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4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黑龍江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4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黑龍江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4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黑龍江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4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黑龍江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4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

注意事項:

L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發(fā)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和未知風險,當面對各種突如其來

的“天災”和“人禍”時,城市的脆弱性便難以掩飾?;诠舶踩w系框架構建的安全韌性城市,使城

市能有效地抵御內外部風險對城市運行的沖擊和壓力,在遭受重大災害后仍然維持其基本結構和功能,并

能在災后迅速恢復和調整,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安全韌性城市是指在逆變環(huán)境中具備耐受、適應和迅速恢復能力的城市,其構建的理論基礎是公共安

全體系(圖1),基于公共安全體系理論,結合安全韌性城市的承受、適應、恢復等關鍵特征,可提煉公

共安全事件、城市承災系統(tǒng)、安全韌性管理三個維度構成“城市安全韌性三角形分析模型”(圖2),進

而延伸出構建安全韌性城市的研究框架,其包含風險識別、狀態(tài)評估、規(guī)劃響應、策略制定四個方面內容。

在風險識別中對影響城市系統(tǒng)的公共安全事件風險進行判斷,通過分析實現(xiàn)對風險的識別和預警;隨后對

城市受災系統(tǒng)的脆弱性和韌性程度進行狀態(tài)評估,測度城市面臨的風險和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類型、強度、

范圍和空間分布;再通過規(guī)劃響應在安全韌性管理中突出強調應急能力評估、業(yè)務可持續(xù)性和韌性資源的

合理分配,編制出面向不確定性事件的規(guī)劃,最后制定出可以提高城市韌性的策略,實現(xiàn)安全韌性城市在

公共安全事件前后“抵御一吸收一適應一恢復一學習”的響應流程閉環(huán)。

應急管理

監(jiān)

圖1公共安全體系框架圖

圖2城市安全韌性三角形分析模型

在數(shù)字技術快速發(fā)展背景下,融合新興科技手段的“智慧安全韌性城市”理念值得被進一步推廣?!爸?/p>

慧安全韌性城市”運用先進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

術,開展城市的全方位物聯(lián)網(wǎng)監(jiān)測、評估與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對各類公共安全事件的治理能力,編織

全方位、立體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網(wǎng),保障城市安全發(fā)展。

(摘編自范維澄《以安全韌性城市建設推進公共安全治理現(xiàn)代化》)

材料二: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包括極端高溫、極端暴雨、極端干旱等各種極端天氣呈現(xiàn)持續(xù)性、破紀錄、復合

性和群發(fā)性的新特征。極端天氣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災害風險,而城市固有的熱島效應和密集效應,使得城市

地區(qū),尤其是大城市、超大城市更容易遭受極端天氣的威脅和影響。極端天氣的形成,是一個多要素互動

關聯(lián)的復雜因果系統(tǒng),應對極端天氣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工程。韌性城市系統(tǒng)能增強城市在逆變環(huán)境中承受、

適應和迅速恢復的能力。因此,加快建設韌性城市,因地制宜、因災制宜,不斷提高城市應對極端高溫、

極端嚴寒、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的治理能力,是擺在全球各大城市政府面前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

城市政府依靠扎實有效的數(shù)據(jù)分析、風險排查、調查研究、綜合評估,做到對極端天氣知己知彼,是

提高城市韌性應對極端天氣的首要基礎。城市政府要著眼于歷史、現(xiàn)在、未來,對數(shù)百年以來自己城市發(fā)

生過的高溫、干旱、暴雨、臺風等異?;驑O端天氣的歷史信息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并將災害發(fā)生的頻度、強

度等數(shù)據(jù)落在城市地理空間上,科學分析、總結歸納和系統(tǒng)掌握城市極端天氣或異常氣候發(fā)生演變的時空

規(guī)律,對城市可能發(fā)生的極端天氣類型、可能造成的各項損失,以及應對過程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做出準確的

風險評估,針對最有可能發(fā)生的極端天氣、最可能受損的地理單元和社會群體,制定最高效的物資儲備方

案和應急預案等各類治理方案。

提高城市建筑、生命線工程系統(tǒng)、災害防御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防災安全性能,增強城市應對極端

天氣的“硬實力”。大中城市政府一方面要優(yōu)化布局城市綠地、公園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全方位打造親自然

的綠色經(jīng)濟體系,加大維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從根源上減少污染、脫碳化、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另一方面,

高度重視“氣候融資”建設,加大城市各類道路橋梁隧道、老舊建筑物、老舊小區(qū)、地下管網(wǎng)等生命線設

施的更新改造,在建筑物和基礎設施中使用抗風、抗洪、抗旱、抗震等技術,提高硬件設施的本質安全水

平。同時,綜合利用遙感、人工智能、數(shù)字信息技術等,加大城市數(shù)字動態(tài)感知體系的布局和建構,平時

就要及時感知、掌握重大設施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確保在遭受極端天氣災害襲擊時保持“銅墻鐵壁”。

科技支撐、動態(tài)監(jiān)測、精準預報、及時預警,是應對各種極端天氣災害的不二法門。有效防范極端高

溫、極端嚴寒、特大暴雨等,離不開“高精尖”的災害信息數(shù)據(jù)分析和動態(tài)模擬以及預警預報。城市政府

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高城市的應變性和應急響應能力,如利用物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技術收集和分析氣象數(shù)

據(jù),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和預測,及時預警預報極端天氣。這些系統(tǒng)可以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廣播

