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化常識(講義)(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5/wKhkGWZYtrqABFFJAAGhjvBEmwc068.jpg)
![文學文化常識(講義)(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5/wKhkGWZYtrqABFFJAAGhjvBEmwc0682.jpg)
![文學文化常識(講義)(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5/wKhkGWZYtrqABFFJAAGhjvBEmwc0683.jpg)
![文學文化常識(講義)(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5/wKhkGWZYtrqABFFJAAGhjvBEmwc0684.jpg)
![文學文化常識(講義)(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5/wKhkGWZYtrqABFFJAAGhjvBEmwc06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文化常識
r......................
:命題趨勢i
屋......匐
浙江中考近幾年的文學文化常識題的考查形式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或者單獨考查,或者作為基礎
知識綜合題的一部分,考查的內容包括文學常識部分和文化常識部分。
1備考指津
___________
-------------------------
☆記憶文學文化常識的方法
文學文化常識題考查的是對知識點的識記,對瑣碎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理,有助于對知識點的記憶。
☆文學文化常識的分類
敬謙稱謂
作家背景天文歷法
作品內容古代地理
文學常識
史書體例科舉制度
文學風格與流派節(jié)日習俗
文史典籍
文學常識部分:
1.作家背景: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其作品的思想和藝術風格。
2.作品內容:需要了解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形象等,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3.史書體例: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紀事本末體等史書體例的特點和代表作品。
4.文學風格與流派:了解并掌握不同文學風格和流派的特點,如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豪放派、婉約派等。
文化常識部分:
1.敬謙稱謂:掌握古代對人的敬謙稱謂,如陛下、閣下、足下、令尊、令堂等。
2.天文歷法:了解古代天文歷法知識,如二十四節(jié)氣、干支紀年等。
3.古代地理:熟悉古代地理常識,如九州、五岳、四瀆等。
4.科舉制度:掌握古代科舉制度的基本內容和流程,如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等。
5.節(jié)日習俗: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和習俗,如春節(jié)貼春聯、放鞭炮,元宵節(jié)猜燈謎、吃元宵等。
6.文史典籍:需要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史典籍,包括《史記》、《漢書》、《詩經》等。
;典例引領i
(2023?浙江寧波?統(tǒng)考一模)下面是有關“朋友稱謂”的部分資料,請根據要求進行回答。
朋友稱謂出處
①一時衡未滿二十,融己五十,重衡才秀,忘年也。(張鷺《文士傳》)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莊子?大宗師》)
車笠之交卿雖乘車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后日相逢卿當下。(《太平御覽》)
(1)參考上面的資料,根據交友的特點,在表格中的①處填寫相應的朋友稱謂。
(2)閱讀《太平御覽》中的記載,選出“車笠之交”的含義正確的一項()
A.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B.不以貴賤而異的朋友。
C.心志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
D.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答案】(1)忘年之交(2)B
【詳解】(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重衡才秀,忘年也”意為:禰衡與孔融做朋友的時候,禰衡還沒到二十歲,但是
孔融已經年屆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愿意結為忘年之交??芍賾睿和曛?。
(2)本題考查對詞語含義的理解。
“卿雖乘車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后日相逢卿當下”意思是:如果將來你坐車(成了有
地位的人),而我還是戴斗笠的農夫平民,那么有朝一日相見,你會下車跟我打招呼吧。如果將來你撐餐
傘(鱉,古代有柄的笠,像現在的雨傘),而我騎高頭大馬,那么有朝一日見到你,我也會下馬來迎接你。
主要是表達一種不忘貧賤之交、友誼之深矢志不變的決心和愿望,無論身份地位有多大差別,朋友就是朋
友,不會因地位而產生距離。不忘貧賤之交。形容不管將來身份地位如何變化,深厚的友誼和純樸的感情
都不會改變。“車笠之交”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故選Bo
r
i對點訓練
“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人們制定“春種秋收,夏長冬藏”的生活計劃表。請你選出以下節(jié)氣中屬于春天節(jié)氣的一項。
()
A.白露B.芒種C.谷雨D.小寒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二十四節(jié)氣的識記。
A.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5個節(jié)氣,秋季第3個節(jié)氣;
B.芒種: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9個節(jié)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歷6月5日-7日之間,芒種時節(jié)是小麥等熟作物成
