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3《古詩三首》教案設計
3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宮、侯、素”等8
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寒食》描繪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
想感情。
4.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并能結(jié)合故事說說《迢
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5.抓住重點詩句,體會《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
思親之情,并能找出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
想感情。
教學難點: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
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宮、侯”2個生字,
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1
2.了解詩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想象《寒食》描繪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
想感情。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知詩人,解詩題。
L寒食節(jié)是中國農(nóng)歷清明節(jié)前一天。古人在這一
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
重耳)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
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后來重
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
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
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發(fā)現(xiàn)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
重耳十分后悔,便規(guī)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
食,稱為寒食節(jié)(山西省介休市當?shù)鼐用袢匀粚Υ松?/p>
有記憶,但只限于思想,實際節(jié)日這天已沒有吃寒食
的活動)。其實,寒食節(jié)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鉆
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jié)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
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換取新
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
事。寒食節(jié)習俗,有上墳、郊游、斗雞子、蕩秋千、
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2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jié),直到后來改為清明
節(ji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上時光穿梭機,穿越千年
來看看韓姍筆下的寒食節(jié)。(板書:寒食瞎]韓姍)
2.作者簡介。
韓姍,唐詩人。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
天寶進士,后數(shù)入節(jié)度幕府中任職,官至中書舍人。
約卒于建中、貞元之際。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
詩多酬贈送別之作,《寒食》詩較有名。許堯佐作傳奇
小說《柳氏傳凡即寫他和柳氏的戀愛故事。有《韓君
平詩集〉〉。
二、明詩意,感情讀。
1.自由讀詩,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歌大意。
2.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p>
(1)找出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板書:春城
飛花東風御柳)
(2)“無處不飛花”能不能改成“處處飛花”?
“飛”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提示: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
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
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
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
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
3
表現(xiàn)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
措辭是何等精密。“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
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
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由此我們
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煉字的功夫??梢院敛豢鋸埖卣f,
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
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
子。
(3)想象畫面,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小結(ji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痹?/p>
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p>
一語,高度凝煉而華美?!按骸笔亲匀还?jié)氣,城是人間
都邑,這兩者的結(jié)合,呈現(xiàn)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
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
城。
“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
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
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
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3.理解“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一幅風俗畫?
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
4
以賜近臣,以示恩寵。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宮
中可以燃燭?!叭漳簼h宮傳蠟燭”,皇帝特許重臣“五
侯”也可破例燃燭,并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
能得到皇帝賜燭這份殊榮的不多,由漢宮(實指唐朝宮
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飄散的“輕煙”特別引人注意。
(板書:日暮蠟燭輕煙五候)
三、悟詩情,品意境。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
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提示:一、二句是對長安寒食風光一般性的描寫,
三、四句則是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兩聯(lián)情景有
一個時間推移,一、二寫白晝,三、四寫夜晚,“日暮”
則是轉(zhuǎn)折。寒食節(jié)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
許可,所以皇宮、貴近寵臣都可以得到這份恩典。(板
