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_第1頁
書籍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_第2頁
書籍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_第3頁
書籍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_第4頁
書籍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籍設計概述

1全套可編輯PPT課件書籍設計概述書籍的結構與形態(tài)書籍的開本與裝訂書籍的封面設計書籍的版面設計書籍的插圖設計書籍的材料與印刷工藝書籍設計的探索書籍設計作品賞析Contents1-初識書籍設計

2-現(xiàn)代書籍設計3-各類書籍的設計風格4-作品賞析目錄第一節(jié)初識書籍設計

書籍作為文字的載體,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傳統(tǒng)書籍設計藝術璀璨生輝,至今仍煥發(fā)著無窮的魅力。學習傳統(tǒng)書籍設計發(fā)展的歷史,溫故而知新,對于書籍設計藝術的傳承和開拓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圖所示這幅繪畫,描繪了我國書籍在不同時期的形態(tài)演變。你能分辨出圖中展現(xiàn)了哪些書籍類型嗎?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又分別出現(xiàn)在什么時期呢?

熱身活動

一、書籍設計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書籍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書于竹帛,謂之書?!?/p>

《辭?!方o出的解釋是:“裝訂成冊的著作即為書籍?!蔽覈麍D書館學家劉國鈞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國書史簡編》中給圖書下的定義是:“如果要結合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下定義,我們可以這樣說,圖書是以傳播知識為目的而用文字或圖畫記錄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上的著作物。”一、書籍設計的基本概念

從廣義上講,書籍是指記載著文字、圖像或符號,以傳達意識、信息、思想等為目的的可以查閱的物質媒介;從狹義上講,書籍是指在各種紙張上書寫、繪制后,配以封面、封底和書名等,再經印刷和裝訂成冊的便于翻閱的載體。Shuji(一)什么是書籍一、書籍設計的基本概念(二)什么是書籍設計書籍設計是一項由著作者、編輯者、設計者、印刷者、出版者、銷售者等不同部門各盡其責,各司其職,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的系統(tǒng)化工程,包含策劃、信息采集、構思創(chuàng)意、平面設計、空間造型、材料裝訂和印刷工藝設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具體設計內容包括開本、封面、封底、版面、插圖、護封、腰封、勒口、環(huán)襯、書脊,以及所用材料、裝訂方式和印刷工藝等,也就是從書稿到成書所做的整體設計工作。設計之道

設計書籍就是唱一出戲。一本書,就像一個舞臺。這個舞臺上有很多“演員”,它們是文字、圖像、色彩,哪怕是標點等等。如何讓它們在這個方寸紙面當中演繹好信息的戲劇,需要書籍設計師去把控?!獏尉慈酥R拓展從書籍裝幀到書籍設計裝幀是書籍出版中常用的詞語,其本義是指將紙張折疊成一幀(量詞),再用線將多幀紙裝訂起來,附上書皮,貼上書簽,并進行具有保護功能的裝飾設計。書籍裝幀和書籍設計的設計內容基本相同,但書籍裝幀強調的是書籍的外觀設計,而書籍設計強調的是書籍的整體設計。從書籍裝幀到書籍設計的改變,其實質是書籍設計師對自身職責的深入認知。知識拓展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中國古代書籍的裝幀始自簡策。簡策即編簡成策。在紙發(fā)明之前,甚至在紙發(fā)明以后的數(shù)百年間,也就是從商周到東晉,中國古代書籍的主要載體是竹木。古人將竹木加工處理成狹長的簡片,用于書寫,如左圖所示;把若干簡片用繩編連起來即為簡策,如右圖所示。壹簡策形式課堂互動

作為中國最早的書籍形式,簡策所體現(xiàn)的書籍保護理念對后世影響頗大。

例如,贅簡演變成了護封、封面和扉頁,帙、囊演變成了函套,等等。請問,除此之外,簡策對后世書籍的演變還有哪些影響呢?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帛書又稱繒(zeng)書,是以白色絲帛為書寫材料的文書,如圖。卷首仿照簡策中的贅簡,留下一段空白,以保護正文,使其不被磨損。卷尾粘以2~3厘米寬的竹片作為軸心,以將帛書像簡策一樣從左向右卷成一卷。貳卷軸形式1帛書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自東漢蔡倫發(fā)明新的造紙方法以后,紙書逐漸普及。在宋朝以前,紙書的裝幀形式主要是卷軸裝(見圖),并且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裝幀流程和工藝。貳卷軸形式2紙書唐代經書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為保護正文,使其不被磨損,正文前粘接一張白紙,也有粘接絹、綾等絲織品的,稱為包首或褾(biao);為保護卷首,在包首前加裝一根細竹條或木條,并在其中部系一絲帶,以便捆扎,此為帶;帶的右端接有不同質料、不同顏色的別子,稱為簽,如下圖所示。紙書卷好后,褾在最外層,可用帶繞捆,以簽別住,如右圖所示。2紙書包首、帶和簽唐人書《大藏經》和《湖州妙嚴寺記》(趙孟)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旋風裝是在卷軸裝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裝幀形式,曾在唐代短暫流行。旋風裝將書頁逐頁錯開,粘裱于類似卷軸裝的底紙上,逐頁向左鱗次相錯,如圖

所示。展開時,書頁錯落相積,狀似龍鱗,故又稱龍鱗裝;卷收起來后,內中書頁又像是朝一個方向旋轉的旋風,故稱為旋風裝。叁冊頁形式1旋風裝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由于卷軸裝在打開、卷起時很不方便,人們便將長卷紙按一定的寬度左右連續(xù)折疊,并在首尾各粘一張厚紙板,有時再裱上織物或色紙,作為封面。這種裝幀形式早期多用于佛經,故被人們稱為經折裝,如圖所示。因為經折裝比卷軸裝更方便翻閱,所以在唐代及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經折裝成為最普遍的裝幀形式。叁冊頁形式2經折裝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蝴蝶裝起源于唐末五代時期,在宋代得到了廣泛應用。蝴蝶裝書的版心居中,書頁朝左、右兩邊展開,猶如蝴蝶展翅,故這種裝幀形式稱為蝴蝶裝叁冊頁形式3蝴蝶裝蝴蝶裝設計之戒蝴蝶裝適應了印制書籍一版一頁的特點,并且文字朝里,有利于保護版框以內的文字;其上、下、左三邊朝外,均是框外余幅,即便磨損了也容易修理。但由于蝴蝶裝是版心向內的裝訂方式,因此人們在翻閱時,會遇到兩頁空白,不便于閱讀;同時蝴蝶裝書的書脊全用糨糊粘連,易于脫落,造成書頁散亂。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包背裝起源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包背裝與蝴蝶裝的折頁方法相反,它將印好的書頁正折,字面朝外;將對折的中線向左戳齊做書口(供翻閱的開口);在書腦(穿線、打孔的地方)余幅靠近書脊處打眼訂捻,形成書芯;其封面的裝法與蝴蝶裝相同。蝴蝶裝與包背裝的對比如圖所示。叁冊頁形式4包背裝蝴蝶裝與包背裝的對比知識拓展書芯和書帖將折好的書帖(或單頁)按其順序配成冊,并訂聯(lián)起來的半成品稱為書芯,又稱毛書,即不包封面的光本書。書芯是書籍的主體,是書籍中承載書籍主體內容(包括正文及部分輔文)的部分。書帖是書芯的主體部分。一般一個印張按照開本規(guī)格、頁碼順序折疊為一帖。書籍的內頁往往是由數(shù)個書帖構成的。知識拓展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中國古代書籍設計明代中葉以后,線裝成為我國書籍裝幀的主要方式,線裝書不但式樣美觀、方便閱讀,而且裝訂牢固、不易損壞。線裝書的裝幀工藝與包背裝相似,只是包背裝的封面用整張紙包裹,而線裝書的封面前后各用一張紙,裁切后再以明線裝訂,均衡對稱,十分美觀,如圖所示。叁冊頁形式5線裝線裝書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中國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產生主要在五四運動前后,新文化運動使我國的書籍設計進入一個歷史新紀元,同時也使我國書籍設計的風格有了新發(fā)展。魯迅是我國現(xiàn)代書籍設計藝術的開拓者和倡導者,他特別重視對國外和國內傳統(tǒng)裝幀藝術的研究,還親自設計了數(shù)十種書刊封面,如《吶喊》(見圖)、《引玉集》(見圖)、《華蓋集》等的封面。1.晚清、民

