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指南錄后序??五人墓碑記?教學案
?指南錄后序??五人墓碑記?教案及練習
?指南錄后序?
[學習要求]
1.學習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為……所〃被動句式。
2.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文天祥以死報國的愛國精神。
3.理解本文在表達中兼用論證,抒情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文言根底知識]
1.字詞解析
①注音釋義
士萃〔cui〕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fd輕吾國〔遽:匆忙,馬上〕
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惡:壞事。構(gòu)惡:做壞事。〕
予羈〔ji〕縻〔mi〕不得還〔羈、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
是被拘留的意思。〕
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yi)北〔詣:到……去。)
天高地迥〔jidng〕〔迥:遠〕
避渚(zhu)洲〔渚:水中小塊陸地。洲:水中陸地,比渚大。)
詆〔di〕大酋當死〔詆:斥罵。〕
境界危惡〔◎〕〔惡:困難。〕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閭〔具,通“俱〃。全,都,作副詞?!?/p>
層見錯出〔見,通“現(xiàn)〃
③詞性活用
A.名詞作狀語
北雖貌敬(貌:外表上〕
予分當引決〔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與北騎相出沒〔日:每天〕
B.名詞作動詞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那么直前詬虜帥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詞多義
[間]
A名詞jian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縫隙?庖丁解牛?〕
扁鵲立有間〔一會兒?扁鵲見蔡桓公?〕
出沒于長淮間〔之間〕
B動詞jian
中間崩倒之聲〔夾雜?口技?)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曹劌論戰(zhàn)?〕
C量詞jiGn
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D副詞jidn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
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陳涉世家?〕
[靡]
A動詞Hii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劌論戰(zhàn)?〕
相如傳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頗藺相如列傳?〕
B動詞mi
徒靡彈藥,無益吾事〔浪費?馮婉貞?〕
C形容詞mI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奢侈?訓儉示康?〕
D副詞mi
天高地迥,號呼靡及〔無,不。靡及:達不到)
[如]
A動詞
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往……去,到……去〕
勞苦功高如此(像?鴻門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鴻門宴?)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唯恐,就怕?鴻門宴?〕
B介詞
絕無有者,那么治之如所言〔按照?獄中雜記?〕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樣〃?愚公移
山?〕
⑤古今異義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古:沒有依托。今:單調(diào),沒有價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達。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詞。)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古:十分劇烈。今:大方?!?/p>
為巡船所物色〔古:搜尋。今:尋找需要的人才或東西?!?/p>
幾彷徨死〔古:走投無路。今:猶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p>
⑥偏義復詞
不復顧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語
痛定思痛一一悲哀過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
定:平靜、止住。
2.句式解析
①所+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的名詞性短語。
莫知計所出〔此句活譯為“誰都想不出方法來〃?!?/p>
夜那么以兵圍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語〕
②”為〃與”所〃相照應,表示被動
為巡船所物色
為巡徼所陵迫死
3.難句解析
①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一〃,是動量詞?!币恍小?,是走一趟意思。“謂……為……〃是
“說……是……〃的意思。全句譯作“大家說我走一趟是可以緩解國家的
禍患的?!?/p>