電視等渠道將警報信息全面?zhèn)鬟f給市民,讓市民第一時間獲得可能發(fā)生極端天氣災害的關鍵信息,為企事

業(yè)單位和民眾個體的防災應急決策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摘編自陶希東《建設韌性城市:應對極端氣候的重要策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安全韌性城市以公共安全體系為理論基礎,具備承受、適應、恢復的能力,能有效應對城市發(fā)展過程中

遇到的“天災”和“人禍”。

B.“智慧安全韌性城市”利用新興數(shù)字技術強化城市韌性,使公共安全網(wǎng)絡覆蓋整個城市,對各類公共安

全事件具有更強的治理能力。

C.極端天氣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災害風險,帶來熱島效應和密集效應,使城市受到威脅和影響,建設韌性城市

是應對極端天氣的重要策略。

D.提高城市韌性以應對極端天氣,城市政府首先要進行有效的數(shù)據(jù)分析、風險排查、調查研究、綜合評估,

制定各類高效的治理方案。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樣論述韌性城市建設,材料一指向公共安全事件,材料二則聚焦極端天氣,前者涉及范圍更廣。

B.風險識別、狀態(tài)評估、規(guī)劃響應、策略制定四項內容前后承接,應按順序進行,不可顛倒。

C.建設韌性城市,城市政府要考慮自己城市和所受災害獨特性,制定符合城市實際情況的方案。

D.優(yōu)化布局城市綠地、公園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能解決根源問題,其重要性高于“氣候融資”建設。

3.下列選項,不屬于建設“韌性城市”做法的一項是()

A.上海電信通過“千兆光網(wǎng)+5G專網(wǎng)、超大流量套餐”等品質網(wǎng)絡與優(yōu)質服務入駐校園,賦能大學智慧校

園建設,為高校學生們帶來各種新奇豐富的體驗。

B.倫敦于2021年發(fā)布倫敦風險登記冊,通過背景分析、災害識別和定位評估、風險分析、風險應對方法、

監(jiān)測和回顧等步驟對倫敦的主要風險進行評估和識別。

C.北京加快構建由氣象衛(wèi)星與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共同組成的雨情水情監(jiān)測預報三道防線,以及水

文水動力學模型組成的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智慧化防洪指揮調度體系。

D.紐約政府制定新的建筑韌性設計指南,對全市5個行政區(qū)的老建筑進行加固系統(tǒng)、抬高房屋、置換空間、

異地搬遷等多方式改造,同時提高新建建筑的防洪標準和防風韌性。

4.下列對材料一中圖1和圖2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fā)事件可能給人、物或系統(tǒng)帶來災害性破壞。

B.應急管理有多種人為干預手段,在災害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發(fā)揮作用,減輕災害的影響和危害。

C.城市承災系統(tǒng)是在“承災載體”基礎上提煉出來的,體現(xiàn)了安全韌性城市適應、恢復的關鍵特征。

D.“抵御一吸收一適應一恢復一學習”是安全韌性城市響應公共安全事件的全過程,貫穿事件始終。

5.數(shù)字技術在應對極端天氣的韌性城市建設中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請結合材料二加以概括。

【答案】1.C2.D

3.A4.C

5.①利用數(shù)字技術,可以科學分析、總結、掌握極端氣候演變規(guī)律,做出準確風險評估。

②利用數(shù)字技術,可以加大城市數(shù)字動態(tài)感知體系的布局和建構,強化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硬實力”。

③利用數(shù)字技術,可以對災害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精準預報、及時預警,提高城市的應變性和應急響應能力。

④利用數(shù)字技術,可以將警報信息全面?zhèn)鬟f給受眾,為他們的防災應急決策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帶來熱島效應和密集效應”錯誤,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一段第二句“城市固有的熱島效應和密集效

應”可知,熱島效應和密集效應并不是極端天氣帶來的,而是城市本來就有的。

故選C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結構、觀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其重要性高于'氣候融資’建設”錯誤,于文無據(jù)。材料二第三段提出“增強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硬

實力'”,具體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優(yōu)化布局城市綠地、公園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另一方面,高度重視'氣

候融資’建設”,原文在這兩方面沒有進行比較,不能得出“重要性高于”的結論。

故選Do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韌性城市”的定義在材料一第二段:在逆變環(huán)境中具備耐受、適應和迅速恢復能力的城市。包括公共安

全事件、城市承災系統(tǒng)、安全韌性管理三個維度,風險識別、狀態(tài)評估、規(guī)劃響應、策略制定四個方面內

容。

A.屬于企業(yè)助力建設大學智慧校園,不屬于韌性城市建設行為。

B.倫敦城市建設的風險評估,符合建設“韌性城市”的風險識別等內容。

C.北京城市智慧化防洪指揮調度體系,屬于建設“韌性城市”的城市承災系統(tǒng)維度。

D.紐約政府制定新的建筑韌性設計指南,屬于安全韌性管理維度。

故選Ao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圖表的能力。

C.“體現(xiàn)了安全韌性城市的適應、恢復的關鍵特征”錯誤,不能體現(xiàn)“恢復”的特征。圖2中的“城市承

災系統(tǒng)”包括冗余性、多樣性、多網(wǎng)絡連通性、適應性,而“恢復力”屬于“安全韌性管理”。

故選Co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并將災害發(fā)生的頻度、強度等數(shù)據(jù)落在城市地理空間上,科學分析、總

