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準斷開句讀——以詞突破,輔以句式復習任務1.掌握斷句的基本方法,正確斷句。2.利用排“同”聚“異”的解題原則突破難點,做到精準斷句??记槲⒂^年份卷別提問方式命題特點2016—2022年所有全國卷及2020—2022年所有新高考卷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所選句子多為敘述性句子,展示人物生平和命運轉折的重要時刻;50字左右。②設6~8處停頓,有兩處難度大的不同。③側重語法停頓而非語音停頓,一般不考具體的標點,只要求用斜線斷開。知識圖要活動一掌握斷句的基本方法(一)名代前后多聯系1.(2021·新高考Ⅰ)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A.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答案B解析“以鎮(zhèn)天下”是“強宗室”的目的;“故皇再從三從弟……”以“故”字領起,是“強宗室”的具體行為?!耙枣?zhèn)天下故皇”于理不通,由此排除A、D兩項?!盎试購娜龔牡芗靶值苤印笔敲~性短語,作主語,因比較長,一般在它和謂語之間停頓;而“雖童孺皆為王”是一個緊縮復句,中間不應再斷開;太宗問群臣遍封宗子對天下有沒有好處,這里的“利”應是“于天下”之利,因此“于天下利乎”中間不應斷開,排除C項。故選B。參考譯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太宗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起初,太上皇想加強皇室宗族的力量來震懾天下,所以與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遠房堂兄弟以及他們的兒子,即使是幼童也均被封為王,做王的有數十人。太宗語氣和緩地問群臣:“遍封皇族子弟為王,對天下有利嗎?”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親善厚待皇親國戚,大肆分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多的。封的爵位已經很高,又大量賜給勞力仆役,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顯示大公無私吧。”太宗說:“是的。”2.(2020·全國Ⅱ)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王安中)自秘書少監(jiān)除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中傳》)A.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B.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C.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D.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答案A解析“訟諸府”和“不勝考掠”的主語都是“民”,連續(xù)動作要斷開;同時“不勝”不是“沒有勝利”之意,而是“禁受不住”之意,可排除B、D兩項。由前文得知,王安中查訪并了解了其中的冤情,便釋放了被抓的百姓,并治州府官吏之罪,所以“即出民”和“抵吏罪”是在分述兩件事,中間應斷開,排除C項。故選A。參考譯文(王安中)從秘書少監(jiān)被任命為中書舍人,提升為御史中丞。開封巡邏的士兵晚上捉拿盜賊,盜賊逃脫了,有個百姓受驚出門正好與士兵相遇,被當作盜賊綁起來;百姓到開封府訴訟,受不住拷打的慘痛,于是無辜服罪。王安中調查到這個案件,審查后定為冤案,立即放出這個百姓,治官吏之罪。名詞、代詞經常作主語或賓語,可以首先標出文段中的名詞、代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名詞,“吾、予、爾、汝、公、卿、彼、此、之、其”等代詞。因為名詞、代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在它們前后往往要斷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基本上就可以斷出句讀了。當名詞作主語時,一定要關注前后主語的一致性與變化性。另外,要注意理解這些名詞的含義。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0題中出現的“上皇”是指唐高祖,而不是唐太宗,而“故皇”則不是故去的皇帝,而是兩個詞,翻譯為“所以”“皇帝”。另外,如果兩個名詞連用,則中間可以斷開。常見的代詞有三類:(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吾、予、我、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在下等。第二人稱:爾、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閣下、陛下、足下、卿等。第三人稱:之、其、彼。(2)疑問代詞:誰、孰、何、奚、胡、曷、惡、安、焉等。(3)指示代詞:此、是、斯、茲、夫、之、其、彼等。(二)借助虛詞定首尾3.(2020·全國Ⅲ)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時當南郊,簡文帝為撫軍,執(zhí)政,訪彪之(指傳主王彪之)應有赦不。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節(jié)選自《晉書·王彪之傳》)A.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B.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C.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D.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答案B解析“愚意嘗謂非宜”的意思是,我認為不合時宜。“何者”是針對“愚意嘗謂非宜”而發(fā)問的,故其前應斷開,排除C、D兩項?!袄枋贿_其意”,主謂賓齊全,結構完整,不能斷開,排除A項。故選B。參考譯文這時要在南郊祭天,簡文帝任撫軍,執(zhí)掌朝政,向王彪之詢問是否應該大赦天下。