國時期

《引玉集》封面《吶喊》封面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

20世紀30年代前后,在魯迅的影響下,一大批藝術家、作家、出版家投入到書籍設計中來,涌現(xiàn)出豐子愷、陶元慶、錢君匋、葉靈鳳、聞一多等一批學貫中西、極富文化素養(yǎng)的書籍設計師,他們的創(chuàng)作豐富了新文學書籍的設計語言,如圖所示。1.晚清、民

國時期《彷徨》封面《歐洲大戰(zhàn)與文學》

《戈壁》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這一時期的書籍設計師一方面對西方文化大膽地吸收和借鑒,另一方面也注重對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逐步探索出了中國書籍設計的獨特藝術語言,形成了符合中國人審美情趣的書籍樣式。1.晚清、民

國時期“晨光文學叢書”設計之品

(1)《吶喊》一書的封面設計,是在紅色的書面紙上印一個黑色的長方塊,書名像利刀鐫刻般充滿了力量。大面積的紅色沉著有力,它渲染著受害者的血跡,召喚著斗爭和光明,這“吶喊”是勇猛和不可阻擋的。該設計強調紅白、紅黑的對比,形式簡潔,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內在精神氣質。(2)陶元慶是一位學貫中西、極富文化素養(yǎng)的書籍設計藝術家,其封面設計作品構圖新穎,色彩明快,頗具形式美感?!夺葆濉肥囚斞傅男≌f集,陶元慶在進行封面設計時,刻畫了三個寂寞的人在曬太陽的場景,暗含追求光明的寓意,契合了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深得魯迅贊賞。知識拓展珂羅版印刷珂羅版印刷屬于平版印刷范疇,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之一。它因多用厚磨砂玻璃作為版基,涂布明膠和重鉻酸鹽溶液,制成感光膜,用陰圖底片敷在膠膜上曝光,制成印版,所以又叫玻璃版印刷。珂羅版印刷是19世紀由德國人發(fā)明的,清光緒年間傳入我國。知識拓展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極大地推動了書籍設計的發(fā)展。隨著現(xiàn)代設計觀念、現(xiàn)代科技的積極介入,中國書籍設計更加突出鮮明的個性,并朝著銳意求新的方向發(fā)展。在這段時期內,優(yōu)秀作品層出不窮,其中部分作品如圖所示。2.新中國

成立后◎書籍設計:錢君匋圖《中國民歌》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2.新中國

成立后◎書籍設計:丁聰圖《四世同堂》

◎書籍設計:出版總署新華書店總管理處美術編輯室◎書籍設計:宋廣訓圖《紅巖》圖

毛澤東著作單行本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2.新中國

成立后◎書籍設計:任意圖《中國歷代服飾》◎書籍設計:張靈芝圖《水滸傳》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2.新中國

成立后進入21世紀,隨著書籍設計觀念的不斷更新、印刷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新的書籍設計材料的使用,中國書籍設計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大量設計作品在各大書籍設計盛會中多次獲得獎項,中國書籍設計藝術已在世界書籍設計藝術之林中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其中部分作品如圖所示。書籍設計:趙健圖《曹雪芹風箏藝術》二、中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籍設計2.新中國

成立后◎書籍設計:劉曉翔圖《2010—2012中國最美的書》◎書籍設計:小馬哥、橙子圖《劉小東在和田與新疆新觀察》◎書籍設計:呂敬人圖《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知識拓展“最美的書”與“世界最美的書”“最美的書”(原“中國最美的書”)是中國書籍設計的年度評選活動,由海內外頂尖的書籍設計師擔任評委,選出由經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優(yōu)秀圖書25種(2016年前為20種),授予年度“最美的書”稱號并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次年“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笆澜缱蠲赖臅笔怯傻聡鴪D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評選活動,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代表了當今世界書籍藝術設計的最高榮譽。每年一屆的“世界最美的書”通常評選出“金字母”獎一名,金獎一名,銀獎兩名,銅獎五名,榮譽獎五名,共計14種獲獎圖書。這些獲獎圖書都會在當年的萊比錫書展和法蘭克福書展與讀者見面,并在世界各地巡展。知識拓展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古登堡時期在中國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的影響下,15世紀中葉,德國美因茨地區(qū)的一位名叫古登堡(見圖)的人發(fā)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和木質印刷機(見圖),這種革命性的技術改革使西方書籍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圖古登堡肖像圖古登堡發(fā)明金屬活字印刷術的場景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一)古登堡時期從1454年到1455年,古登堡印制了四十二行本《圣經》(見圖),標志著歐洲古典時期西方書籍基本樣式的確立。圖四十二行本《圣經》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二)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人文主義者與印刷商、出版商合作,開始印刷經典的古代文獻手抄本,并在書中加入了商標和版權頁,開始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的頁碼。凸版印刷和木制雕版技術的進步使書中的插圖開始增多(見圖),而科學的發(fā)展和航海業(yè)的成就也成為書籍的新內容。圖《善終術》插圖(約1470年)圖《神話》插圖(1480年)知識拓展小開本小開本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書籍裝幀的獨創(chuàng)形式。威尼斯商人阿爾杜斯·馬努蒂烏斯首創(chuàng)“口袋本”的袖珍尺寸書籍,它價格便宜,且便于人們攜帶。小開本的出現(xiàn),節(jié)約了成本,提高了書籍制作效率,促進了書籍印刷的繁榮,更加有利于知識的傳播。知識拓展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三)18世紀的書籍設計

18世紀,洛可可風格在法國宮廷盛行,這種風格強調浪漫情調,從自然形態(tài)、東方裝飾、中世紀和古典時代的裝飾之中汲取靈感,大量采用C形和S形的曲線作為裝飾手段,色彩比較柔和,如圖所示。圖洛可可風格的圖書封面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四)19世紀末的書籍設計英國的威廉·莫里斯被譽為現(xiàn)代書籍藝術的開創(chuàng)者。他開創(chuàng)了“書籍之美”的理念,指出:“書不只是閱讀的工具,也是藝術的一種門類?!蹦锼挂簧仓谱髁?2種66卷精美的書籍。其中,《喬叟詩集》是他的代表作品,如圖所示?!秵疼旁娂贩饷婕皟软撊?、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四)19世紀末的書籍設計他于1892年開始創(chuàng)作,耗時4年,還專門邀請喬治和愛德華兩位版畫家,為該書創(chuàng)作了87幅木版畫作品。在書中莫里斯采用了全新的字體,設計了大量的紋飾,并引用中世紀手抄本的設計理念,將文字、插圖、活字印刷、版面構成凝聚為一個整體。這本書是他所倡導的“書籍之美”理念的最好詮釋,被認為是書籍設計史上的杰作?!秵疼旁娂穬软撊?、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莫里斯“書籍之美”的理念影響深遠,在歐美各國均興起了書籍藝術運動.德國表現(xiàn)主義、意大利未來派、俄羅斯構成主義、達達主義、荷蘭風格派、超現(xiàn)實主義等均產生了巨大影響?!驎O計:奧伯利·比亞茲萊圖《亞瑟王之死》◎書籍設計:約斯夫·塞特勒圖《潘神》

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莫里斯“書籍之美”的理念影響深遠,在歐美各國均興起了書籍藝術運動.德國表現(xiàn)主義、意大利未來派、俄羅斯構成主義、達達主義、荷蘭風格派、超現(xiàn)實主義等均產生了巨大影響?!驎O計:保羅·波納特圖《波斯人信札》◎書籍設計: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圖《ZANGTUMBTUMB》和《8ANIMEinunabomba》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俄羅斯構成主義代表人物里茨斯基的部分作品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歐洲近半個世紀的設計探索和實驗最終在包豪斯學院得以完善,并形成了體系,典型作品如圖所示?!驎O計:莫霍利·納吉圖出版物的標題頁“魏瑪國立包豪斯1919—1923”