結歸納和系統(tǒng)掌握城市極端天氣或異常氣候發(fā)生演變的時空規(guī)律,對城市可能發(fā)生的極端天氣類型、可能

造成的各項損失,以及應對過程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做出準確的風險評估”,“大數(shù)據(jù)分析”屬于“數(shù)字技術”,

提煉體現(xiàn)作用的要點就是“科學分析、總結歸納和系統(tǒng)掌握”“時空規(guī)律”“做出準確的風險評估”。

材料二第三段“增強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硬實力’”部分,“綜合利用遙感、人工智能、數(shù)字信息技術

等,加大城市數(shù)字動態(tài)感知體系的布局和建構,平時就要及時感知、掌握重大設施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

確保在遭受極端天氣災害襲擊時保持‘銅墻鐵壁’”,“遙感、人工智能、數(shù)字信息技術”屬于“數(shù)字技

術”,提煉體現(xiàn)作用的要點就是“加大城市數(shù)字動態(tài)感知體系的布局和建構”“增強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

‘硬實力’”。

材料二第四段“科技支撐、動態(tài)監(jiān)測、精準預報、及時預警,是應對各種極端天氣災害的不二法門。有效

防范極端高溫、極端嚴寒、特大暴雨等,離不開‘高精尖’的災害信息數(shù)據(jù)分析和動態(tài)模擬以及預警預報。

城市政府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高城市的應變性和應急響應能力”,“災害信息數(shù)據(jù)分析和動態(tài)模擬以及

預警預報”屬于“數(shù)字技術”,提煉體現(xiàn)作用的要點就是“動態(tài)監(jiān)測、精準預報、及時預警”“提高城市

的應變性和應急響應能力”。

材料二第四段“這些系統(tǒng)可以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廣播電視等渠道將警報信息全面?zhèn)鬟f給市

民,讓市民第一時間獲得可能發(fā)生極端天氣災害的關鍵信息,為企事業(yè)單位和民眾個體的防災應急決策提

供數(shù)據(jù)支撐”,“系統(tǒng)可以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廣播電視等渠道”屬于“數(shù)字技術”,提煉

體現(xiàn)作用的要點就是“將警報信息全面?zhèn)鬟f給受眾”“防災應急決策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知音

唐風

翠微山下,驛路道旁,兩間茅屋,一面酒旗。

茅屋是個小店,夫妻店,只賣三樣東西,清面,醬肉,百花酒。

客人都是趕腳的旅人,一落座,免費的大碗茶咕咚咕咚幾口,夏祛暑冬生暖。男人切一斤肉,打半壺

酒,勞乏盡去,喊一聲:“好酒好肉?!贝蛸p,跨馬,絕塵而去。女人便一碗清面,吃得粉面生津,暖意

洋洋,萬福謝過,兩聲鞭響,車咿咿呀呀被夫妻眺望成一個黑點,消失在驛路盡頭。

這日,閑暇無客。小五樂呵呵對老婆夸耀:“瞧瞧,咱鹵的肉,咱釀的酒,哪個不說好。夏祛冬生暖,

一碗酒下去,母羊羔都能斗惡狼。”

婦人一撇嘴:“我的清面,淡雅鮮香,哪個吃過的夫人小姐不夸,嘖嘖,連湯都不剩一口呢?!?/p>

驛路空闊,四野幽靜,山上又隱隱傳來琴聲。

夫妻二人頓時閉了嘴,這撫琴的人是店里唯一的???,三年了日日下來打酒,愛吃店家的清湯面,如

此常客卻是從不曾夸過一句酒好面好。

小五悴悻道:“撫琴的大都是酸臭文人,哪知酒肉之妙,更不懂世故人情。”

婦人低低道:“難不成其他客人都是饑不擇食,疲乏饑餓才覺得咱的酒飯香。”

二人不語,琴聲入耳,高高低低,悠悠揚揚。

總比四下寂靜要好,小五想。

鳥鳴喚出了晨曦,春花爛漫,薄霧流紗,山上下來一個文士,青衣藍衫,身背琴囊。

幾聲叩門,一聲輕喚。

“誰?。窟@么早?!薄暗昙?,伯牙多有打擾?!薄芭?,你呀。”

老面孔,舊相識,小五開門迎客。

“店家哥,我今日學成出山,專程來吃碗面,喝杯酒,與您告別?!?/p>

“恭喜先生,賀喜先生,想起來先生光顧小店三年有余了。”

“正是,正是!”伯牙舉目望向翠微山,云霧飄繞蒼山滴翠,看不見山頂那幾棟茅屋。

說話間,婦人已端上來,一碗面,一壺酒,一盤肉,兩個杯。

沒等伯牙開口,婦人先說話了:“先生,清面就酒終顯寡淡,今日酒肉是我們夫妻奉送的,權為先生

踐行?!?/p>

小五陪伯牙落座。婦人斟酒。

幾杯下肚,小五慨嘆,伯牙唏噓。

小五問:“先生,酒如何?”婦人也忙插嘴:“先生,面如何?”