王彪之回答說:“自中興以來,郊祀時常常會大赦天下,我私下里認為不合宜。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郊祀時大赦天下的意義,將會認為每逢郊祀必有大赦,到這個時候,兇惡愚蠢之輩又要產生僥幸心理了?!焙單牡劬吐爮牧送醣胫囊庖?。4.(2019·全國Ⅲ)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吳起者,衛(wèi)人也,事魯君。齊人攻魯,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節(jié)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A.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B.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C.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D.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答案B解析畫波浪線句中的兩個“則”領起下文的推論句或結論句,其前均應斷開,據此排除C、D兩項;根據句子大意,應該是魯君懷疑吳起,“疑”的主語是“魯君”,“魯君”前應斷開,據此排除A項。故選B。參考譯文吳起,是衛(wèi)國人,侍奉魯國國君。齊人攻打魯國,吳起率軍攻打齊國,大敗齊軍。魯國有人說:“魯國是小國,卻有著戰(zhàn)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般的國家,而魯君起用吳起,就是舍棄了衛(wèi)國。”魯君懷疑吳起,(就)罷免了吳起。吳起這時聽說魏文侯賢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吳起為將領,攻打秦國,攻克了五座城池。虛詞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尤其是代詞、語氣詞和一些連詞,它們的前后,往往是應該斷句的地方。虛詞可以使前后關系變得一目了然。初通文意、化整為零的過程,就是借助虛詞初次判斷的過程。尤其是一些議論性語段,不像記敘性文字那樣可以借助具體情境去猜測,因而顯得難度較大,運用虛詞就可以使斷句變得更加容易。常見的情況有:類別常見例詞斷句技巧發(fā)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唯、斯、今、凡、且、竊、請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斷開時間詞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斷開句末語氣詞陳述句末尾也、矣、焉、耳其后一般斷開疑問句末尾耶、與(歟)、邪、乎感嘆句末尾哉、夫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其后一般構成疑問句,其前一般斷開復句關聯詞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其前一般斷開復音虛詞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復音虛詞須保持完整,不能點斷(三)固定句式要明確5.(2021·全國乙)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A.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答案C解析“多詐冒資蔭”修飾前面的“選人”,“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的意思是皇上因很多候選官員假冒資歷和門蔭,語意完整,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D兩項。“有……者”的意思是“有……的人”,為固定句式;“上欲殺之”的意思是皇上想要處死他,語意完整,故“有……者”和“上欲殺之”之間應斷開,排除B項。故選C。參考譯文戴胄忠誠廉潔公正耿直,被提拔為大理寺少卿?;噬弦蚝芏嗪蜻x官員假冒資歷和門蔭,下令讓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處死。不久,有假冒之事被發(fā)覺的人,皇上想要處死他。戴胄上奏說:“依照法律(這個人)應當被流放?!被噬仙鷼獾卣f:“你想遵守法律,卻讓我失信于天下嗎?”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產生于一時的喜怒,法律是國家用來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怨恨候選官員多有欺詐行為,所以想要殺掉他們,但已經知道不能這樣處置,再依法裁決,這是忍下了小的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朝廷以前東平太守夏侯陟為襄陽太守。陟,弘(指傳主劉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統天下者宜與天下一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哉!”乃表“陟姻親,舊制不得相監(jiān)”。詔聽之。(節(jié)選自《晉書·劉弘傳》)A.夫統天下者/宜與天下一/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哉B.夫統天下者/宜與天下一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哉C.夫統天下者/宜與天下一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哉D.夫統天下者/宜與天下一/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哉答案B解析“與天下一心”語意完整連貫,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兩項;“安……哉”是固定句式,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項。故選B。參考譯文朝廷讓前東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陽太守。