人,用機動車輛裝卸時,選料人員應離開料堆。

7.1.8貯料倉的人孔蓋應嚴密,不應隨意敞開或搬動。

7.1.9進入料斗或料倉作業(yè)的人員,應與有關工序的作業(yè)人員聯(lián)系,懸掛醒目“禁止卸料”的警告標志,

系牢安全帶,并有專人監(jiān)護,方準入內作業(yè)。

7.1.10應標明干燥筒筒體周圍的危險區(qū)域,并掛警告標志。

7.2原料煅燒

7.2.1豎窯崗位配置防毒面具,不允許單人作業(yè)。

7.2.2對于停風出料的豎窯,不允許停風機,可關閉管道的快速截斷閥。

7.2.3豎窯應采取定溫出料。處理豎窯結瘤時,應嚴防料塊塌落傷人。

7.2.4豎窯檢修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保持窯內強制通風;

——進窯前后要核檢人數(shù);

——進入窯內檢修前,應由專業(yè)人員測定窯內一氧化碳含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進入;

7.2.5回轉窯啟動點火前應對窯內進行徹底吹掃。點火時,人體不應正對窯口。燃料供應管路有泄漏現(xiàn)

6

AQ2023-2008

象時,不允許生產。

7.3破碎、粉碎、磨碎及篩分

7.3.1破碎設備的給料塊度不應大于設備的允許塊度。

7.3.2顎式破碎機運轉時,不允許用手或鐵器直接處理料塊。反擊式破碎機運行時,不允許打開側門。

7.3.3干碾機應裝密閉罩,并設有吊裝設施。設備運轉時不允許打開維修門。

7.3.4給料機及其運行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不允許在運轉的圓盤給料機上取樣;

——格式給料機上部應設手動閘板,不允許在放料口處處理故障;

——振動給料機應與主機聯(lián)鎖控制。

7.3.5球磨機濕式細磨鋁粉時,應定期放氣。出料時,應先緩慢放氣,再放料。

7.3.6酸洗玻璃時,氫氟酸缸不應裝得過滿,倒酸時應緩慢放入酸液。

7.3.7篩子應在密閉狀態(tài)下工作,密閉罩應設有便于檢修和觀察的門孔。

7.3.8篩子壓料時不允許強行啟動。

7.4配料、混合

7.4.1不允許非操作人員搭乘配料車,兩臺配料車在同一條軌道上作業(yè)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7.4.2石灰消化器出、入料口應設安全罩。攪拌桶應有蓋板和放散孔。出口處應設過濾設施。輸送石灰

乳的儲氣罐應設壓力表。

7.4.3大型混料機設備應設置檢修門聯(lián)鎖控制。

7.5成型

7.5.1成型設備應安裝防止壓手的安全裝置。

7.5.2振動成型操作人員應戴消聲耳塞或耳罩。模具重量大于50kg時應設吊具。

7.5.3摩擦壓磚機的摩擦輪周圍應設安全防護平臺。采用機械手時,機械手搖臂活動范圍的四周,應設

安全圍欄。

7.5.4液壓機應有防止過載的安全裝置、過濾器和其它防止污染的設施。

7.5.5使用靜油(水)壓磚機(等靜壓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放入工作件后,缸體中液面離缸口應保持180mm;

——介質應每天清濾,不允許使用污染的介質;

——不允許在負壓狀態(tài)下啟動超高壓泵,壓機最高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壓機在升壓過程中,操作人員應位于保護屏的后面,不應靠近超高壓泵和高壓管道;

——靜壓設備應設置獨立的操作控制室并配置滅火器材。

——應定期對噴嘴、油管、接頭、安全網的內、外部進行檢修和無損探傷;

——檢修中更換的零部件應符合原設計的要求。

7.6干燥、燒成

7

AQ2023-2008

7.6.1電拖車應有聲響及警示燈光設施,拖車速度應可變速,并可調至不大于0.5m/s,操縱位置上方應

設防止部件和托輪墜落的檔板。軌道兩側1m以內,不應有障礙物,兩車在同一條軌道上行駛時,應保

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7.6.2干燥車車架長度應小于底盤20mm,操作人員不允許拉車或背車。升降機運轉時,不允許站人或

跨越,應擋好在升降機軌道上的磚車。

7.6.3干燥車的軌道兩端應設安全檔。停車場內,有行人通過或需要檢查的兩相鄰車道間的凈空安全距

離不應小于600mm。

7.6.4室式干燥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室式干燥器的長度應不大于10m,除應保證干燥車所需長度外還應留出200mm。