“酒是多情酒,好酒;面是陽春面,好面?!狈驄D二人緊盯伯牙的臉,充滿了期冀,只見伯牙并不再

言語,起身打開琴囊,抽出古琴:“臨別無以為贈,今撫琴一曲,聊表寸心。”

琴聲起,時而婉轉千尋,時而珍珠玉盤,伯牙時而慢捻輕攏,時而十指翻飛。小五夫婦肅立垂聽,只

覺得不似往常隱約遙遠,如今聲聲入耳,倒是敞亮了許多。

曲畢,夫妻拊掌稱贊。伯牙告辭,夫妻倆依依送別,伯牙走入兩雙眼眸深處,消失不見。

花紅幾度,這日秋高氣爽,一乘官轎停在店前。小五出迎,官轎下來一人氣度不凡,小五定睛一瞧,

居然是翠微山學琴的伯牙。

一碗面,一壺酒,一盤肉,兩個杯。

小五慨嘆,伯牙唏噓。

“三年學琴,五載歷練,終讓我得遇鐘子期,千曲易得,知音難覓,我如此幸運,真不敢再奢求什么

了?!?/p>

“先生,子期是博學多才的高人?”“不是?!?/p>

“賢德智慧的雅士?”“不是。子期乃山中樵夫。”

“是了,知音與高低貴賤學識無關,所不同的是人心罷了?!毙∥鍝]手,“取桃花酒來?!薄跋壬?/p>

嘗,與前者可有不同?!?/p>

伯牙小杯淺抿,回味良久,復又飲一杯,再取先前之酒,眉間凝重舒展變幻,恍然有所悟,一揖到地:

“店家所言堪稱金玉,我飲酒三年,直覺四時不同,其香各異,今日蒙受點化,果覺酒中乾坤奧妙無窮。”

“先生謬贊,愧不敢當!”小五道,“先生高山流水,天下愚人不識。小可之酒春醞桃花,夏釀青荷,

秋有金桂,冬選梅花,四時陰陽,合秋藏冬發(fā),春醒夏成,一如先生之高曲,泰山巍巍,流水湯湯,幾人

能知?”

“妙!”伯牙贊道,“必以此言,言與子期,撫琴飲酒,幸甚至哉。”月余后,伯牙尋子期不遇,子

期墓前,摔破琴拉斷弦,永不鼓琴。

翠微山下,又結一廬,主人青衣藍衫,與驛路店家種桃植蓮,春醞夏釀,與酒為伍,盡得杜康法門。

店家小五深嘆:“世間少了個琴師,我的百花美酒多了個知音?!?/p>

其婦憤憤:“終有一日,我的清面也會遇到它的鐘子期。”

(選自《小小說月刊》,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店家小五對伯牙“酸臭文人”“更不懂世故人情”的評論,說明他開始時對伯牙這類清高的文人雅士不

屑一顧。

B.同樣都是“一碗面,一壺酒,一盤肉,兩個杯”,但兩次對飲,小五“慨嘆”和伯牙“唏噓”心境有

所不同。

C.伯牙兩次與店家小五對飲并對百花酒進行評價,第一次并未品出酒中奧妙,第二次經(jīng)“點化”,方知酒

中奧妙。

D.“知音與高低貴賤學識無關,所不同的是人心罷了",小五的話說明知音在于人的心意相通,與身份、

學識無關。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是真實的歷史,而他與店家小五的交往則是藝術的虛構,小說做到了真實性與虛構

性的統(tǒng)一。

B.小說并未直接描寫鐘子期,但他對情節(jié)發(fā)展有重要作用,他是伯牙尋覓到的知音,他的去世使伯牙摔琴

斷弦轉而釀酒。

C.小說最后以“終有一日,我的清面也會遇到它的鐘子期”收束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也與題目“知音”

形成了照應。

D.小說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寫店家的酒好面好,趕腳旅人和伯牙的評價是側面描寫,小五夫婦的閑

聊是正面描寫。

8.小說在語言方面很有特點,請簡要分析。

9.小說中有多處環(huán)境描寫,請結合全文談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答案】6.A7.D

8.①語言簡練,常常幾個短句連用,節(jié)奏感強,有畫面感。

②文言化的語言符合歷史小說的情境,用詞文雅,具有歷史韻味。

③語言風格清新淡雅,具有古典美。

9.①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開頭對翠微山下茅屋的描寫“翠微山下,驛路道旁,兩間茅屋,一面酒旗”,

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和環(huán)境。

②襯托人物形象:翠微山“云霧飄繞蒼山滴翠”的環(huán)境村托了伯牙雅士的形象。

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下文做鋪墊:“驛路空闊,四野幽靜,山上又隱隱傳來琴聲”引出了伯牙的出場;“鳥

鳴喚出了晨曦,春花爛漫,薄霧流紗”點出伯牙學成出山是在春季,“花紅幾度,這日秋高氣爽”點出伯

牙五年后歷練歸來是在秋天,這為下文伯牙品出四時之酒的差異做鋪墊。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說明他開始時對伯牙這類清高的文人雅士不屑一顧”錯誤,這與后文小五對伯牙的態(tài)度以及對知音的

理解等都不相符,結合前文伯牙作為??停陙聿辉滟澗坪妹婧?,因此小五“悻悻”,可知這里只是

小五的埋怨不滿。

故選A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D.“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寫店家的酒好面好……小五夫婦的閑聊是正面描寫”錯誤,小說沒有正面

描寫店家的酒和面如何好,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表現(xiàn),趕腳旅人和伯牙的評價以及小五夫婦的閑聊都是側