夏侯陟,是劉弘的女婿。劉弘開導他說:“統率天下的人,應和天下人一條心;教化一國的人,應以一國為己任。如果必須是婚姻親戚才可以任用,那么荊州有十郡,非得有十個女婿才能管理好嗎?”于是上表說“夏侯陟是我的姻親,按以往的制度我們不能互相監(jiān)督”。朝廷下詔予以批準。固定句式斷句要求為……所……,受……于……,見……于……(被動句)前后可斷,中間不斷奈……何,如……何,無乃……乎,不亦……乎,何……之有,何以……為,唯……為……,孰與……乎(固定句式)……者,……也前后可斷,中間須斷與其……,孰若…………,抑(還是)……其……,其……也非惟……,抑亦……(不只是……,而且是……)(四)排偶句式要明辨排比、對偶(對稱)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居多,也是文言文句式的一大特點。如果能分辨出這些特點,斷句則相對容易多了。7.(2020·天津)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嗚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子孫戒之,尚無墜厥初。(節(jié)選自宋·陸游《放翁家訓·序》)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答案A解析通讀句子,對比選項,可知“亦命也”與“命也”相照應,其前后均須斷開,據此排除C、D兩項;“撓節(jié)以求貴”與“市道以營利”結構一致,中間須斷開,據此排除B項。故選A。參考譯文哎,做官做到公卿,是命;隱退成為農民,也是命,如果屈節(jié)以求富貴,出賣道德來謀求利潤,這是我們家深以為恥的。子孫后代要戒備這,希望不要敗壞最初的良好家風。(五)對話標志靈活用8.(2021·新高考Ⅱ)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A.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B.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C.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D.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答案C解析“少有大志”是“范陽祖逖”的謂語和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兩項;“中夜”是“聞雞鳴”的時間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項。另外,“琨”是“蹴”的賓語,“覺”補充“蹴”的狀態(tài),緊密相連,中間不能斷開,也可據此排除B、D兩項。故選C。參考譯文從前,范陽有一個叫祖逖的人,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謂”“道”等動詞來判斷人物的對話,進行斷句。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給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以明辨句讀。不過,也有例外?!霸弧庇袃煞N情況,一是表“叫作”的意思,例如明代魏學洢《核舟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倍窃诰涫?、句中作助詞,無實義,例如《詩經·小雅·采薇》:“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薄霸啤庇袃煞N情況,一是表“有”的意思,例如《荀子·法行》:“其云益乎?”二是表“為、是”的意思,例如《后漢書》:“雖云匹夫,霸王可也?!薄把浴庇衅叻N情況,或表七種意思時,后面不可斷開:①談論;②記載;③告訴;④問;⑤陳述;⑥說明;⑦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象的發(fā)端詞,相當于“就是說”或者“意思是”?;顒佣拧巴本邸爱悺保黄齐y點文言斷句題是一種常規(guī)考題,綜合性強。全國卷采用的是有語境選擇型斷句題,這種題型需要掌握三個關鍵點:1.聯系語境,疏通文意。在提供語境的文言斷句客觀題中,需要斷句的語段在內容上與上下文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斷句前可翻譯上下文,再據此推斷斷句部分的大意。如果是記敘性文段,應首先弄清講了什么人、什么事、過程如何、結果如何;如果是議論性文段,則應先弄清觀點和觀點的依據是什么。在實際斷句中,不少考生弄不清斷句部分的大意,把其中的人名等專有名詞生生斷開,這都是沒有聯系語境的緣故。聯系上下文,起碼要標清其中的人名、陳述對象是誰、涉及哪些人物等。2.排“同”聚“異”,突破難點。四個選項中,先排查出哪些停頓是相同的,對此不必關注;再聚焦停頓不同的,重點思考。那些停頓不一樣的地方,可能是難點,且難點就那么一兩處。對此,要有足夠的突破方法。先看看能否找到標志,如名詞、虛詞、句式的標志。能找到這些“路標”固然好,但這類題中真正的難點往往不是靠尋找標志就能應付的,關鍵是揣摩語意,看看句子的陳述對象是誰,句子之間、詞語之間有怎樣的意義關聯,每個詞語是什么意思,這其中如有小技巧的話,那就是會抓謂語動詞。在文言文中,動詞是十分常見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充當謂語,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主要成分。因此,可以用抓動詞找主干的方法來斷句。斷句時,可在了解文意的基礎上,先找出謂語動詞,然后前追主語,后問賓語、補語,即可確定句子的標點。如果句子里出現了幾個動詞,就應根據具體語言環(huán)境,先弄清動詞之間的關系,如果兩個動詞是連動式,則不需要斷開。也有少數句子沒有謂語動詞,而是名詞、形容詞、數詞活用作謂語動詞,斷句時要特別注意。最后,排除、選定。3.選定答案,通過讀一讀、譯一譯來進行檢驗,確保正確。1.(2020·全國Ⅰ)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A.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B.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C.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D.