熟和耕種的最忙季節(jié)。
C.谷雨: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6個節(jié)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歷4月19日-21日之間,谷雨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
氣,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降水明顯增多,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是播種移苗、
塘瓜點豆的最佳時節(jié)。
D.小寒: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歷1月5日-7日之間,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
最寒冷的日子。
故選Co
下列涉及“春”的文化知識不恰當的一項是()
A.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用“春雷響,萬物長”這句民諺來表現驚蟄這一春天的節(jié)氣。
B.古人喜歡在春天舉行各種活動,如賞花、踏青、插柳、放紙鶯、掃墓祭祖等。
C.寫春天的成語有很多,如乍暖還寒、綠肥紅瘦、草長鶯飛、天高云淡、暗香疏影等。
D.“報得三春暉”中的“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
【答案】C
【詳解】C.天高云淡:天氣晴朗,空云少而高、輕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暗香疏影:原用來描寫梅花的
姿態(tài)和香味,后用作梅花的代稱。一般指冬天。
故選Co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杜甫思念李白時所寫,詩句飽含著對“詩仙”的高度贊譽。如果把這句詩送給“詩
仙”,你覺得哪一幅字最合適?()
肇
靜
塔
成
熊
反
雪
冠
而
神
露
A.讖
C/初
m需
>磬v/>
D.
候
璃>
南
嘴a
劉
【答案】D
【詳解】“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形容李白寫的詩浪漫恣肆,想象瑰麗,令人驚嘆。
A.為隸書,蠶頭雁尾,筆勢深雄,大氣古樸,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不契合;
B.為行書,行云流水,注意流暢,自然灑脫,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不契合;
C.為篆書,渾厚樸茂、絢煽多姿,筆意古拙多變,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不契合;
D.為草書,跌宕落筆,縱橫灑脫,運轉龍蛇,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相契合;
故選D。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是禮儀之邦,人們在言談中注重謙敬之分,如謙辭有“高齡”“拙見”等,敬辭有“令愛”“賜教”等。
B.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通常每首八句四聯,每一首的頸聯和尾聯必須是對仗句。
C.中華詩文浩如煙海,逐漸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對固定的詞語,如“汗青”指史冊,“青鳥”指信使,“瀚?!敝?/p>
大海,“陽”指山南水北。
D.舞臺說明是劇作者根據演出需要,提供給導演和演員的說明性文字。它交代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
物的服裝,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動作等。
【答案】D
【詳解】A.“高齡”是敬辭;
B.律詩的頷聯和頸聯慣例是對仗句;
C.“瀚海”指沙漠;
故選D。
以下兩幅書法作品均出自課文插圖,下列和它們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寧淡天下甲泉
丙
靜
子-
泊
百
湖
冬
眼
碧
致
曰
清
明
水
啟
泉
千
遠
四
功
志
秋
季
畫
詩
作品一作品二
A.作品一的內容出自東漢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作品一的落款“丙子冬日”與“元豐六年”“慶歷四年”的紀年方式相同。
C.作品二中“百眼清泉四季詩”是上聯,“一湖碧水千秋畫”是下聯。
D.作品二中的橫批“泉甲天下”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升的作用。
【答案】D
【詳解】A.諸葛亮為三國時期人;
B.后兩者(“元豐六年”“慶歷四年”)是按照皇帝的年號紀年,丙子是天干地支紀年法;
C.上下聯有誤,應是仄起平落,上下聯互換;
故選D。
請選出下列句子中錯誤的一項()
A.“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希望就在這屬于春天節(jié)氣“驚蟄”中破土而出。
B.“莫役生靈種楊柳,一枝枝折潘橋邊”,描繪的是祈愿祝福的折柳風俗。“折柳寄情”是中國人特有的詩詞
情懷。
C.“親射虎,看孫郎”,蘇軾的這首詞作中是借“射虎”來表現自己也和孫權一樣有雄才大略、意氣奮發(fā)。
D.“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果能中殿試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即“鼎
甲”,是樂比天高。
【答案】C
【詳解】C.“射虎”是少年孫權的行為,作者借孫權射虎的典故,表現了自己也有少年孫權一樣的狂氣與意
氣。本項“借,射虎,來表現自己也和孫權一樣有雄才大略”表述不當。
故選C。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節(jié)氣與古詩詞結合,新穎浪漫,彰顯濃濃中國風,網友紛紛稱贊“很
美很中國!”下列選項中節(jié)氣與詩句不符合的一項是
A.雨水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B.大暑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C.立秋——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D.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答案】B