面描寫。

故選D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語言特色的能力。

根據(jù)“瞧瞧,咱鹵的肉,咱釀的酒,哪個不說好。夏祛冬生暖,一碗酒下去,母羊羔都能斗惡狼”“翠微山

下,又結一廬,主人青衣藍衫,與驛路店家種桃植蓮,春醞夏釀,與酒為伍,盡得杜康法門”可知,本文語

言簡練,卻又蘊含著深沉的智慧。作者善于運用短句,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恰到好處,簡潔而富有力量。

這樣的語言風格,使得小說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如行云流水,暢快淋漓。不僅如此,這種簡練的語言還富有

畫面感,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中,親眼目睹伯牙失知音之后的頓悟。

根據(jù)“先生高山流水,天下愚人不識。小可之酒春醞桃花,夏釀青荷,秋有金桂,冬選梅花,四時陰陽,合

秋藏冬發(fā),春醒夏成,一如先生之高曲,泰山巍巍,流水湯湯,幾人能知?”可知,本文在文言化的表達

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古典文化的精髓。用詞文雅,既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又使得整部小說充滿

了歷史韻味。這種文言化的語言,不僅符合歷史小說的情境,更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古

樸典雅的美感。

根據(jù)“翠微山下,又結一廬,主人青衣藍衫,與驛路店家種桃植蓮,春醞夏釀,與酒為伍,盡得杜康法門”

可知,整個小說的語言風格清新淡雅,猶如一幅水墨畫,淡雅中透露著古典美。這種美,既體現(xiàn)在對人物

形象的刻畫上,也體現(xiàn)在對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中。無論是描繪山水風景,還是敘述伯牙的事件,作者都能用

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詩意和美感的世界。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開頭“翠微山下,驛路道旁,兩間茅屋,一面酒旗”,翠微山下,一片靜謐的鄉(xiāng)村風光展現(xiàn)在眼前。驛路

道旁,兩間古樸的茅屋靜靜地矗立著,一面酒旗在風中輕輕飄揚。這是對翠微山下茅屋的描寫,點明了故

事發(fā)生的地點和環(huán)境。

翠微山云霧飄繞,蒼山滴翠,仿佛一幅水墨畫卷。山間草木蔥蘢,鳥語花香,清幽的環(huán)境襯托出伯牙雅士

的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品質。

“驛路空闊,四野幽靜,山上又隱隱傳來琴聲”,這一處景物描寫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故事逐漸展開。驛路

空闊,四野幽靜,山上又隱隱傳來琴聲,引出了伯牙的出場。

“鳥鳴喚出了晨曦,春花爛漫,薄霧流紗,山上下來一個文士,青衣藍衫,身背琴囊”,鳥鳴喚出了晨曦,

春花爛漫,薄霧流紗。這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畫卷,也是伯牙學成出山的季節(jié),點出伯牙學成出山是在

春季。

“花紅幾度,這日秋高氣爽”點出伯牙五年后歷練歸來是在秋天。伯牙歷練歸來,他的心境也如同這秋日

的晴空,清澈明朗。這五年的歷練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百態(tài),也為他后來品出四時之酒的差異做下

了鋪墊。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瑜至,謂權曰:“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jù)江東,地方數(sh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yè),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北土未平,馬超、韓遂尚在

關西,為操后患;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睓嘣唬骸袄腺\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shù)雄已滅,惟

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

與此案同!”是夜,瑜復見權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

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瑜得精兵

五萬,自足制之,愿將軍勿慮!”權撫其背曰:“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

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節(jié)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

材料二:

赤壁之戰(zhàn),操之必敗,瑜之必勝,非一季也。舍騎而舟,既棄長而爭短矣。操之兵眾,眾則驕,瑜之

兵寡,寡則奮,此其一也。操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操之破紹,非戰(zhàn)而勝也,固守以考紹之師而乘其

敝也,以此施之于吳則左矣;吳憑江而守,矢石不及,舉全吳以饋一軍,而糧運于慮之地,愈守則兵愈增、

糧愈足,而人氣愈壯,欲老吳而先自老,又其一也。北來之軍二十萬,劉表新降之眾幾半之而恃之以為水

軍之用新的之志不堅而懷土思散以各歸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眾又素未有遠征之志者也,故黃蓋之火一熟

而人皆駭散,荊土思歸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積此數(shù)敗,而瑜之明足以見之;即微火攻,持之數(shù)月,而操

亦為官渡之紹矣。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劉表新降之眾A幾半之B而恃之以為水軍C之用D新附之志不堅E而懷土思散F以各歸其故地者G近而易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烈,指“功業(yè)”,與《過秦論》中“奮六世之余烈”的“烈”意思相同。

B.徒,指“一類人、一伙人”,與前文中“徒忌二袁”的“徒”意思不同。

C.端,指“原因、起因",與成語“首鼠兩端”中的“端”字意思不同。

D.老,指“使困乏”,與后文“欲老吳而先自老”中的“老”意思都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瑜認為曹操來攻打東吳是自尋死路,孫權不應該投降曹操,而應該替漢王朝除去這個亂臣賊子。

B.孫權非常認同周瑜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并借機向眾人表明了自己與曹操勢不兩立的堅決態(tài)度。

C.孫權覺得手下的將領和官吏很多人都和他的想法不一致,只有周瑜和子敬是上天派來贊同他的意見的。

D.王夫之認為曹操想趁著打敗袁紹形勢攻下荊、吳,但如果他用對付袁紹的辦法對付東吳則是錯誤的。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