——門前的車道長度不應小于干燥車長度的1.5倍;

——應設局部通風設施,保證在負壓下工作;

——對電熱干燥窯應設置干燥室門電氣聯(lián)鎖裝置,確保窯門開啟時切斷發(fā)熱體電源。

7.6.5隧道式干燥窯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門應封閉嚴密;

——進端至電拖車軌道中心線,應保持2.7m的安全距離;出端至電拖車軌道中心線,應保持3.6m;

——通風地溝,應覆蓋;

——窯內應保持負壓。不允許操作人員進入窯內拽車。

7.6.6半成品檢選時要站在干燥車側面,不允許站在兩車之間。選磚時不允許將干燥板拉出過長。

7.6.7卸磚平臺與窯車的間隙處應設活動蓋板。

7.6.8裝窯時窯內兩側的砂封槽,應保持密封。間歇式窯的裝窯溫度不應高于65℃。

7.6.9入窯推車時,推車機的推桿上不允許乘人。窯車被頂入窯內后,堆桿應回到原位。調車時,工作

人員應站在窯車側面,兩輛窯車之間不允許站人。

7.6.10焙燒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焙燒場地要有醒目的安全標志;

——隧道窯兩側操作平臺應設欄桿;

——用煤氣作為燃料的窯?;鸹螯c火時,應由專業(yè)人員按照GB6222規(guī)定操作;采用其他燃料的

窯,應嚴格按相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

7.6.11燃氣窯爐和燃氣管道的儀表控制室和操作工位應設固定式泄漏報警裝置、低壓警報器和快速切斷

閥,室內應設滅火裝置。

7.6.12出窯卸車時,磚表面溫度應低于60℃,并采取降溫措施。卸磚和出磚應按順序從上向下,不允

許抽拿。不允許硬拽粘連的磚。拿磚時應互相遞接,不允許拋扔。

7.6.13成箱、成捆的磚碼成穩(wěn)固的堆垛。堆垛高度:機械裝卸時不應超過5m;人工裝卸時不應超過1.6m。

8

AQ2023-2008

7.7成品加工

7.7.1加工機械應具有防護裝置,以保證人身安全。

7.7.2成品采取干法加工時應采取機械除塵措施。

7.8纖維制品

7.8.1使用三相電弧爐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電極夾頭安裝冷卻循環(huán)水防漏裝置,如有漏水,立即斷電搶修;

——水冷管及電極用纖維氈包扎嚴密;

——爐臺鋪設絕緣膠皮襯墊并掛防止觸電的標志;

——噴嘴口到收棉筒周圍設安全護欄;

——生產中實行雙人操作;

——采用遙控監(jiān)視爐料;

——不允許用金屬器械捅料;

——三相爐燒穿時,不允許用水滅火;

——周圍不允許存放易燃物品。

7.8.2甩絲機制棉時,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三相爐熔股運轉時應在防護罩外監(jiān)視;

——三相爐、收集器、針刺機應聯(lián)鎖運行;

——針刺機換針時,操作人員應戴防護鏡;

——烘爐設備應有安全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7.9電熔制品

7.9.1電爐生產中不允許用金屬器械撥動電極。

7.9.2爐體冷卻水出口溫度不應超過50℃,水壓應大于0.25MPa,半小時測一次,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

7.9.3電爐應按規(guī)定的次數(shù)加料,料面不應超過爐嘴。

7.9.4提起電極時,應先切斷電源。

7.9.5澆鑄時爐體四周、澆鑄坑、砂板、模套工具等應干燥??由w應完好。

7.10浸漬

7.10.1加工件入罐前,應對操作閥、液壓開啟裝置、密封缸等進行全面檢修,確認良好。開啟罐口時,

身體和頭部不應正對罐口。

7.10.2浸漬系統(tǒng)應有防火裝置和消防設施。

7.10.3瀝青浸漬設備,宜采用全封閉工藝和自動化操作。

7.10.4瀝青槽排氣管應保持暢通。

7.11起重與運輸

9

AQ2023-2008

7.11.1起重設備應有符合GB6067要求的完整的技術證明文件。

在起重機的明顯位置應有清晰的標牌,其內容應符合GB6067相關要求。

7.11.2起重吊運信號應符合GB5082的規(guī)定。

7.11.3鋼絲繩應根據(jù)GB/T5972的規(guī)定進行檢驗和報廢。

7.11.4料罐、料車軸耳的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8,磨損達原直徑的10%應更換。

