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勝古跡_第1頁
云南名勝古跡_第2頁
云南名勝古跡_第3頁
云南名勝古跡_第4頁
云南名勝古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的名勝古跡歷史文化名城—-昆明遠在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qū)就有古人類居住。一九七七年,在呈貢縣龍?zhí)渡蕉囱ㄖ邪l(fā)現(xiàn)了兩顆人類牙齒化石,這是目前昆明地區(qū)所發(fā)現(xiàn)最早的居民遺物。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滇池周圍已經(jīng)有許多人類文化遺址。此時,昆明地區(qū)的居民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稻谷,制造陶器,捕撈魚螺。尚無階級分化。西漢時期,滇池地區(qū)出現(xiàn)了滇國。這個奴隸制國家是云南古代少數(shù)民族-—滇族建立的,以制造精美的青銅器而著稱。滇王并接受了西漢中央王朝賜發(fā)的金印“滇王之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一零九年),漢武帝在云南設置益州郡,該郡所轄谷昌縣是現(xiàn)今昆明市轄區(qū)內(nèi)建立最早的郡縣。三國時期,云南屬蜀漢管轄,谷昌縣改隸蜀漢建寧郡治理.隋代,在滇池地區(qū)設置昆州,今昆明屬昆州所轄之益寧縣。唐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建南詔政權(quán),統(tǒng)治中心在洱海地區(qū)。為了開拓東疆,皮羅閣之孫鳳伽異在今昆明建“拓東城”,后來又稱“鄯闡城”,這是唐代云南第二大城(第一大城是南詔首府太和城、羊苴咩城,即今之大理城).宋代,云南出現(xiàn)了農(nóng)奴制地方政權(quán)——大理國。昆明屬大理國鄯闡府管轄.唐宋時期的昆明城——拓東、鄯闡在今昆明市區(qū)南部,遺跡已壓在今昆明市地下而不可尋。元代建云南行省,省會設在今昆明,稱“鴨池城”或“押赤城”,并正式使用“昆明”作為滇池地區(qū)的城市名稱,成為云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明、清在今昆明地區(qū)置昆明縣,作為云南府府治所在地。昆明圓通寺圓通古寺,坐落在圓通山南,前臨圓通街,后銜圓通山,屬圓通公園一部。始建于唐代南詔王異牟尋時代,原名“補陀羅寺",元延祐年間(公元一三一四至一三二零年)擴建,更名圓通寺。圓通寺是我省古代優(yōu)秀藝術建筑之一。主體建筑有圓通寶殿、八角亭、“圓通勝境”牌坊等。布局嚴謹、對稱,主體突出,要而不繁.殿宇結(jié)構(gòu)彩重檐“歇山式”,屋面用琉璃寶頂,飛藻、掛落、吊檐皆為鏤法雕刻,肥梁胖柱,富麗堂皇。八角亭佇立池中,前后以橋津相接.圓通寶殿氣勢雄偉,殿內(nèi)有元塑佛像,明塑青黃二龍。龍各盤一柱,高十來米,二龍相向,舞爪咧須,作欲斗狀.殿后為圓通山峭壁,名“衲霞屏”,其上多有古人題詠石刻;有“咒蛟臺",相傳是清初大觀樓著名長聯(lián)作者孫髯翁賣卜糊口的地方。解放后,圓通寺曾一度作為“云南省博物館”,近年翻修彩繪,增設了曲廊、花架、假山,面貌煥然一新,已于近期開放,供人們游覽.圓通山圓通山位于昆明市區(qū)東北隅,因山色深碧,巨石盤旋,有如螺髻,故又名螺峰山.“螺峰疊翠”為明、清時昆明八景之一。元代的圓通山在城外,延祐七年(一三二零年)在其南側(cè)建圓通寺,因寺而得名;明初改建昆明城,山被劃入城內(nèi),開始成為登高賞景的地方,清初建“衲霞亭"于盤坤、補陀羅二崖之上。崖壁上的前人題刻頗多。山下有潮音、幽谷二洞(今已淤塞);相傳元時潮音洞有蛟為害,盤龍寺僧念咒而平息,清代詩人孫髯翁曾隱居于此,卜易為生,號“咒蛟老人”.今咒蛟臺遺址尚存.解放后拆除了圓通山北面的城墻,擴大了園址,將山辟為動物公園,飼養(yǎng)動物多達一百一十多種。此外,還增建了亭臺閣榭、假山水池。每年二月底三月初,滿山的云南櫻花、日本櫻花、垂絲海棠和碧桃一齊怒放,燦如云霞,游人如織,爭相觀賞,真?zhèn)€是花山人海,熱鬧非常。昆明五華山五華山古稱憫忠山,位于昆明市中心北面,海撥一千九百二十米,東接祖遍山,北連螺峰山,面臨翠湖,秀擁五華.公元一二七七年,云南王忽哥赤、平章事賽典赤,在山上建五華大殿稱憫忠寺,內(nèi)塑如來佛像,至公元一三六三年毀于戰(zhàn)火,一三六八年重修,改名五華寺。百年前的五華山,古木參天,古剎紅墻掩映林中,成群白鷺盤旋樹梢,成為昆明著名的八景之一“五華鶯繞”。五華山為昆明市區(qū)最高點,從元代開始,歷代在上面造寺、廟、庵、祠、亭、坊。相傳南詔時高智升宅建于其上,后改建萬壽宮,即明永歷帝駐滇故宮。公元一六六二年,吳三桂在逼死坡(今華山西路)逼死永歷皇帝,因有功而被封平西王,將故宮址改為王邸,增飾宏麗??滴跏辏瑓侨鸱闯鲩L沙,抗命十七年,戊午稱偽周,當年稱昭武,王邸又改置“龍延”,并有朝房。每逢清帝“萬壽”之日或元旦,文武官吏,例行齊集朝賀;光緒戊申(一九零八年)于其地改造成兩級師范學堂時,曾掘出永歷帝玉璽。此外,山上還有拜云亭,系總督范承勛于康熙二十六年建,為地方官員初一、十五習儀之所。辛亥革命成功,云南省都督府衙門由制臺衙門(現(xiàn)在的勝利堂)遷至五華山辦公,原優(yōu)級師范學堂大樓改稱光復樓,歷屆云南海里政府就設在這里。一九四七年,光復樓被大火毀盡,一九四八年盧漢任省主席時修復。解放后,為云南省人民政府駐地。云南人民廣播電臺、云南電視臺設于光復樓內(nèi)。賽典赤.贍思丁紀念冢在今昆明市拓東路五里多小學的操場上,有一座立方體的石砌高冢,這就是元代第一任云南平章政事(相當于省長職務)賽典赤。贍思丁的紀念冢,是昆明地區(qū)的一項重要歷史文物。冢的正面刻著“元咸陽王贍思丁墓”,左面刻《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右面刻袁嘉谷撰寫的《重修咸陽王陵記》,冢上有石刻屋檐蓋板.賽典赤.贍思丁是西北回回人,于至元十一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到云南任職五年間,獎勵農(nóng)耕,興修水利,發(fā)展工商業(yè)和文教事業(yè),史書載,公元一二七九年,賽典赤.死于昆明,“王葬之日,百姓巷哭”.元帝追封他為“咸陽王”。他的真墓在北郊馬耳山。五里多,舊名“兀爾朵"。元時,這一帶是統(tǒng)治者梁王別墅,其形如蒙古包,故蒙語為“兀爾朵"。因“滇人思慕于王”為便于“贍拜憑眺”,在舊梁王別墅地立廟建冢,以紀念對云南的發(fā)展作出過一定貢獻的賽典赤。贍思丁。人民勝利堂在昆明市光華街中段北側(cè)、云瑞東路和云瑞西路之間,矗立著一座莊嚴壯觀的建筑物,這就是人民勝利堂.它是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云南省委員會舉行重要會議的場所。人民勝利堂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動工修建,一九四六年底建成,當時稱抗戰(zhàn)勝利堂.原址系清朝云貴總督所在地。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云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會議召開期間,經(jīng)代表提出方案,并得到大會一致通過,將抗戰(zhàn)勝利堂改稱為人民勝利堂。這次大會還決定將原擬建于近日公園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改建在人民勝利堂公園內(nèi)。一九五一年一月二日會議閉幕后,就在公園花圃中間立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基石。人民勝利堂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廳堂造型典雅,琉璃瓦屋面,飛檐凌空,是一所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宮殿式建筑.寬闊的花園內(nèi),竹木蔥蘢,綠樹挺撥,四季花卉爭妍斗艷,環(huán)境清幽宜人.筇竹寺及五百羅漢塑像筇竹寺在昆明市西郊玉案山上。寺內(nèi)的五百羅漢塑像,是我省古代泥塑藝術珍品,早已名聞遐邇,著稱于世,是我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相傳,宋代(大理國)時,有鄯闡(今昆明)侯高光、高智兩兄弟狩獵,從西山追逐一頭犀牛至玉案山,犀牛突然失蹤.這時只見幾位僧人從云中飄然落地,往前一看,見僧所持筇竹杖數(shù)根插立于地,力不能撥,隨后生筍成林,故在此建寺,取名筇竹寺。據(jù)寺內(nèi)碑文記載,該寺是元代有名的佛教學者、第一個傳播佛學禪宗到云南的高僧雄辯法師創(chuàng)建的;明永樂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被毀,永樂二十年(公元一四二二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重修,現(xiàn)存的殿宇是清光緒九至十六年(一八八三至一八九零年)重修的。就在這次重修時,有四川民間雕塑家黎廣修(字德生),應邀來寺,帶著六個徒弟,歷時七年,完成了馳名中外的五百羅漢泥塑像.五百羅漢塑像分別塑在寺內(nèi)的大雄寶殿和天臺來閣、梵音閣兩廡內(nèi)。每殿六排,每排三層。塑像高約一米,髹以彩泥,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它雖是宗教題材,但能擺脫塑造佛像的固定程式。眾多的羅漢形象源于當時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階層的人物性格、神態(tài)和思想感情。有面容慈祥的菩薩,有驃悍怒目的金剛,有勤勞的赤足行者,有袒胸詼諧的彌陀,有俯首沉思的比丘,有欣然相顧的尊者……。入堂觀覽,真切動人,形象逼真。塑像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元《筇竹寺圣旨碑》在昆明筇竹寺大殿內(nèi)左側(cè),豎立著一塊石碑,它就是著名的筇竹寺圣旨碑。