◎書籍設計:約斯特·斯密特圖包豪斯《起點》雜志的專刊封面圖莫霍利·納吉為格羅皮烏斯的著作設計的護封知識拓展包豪斯學院包豪斯(Bauhaus,1919—1933),是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Bauhaus)的簡稱,后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fürGestaltung),但人們習慣上仍稱包豪斯學院。包豪斯學院的成立標志著現(xiàn)代設計教育的誕生,對世界現(xiàn)代設計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fā)展現(xiàn)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知識拓展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

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藝術家做書興盛,這一時期被稱為“書坊潮”。藝術圈流行著一句佳話:“不做書,不可稱之為大師。”畢加索、亨利·馬蒂斯、胡安·米羅、馬克·夏加爾等藝術家均加入此行列,成為新書籍設計隊伍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典型作品如圖所示。《爵士樂》內頁《忍耐一切訓練》封面及內頁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大批歐洲設計師逃亡到美國,將歐洲現(xiàn)代平面設計風格帶到了美國。當時紐約聚集了美國大量的設計師,歐洲來美的大部分設計師也集中于此,因此紐約成為美國現(xiàn)代設計最重要的發(fā)源地,并形成獨具風格的紐約平面設計派,典型作品如圖

所示?!驎O計:保羅·蘭德圖《被禁錮的頭腦》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包豪斯學院解體以后,瑞士的設計師們繼承了包豪斯的設計思想。到20世紀50年代,一種簡單明確、傳達準確的設計風格開始在聯(lián)邦德國與瑞士形成,被稱為瑞士平面設計風格。阿明·霍夫曼設計作品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依米爾·盧德設計作品◎書籍設計:約瑟夫·穆勒·布羅克曼圖《貝多芬》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

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在書籍設計上一方面緊跟國際潮流,尤其注重對俄羅斯構成主義的學習和借鑒,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對日本傳統(tǒng)的民族歷史文化的繼承,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日式東方風格的書籍設計,典型作品如圖所示。杉浦康平作品三、外國書籍設計的發(fā)展(五)20世紀的書籍設計杉浦康平作品中島英樹作品課堂互動

21世紀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世紀,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書籍設計的形式、功能、材料更加豐富多樣??v觀書籍設計的發(fā)展歷史,展望書籍設計發(fā)展的未來,多元化將是書籍設計的發(fā)展趨勢。一個更為豐富多彩的書籍世界已經到來。暢想一下,未來的書籍設計會是什么樣子?第二節(jié)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一、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內容

現(xiàn)代書籍設計強調設計的整體性,是對書籍外部裝幀和內文版式進行全面、統(tǒng)一的設計。找到適合于書稿內容的設計藝術表達方式,是整個書籍設計工作的核心,這就涉及文字、圖像、色彩、材料四個方面的藝術設計。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一)任務解讀書籍設計師在接到書籍設計任務后,首要工作是解讀任務。它包括書名、書籍類型、出品方式等的解讀,也包括書籍內容、書籍主題精神的解讀,還包括書籍所面向的讀者群體、書籍印制成本和定價等的解讀。

通常情況下,書籍設計師都需要對書籍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解讀。有時是深度解讀,為的是讓設計師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書籍的主題精神,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設計的定位和設計藝術的表達手段。但是,大多數(shù)書籍留給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時間都不會太長,有時設計師甚至不能閱讀到書稿,這就使書籍內容的解讀難以進行。因此設計師需要與作者進行有效溝通,明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如此才能把握好書籍設計的方向。設計之策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二)

調研

間接調研是對已形成的調研資料進行收集和分析;

直接調研則是采用普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隨機調查等方式,直接對原始資料進行調研。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三)構思設計方案經過任務解讀和調研,設計師需要呈現(xiàn)一個系統(tǒng)性、有主題、物化的整體性設計方案。設計方案既要有設計的主題,又要有設計的大概輪廓;既要有整體的構想,又要有亮點的思索。這就需要設計師對設計方案進行巧妙構思,明確設計主題,準確捕捉設計元素,靈活選用設計手法。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四)圖文處理圖文處理是書籍設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書籍設計師需要面對大量的圖片處理和文字編排工作。圖片處理是將實物、手繪等轉化成數(shù)字化的圖片,對數(shù)字化的圖片進行修飾性處理和格式轉換。文字處理則是將書稿文字錄入電腦,形成數(shù)字化的文本文件。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五)分類表達完成圖文處理后,便需要將構思好的設計方案,根據(jù)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完整地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分門別類的表達手段來實現(xiàn)。分類表達主要包括書籍的裝幀、封面及相關頁面的設計、篇章節(jié)的正文編排、輔文處理等任務。分類表達可形成書籍設計作品所需的完整的數(shù)字文件。二、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流程(六)溝通修改為了檢驗設計作品的印制效果,需要對設計作品進行打樣,將設計的數(shù)字文件制成樣品。同時,將樣品提供給客戶(作者、讀者、出版社等),與客戶溝通交流,聽取他們的修改意見,然后根據(jù)需要對作品進行修改和調整,直至最終定型。以上各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符合書籍出版的要求。在我國,書籍出版一般需要經過選題策劃、選題立項、組稿、審稿與申報書號、編輯加工整理與審定發(fā)稿、排版、校對、確定印數(shù)與定價、印刷與裝訂、發(fā)行與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為了避免選題與設計脫節(jié),書籍設計應從選題策劃開始介入,以便熟悉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清晰、明確地確立設計主題。設計之策三、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原則(一)統(tǒng)一性原則內容是書籍的靈魂,也是書籍設計的根基。如果創(chuàng)意脫離了內容,便會使書籍設計偏離本意。設計師應認真審讀書稿,領會書稿的思想內容、藝術風格、語言特色和主題精神,準確地提煉書籍的精神內涵,以此塑造書籍的藝術形式,實現(xiàn)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設計之道

書籍設計依附于書中內容,是為書里的文字服務的。恰到好處地把握好情感與理性之間、藝術與技術之間的平衡關系,這就須掌握一個適當?shù)亩取9湃苏f,“書信為讀,品相為用”,值得設計師斟酌。

——呂敬人三、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原則(二)整體性原則書籍設計必須從整體出發(fā),考慮現(xiàn)有的書籍裝幀工藝和制作成本,合理選擇書籍的形態(tài)和結構形式。書籍設計的整體性還體現(xiàn)在各種設計元素的協(xié)調上。在進行設計時,應從整體出發(fā),合理處理各個元素細微之處,如頁碼的位置、頁眉的顏色、圖文的間距等,都應圍繞主題,與整體設計方案相貼合。三、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原則(三)唯美化原則書籍是給人看的,因此書籍設計應具有視覺美感。同時,書籍也是可以觸摸的,且在閱讀時需要讀者用手一頁一頁地翻閱,故書籍設計還應具有觸覺美感。讀者對書籍的閱讀則是對書籍設計的審美過程。設計之道

著名詩人臧克家曾說:“裝幀藝術是書籍美學的靈魂。”我體會書籍設計者的工作就是將信息進行美的編織,使書籍具有最豐富的內容(信息量)、最易閱讀(可讀性)、最有趣(趣味性)、最便捷(可視性)的表現(xiàn)方式,傳遞給受眾,并打動讀者的心靈。——呂敬人三、現(xiàn)代書籍設計的原則(四)個性化原則受市場主流思想的影響,書籍設計往往具有趨同性。但由于書籍內容的不同,加之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書籍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和個性化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書籍設計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個性化的施展空間也不盡相同。設計之道

我希望設計是不動聲色的,最好像是自然而然從書里長出來的一樣。追求獨特的個人風格沒有錯,但“求風格”恰恰應該淡化個人風格,“無風格”就是最獨特的風格?!熠A椿第三節(jié)各類書籍的

