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_第1頁
(高清版)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_第2頁
(高清版)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_第3頁
(高清版)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_第4頁
(高清版)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forcattleorsheepinslaughtering2001-07-20發(fā)布2001-12-01實施本標準的5.5及附錄A為強制性條文,其余為推薦性條文。本標準的4.1.1、4.1.2、4.3.1、4.4.2、第5章、5.4和5.5采用了CAC/RCP12-1976《屠宰牲畜宰前宰后衛(wèi)生實施法規(guī)》的15(a)、16(b)、17(a)、26、34和59(a)。本標準不涉及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檢驗及處理。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按照1959年農業(yè)部、衛(wèi)生部、對外貿易部、商業(yè)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肉品衛(wèi)生檢驗試行規(guī)程》和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guī)程》的規(guī)定執(zhí)行。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由國家國內貿易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國內貿易局肉禽蛋食品質量檢測中心(北京)。1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guī)程Codeforproductqualityinspection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牛、羊屠宰加工的宰前檢驗及處理、宰后檢驗及處理。本標準適用于牛、羊屠宰加工廠(場)。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CAC/RCP12-1976《屠宰牲畜宰前宰后衛(wèi)生實施法規(guī)》3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牛羊屠宰產品productofcattleorsheep3.2牛羊屠宰產品品質qualityofcattleorsheepproduct牛、羊屠宰產品的衛(wèi)生質量和感官性狀。4率前檢驗及處理宰前檢驗包括驗收檢驗、待宰檢驗和送宰檢驗。宰前檢驗應采用看、聽、摸、檢等方法。4.1驗收檢驗4.1.1卸車前應索取產地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開具的檢疫合格證明,并臨車觀察,未見異常,證貨相符時準予卸車。4.1.2卸車后應觀察牛、羊的健康狀況,按檢查結果進行分圈管理。a)合格的牛、羊送待宰圈;b)可疑病畜送隔離圈觀察,通過飲水、休息后,恢復正常的,并人待宰圈;c)病畜和傷殘的牛、羊送急宰間處理。4.2待宰檢驗4.2.1待宰期間檢驗人員應定時觀察,發(fā)現病畜送急宰間處理。4.2.2待宰牛、羊送宰前應停食靜養(yǎng)12h~24h、宰前3h停止飲水。4.3送宰檢驗4.3.1牛、羊送宰前,應進行一次群檢。4.3.2牛還應趕入測溫巷道逐頭測量體溫(牛的正常體溫是37.5C~39.5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1-07-20批準2001-12-01實施24.3.3羊可以進行抽測(羊的正常體溫是38.5C~40.0℃)。