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答案A解析本處斷句為記敘性質,宜首先考慮句子主語的一致性或變化。B項“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錯。“士”是“坐庭中”“噤未能言”這兩個行為的主語,而“(蘇)軾”是“寬其禁約”的主語。D項“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錯。“使得盡技”的主語是“(蘇)軾”,“每摧辱舉子”的主語是“巡鋪內侍”。C項是B、D兩項錯誤的疊加。故選A。參考譯文元祐元年,蘇軾以七品官身份入侍皇帝于延和殿,皇帝接著賜他銀緋,升為中書舍人。元祐三年,代理掌管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凍得說不出話來。蘇軾放寬那些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才能。巡視考場的宦官常折辱應試士人,而且抓住意義曖昧的個別詞語,誣陷為罪狀,蘇軾把這些宦官都奏請驅逐。2.(2018·全國Ⅱ)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為太守陳寵功曹,當職割斷,不避豪右。(節(jié)選自《后漢書·王渙傳》)A.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B.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C.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D.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答案B解析根據語意,“渙少好俠”是“王渙年少時喜好行俠仗義”的意思,“(王)渙”是“少好俠”的主語,語意連貫,中間不能斷開;“尚氣力”承前省略主語“王渙”,語意完整,前面應斷開,據此排除C、D兩項?!岸厝鍖W”中的“敦”是“重視”的意思,后面帶賓語“儒學”,中間不能斷開;“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是并列關系,中間應分別斷開,據此排除A項。故選B。參考譯文王渙字稚子,是廣漢郡郪縣人。王渙的父親王順,擔任安定太守。王渙年少時喜好行俠仗義,崇尚武力,多次和強悍輕捷的少年往來。后來他改變操行,重視儒學,修習《尚書》,誦讀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擔任太守陳寵的功曹,認真負責,敢于決斷,對豪強大戶也決不留情。對點練案一、名句默寫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夢”抒寫琵琶女懷念少年時的美好時光,夢醒自傷身世、眼淚縱橫的悲傷凄苦。(2)比興是詩歌常用手法,《氓》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兩句分別通過植物枝葉茂盛與枝葉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輕貌美與年長色衰,生動形象,對比鮮明。(3)《觀滄?!分?,曹操登石觀海,豪情滿懷,看到滄海之上碧波蕩漾、島嶼高聳的景象,不由得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2)其葉沃若其黃而隕(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二、專項訓練(一)高考題練2.(2021·全國甲)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帝以問寇準,準曰:“不知誰為陛下畫此二策?”帝曰:“卿姑斷其可否,勿問其人也?!睖试唬骸俺加毛I策之人,斬以釁鼓,然后北伐耳!”(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A.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答案C解析“入寇”是“入侵”的意思,“時”作后句的時間狀語,應在“時”前斷開,排除A、D兩項;“王欽若臨江人”“陳堯叟閬州人”是兩個判斷句,“臨江人”和“閬州人”均為賓語,應分別在其后斷開,排除B項。故選C。參考譯文九月,契丹大舉入侵,當時因為契丹敵寇深入中原,朝廷內外都震驚害怕,召集群臣詢問應對策略。王欽若是臨江人,請求皇帝駕臨金陵暫避。陳堯叟是閬州人,請求皇帝駕臨成都暫避?;实塾眠@件事去詢問寇準,寇準說:“不知道是誰替陛下籌劃這兩種策略?”皇帝說:“你姑且判斷這兩個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詢問是誰出的計策?!笨軠收f:“我想要找到這個獻策之人,斬殺他們,用他們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罷了!”3.(2019·全國Ⅰ)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A.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B.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C.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D.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答案C解析畫線句子是由兩個分別以“賈生”和“吳廷尉”為主語的句子組成的,應在“吳廷尉”前斷開,排除A、D兩項?!伴T下甚幸愛”明顯不合事理;“門下”前省略了“于”,作“召置”的補語,排除B項。故選C。參考譯文賈生名為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能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在郡中聞名。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yōu)異,就把他招來置于自己門下,非常器重他。(二)模擬題練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初,平原王(劉)翼既貶歸河間,其父請分蠡吾縣以侯之,順帝許之。