設計風格一、文學類書籍文學類書籍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等體裁,這類書籍的文化氣息一般較濃厚。文學類書籍宜采用淡雅、樸素、莊重的色調,常借助某種具體的形態(tài)來突出書籍的文化性、藝術性,從而塑造一種含蓄內斂的文化氣質,營造出一種簡而不淡、素而不寡的視覺效果?!驎O計:ZUIFactor、Yeile圖《冬至線》◎書籍設計:陸智昌圖《文學回憶錄》◎書籍設計:王志弘圖《枕草子》

◎書籍設計:張志奇圖《老人與海》一、文學類書籍二、藝術類書籍藝術類書籍涵蓋的內容廣泛,包括繪畫、設計、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攝影等方面。與文學類書籍相比,藝術類書籍包含了豐富的圖片信息和影像資料,注重視覺傳達的直觀性和感染力,其設計重點在于圖文的穿插關系和色彩的搭配手法。二、藝術類書籍藝術類書籍在設計風格上講究“新”“奇”“特”,突出作品的藝術性、審美性和獨特性,追求強烈的形式感和視覺沖擊力。在對此類書籍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盡量通過對設計語言獨具匠心的運用,突出設計情感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以形成多樣化的風格特征。三、科技類書籍科技類書籍主要是指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其種類繁多,既包括綜合性學科書籍,也包括邊緣性學科書籍。

科技類書籍邏輯性、科學性強,絕大多數(shù)是專業(yè)的實用性書籍,或者是理性的、嚴謹?shù)膶W術專著等,◎書籍設計:趙清、周偉偉圖《世界地下交通》三、科技類書籍較之文學類和藝術類書籍感性的、生動的設計風格,科技類書籍著眼于理性化的設計:樸素美觀、莊重典雅,圖形用色切忌花哨,不要虛飾,要突出內容的清晰性、插圖的明晰性和結構的完整性。典型作品如所示。◎書籍設計:趙清圖《江蘇植物志》(第2卷)◎書籍設計:張志奇圖《組織學圖譜》四、少兒類書籍

少兒類書籍是一個特殊的類別,它的讀者群體是兒童,他們具有與成年人不一樣的觀察方式與思維能力,率真又可愛,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流露。此類書籍要符合兒童審美才能被接受,因此在理解書稿內容的基礎上,還必須了解兒童的心理和個性?!驎O計:荊世鵬圖《藝術教科書》

四、少兒類書籍

在少兒類書籍的設計中,除了文字、圖像兩個基本元素外,書籍的形態(tài)、紙張材料、特殊工藝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設計空間,常常通過采用絢麗的色彩、夸張的圖形,以及形狀各異的開本、實物般的觸覺感受、立體有趣的造型,來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以多樣化的形式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典型作品如圖所示。圖《北冥有魚》圖《荷花回來了》

圖《DepressaDevagar》知識拓展期刊設計期刊又稱雜志,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順序編號,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冊連續(xù)出版物。期刊是一種獨立于圖書之外的傳播媒體,它門類眾多,內容包羅萬象,具有出版的連續(xù)性、風格的傳承性、插圖的多樣性、內容的綜合性與包容性、技術與材料運用的廣泛性等特征。在進行期刊設計時,設計師應將這些特征通過書籍設計手段有效地融合到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在設計元素的運用上應當注意總結和歸納,提取出共性要素,從而形成期刊獨具個性與特色的設計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知識拓展知識拓展知識拓展◎封面設計:韓家英圖《天涯》

◎美術編輯:鐘金少、陳志彤、盧俊杰圖《人物周刊》◎美術總監(jiān):王方宏◎整體設計:周岳圖《看電影》

圖《裝飾》課堂討論

不同種類的書籍需要搭配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設計師也有自己的設計風格。那么,作為一名書籍設計師,是否需要樹立明確的設計風格呢?談談你的理由。Classdiscussion第四節(jié)作品賞析《美麗的京劇》書籍設計賞析

《美麗的京劇》是一部濃縮了戲曲舞臺三十年浮沉的戲曲攝影精華作品,是一部盡收戲曲名家臺前幕后感人故事的國粹史詩大作。它由著名旅法攝影藝術家、專業(yè)攝影師吳鋼用獨特的攝影藝術視角與表現(xiàn)手法傾心制作,由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耗時一年精心設計而成。《美麗的京劇》書籍設計賞析書籍封面的主色為黑色,但同時能看到紅黑不一樣的長度,就好比京劇角色從幕后出場的順序。《美麗的京劇》書籍設計賞析

書籍內頁特別加入了京劇戲牌元素符號,戲牌原本用于列出每出戲主角、龍?zhí)椎呐判蛞?guī)則,設計師把它用在解說部分,是設計中畫龍點睛的一筆。如果對京劇不了解,就不會知曉戲牌,而京劇行家一看,就能理解設計師的意圖,這是素材的創(chuàng)新。另外,書中所使用的文字,完全是傳統(tǒng)的戲牌上排列的方式,使設計風格與該書主題非常吻合。《蟲子書》書籍設計賞析

《蟲子書》是著名設計師朱贏椿繼《蟲子旁》之后,“蟲子系列”的又一心血之作,是作者數(shù)年來與工作室的各色昆蟲、小動物朝夕相處的結晶,如圖。作者每日與工作室的各色蟲子朝夕相處,收集它們在葉子上啃咬或在紙張上爬行后留下的痕跡,經過處理,形成了一幅幅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潛蠅的行書、蚯蚓的大篆、蠟蟬的工筆、天牛的點皴(c$n)、瓢蟲的焦墨、蝸牛的寫意、椿象的飛白、馬蜂的狂草等,小動物行走過的痕跡仿若一幅幅書法或山水畫,氣韻天成?!断x子書》書籍設計賞析

2016年度“最美的書”評委會是這樣評價這本書:

“全書內頁沒有文字,由蟲子留下的爬行痕跡構成。經過非常細致的觀察與處理,蟲子們一幅幅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具有了書法與文本的氣韻,妙趣天成,一本‘假書’橫空出世。黑、白與淺駝色的沉穩(wěn)搭配以及整潔利落的裝訂使整本書十分素雅端莊?!薄断x子書》榮獲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書”銀獎。THEENDTHANKYOU書籍的結構與形態(tài)2Contents1-書籍的結構

2-書籍的形態(tài)3-作品賞析目錄第一節(jié)書籍的結構

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先生曾將書籍形容成“六面體的盛納知識的容器”。書籍作為知識的有形載體,被賦予了知識傳達功能,封面、前言、目錄、內文等各構成要素皆為實現(xiàn)這一功能而存在。書籍以有形之體傳達無形之意,書之百態(tài),亦給人以不同的美感,故書籍又有藝術呈現(xiàn)功能。而書籍設計則是為了使讀者愉悅、享受地獲取知識。不同書籍在結構與形態(tài)上不盡相同,用心體會下,它們展現(xiàn)出了怎樣的神韻?這些設計特色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發(fā)?