②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愛〃,吝惜。“意〃估計?!氨薄?,元軍方面。“尚〃,追?!翱梢浴?/p>
可以憑借?!翱谏唷ǎ把赞o〃?!眲印ǎf動。全句譯作“國家的事
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計元軍方面也還是
可以憑借〔自己的〕言語說動的〃。
③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將〃,將要?!币浴ń樵~,憑。“以〃后省略了表示“隱忍以行〃意
思的賓語?!睘椤ǎxW0i,作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說:
“將要憑〔隱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為?!?/p>
④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逐不
可收拾。
呂師孟是南宋的兵部侍郎,在文天祥出使元軍之前就投降了元
軍,”構(gòu)惡于前〃,就是“在……之前已干了什么壞事〃。賈余慶是南宋
的右丞相,和文元祥一道出使元軍,但他背著文天祥向元軍獻媚請降,
并向元軍獻計囚系文天祥?!绷b縻〃,是“被扣留〃的意思。
⑤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莊子?中有“死生為晝夜〃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的話。意思是:死
和生,就像有晝有夜的自然現(xiàn)象一樣平常。文天祥這樣講是表現(xiàn)他在生命
面臨危險面前泰然自假設(shè)。全句譯作:死與生,如同有晝有夜一樣是極平
常的事,死就死了??墒俏ky險惡的處境不斷出現(xiàn),〔真〕不是人生在世
能夠忍受的。
[內(nèi)容主旨]
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局部。
第一局部〔1?4段〕自敘出使元營所遭遇的種種磨難。
其中1?3段重在記敘,第4段以抒情為主。
第1自然段中,先講自己是在“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
施〃的嚴重形勢下出使北營的。再講自己當時的心情是:“不得愛身〃,
即已抱定了為國捐軀的決心。其意圖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
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營大致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至北營……
北亦未敢遽輕吾國?!ǖ诙A段是“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
后……予不得歸矣。〃第三階段是“未幾……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最后講本來是“分當引決〃的,但仍“隱忍以行〃是為了“將以有
為也〃。
第3自然段寫北行路中得脫的行程。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至京口……中興時機,庶幾在此〃,寫得脫后的喜悅。
第三層,”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寫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
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為主,說明愛國、憂國的心志。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嗚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
危難,總起下文。
第二層,”詆大酋當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個排比句。
情感真摯,氣勢磅礴,再現(xiàn)了文天祥此次北行歷經(jīng)的磨難。
第三層,“嗚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進,
進一步抒發(fā)了出生入死而國事難為的傷痛。
第二局部〔5一6段〕,說明寫作情況和結(jié)集的目的,題名。
這局部告訴我們文天祥是“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至〕“今存
其本不忍廢〃而得以保存。文天祥將詩結(jié)成集目的是“將藏之于家,使來
者讀之,悲予志焉”。
[寫作特點]
1.本文記敘,抒情,議論很完美地結(jié)合。表現(xiàn)在:
①在記敘的根底上抒情。例如第2段,寫被驅(qū)北上時,指出“予分當引
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ㄟ@里包含著克制內(nèi)心無
限痛苦的強烈感情。這是在記敘根底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帶有議論成
分。
②在敘事的前后,用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關(guān)于
生與死的問題,文中用大段抒情與描寫相結(jié)合的文字表達心境。
③有時將感情融入敘事。如第3段,既寫出了當時由中興有望到無可投
奔的處境,又反映出作者由興奮而悲憤的急劇變化的感情。
2.語言生動而準確,特別是動詞的使用。如文中表現(xiàn)行蹤的動詞,表示
離開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揚州〕〃“趨〔高郵〕〃;
表示到達某地用“至〔海陵〕〃,”來〔三山〕〃;表示經(jīng)由某處用“過
〔瓜州揚子橋〕〃,”道〔海安、如皋〕〃,“歷〔吳門毗陵〕〃。此外,
動詞“奔〃”變〃”詭〃”行〃”宿〃”出〃”沒〃”窮餓〃”呼號〃
“避〃”渡〃”入〃”展轉(zhuǎn)〃都準確地說明了活動地點,也表達了作者
心情急迫、緊張和經(jīng)歷的坎坷。
?五人墓碑記?