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四年),仁宗皇帝從大都(今北京)發(fā)來一道“圣旨”給筇竹寺,寺僧便把它刻文.此碑在歷史、地理、語言學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碑文主要內(nèi)容是仁宗命該寺住持和尚立教法門,護持藏經(jīng);并令地方官府保護寺產(chǎn),免征賦役.但其中涉及到的材料不少,例如碑文中稱昆明為“鴨池城”,它與《馬可波羅游記》中所記錄的名稱相符。碑文還記載了當時的筇竹寺,是擁有大量田地、人口、馬匹、商店、當鋪、澡塘等產(chǎn)業(yè)的寺院,故在圣旨中規(guī)定不論任何人,一律不得依勢侵占。它不僅享有官府保護權(quán),而且有置田出佃、經(jīng)商開店、優(yōu)免賦役等特權(quán)。由此可見,自元代第一次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使遠在西南而長期閉塞的云南與內(nèi)地統(tǒng)一起來了。當時從碑的漢文來看,其中有白話漢字,如“龍兒年",即元延佑五年(一三一六年);有直譯的蒙族語,如“達魯不花”,意為“長官”;還有白族語,如“地雙”之“雙”是南詔、大理時期的畝積單位。這說明了當時蒙、漢、白等民族之間,在語言文字上正在互相交流,互相吸收。此碑在書法、刻工上雖欠佳,且有個別錯字,但均無損其價值.象這類用當時通行的白話寫出的碑文,在全國為數(shù)甚少。昆明大觀公園在昆明,大觀公園是中秋賞月的勝地。這里臨水傍田,地勢開闊,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皓月之下,樓廓亭榭、柳堤花塢,襯以湖光山色、田疇農(nóng)舍,別是一番韻味。每年中秋節(jié)之夜,游人云涌而至,熱鬧非常。這里又名“近華浦”,意為與太華山相近。清康熙二十一年,湖北一個名叫乾印的云游僧人在這里蓋了一個茅庵講經(jīng),這里遂成了昆明近郊的一處名勝;二十五年,云南巡撫王繼文倡建大觀樓。同治二年,大觀樓因軍事遭焚,八年重建。一九三一年重修,增設假山長堤,辟為公園。解放后又幾經(jīng)修葺擴建,成了人們喜愛的游樂之地。大觀公園以自然風光聞名.前臨青草湖,萍藻浮波,菰莆連岸,遙對西山,青翠如黛,風帆沙鷗,出入煙云碧浪間,正是:朝云暮靄,可添畫意;風帆堤柳,盡是詩情。大觀樓為三層木結(jié)桔構(gòu)建筑,形式古雅。樓前湖中有古鼓三,是仿照杭州西湖三潭映月設置的景物,樓臨湖一面掛有清代寒士孫髯翁作的“長聯(lián)”.全長一百八十字,上聯(lián)寫滇池風物,下聯(lián)寫云南歷史,狀物寫情,令人叫絕,被文人學士和人民群眾推崇為“古今第一長聯(lián)”.“長聯(lián)”愈使大觀樓名揚全國.一九六一年,郭老登大觀樓,憑欄遠眺,即席賦詩一首,亦興嘆“果然一大觀”.昆明市大觀公園新建的樓外樓,建在公園東南角大觀河入草??诎对瓨峭鈽桥f址。原樓外樓建于一九三七年前后,先建草房,后改建為一樓一底瓦房.因建造簡陋,年久失修,被有關部門于一九五二年拆除。新樓外樓建筑群,造型象一巨大船舫浮在水面,“船"頭有長方亭,亭外穿拱門,繞過造景假山,沿著柳堤可到東園。“船”身由長廊、臨水曲廊、花架組成。“船"尾為二層歇山式建筑,黃、綠色琉璃屋面,飛檐展翅欲飛,梁柱油漆彩繪,具有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特色。登樓遠眺,太華山峰蒼翠起伏,濃淡協(xié)調(diào);水網(wǎng)河道,交織在風帆、煙樹、四圍香稻之中。倚欄觀魚,花影、人影、樓影、云影盡映水中.樓外樓的庭園內(nèi)百花爭艷,桂花、蘭花飄香。樓外樓占地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為七百三十八平方米。它的建成給大觀公園增添了色彩,為游客提供了美好的游覽場所.翠湖公園翠湖公園原名“菜海子”,又叫“九龍池”。據(jù)《昆明縣志》載:“九龍池,即沐氏別業(yè)名柳營者也,修于康熙三十一年,總督范承勛、巡撫王繼文構(gòu)亭建樓,備極清迥。其池沿五華山之右貫城西南,陬達滇池.”翠湖初建于一三九零年,當時是明代鎮(zhèn)守國公沐英的別墅,湖面寬闊,與滇池相通。清初,盤踞云南的吳三桂填湖修筑王府,到他的孫子吳世璠時又把翠湖西部辟為御花園,翠湖面積銳減.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六九二年),王繼文命人在湖中小洲上建“碧漪亭”(即今之湖心亭),還在北岸建了“來爽樓”.道光年間,云貴總督阮元又命人筑了一道貫通南北的長堤。一九一九年,軍閥唐繼堯再筑橫貫東西的長堤。這樣,翠湖的輪廓大體上就形成了。解放前的幾十年間,翠湖變化不大.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整修、疏挖,沿湖周圍砌了欄桿,修建了九曲橋、兒童樂園、溜冰場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民政府又先后撥款一百二十多萬元,廣植奇花異卉,增建溜冰場、兒童樂園,整修橋梁道路及其他設施.其中,新建的“觀魚樓”一組工程,占地雖然不多,但設計奇巧,布局嚴謹,樓、廊、亭、臺,飛彩流霞,鮮花爭奇斗妍,點綴其間,池中魚兒歡躍。被譽為“園中之園”,“景中之景”,終日游人不絕。翠湖令人難忘的正在于那個“翠”字。陽春三月,漫步入內(nèi),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翠色。濃蔭夾道,柳絲低垂,一池碧波,還有那萬綠叢中透過來的斑斑點點“胭脂";亭間,花前,樹下,水邊,都是乘興而來的游人.青年男女沐浴著融融的春意,泛舟湖上,盡情游耍,讓人處處感觸到勃勃的生機。宋代經(jīng)幢在昆明拓東路原古幢公園內(nèi),至今尚屹立著一座宋代大理國時建造的雕刻精美、別具一格的石幢,因鐫有漢文、梵文佛經(jīng),故稱宋大理國經(jīng)幢或古幢。經(jīng)幢共七級,高約八米。下面八方須彌座和浮雕八龍圓座礅。第一級為八方形,鐫有、漢文“造幢記”、“大日尊法愿”、“發(fā)四宏誓愿”,其上雕刻手持斧鉞寶劍、身披甲胃的四天王足踏鬼奴像。其中一天王著草鞋,為一鬼奴兩掌承托,兩側(cè)又各有一鬼奴。在四天王之間鐫有古梵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以上各級,或為八方形,或為四方形,或為圓形,除佛像外,還有飛禽、殿宇等雕刻,其中有兩個在云端凌空飛翔的飛神。頂為蓮瓣承托的圓球。在八米高的七級砂石寶幢上,共有各種神像二百六十二尊,形象生動,精湛回殊,且具地方民族特色,被推為“滇中藝術,此其極品也"。經(jīng)幢的建造者是大理國議事布燮(宰相)袁豆光。袁在造幢記中稱贊鄯闡侯高明生的文武功德,也表明自已曾出使宋朝,愿效法大宋天子和效忠大理國主,反映了大理地方政權(quán)與宋朝的親密關系。此幢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已列為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昆明東寺塔和西寺塔東寺塔和西寺塔位于昆明市南面,一東一西,隔東寺街遙相對峙。它是昆明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在現(xiàn)代新式樓房的襯托下,更顯其古雅風姿。據(jù)文獻記載,這兩座塔始建于唐代,由名匠尉遲敬德監(jiān)造。西寺塔原在慧光寺內(nèi),故又名慧光寺塔,高三十六米,四方形,為十三級密檐式空心磚塔。塔內(nèi)設有木梯可攀登至塔頂。塔磚上印有梵文、漢文佛咒。它的形制與磊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雖歷代均作較大修補,但仍不失昔日面貌。東寺塔原在長樂寺內(nèi),故又名長樂寺塔,高四十一米,道光十三年(公元一八三三年)因地震面倒塌?,F(xiàn)存塔為光緒八年(公元一八八三年)在距原塔基以東數(shù)百步處,仿西寺塔的規(guī)模和形式重建。一九七九年,該塔基的塔剎被大風吹落,后經(jīng)有關部門按原樣修復。東、西寺塔是唐代拓東城的遺物,雄偉壯觀,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造塔技術方面的卓越成就,是研究南詔建筑史的珍貴資料。金殿在昆明市東北角七公里的嗚鳳山上,有完全用青銅鑄造的銅殿,在驕陽下殿宇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故人們稱為金殿,是我省重點保護文物之一。金殿創(chuàng)建于明代萬歷三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被巡撫張鳳翮移往賓川雞足山.清代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零年),吳三桂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后,率師進踞昆明,重建金殿?,F(xiàn)在金殿大梁上尚可看到“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即十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筑"銅鑄字樣。里面的佛像、匾聯(lián)、梁柱、層面、門窗、盤龍、裝飾等均用銅鑄成。殿前有銅鑄小亭和一面銅旗,名七星旗,是真武祖師用的.此外還有重二十七公斤的銅劍和大刀,銅劍名七星劍,其意與七星旗相同.金殿的階梯、地板、欄桿均是別致的大理石鑲砌。整個殿宇宏偉莊嚴,美觀大方。殿外筑有城墻、城門、城垛。城上有樓。在殿后側(cè),有粗逾合抱的山茶一株和紫薇兩株,相傳是明代種的,山茶枝過殿頂,每年春節(jié)前后,數(shù)千朵茶花怒放,花紅似火。馬哈只碑“馬哈只碑”是和國大航每家鄭和于永樂三年(公元一四零五年)給他父親馬哈只立的墓碑,現(xiàn)存昆陽城畔月山西坡。墓碑為紅砂石質(zhì)料刻成,高一點六米,寬零點九三米,碑頭頂帽呈半圓形,上有篆刻“故馬公墓志銘"六字,俗稱“馬哈只碑”。碑前平地旁立有石獅,正碑兩側(cè)的青石碑皆是后人撰寫的鄭和傳及鄭和太公墓志銘跋。