7.11.5鍛鉤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更換:

——用20倍放大鏡可見裂紋、破口或發(fā)紋;

——鉤的危險斷面磨損超過10%;

——負荷試驗產生永久變形;

——鉤尾和螺紋部分有變形及裂紋;

——鉤尾有螺紋部分與無螺紋部分的過渡角處有疲勞裂紋。

7.11.6吊運物件應沿規(guī)定路線移動,并高于其運行路線下方物體0.5m以上,吊具不允許用于提升、支

撐或吊運人員。

7.11.7用電力驅動的起重設備的駕駛室內應敷設絕緣板。

7.11.8起重設備應配備聲、光信號和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

7.11.9橋式起重機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高架的露天起重機軌道外側應安設欄桿;

——配置固定的上機扶梯和平臺;

——不允許從一臺起重機跨上另一臺起重機;

——不允許用一臺起重機推撞另一臺起重機。

7.11.10龍門起重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兩端應有堅固的鋼軌刮除機(或軌道清掃器);

——軌道內、外側760mm內不應放置任何物件;

——車輪、滑輪和小車輪均需安裝高度不小于起重機車輪半徑的減震器;

——室內的龍門起重機應安裝防撞裝置。

7.11.11帶式運輸機頭輪上緣、尾輪下緣及張緊裝置應有防護罩。進出料口兩側應裝防護擋板。處理尾

輪輥筒粘料時,應停車。不允許跨越、乘坐帶式運輸機。

7.11.12帶式輸送機及其運行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帶式輸送機及有關設施,應有按工藝要求啟動或停止的順序聯(lián)鎖,應集中操作、集中控制。

b.帶式輸送機應有下列裝置:

——膠帶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測器;

10

AQ2023-2008

——機頭、機尾自動清掃裝置;

——傾斜膠帶的防逆轉裝置;

——膠帶輸送機人行通道側安裝緊急停機裝置;

——自動調整跑偏裝置。

7.11.13斗式提升機上下應設限位開關。

7.11.14不允許進入斗式提升機的料斗或斜橋內。斜橋四周應有防護板或防護網。清理地坑時,應設置防

止料斗下滑的裝置。

7.11.15螺旋運輸機、斗式提升機運行時,不允許人體的任何部位、工具、物件伸入。

7.11.16絞車和卷揚機應有制動裝置及安全卸荷裝置;操作位置與鋼絲繩之間應設置超過人體身高的防

護屏;作業(yè)時卷筒上的鋼絲繩不應少于3圈;停止工作時,不允許將提升物料懸吊在空中。

7.11.17使用螺旋卸料機卸料時,開機前應發(fā)出信號,作業(yè)時車皮內不允許有人。

7.12化驗、檢驗

7.12.1化驗室應設通風柜。有害氣體樣品分析應在通風柜中進行。

7.12.2經常散發(fā)有害氣體或產生粉塵的設備,應設有效的通風、除塵裝置。

7.12.3高溫物理檢驗室,應設置夏季防暑降溫設施。

7.12.4藥品應設專人保管,不允許混放。

7.12.5開啟高壓氣瓶時,不允許將出氣口正對人體。

7.12.6洗滌水池的下水管應設水封。

7.12.7有毒、易燃、易爆的廢棄物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妥善處理。

7.12.8化學分析檢驗室,應設有沖洗眼睛的設施。

8動力供應與管線

8.1供電與電氣設備

8.1.1一般規(guī)定

8.1.1.1耐火材料廠電力設計應符合GB50053的有關規(guī)定。

8.1.1.2煤氣站、油庫等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電力裝置設計應符合GB50058的規(guī)定。

8.1.1.3電氣作業(yè)應嚴格執(zhí)行DL408的各項規(guī)定。

8.1.1.4供電設備和線路的停電與送電,應嚴格執(zhí)行工作票制度。

8.1.1.5在斷電的線路上作業(yè),應先把拉下的電源開關加鎖或設專人看護,并懸掛“有人作業(yè),不允許送電”