一、學習目的:
1.了解本文夾敘夾議、正反對照揭示主題的寫作方法;
2.了解詞的活用,區(qū)別感慨句和疑問句;
3.了解明末蘇州人民對抗閹黨迫害的正義行為和蹈死不顧的斗爭精神。
二、根底知識積累:
讀音:
閹yin〔指太監(jiān)〕湮ydn〔埋沒〕<jiao〔本指玉石潔白、顯耀、
明亮〕
費zi〔同資〕堤騎tiji〔指明代錦衣衛(wèi)〕曷h0〔同何〕
繾hudn〔繩索的套子〕暴pfi〔同曝,顯露〕謚shi〔死后追封的稱
號〕
牖yiu〔窗洞〕詈1i〔罵〕□
名詞活用如動詞:
旌:旗的一種一表彰。例:以旌其所為。
墓:墳墓一建墓。例:去今之墓而葬焉。
函:木匣一用木匣裝起來。例: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古今異義的詞語:
私人:黨羽。例: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首領(lǐng):指頭顱。例: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眠之下。
非常:超出尋常。例:非常之謀難于碎發(fā)。
視:比例。例: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
張溥〔1602—1641],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明末文學家。崇
禎初年,他組織“復社〃,以繼承東林〔顧憲成、高攀龍在無錫東林書院
講學,口諷議朝政,閹黨稱他們?yōu)椤皷|林黨〃,被殘酷鎮(zhèn)壓〕傳統(tǒng)自
居,口進行文學和政治活動,議論朝政,影響很大。張溥是知識分子中進
步階層的代表,他所領(lǐng)導的“復社〃活動,在當時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四、時代背景:
明王朝為維護其反動統(tǒng)治,設(shè)立了錦衣衛(wèi)等特務(wù)機構(gòu),在全國范圍內(nèi)由
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務(wù)統(tǒng)治。這些機構(gòu)的組織者,大多是皇上寵信的
宦官。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達七年之久。此時,魏閹黨羽遍布
天下,異己喉、排斥殆盡。明神宗〔萬歷帝〕時,統(tǒng)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
批“稅監(jiān)〃加征稅賦。身處水深熾熱之中的人民,屢次進行抗暴斗爭。本
文所寫,就是其中一次。
應天巡撫周起元得罪于魏閹而被免職。已削職鄉(xiāng)居的周順昌,同情周起
元而當眾辱罵魏閹,魏因此懷恨在心。天啟四年,蘇州絲綢工業(yè)不堪剝削
而罷工。魏閹死黨、巡撫毛一鷺把“煽動〃罷工的罪名強加于周順昌。天
啟七年,魏閹用圣旨逮捕了周順昌,并趁機勒索,激起人民極大憤慨。于
是趁毛一鷺等人逮捕周順昌之機,群起對抗。他們毀官府,殺堤騎,毛一
鷺躲進廁所才免一死。這次斗爭被鎮(zhèn)壓后,朝庭在蘇州大肆捕人,顏佩韋
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義。不到一年,魏閹被明思宗貶往鳳陽看陵,走
在途中,畏罪自殺。周順昌冤案始得昭雪。蘇州人民建議公葬五位義士,
一夜之間,把毛一鷺為向魏忠賢獻媚而監(jiān)造的魏忠賢生祠夷為平地,在
它的廢基上修建了五義士的墓。
五、文章解析:
1.第1、2段,交代為五人修墓的由來,說明五人之死的不同尋常。
強調(diào)字詞:當?shù)莱喝ソ裰苟嵫杉膊∴秽?/p>
強調(diào)句子: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才袛嗑洹?/p>
激于義而死〔被動句〕
嗚呼,亦盛矣哉!〔感慨句〕
這兩段的寫作思路是:由五人之死引出埋葬他們,再引出“立石于其墓
之門〃,最后用比照手法將五人與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相比,一個
“激于義而死〃,后人”旌其所為〃,立碑作記,他們雖死不朽,而另
一種人“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缺乏道〃,與草木同腐。感情鮮明,更加
突出了五人死得不同尋常,作者敘中有議,并在段尾提出“何也〃,引
起下文。
2.第3、4段主要記敘蘇州市民的反暴斗爭以及五人死難的經(jīng)過。這兩段
以表達為主,意思明確,可由學生口頭翻譯進行。
強調(diào)詞語:先仆撫私人然顏色函
3.第5、6段評價五人之死的偉大意義和社會價值,揭示文章的中心一一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這兩段從表達方式上看以議論為主,議中有敘。第
5段共有三層,依次用反問、設(shè)問、雙重否認句作結(jié),層層深入地突出五
人之力。先將五人與縉紳進行比照,然后議論五人之死所取得的成果,感
情強烈,表意明確。第6段用“高爵顯位,一旦抵罪〃與五人之死比照,
用“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與五人現(xiàn)在的獻身而死比照,