書:一般風光特殊情景)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jié)而皇宮又在干什么呢?
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jié),而
皇親貴族家里卻燈火通明,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感
受?
提示: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全國禁火,但
皇宮里卻照樣點燈燃蠟,燈火通明。而且,王侯貴族
家里也得到了皇上的眷顧,也點燈燃蠟?!拜p煙散入五
5
侯家”,說不定,這些皇親國戚、王公貴族,他們照樣
烹煮煎炸、花天酒地呢。從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諷
刺之意。(板書:諷刺)
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語來:“只許州官
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故事說的是:宋朝田登做州官,一天,他帶著師
爺微服出行,不知不覺,天色已晚,走到一家店鋪旁,
只聽得掌柜的大聲招呼:“伙計,點燈!”田登聽了,
認為是在嘲弄他,就要發(fā)作,幸虧師爺極力相勸,才
作罷。繼續(xù)前行,路過一戶農(nóng)家,又聽到農(nóng)家里面在
喊:“小狗子,點燈!”這一下,田登實在忍不住了,
這聲音,在他聽來,簡直是在罵他。他忍無可忍,對
著農(nóng)家高喊:“住嘴,不許喊田登!”農(nóng)家莫名其妙,
據(jù)理力爭。師爺在一旁好一番解釋,農(nóng)家這才明白過
來。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說這句話呢?”農(nóng)家問。
田登想了想,說:“就叫點火!”同時吩咐師爺曉
喻百姓,違令者重責。從此以后,該州的百姓都說點
燈為點火。田登心里也很是得意。
轉(zhuǎn)眼已到元宵佳節(jié),各州各府都舉行放燈、觀燈,
以示與民同樂,并且出了榜文。田登貼出的布告上說:
“元宵佳節(jié),本州與民同樂,依例放火三日?!?/p>
6
從此以后,該州便流傳出:“只許州官(說)放火,
不許百姓(說)點燈”的俗語來。
四、課堂總結(jié),布置背誦
1.這一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寒食》,我們看到了:
暮春的京城到處飄散著花瓣和花香,寒食節(jié)里,強勁
的東風吹斜了皇家花園的柳樹。天色已晚,皇宮里傳
出了點燃蠟燭的信息,那裊裊的輕煙也散入了王侯貴
族家。
2.請同學們課下背誦并默寫《寒食》。
板書設計:
寒食
[唐]韓姍
一般風光:春城飛花東風御柳
}諷刺
特殊情景:日暮蠟燭輕煙五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素、章、盈、脈”4
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并能結(jié)合故事說說《迢
7
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3.品味詩歌語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借助已學知識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進行導入。
1.小的時候,大家一定誦讀過這樣的句子:“昔我
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詩經(jīng)》
中人們的淺唱。“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边@是《漢
樂府》中人們的樂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取法于《詩經(jīng)》和樂府,
更有它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同走入《古詩十九首》
中的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板書:迢迢牽牛星)
2.《古詩十九首》簡介
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有一組五言詩被譽為“千
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時
代大約在東漢末年。是文人仿照樂府詩而創(chuàng)作的。最
早見于《文選〉〉,為南朝梁蕭統(tǒng)所編,編者把這些作者
已經(jīng)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
詩”類之首,后世遂作為組詩看待。非一時一人所為,
內(nèi)容多游子的羈旅情懷和思婦閨愁,千百年來引起讀
者廣泛共鳴。它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語言樸素自然,描
寫生動真切,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shù)風格。劉勰的《文
8
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板書:古詩十九首)
二、誦讀詩歌,反復品味,探尋詩歌語言的音韻
之美。
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纖纖擢素手(xiM)
札札弄機杼(zh@
泣涕零如雨(qiti)
盈盈一水間(j誼n)
脈脈不得語(m6)
學生齊讀。
三、探究詩歌內(nèi)容,品味相思之情。
1.請學生講一講牛郎織女的故事,結(jié)合故事,初
步感受《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東漢以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在民間流傳。
大意是織女是天上的仙女,愛上了人間的牛郎,結(jié)為
夫妻,十分恩愛,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覺此
事,便派天兵天將押織女回天庭受審,一對恩愛夫妻
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萬分,在老牛的幫助下追上天
去,快追上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金簪一劃,出現(xiàn)了
天河,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對河而泣。他們
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無數(shù)
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橋,讓牛郎織
9
女在天河上相會。以后,七月初七這一天就變成了民
間的一個節(jié)日,被稱為“七巧節(jié)”“乞巧節(jié)”。姑娘、
媳婦們在這一天要穿針引線乞巧-向織女乞求智巧、
靈巧。
提示:《迢迢牽牛星》寫的就是織女(河漢女)思
念牛郎的故事。織女是全詩的主人公,這是一首相思
之作,感情基調(diào)較為哀怨。(板書:情感:傷感哀怨)
2.帶著傷感、哀怨的感情,再讀詩歌,體會一下,
詩歌是借助了哪些語句來傳遞這份相思的傷感與哀怨
呢?
(1)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蘊含著一個“思”字,即織女的
內(nèi)心動態(tài),“泣涕零如雨”更是織女悲苦內(nèi)心世界的表
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個終日勤勞作,
終日意懸懸,終日不成章。
“泣”的本義是眼淚,特指無聲流淚或低聲地哭。
“涕”也是眼淚?!傲恪北臼侵赣昃従彾担隇榻?/p>
落、落下。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無法
抑制的織女淚。這是夸張和比喻的修辭,塑造織女相
思之苦。
紛紛織女淚盡灑,誰解其中相思味!那淚如雨下
的神態(tài),就是織女相思成癡最好的表達。
10
(2)脈脈不得語。
“脈脈”,是凝視的樣子,后來形容默默用眼神表
達情意,形容含有感情,默默表露的樣子。只是深情
地凝望著對方,卻不能說出話來。
脈脈含情遙相望,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時,眺望
也是一種語言。
(3)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札札”是擬聲詞,是形容織布機工作時的響聲。
有一種靜謐中的雜亂之感。而“弄”這個字,是玩弄、
擺弄、撫弄的意思。一個動詞就泄漏了此時織女的心
境,心不在焉,心神不寧的樣子。札札機杼亂人心,
最是織女愁腸時。
(4)迢迢牽牛星。
”迢迢”指遙遠的地方。
牽牛星在遙遠的地方,這遙遠的距離使得人內(nèi)心
起相思。
迢迢萬里遙,深深相思情。距離的曠遠拉伸了主
人公之間的相思之情??墒?,牽牛星真的離她那樣遙
遠嗎,在詩句中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
(5)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銀河清澈且水不深,他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又能有
多遠呢?
