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光學)實驗報告_第1頁
建筑物理(光學)實驗報告_第2頁
建筑物理(光學)實驗報告_第3頁
建筑物理(光學)實驗報告_第4頁
建筑物理(光學)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物理實驗報告

班級:建筑082姓名:袁劍輝學號:01108231指導教師:建筑物理實驗室2011年4月實驗一采光實測實驗日期:2011.3.30小組成員:袁劍輝陳明威霍韋光張佳茜薛月學生成績:實驗題目:采光實測實驗目的:1.掌握照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2.測定室內工作面照度分布。3.檢驗實際采光效果是否達到預期設計目標。4.了解不同光環(huán)境實況,分析比較設計經(jīng)驗。5.確定是否需要對采光進行改造或補充。實驗內容:(一)采光系數(shù)測定(二)檢驗室內亮度分布狀況(三)測量表面光反射比(四)測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實驗步驟:(一)采光系數(shù)測定測試儀器:照度計兩臺1.場所和布點:選一側窗采光房間,在窗、窗間墻中間,垂直于窗面布置兩條測量線,離地高度與工作面同,間隔1~2m布置一測點。2.天氣條件:最好選擇陰天,如全陰天。時間最好在9:00~16:00之間,因這一時段室外照度變化不大。3.室外照度:應選擇周圍無遮擋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頂上進行測量。光接收器與周圍建筑物或其他遮擋物的距離應大于遮擋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處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讀數(shù)時應與室內照度讀數(shù)時間一致。3.室內照度:光接收器放在與實際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高的水平面處測量照度。測量時應熄滅人工照明燈。測量者應避開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對光接收器的遮擋。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每一測點可反復進行2~3次讀數(shù),然后取讀數(shù)的均值。4.準確填寫采光實測記錄表(見附表)5.整理數(shù)據(jù),繪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數(shù)曲線圖,并進行分析。測點分布圖實驗測試表格及說明測點123實測值24.618.2526.28測點456實測值35.137.438.5測點789實測值59.958.864.5測點101112實測值30.645.968.4測點131415實測值25.639.779.92)、照明條件照明條件下室內工作面亮度分布表列行12345112.2723.715.9214.915.19213.0014.4412.9720.725.5311.8211.7310.6811.322.8426.928.121.424.326.8521.211.9927.110.6310.06619.7328.524.713.0512.92717.8812.4612.8610.618.55照明條件下室內墻面亮度分布表測點1236.744.699.8745617.1317.5318.437896.725.694.74(三)測量表面光反射比測試儀器:照度計一臺1.選擇不受直接光影響的被測面,將照度計的光接收器緊貼被測表面,測得入射照度Ei。2.再將光敏面對準測點,逐漸平移開,照度計讀數(shù)將隨之而變,待讀數(shù)穩(wěn)定后,即為反射光照度E。由下式求出光反射比:=E/Ei3.也可用照度計和亮度計分別測出被測表面的照度E(lx)和亮度L(cd/㎡),通過下式求出均勻擴散反射表面的光反射比值:=L/E注意:每個被測面一般應選取3至5個測點,然后求出算術平均值作為該被測面的光反射比。測量過程中,應使被測表面照射狀況保持不變,否則會影響測量精度。(四)測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測試儀器:照度計一臺.在天空擴散光條件下,將照度計的光接收器分別貼在窗玻璃的內外兩側,且兩側的測點應處在同一軸線上。分別讀出內、外兩側的照度Ei和Eo,按下式求出透射比:=Ei/Eo測點項目123平均值墻面光反射比測定光敏面朝外213217220217.6光敏面朝向墻面131132131131.3墻面反射比0.610.610.600.61地面光反射比測定光敏面朝上324326327325.7光敏面朝下158159158158.3地面光反射比0.490.490.480.49黑板光反射比測定光敏面朝外108110105107.7光敏面朝向黑板33353634.7黑板光反射比0.310.320.340.32窗玻璃光透射比測定光敏面在窗外朝外474474474474光敏面在窗內朝外260255257257.3窗玻璃光投射比0.550.540.540.54實驗二照明實測實驗題目:照明實測實驗目的:1.