碑四周刻有卷草紋飾,碑腳壓一大沙石龜。碑文昌鄭和在第一次出使西洋前約一個月,請當時著名的大學士李至剛在京撰寫,由鄭和帶回家鄉(xiāng)勒石刻碑的。此碑雖經(jīng)近六百年的風雨剝蝕,但至今仍紋理堅致,字跡清秀可見.鄭和的航海事業(yè),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深遠的影響。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故鄉(xiāng)人民曾將月山辟為鄭和公園,并為他建起紀念亭。馬哈只墓碑已列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內(nèi)旅客和國際友好人士,常懷著崇敬的心情到這里參觀游覽。官渡金剛塔昆明市東郊的官渡,在明朝以前是一個緊臨滇池的重要渡口,故名官渡。在官渡街南,屹立著著名的古建筑——金剛塔,它為這座古鎮(zhèn)增添了古樸的色彩。據(jù)塔上的碑文載,金剛塔建于明朝天順二年(一四五八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塔的建筑形式特殊。塔座是用磚砌成的一個方形平臺,臺下是四面相通的巷洞,就象城門洞一樣,據(jù)說,過去很高大,里面可通車馬,后因土層加高,泥土填滿了洞內(nèi),一九八一年,修整此塔時,清除了泥土,恢復了原貌。在座上建造的五座塔,四角的四座小塔造型簡單,中間的主塔,現(xiàn)高出地表十四點五米,分塔座、身、剎三部分。塔座的四角各有浮雕力士一尊,座的四面有造型生動的孔雀、鳥身人面獸、象和麒麟等圖案.座上又砌了五層蓮花瓣形的磚,然后是白色圓形的塔身,四面各鑿佛龕一個,龕內(nèi)有浮雕佛像,容貌端莊,線條流暢。塔剎高高地插入云天.從塔的建筑形式看,頗似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這種類型的塔,在我省是唯一的一座.一九六五年,省人委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昆明黑龍?zhí)段挥诶ッ魇斜苯箭埲铰吹暮邶執(zhí)?是歷史悠久的名勝。相傳為漢代益州郡的“黑水祠”。元時為道教的龍泉觀。因山下有一碧潭,故名黑龍?zhí)?。黑龍?zhí)队傻叵氯畢R集而成,是銀汁河的源頭,潭水清澈,游魚可數(shù).潭邊圍有石欄,供游人憑欄觀魚,西面的黑龍宮,創(chuàng)建于明景泰五年(一四五四年)。北沿石階而上,即龍泉觀,層樓疊閣,殿宇三重,雕梁畫棟,光彩奪目。觀中遍植奇花異草,著名的有唐代梅花、宋代柏樹、明代山茶花,曾激起了古今詩人墨客的吟詠。如清道光年間阮元的《詠梅詩》二首刻石鑲于玉照堂壁間;一九六一年,郭沫若在“游黑龍?zhí)对姟敝匈澋溃骸安杌ㄒ粯湓缣壹t,百朵彤云嘯傲中。驚醒唐梅睜眼倦,襯陪宋柏倍姿雄。崔巍筆立天為紙,蜿轉(zhuǎn)橫陳池吐虹,黑水祠中三異木,千秋萬代頌東風”。龍門勝鏡龍門是昆明西山諸勝之冠。從“三清閣”穿過鐫著“別有洞天"四字的狹窄石道,拾級而上,至“云?!?、“石林”的石室平臺。續(xù)往南行,危崖壁立,巖間開鑿一條傍山開窗隧道通“慈云洞”石室,室內(nèi)雕觀音坐像,其門楹、香爐及各種裝飾,都是在巖石上雕刻而成,室外有方形平臺及石欄,此處題詠刻石甚多,最著者為清代彝族詩人那文鳳在石香爐上書刻的《贈吳道人詩》,吳道人即吳來清,是從“別有洞天"至“慈云洞”這一段艱險工程的首倡者和開鑿者。沿隧道石階上,即至刻有“龍門"二字的石坊,入內(nèi),有石室為“達天閣”.整段工程始鑿于清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止于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歷時七十二年。“達天閣”內(nèi)供奉一尊魁星,提斗執(zhí)筆,足踏鰲魚,形象生動,其他門楹、香爐、臺案、供瓶及游龍等,都是在崖石上精雕細刻而成,渾然一體.室外有月臺,護以石欄,憑欄下視,為百丈之懸崖削壁,有壁聯(lián)稱:“仰笑宛離天尺五,憑臨恰在水中央”.身臨其境,海天一色,煙霞變幻,氣象萬千.游人都為古代藝術巨師們的這一驚人杰作贊嘆不已。華亭寺華亭寺坐落在昆明西山之腹,據(jù)傳原為大理國相高氏別墅,大理國亡,高氏舍而為寺。元延祐七年(公元一三二零年),和尚鉉峰重建,傳說上梁那天,群鶴翔集,人們詫為華亭仙翮,因以名寺。明末清初毀于戰(zhàn)火,清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重修;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又遭兵毀,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再修;一九二三年,有名的虛云和尚又修,故又名“云棲禪寺”。華亭寺是我省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之一,殿宇宏壯,庭院寬敞,布局嚴謹.大殿前的天井中,種有山茶、杜鵑、玉蘭和比較稀有的優(yōu)曇花。大雄寶殿共五楹,內(nèi)有三尊金身佛像——三世佛。高一丈六尺余。兩側(cè)五百羅漢塑像各具情態(tài),栩栩如生,乃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的藝術珍品.華亭寺是昆明西山風景區(qū)的勝境之一,又是游覽西山的第一站,節(jié)假日游人甚眾,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耍西山”,這里更是熱鬧。景色秀麗的湖濱公園-—海埂位于滇池之濱的海埂,綠樹成蔭,藍桉參天,花木繁茂,是一個景色秀麗的天然海濱公園。海埂是一條長約三公里、寬一百多米的長堤。從滇池東岸海埂村起,一直向西延伸九華里,最窄處有六十多米,與滇池西岸西山羅漢崖下的龍門村隔峽相對,堤南是滇池,堤北是草海。因其地理環(huán)境特殊,夏日可游泳,月夜可觀景,既能遠眺西山勝景,又可欣賞滇池的萬頃碧波,點點漁帆。明清時代稱頌的昆明“八景”之一的“滇池夜月”,就是指海埂月夜的迷人景色.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公園內(nèi)新建了花壇和長一百米的長廊.在長堤西段,筑起了石梯形的防浪堤;在中段,開辟了長四百米、寬二百米的游泳場,有引橋伸入滇池,外圍有安全柱、水鼓,堤岸上建有更衣室、瞭望塔、水文站、溜冰場。在長堤東端,國家體委修建了冬訓場地。目前,海埂公園正在興建花園、游船碼頭、亭子、拱橋等,旅館正在籌建中。景色宜人的白魚口白魚口位于滇池西岸,距昆明三十八公里,此地出產(chǎn)肉嫩味鮮的白魚,因而得名.白魚口是個小半島,伸向滇池。這里依山傍水,柳樹連岸,后靠觀音山,青翠如黛,景色宜人。每當旭日東升,風帆點點,出沒波心。站在海邊,只見白浪似銀鏈滾動,無波時湖面藍澄澄一片。這里原屬私人宅邸,名“庾家花園".園內(nèi)有溫泉,水溫雖不甚高(攝氏二十度左右),但仍可供洗澡;園后有奇妙的山洞,可供游賞.近年來經(jīng)人工培植修葺,栽種了很多花木和果樹,培修了花園建筑和道路,增設了假山和噴水池,現(xiàn)在四周綠樹掩映,山茶、玉蘭、杜鵑、海棠等名花四時不斷。園內(nèi)有一座用石頭修建的兩層樓房,建筑豪華,鋪陳富麗,有大理石云木臺椅、浮雕彩門、鏡屏字畫、雕花玻璃窗、時花盆景等富有地方色彩的藝術裝飾。站在樓上一面臨海的大玻璃窗前,滇池全貌一覽無余?,F(xiàn)在這里是工人療養(yǎng)院,每天來這里游覽觀光的人們絡繹不絕。王仁求碑王仁求碑在安寧縣蔥蒙臥山,立于唐武則天圣歷元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王仁求是擁有家兵僮仆的地方大戶,在唐王朝勢力進入云南后,被授以河東州刺史的官職,功威顯赫.王死后,其長子王寶善繼任河東州刺史,曾被武則天召到長安“宿衛(wèi)京師",并加封為云麾將軍。此碑即為王寶善所立。三百年前,王仁求碑沒于荒草,到了清乾隆年間,金石家王昶來云南重被發(fā)現(xiàn),經(jīng)他錄碑寫跋,才引起學者們的注意。碑文記述了一千多年前祖國邊疆“地形平衍,生殖豐阜”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族融合的史實。文為初唐著名文人閭邱均所撰。閭系成都人,杜甫曾有“世傳閭邱筆,峻極逾昆侖”的詩句贊賞過他的文墨。書寫據(jù)說是出自王寶善之手.楷書中夾有許多武則天時改造的新字。武則天稱帝時代,云南正處于兩爨日趨衰落、南詔崛起之際,碑刻從多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可貴的史料。此碑已列為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有碑亭保護。昆明曹溪寺曹溪寺,位于安寧溫泉對岸一公里的蔥山(又稱龍山)林間。據(jù)大殿壁間所豎《重修曹溪寺碑》載,這座寺宇系唐代廣東曹溪上的寶林寺六祖慧能大師弟子建造,故名曹溪寺.迄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一九五六年全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周叔迦鑒定,寺內(nèi)現(xiàn)存木雕華嚴三圣像,是國內(nèi)少見的宋代造像.我國建筑學家梁思成教授鑒定,曹溪寺大殿的梁柱結(jié)構(gòu),以斗拱為支點,力學計算準確,是典型宋朝風格的建筑。大殿座西向東,殿前檐下有一個直徑三十厘米的圓孔,據(jù)說,每逢甲子年農(nóng)歷九月十五,恰當秋分,皓月初升,月光透過圓孔照射在殿中佛像額頭。隨著明月初升,如圓鏡的月光,由鼻梁、心胸移至佛臍為止,被譽為“天洞寶月”、“月映佛肚",又稱“曹溪印月”.它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筑學與天文學的科學成就。寺中有一株植于元朝的優(yōu)曇花樹。曇花原株明末兵變被砍,現(xiàn)存者為原樹根所萌發(fā)。內(nèi)殿前左方有相傳植于元朝的古梅一株,是昆明地區(qū)罕見的古梅。出寺門沿公路南行一華里,有珍珠泉,泉水清澈透涼,氣泡冉冉上升,宛如串串珍珠,因而得名珍珠泉。近幾年來,昆明市政府及安寧縣政府又籌資修葺,保持原樣重修了大殿及樓臺亭閣,培植了不少名貴花木,使位于螳螂川西岸的曹溪寺與東岸的“天下第一湯"溫泉相映成趣,成為昆明西郊的游覽勝地。