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編人教版中考復習文言文訓練語文試題_第1頁
2022年部編人教版中考復習文言文訓練語文試題_第2頁
2022年部編人教版中考復習文言文訓練語文試題_第3頁
2022年部編人教版中考復習文言文訓練語文試題_第4頁
2022年部編人教版中考復習文言文訓練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年中考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語文試題部編入教版九年級總復

(一)蘇軾列傳

哲宗立,(蘇軾)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遷起居舍

人。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

公右者。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贝_曰:“希固當先公耶?”

卒不許。(元佑)二年,兼侍讀。每進讀至治亂興衰、邪正得失之際,

未嘗不反復開導,覬有所啟悟。哲宗雖恭默不言,輒首肯之。嘗讀祖

宗《寶訓》,因及時事,軾歷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又黃

河勢方北流,而強之使東;夏人入鎮(zhèn)戎,殺掠數(shù)萬人,帥臣不以聞。

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亂之漸?!比辏瑱?quán)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

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

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

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知杭州。未行,諫官言前相蔡確知安州,

作詩借郝處俊事以譏太皇太后。大臣議遷之嶺南。軾密疏:“朝廷若

薄確之罪,則于皇帝孝治為不足;若深罪確,則于太皇太后仁政為小

累。謂宜皇帝敕置獄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詔赦之,則于仁孝兩得矣?!?/p>

宣仁后心善軾言而不能用。軾出郊,用前執(zhí)政恩例,遣內(nèi)侍賜龍茶、

銀合,慰勞甚厚。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

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遣使挾醫(yī)分坊治

病,活者甚眾。七年,徙揚州。舊發(fā)運司主東南漕法,聽操舟者私載

物貨,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為家,補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

所載率皆速達無虞。近歲一切禁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

饑寒,公私皆病。軾請復舊,從之。未閱歲,以兵部尚書召兼侍讀。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

朝中無出公右者

B.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

朝中/無出公右者

C.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

朝中/無出公右者

D.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

朝中無出公右者

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蘇軾侍帝讀經(jīng),冀有啟悟。每次在皇帝面前誦讀到治亂興衰及

朝政得失的時候,都反復開導,希望皇帝能有所啟發(fā)。哲宗雖沉默不

言,卻常常贊成。

B.蘇軾主掌貢舉,關(guān)懷士子。蘇軾主持禮部考試,正逢大雪嚴寒,

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對他們的約束,使他

們能展其能。

C.蘇軾密疏進言,秉持忠誠。聽到官員對蔡確的處置,蘇軾上疏

密奏,提出自己的建議,太后接受了蘇軾的建議,在他外任之時,給

予優(yōu)厚的慰勞。

D.蘇軾擔任知州,德澤生民。杭州饑疫并發(fā),蘇軾請求減免賦稅,

用度牒換米以救饑者;揚州船家因禁私載而生活困苦,蘇軾請求恢復

舊制得到允許。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巡鋪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

之。(3分)

(2)近歲一切禁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饑寒,公私

皆病。(3分)

蘇軾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

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

母許之否乎?”程氏日:“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

博通經(jīng)史。嘉祜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后以書見歐

陽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日:

“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彬?qū)使復

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

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庇耆找共?/p>

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

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

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呂)惠卿啟之,安石在

外,安敢言?”軾日:“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

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

“安石須說?!庇衷唬骸俺鲈诎彩?,入在子瞻耳?!庇衷唬骸叭隧毷侵?/p>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陛Y戲曰:“今之君子,爭

減半年磨勘①,雖殺人亦為之?!卑彩Χ谎?。

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

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選自《宋史.蘇軾列傳》,有刪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驗官員政績,以定升遷。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比冠,博通經(jīng)史。比:等到B.知徐州知:擔任知州

C.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詣:下令D.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廬:

建房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B.雖禁軍且為我盡力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D.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其孰能譏之乎

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蘇軾“才學高”的一組是(3分)

①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②以《春秋》對義居第一

③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④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

⑤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⑥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zhuǎn).③⑤⑥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2)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

之乎?

(3)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

(二)杜甫傳

甫,字子美,京兆人。審言生閑,閑生甫。甫少貧,不自振,客吳越、

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三載,

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詔集賢院,命宰

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數(shù)上賦頌,高自稱

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臣賴

緒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壑,

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zhí)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

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沉郁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

自郵州羸(lei)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

左拾遺。與房培為布衣交,瑁時敗兵,又以琴客董廷蘭之故罷相,甫上

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钡叟t三司雜問。宰相張鎬曰:“甫若

抵罪,絕言者路。”帝解,不復問。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郵,彌年艱簍①,

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

棄官去客秦州負薪拾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

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甫見之,

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常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武中銜之。一日,欲殺甫,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者三。左右走報

其母,為救得止。崔阡【gan】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歷中,出瞿塘,

源[su同“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

得食??h令具舟迎之,乃得還。為設(shè)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

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汗[wu]②。為歌詩,傷時撓弱,情不忘君,人

皆憐之,墳在岳陽,有集六十卷,今傳。

(選自《唐才子傳.卷第二》)

注:①簍(jti):貧寒。②汗:同“污”,污點。

1.給文中畫波浪線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

拾橡栗/自給。

B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

拾橡栗/自給。

C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

拾橡栗自給。

D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

拾橡栗自給。

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賦頌后,覺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

文章,先提拔他為河西縣尉,后又改派他任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

B.杜甫擔任左拾遺官職時,為平民時的朋友房培說情,唐肅宗大

怒,下旨讓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張鎬也贊同以杜甫抵罪。

C.安祿山叛亂時,杜甫避亂,寄住郵州的家長年生活艱難,年幼的

孩子甚至要餓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為生;流落劍南,建草堂

居住。

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節(jié)度使嚴武的優(yōu)待,但他性格急躁,對嚴武