的標志牌,方可進行作業(yè)。

8.1.1.6靠近高溫設施的電纜應采用耐高溫銅芯電纜。

8.1.1.7電氣設備可能為人所觸及的裸露帶電部分,應設置防護罩(遮欄)及警示標志。

8.1.1.8檢修電氣設備時。應有兩人及以上專業(yè)人員操作。

8.1.2供、配電

11

AQ2023-2008

8.1.2.1變壓器室的門應加鎖,在室外懸掛“高壓危險”的標志牌。室外變壓器四周應設有不低于1.7m的

圍墻或欄柵。

8.1.2.2配電屏周圍地面應鋪設絕緣板。配電室和控制站應備有絕緣手套、絕緣筆和絕緣桿,應保持良好

并定期檢驗,同時還應按有關規(guī)定配置消防器材。

8.1.2.3電纜通入變配電室、控制室的墻洞處及電氣柜、盤的開孔部位應填實、密封。

8.1.2.4線路跳閘后,不允許強行送電,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送電。

8.1.3動力機械控制與信號

8.1.3.1高壓電機的操作控制宜采用遠距離控制。

8.1.3.2生產設備及輔助設備應根據(jù)工藝和安全要求進行電氣聯(lián)鎖;聯(lián)鎖線上應設置啟動預告信號。

8.1.3.3有遠程控制的設備及長距離輸送機應設機旁事故開關。

8.1.3.4參加聯(lián)鎖的電動機、翻板、稱量裝置等應設運行指示信號。

8.1.3.5干燥窯(室)的進車側和出車側應設置聯(lián)絡信號。

8.1.3.6隧道窯推車機和窯門升降裝置應有行程限位保護,窯頭和窯尾應設置聯(lián)絡信號。窯尾應設緊急停

車開關。

8.1.3.7回轉窯和隧道窯的鼓風機、排煙機應設事故信號。

8.1.4照明

8.1.4.1自然采光不足的工作場所和夜間工作場所應有足夠的照明;夜間有人、車輛通行的道路應設照

明系統(tǒng)。

8.1.4.2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應采用防爆電器設備及防爆燈具。

8.1.4.3集中控制的操作室應設應急照明。

8.1.4.4檢選、成型等工段應設36V檢修照明。

8.1.4.5行燈電壓不應超過36V,在潮濕處和金屬容器內使用,電壓不應超過12V。

8.1.5接地

8.1.5.1電氣設備及裝置的外殼和金屬框架、電纜的金屬包皮,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

8.1.5.2電動車輛的軌道接頭應用跨條連接,并應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

8.1.5.3滑觸線高度不宜小于3.5m,低于3.5m的,其下部應設防護網,防護網應良好接地。

8.1.5.4不允許將各種電氣設備的接地線串聯(lián)接地。

8.1.5.5接地線及接地電阻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和測定。

8.2動力管線

8.2.1車間內各類燃氣、動力管線,應架空敷設并應在車間入口設總管切斷閥;燃氣總管應設快速切斷

閥和低壓報警裝置。車間內架空燃氣管道與其他架空管線的最小凈距,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

8.2.2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的管線不應穿過儀表室、變電室、配電室、風機室、辦公室和與該線無關

的生產廠房。管道應架設在非燃燒體支架上;當沿建筑物的外墻或無屋頂敷設時,該建筑物應為無爆炸

12

AQ2023-2008

危險的一、二級耐火廠房。其支架上,不應架設動力電纜、電線,供自身專用者除外。

8.2.3燃氣、燃油、煤粉管道,應設吹掃用的蒸汽或氮氣接頭;吹掃管線應防止氣體串通,并應有防止

氣體倒流的閥門。

8.2.4煤氣助燃用的空氣管線總管應安裝低壓報警裝置??諝夤苣┒藨惭b放散管及防爆薄膜。

8.2.5窯前燃氣總管的開閉器之間和各分配管的末端,應設放散管。放散管管口高度應按GB6222的相關

規(guī)定設置。

8.2.6煤粉管道轉彎處避免采用法蘭連接,應設置防爆閥。

8.2.7煤粉管道應有靜電接地裝置。

8.2.8各類動力介質管線,均應按規(guī)定進行強度試驗及氣密性試驗。

8.2.9燃氣、燃油管道,應有良好的導除靜電裝置,管線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每對法蘭間總電阻應

小于0.03Ω,所有法蘭盤連接處應裝設導電跨接線。

8.2.10不同介質的管線,應涂以不同的顏色,并注明介質名稱和輸送方向;各種氣體、液體管道的識別

色,應符合GB7321的規(guī)定。

8.2.11瀝青管道阻塞時,應用蒸汽處理,不允許用火烘烤。

8.2.12閥門應設功能標志,并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維修。

9工業(yè)衛(wèi)生

9.1管理和檢測

9.1.1廠區(qū)生活飲水、生產衛(wèi)生用水應符合GBZ1有關規(guī)定,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粉塵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濃