法華寺石窟安寧縣城東約五公里處的小桃花村,村后有山,叫洛陽山,山半有寺,叫法華寺,今寺已毀。洛陽山上林木繁茂,峭壁矗立,在巖壁上雕刻著大、小石窟二十五窟,這就是著名的法華寺石窟.十八羅漢的佛龕高高地雕刻在東面的巖壁上,排列為上、中、下三層,雕像大小不一,一般高在五十五厘米至一米之間,姿態(tài)各異,形制簡樸,造型厚重。此外,還有“文殊苦行”、“牧女獻乳”、“青牛負經(jīng)”等石窟。作者刀法細膩,技藝純熟。人物形象溫順虔誠,端嚴矜持;青牛形體健壯,真實感強。南巖龕內(nèi)雕刻著一巨大的臥佛,長四米二五,作曲肱而枕半睡狀,袒胸跣足,神態(tài)奕然。關于此石窟的開鑿時代,史書記載甚微。據(jù)《景泰志》載:“法華寺在洛陽山,即段氏鑿羅漢之所也。”由此可見,它是大理國地方政權(quán)段氏統(tǒng)治時期(公元九五七至一二五三年)創(chuàng)建的.除此之外,山上還有“曬經(jīng)石”、“禹王碑"和“晚照"的摩巖刻字,民間傳說不少,實為后人所作.法華寺石窟是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寧溫泉安寧溫泉位于昆明西郊約四十公里的螳螂川畔。這里山巒秀麗,空氣清新,一年四時游人如云,熱鬧非常。步入溫泉賓館,可見明人楊慎所題“天下第一湯"五個金字,其下有一小巧玲瓏的小池.水凈如碧玉,水底鱗鱗小石可數(shù),間或冒出串串水泡,如魚吐明珠,以錢幣投之翩翩如蛺蝶,數(shù)刻方沉,十分有趣。安寧溫泉屬碳酸鹽泉類,水質(zhì)優(yōu)良,水溫在攝氏四十二至四十五度之間,溫暖宜人,浴后,神舒氣爽,且泉水甘芳可口,宜于飲用。長期飲浴,對慢性胃病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療效甚佳。水源充足,每天流量近兩千噸。相傳,伏波將軍部屬蘇文達因病留滇休養(yǎng),游獵時發(fā)現(xiàn)此泉,常浴其間,久之足疾消失,身體漸舒,喜而修整。明代始建蓋瓦房。解放后,經(jīng)過整修,面貌為之一變?,F(xiàn)在以新的麗姿歡迎國內(nèi)外慕名而至的游人.舉世聞名的云南石林石林,位于路南彝族自治縣內(nèi),距昆明一百二十六公里.石林面積廣達四十余萬畝,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地下石林、獅子池、獅子山、蓮花池、劍峰池、藏湖、大疊水瀑布等游覽區(qū).石林形成于第四紀初,是發(fā)育典型的巖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形。這里有石灰?guī)r形成的石峰、石柱、石芽、石鐘乳、石筍、溶蝕洼地、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進入石林游覽區(qū),放眼望去,但見群壁立,千嶂疊翠,奇峰危石,千姿百態(tài),蔚蔚壯觀。一支支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刺青天,遠詛猶如一片莽莽森林,故此得名“石林”.這里處處是廳峰異石,怪山名泉,有的山石還被當?shù)厝瞿崛嗣褓x予美好的民間傳說.遠在明代,石林即已成為名勝,并見諸文獻記載。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已開辟游覽區(qū)一千二百余畝,游路五千米,并興建了賓館、旅社、商業(yè)區(qū),廣植廳花異木,美化環(huán)境,使石林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大、小石林,是石林游覽的主要游覽點。著名的劍峰池就位于大石林內(nèi),池水蜿蜒流淌于巖石中,其上有橋相連.憑欄肓池,一石峰兀立水中,猶如一柄利劍直刺青天,此即劍峰。循石階下行,曲徑通幽,峰回路轉(zhuǎn),別有洞天.在巖溶石洞中有石室、石床、石凳可供小憩.蓮花峰造型逼真、氣勢雄偉,象一朵碩大的石蓮,亭亭玉立于群峰眾石之間.還有許多象生石峰,如鳳凰靈儀,孔雀梳翅,象踞食臺、雙鳥渡食等等,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著名的阿詩瑪石峰位于小石林內(nèi),一潭碧波之畔。這座石峰碩長高挑、風姿綽約,背后又有一峰相連,側(cè)視宛若一位背簍少女.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當?shù)厝瞿崛嗣穸荚谶@里歡度火把佳節(jié),白天摔跤、爬竿、騎射,夜晚燃篝火歌舞達旦。路南新石林從石林賓館向北,經(jīng)過石林公社所在地——北大村的集鎮(zhèn)和田野,翻過林前的山坡,就看到西面和北面兩山石峰挺拔,如林如堵,黛碧相間,一望無際。這就是新發(fā)現(xiàn)的石林。新石林占地五千多畝,其氣勢之磅礴,有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又象壁壘森嚴、萬馬奔騰的古戰(zhàn)場。沿兩山之間前行,現(xiàn)出一片田畝;繞右山之前尋徑登山,漸入萬狀離奇的石林異境。有的削壁千尋,中通一徑,使人想到巫山峽谷之峻;有的疊yan如黛,扶搖云表,似有“瓊樓玉宇”之麗∑的雙峰飛峙,巨石欲墜,呈以“千釣一發(fā)”之險;有的峻崖嵯峨,猿猱難渡,有如武侯八陣之奇;有的數(shù)峰魚貫,如帆鼓風,狀擬鄭和下西洋之威.至于玉柱鼎立、古堡儼然、靈芝怒放、石門天塹、大象躑躅、猛虎撲羊、鷹隼喙毛、仙猴戲桃、犀牛臨淵、二童眺湖等形象,俱栩栩如生,發(fā)人遐想.順山中深谷而下數(shù)百步,見一大溶洞,穿山透嶺里許,出則為水塘。洞口開闊,入亦宏敞,可容百余人。壁間多鐘乳,如花似云,如虎似龍,敲之鏗然有聲,涼氣拂面,倍覺清爽。繼南行下山,迎面一派汪洋,名白云湖,又稱團結(jié)水庫。此處石林溶洞通幽,有湖水可供泛舟,為大小石林所不及.山中產(chǎn)花石,可飾盆景.新石林以其雄渾、多姿多態(tài),石、水、洞并具而引人入勝,是極為寶貴的風景資源,有關方面已計劃進行人工開發(fā)。路南“靈芝林”我省新近發(fā)現(xiàn)又一處石林奇境。這處新石林位于路南彝族自治縣原有石林東北部約二十公里的地方,占地面積約五千畝,比原有石林規(guī)模還大。這里巨石遍布,形態(tài)各異,似人似物,千奇百怪。石林中還有地下溶洞,洞內(nèi)遷回曲折,長達二、三公里。由于這個石林有許多象靈芝狀石柱,地質(zhì)工作者將它稱為“靈芝林”。石林奇風洞在路南石林東北五公里處,有一壯麗的地質(zhì)奇觀-—石林奇風洞。它由間歇噴風洞、虹吸泉和昱河三部分組成。間歇噴風洞口口徑僅數(shù)十厘米大小。安靜的大地,突然間灰塵雜草飛揚。風從洞口噴出,伴有隆隆的流水聲,而不見一滴水;風量較大,放一草帽在洞口,立即被風吹跑,第一次噴風可連續(xù)三、四分鐘,緩慢回風二、三分鐘,一切相對停止;數(shù)分鐘后第二次噴風開始,風力較小,一個周期完畢,一切復常。雨季每間隔十五至三十分鐘噴風一次;旱季較長,大約一小時。虹吸泉所在地是奇風洞地區(qū)的最低點.清清的地下河水從洞口流出。洞高米余,地下河水流數(shù)米后,進入一深落水洞,水位漸升,約增高一至二米,水位猛落,伴隨雷鳴般排泄的流水聲,三、四分鐘后,一切復原,水位又漸上升,十五至三十分鐘重復一次。在虹吸泉和間歇噴風洞同時觀察,則發(fā)現(xiàn)虹吸泉落水時正好是間歇噴風洞的噴風期。原來虹吸泉與間歇噴風洞之間是相通的。此景最佳觀賞時間是每年的八月至十一月.晉寧摩崖石刻在我省晉寧縣西南約五公里處,有一座巨大的巖石,上面鐫刻一尊多聞天王像,當?shù)厝罕姺Q為“石將軍”。這尊天王像高達六米,右手持三尖叉,左手扶腰,右腳踏一虎,左腳踏一龍,雙足間有骷髏。在天王左肩上方云氣中雕刻一塔,左側(cè)地面上也有一座十一層的塔,造型是南詔大理風格。天王像旁有“大圣毗沙門天王”字樣。據(jù)研究,這是南詔末期或大理國時期的造像.多聞天王又稱北方天王,其職責是護衛(wèi)如來佛的道場,見聞頗廣,故名“多聞天王”。在昆明古幢、劍川石窟中都有多聞天王造像,唯不如晉寧造像高大、雄偉。嵩明古盟臺在嵩明縣城南面,有一座四周石砌的土筑高臺,臺上蒼松翠柏,廟宇軒昂,這就是歷史上各民族團結(jié)友好盟誓之地-—古盟臺.據(jù)《元史.地理志》記載:“嵩明州……昔漢人居之,后烏白蠻強盛,漢人徒去,盟誓于此……今州南有土臺,盟會處也.”又據(jù)《嵩明志》記載:“漢諸葛亮南征至此,與蠻盟所筑”?!洞竺饕唤y(tǒng)志》記載:“嵩明州……昔有漢人筑金城于此,曰長州,因筑臺與蠻盟……”。盡管史料記載不一,眾說紛紜,但都有一共同之點,即古盟臺為歷史上漢族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首領舉杯盟誓之地。歷史文化名城——大理遠在原始社會晚期,在點蒼山麓就有古人類居住。在一些新石器晚期遺址中,不僅發(fā)現(xiàn)了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還發(fā)現(xiàn)人類居住的半穴居式房屋。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一零九年),漢武帝在云南設置益州郡,該郡所轄葉榆縣是在今大理最早設置的縣??h治在今大理縣喜洲公社,城址已淹沒。東漢時期,葉榆縣改屬永昌郡管轄.三國時期,今云南省隸屬蜀漢,葉榆縣屬新設之云南郡管轄,入晉仍如此。南朝時置東河陽郡,下屬二縣,其一為葉榆。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皮邏閣統(tǒng)一洱海地區(qū),建南詔政權(quán),受唐玄宗之封為云南王。正式以今大理太和村西的太和城為王都,太和城至今遺址尚存南、北兩道城墻,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公元七七九年,南詔王異牟尋將都城由太和城遷至羊苴咩城(遺址在今大理縣城西三塔附近)。公元九零二年南詔政權(quán)亡,繼之而起的鄭買嗣,楊干貞、趙善政、段思平建立的四個云南地方政權(quán)均以羊苴咩城為首府。段思平建立的政權(quán),其國名、首府名均以“大理”命名.元朝結(jié)束了南詔、大理國五百多年的地方割據(jù),建立云南行中書省,行省首府設在押赤城(今昆明市),大理城在唐宋五百年間作為云南行政中心的地位遂告結(jié)束.