熱身活動

書籍的結構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書籍立體形態(tài)的構成要素;其二是指在書籍設計過程中,各種表現(xiàn)手段和構成要素之間、書籍內容和立體形態(tài)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各構成要素的安排布局。如圖所示為精裝書的結構,其構成要素相對全面。雖然書籍的結構可繁可簡,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都可分為外部結構與內部結構。精裝書的結構設計之道

書籍設計應是在信息編輯思路貫穿下,對封面、環(huán)襯、扉頁、序言、目次、正文體例、文字、傳達風格、節(jié)奏層次、圖像、空白、紋飾、線條、標記、頁碼等內在組織體,從“皮膚”到“血液”的四次元的有條理的視覺再現(xiàn)。

——呂敬人一、書籍的外部結構

函套又稱書套、封套,是包裝書籍的殼、套、盒的統(tǒng)稱,如圖所示。函套具有保護書籍、便于攜帶、增加藝術感的作用。Shuji(一)函套

《歷代名人詠樹》函套《圖文》函套《男女》函套一、書籍的外部結構Shuji(一)函套《惡之花》函套《藏區(qū)民間所藏藏文珍稀文獻叢刊》(精華版)函套《骨科小手術》函套設計之品《骨科小手術》作為醫(yī)學類的書籍,竟設計得如此感性,圖像、文字、色彩的運用獨具匠心,設計師真如手術臺前的主刀醫(yī)生,心思縝密而又充滿關懷。函套采用白色皮膚肌理的細紋紙,內部包裹大紅色觸感紙。書脊處分層模切成流線型,并用細線手工串聯(lián),形似切開又縫合的傷口,切縫效果延伸到正文裝訂線,內外貫通。書中編排有10大類68種小手術,其中每類都附有X光片和手術筆記,X光片給閱讀帶來一種既視感。同時,該書的照片與線性素描圖片解讀清晰、易于理解,顯現(xiàn)了書籍的實用功能。一本醫(yī)學實用教材也能成為一本富有藝術性的圖書,十分難得。

函套的設計注重整體的表現(xiàn)力,講究視覺的沖擊性、形式的多樣性和開啟方式的趣味性。在材料方面,可選擇傳統(tǒng)的木質書盒,也可用較厚的紙板做材料,并用絲綾、藍布裱糊成書套。特種紙材、棉織物、皮革、塑料乃至金屬材料的使用,以及焊接、鑲嵌等手法的應用,則可打造出函套獨特的個性和品位。函套表面的文字不會太多,一般只為突出書名或書籍受眾,而字體的設計和排版都需要具有感染力。色彩和圖形的使用也應按書籍的內容和受眾考慮,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有情調。設計之策一、書籍的外部結構

護封又稱包封、外封,是包裹在書籍封面、封底外面的一張護書紙。護封多用于精裝書,一般采用質量較好、檔次較高的紙張,具有保護封面和裝飾的作用。護封上通常印有書名和裝飾性的圖形,既能使書籍免受污損,又能增加書籍的藝術氣息。Shuji(二)護封一、書籍的外部結構

勒口又稱折口,是指書籍的封面、封底在書口處延長并向內折疊的部分,其中與封面相連的稱為前勒口,與封底相連的稱為后勒口,如圖。勒口除了用于裝飾書籍,還可用于介紹作者信息,保護書芯,防止封面、封底卷曲。勒口可寬可窄,一般以封面寬度的1/3~1/2為宜。Shuji(三)勒口一、書籍的外部結構

腰封是指包裹書籍護封或封面的一條紙帶,它猶如書籍的腰帶,如圖。腰封主要起裝飾和約束書籍的作用,上面多印有與該圖書相關的宣傳、推介性文字及書籍補充的內容介紹。Shuji(四)腰封課堂討論

從營銷角度來說,腰封是最直接的廣告,是對書籍最直白但有效的宣傳和推廣。這便使得腰封的設計逐漸趨于商業(yè)化,有些書籍的腰封已被炫目的圖案、夸張的宣傳詞甚至促銷廣告語所占領。你怎么看待腰封的這種商業(yè)化現(xiàn)象?Classdiscussion一、書籍的外部結構封面又稱書衣或封皮,是指書籍外皮的正面部分,它是針對書脊、封底和勒口而言的,必須與封底相互呼應。封面內容包括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和相關設計,如圖。Shuji(五)封面設計之戒

因封面、書脊、封底、勒口是包裹在書籍外部的一個整體,故在某些場合,人們也將封面、書脊、封底、勒口統(tǒng)稱為封面。一、書籍的外部結構

封底是書籍封面、書脊的延展與補充,如圖所示。因此,在設計封底時要注意封底與封面的統(tǒng)一性和連貫性。封底的右下角通常印有書號、定價、圖書條形碼。封底有時還印有內容提要、作者介紹、責任編輯名、設計者名、出版社名及其他出版信息。Shuji(六)封底一、書籍的外部結構書籍的書芯具有一定的厚度,經過裝訂便在書籍的訂口部位形成了書脊,如。書脊是封面設計的一種延伸體現(xiàn)。精美的、富有個性的書脊在書架上可以先聲奪人,吸引讀者的眼球。因此,書籍設計師都十分重視對書脊的設計。Shuji(七)書脊一、書籍的外部結構大部分書籍是一個六面體,除了封面、封底、書脊三個面外,剩下的三個面由書籍里每張紙的邊沿疊加而成,這三個面要加工切齊,故稱為切口。切口分為外切口、上切口、下切口。Shuji(八)切口《漫長的告別》切口一、書籍的外部結構如今,書籍的切口設計越來越受重視,逐漸成為設計師施展巧思的“新陣地”。Shuji(八)切口《混設計》切口《金氏徹平:卓之物》切口設計之品《漫長的告別》是集郵愛好者的一本隨筆集,被評為2019年中國“最美的書”。評審專家曾點評:“《漫長的告別》是一本可以‘傾聽’集郵愛好者心聲的筆記本。全書設計緊扣郵票主題,從封面的造型、切口的形態(tài),到全書的基本色調、內頁郵票的配置,都恰到好處;精心選擇的紙材,使書籍翻閱起來令人輕松愉悅?!币弧耐獠拷Y構堵頭布是粘貼在精裝書書芯的書背上下兩端,帶有線棱的連接布頭,因粘貼后可將書背兩端堵住而得名。堵頭布的作用:一是固定書帖并掩蓋書帖的痕跡;二是裝飾書籍外觀。堵頭布的顏色、質地應與書籍的內容、檔次及封面的顏色相適應。Shuji(九)堵頭布一、書籍的外部結構書簽帶是指一端粘貼在書芯的天頭脊上,另一端不加固定,放在書頁中起書簽作用的絲帶。書簽帶雖小,但屬于外觀裝飾材料,可影響書籍的外觀效果,所以不可忽視。Shuji(十)書簽帶《APAIXāODASORIGENS》書簽帶二、書籍的內部結構環(huán)襯又稱環(huán)襯頁,是位于封面之后、封底之前,連接封面、封底與書芯的兩頁跨面紙,多為空白頁。其中,連接封面與書芯的一頁稱為前環(huán)襯,連接書芯與封底的一頁稱為后環(huán)襯。

環(huán)襯的作用在于加固封面和書芯間的連接,以使兩者不至于脫離,同時也起著由封面到扉頁、由正文到封底的過渡作用,是書籍的序幕與尾聲。Shuji(一)環(huán)襯

《81面相》前環(huán)襯二、書籍的內部結構襯頁是襯在封面之后、封底之前,不跨頁的兩頁或多頁單張紙。襯頁一般沒有任何印刷信息,只印有一個底色。Shuji(二)襯頁《中國古代歌謠整理與研究》襯頁

襯頁不跨面,可看作是環(huán)襯的一半。襯頁可單獨使用,也可用環(huán)襯來代替。襯頁和環(huán)襯的色彩、肌理及設計形式都應與封面、扉頁、內文頁等的設計協(xié)調統(tǒng)一,同時各部分要有節(jié)奏感及層次感,如此才能在相互映襯中各顯風采。設計之策二、書籍的內部結構扉頁一般位于環(huán)襯或襯頁之后,目錄頁或前言頁之前。扉頁的作用首先是補充書名、作者和出版者等信息,其次是裝飾圖書,增加美感。

目前國內外書籍的扉頁往往比較簡練,一般以文字為主,印有書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出版地。Shuji(三)扉頁◎書籍設計:呂敬人圖《書戲》正扉頁

扉頁的文字一般和封面內容一致,字體不宜太大,主要采用美術字。文字的位置、方向可與封面相同,也可適當調整,使其與封面錯落有致。扉頁的設計應簡單、精練,并留出大量空白。設計之策二、書籍的內部結構版權頁是一本書的出版記錄及查詢版本的依據(jù),故又稱版本記錄頁。它是每本書誕生的歷史性記錄,記載著書名、作者(譯者)名,出版、印刷、發(fā)行的單位,以及開本、印張、版次印次、出版時間、字數(shù)、印數(shù)、書號、定價等信息。版權頁一般放在扉頁的背面或正文之后。Shuji(四)版權頁課堂互動