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門亭會帝崩梁冀欲立志眾論既異憤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奪。曹騰等聞之,夜往說冀曰:“將軍累世有椒房之親,秉攝萬機,賓客縱橫,多有過差。清河王嚴明,若果立,則將軍受禍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貴可長保也?!奔饺黄溲浴?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梁氏之變》)A.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門亭/會帝崩/梁冀欲立志/眾論既異/憤憤不得意/B.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門亭會/帝崩/梁冀欲立志/眾論既異/憤憤不得意/C.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門亭/會帝崩/梁冀欲立志/眾論既異/憤憤不得意/D.翼卒子/志嗣/梁太后欲以女弟妻志/征到夏門亭會/帝崩/梁冀欲立志/眾論既異/憤憤不得意/答案A解析“翼卒”是主謂結構,表意完整;“子志”是同位語,作后句中“嗣”的主語,故應在“子”前斷開,排除C、D兩項?!皶笔歉痹~,作“帝崩”的狀語,故應在“會”前斷開,排除B項。故選A。參考譯文起初,平原王劉翼被貶回河間以后,他的父親河間王劉開請求分蠡吾縣給劉翼,同時請求封劉翼為侯,順帝同意了。劉翼死后,他的兒子劉志繼承侯爵,梁太后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志為妻,(就征召劉志來京都洛陽,)劉志剛抵達夏門亭,就趕上皇帝去世,梁冀想擁立劉志為帝。但眾臣的意見都與梁冀不同,(梁冀)心里憤憤不滿,但又無法強迫大家。曹騰等人聽說后,夜里前往梁冀那里游說:“將軍幾代都是皇親國戚,又執(zhí)掌國家大權,賓客遍布天下,難免有些差錯。清河王嚴厲明察,假如真立為帝,那么將軍遭受禍難為期不遠,不如擁立蠡吾侯劉志,可以長久保全富貴?!绷杭秸J為曹騰等人說得很對。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軒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A.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B.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C.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D.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答案C解析“二周之郊”是偏正結構,作“臨”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B兩項;“知”的賓語是“不救”,“九鼎寶器”作后面句子的主語,應在“不救”后斷開,排除D項。故選C。參考譯文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進行了一場爭論。司馬錯想要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鼻鼗萃跽f:“我愿意聽聽你的意見?!睆垉x回答說:“應先與魏、楚兩國表示親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轅、緱氏兩個隘口,擋住通向屯留的路,讓魏國出兵切斷南陽的通路,楚國派兵逼近南鄭,而秦國的軍隊則攻擊新城和宜陽,兵臨二周的近郊,聲討周君的罪行,(隨后)乘機侵占楚、魏兩國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經不能拯救自身,一定會交出九鼎和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圖和戶籍,挾持周天子,用他的名義來號令天下,天下沒有敢于違抗的,這就能建立王業(yè)了?!?.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貞觀二年,王珪曰:“昔秦皇、漢武,外則窮極兵戈,內則崇侈宮室,人力既竭,禍難遂興。彼豈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轍,殷鑒不遠,陛下親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則易,終之實難。伏愿慎終如始,方盡其美?!碧谠还允且卜虬踩藢巼┰谟诰裏o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務農》)A.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惟在于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B.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惟在于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C.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惟在于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D.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惟在于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答案A解析“君無為則人樂”和“君多欲則人苦”結構一致,中間應斷開,排除B、C兩項;“抑情損欲”是“所以”引導的并列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項。故選A。參考譯文貞觀二年,王珪說:“從前秦始皇、漢武帝,對外大肆征戰(zhàn),對內崇尚奢侈的宮室,人力已經用盡,災禍于是發(fā)生。他們難道就不想安定百姓嗎?只是沒有使用安定百姓的正確方法。隋代滅亡的教訓距今不遠,陛下親身經歷過隋朝的弊病,知道用來改變它的辦法。但是(這)在開始容易,完成它卻實在困難。我真希望陛下自始至終都能小心謹慎,從而善始善終,才能盡善盡美?!碧谡f:“你講得很對。安定百姓和國家,關鍵在于君主,君主能與民休息,百姓就歡樂,君主多私欲,百姓就痛苦,這就是我之所以不敢任情縱欲,而不斷克制告誡自己的原因?!