但大理還是云南行省大理路軍民總管府及新建的太和縣治所,仍不失為滇西第一大城。明代仍以大理城為大理府治和太和縣治,在今天大理城的位置上修筑了方圍十二里的磚石結(jié)構(gòu)的新大理府城,清代規(guī)模仍基本如此.太和城遺址及南詔德化碑太和城是南詔統(tǒng)一了洱海地區(qū)后,于唐玄宗開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擴建的都城。它位于大理市與大理縣城之間的太和村周圍.當時的太和城是南詔政治、文化中心.唐天寶二年,南詔王閣邏鳳另筑羊苴咩城(今大理縣城),此城漸廢。太和城的南、北兩道城墻殘垣,從蒼山下的鶴頂峰延山直伸至洱海邊,至今還清晰可見.在城墻內(nèi)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碑文敘述了南詔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狀況和對唐的友好團結(jié)愿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實地記隸了當時云南各民族的分布、融合情況。從碑陰題名的一百多人的民族系屬上,可以看出南詔政權(quán)是由各地各民族的人參加組成的.碑文作者是南詔漢族清平官(相當于中原皇朝的宰相)鄭回撰寫,唐朝流寓在南詔的御史杜光庭書寫的。他們在促使南詔與唐朝和好,加強與中原文化交流方面作出過一定貢獻。它是研究南詔史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文章和書法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大理三塔大理縣城西北,矗立著三座高大的磚塔,即是有名的崇圣寺三塔。當中的大塔名千尋塔,方形,高六十九點一三米,共十六層,為密檐式建筑;南、北兩座小塔各高三十八米,左右,是一對八角形空心塔。千尋塔修建于南詔豐祐時期(公元八二三至八五九年),其造型風格頗類唐代建筑的西安小雁塔,說明唐代祖國內(nèi)地人民和邊疆云南少數(shù)民族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南、北兩座小塔年代稍晚于大塔,是五代時期的建筑.由于大理三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兩年來,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撥??顚ηにM行維修,在維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幾百件文物,其中有金、銀、鐵、銅等金屬制品;有骨、牙、木、瓷、漆、絲制的古代工藝品;還有珍珠、瑪瑙、水晶、琥珀、翡翠、云母等中藥藥材和珠寶。這批珍貴文物是解放以來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的一次最重要發(fā)現(xiàn)。洱海公園大理市郊,洱海南岸,有座不高的山,名叫團山,現(xiàn)已辟為洱海公園,正在建設之中。山上青松蒼翠,遍植頗負盛名的山茶花、杜鵑花以及櫻花、緬桂.山頂建有臨海樓,憑欄遠眺,浩瀚洱海盡收眼底,湛藍的海面,晴朗的天空,水邐起伏,西望蒼山十九峰如屏矗立,有名的大理三塔寺輪廓清晰可見。臨海一面,有三百多級石階可達海濱。海濱綠草茵茵,海水清澈透明,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場所。團山亦稱登龍山,唐代稱息龍山,為南詔養(yǎng)鹿場?!靶U書”載:“息龍山南詔養(yǎng)鹿處,要則取之”,“龍足鹿白晝?nèi)?、五十群行銜?。當時山上有閣稱珠海閣,為洱海名勝四大閣之一。趙州志載:珠海閣踞登龍山,北與水月相對,天鏡、浩然東西夾輔,山脈盡處峰巒突起如龍獻珠,故名。明代云南學者李元陽有詩云:“此海分明有夜珠”,“團山平列樹遮涂”。龍首關--上關上關,古稱“龍首關”,亦叫“龍口城”民。位于大理點蒼山云弄峰及洱海源頭,與南面洱海出水口的“龍尾關”(下關),構(gòu)成蒼山洱海的“珠聯(lián)壁合”,如兩把鎖把大理鎖住,明代白族詩人楊黼曾有“南北金鎖把天關”的詩句,形容兩關之重要。此關為云南通往西藏、川西之要道。龍首關建于公元八世紀初,是當時南詔、大理國都城北面的防戍要塞,也是發(fā)兵必經(jīng)之關隘。南詔盛時,聯(lián)吐蕃(今西藏一帶)攻蜀北上發(fā)展,即取此道;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下大理,亦由此道來;明藍玉克大理后,亦由此分軍北上,取鶴慶,奪麗江。由于龍首關在軍事上的重要性,自唐至清,各朝都作修理,清咸豐、同治年間,杜文秀在大理設元帥府時,還作了一次大修.龍首關除為軍事要地外,還以花著稱。傳說中的“朝珠花"更為神奇,每花為十二瓣,一個月開一瓣,閏年則開十三瓣,相傳為仙家所栽。白族有該花的大本曲流傳。一九六一年詩人郭沫若到大理,專為“朝珠花"寫過一首詩,詩文如下:“大理花中有異花,月開一瓣如蓮大.閏年則開十三瓣,傳聞令我生驚訝。今來探訪無人見,但言此花種自仙.結(jié)實可以為朝珠,昔在周城僅一株.一珠已死種不傳,只知花狀頗如蓮。花名今亦難言定,朝珠木蓮唯所命。始知耳食了非真,奇花雖奇不足信。"這種花如郭老所說“不足信",因為傳說畢竟是傳說,但“上關花"是被列為大理有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之一的.龍尾關——下關下關,在古代叫“龍尾關”,又稱“龍尾城”.“山為城郭海為池,一卒當關萬卒窺”。這是古人《入龍尾關》詩中的兩句。龍尾城建于唐代.據(jù)“蠻書”記載:“龍尾城,閣邏鳳所筑,縈抱玷蒼南麓數(shù)里,城門臨洱水下."唐代的龍尾城(下關)和龍口城(上關)一南一北,遙遙相對,是扼守大理的要塞,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唐宋時期的龍尾城,只是具有軍事作用的“關城”而已。明、清時期的下關舊城,雖有民居,但極簡陋。今日下關,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這里工廠眾多、街道整齊、樓房櫛比鱗次、商店連楹接棟,已成為滇西重鎮(zhèn)。大理蛇骨塔蛇骨塔又名靈塔,屹立在大理點蒼山斜陽峰下。有關此塔,白族民間有著一段很有意義的傳說:南詔時,洱海有巨蟒興洪水為患,淹沒了田地和村莊;龍尾關(今下關)外,巨蟒還吞食了許多人畜,詔王勸利晟無能平息.白族青年段赤誠挺身而出,他身縛刀叢,手執(zhí)利劍入海與蟒搏斗,被蟒吞于腹中,于蟒腹中來回翻滾刺殺,最后與巨蟒同歸于盡。段赤誠雖然犧牲了,但為民除了一大害。人們?yōu)榧o念這位勇士,剖蟒腹取其尸祭而葬之,并建塔于冢上,焚蟒骨灰填于塔腳,故名蛇骨塔。塔高三十九米,共十三級,為多層密檐式方形磚塔,上有葫蘆形青銅寶頂。創(chuàng)建于何時無考。它的結(jié)構(gòu)和造型與大理三塔中的千尋塔一樣,古雅秀麗,氣勢軒昂,保持著唐代的風格,是我省現(xiàn)存較早的古代建筑之一。弘圣寺塔在歷史名城大理縣城西南的蒼山之麓,矗立著一座挺拔秀麗的佛塔。這就是弘圣寺塔,又稱一塔。它與北面的崇圣寺三塔,南面的蛇骨塔遙相對峙,給“銀蒼玉洱”的綺麗風光增色不少.弘圣寺早已無存。其塔高約四十米,四方形,為十六級密檐式空心磚塔,頂安置著銅制覆缽及銅葫蘆,上蓋有八角形銅傘。據(jù)<〈大理縣志稿〉>記載:弘圣寺塔“世傳周時阿育王建,明李元陽重修。”阿育王建塔,乃屬傳說附會,不可信.從塔的造型看,與崇圣寺三塔中的千尋塔相似,具有唐塔風格。塔磚上有梵文和漢文銘刻,所以它的建筑年代可能屬南詔晚期或大理國初期。相傳,明代學者楊升菴游弘圣寺時,見寺前有一棵高聳的青松,便隨口吟詩曰:“松在東而塔在西,松高不與塔齊。塔高有定松無定,翌日松高塔又低。”寺前青松,今已不存,但此詩膾炙人口,流傳了數(shù)百年之久。元世祖平云南碑大理縣城北蒼山腳下三月街上的碑亭內(nèi),保存著一塊高大的石碑,這就是有名的元〈<世祖皇帝平云南碑>>。碑由上、下兩石相接而成。碑額篆書:“世祖皇帝平云南碑",署名為“翰林院臣程文海撰”,大德八年(一三零四年)平章政事也速答兒建言立碑。碑文內(nèi)容是頌揚忽必烈的功績:敘述了元憲宗二年(一二五二年)蒙哥命忽必烈率領大將兀良合臺等遠征云南,打敗了大理國主段興智,追釘殺相國高太祥于姚州(今姚安),段氏逃鄯闡(今昆明),元兵攻克鄯闡,段興智被俘,歷時不足兩年,就結(jié)束了統(tǒng)治云南達三百多年的大理地方政權(quán)的分裂割據(jù)局面,其戰(zhàn)功是顯赫的。它為元王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奠定了基礎。碑文稱:“立中書省于中慶以統(tǒng)之”。這是云南建省的最早記錄。中慶即今昆明。從此云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由大理轉(zhuǎn)移到昆明。此碑敘述史事甚詳,可校正史書的缺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是我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蝴蝶泉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shù)。首尾聯(lián)接數(shù)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這是一九六一年郭沫若同志游覽大理蝴蝶泉時賦詩的開頭兩句,是對大理蝴蝶泉一年一度“蝴蝶會”的真實寫照。蝴蝶泉原名無底潭,位于大理點蒼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明亮,珍珠般的水泡從泉底冉冉升起,在陽光下閃爍著銀色的光圈;四周,綠樹環(huán)抱,蒼翠欲滴;廳特而古老的蝴蝶樹舉臂泉上,倒影水中,與潔白無瑕的大理石攔桿爭相輝映;山茶、紅梅笑立花臺泉畔,亭廓、樓宇沉于綠樹叢中。相傳很久以前,無底潭邊住著父女倆二人,父親勤勞敦厚,女兒雯姑善良美麗.一天,父女倆上山砍柴,路上忽然有一只帶箭的小鹿跑來伏于他們面前求救。雯姑向青年獵手霞郎求情,霞郎應允不傷鹿命。因此,二人結(jié)識相愛,定下終身。地方霸主虞王慕雯姑娘貌美,欲納遭拒,于是搶走雯姑,殺害了雯姑的父親.