11
(6)盈盈一水間。
僅僅是一水之隔。何談遙遠一說呢!
“盈盈”既能表現(xiàn)水波的晶瑩、又能表現(xiàn)女子的
魅力,還可以想象女子眼含熱淚的神態(tài),令人回味無
窮。
河水盈盈,淚水也盈盈。欲語難訴,深情難吐,
只好默默相視,以表相思。情景并生,哀怨動人。
四、感受語言之美。
有人評價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
間浪漫色彩的詩作,借天上之事,傳人間之情。這樣
的浪漫不僅在內(nèi)容,還有它的語言形式,用“深衷淺
貌,短語長情”評價最為貼切。再次朗讀詩歌,體會
詩歌“深深的話,淺淺的說”的語言之美。(板書:深
深的話,淺淺的說)
1.找出詩歌中的疊字,讀一讀,和同學交流感受。
提示:“迢迢”,是星空的距離;“皎皎”,是星空
的光線;“纖纖”,是織女手的形態(tài);“札札”,是織布
機的聲音;“脈脈”,是織女凝望的神情。
這些疊詞無論是描摹景物,還是刻畫人物、敘述
情境,都在反復吟詠中創(chuàng)設著纏綿的情境。(板書:疊
字)
2.拓展延伸,加深疊字理解。
12
使用疊字有很多好處,如:寫景狀物,生動形象,
細致真切。感情表達,綿密曲折,深切感人。氣勢連
貫,音節(jié)優(yōu)美,增強節(jié)奏。說一說你知道的運用了疊
字的詩句。
提示: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3.學以致用,課堂小練筆
使用疊字,嘗試創(chuàng)作一組詩句,書寫自己眼前之
景或表達內(nèi)心之情。
提示:鼓勵學生用疊詞進行初級創(chuàng)作,不同形式
都可以(創(chuàng)作個人歌曲、順口溜、)
例如:
賞賞花,踏踏青,高高興興觀觀景。
拍拍照,攝攝影,開開心心陶陶情。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這首詩看似寫神話傳說,看似寫天上的愛情悲
劇,而實則是人間愛情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詩產(chǎn)生的
年代,正是社會動亂時期,男子從征服役,造成家庭
破裂、夫妻分別的局面,尤其給勞動婦女造成的是身
13
心上的雙重痛苦。夫婦久別是她們的生活,離愁別恨
是她們的心聲,夫婦團聚就成了她們的向往。此詩抒
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思想感情,這樣一種社會現(xiàn)實。
2.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詩歌。
板書設計:
迢迢牽牛星
情感:傷感哀怨
疊字:深深的話,淺淺的說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棲、鴉”2個生字,
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了解詩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3.抓住重點詩句,體會《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
思親之情,并能找出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家鄉(xiāng),
在異地求學生活。而一個人孤獨的在熱鬧的中秋佳節(jié)
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今天,讓我們走近《十五夜望月》,感同身受當時
14
作者的心情,體會詩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吧?。ò鍟?
十五夜望月)
一、走近作者,品味詩歌。
1.王建,字仲初,許州人。早年以宮詞著稱,中
年后,詩風轉(zhuǎn)變,其樂府詩多方面地反映勞動人民的
生活面貌,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暴行。(板書:王建)
2.此詩是詩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寫的詩,是一首
以中秋月夜為內(nèi)容的七言絕句。以寫景起,以抒情結(jié),
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二、注釋。
1.十五夜:指農(nóng)歷八月十五的夜晚。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鋪了一層霜
一樣。
4.棲:歇,休息。
5.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
三、通過翻譯詩歌,進一步了解詩歌的含義。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
霜雪那樣白,樹枝上安歇著烏鴉。夜深了,清冷的秋
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
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家。
四、詩歌賞析。
15
1.體會“樹棲鴉”三個字的特點。
“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煉,既寫
了鴉鵲棲樹的狀態(tài),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2.可不可以把“落”改為“在”?為什么?