版權頁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其一是圖書在版編目(CIP)數(shù)據(jù),是查詢版本的依據(jù);其二是書名、作者名及出版記錄等信息;其三是版權聲明信息,用于說明版權歸屬。請翻至本書版權頁,查看該頁上面的內容,然后匯總整理本書相關的出版信息。二、書籍的內部結構序言和前言是置于正文前的獨立文章,在習慣上序言多用于學術價值、文化內涵較高的作品,而前言多用于教材和演繹作品。后記是寫在書籍正文之后的短文,又稱書后。后記頁多用于說明寫作目的、過程或補充個別內容。Shuji(五)序言頁、前言頁與后記頁

序言頁、前言頁與后記頁以文字為主,可適當搭配簡單的圖形和色彩。

文字的字體、大小一般與正文一致,標題用大號印刷字體或美術字。設計之策二、書籍的內部結構目錄又稱目次,內容包括篇、章、節(jié)的標題和頁碼等,起到給讀者提供內容索引的作用。目錄頁大多安排在前言頁之后、正文之前。Shuji(六)目錄頁《雷鋒》目錄頁在設計目錄頁時,一般會把標題與其對應的頁碼連起來,可設置成兩端對齊,使版面更加整潔、清晰。對于一些文字內容比較少的目錄頁,如果兩端對齊排列,則會顯得版面比較單調和小氣,因此可以借助線條和圖片來增加其趣味性和表現(xiàn)力。目錄頁中的元素(如頁碼、標題等)可采用分欄、軸線、網格等形式布局,從而使信息更加清晰,更有秩序。頁碼或者序號是目錄頁必不可少的元素,章節(jié)比較多的目錄都會標明頁碼,而章節(jié)比較少的目錄一般會采用序號,用來區(qū)分幾個大板塊。把頁碼或序號拉大并使用筆畫比較粗的字體,除了可以使其更明了、醒目以外,還可以增強版面的大小對比,提升空間的層次感。設計之策二、書籍的內部結構篇章頁又稱輯封,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印有篇章名的一面單頁。在設計篇章頁時要求字體、圖形、色彩具有統(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Shuji(七)篇章頁《美之為物》篇章頁設計之品《美之為物》是一本講述人體之美的書,將男女的美通過剛與柔來充分展現(xiàn)。全書的亮點是直角與圓角的書角設計,直角指代剛直的男性美,圓角指代圓潤的女性美。該書大到書本邊緣,小到圖片邊框,都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外部形態(tài)來區(qū)別和統(tǒng)一,使其設計新穎,色彩豐富,富于內蘊。二、書籍的內部結構插頁是指穿插在正文中,和正文文字不相連貫的單獨書頁。其內容多是與正文有關的插圖、地圖、表格等。插頁一般不和正文一起印刷,而是單獨印刷后,插訂在正文中。Shuji(八)插頁二、書籍的內部結構內文頁是書籍主體信息的載體,在表現(xiàn)形式和內容傳承上具有連續(xù)性。內文頁是讀者視覺接觸時間最長的部分,其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了讀者的心理狀態(tài)。Shuji(九)內文頁《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內文頁課外實踐前往圖書館或書店,搜集8~10本結構比較完整的書籍,分析它們的結構特點。第二節(jié)書籍的形態(tài)一、平裝

平裝又稱簡裝,是現(xiàn)代書籍的基本裝幀形式,其特點是以用較牢固、厚實的軟質紙制作的封面,將書芯包住,并使封面的書脊與書芯的書背粘牢,構成一個整體。

平裝具有裝訂簡單、省時、成本低廉、重量輕、便于攜帶等優(yōu)點,適用于一些篇幅少、印數(shù)大的通俗讀物,如大多數(shù)少兒讀物、教科書、生活類用書等?!对O計是什么?》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二、精裝

精裝是現(xiàn)代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之一,是比較精致的裝幀方法,如圖所示。精裝書比平裝書精美耐用,在材質和裝訂工藝方面都比平裝書要講究,工藝也相對復雜。精裝書與平裝書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制作。

《西域考古圖記》《中國城市巡禮》

二、精裝(1)方背假脊是用厚度等同于書芯厚度,加上兩塊封面紙板厚度的中徑紙板,鑲在書背后形成書脊的形式,如圖所示。(2)方背方脊是按書芯的厚度糊上中徑紙板,套合時壓出階梯的形式,如圖所示。(3)方背平脊是按書芯的厚度糊上中徑紙板,套合時不壓出階梯的形式,如圖所示。(一)方背書脊二、精裝(1)柔背裝書脊和訂口緊緊貼合,柔軟易彎,如圖。這種書脊形態(tài)較其他兩種圓背書脊柔軟,在翻閱書籍時能將書籍攤平,且比較堅固。(2)硬背裝書脊挺實、硬括、堅固,但由于書背被中徑紙板固定,在翻閱書籍時不易將書籍完全攤平,如圖所示。硬背裝書脊十分適合放置在書架上長期收藏的書籍。(3)腔背裝書脊與書芯的訂口之間形成一個空腔,使書籍在被翻閱時能夠攤平,如圖所示。采用腔背裝書脊的書籍外觀比較平整、美觀,目前的精裝書大多采用此形式。(二)圓背書脊三、活頁裝活頁裝書的封面和書芯不做固定訂聯(lián),可以自由加入和取出書頁?;铐撗b書的結構比較松散,裝訂后有較好的平展性,便于閱讀和取用。穿孔結帶式、螺釘式、螺旋線訂式、梳式、彈簧夾式、皮筋式等。螺旋線訂式活頁裝皮筋式活頁裝四、散頁裝散頁裝是把零散的印刷品切齊后,用紙夾固定,或用封袋、折盒等裝存的裝幀形式,如圖所示。散頁裝一般適用于每張能夠獨立構成一個內容的單幅出版物,如造型藝術作品、攝影圖片、教學圖片、地圖、統(tǒng)計圖表、大畫幅印刷品等。這種出版物一般文字較少,有些甚至只有目錄或編碼。封袋式散頁裝折盒式散頁裝

一些散頁裝書書口的上下角成圓弧形,使書角不易卷曲和磨損,且精巧美觀。此形式比較適用于經常裝在衣袋里的袖珍本。設計之策五、其他形態(tài)為了突出復古色調,增加書籍的古典韻味,諸如卷軸裝、旋風裝、經折裝、線裝等傳統(tǒng)的裝幀形式在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中也得到了傳承和發(fā)展。以線裝為例,它是指在書側用棉線或絲線將書頁連接并裝訂成冊,如圖所示。課堂討論

總結各種書籍形態(tài)的特點,并結合前文關于書籍基本結構的介紹,分析在平裝、活頁裝、散頁裝、線裝等形態(tài)下,書籍各構成要素應如何取舍,以及書籍結構和形態(tài)的設計應注意哪些事項。Classdiscussion第三節(jié)作品賞析

《杜尚與/或/在中國》是“杜尚與/或/在中國”藝術作品展的展覽畫冊,如圖所示。該展覽是馬塞爾·杜尚的作品在中國的首次亮相,其中的展品——《手提箱里的盒子》收納了他經典作品的微型復制品,是當代藝術史中的試金石。作品賞析馬塞爾·杜尚是現(xiàn)代主義行為藝術大師,該書的內容包括其部分作品、文獻和相關資料,該書的設計集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主義的基本精神。全書整體采用紅色基調,富有視覺沖擊力;紅底黑字體現(xiàn)了一種神秘氣質,增加了行為藝術的表現(xiàn)力。作品賞析該書內文版式為中英文對照式,雙語分割位置正是“紅色腰帶”設定的位置;內文字體選擇用心,其明暗處理體現(xiàn)了一定的空間想象力;背景材料的處理具有很強的層次感;雙語安排及圖文版面的構成凸顯視覺邏輯;細微處,頁碼的設計則體現(xiàn)了馬塞爾·杜尚的創(chuàng)意精髓。作品賞析THEENDTHANKYOU書籍的開本與裝訂3Contents1-書籍的開本2-書籍的裝訂3-作品賞析目錄第一節(jié)書籍的結構

開本作為書籍最外在的形態(tài),仿佛是一本書所要對讀者傳達的第一句話。好的開本設計不僅能夠帶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還可以體現(xiàn)出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個性。書籍裝訂是書籍最終成型的總裝階段,它不僅是書籍內容的體現(xiàn),也是書籍品質的體現(xiàn)。分析圖所示各書籍的開本與裝訂設計的特點,它們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發(fā)?