傲慢放肆,使嚴武心中懷恨,甚至想殺掉杜甫;后出川流落沅、湘,在漂

泊中去逝。

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肅宗立,自郵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

⑵一日,欲殺甫,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者三。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

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

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

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數(shù)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

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

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

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zhí)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

雖不足鼓吹《六經(jīng)》,至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郵州羸服欲奔行

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培為布衣

交,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钡叟?/p>

詔三司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钡勰私狻8χx,

且稱:“培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房培才堪公輔,

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于色,然性失于簡??崾裙那伲?/p>

廷蘭托培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瑯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

其功名未就,志氣挫魁,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

違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

自是不甚省錄。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郵,彌年艱簍,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

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東、西川,往依

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

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

“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

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

救得止,獨殺彝。武卒,崔阡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因客耒陽。令

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

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槌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

(《新唐書.杜甫傳》)

1.下列對文章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O

A,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

/號“李杜”/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棱弱/情不忘君

/人憐其忠云

B,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

時號“李杜”/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榜弱情/不忘

君/人憐其忠云

C.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

號“李杜”/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槎弱情/不忘君/

人憐其忠云

D.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

時號“李杜”/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棱弱/情不忘

君/人憐其忠云

2.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

之。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舊唐書杜甫傳》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

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應(yīng)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

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征兵靈武。

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房培布衣時與甫

善,時培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培兵敗于陳濤

斜。明年春,培罷相。甫上疏言培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瑁為

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

谷縣,自負薪采相,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成都,奏為節(jié)度參謀、檢

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

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jié)廬枕江,縱酒嘯

詠,與田唆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鎮(zhèn)成都,英乂武人粗暴,

無能刺謁,乃游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

琳攻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

陵亂,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

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

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yè),自耒陽遷甫之

柩,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節(jié)選自《舊唐書.杜甫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玄宗奇之,召試文章奇:奇特

B.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宵:在夜里

C.嚴武過之,有時不冠過:拜訪

D.自棹舟迎甫而還棹:用槳劃

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因為文章寫得

好,仍然在天寶末年受到皇上的賞識。

B.杜甫因為自幼同房瑁就有深交,所以在房培討伐叛軍兵敗于

嚴武而被免去宰相職務(wù)時,極力上疏救助,終因此招禍,也被免職。

C.嚴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嚴武對待杜甫很優(yōu)厚,在很多時候

也能原諒杜甫的放肆行為。

D.由于不能拜見郭英乂,高適也已經(jīng)死去,杜甫只好攜家出川,

生活顛沛流離,最后死在耒陽。

(三)李白傳

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jīng)。

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

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珠山中,日沉飲,

號“竹溪六逸二

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yè)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

嘆曰:“子,謫仙人也?!蹦私饨瘕敁Q酒,終日相樂。遂薦于玄宗。召

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diào)羹,詔供奉翰

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diào)》

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阻之。白益傲放,與賀之

章、李適之、汝陽王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

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jīng)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

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

御手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

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

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

永王璘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

璘敗,累系濟陽獄。初,白游并洲,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白晚節(jié)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

山,今墓在焉。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

B.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

C.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

D.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

2.下列對文中所涉及劃線字的有關(guān)文化常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是O

A.古人常說的“四書五經(jīng)”,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

庸》,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稱“詔”“敕”“圣旨”“諭旨”“上諭”等。假托

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稱為“矯詔”。

C.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處應(yīng)指“翰林學士”,是朝廷中負

責起草皇帝詔書的。古代負責詔書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實際上是參

與國家重大事務(wù)的決策工作。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辟

公府不就?!稄埡鈧鳌?/p>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母夢見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

字。李白天賦過人,才華橫溢。

B.賀知章很欣賞李白的詩才,感嘆他是遭貶的仙人。李白后經(jīng)

賀知章的推薦,擔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現(xiàn)出放蕩不羈的個性,這說明李白是

個決不“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人。

D.郭子儀曾有恩于李白。后來,李白受牽連下獄,郭子儀又請

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diào)》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

(2)初,白游并洲,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

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新唐書李白傳》

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

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

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yīng)。蘇廷頁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

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shù),擊劍,為任俠,輕財

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珠山,

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

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

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diào)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

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

左右以水瓶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shù)

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摘其詩以激

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瞥放不自修,

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昭、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

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

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zhuǎn)側(cè)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

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

白為赦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

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

辭職。李陽冰為當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

年六十余。

白晚好黃老度牛諸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

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家,禁樵采。訪后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

進止仍有風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

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將改妻士族,辭以孤窮失身,命也,不愿

更嫁。傳正嘉嘆,復其夫徭役。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選自《新唐書李白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見白異之異:詫異、驚訝B.與吳筠善善:友善

C.擊劍,為任俠任俠:抱不平,負氣仗義

D.進止仍有風范進止:進退舉止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白晚好黃老度/牛諸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

B.白晚好黃老/度牛諸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

鹿

C.白晚好黃老/度牛諸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

鹿

D.白晚好黃老度/牛諸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

鹿

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10歲就通詩書,成年后,州郡憑有道科舉薦他,可是他

沒有應(yīng)舉。在長安李白拜見賀知章,知章見到李白的詩文,頗為感嘆。

B.在賀知章的推薦下,李白得以步人仕途,擔任翰林供奉。玄宗

皇帝愛李白的才華,幾次召見宴請。

C.李白是個瞥放之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