【詳解】B.節(jié)氣與詩句不符合。“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表現得應是處暑,在每年公歷8月23日前后。
處暑以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雨量減少;作物成熟,開始秋收。而大暑,在7月22、23或24
日,一般是我國氣候最熱的時候。故選B。
《讀〈山海經〉》中“孟夏”是指農歷()
A.四月B.五月C.六月D.七月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明確:《讀〈山海經〉》中“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的意思是:孟夏的時節(jié)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
屋。孟夏是進入夏季的第一個月,即四月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巳表示,所指的月份是農歷。
故選Ao
“耳順”代指什么年紀?()
A.四十歲B.五十歲C.六十歲D.七十歲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論語》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故選C。
王國維描述的三種學術境界最初的一種是()
A.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B.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C.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題干中“三種學術境界,,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
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说谝痪骋病!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然遵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蓖鯂S描述的第一種境界為求學與立志之境界;第二境
界為求學與奮斗之境界;第三境界是求學與收獲之境界;
故選Bo
實戰(zhàn)演練
(2022?浙江嘉興?一模)轉眼間,同學們來到了官窯舊址,請你完成下面任務,獲取“西湖論劍”的通行證。
⑴“官窯”準備為2022杭州亞運會燒制一批紀念瓷器。根據1990年北京亞運會紀念瓷器底部“庚午”字樣,
請你推算2022年杭州亞運會紀念瓷器底部干支年份應是
(2)“心心相火”取自本次杭州亞運會宣傳用語,請寫出“火”的楷書簡體。
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
*般號由FFI
(3)下列短語中與“心心相火”結構一致的一項是()
A.亭臺樓閣B.斷橋殘雪C.直搗黃龍D,雙峰插云
【答案】⑴壬寅(2)融(3)D
【詳解】(1)考查文化常識。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
紀年方法。干支紀年法的組合方式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huán)配合,每個組合代表一
年,60年為一個循環(huán)。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個天干。地支就是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地支。根據題干知道1990年是庚午年,那么到2022
年是推后了32年,可以推算出2022年干支年份是壬寅。
(2)考查漢字演化常識。從篆文和隸書可以看出這個字是“融”,用楷書書寫即可。
(3)考查短語結構。“心心相融”是主謂短語。
A.不一致?!巴づ_樓閣”是并列短語。
B.不一致。“斷橋殘雪”是并列短語。
C.不一致。“直搗黃龍”是動賓短語。
D.一致。“雙峰插云”是主謂短語。
故選D。
(2022?浙江臺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散文詩,完成任務。
步16輕盈的口,站在諸多的節(jié)氣中,顯得爽心悅目。
她在悄悄提醒大家,脾氣火爆的風,體力已經漸漸不涉。
孩子們嚷嚷著,啃桃子,啃西瓜,齊心xi6力,啃掉最后的暑氣。
今天,看看究竟會是誰最先咬痛夏天的尾巴。
——徐繼東《二十四節(jié)氣》
(1)根據拼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步lu齊心xie
(2)加點字“部”在文中正確的讀音是()
A.jiB.ji
(3)口里應該填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
A.立秋B.秋分
【答案】⑴履協(2)B(3)A
【解析】⑴步履(1U):指腳步,也可指行走;注意“履”字的寫法。
齊心協(xi6)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注意“協”字的結構。
(2)不濟:指不如,不夠?!绑w力不濟”則指體力跟不上了,讀音為“ji”。讀“ji”往往是跟地名、姓名有關。
故選B。
⑶立秋: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13個節(jié)氣,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一般在每年公歷8月7或8日。進入秋季后,在
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開始向秋
季的少雨干燥氣候過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
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
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六個節(jié)氣,秋季第四個節(jié)氣。斗指酉;太陽達黃經180。;于每年的公歷9月22-24
日交節(jié)。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
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正如人們常所
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結合文段中的“脾氣火爆的風,體力已經漸漸不濟”和“啃掉最后的暑氣”可知,這時的氣候還較熱,所以應當
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
故選A?