(2)即微火攻,持之數(shù)月,而操亦為官渡之紹矣。

14.周瑜和王夫之認為曹操必敗的原因有哪些相同之處?請簡要概括。

【答案】10.BDE

11.B12.C

13.(1)子布、元表那些人各自顧念妻子兒女,抱持著個人打算,非常令我失望。

(2)就算沒有火攻,僵持幾個月,那么曹操也就成了官渡之戰(zhàn)中的袁紹了。

14.①曹軍不善舟戰(zhàn),東吳占據(jù)江險。

②曹軍久戰(zhàn)疲敝,東吳軍隊精良。

③曹軍人員復雜,軍心不穩(wěn)。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

句意:劉表剛剛投降的士兵幾乎占到一半,而(曹操)依仗他們把他們當做水軍來用,剛剛依附的人意志

不堅定,而且懷念本土一心想要分散而各自回到故土的人,因離故土很近,很容易逃回。

“劉表新降之眾”作主語,“半”作謂語,“之”是代詞作賓語,其后B處斷開;

“而恃之以為水軍之用”是兼語句,“之”是代詞,他們,“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之”在

句子中作兼語,“水軍之用”作“為”的賓語,其后D處斷開;

“而”是連詞,表遞進關系,連接“新附之志不堅”和“懷土思散以各歸其故地者近而易”兩種情況,E

處斷開。

故選BDE?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A.正確。句意:還繼有父兄的功業(yè)。/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

B.錯誤。意思均為“只、只是”;句意:眾人只見曹操信上說水軍、步兵八十萬而個個害怕。/只是顧忌袁

紹、袁術、呂布、劉表與我罷了。

C.正確。原因、起因;頭。句意:不只有一個原因。/進一步,退一步,又要顧這頭,又要顧那頭。形容猶

豫不決、動搖不定。

D.正確。句意:是堅守來使袁紹的軍隊困乏從而趁其困乏而取勝的。/想要使吳國困乏反而使自己先困乏。

故選B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C.“只有周瑜和子敬是上天派來贊同他的意見的”的說法錯誤。原文“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

人贊孤也”的意思是:只有您和子敬與我一致,這是蒼天讓你二人輔助我??!即“贊”是輔助、輔佐的意

思,而不是“贊同”。

故選C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1)“諸”,等等;“妻子”,妻子兒女;“挾持”,夾雜。

(2)“微”,(即使)沒有;“持”,僵持;“為”,成為。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涉及的相關問題的歸納概括能力。

從周瑜的言談來看:

“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意思是曹操

的軍隊放棄鞍馬,依仗船只,與東吳爭高下?,F(xiàn)在又天氣嚴寒,戰(zhàn)馬沒有草料。驅趕著中原的士兵很遠地

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帶,不服水土,一定會生疾病。也就是周瑜認為:曹操放棄車馬,選擇了不擅長的水

戰(zhàn)。

再如“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他所率領的中原軍隊不過十五六萬,

而且早已疲憊;所得到的劉表的軍隊,最多七八萬罷了。周瑜從曹操和孫權的戰(zhàn)斗力來看,曹操方面疲憊

不堪,而孫權這邊兵精糧足?!吧袘押伞钡染湔f明,這些新降的士兵人心不齊、意志不堅定,沒有形成

統(tǒng)一的戰(zhàn)斗團隊。

從王夫之的論述看:

“舍騎而舟,既棄長而爭短矣。操之兵眾,眾則驕,瑜之兵寡,寡則奮,此其一也”,也就是曹操舍棄了

自己擅長的車馬而選擇了自己的弱項,而且士兵自恃數(shù)量大,有驕兵必敗的跡象。

從“吳憑江而守,矢石不及,舉全吳以饋一軍,而糧運于慮之地,愈守則兵愈增、糧愈足,而人氣愈壯”

一句看出孫吳方本土作戰(zhàn),而且糧草充足、士氣旺盛,反襯曹操勞師襲遠,供給跟不上,不能久戰(zhàn)。

從“新附之志不堅而懷土思散以各歸其故地者近而易”就是說曹操方剛俘獲的劉表兵卒,人心不一,個個

思歸,不想作戰(zhàn)。

將兩者綜合比較就發(fā)現(xiàn):戰(zhàn)術上曹操舍棄長處,選擇短處;作戰(zhàn)供給上:曹操后續(xù)不濟;人心方面:曹操

士氣不旺、軍心動搖。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周瑜回來,對孫權說:“將軍憑著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還繼有父兄的功業(yè),占據(jù)著江東,土地

方圓幾千里,軍隊精良,物資豐裕,英雄們都原意為國效力,正應當橫行天下,替漢朝除去殘暴、邪惡之

人;況且曹操是自來送死,怎么可以迎順他呢?請允許(我)為將軍謀劃這件事?,F(xiàn)在北方還沒有平定,

馬超、韓遂還在函谷關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的軍隊放棄鞍馬,依仗船只,與東吳爭高下?,F(xiàn)在又

天氣嚴寒,戰(zhàn)馬沒有草料。驅趕著中原的士兵很遠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帶,不服水土,一定會生疾病。

這幾項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卻都貿然實行。將軍捉拿曹操,應當正在今天。我周瑜請求率領幾萬精兵,

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他!”孫權說:“老賊想廢除漢朝自立為帝(已經(jīng))很久了,只是顧忌袁紹、

袁術、呂布、劉表與我罷了;現(xiàn)在那幾個雄杰已被消滅,只有我還存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你說應當迎