熱身活動

一、開本的概念

開本是指書籍幅面的規(guī)格大小,即將一張全張印刷紙(簡稱全張紙)開切成若干等份紙頁,這些紙頁的規(guī)格大小就是開本。開本以“開數(shù)”來區(qū)分。Shuji表常見的書籍開本規(guī)格一、開本的概念

幾何開切法是將全張紙按反復等分(對折)方式開切,可開切出對開(即2開)、4開、8開、16開、32開、64開等開本。因其開切出的開數(shù)呈幾何級數(shù)(M=2n

),故稱為“幾何開切法”。Shuji(一)幾何開切法一、開本的概念

直線開切法是將全張紙在橫向、縱向上分別按特定等分數(shù)量直線開切,可開切出6開、12開、18開、24開等開本。直線開切法可選擇的開數(shù)較多,紙張利用率可達100%,但有時會開切出單頁,如3開、9開等,給印刷裝訂帶來了不便。Shuji(二)直線開切法一、開本的概念

混合開切法是將全張紙的大部分按直線開切法開切,另一小部分按單頁開切。此方法可開切出任意開本,但會存在紙張浪費現(xiàn)象,給印刷與裝訂帶來了不便。Shuji(三)混合開切法二、開本的類型

長開本,顧名思義即長方形開本。由于設計的需要,開本有時也會設計成長、寬等長的形式,這種開本稱為方開本,多見于畫冊、兒童類書籍等。Shuji(一)長開本與方開本二、開本的類型

左開本大多是橫版式,閱讀時從左往右看。Shuji(二)左開本與右開本《莎士比亞全集》二、開本的類型

右開本大多是豎版式,閱讀時從上至下、從右往左看。Shuji(二)左開本與右開本

《裝訂考》二、開本的類型

豎開本是書籍上下(天頭至地腳)長度大于左右(訂口至切口)寬度的開本形式。Shuji(三)豎開本與橫開本豎開本《私想者》二、開本的類型

橫開本與豎開本相反,是書籍上下長度小于左右寬度的開本形式。在標注開本尺寸時,若大數(shù)字寫在前面,如285mm×210mm(長×寬),則說明該書籍為豎開本形式;若大數(shù)字寫在后面,如210mm×285mm(長×寬),則說明該書籍為橫開本形式。Shuji(三)豎開本與橫開本橫開本《羽毛》二、開本的類型

一般來說,12開以上的開本稱為大開本,其適用于圖表較多、篇幅較大的畫冊或期刊。中開本為16開至32開的開本,其適用范圍較廣,各類書籍均適用。小開本則指32開至64開,或者更小的開本,其適用于手冊、工具書、通俗讀物或短篇文獻等。不同開本的書籍如圖所示。Shuji(四)大、中、小開本小開本書《IrmaBoom》

圖不同開本的書籍二、開本的類型

異形開本通過多變的外形,使開本更具個性化的表現(xiàn)力和細膩的視覺語言,增加了書籍的藝術感染力,極大地拓展了現(xiàn)代書籍的形態(tài)表現(xiàn)方法。異形開本一般采用幾何造型或仿生造型,如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動物造型、水果造型等。恰當?shù)漠愋伍_本設計,可使書籍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但在設計開本時也應顧及加工工藝及成本。Shuji(五)異形開本《B》

《畫魂》二、開本的類型Shuji(五)異形開本《吳為山寫意雕塑》

《AGI年報》二、開本的類型Shuji(五)異形開本《Patheticlittleexcuseforaseries》

《Dichtdranundnichtganzdicht?》二、開本的類型

多開本組合是指將不同大小的開本,或將原有開本與通過裁切造型后的部分書頁進行組合,其實質是塑造一個多種開本組合在一起的書籍形態(tài)。Shuji(六)多開本組合《Re_沒有代表作》二、開本的類型

對于書籍設計師而言,多開本組合是通過協(xié)調幾種開本的尺寸比例而精心設計的產物,大小不一的開本組合在一起,會在視覺上顯得很有層次,給人一種錯落感,增加讀者的翻閱趣味。Shuji(六)多開本組合二、開本的類型Shuji(六)多開本組合三、開本的選擇

因為書籍的性質和內容各不相同,所以其所適用的開本也不盡相同。Shuji(一)書籍的性質和內容詩的形式是行短而轉行多,所以詩集以采用窄開本為宜;小說、傳記、劇本等文藝讀物,一般采用小32開、32開,以方便攜帶和閱讀;經典著作、理論類書籍、學術性書籍由于篇幅較大,一般選擇大32開,此開本顯得莊重、大方,同時便于案頭翻閱;科技類著作和教材由于容量大,文字和圖表都比較多,因此多用16開;字典、詞典、百科全書等書籍有大量文字,往往分成2欄或3欄,且需要較大的開本;畫冊的開本一般來說比較大,其中一些畫冊中的圖版有橫有豎,常常相互交替,這時可以選擇近似正方形的開本。設計之道

開本的寬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窄開本的書顯得俏,寬的開本給人馳騁縱橫之感,標準化的開本則顯得四平八穩(wěn)。設計就是要考慮書在內容上的需要。

——吳勇三、開本的選擇Shuji(二)書稿的篇幅書稿的篇幅也是決定開本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一部中等篇幅的書稿,如果選擇小開本,則可呈現(xiàn)渾厚、莊重的效果;如果選擇大開本,則會顯得單薄、缺乏分量。篇幅較大的書稿,如果選擇小開本就會有笨重之感,故以選擇大開本為宜。三、開本的選擇Shuji(三)書籍閱讀對象的定位讀者由于年齡、職業(yè)等的差異,對書籍開本的要求也不一樣。老人視力相對較弱,就要求書中的字號大些,以老年讀者為對象的書籍宜選擇較大開本;兒童讀物以圖片為主,文字較大,常選擇24開或16開;中學生、大學生等年輕群體學習工作緊張,喜歡隨時利用間隙時間閱讀,小32開或64開且內容豐富的書籍容易在他們之中流行。供旅游者閱讀的書籍,開本不宜過大、過厚,以便于攜帶為宜。設計之道

書籍要為廣大受眾設計,但未必要限定在一個層面,如同高雅的交響樂與通俗的二人轉,均有其為受眾服務的價值體現(xiàn)。

——呂敬人三、開本的選擇Shuji(四)書籍成本及銷售價格的定位同樣的內容,不同的開本大小,就會產生不同的成本,進而決定的書籍的銷售價格。因此,在選擇開本時必須考慮書籍成本和銷售價格的定位,不能盲目地追求大開本的氣派。第二節(jié)書籍的裝訂

“裝”是將分散的書籍材料進行組合裝配,如折頁、配頁等?!坝啞笔抢酶鞣N連接材料,通過訂、縫、粘、夾等方法,將組合的書籍材料連接成冊。因此,裝訂就是將構成一本書的所有材料,按照開本的要求,將書籍加工成型的過程。通過裝訂,書籍從平面集合變成了立體實物,如。一、裝訂方式