(2022?浙江溫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關于求知中學建筑的命名,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葉適報告廳”取名源自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他生于浙江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
世稱水心先生。學校文學社“水心”和社刊《水心》都與他相關。
B.“落紅軒”的命名取自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龔自珍是浙江杭州人,清朝思想
家、文學家,他的詩文洋溢著愛國熱情。
C.宋朝謝靈運在浙江寫了很多山水詩。浙江山水與謝靈運互相成就,所以學校取謝靈運的字“靈運”命
名“靈運樓”,以示紀念和尊崇。
D.行知樓得名于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此樓名旨在教導學生要知行合一,
知識與實踐缺一不可。
【答案】C
【詳解】此題考查文學常識。
C.有誤,謝靈運是南北朝時期的詩人,此項中“宋朝”說法不正確。
故選Co
(2022?浙江金華?統(tǒng)考二模)天高地迥,萬物欣然,節(jié)氣踏著華夏五千年的足跡而來。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們東
方人智慧的結晶。立夏,四月節(jié)?!稓v書》云:“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币?/p>
下詩句中,描寫“立夏”節(jié)氣的是()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C.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D.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
A.句意: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描寫的是早春時節(jié)的景象,
并非“立夏”,與題干不符;
B.句意:海棠花已經凋謝了,柳絮也已飄落盡了。使人困倦的初夏已經來臨,白天也漸漸長起來了。描寫
的是初夏景象,符合“立夏”的時間;
C.句意:如今遠在邯鄲的客店里遇到冬至佳節(jié),只能抱著膝坐在孤燈前,與影子相伴。描寫的是冬至時節(jié),
與題干不符;
D.句意:聽說每到新年茶農采茶進山里,蟄蟲都被驚動春風也開始吹起。描寫的是驚蟄世界的景象,與題
干不符;
故選B。
(2022?浙江杭州?統(tǒng)考一模)歷代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以詩贈友,成就了一段段千年傳頌的佳話。下列詩
作題目中對畫線人物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張籍
B.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柳宗元
C.黃庭堅《省中烹茶懷子瞻用前韻》一蘇軾
D.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陳亮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B.《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指以詩相答,“樂天”指白居易,“見贈”,送給(我)。因此,《酬樂天
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贈給白居易的詩,B項中“柳宗元”表述有誤。
故選B。
(2022?浙江杭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探源頭:食之器】
器字女豈鼎鼎
形形
1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
“鼎''是烹煮肉和盛貯肉“鼎”原是烹煮之器,后發(fā)展為統(tǒng)治階級表示尊嚴的廟堂禮器,是政權
器字
類的器具,從三代到秦漢的象征,也引申為“鼎沸”之義,用來形容局勢不安定或嘈雜,又因“鼎”
用用
延續(xù)兩千多年。很重很大,又有“盛大”之義。
器字用蒿尊尊
形形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
“尊''是商周時代中國的
器字“尊”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中下部是一雙手,上部是一個大酒杯或酒
一種大中型盛酒器,盛行
用用瓶,是赤誠獻酒的意思,其本義是“酒器”,后引申為“尊重”。
于商代至西周時期。
根據上表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鼎”的字形演化和“鼎”的形態(tài)來看,“鼎”是一個象形字。
B.“大名鼎鼎”中的“鼎”字是“盛大,的意思。
C.古籍里常見“尊公”一詞,有時寫作“令尊”,是稱己方父親的敬詞。
D.漢字在形體演變過程中遵循由繁到簡、由不規(guī)范到規(guī)范的規(guī)律,字義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在不斷豐富。
【答案】C
【詳解】考查古代文化知識和信息獲取。
C.“令尊”應是“對對方父親的敬稱”,不是稱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父親的稱謂是“家父”。故本項表述錯誤。
故選Co
(2023?浙江?模擬預測)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
A.戊B.戌C.成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題,需要有一定的文學常識積累。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個天干,
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文字記序符號,循環(huán)使用。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戊”排第
五位;
故選Ao
(2023?浙江金華?校聯考一模)以下哪一項已不是“青春年華”()
A.弱冠之年B.豆蔻之年C.及笄之年D.花甲之年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A.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歲;
B.豆蔻之年指女子十三四歲;
C.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歲;