檢驗實際照明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設計要求。2.了解不同光環(huán)境的實質,分析、比較設計經(jīng)驗。3.確定是否需要對照明進行改裝和維修。實驗內容在測試房間內,應在每個工作地點測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對于沒有確定工作地點的空房間或非工作房間,如單用一般照明,通常選0.8m高的水平面測量照度。將測量區(qū)域劃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測量每格中心的照度Ei,平均照度可用算術平均值來求。小房間每個方格的邊長取1m,;大房間可取2~4m;走廊、樓梯等狹長的交通地段沿長度方向中心線布置測點,間距1~2m,測量面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處。測點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確,但耗費的精力也越多。如要求測量誤差在±10%以內,則可用室形指數(shù)Kr來確定測點最少個數(shù),見下表:測點數(shù)與室形指數(shù)的關系室形指數(shù)Kr最低測點數(shù)<141—292—316≥325其中:Kr=L×W/hr(L+W)Kr:室形指數(shù)L、W:房間的長、寬Hr:燈具至測量平面的高度實驗步驟1.測量宜在晚間進行。測量前,應打開全部燈具,待其穩(wěn)定后(穩(wěn)定時間:白熾燈5分鐘;熒光燈15分鐘;HID燈30分鐘)才能開始測量。測量時測試人員不應遮擋光接收器。2.作現(xiàn)場調查記錄,內容包括:(1)燈具的類型、功率和數(shù)量和使用齡期。(2)繪制房間的平、剖面圖,注明燈具的位置和掛高,以及燈具的損壞與污染情況(3)室內主要表面的顏色和狀況。(4)測量儀器的型號和編號。(5)測定日期、起止時間、測定人、記錄人。3.按上述原則確定測點位置及數(shù)量。并在標有燈具與測點位置的平面圖上,標注各點的照度實測值。4.進行亮度測量,方法同采光實測中檢驗室內亮度分布。觀測者位置:室內采用照明時,亮度計放在房間長度方向的中軸線上,離墻0.5m,離地高1.2m(坐姿)或1.5m(站姿)處,亮度計朝向另一端墻。5.整理測量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報告。現(xiàn)場調查記錄1.燈具情況 在本實驗測量中,測量地點為教學樓1406教室,使用燈具為雷士照明(nVc)YZ36RR26-T8型燈管,為日光燈管,36W,2007年出廠,外部為金屬防眩光格柵,共有30組,每組3個燈管,為了滿足學校節(jié)能要求,3個燈管中有一個被拆除,其余兩個燈管發(fā)光狀況良好,表面無明顯污漬。平均使用時間為半年。2.室內情況 測試地點,教學樓1406教室為建筑與規(guī)劃學院建筑學專業(yè)082班自用教室,地面為白色大理石拋光地面,由于無外人進入,衛(wèi)生保持良好,地面反光程度良好,無大面積污漬。墻面為白色大白,根據(jù)學校要求,在局部有一些裝飾(貼畫,照片等),本組討論認為,基本上不影響對室內亮度的測量。天花為白色吊頂,無污漬。東側墻有三扇窗,西側有一扇高窗和兩扇門。前部講臺為木質,紅褐色表面,表面整潔。房間情況:長19m,寬10.8m,高3.263.測量儀器 亮度測量使用的設備是北京師范大學光電儀器廠生產(chǎn)的L88型亮度計,編號0228,測量單位為100cd/m2。保存狀況良好,使用正常。照度測量使用的設備是TES1330A型數(shù)位式照度計,使用情況良好,電量充足。4.測定時間 測量時間為3月30日,下午19:00至照明條件下的工作面照度測量儀器型號:TES1330A照度計測點實測值平均值1113.1114.2113.7113.62129.9124.5132.71293126.5127.6132.5128.94132.2129.8131.11315128.6124.4126.7126.66114.6115.5116.3115.57156.5157.4158.3157.48169.1167.5167.31689179.2178.8179.9179.310176.9176.4175.8176.411168.4170.1172.5170.312155.6156.4154.3155.413171.9171.6172.3171.914192.1194.2194.6193.615197.9197.2196.5197.216171.8168.9170.6170.417161.2160.5160.9160.918167.4167.9167.1167.519167.3167.1168.4167.620167167.1167.9167.321162162.2163.1162.422172.5172.1172.7172.42316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