戰(zhàn),很合我的心意。這是蒼天把你交給我啊?!庇谑前蔚犊硵嗝媲胺抛嗾碌淖雷?,說:“各位文武官員,

敢有再說應當迎順曹操的,就和這奏案一樣!”這天夜里,周瑜又去見孫權說:“眾人只見曹操信上說水

軍、步兵八十萬而個個害怕,不再考慮它的真假,便發(fā)出投降的議論,是很沒道理的?,F(xiàn)在按實際情況查

核,他所率領的中原軍隊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早已疲憊;所得到的劉表的軍隊,最多七八萬罷了,而且都

三心二意。用疲憊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軍隊,人數(shù)雖多,也很不值得畏懼。我只要有精兵五萬,已

經(jīng)足夠制服它,希望將軍不要憂慮!”孫權撫摸著周瑜的背說:“公瑾,您說到這里,很合我的心意。子

布、元表等人只顧妻子兒女,夾雜著個人的打算,很讓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與我一致,這是蒼天讓你二

人輔助我??!

材料二

赤壁之戰(zhàn),曹操一定失敗,周瑜一定獲勝,不只有一個原因。(曹操)舍棄騎兵選擇舟戰(zhàn),已是放棄

優(yōu)勢而憑短處爭勝了。曹操的士兵多,兵多就會驕傲,周瑜的士兵少,兵少就會奮發(fā),這是一個原因。曹

操想趁著打敗袁紹的形勢來攻下荊州、吳地,曹操打敗袁紹,并不是打戰(zhàn)獲勝的,是堅守來使袁紹的軍隊

困乏從而趁其困乏而取勝的,用這種戰(zhàn)術來對付吳國就錯了呀;吳國憑借長江堅守,箭和壘石攻打不到,

用整個吳國的力量來供給一支軍隊,糧草從沒有隱患的地方運送來,越堅守那么兵力越強盛、糧食越充足,

而人氣越旺盛,想要使吳國困乏反而使自己先困乏,這又是一個原因。北方的軍隊二十萬,劉表剛剛投降

的士兵幾乎占到一半,而依仗他們把他們當做水軍來用,剛剛依附的人意志不堅定,而且懷念本土一心想

要分散而各自回到故土的人,因離故土很近,很容易逃回,劉表的士兵又向來沒有遠征的志向,因此黃蓋

的火一引燃而人們都驚駭潰散,荊州想回到故土的人先逃跑了,這又是一個原因。綜合這幾個失敗的原因,

足以看出周瑜的英明;就算沒有火攻,僵持幾個月,那么曹操也就成了官渡之戰(zhàn)中的袁紹了。

(二)古詩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紅梅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對紅梅綠葉與青枝的贊美。

B.“自恐”句既表明了自己真的擔心,也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

16.本詩運用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勾畫梅花的?結合本詩賞析。

【答案】15.D16.①擬人。如“怕愁貪睡”四個字是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貪睡

的嬌憨之態(tài)。

②用典?!霸娎喜恢犯裨冢淳G葉與青枝”引典故作結,點明主旨,鎖住全篇,含蓄蘊藉。

③托物言志。借詠梅來表達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解析】

【分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分析詩歌手法、形象的能力。

A.“表達了對紅梅綠葉與青枝的贊美”錯誤,應該是表達對紅梅的贊美。

B.“表明了自己真的擔心”錯誤,該句并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表達不愿趨時的情感。

C.”也透露出一絲無奈”錯誤,“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沒有透露出無奈,而是說紅梅斗

雪凌霜的本性。

故選D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以及表達技巧的能力。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怕愁貪睡”“恐”等都是人的行為意識,此處用來寫“紅梅”,

這是使用擬人的修辭,賦予紅梅人的特點,展現(xiàn)出紅梅不愿意招致愁怨而貪睡的嬌憨之態(tài)。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結合注釋“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可知,這里使用典

故,紅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豈在于青枝綠葉之有無哉!這是說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紅梅的品格,只看重

綠葉與青枝。而這正是東坡詠紅梅之慧眼獨具、匠心獨運處,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紅梅》詩的真諦所在。

綜合全篇來看,這是一首詠物詩,吟詠的對象是“紅梅”,詩人以紅梅自托,托物言志,詩中的紅梅是蘇

軾身處窮厄而不茍于世、潔身自守的人生態(tài)度的寫照?;ǜ?、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絕塵俗、冰清玉

潔的詞格。所以又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借用古人的話“”將君和民的關系比作舟和水的關系,應當

深切戒慎,并用“”的形象比喻,勸誡皇上對待國家治理不可疏忽大意。

(2)剛進入高中,大部分同學都能滿懷信心,立下宏愿,但是很多同學卻不能做到善始善終。用魏征

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句子來說就是“,"。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以“,”兩句話謙虛

地表達自己不能承擔禮樂治國的重任。

【答案】①.載舟覆舟②.奔車朽索③.有善始者實繁④.能克終者蓋寡⑤.如其

禮樂⑥.以俟君子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載”“索”“繁”“寡”“俟”等。

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

(一)課內文言知識(本題共2小題,4分)

18.下列各項文言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胥怨者民也②董之以嚴刑

③則思三驅以為度④又試之雞

⑤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⑥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⑦因之以饑饃⑧終必不蒙見察

⑨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⑩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①/②⑤⑦/③④/⑥⑨/⑧⑩D.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①判斷句,“……者……也”表判斷;句意:相互抱怨的是百姓。