小鹿奔上蒼山找到霞郎,救出雯姑,不料官兵追至,走投無路,便雙雙跳進潭中,小鹿亦以身相殉。頃刻,天怒雷吼,暴雨傾盆,虞王逃去.雨后天晴,花香鳥語,一對彩蝶從潭中翩翩飛起,金黃小蝶依依相隨,四方眾蝶亦盡相飛來,首尾相銜,舞為蝶會.這就是蝴蝶泉、蝴蝶會的來歷。其實,據(jù)植物學家研究,“蝴蝶會"的形成主要是在春末夏初,古老的蝴蝶樹分泌出一種物質(zhì),散發(fā)出特殊的氣味,吸引了四周的蝴蝶。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五日前后幾天,眾多彩蝶“聚會",品種繁多,大的如手掌,小的似錢幣,五彩斑讕,異常美麗.也就在這段時間,成群穿紅著綠的白族青年男女聚集蝴蝶泉邊,雙雙對對,觀花賞蝶,談情說愛,歡歌笑語。感通寺在大理縣城南蒼山圣應峰腳下的斑山上,有一座古寺名為感通寺(一名蕩山寺_).感通寺峰巒環(huán)顧,林木蔥茜,有三十六院,規(guī)模宏麗,殿宇軒昂,是滇西著名的寶剎之一。相傳,感通寺為唐代(南詔)時高僧李成眉所建,后歷代曾多次重修.明代初年,有該寺住持無極和尚向太祖朱元璋獻山茶花樹一株、白馬一匹,太祖賜詩十八章。明嘉靖年間,著名學者楊升庵曾住寺內(nèi),寫下音韻學著作《轉(zhuǎn)注古音略》一書流傳于世.時有白族學者李元陽題升庵住房名:“寫韻樓”。后大旅行家徐霞客訪問過這個故址。到清代初年,著名畫家擔當和尚,因爺慕升庵品學,故重修寫韻樓作為自己的住所。寺內(nèi)有楹聯(lián)稱:“奇花龍女傳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樓?!眰鳛楣沤窦言?。寺后有擔當墓。據(jù)載:寫韻樓前有白茶花樹一株“高數(shù)十丈,大數(shù)十圍,花如玉蘭,心殷紅”,十分可愛,后毀兵燹.雞足山覽勝雞足山又名九曲巖、滇巔臺,位于賓川縣城西約二十公里的煉洞公社境內(nèi)。因山勢背西而面向東南,前伸三支,后出一“趾”,狀似雞爪,故名雞足山。雞足山山勢雄偉,氣勢磅礴,方圓百里,左靠金沙江,右臨大理洱海,與點蒼山遙遙相望。山上景色優(yōu)美,千巖竟秀,奇峰四起,百澗爭鳴,古樹參天。別具風格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庵,隱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真可謂名山勝景,是我國有名的教圣地和風景覽區(qū)。雞足山的廟宇始建于唐代,相傳古印度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飲光迦葉僧來到云南傳播佛教,住在雞足山,建寺修廟.到光緒年間,雞足山已發(fā)展成為祝圣寺為中心的一百零八所寺廟。這些建筑造型優(yōu)美,其中有建在萬丈懸?guī)r上的金頂寺;有高達四十米的楞嚴方塔、美麗的姐妹塔和尊勝院的喇嘛塔;還有重達三千余的的青銅巨鼎。金頂銅閣的銅瓦、銅柱、銅墻、銅門和兩米多高的大香爐,煮飯可供千人以上吃的兩口大銅鍋,以及祝圣寺的五百羅漢,悉檀寺的透雕木刻,華云寺的斗拱重疊、屋角飛翹等建筑別具風格.“文化大革命”期間,這座名山廟宇遭到嚴重破壞?,F(xiàn)在,黨和政府撥出???修復了祝圣寺、銅佛殿和金頂.這里自然風光秀麗,登上海拔三千一百二十四米的天主峰,可東觀日出,西睹洱海,南望祥云,北看麗江玉龍雪山,是優(yōu)美的風景游覽區(qū)。雞足山圣寺銅佛賓川雞足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進入山門,高大的照壁上繪制了雞足山全景圖。過了前院池塘中的八角亭,就是巍峨聳立的大雄寶殿.殿內(nèi)塑有如來佛像,殿后為禪堂、僧室、藏經(jīng)樓等。在幽靜的禪堂內(nèi)供有三尊高五尺的銅鑄佛像。右邊一立佛,形象端莊,比例適度,袈裟線條流暢,雙手相握于胸,不作“合十”狀,原系迦葉尊者。據(jù)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迦葉承佛旨住持正法,結(jié)集至盡二十年,將入定滅,乃往雞足山”。從此,雞足山成為迦葉尊者的布道場所,故山上廟宇多供奉迦葉尊者.一九六六年前,雞足山各廟宇存在銅鑄佛像甚多.據(jù)統(tǒng)計高五尺以上銅佛有四百余尊,二尺至四尺銅佛有二百余尊,五寸至二尺銅佛有一千多尊,可惜這些稀世珍品已被破壞殆盡。祝圣寺現(xiàn)存的三尊銅像,是縣文化館的同志,在“浩劫”余灰中的大士閣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后移至祝圣寺。這三尊銅佛已不能配套,但作為古代雕塑藝術品,能夠保留下來,也算十分不容易了。石鐘山石窟位于劍川縣城西南約三十公里的石鐘山石窟,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公元六四九至一零九四年)云南白族人民的藝術杰作之一.主要分布于石鐘寺、獅子關、沙登村三個地區(qū),已發(fā)現(xiàn)的共十六窟。這里山巒起伏,林海茫茫,殿宇清幽,山巖上的石刻象一幅幅古老的圖畫展現(xiàn)在旅游者的眼前,引起人們的驚訝和贊嘆.在石鐘寺區(qū),有兩窟古代王者的雕像,一窟是反映南詔王閣邏鳳出巡時的情況;一窟是南詔王異牟尋的雕像。這兩個王子,對發(fā)展南詔的經(jīng)濟、文化和加強與漢族人民間的友好往來,起了不少作用。其余多數(shù)為佛教和婆羅門教神像。這些神像的造型是深目高鼻、粗臂赤足、挽螺絲髻。但整個石窟佛像的組合形式,和敦煌、云崗、龍門等石窟的組合大體一樣。菩薩面部豐滿,氣度嫻雅,表現(xiàn)了秀麗、溫柔和智慧;天王和力士則表現(xiàn)出剛毅、威武和勇猛。這些都是中原盛唐時期的典型風格。由于石窟具有高度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解放后,中央和地方曾數(shù)次拔款修建了保護石窟的重檐樓閣,使石窟的面貌煥然一新,一九六一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鐘山石窟中的閣邏鳳造像劍川石鐘山石窟中,有一窟雕刻十四個人像,是人數(shù)最多的一窟.此窟外檐雕三重,第一重是瓣狀花紋;第二重連珠紋;第三重垂幛紋。其下雕成卷起的人字形幔帳,整座石窟顯得象一座雍容華貴的大廳。石窟內(nèi)中央放一把雙龍頭椅,其上端坐一人,此人面貌威嚴,神態(tài)端莊,這就是著名的南詔王閣邏鳳。國王坐椅前臥兩只狗,左側(cè)雕六人,右側(cè)雕七人,其中一人是南詔史上有名的閣陂和尚。閣邏鳳前側(cè)左右各坐一位清平官,可惜頭部早年即被盜鑿,無法判明年齡、相貌。此外,窟內(nèi)雕出持扇侍從、執(zhí)旗武士、抱劍童子以及官吏等人,各人神態(tài)不一,栩栩如生。此窟場面宏大,人數(shù)眾多,是當年南詔官廷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座石窟雕刻枝藝精湛,刀法嫻熟,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白族人民的高超的藝術水平,同時,也是研究南詔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石鐘山石窟中的異牟尋造像劍川縣石鐘山石窟第一窟共雕刻九個人像,中坐者是一位著圓領寬袖偏襟長袍的南詔王.右方站立侍從三人,分別持劍、扛扇、長柄麈尾;左方站立侍二人,一人背斗笠,手持長藤杖,另一人拜會盒??唛T左右兩側(cè)對坐文官二人.王者前有童子一人。據(jù)考證,這位王者就是南詰王異牟尋。在唐朝和南詔友好關系中,他曾起過重要的積極作用.公元七九四年,異牟尋派其子尋閣勸和唐朝官員崔佐時在大理會盟,使南詔在天寶戰(zhàn)爭后重新歸附唐朝.翌年,唐朝皇帝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派祠部郎中袁滋到大理,賜異牟尋金冊-—貞元冊南詔印。異牟尋在促進祖國各民族團結(jié)方面有一定的功績。金華山石刻睡佛劍川金華山,如翠屏障于城西,前臨劍湖,登山東望,市井煙村,歷歷在目。金華山腰刻有石將軍的巨石,離石將軍像約半里許,便見一巨巖,石巖上刻有睡佛。睡佛體寬約二米,長約四米,微笑著睡在金顆銀顆上。睡佛的面龐泛紅,乃雕刻者利用石巖中所含的兩個蘋果大的紅巖刻成;雞蛋鴨蛋大的金顆、銀顆,又利用石巖天生的黃白部分所精琢。真是恰如其分,巧奪天工。睡佛的手、裳、腳等,運用線雕和浮雕相結(jié)合,把各種刀法溶合一體,形成藝術統(tǒng)一和對稱美,和劍川石鐘山的石窟造像群藝術手法相似.佛旁,題有一首古詩:古佛在深山,不眠微微笑,高枕金子山,經(jīng)年達億萬。劍川靈寶塔靈寶塔坐落在劍川城西永豐河畔,氣勢軒昂,古雅莊嚴。原塔建于清乾隆辛末年(一七八三年)重建.高十八米余,為九層疊檐方形石塔.靈寶塔選料精良,全部用整齊的五面石砌成,實心,從第二層開始,每層四面均各砌有一個佛龕,龕內(nèi)共雕三十尊佛像。整個建筑布局嚴謹,造形挺拔,古樸雅致,保持著我國清代典型的塔式風格。沙溪興教寺在劍川縣城南三十多公里的沙溪公社,有一座古寺掩映在蒼松古柏之中,這就是沙溪興教寺。沙溪興教寺為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一四一五年)所建.四周合抱的三十二棵柱子,顯得古樸雄偉。寺內(nèi)四周墻壁上至今尚存著部分佛教故事壁畫.寺內(nèi)原還有海棠花樹,當春曖花開時,燦若云霞。不少文人墨客,紛至沓來,游觀之余,吟詩作對.在興教寺殿廡內(nèi),還懸掛著文人楊升庵、李元陽、師荔菲的題詩匾額。其中,楊升庵的詩寫道:“兩樹繁花占上春,多情誰是惜芳人。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绷髀读嗽娙藢Τw的不滿。解放后,黨和政府對興教寺古建筑極為重視,撥專款進行修茸.對殿內(nèi)十余幅殘存的壁畫進行臨摹拍照,并把古寺列為大理白族自治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華石將軍劍川石窟是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雕刻藝術瑰麗的花朵。它的主要造像多在沙溪公社石鐘山上,而石將軍卻單獨雕刻在距離石鐘山三十余里的金華山上,常被人忽略,石將軍和石鐘山的石窟造像群風格一致,建造年代相同,均屬南詔、大理時期的藝術作品。石將軍是劍川石刻中最大的一座造像,它雕刻在金華山腰一塊獨立突兀的石壁上。