D.花甲之年指六十歲的老人;
故選D。
(2023?浙江臺州?統(tǒng)考一模)小文在閱讀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的《向天臺》時,做了批注,你認為哪一項
批注有誤()
A.【原文】《真誥》說:“(天臺山)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當斗牛之分,上應臺宿,故日天
臺?!?/p>
【批注】天臺山的“臺”念團,這個讀音與天上的星宿有關。
B.文中引用徐霞客《游天臺山日記》原文首句:癸丑之三月晦
【批注】“癸丑”采用的是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三月晦”是指農歷三月的最后一天。
C.【原文】曹景宗曾受命出兵北魏,大敗魏將楊大眼于準水。在武帝華光殿慶功宴上,沈約等大臣以“映”
韻聯句賦詩,輪到曹氏僅余“競”“病”兩字,大家無不為他犯難。
【批注】偶數詩句尾字只能用“競”“病”兩字,難哉!難哉!
D.【原文】太子晉王子喬“趕上了詩書禮樂的教化;,樂,在那個時代純屬道器,是人生精神完的必修課?!?/p>
【批注】我國古代有“六藝”之說,包含了詩、書、禮、樂、射、御,“射”就是《醉翁亭記》中“射者中”
的“射”。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識記。
D.“六藝”中的“射”指的是射箭技術,《醉翁亭記》中“射者中”的“射”指的是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
故選D。
(2023?浙江金華校聯考一模)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鄉(xiāng)》《社戲》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
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鄉(xiāng);“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中的“廟堂”指朝廷;“低僂提攜”分別
指老人與小孩。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為人所稱頌,如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
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
D.“特別想念那東坡的月光,夢想跟隨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沒有同稼軒一般的才華,挑燈看劍咱有
的是擔當“,歌詞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蘇軾、陸游、辛棄疾。
【答案】C
【詳解】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和辨析。
C.有誤,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韓愈、柳宗
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范仲淹不在“唐宋八大家”之中;
故選C。
(2023?浙江臺州?統(tǒng)考一模)下剛關于節(jié)日習俗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吃”是節(jié)日習俗中一個亙古的話題: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湯圓,寓意“團團
圓圓
B.“喝”是節(jié)日習俗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八月十五喝雄黃酒,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九九重陽節(jié)飲菊花酒,
表達對延年益壽的期盼。
C.節(jié)日習俗中有許多的約定俗成的活動,元宵節(jié)賞花燈,舞獅子;清明節(jié)掃墓、踏青;端午節(jié)賽龍舟。
D.節(jié)日習俗常與傳說故事相關聯:寒食節(jié)的吃生食與介子推的傳說說有關,中秋節(jié)的親人團聚則與牛
郎織女、吳剛伐桂的傳說有關。
【答案】C
【詳解】A項錯誤,改為:“吃”是節(jié)日習俗中一個亙古的話題: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
吃月餅,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B項錯誤,改為:“喝”是節(jié)日習俗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八月十五喝桂花
酒,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九九重陽節(jié)飲菊花酒,表達對延年益壽的期盼;C項正確;D項錯誤,改為:節(jié)日
習俗常與傳說故事相關聯:中秋節(jié)的親人團聚則與嫦娥奔月的傳說有關,與牛郎織女的故事有關的節(jié)日是
七夕節(jié)。
(2023.浙江臺州.統(tǒng)考一模)下列是某同學搜集的文化常識,說法垂牛的一項是()
A.《論語》中有不少語句逐漸演化并固定為成語,至今仍活躍在現代漢語中,如“溫故知新”“舍生取義”“不
恥下問”。
B.“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中的“節(jié)”是符節(jié),符節(jié)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
C.“社稷”常用來作為國家的代稱,“桑梓”代指家鄉(xiāng),“廟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冊。“晉太元中”
的“太元”是年號;《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謚號。
D.我國古代的年齡也有特定的稱謂:總角和垂髯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答案】A
【詳解】考查對文化常識的掌握。
A.有誤,“舍生取義”出自《孟子》,不是《論語》;
故選Ao
(2022?浙江臺州.統(tǒng)考一模)普通的時間都熔鑄了中國人對自然時空的浪漫思考。二十四節(jié)氣,是國人驕傲,
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
(1)請根據古詩詞內容,為其匹配正確的節(jié)氣。(填序號)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B.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C.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D.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陸游《時雨》