遍喿x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長孫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識也唯高祖一見,深嗟異焉,乃攜其手而謂人曰:“長孫郎武藝逸群,適與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將,非此子邪?”宣帝時,突厥攝圖請婚于周,以趙王招女妻之。然周與攝圖各相夸競,妙選驍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后使人數十輩,攝圖多不禮,見晟而獨愛焉,每共游獵,留之竟歲。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兩箭與晟曰:“請射取之。”晟乃彎弓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而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而為攝圖所忌,密托心腹,陰與晟盟。大業(yè)三年煬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于涿郡仍恐染干驚懼,先遣晟往喻旨,稱述帝意。染干聽之,因召所部諸國,奚、室韋等種落數十酋長咸萃。晟以牙中草穢,欲令染干親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帳前草曰:“此根大香。”染干遽嗅之曰:“殊不香也?!标稍唬骸疤熳有行宜谥T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比靖赡宋蛟唬骸芭镞^?!?選自《隋書·長孫晟傳》,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長孫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識也/B.長孫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識也/C.長孫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識也/D.長孫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識也/答案B解析“通敏”的意思是通達聰慧,“略”的意思是粗略、廣泛,“書記”指書籍、奏記一類的文字資料,據此可知,“通敏”與“略”之間應斷開;“略涉書記”“善彈工射”語意相關,結構對稱,“書記”后應斷開,排除A、C兩項?!叭烁ブR也”是賓語前置句,其中“人”作主語,指人們,故“名”與“人”之間應斷開,排除D項。故選B。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B.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C.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D.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答案C解析就本題而言,尋找句子的主語和梳理句子的語意,是正確斷句的關鍵。此句共有三個主語:一是“攝圖”,二是“諸子弟貴人”,三是“其弟處羅侯”。據此可知,畫線句共包括“攝圖大喜,讓各位子弟貴人都和他做朋友”“(各位子弟貴人)希望與他親近,來學習彈射的本事”“攝圖的弟弟處羅侯名叫突利設,很得人心”三層意思。由此分析可知,C項斷句正確。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大業(yè)三年/煬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于涿郡/B.大業(yè)三年/煬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于涿郡/C.大業(yè)三年/煬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于涿郡/D.大業(yè)三年/煬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于涿郡/答案C解析“大業(yè)”是年號,“大業(yè)三年”是年號紀年法;“煬帝”是名詞;“榆林”是地名;“塞外”是名詞,表示地點;“突厥”是名詞,指突厥民族;“涿郡”是地名。結合上下文可推知,句子的意思是“大業(yè)三年,煬帝巡幸榆林,想去塞外,布列軍隊耀武揚威,經過突厥領地,到達涿郡”。根據句意可知,C項斷句正確。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B.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C.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D.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答案B解析此句共涉及三個陳述對象:一是“天子”,二是“諸侯”,三是“蕪穢”。意思是“天子所到之處,諸侯應親自灑掃,清除御行道路,來表示極為尊敬之心。如今牙帳前雜草叢生,我以為是留的香草呢”。此外,“幸”指皇帝親臨某地,其后應帶表處所的詞語,故“幸”“所在”中間不能斷開。綜合分析四個選項,B項斷句正確。參考譯文長孫晟字季晟,性情通達聰慧,廣泛涉獵書籍、奏記一類的文字資料,善于彈射,起初沒什么名氣,沒有人賞識他。只有隋高祖一見他,就嗟嘆不已,認為他與眾不同,于是拉著他的手對人們說:“長孫郎武藝超群,剛剛與他交談,他又有很多奇策。未來的名將,難道不是他嗎?”北周宣帝時,突厥的攝圖請求與北周通婚,朝廷將趙王宇文招的女兒嫁給他。但北周與攝圖各自爭著夸耀實力,精選驍勇之士來充當使者,(北周)于是派遣長孫晟作為汝南公宇文神慶的副使,送千金公主到突厥王庭。前后(被派遣的)使者有數十人,攝圖多不禮遇,唯獨對長孫晟特別喜愛,常常與他一起游獵,留他在突厥待了一整年。曾有兩只雕飛著爭肉吃,(攝圖)于是給長孫晟兩支箭,對他說:“請射取它們。”長孫晟于是拉滿弓縱馬上前,正好趕上兩只雕因爭搶食物糾纏在一起,于是一箭射穿兩雕。攝圖大喜,讓各位子弟貴人都和他做朋友,他們希望與他親近,來學習彈射的本事。攝圖的弟弟處羅侯名叫突利設,很得人心,而被攝圖忌恨,(于是處羅侯)密派心腹,偷偷地與長孫晟結盟。大業(yè)三年,煬帝巡幸榆林,想去塞外,布列軍隊耀武揚威,經過突厥領地,到達涿郡。因擔心染干驚恐,先派遣長孫晟前往染干處喻示旨意,表達煬帝的意圖。