4.3.4經檢驗合格的牛、羊,由宰前檢驗人員簽發(fā)《宰前檢驗合格證》,注明畜種、送宰頭(只)數和產地,屠宰車間憑證屠宰。4.3.5體溫高、無病態(tài)的,可最后送宰。4.3.6病畜由檢驗人員簽發(fā)急宰證明,送急宰間處理。4.4急宰牛、羊的處理4.4.1急宰間憑宰前檢驗人員簽發(fā)的急宰證明,及時屠宰檢驗。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難于確診的病變時,應請檢驗負責人會診和處理。4.4.2死畜不得屠宰,應送非食用處理間處理。5宰后檢驗和處理宰后檢驗包括頭部檢驗、內臟檢驗、胴體檢驗和復驗蓋章。宰后檢驗采用視、觸、嗅等感官檢驗方法。頭、屠體、內臟和皮張應統(tǒng)一編號,對照檢驗。5.1頭部檢驗5.1.1牛頭部檢驗a)剝皮后,將舌體拉出,角朝下,下頜朝上,置于傳送裝置上或檢驗臺上備檢;b)對牛頭進行全面觀察,并依次檢驗兩側頜下淋巴結,耳下淋巴結和內外咬??;c)檢驗咽背內外淋巴結,并觸檢舌體,觀察口腔粘膜和扁桃體;d)將甲狀腺割除干凈;e)對患有開放性骨瘤且有膿性分泌物的或在舌體上生有類似腫塊的牛頭做非食用處理;f)對多數淋巴結化膿、干酪變性或有鈣化結節(jié)的;頭頸部和淋巴結水腫的;咬肌上見有灰白色或淡黃綠色病變的;肌肉中有寄生性病變的將牛頭扣留,按號通知胴體檢驗人,將該胴體推人病肉岔道進行對照檢驗和處理。5.1.2羊頭部檢驗a)發(fā)現皮膚上生有膿泡疹或口鼻部生瘡的連同胴體按非食用處理;b)正常的將附于氣管兩側的甲狀腺割除。5.2內臟檢驗在屠體剖腹前后檢驗人員應觀察被摘除的乳房、生殖器官和膀胱有無異常。隨后對相繼摘出的胃腸和心肝肺進行全面對照觀察和觸檢,當發(fā)現有化膿性乳房炎,生殖器官腫痛和其他病變時,將該胴體連同內臟等推入病肉岔道,由專人進行對照檢驗和處理。5.2.1胃腸檢驗a)先進行全面觀察,注意漿膜面上有無淡褐色絨毛狀或結節(jié)狀增生物、有無創(chuàng)傷性胃炎、脾臟是否b)然后將小腸展開,檢驗全部腸系膜淋巴結有無腫大、出血和干酪變性等變化,食管有無異常;c)當發(fā)現可疑腫瘤、白血病和其他病變時,連同心肝肺將該胴體推入病肉岔道進行對照檢驗和處d)胃腸于清洗后還要對胃腸粘膜面進行檢驗和處理;e)當發(fā)現脾臟顯著腫大、色澤黑紫、質地柔軟時,應控制好現場,請檢驗負責人會診和處理。5.2.2心肝肺檢驗:與胃腸先后做對照檢驗。a)心臟檢驗1)檢驗心包和心臟,有無創(chuàng)傷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外膜出血。2)必要時切檢右心室,檢驗有無心內膜炎、心內膜出血、心肌膿瘍和寄生性病變。3)當發(fā)現心臟上生有草狀腫瘤或見紅白相間、隆起于心肌表面的白血病病變時,應將該胴體3推入病肉岔道處理。4)當發(fā)現心臟上有神經纖維瘤時,及時通知胴體檢驗人員,切檢腋下神經叢。b)肝臟檢驗1)觀察肝臟的色澤、大小是否正常,并觸檢其彈性。2)對腫大的肝門淋巴結和粗大的膽管,應切開檢查,檢驗有無肝瘀血、混濁腫脹、肝硬變、肝膿瘍、壞死性肝炎、寄生性病變、肝富脈斑和鋸屑肝。3)當發(fā)現可疑肝癌、膽管癌和其他腫瘤時,應將該胴體推入病肉岔道處理。c)肺臟檢驗1)觀察其色澤、大小是否正常,并進行觸檢。2)切檢每一硬變部分。3)檢驗縱膈淋巴結和支氣管淋巴結,有無腫大、出血、干酪變性和鈣化結節(jié)病灶。4)檢驗有無肺嗆血、肺瘀血、肺水腫、小葉性肺炎和大葉性肺炎,有無異物性肺炎、肺膿瘍和寄生性病變。5)當發(fā)現肺有腫瘤或縱膈淋巴結等異常腫大時,應通知胴體檢驗人員將該胴體推入病肉岔道處理。5.3胴體檢驗5.3.1牛的胴體檢驗在剝皮后,按以下程序進行:a)觀察其整體和四肢有無異常,有無瘀血、出血和化膿病灶,腰背部和前胸有無寄生性病變。臀部有無注射痕跡,發(fā)現后將注射部位的深部組織和殘留物挖除干凈。b)檢驗兩側骼下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和肩前淋巴結是否正常,有無腫大、出血、瘀血、化膿、干酪變性和鈣化結節(jié)病灶。c)檢驗股部內側肌、內腰肌和肩胛外側肌有無瘀血、水腫、出血、變性等變狀,有無囊泡狀或細小的寄生性病變。