雨水立夏立秋
⑵請寫出點明“白露”這一節(jié)氣的連續(xù)兩句古詩:,。
(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結合詩歌內容,分析“谷雨”這一節(jié)氣的特點及詩人的情感。
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其一)
[北宋]黃庭堅
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答案】⑴BAC
(2)示例1: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示例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3)正值暮春三月,風吹雨洗,滿城落花。一個“洗”字,道出了“谷雨”降雨充足(春雨綿綿/降雨量大)的特
點。不知道在東城外共飲清明酒,和坐在西窗下共飲谷雨茶比起來,哪種更愜意,語調自然,充滿了閑情
逸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恬淡悠閑。
【詳解】(1)本題考查二十四節(jié)氣特點。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意思是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
立在它的上頭。描寫的是明媚的初夏風光,是立夏節(jié)氣。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表示告別春天,是夏
天的開始。
B.“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意思是春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描寫的是雨水
節(jié)氣。雨水,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2個節(jié)氣。雨水節(jié)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降雨量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
C.“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意思是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呀!描寫的是立秋節(jié)氣。立秋
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墓?jié)點。
D.“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意思是家家戶戶吃著麥粒和豆煮的飯,處處都飄蕩著采菱女采菱的歌聲。這
兩句交代了芒種時節(jié)的美食。芒種的味道,已經開始在餐桌上彌漫開來,讓人垂涎欲滴。
故①選B;②選A;③選C。
(2)本題考查詩詞積累。古詩內容要能點明“白露”這一節(jié)氣。
示例1:秋風白露沾人衣,壯心凋落奪顏色。
示例2: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3)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情感的把握。
“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意思是柳絮紛飛,蛛絲游動,正值暮春三月,風吹雨洗滿城落花。通過
一個“洗,,字可以看出降雨量大,可以洗盡滿城的落花,體現了“谷雨”降雨充足(春雨綿綿/降雨量大)的特
點。
“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意思是不知道在東城外共飲清明酒,比起坐在西窗下面共飲谷雨茶怎么
樣。谷雨時節(jié),詩人飲酒品茶,敲詩吟句,可以看出詩人此時充滿了閑情逸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恬淡閑
適。
(2022?浙江湖州?統(tǒng)考一模)91班同學將開展“尋找身邊的文化美”活動。小語準備去儒學館開啟尋美之旅。
⑴小語拍攝的“四書”圖片不完整,另兩本書應該是《》》。
(2)小語在活動中想向那些大學生們求助,卜面微信群,你認為選哪個合適?()
A.豆蔻年華B.總角之戀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園區(qū)的綠色生態(tài)與空間美學構建
- 科學實驗教學策略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 跨行業(yè)整合探索農業(yè)生產與新興技術的融合路徑研究報告
- 現代學校環(huán)境教育的挑戰(zhàn)與機遇
- 游戲化教學在科技教育中的策略與成效
- 2025年石家莊財經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跨領域合作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未來發(fā)展
- 智能設備操作的安全教育與風險評估
- 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以勞動技能教育為切入點
- 跨學科視角下的學校思教團隊發(fā)展策略
- 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內容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可研報告
- 經顱磁刺激增強定神狀態(tài)的研究
- 會陰切開傷口裂開的護理查房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擇題100題(含答案)
- 2024年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食堂餐廳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標)
- Creo-7.0基礎教程-配套課件
-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數學計算題練習題(及答案)100解析
- 超聲科質量控制制度及超聲科圖像質量評價細則
-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力和機械》章節(jié)練習(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