②狀語后置句,應為“以嚴刑董之”;句意:用嚴酷的刑罰監(jiān)督人們。

③省略句,“則思三驅以(之)為度”;句意:就想著把三面狩獵一面放生作為限度。

④省略句,“又試之(以)雞”;句意:又嘗試讓它和雞斗。

⑤狀語后置句,應為“議法度而于朝廷修之”;句意:商議法律制度并在朝中修訂。

⑥賓語前置句,“何為”即“為何”;句意:那么眾人為什么不大吵大鬧呢。

⑦狀語后置句,應為“以饑僮因之”;句意:接著把災荒加在這國家上。

⑧被動句,“見”表被動;句意:最終一定不會被您理解。

⑨賓語前置句,“自戒”即“戒自”;句意:如果真的能夠有想要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克制自己。

⑩被動句,“壅蔽”帶有被動意義;句意:害怕被蒙蔽,就要想著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

①判斷句;②⑤⑦狀語后置句;③④省略句;⑥⑨賓語前置句;⑧⑩被動句;

故選Co

19.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以吾一日長乎爾不以:因為如其禮樂,以俟君子俟:等待

B.攝乎大國之間乎:在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C.方六七十,期五六十如:如同異乎三子者之矍撰:撰寫

D.子路率爾而對日爾:……的樣子點,爾何如何如:怎么樣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C.錯誤?!叭纭?,或者;“撰”,才能。句意: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我和他們三人為

政的才能不一樣。

故選Co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5分)

閱讀語段,完成各題。

古老而神奇的瑪雅文明由中美洲的古代瑪雅人于3世紀所創(chuàng),與古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和中華文

明,在歷史的長河中,短暫而絢麗,神秘而睿智,散發(fā)出燦爛而迷人的光芒。令人

的是,瑪雅文明在9世紀戛然而止,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書寫下短暫而神秘的一頁,留給后世的大都是疑

慮和擔憂。比如,古代瑪雅人創(chuàng)造的“長數(shù)歷”中被炒得的“世界末日”,曾鬧得人心惶

惶。

其實,只要厘清古代瑪雅人創(chuàng)造的“長數(shù)歷”,所有的疑惑和擔憂都會o在瑪雅歷法中,

“金星歷”是瑪雅文明最為古老、最為重要的歷法。通過這部“金星歷”,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瑪雅人高

深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超的數(shù)學技能。.

20.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相映成輝頓足沸沸揚揚渙然冰釋B.熠熠生輝頓足紛紛揚揚煙消云散

C.熠熠生輝扼腕紛紛揚揚渙然冰釋D.相映成輝扼腕沸沸揚揚煙消云散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根據(jù)這部“金星歷”顯示,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瑪雅人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超的數(shù)學技能。

B.通過這部“金星歷”,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瑪雅人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超的數(shù)學技能。

C.根據(jù)這部“金星歷”顯示,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瑪雅人高超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深的數(shù)學技能。

D.通過這部“金星歷”,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瑪雅人高超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超的數(shù)學技能。

【答案】20.D21,B

【解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一般詞語、成語的能力。

“相映成輝”的意思是互相映襯,煥發(fā)出光芒,一般有兩個以上事物的比較;“熠熠生輝”是形容光彩閃

耀的樣子。根據(jù)語境“與古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和中華文明”,應選“相映成輝”。

“頓足”指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著急;“扼腕”指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

表示振奮、憤怒、惋惜等情緒。這里強調瑪雅文明的戛然而止令人惋惜,應選“扼腕”。

“沸沸揚揚”形容人聲喧擾,議論紛紛;“紛紛揚揚”形容(雪,花,葉)飄灑得多而雜亂。與“炒得”

相搭配時應選“沸沸揚揚”。

“渙然冰釋”比喻相互間的嫌隙等消除;“煙消云散”像煙云消散一樣,比喻事物或情緒消失得干干凈凈。

與“疑惑和擔憂”相搭配時應選“煙消云散”。

故選Do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據(jù)……顯示”是句式雜糅,應刪除“根據(jù)”或“顯示”;

“高超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深的數(shù)學技能”搭配不當,可改為“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和高超的數(shù)學技能”。

只有B項修改正確。

故選Bo

2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題。

讀到“三月桃花開”“八月麥子成熟”之類的句子,常覺得句中的月份多余。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有差

異,東西有差別,桃花在你家三月開,可在別的地方,可能一月開,也可能四五月才開;麥子可以八月熟,

也可以四五月熟。若使大家不多心,只要“桃花開了”“麥子熟了”就足夠說明問題。

不僅桃花和麥子,所有的生物都可注釋相應的季節(jié),季節(jié)是長在植物身上的,也是長在動物身上的。

桃花開時,所謂的春風還鑲著冬天的牙齒,水也冰冷,隨時打算回過頭去做冰。可青蛙和蛤蟆管不了那么

多,只要灑下一陣雨水,便在窗外大聲歌唱自己的愛情,它們的歌唱填滿了空曠的夜晚。當一群身披黑色

緞子的蝌蚪在水中反射著陽光、悄無聲息地時聚時散,春天才算坐穩(wěn)了。

與桃花相呼應的,是布滿田野的蠶豆花香。中緯度地區(qū),霜降前后種植蠶豆。蠶豆不擇生長的地方,

狹窄的田坡邊、角度傾斜的坡地上、巴掌大的荒地上、房前屋后,只要有一坯土,只要能容下一粒種子安

身,它便蓬蓬勃勃地把命立起來。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