石座上共刻有三具石像,即天王像(俗稱石將軍),二供養(yǎng)人像.石雕總高約五米,寬約六米,幾乎占滿了整塊石巖。居中的天王像,臉部扁平,鼻寬嘴閉,雙目圓睜,大如銅鈐,頭戴寶冠,全身戎裝,右手持戟,左手擎塔,上身微向后仰,腰身以下前傾。古代藝術家們巧妙地利用石巖居高臨下之勢,彩高浮雕和手法,突出了人休下部,從下向上,越往高處,浮雕越淺,到了頭盔部位,幾乎成了線刻。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恰如其分地刻化出了石將軍后仰的神態(tài):有如山屹立、威武不屈的英姿。這組石刻形象準確,栩栩如生,有裳裙飄帶凌空飛舞的動感。其衣褶重疊,線條疏密有致,生動流暢,使人嘆為觀止。巍山城古樓巍山縣城中心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古樓,南北、面城樓上的橫匾分別寫著“魁雄六詔”、“萬里"八個大字.古樓建于明代洪武年間,距今約六百年歷史.巍山原名蒙化,據(jù)《蒙化志稿》載:“蒙化南詔發(fā)跡故墟",“太宗威成王子皮邏閣立,開元十八年王詔自稱南詔王”。之后建古城,并分別在城東、西、南、北、中建五座古樓.今之古樓為北樓,名曰:“拱辰北樓”。由于歷代人口不斷增長,街道逐步向北延伸,故北門古樓成了今天的縣城中心。古樓高二十三點五米,長四十七點一米,寬二十四點六米,下舌城墻高八點三米。樓架由二十八棵大柱支撐,由東、西兩道小門登級而上。極自遠眺,整個巍山壩子全收眼底,十分壯觀.十年動亂中,古樓遭到破壞.粉碎“四人幫”后,州、縣黨委和政府撥出專款進行修茸,使古樓面貌煥然一新。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縣文化館還在樓上設立圖書閱覽室、電視收看室;樓下建起了公園,各種花草樹木、噴池盆景引人入勝,是各族群眾游覽之也。巍山圓覺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圓覺寺林木掩映,風景秀麗,是巍山人民的游覽勝地。圓覺寺的建筑距今有五百多年。據(jù)《蒙化府志》記載,明成化初(約公元一四六五年)曾重修過。明代文學家楊升庵曾寓居此地,在大殿上題了兩副對聯(lián),一副是:“一水抱孤城,煙渺有無,拄杖僧歸蒼茫外;群峰朝殿閣,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绷硪桓笔牵骸案唛w高懸,低閣低懸,僧在畫中看畫;遠峰遠刊,近峰近刊,人來山由觀山。”圓覺寺前參天的古柏林中有雙塔聳立,塔高約十五米,有九層,上有寶頂,是方形密檐式磚塔。圓覺寺背山面城,從山門拾級而上,一進三院,步步登高,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共三個大殿;大雄寶殿兩側(cè)建有側(cè)殿,共有五個天井。整個寺的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安排得體,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里林深樹密,流水潺潺,鳥鳴花香,環(huán)境幽靜,每日游人不絕。巍山的巍寶山巍山縣由縣城東南的巍寶山得名。巍寶山象一頭前蹲后坐的青獅,回首俯瞰著如印的縣城與似帶的瓜江;山腳那宏偉的黃栗嘴水庫,巍峨的大壩好似獅子的梳妝臺,銀盤似的水面宛如獅子的穿衣鏡。巍寶山是南詔蒙舍詔細奴羅發(fā)跡之地,前山的巡山殿相傳是其家廟。沿前山蜿蜓而上,諸多廟宇直連山頂?shù)亩烽w;西下后山,則是以道教為主系統(tǒng)的名勝建筑。如今建筑保存完善者前山有龍?zhí)恋?、玉皇閣、老尊殿;后山有倍鶴樓、道園宮和藏春洞.有名的龍池春柳、青霞古觀、觀書臺、古洞藏春,是游人神往而留連忘返之在。南詔鐵柱南詔鐵柱,又名天尊柱,在彌渡縣城西六公里的鐵柱廟內(nèi)。柱高三點三零米,周長一點零五米,直列題識一行,陽評語正書:“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午朔十四日癸丑建立”?!敖O”是南詔景莊蒙世隆的年號?!敖O十三年",相當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即公元八七二年),可知,此柱為唐代遣物,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關于建柱的說法頗多,而有文字記載較早的為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記》中說:“白崖甸(今彌渡紅巖)西南有古廟,中有鐵柱高七尺五寸,徑二尺八寸,乃昔時蒙氏十一主景莊王所造。”徐嘉瑞同志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說:“此柱文字,不言武侯,亦不言重鑄,足見純?yōu)槭缆∷?,且為唐代遣?其可貴程度不在南詔碑下”?!对颇贤ㄖ尽贩Q:“滇中金石文字,元以后頗多,而宋以前絕少。此柱文出于唐時,最為稀有”。這是我們研究南詔歷史唐代冶煉技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已列為云南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曾拔專款,對鐵柱廟進行修茸,以供人們游覽參觀!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立于大理國段素順明政三年(公元九七一年),康熙十八年在曲靖城北石城舊址出土。初置于城北外武侯祠,道光二十九年移于城內(nèi)奎閣,嵌之壁間。一九二七年,縣城迭遭兵禍,廟宇多被毀壞,此碑亦暴露于風雨之中.一九三七年,始由舊教育廳撥款于曲靖中學內(nèi)建一脾亭,將此碑及晉爨寶子碑移置亭內(nèi)。此碑記述了以大理國三軍都統(tǒng)長皇叔布燮段子XX(白族)為首的官員,奉旨率軍安撫和平定了延眾鎮(zhèn)等地的叛亂后,到石城(今曲靖)召集三十七部的彝族首領、將領會盟的情況,是研究我省民族歷史的珍貴文物.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陸良千佛塔陸良縣城南真理街的大覺寺內(nèi)有卒千佛塔,又名大覺寺塔、金雞塔.據(jù)<<縣志稿〉>載:大覺寺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萬歷年間。寺:“前面則樓建鼓鐘,東偏則塔裝作霄漢。"邙,大殿、鼓樓沿存,鐘樓已毀,塔仍高聳云端。塔為七級六角形實心磚塔,高約十五米。從塔基向上逐層收縮,每級有六個面,每面均用磚砌成若千個方形小佛龕,每個龕內(nèi)有泥塑佛像一尊。整座塔的佛龕共計有一千六百四十個,故俗稱千佛塔。塔頂南向兩角各立銅鑄金雞一只,塔剎為石雕寶葫蘆.千佛塔的造型,均由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佛龕組成,給人以工整優(yōu)美的感覺。這種造型特殊的古塔,在我省別無二例。小爨碑和大爨碑東漢以后,在云南的漢族和兄弟民族中出現(xiàn)了一批號稱“南中大姓"的統(tǒng)治集團.聚居在東北部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是爨(音竄)氏家族,爨寶子和爨龍顏是這個家庭的兩個成員.小爨碑即爨寶子碑,為晉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的墓碑,立于東晉義熙元年(公元四零五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出土于南寧縣(今曲靖縣)城南楊旗田,咸豐時移置城中武侯祠(今曲靖一中)。碑末的職官題名,可見當時建寧太守的屬官名稱,有的連《晉書。官職志》都無記載,是有用的史料。大爨碑即爨龍顏碑,為宋龍驤將軍擴鎮(zhèn)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龍顏之碑,立于宋大明二年(四五八年),清道光年間阮元訪得始著于世,現(xiàn)在存陸良縣貞元堡小學內(nèi)。碑文記述了爨氏家族的淵源及與中央王朝的關系,反映了當時我國各民族間的融合情況?!岸唷北詾檎龝?,書法剛健古樸,結(jié)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由隸到楷的典型實物,在漢字書法史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過去有的金石家謂之“神品",道“此碑文體書法,皆漢晉正傳,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币痪帕荒?國務院將“二爨”碑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勝境關勝境關俗稱界關,在富源縣城東八公里的云、貴兩省交界處的山梁上。建有“勝境”界坊一座,高約十二米、寬十米,八楹柱,重檐翹角,雄偉壯觀,系明景泰中所立.其東不遠的古城堡,明、清兩代是哨兵駐所。位于兩山之間的古驛道從城堡與木牌坊下通過,地勢十分險要,為古代滇、黔間往來之要道。附近的石虬亭,明萬歷年建,清康熙年重修。因其旁有一條露出地表的形狀如龍的石灰?guī)r石,而得名.此亭系約三米見方的四角樓亭,由每一角四柱,共十六根木柱落地支撐,結(jié)構(gòu)精巧.界坊中間楹柱前的兩對石獅,分別向兩省。面向貴州的一對身復青苔,面向云南的一對身披紅土,見者無不稱奇。原來這里有一條南北向的小溪,兩側(cè)土壤截然兩色,東為黑赭,西為赤褐,成為云、貴兩省的天然界線。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流放云南時,見此奇景曰:“西肓則山平天豁,還觀則箐霧瘴云,此天限二方也。"麗江名勝——玉泉麗江玉泉,俗名黑龍?zhí)?,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城北象山腳下.清乾隆二年,納西族人民在這里建了“玉泉龍王廟”,乾隆皇帝敕封“玉泉龍神”的封號,玉泉的名聲因此而遠播。泉池周圍,碧樹蓊郁,綠樹含煙;泉水清洌,瑩瑩如玉,玉龍雪峰倒喘其中,似瑤島晶宮,為憩游勝地.一九六三年,玉泉得月樓重建落成,郭沫若同志應請題“得月樓”三字,并題對聯(lián)兩副,遠從北京寄來。