突出五人之死意義的重大和五人榮于身后的顯耀,以此揭示全文中心:明
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強調(diào)詞語:編伍縉紳視暴謚隸屈明大
強調(diào)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4.第7段補敘賢士大夫的姓名,照應文章開頭。屬于碑記格式的范疇。
六、寫作特點:
1.敘事議論有機融合
本文有敘有議,就全篇說,是先敘后議,一、二兩段敘事〔五人墓緣起、
口斗爭事跡〕、三段評議五人死義的重大意義,是議論局部,但敘中有
議,口議中有敘。一段表達五人墓緣起后,插入一段議論,贊揚“五人之
義〃,然后接著敘五人斗爭事跡,三段在稱贊五人“激昂大義,蹈死不
顧〃后,接敘“矯詔紛爆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的事實,以論證五人
之死的重大意義,議論隨敘事內(nèi)容而發(fā),事實隨議論的需要而表達。從二
者關(guān)系看,敘五人事跡是議論的根底和根據(jù),議論使五人事跡益見光輝,
敘事與議論相輔相成,統(tǒng)一于“義〃這一綱領(lǐng)之下,有機融合,成為不
可分割的整體。
2.反復比照
作用:使五人之義躍然紙上,突出展現(xiàn)他們慷慨就義的壯烈事跡。
比照:
⑴富貴之子、士大夫不關(guān)心國事無所作為死缺乏道和五人比照;
⑵大閹之亂變節(jié)易志的縉紳和五人的比照;
⑶高爵顯位的辱人賤行和五人比照;
⑷假想五人不死于義盡其天年而毫無意義和五人之死比照。
【模擬試題】
?指南錄后序?
一、根底訓練
默寫并翻譯課文第5段。
二、閱讀拓展
閱讀下面的詩歌和語段,完成問題。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1]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
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3]
注釋:[1]起一經(jīng):靠精通一種經(jīng)書,通過考試做官。[2]零?。汗驴?。[3]
丹心:紅心。汗青:史冊。
未幾,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當引
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選自?指南錄后序?〕
1.?指南錄后序?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而此詩中說“惶恐灘頭說
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試辨析”思〃與”嘆〃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
2.從詩的尾聯(lián)看,作者對待死的態(tài)度是什么?
答:
3.翻譯: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歷來為后人稱頌。但是?指南
錄后序?中也有“隱忍以行〃。你如何看待文天祥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與選
擇?
答:
?五人墓碑記?
一、根底訓練
默寫并翻譯課文5、6兩段。
二、閱讀拓展
〔一〕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問題。
天啟六年丙寅。蘇杭織造太監(jiān)李實欲得忠賢歡,乃借織造事以欺君蔑旨,
參誣諸臣……錦衣衛(wèi)掌堂田爾耕遣旗官張應龍,文之炳等六十余人分拿
公〔指周順昌〕等,十五至蘇州。吳縣令陳子瑞,公所撥士也,夜半扣戶
見,扶床而慟。公曰:“吾固知詔使必至,毋效楚囚①對泣。〃乃悉召故
人與訣別……。
甫出門,百姓號冤聚送者已數(shù)百人。公囚服小帽冶軍門,士民聚議眾。巡
撫毛一鷺,浙人也。檄②有司敬置公,……聚益眾。一日四五遣,然遠近
聞風相繼至愈多。皆言:“吏部〔指周順昌〕清忠亮節(jié),何罪?而朝廷逮
之極?〃守至昏夜猶不散,旦那么復聚。自十五日至十八日,蓋通國皇皇
③也。開讀之日,郡中士民送者數(shù)萬。相聚謀乞兩臺④,懇其疏救⑤,于
是皆執(zhí)香迎順昌于縣署,號聲振天,縣官馬不得行……頃,巡撫毛一鷺
巡按得旨至。百姓執(zhí)香伏地,號呼之聲如奔雷瀉川,轟轟不辨一語……一
鷺流汗被面,惴惴不敢出一語。旗尉文之炳等妄自尊大,不察民情,持械
擊百姓,且厲聲問:“東廠嚴旨逮官,乃容鼠輩置喙⑥?〃百姓顏佩韋等
聞之,還問曰:”爾言東廠逮官,那么此旨出魏監(jiān)耶?〃諸旗虎面豹聲,
曰:“速剜假設(shè)舌,皆出東廠,將如何?〃佩韋等不勝憤,振臂大呼曰:
“吾輩謂天子詔耳,東廠何得逮官?〃首擊之炳,百姓從者千計,以傘柄
擊之炳,諸生皆驚避,毛一鷺恐怖失色,急請兵自衛(wèi),與徐吉散去。兵備
張孝,大守寇慎,陜西人,甚得民心,再三曉諭。至夜分。百姓始漸散。
從尉李國柱死,余或匿斗拱⑦間,或升屋走,因得全。
〔節(jié)自?明季北略?卷二?周順昌被逮?〕
注:①楚囚:指囚犯。?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
