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_第1頁
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_第2頁
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_第3頁
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_第4頁
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文化類作文寫法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課程目標1、了解“城市文化類”寫作基本考情2、梳理“城市文化類“寫作常見主題3、積累“城市文化類”寫作優(yōu)勢結構2019年中考

北京1、請將“北京,這里有我的——”補充完整,構成你的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作文內容積極向上。

(3)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

(4)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和師生姓名。分析情感:家人、朋友成長:夢想、青春文化記憶:祖國、驕傲、歷史、發(fā)展、包容從小我到大我2、學校文學社要出一期“話說家鄉(xiāng)”???,設置了“家鄉(xiāng)風味”“家鄉(xiāng)風光”“家鄉(xiāng)風俗”四個欄目,請你寫一篇文章投稿。要求(1)任選一個角度,可記敘,可議論,可說明。(2)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現(xiàn)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考情分析“城市文化類”寫作,屬于文化類寫作內容之一,考查學生觀察生活和感悟思考能力。

二、“城市文化類”常見主題

素材1

香山紅葉一入秋就開始慢慢變紅,等到深秋,刮幾陣風,下幾場雨,就會層林盡染,紅得似火,紅得如霞,燦爛耀眼。而北京城就如這紅葉一般,經(jīng)歷了磨難的洗禮,才變的愈發(fā)深沉,愈發(fā)有內涵,以更美好的姿態(tài)迎接著世界和未來。思考:這一素材將北京代表性的景致香山紅葉和北京這座城的文化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你的家鄉(xiāng)又有怎樣的典型景致和文化底蘊呢?分析:草原:豪放、熱情海邊:浪漫、深沉、平靜、柔和水鄉(xiāng):水一般的柔情、溫潤

素材2羊肉泡饃是家鄉(xiāng)的名小吃,家里若有遠道而來的客人,那主人必定得請主人吃一頓羊肉泡饃。特制的羊肉鮮而不膻,美味的湯汁濃而不膩。泡饃一定要自己親手掰碎,再撒點香菜,加點辣椒油,就上一碟糖蒜,那簡直是人間美味。羊肉泡饃,既體現(xiàn)了家鄉(xiāng)人的熱情好客,又體現(xiàn)了他們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自豪感。思考:你的家鄉(xiāng)有怎樣的特色美食或典型建筑,它又象征著怎樣的文化底蘊呢?分析:

如:刀削面——方便、快捷

火鍋——熱情、火辣

餃子——團圓、儀式感、簡單

主題梳理

“城市文化類”寫作常見主題

通過——感悟城市底蘊文化

表現(xiàn)可愛可親的風土人情

表達對城市的熱愛和思考

三、“城市文化類”結構推薦

最憶是紹興

(1)

細雨蒙蒙,弄堂座座,烏船葉葉,吳語綿綿,這就是紹興。我與她在雨中相識,在雨中分別。(總寫紹興印象)

(2)大大小小的弄堂是紹興的血脈。(中心句)弄堂里寬寬的石板鋪成了窄窄的小巷子。紹興的雨水很多,水滴石穿,使得小石板路坑坑洼洼的。碧綠的苔蘚臥在上面,又向兩邊延展,攀上了墻根,薄薄一層,看起來濕漉漉的。路兩旁擠滿了人家。炊煙的味道暖暖的,時濃時淡,卻不見其縹緲的外形。(描寫弄堂的自然景色)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傳來,叮叮當當,與飯菜的香味和紹興人講話細細長長,軟軟綿綿又富有韻味和節(jié)奏的悅耳腔調混在一團。沿途的居民,大多是些行動緩慢的中老年人,他們把大門敞開著,門口擺幾盆綠植,又在狹窄的小屋中放一扇花鳥屏風掛幾幅字畫,便在里面喝喝茶,寫寫字,種種花、、、(描寫弄堂居民的生活狀態(tài))讓狹窄的弄堂閑適、安逸而又友好。市井小巷的人間煙火氣息令人流連忘返。(個人感悟)

(3)基本上每一個紹興餐館里都有這樣一樣菜肴——炸響鈴。這是道浙江名菜,中看又中吃。(特色美食)將薄薄的干豆油皮卷成一個個小卷,有時中間還夾著肉末,放著滾燙的油鍋里炸制而成。炸好的響鈴,菜如其名,好像一個個玲瓏小巧的金色鈴鐺,光是看著便讓人食欲大增。(美食描繪)再整個送入口中嚼一嚼,你絕不會失望,四溢于口鼻。當然溢出來的,同樣還有紹興人對精巧生活的熱愛。(個人感悟)

(4)紹興是歷史文化名城,每一條街巷偶劃滿時間的印跡。(中心句)猶記得我走在魯迅故里,走在蔡元培故居狹窄的小弄堂里,(人物古跡)看那茂盛卻纖細的藤蔓爬上了舊時屋頂上象征地位的別致官帽,門口的木楹聯(lián)油漆脫落,干裂,在雨水的拍打下變得斑駁:白墻邊上的老樹,盤根錯節(jié),彎彎曲曲直聳云天。(具體描繪)世事的變遷,時光的流逝,都深深地刻在弄堂中,令人感慨萬分。但即便這些物件破損了,消散了,但是那些偉人的事跡,偉人的風骨,偉人的精神還依舊充盈著這塊寶地,滋養(yǎng)感染著來往的游客。(個人感悟)

(5)紹興好,風景舊曾諳。墨染弄堂藏城中,黃發(fā)垂髫樂逍遙。殘荷婷婷遙立雨,風骨錚錚繞人心。能不憶紹興?(結尾點題,適當議論抒情)

結構推薦開頭:總寫印象中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