染干聽了,便召集所轄各部落,奚、室韋等部落幾十個酋長都來了。長孫晟因考慮到牙帳前雜草叢生,想讓染干親自除草,明示各部落,以顯示煬帝的威望,于是指著牙帳前的草說:“這草根很香。”染干馬上去聞,說:“一點兒都不香?!遍L孫晟說:“天子所到之處,諸侯應親自灑掃,清除御行道路,來表示極為尊敬之心。如今牙帳前雜草叢生,我以為是留的香草呢。”染干于是領悟說:“這是我的罪過。”三、綜合訓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不偏不黨,王道蕩蕩。”言至公也。古有行大公者,帝堯是也。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傳之,不私于其子孫也??鬃釉唬骸拔∥『?!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背餐醭霁C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謂大公也。子胥將之吳,辭其友申包胥曰:“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見子矣?!鄙臧阍唬骸白悠涿阒?!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廟也;止子是無以為友。雖然,子亡之,我存之?!庇谑呛跤^楚一存一亡也。后三年吳師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見秦伯曰吳無道兵強人眾將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夢使下臣告急哀公曰:“諾,固將圖之?!鄙臧悴涣T朝,立于秦庭,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聲。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興師救楚。吳人聞之,引兵而還,昭王反復,欲封申包胥,申包胥辭曰:“救亡非為名也,功成受賜,是賣勇也。”辭不受,遂退隱,終身不見。《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壁w宣子言韓獻子于晉侯曰:“其為人不黨,治眾不亂,臨死不恐。”晉侯以為中軍尉。河曲之役,趙宣子之車干行,韓獻子戮其仆。人皆曰:“韓獻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誰能待之?”役罷,趙宣子觴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賀我。”二三子曰:“不知所賀。”宣子曰:“我言韓厥于君,言之而不當,必受其刑。今吾車失次而戮之仆,可謂不黨矣。是吾言當也?!?節(jié)選自《說苑·至公》,有刪改)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后三年/吳師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見秦伯曰/吳無道/兵強人眾/將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夢/使下臣告急/B.后三年/吳師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見秦伯曰/吳無道兵強人眾/將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夢/使下臣告急/C.后三年/吳師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見秦伯曰/吳無道/兵強人眾/將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夢/使下臣告急/D.后三年/吳師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見秦伯曰/吳無道/兵強人眾/將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夢/使下臣告急/答案C解析“楚”是楚國,作“伐”的賓語,且“吳師伐楚”“昭王出走”屬于首尾銜接的連貫句,故中間應斷開,排除A、B兩項;“將征天下”與“始于楚”是兩件事,故中間應斷開,排除D項。故選C。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私于其子孫也”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私”字含義相同。B.“子亡之”與“追亡逐北”(《過秦論》)兩句中的“亡”字含義不同。C.“申包胥辭曰”與“今者出,未辭也”(《鴻門宴》)兩句中的“辭”字含義不同。D.“晉侯以為中軍尉”與“家叔以余貧苦”(《歸去來兮辭》)兩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答案D解析D項任命/因為。A項均為偏愛。B項滅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理廠租房合同
- 中介房屋出租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防范及免責條款合同
- 區(qū)住宅區(qū)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
- 夫妻離婚合同協議書
- 智慧餐飲供應鏈管理系統開發(fā)及運營合同
- 成都商品房買賣合同
- 大連翻譯職業(yè)學院《影視劇配音》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產品結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明清檔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一年級家長會課件2024-2025學年
- 2024年海南省??谑行∩鯏祵W試卷(含答案)
- 家庭裝飾裝修全過程施工工藝流程(附圖)課件
- 工程結算單【范本模板】
- 醫(yī)院感染管理組織架構圖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報表模板
- 2020華夏醫(yī)學科技獎知情同意報獎證明
- 合伙辦廠協議書范本(通用5篇)
- 水輪機結構介紹匯總
- 素描石膏幾何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