度應符合GBZ2.1和GBZ2.2有關規(guī)定的。

9.1.2經常散發(fā)有害氣體的設備、廠房,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氣體凈化裝置。散發(fā)瀝青煙氣的工藝過程

應密閉。

9.1.3防塵、防毒設備(或設施)應定期維護,保證正常運行。

9.1.4各產塵作業(yè)點,應采用綜合防塵治理措施。

9.1.5在產塵或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yè)點工作的人員,應按規(guī)定穿戴防護用具。

9.1.6作業(yè)場所放射性物質的允許劑量,不應超過GB18871的標準。使用放射性核素時,應遵守GB8703

的規(guī)定。

9.1.7工作場所操作人員每天連續(xù)接觸噪聲的時間,應隨噪聲聲級的不同而異,并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

但最高限值不應超過115dB(A)。接觸碰撞和沖擊等的脈沖噪聲,應不超過表3的規(guī)定。

應積極采取防止噪聲的措施,消除噪聲危害。達不到噪聲標準的作業(yè)場所,作業(yè)人員應佩戴防護用

具。

9.1.8對于生產過程和設備產生的噪聲,應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以低噪聲的工藝和設備代替高噪聲

的工藝和設備;如仍達不到要求,則應采用隔聲、消聲、吸聲、隔振以及綜合控制等噪聲控制措施。

13

AQ2023-2008

9.1.9對大量散發(fā)熱量的設備和產品,應有隔熱降溫措施。

表2允許噪聲暴露

日接觸噪聲時間(h)衛(wèi)生限值[dB(A)]

885

488

291

194

1/297

1/4100

1/8103

表3工作地點脈沖噪聲聲級的衛(wèi)生限值

工作日接觸脈沖次數(shù)峰值(dB)

100140

1000130

10000120

9.1.10人員作業(yè)場所應根據(jù)氣候特點采取防暑降溫或防寒防凍措施。

9.1.11廠內輸送原料及產品的設備設施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物料外溢。

9.1.12粉料、工業(yè)廢棄物等應采用密閉車輛運輸,以保證運輸時的安全衛(wèi)生。

9.2健康監(jiān)護

9.2.1對接觸粉塵、噪聲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體檢結果建立“職業(yè)健康監(jiān)

護檔案”。

9.2.2接觸放射源的工作人員,應配戴個人劑量儀表,接近最大允許劑量當量者,每年至少體檢一次,遇特殊

情況應立即體檢。

9.2.3對身患職業(yè)病、職業(yè)禁忌或過敏癥,應及時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進行醫(yī)治和安排。

14

AQ2023-2008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總則·······························································································································································2

5基本規(guī)定·······················································································································································3

6廠址選擇、廠區(qū)布置及廠房························································································································4

6.1廠址選擇·············································································································································4

6.2廠區(qū)布置·············································································································································5

6.3廠房及其內部建、構筑物·················································································································5

7生產工藝·······················································································································································6

7.1原料····················································································································································6

7.2原料煅燒·············································································································································6

7.3破碎、粉碎、磨碎及篩分·················································································································7

7.4配料、混合·········································································································································7

7.5成型····················································································································································7

7.6干燥、燒成·········································································································································7

7.7成品加工·············································································································································9

7.8纖維制品·············································································································································9

7.9電熔制品·············································································································································9

7.10浸漬···················································································································································9

7.11起重與運輸·······································································································································9

7.12化驗、檢驗·····································································································································11

8動力供應與管線··········································································································································11

8.1供電與電氣設備·······························································································································11

8.2動力管線···········································································································································12

9工業(yè)衛(wèi)生·····················································································································································13

9.1管理和檢測········································································································································13

9.2健康監(jiān)護···········································································································································14

AQ2023-2008

耐火材料生產安全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耐火材料安全生產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耐火材料廠(或車間)的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安裝、驗收以及生產和檢修。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2894安全標志

GB4053.3固定式工業(yè)防護欄桿安全技術條件

GB4053.4固定式工業(yè)鋼平臺

GB4387工業(yè)企業(yè)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guī)程

GB5082起重吊運指揮信號

GB6067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

GB6222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

GB7231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

GB8703輻射防護規(guī)定

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5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

GB50414鋼鐵冶金企業(yè)建筑防火規(guī)范

GB/T5972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guī)范

GBZ1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

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DL408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耐火材料refractory(n)refractoryproductrefractorymaterial

