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紀念館觀后感_第1頁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_第2頁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_第3頁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_第4頁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篇一:鐵人紀念館觀后感

參觀鐵人紀念館有感

一早,就去參觀大慶的鐵人紀念館。雖然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但“鐵人精神”卻是自己非常神往的。

一起參觀的大慶的溫春生告訴我“快到了”,自己就分明能感受到激動??梢杂谩扒f重”來描述眼前的這座紀念館。館內廣場有王進喜的大型雕塑。拾級而上,進入館內,撲面而來的就是鐵人組的群雕。這群雕是如此的生動,以至于站在他們面前,你都能感受到他們頂風帶雪的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以下是王進喜的簡介(網(wǎng)絡搜索):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鎮(zhèn)上赤金王家屯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鉆井工人,先后任司鉆、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8年9月,他率領的鉆井隊月進尺創(chuàng)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鉆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出席了全國群英會。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zhàn),曾組織人員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同年4月11日,會戰(zhàn)指揮部號召全體會戰(zhàn)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后任1205鉆井隊隊長、鉆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鉆井二大隊大隊長、鉆井指揮部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并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大廳左側墻面上印著鐵人的名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這句話雖然經(jīng)常被改頭換面并被調侃,但仔細看看當年石油會戰(zhàn)的狀態(tài),就知道當時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絕對是基于對偉大事業(yè)的熱愛。雖然我們不身處那個年代,但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在那個滿目荒涼的大地上作業(yè)的人們的心態(tài):激情過后(激情總會平靜下來盡管還能夠再次激起,尤其是在那個年代),每一個參與會戰(zhàn)的人都必須面對特別現(xiàn)實的狀態(tài)。另外,參與會戰(zhàn)的單位很多很復雜,當時的溝通交流手段又特別有限等等,這些都會給人們一個停止作業(yè)的理由。而當時的鐵人,能夠這樣想,并且實現(xiàn)它,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其實是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們都應該認真揣摩的。其實,大凡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也基本上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下前行的。

讓我感動的另外一個場景是王進喜班組一起學習《矛盾論》和《實踐論》,這雖然多少有當時環(huán)境的要求,但王進喜班組的的確確是一個學習型小組。展出的筆記本表明他們不斷總結經(jīng)驗,認真鉆研,他們不是蠻干而的確是在動腦筋。更重要的是,王進喜主動地把他們的經(jīng)驗和設備與其他班組分享,這在當時應該是非常難得的!

1959年,參加全國群英會的王進喜看到由于油品供應緊張,北京的公共汽車背上了鼓鼓囊囊的煤氣包。這刺痛了他,他說“難受”。這也成了著名的典故。根據(jù)紀念館的介紹,當年的場景就是在老北大的紅樓沙灘,這讓我非常高興,因為北大能夠與這樣一種實干的、憂國憂民的鐵人精神相關聯(lián)。

走出紀念館,心里卻是沉甸甸的。看著鐵人的背影,在想,什么是今天的鐵人精神?

在車里,依然在想這個問題。直到看到大慶街頭抗震救災的宣傳,心中才豁然開朗:5月12日到今天,我們不是有很多鐵人嗎?我們的民族在巨大壓力面前不就在展示我們的鐵人精神嗎?

于是,才意識到自己最喜歡的話就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篇二:大慶鐵人紀念館觀后感

鐵人紀念館觀后感

大慶人都聽說過:“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苦難也不怕?!贝髴c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鐵人王進喜爺爺。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鐵人紀念館門前。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記吃飯的;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的王進喜爺爺嗎?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著王進喜爺爺47歲的47個臺階嗎?我走過去,一步、兩步、三步??我邁著輕快的步伐,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上了著47個臺階。

到了館內,首先是一個碩大的屏風,上面刻的是王進喜爺爺帶領幾名工人奮斗的場面。我真佩服王進喜爺爺啊!我們上了樓,到了一廳,先是王進喜爺爺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家里窮,我就給別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氣,??偸歉冻龅亩?,享受的少,所以,我要為革命當一輩子的老黃牛!”這句話體現(xiàn)出王進喜爺爺生前是多么的熱愛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進喜爺爺一生的破爛不堪補了又補的羊皮襖也讓我記憶猶新,如果換成了我,換成每一位同學,都不可能穿這樣的衣服。這樣我更加敬佩王進喜爺爺了。

到了第二廳,我看到了那一臺摩托車,那是王進喜爺爺?shù)锚剷r得到的。我還從媽媽口中得知,那時,王進喜爺爺?shù)淖√庪x工作的地方很遠,每天王進喜爺爺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車該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廳,我還看到了那時的學校,里面燈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個大字非常明顯“好好

學習,天天向上”我為他們破舊的學校感到震驚!

最后,我們走進第三廳。在哪里,我了解了王進喜小時候的情況。他小時候家里很窮,母親生下了他,很高興,便按習俗把他稱了一下——十斤。父親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長大卻又黑又瘦,便改名為王進喜。王進喜爺爺三歲時他父親便去世了,六歲便上山砍柴換錢了,七歲就給地主放牛,經(jīng)常被地主罵,常常吃不著飯??吹竭@,我為王進喜爺爺感到悲傷,如果他生活在這個年代,早是被家人寵著的心肝寶貝了。

假如王進喜爺爺還活著,我就會站到他的面前,大聲喊道:“爺爺,您是我們的驕傲!”

篇三: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有感1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有感

2012年6月,我有幸作為中沙石化優(yōu)秀青年中的一員赴大慶參觀了鐵人紀念館,這次的參觀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在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年代以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祖國的石油事業(yè)做出的非常大的貢獻讓我深受感動。

王進喜出生在玉門,后來支援大慶,他是中國石油工人的光輝典范,他為祖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的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創(chuàng)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

紀念館介紹了鐵人的種種事跡,很多次我都深受感動,為他這樣的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先進楷模而深深感動。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下,太缺乏他這樣的無私奉獻的人了。

在參觀中我了解到王進喜沒有文化,解放后自學識字,但是他的很多話都很有道理,很有中國人的氣魄。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海北來會戰(zhàn),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諸如此類種種,至今讀來仍讓人熱血沸騰。在他那個年代,正是有他這樣一批人物,堅持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科學求實,刻苦專研我們國家才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才解決了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才搞出了原子彈氫彈??鐵人的精神,就是中國人的精神。魯迅

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王進喜就是這樣的人。

鐵人紀念館里,有一段話總結鐵人精神,放在這里和大家共享: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jīng)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

時空轉變,精神永恒。重讀“鐵人”精神,就要發(fā)揚“鐵人”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工人階級主人翁責任感。時間跨越半個世紀,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在變化,企業(yè)所有制形式多樣化,勞動者的工作環(huán)境優(yōu)越了,我們應當珍惜老一代石油工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將這種鐵人精神作為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我們中沙石化同樣是個石化企業(yè),我們企業(yè)沒有要求我們像鐵人一樣付出,把員工安全、企業(yè)安全排在了首位,這是因為社會環(huán)境有了改變,但正因為這樣,鐵人精神才更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無論是哪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