d)檢驗腎臟是否正常,有無充血、出血、變性、壞死和腫瘤等病變。并將腎上腺割除掉。e)檢驗腹腔中有無腹膜炎,脂肪壞死和黃染。f)檢驗胸腔中有無肋膜炎和結節(jié)狀增生物,胸腺有無變狀,最后觀察頸部有無血污和其他污染。5.3.2羊的胴體檢驗以肉眼觀察為主,觸檢為輔。a)觀察體表有無病變和帶毛情況;b)胸腹腔內有無炎癥和腫瘤病變;c)有無寄生性病灶;d)腎臟有無病變;e)觸檢骼下和肩前淋巴結有無異常。5.4胴體復驗與蓋章5.4.1牛的胴體復驗于劈半后進行,復驗人員結合初驗的結果,進行一次全面復查。a)檢查有無漏檢;b)有無未修割干凈的內外傷和膽汁污染部分;c)椎骨中有無化膿灶和鈣化灶,骨髓有無褐變和溶血現象;d)肌肉組織有無水腫,變性等變狀;e)膈肌有無腫瘤和白血病病變;f)腎上腺是否摘除。5.4.2羊的胴體不劈半,按初檢程序復查。a)檢查有無病變漏檢;b)腎臟是否正常;4c)有無內外傷修割不凈和帶毛情況。5.4.3蓋章a)復驗合格的,在胴體上加蓋本廠(場)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見附錄A中的圖A1),準予出b)對檢出的病肉按照5.5的規(guī)定分別蓋上相應的檢驗處理印章(見附錄A,圖A2~圖A5)。5.5不合格肉品的處理5.5.1創(chuàng)傷性心包炎根據病變程度,分別處理。a)心包膜增厚,心包囊極度擴張,其中沉積有多量的淡黃色纖維蛋白或膿性滲出物、有惡臭,胸、腹腔中均有炎癥,且膈肌、肝、脾上有膿瘍的,應全部做非食用或銷毀;b)心包極度增厚,被絨毛樣纖維蛋白所覆蓋,與周圍組織膈肌、肝發(fā)生粘連的,割除病變組織后,應高溫處理后出廠(場);c)心包增厚被絨毛樣纖維蛋白所覆蓋,與膈肌和網胃愈著的,將病變部分割除后,不受限制出廠5.5.2神經纖維瘤牛的神經纖維瘤首先見于心臟,當發(fā)現心臟四周神經粗大如白線,向心尖處聚集或呈索狀延伸時,應切檢腋下神經叢,并根據切檢情況,分別處理。a)見腋下神經粗大、水腫呈黃色時,將有病變的神經組織切除干凈,肉可用于復制加工原料;b)腋下神經叢粗大如板,呈灰白色,切檢時有韌性,并生有囊泡,在無色的囊液中浮有杏黃色的核,這種病變見于兩腋下,粗大的神經分別向兩端延伸,腰薦神經和坐骨神經均有相似病變。應全部做非食用或銷毀。5.5.3牛的脂肪壞死在腎臟和胰臟周圍、大網膜和腸管等處,見有手指大到拳頭大的、呈不透明灰白色或黃褐色的脂肪壞死凝塊,其中含有鈣化灶和結晶體等。將脂肪壞死凝塊修割干凈后,肉可不受限制出廠(場)。5.5.4骨血素病(卟淋沉著癥)全身骨骼均呈淡紅褐色、褐色或暗褐色,但骨膜、軟骨、關結軟骨、韌帶均不受害。有病變的骨骼或肝、腎等應做工業(yè)用,肉可以作為復制品原料。5.5.5白血病全身淋巴結均顯著腫大、切面呈魚肉樣、質地脆弱、指壓易碎,實質臟器肝、脾、腎均見腫大,脾臟的濾泡腫脹,呈西米脾樣,骨髓呈灰紅色。應整體銷毀。注:在宰后檢驗中,發(fā)現可疑腫瘤,有結節(jié)狀的或彌漫性增生的,單憑肉眼常常難于確診,發(fā)現后應將胴體及其產品先行隔離冷藏,取病料送病理學檢驗,按檢驗結果再作出處理。5.5.6種公牛、種公羊健康無病且有性氣味的,不應鮮銷,應做復制品加工原料。5.5.7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病畜及其產品應全部做非食用或銷毀。a)膿毒癥;b)尿毒癥;c)急性及慢性中毒;d)惡性腫瘤、全身性腫瘤;c)過度瘠瘦及肌肉變質、高度水腫的。5.5.8組織和器官僅有下列病變之一的,應將有病變的局部或全部做非食用或銷毀處理。a)局部化膿;b)創(chuàng)傷部分;5c)皮膚發(fā)炎部分;d)嚴重充血與出血部分;e)浮腫部分;f)病理性肥大或萎縮部分;g)變質鈣化部分;h)寄生蟲損害部分;i)非惡性腫瘤部分;j)帶異色、異味及異臭部分;k)其他有礙食肉衛(wèi)生部分。5.5.9檢驗結果登記每天檢驗工作完畢,應將當天的屠宰頭(只)數、產地、貨主、宰前和宰后檢驗查出的病畜和不合格肉的處理情況進行登記。6(標準的附錄)檢驗處理章印模A1檢驗合格印章印模,見圖A1,直徑75mm,上線距圓心5mm,下線距圓心10mm.“××××”為廠或場名,要刻制全稱,字體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