指物理和化學性質適宜于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使用的非金屬材料,但不排除某些產品可含有一定量的金屬

材料。

3.2

1

AQ2023-2008

煅燒calcination

對耐火原料的一種熱處理,使其產生物理或化學變化,消除揮發(fā)性的化學結合組分和體積變化。

3.3

設計水位designedwaterlevel

根據(jù)防護對象的重要程度和洪災損失情況,確定適當?shù)姆篮闃藴?,并推算出該標準時的最高水位為

設計水位。

3.4

內澇水位waterlevelofwater-logging

在地勢低洼處,由于區(qū)外徑流侵入或暴雨期間雨水匯集而無法及時排泄造成積水叫內澇;或因廠區(qū)

附近的河流在大汛期間不能通暢地向下游河道排泄而造成河水上漲,此時的地面積水或河道水面的水位

稱為內澇水位。

3.5

頻率風向frequencyofwinddirection

在一定時期內某風向所發(fā)生的次數(shù),以百分數(shù)表示。

3.6

防火間距fireseparationdistance

防止著火建筑的輻射熱在一定時間內引燃相鄰建筑,且便于消防撲救的間隔距離。

3.6

喀斯特karst

巖溶的同義詞,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硫酸鹽巖、鹵素巖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特征,

并包括水的機械侵蝕和崩塌作用,以及物質的攜出、轉移和再沉積的綜合地質作用,以及由此所產生的

現(xiàn)象的統(tǒng)稱。

4總則

4.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安全設施的投資應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4.2耐火材料設施的設計應保證安全可靠,對于危險作業(yè)、惡劣勞動條件作業(yè)及笨重體力勞動作業(yè),應

優(yōu)先采取機械化、自動化措施。

4.3耐火材料主體設施的設計和制造應有完整的技術文件,設計審查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參

加。

4.4施工應按設計進行,如有修改應經設計單位書面同意。

工程中的隱蔽部分,應經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檢查合格,才能封閉。

施工完畢,應由施工單位編制竣工說明書及竣工圖,交付使用單位存檔。

4.5新建、擴建、改造的設施,應經過檢查驗收合格,并有完整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才能投入運行。耐火

材料生產設施的驗收,應有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參加。

2

AQ2023-2008

4.6耐火材料生產企業(yè)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廠長(經理)對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各級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責。

各級機構對其職能范圍的安全生產負責。

4.7耐火材料生產企業(yè)應依法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管理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

工作。

4.8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有關生產人員,應進行專

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9企業(yè)各級員工的安全培訓、安全資格要求應滿足國家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guī)定的要求。

4.10要害崗位、重要設備與設施的作業(yè)人員,企業(yè)應組織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特種作業(yè)人員的培

訓、考核、發(fā)證及復審,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11企業(yè)使用的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安全規(guī)定。

4.12企業(yè)應為員工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員工應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

品。

4.13企業(yè)對涉及的重大危險源應當?shù)怯浗n,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jiān)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

業(yè)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安全

措施、應急措施報當?shù)厝嗣裾踩a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

4.14企業(yè)應建立火災、爆炸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配備必要的器材與設施,定期

演練。

4.15企業(yè)發(fā)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處理,并

及時分析原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防止同類事故發(fā)生的措施。

事故發(fā)生后,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如實報告。

5基本規(guī)定

5.1建筑物和設備、設備和設備之間應有滿足生產和檢修的安全距離。

5.2廠內有軌車輛外沿與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應符合GB4387中的相關規(guī)定。有軌運輸軌道的兩端,應設

安全車檔。

5.3樓梯或廠房出入口,不應正對車輛或設備運行頻繁的地方。在車輛運行頻繁的地方,應設保護裝置

并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

5.4自動或遙控設備的周圍,應有防止非操作人員接近的防護裝置和安全標志。

5.5凡有危險部位,應按GB2894的規(guī)定懸掛安全標志,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5.6排水明溝通過裝卸作業(yè)處或經常有人經過的地段,應鋪設蓋板或涵管。

3

AQ2023-2008

5.7人員可能觸及到的設備的運轉部件應設防護裝置。

5.8設備(或車輛)的控制器、閘、閥門應完好,操作靈敏、信號可靠。

5.9生產廠房內的人行道凈寬不應小于1m,對于僅通向一個操作點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0.8m,通道

凈高不應低于1.9m。

5.10距地面2m以上,有工作人員通過或操作的場所應設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