不可以?!奥洹弊郑路f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
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
齊灑落人間似的。“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細
了。
3.本詩最能讓人產(chǎn)生豐富聯(lián)想的是哪一句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因為這句將
詩人望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沉。
4.簡要解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的意思,說說這兩句詩的妙處。
提示:普天之下,有誰不望月思鄉(xiāng),不知今晚的
秋思落在誰的一邊。詩人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
范圍,境界高遠;明明是自己思念人,偏說“秋思落
誰家”,表現(xiàn)手法委婉含蓄。在煉字上,一個“落”字,
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感覺,仿佛那秋
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5.詩中的“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游子
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
詩句?和同學交流。(板書:秋思)
16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p>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
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p>
-張籍《秋思》
“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p>
-王昌齡《秋思》
6.詩中點明了哪些意象?
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
象。(板書: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月))
7.整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凄清的中秋月夜圖,渲染
了一種清幽、寂靜、凄涼的氣氛,表達了作者中秋望
月思遠、想念好友的情感。(板書:望月思遠、想念好
友)
8.這首詩前兩句寫景,你能看出當時詩人的形象
和心境是怎樣的?第二句中的“冷”和“無聲”有何
作用?
當時詩人孤獨無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
涼。“冷”字既寫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
者在異鄉(xiāng)孤寂、悵然的心境。“無聲”表現(xiàn)出冷露輕盈
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
17
在基本了解詩歌之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歌中
的美,用心朗讀,用心體會其中的美。(可以采用分組
比賽朗讀的方式,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選出班級里
的“朗讀之星”。)
五、讀出“望月”之情。
1.事實上,月亮在中國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
國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麗的??吹皆铝粒?/p>
許多美妙的感受、聯(lián)想就會自然而然涌上心頭。淡淡
的月光,濃濃的情愫,無論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它,
依舊恒懸于黑幕上,照在所有愛月之人的心上。于是,
成就了一種淡泊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成就
了一種鄉(xiāng)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成就了一
種惆悵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成就
了一種傷情叫“楊柳岸,曉風殘月”,成就了一種安慰
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
種祝福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寄情于月,
月亮,也就承載著人世間種種情思,如詩一樣,懸掛
在天空之上,懸掛在古人與我們之間,也懸掛在你我
之間。
2.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注意寫出
作者及作品名。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18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
月》
六、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課堂小結(jié)。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
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涼,引入
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
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
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
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
委婉動人。
2.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抄寫《十五夜望月》。
(2)搜集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并加以背誦,完成課后
習題
板書設計:
十五夜望月
王建
意象: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月)
19
情感:秋思:望月思遠、想念好友
教學反思:
《寒食》這首詩描寫了暮春時候長安城白天滿城
飛花,皇家花園柳枝隨風輕搖的曼妙春色,傍晚皇宮
分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家的情景,展示出
寒食節(jié)長安的獨特迷人風光。
本課的鑒賞關(guān)注三個方面:一是對詩情的多元解
讀。對《寒食》一詩,自古以來就有兩種看法。有的
認為這是首諷刺詩,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特權(quán)及宦
官得寵專權(quán)的腐敗現(xiàn)象;有的認為這是首摹景詩,選
點典型,寫出了唐朝寒食節(jié)市井民情,贊頌皇恩浩蕩。
既
然詩的主題沒有定論,教者在教學中沒有必要也
不應該把自己的主觀理解強加給學生。只需引導學生
從不同角度去解讀詩文,學習多元解讀的方法即可鑒
賞關(guān)注的第二個方面是感受詩文中的形象。優(yōu)秀的文
學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
只是沉浸在打動了自己的形象與情感之中,因而使詩
更含蓄,更富于情韻。教學中指導學生抓住詩中典型
形象,可以使學生意會到比作品更多的東西。鑒賞關(guān)
注的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huán)信息學院《數(shù)據(jù)科學與工程引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學院《現(xiàn)代舞技術(shù)(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大學《全球變化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2024-2025學年四下數(shù)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山東現(xiàn)代學院《中級英語閱讀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百年職業(yè)學院《知識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克孜勒蘇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無線寬帶接入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品牌加盟合作協(xié)議書
- 綜合研究論證
- 英語演講藝術(shù)
- SN-T0273-2014出口商品運輸包裝木箱檢驗檢疫規(guī)程
- 馬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第二版》課后習題詳解
- 授信報告模板
- 小兒肺炎中醫(yī)治療護理課件
- 鄉(xiāng)村醫(yī)生藥品培訓課件
- 2024醫(yī)院消防安全培訓
-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病例討論總結(jié)
- 砂石廠現(xiàn)場管理方案
- 幼兒歌曲演唱與技法課件
- 10KV配電室倒閘操作票
- 學會傾聽 養(yǎng)成習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