一副為麗江縣文化工作者輯毛主席詩詞句:春風楊柳萬千條,風景這邊獨好;飛起玉龍三百萬,江山如此多嬌.另一副為郭老撰書:龍?zhí)兜褂呈?,潛龍在?飛龍在地;玉水縱橫半里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此二幅對聯(lián),極盡玉泉之妙,書法遒勁而灑脫奔放,為玉泉勝景增色不少。玉泉之北,新建了一座“法云閣"。這是麗江縣委為了保護文物古跡,從十一公里外的芝山上遷來重建的?!胺ㄔ崎w”初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一六零一年),明熹宗朱由校御賜藏經(jīng)一部收藏于辣內(nèi),因以得名.明崇禎十二年,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閣里住了八天。閣為塔式飛檐多角木結(jié)構(gòu),一樓八個檐角,二樓十二個檐角,三樓四個檐角,結(jié)構(gòu)精巧,技藝較高。麗江五鳳樓麗江名勝古跡五鳳樓,又稱“法云閣”,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一六零一年)。此樓是“福國寺”的主要建筑,高二十米,為飛檐式三疊樓臺,樓基正方飛檐出八角,三共二十四角,從四面看都象五辦展翅欲飛的鳳凰,故稱“五鳳樓"。造型宏偉壯麗,雕刻靖致,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民族色彩,建筑藝術精湛,功夫頗深,樓柱插入藍天,金光燦燦。五鳳樓原在麗江城北三十里的的芝山上。因離城較遠,游客罕至。一九七七年搬遷至麗江黑龍?zhí)豆珗@,并翻修一新,使古老的明代建筑重放異彩,與“得月樓”相媲美,輝映于清如明境的玉泉之中.院內(nèi),百花怒放,姹紫嫣紅。如今五鳳樓內(nèi),陳列著納西族象形文字《東巴經(jīng)》和東巴教具等,還陳列著紅軍長征路過麗江時的革命文物。明代麗江壁畫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山水雄奇、風景秀麗著稱。這里珍藏著許多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chǎn),絢爛多彩的明代麗江壁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國之瑰寶”.麗江壁畫除少數(shù)為清代重修時改繪外,多數(shù)是明永樂至萬歷年間(公元一四零三至一六二零年)陸續(xù)興建、繪制的,分散在白沙的大寶積宮、琉璃殿與大定閣,龍泉的大覺宮,芝山的福國寺護法堂,大研鎮(zhèn)的皈依堂,漾西的萬德宮,雪松村的雪松寺,巖腳村木氏老莊院等處.萬德宮、雪松寺、木氏老莊院三處,解放前由于反動政府的漠視,無人保護,已圮毀湮滅.現(xiàn)在的麗江壁畫,規(guī)模最大的是大寶積宮的壁畫共十二壁,最大的高二點零七米、寬四點四八米。壁畫現(xiàn)存五百五十八個佛像,中間是釋迦牟尼坐像,上列十八尊者,兩側(cè)是道教神像,周圍是密宗三金剛和四大天王。這些宗教題材畫中,佛教、道教、紅教喇嘛并存,甚至三教揉合。壁畫的樂舞、木工、紡織、打鐵、砍柴、殺豬等百工之一神,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形象鮮明突出。麗江壁畫用筆細膩流暢,設色精麗,綽約多姿。據(jù)有關史料記載,當時聘請了馬嘯仙為首的一批漢族畫家,古昌等一批藏族畫家,還有白族畫家,東巴教子弟和道教子弟參加了壁畫的繪制工作。壁畫中融合了漢、藏、白、納西等民族的藝術風格,是中華民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宗教交流的證實,是歷史上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一九六五年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第二條“絲綢之路”-—西南絲道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出產(chǎn)的絲綢品就舉世聞名,譽滿全球。著名的“絲綢之路",是漢唐時我國絲綢輸出的主要道路。但是,在這條道路還末開辟之前,就有一條由四川經(jīng)云南至緬甸、印度等國的西南絲道。它和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對世界文明曾作出過偉大的貢獻.據(jù)史書記載,公元前一二二年,張騫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見從印度輸入的四川蜀布及邛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從云南經(jīng)緬甸到印度去從事貿(mào)易活動了。此后,漢王朝排除了洱海地區(qū)“昆明"族的阻撓,從內(nèi)地廣征士卒,在滇西大規(guī)模地開辟博南道。這條道經(jīng)今下關、永平,過瀾滄江至保山,由騰沖入緬甸而至印度等國.到唐代,這條絲道更加興旺發(fā)達,經(jīng)久不衰。至今,古道上還有不少遺跡可尋。永平著名的博南山上,石砌的古道蜿蜒盤旋于崇山峻嶺之間。瀾滄江邊的霽虹橋附近,是著名的西漢古渡口。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六九年),在今保山設置永昌郡,使此道得以進一步的發(fā)展。一九八二年,在怒江與高黎貢山之間,今滇緬公路附近發(fā)現(xiàn)一塊記載“潞江八灣、塘子寨二站為通騰越、龍陵、緬甸通衢"的古驛站碑,就是最好的實物證據(jù)。漢唐之際,通過這條交通線,密切了我國同亞、非、歐各國的友好關系;這條道路的開辟,對發(fā)展西南邊疆各民族的經(jīng)濟、文化,也提供了重要條件。我省最早建成的鐵索橋-—霽虹橋“懸崖奇渡”—-霽虹橋,橫跨在保山縣水寨公社和永平縣杉陽公社交界處的瀾滄江上,是我省最早建成的鐵索橋。據(jù)記載,這里古稱“蘭津渡”.漢武帝開發(fā)西南夷,走“博南”,渡“蘭津",漢兵就由此通過。蘭津渡古為舟筏渡口,繼而為藤竹軟橋,后來以木為橋?,F(xiàn)存的鐵索橋,于明成化十一年(公元一四七五年)建成,定名“霽虹橋”。此橋用十七根鐵索掛于江上東西對崎的懸崖上,橋面用鐵鏈連接,跨徑為六十米,每鏈一百七十六扣,現(xiàn)有鐵鏈十五根,鐵連環(huán)扣每扣長一市尺,重七、八市斤。橋面寬四米,鋪墊木板通行.橋東岸(永平地界),建有雄偉的御書樓,懸掛著清康熙皇帝的手書“飛虹彼岸”的金匾。其旁有武侯祠,曾塑有諸葛亮的燙金銅像。橋西岸(保山地界),建有觀音閣。這些建筑,或就懸?guī)r起檐,或于陡坡立亭,蔚為壯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我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以及明永歷皇帝等,都曾游歷到此.在西岸普陀巖石壁上,歷代名人游士留下了不少刻字和題詞,有“懸?guī)r奇渡”、“滄水飛虹”、“天南鎖鑰”、“金齒咽喉"等。霽虹橋建成至今已有五百余年,比馳名中外的大渡河鐵索橋——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一七零五年)早二百多年。所以,霽虹橋也被稱為我國西南第一橋,對研究我國建橋史有較高的價值,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之一。虹溪文筆塔彌勒縣虹溪鎮(zhèn)南三家村后的文筆山上,矗立著一座造型奇特的古塔,遠遠望去,宛如一枚即將發(fā)射的火箭直指云天,頗為壯觀,這就是虹溪文筆塔。塔為磚石結(jié)構(gòu),方形,邊長七米,高二十余米。塔座及下部塔身為方石砌成,上部為磚砌成。石砌部分實心,磚砌部分空心,正南面開有上下兩券門,可攀登入內(nèi)。塔剎為圓錐形,頂為銅尖頂。塔北壁上,鐫刻著“天開方運”四個大字。據(jù)塔上刻記載,塔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文筆塔,是我國明、清兩代出現(xiàn)的一種磚石塔.它是根據(jù)“風水”學說建造的。這一類塔,已擺脫建造佛塔的章法,結(jié)構(gòu)無系統(tǒng)性,反映了佛教的衰落。虹溪文筆塔,正是這種情況的典型實例之一.元代古建筑—-建水指林寺建水城西門內(nèi)的指林寺,“始于宋,成于元,興于明”,稱“臨安首寺”(臨安為建水舊稱)。城為明洪武年間興建,因而流傳“先有指林寺,后有臨安城"的說法。指林寺原有一坊一閣三龐二塔,現(xiàn)在公存一坊一殿。所幸的是,碑刻記載,大殿建于元朝元貞年間(公元一二九五至一二九七年),至今已有六百八十多年,由三十二根大合抱的木柱支撐,加以覆斗式棟梁,斗拱錯落,檐角飛翅,高大宏敞,造型奇?zhèn)?。?jù)古建筑學家考察稱:斗拱內(nèi)實外虛,為元代建筑所特有。對研究我省古建筑有重要價值。碑刻還記載:原來殿內(nèi)“幡幢雜沓,鼓鐘振揚",為“一郡瞻依之所”。明代正統(tǒng)年間所建高閣,“翼以層樓,丹梯碧瓦,連云接霞,郡城之勝一覽在目?!笨上чw樓已被火焚毀。寺名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在宋代這個地方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有一天,一群人逐鹿到此,鹿忽然不見了,只見走出一異人指著樹林道:“鹿居此久矣,爾何故逐之?"說完人亦不見,眾人驚駭,以為遇仙,建小廟祀之。元明期間,滇南佛教盛行,擴建成大廟。筑城時,圈進城內(nèi)。滇南第一洞天-—緣獅洞緣獅洞在蒙自縣鳴鷲公社的靈山。光緒甲申年(一八八四年),督滇使者岑毓英在緣獅洞題了“滇南第一洞天”的巨大匾額。建筑群建于何時尚待查考.緣獅洞建筑群大部分保存完好,布局奇巧,氣魄宏偉,有三天門、八卦池、歸真祠聚仙閣、三清殿、白玉樓、晨鐘、暮鼓、緣獅洞等三十多套殿宇,牌坊按“靈山”二字擺布,左右對稱,納為一體。由雷神殿開始,從八卦池旁拔地而起,倚山鑿壁,砌臺筑基,建成殿宇、樓閣,拾級而上,或穿屋登樓,爬高三十米左右,到達緣獅洞洞口,這里為“靈山勝境”之冠。洞口眾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