間之日'南冠而摯者誰也?‘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ê笫浪煲阅?/p>
冠、楚囚作為囚犯的代稱。②檄,傳令。③皇皇:匆忙不安的樣子。④
兩臺:指巡按毛一鷺巡按徐吉。⑤懇其疏救:懇請他們向皇帝上書辯明冤
情,救助周順昌。⑥置喙:這里指說話。⑦斗拱:建筑名詞,這里指房梁
上。
1.以下句子中加點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
A.旦那么復聚旦:天明,早晨
B.轟轟不辨一語辨:辯,辯論
C.佩韋等不勝憤勝,能承受
D.或升屋走或:有的〔人〕
2.請給本段內(nèi)容加上標題。〔不超過10字〕
答:
3.這兩段文字在內(nèi)容上對應的是?五人墓碑記?中哪一局部?兩者記述的
對象是否完全相同?為什么?
答:
4.在表達方式上,這兩段文字與?五人墓碑記?相關(guān)段落是否一致?為什
么?
答:
〔二〕中國古代,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真理,為信仰,為民生而舍生取
義,也有很多人一生為實踐自己的人格理想而苦苦追尋。下面是韓愈?柳
子厚墓志銘?中的一段話,閱讀后答復以下問題。
其召至京師而復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
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
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ㄕ堄诔?,將拜疏,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
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于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jié)義。今
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
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假設(shè)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
如毛發(fā)比,反眼假設(shè)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
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
風,亦可以少愧矣!
[注釋]①[復為刺史]指柳宗元外放至柳州任刺史。②[中山劉夢得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他也因參加王叔文改革被貶職。③[播州]在今貴州遵義市
西。④[親]這里指母親。⑤[窮]困窘。⑥[白]告訴。⑦[以夢得事白上
者]有人把劉禹錫的情況上奏章給皇帝。指的是御史中丞裴度,他在奏章
中說:“禹錫誠有罪,然母老,其子為死別,良可傷?!ㄌ茟椬谟谑蔷妥?/p>
劉禹錫改任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民間借貸合同終止流程規(guī)范
- 2023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七章 溶液7.2 物質(zhì)溶解的量第2課時 溶解度說課稿 科粵版
- DB37-T 4520.4-2022 智慧溫室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 第4部分: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調(diào)控
- DB37-T 4516-2022 高速公路邊坡光伏發(fā)電工程技術(shù)規(guī)范
- 特步2025年度運動裝備代理合同模板:全面授權(quán)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皮草產(chǎn)品安全檢測及認證合同3篇
- 2025年度嬰幼兒奶粉行業(yè)競爭情報與市場分析合同
- 《軸承座的數(shù)控加工》課件
- 《今日分享勞動法》課件
- 保姆雇傭合同協(xié)議書
- 水力壓裂技術(shù)詳解334頁(PPT 最新技術(shù))_ppt
- 七年級歷史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ppt課件
- 戶外LED顯示屏設(shè)計施工方案.docx
- 包裝材料及紙制品生產(chǎn)建設(shè)項目可行性實施報告
- 財務(wù)收支月報表excel模板
- 國標充電協(xié)議報文整理
- 水餃類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作業(yè)指導書
- 電力變壓器計算單
- 紅外測溫培訓
- 新型城市化建設(shè)中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 質(zhì)性研究(陳向明)PPT精選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