環(huán)訂又稱圈訂,是一種在書頁裝訂處打孔,用梳型夾、螺旋線等訂書材料將散頁裝訂成冊的裝訂方式,如圖所示。常見的環(huán)訂有雙線環(huán)訂、金屬螺旋線環(huán)訂和塑膠環(huán)訂等。環(huán)訂常用于產品的樣本、目錄,以及相冊、掛歷等印刷物的裝訂,在書籍中也偶爾可見。(一)環(huán)訂《鎖——鎖的象征性及其圖形聯(lián)想》

《不存在的照片》一、裝訂方式騎馬訂是在書頁折疊的中縫處用金屬線訂合成冊的裝訂方式。一般來說,騎馬訂裝訂周期短、成本較低,但裝訂的牢固度較差,一般用來裝訂頁數(shù)較少的雜志、畫冊、企業(yè)宣傳冊等。(二)騎馬訂《原鄉(xiāng)與現(xiàn)代》一、裝訂方式平訂即鐵絲平釘,是將印好的書頁經折頁、配帖成冊后,在訂口一邊用鐵絲釘牢,再包上封面的裝訂方式。平訂易因鐵絲銹蝕而導致書頁松散,在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中已經較少使用。(三)平訂《九十九》系列之一一、裝訂方式車線訂是通過縫紉機車線進行書籍裝訂的裝訂方式。車線訂的特點是裝訂速度快、美觀、牢固,但其只適用于比較薄的書籍,比較厚的書就不宜采取這種裝訂方式。(四)車線訂《SoiréeFan-tastique》一、裝訂方式無線膠訂又稱膠背訂、膠裝,是指不用纖維線或鐵絲訂合書頁,而是使用膠水黏合書頁的裝訂方式。無線膠訂一般是將書帖配好頁碼,在書脊上鋸成槽或將書帖銑背打毛成單張,經撞齊后,用一種特制的膠黏劑將書帖或書頁黏合在一起制成書芯,再包上封面,這與傳統(tǒng)的包背裝非常相似。

它的優(yōu)點是裝訂方法簡單、外觀堅挺、翻閱方便、成本較低;缺點是牢固性比較差,時間久了,膠黏劑老化會導致書頁散落。(五)無線膠訂《征婚啟事》一、裝訂方式鎖線膠訂又稱鎖線膠背訂、鎖線膠黏訂,是先用線將各書帖穿在一起,再用膠水黏合制成書芯。鎖線膠訂書籍結實、平整、耐用、便于保存,書帖經過鎖線膠訂后可以增加書脊強度,使書頁不散,便于開合,故鎖線膠訂多用于精裝書或頁數(shù)較多的書籍。(六)鎖線膠訂《戀人版中英詞典》一、裝訂方式

塑料線燙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裝訂方式,其特點是對書芯中的書帖進行兩次粘接。第一次粘接的作用是將塑料線訂腳與書帖紙張黏合,使書帖中的書頁得以固定;第二次粘接的作用是通過無線膠訂將塑料線燙訂的書芯粘接成書。塑料線燙訂書籍非常牢固,由于無須對書背進行銑背打毛處理,因此減少了膠質不良對裝訂質量的影響。(七)塑料線燙訂一、裝訂方式特種材料裝訂是指采用特殊材料或工藝進行裝訂的裝訂方式。特種材料的范圍很廣,如鉚釘、金屬絲等金屬材料,松緊帶、橡皮筋等彈性材料,以及中式盤扣、時裝扣等紐扣材料等。(八)特種材料裝訂一、裝訂方式(八)特種材料裝訂一、裝訂方式折頁裝訂是所有裝訂方式中工序最少、印刷成型最快的一種裝訂方式。一般的印刷品設計都要對頁面進行裁切與訂合,而折頁裝訂只通過紙張的折疊即可裝訂成冊。(九)折頁裝訂課堂討論

結合上述各種裝訂方式的特點,分析它們所體現(xiàn)出的設計風格及其所適用的書籍種類。Classdiscussion二、裝訂工藝根據(jù)工序的要求,將印刷半成品理齊后,在單面切紙機上裁切成需要的規(guī)格。裁切的印刷半成品可以是書刊的文字印張、插圖印張、襯頁、封面等。(一)平裝裝訂1.裁切知識拓展印張印張是書籍出版術語,是印刷用紙的計量單位。通過印張的數(shù)量可以計算一本書需要多少紙張。同時,也可以通過印張來計算印刷的印版量。一張紙有兩個印刷面,即正面和反面。一般規(guī)定一張全張紙的一個印刷面為一印張,一張全張紙兩面印刷后就是兩印張。一本書印張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知識拓展知識拓展

印張數(shù)=總面數(shù)÷開數(shù)其中,總面數(shù)為文前頁碼數(shù)、正文頁碼數(shù)與文后頁碼數(shù)之和。例如,如果一本書的總面數(shù)為320面,開數(shù)為16開,則印張數(shù)=總面數(shù)÷開數(shù)=320÷16=20(印張),表示該書有20印張;如果總面數(shù)不是開數(shù)的整數(shù)倍,一般使不足1印張的零頁呈雙數(shù)(占4個頁碼)狀態(tài)向上進位,以便于印刷、裝訂。例如,16開零頁進位到0.25、0.5、0.75印張;32開零頁進位到0.125、0.25、0.375、0.5、0.625印張等。知識拓展二、裝訂工藝(1)垂直交叉折又稱轉折,是一種前一折和后一折的折疊方向呈直角的折頁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折頁方式,如右上圖所示。(2)平行折又稱滾折,是一種前一折和后一折的折疊方向相同的折頁方式,如右下圖所示。(3)混合折則融合了上述兩種折頁方式,即在同一個書帖中,各折的折疊方向既有垂直交叉的,也有相同的。(一)平裝裝訂2.折頁二、裝訂工藝

套配法一般用于頁碼不多的雜志或畫冊,一般用騎馬訂裝訂成冊,如右上圖所示。疊配法是將各個書帖按照頁碼順序一帖一帖地疊加在一起,此方法適合配置較厚的書芯,如右下圖所示。(一)平裝裝訂3.配頁二、裝訂工藝

(1)訂縫連接是用纖維絲或金屬絲將書帖連接起來,這種方法可將若干書帖整體訂縫,也可將書帖一帖一帖地訂縫。根據(jù)訂縫材料和連接工藝、設備的不同,訂縫連接主要有騎馬訂、鐵絲平訂、縫紉訂、鎖線訂等形式。

(2)非訂縫連接是采用黏性較強的黏合劑,將配好的書帖黏合在一起的書芯訂聯(lián)方法。(一)平裝裝訂4.書芯訂聯(lián)二、裝訂工藝包封是將加工完成的書芯包上封面,使之成為平裝書的毛本。從加工工藝的角度來說,包封最主要的作用體現(xiàn)在它對書芯的保護功能上,通過包封延長了書籍的使用壽命。包封有手工包封和機械包封兩種形式。其中,手工包封要經過折封面、刷膠、粘貼、包封面、括平五道工序。(一)平裝裝訂5.包封二、裝訂工藝切書是待上了封面的書干燥后,進行三面切齊,使之成為光本。切書由裁切機械完成。書籍切好后,需要進行逐本檢查,防止成品書刊產生折角、白頁、污點字等缺陷,避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書刊出廠。有時,為了體現(xiàn)某些書籍材質的特殊質感和質樸的視覺效果,可不對印刷品進行裁切,如圖所示。(一)平裝裝訂6.切書二、裝訂工藝精裝裝訂與平裝裝訂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其需要制作書殼。精裝裝訂時,通常將印制半成品經裁切、折頁、配頁后,先由穿線機逐帖串訂成書芯,然后在書脊處過膠,再將書芯切成成品大小,經壓平、起脊、貼紗布、貼堵頭布后,將書芯與硬封書殼粘連成冊。將書殼與書芯固定在一起的過程稱為套殼,又稱上書殼。套殼可分為手工套殼和機械套殼兩種方式,套殼時應注意保護書籍,防止其變形。(二)精裝裝訂6.切書三、裝訂工藝的創(chuàng)新以某種傳統(tǒng)裝訂方式為原型,利用現(xiàn)代材料和技術手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