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學案:第七章 第3節(jié) 分子間的作用力_第1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學案:第七章 第3節(jié) 分子間的作用力_第2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學案:第七章 第3節(jié) 分子間的作用力_第3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學案:第七章 第3節(jié) 分子間的作用力_第4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學案:第七章 第3節(jié) 分子間的作用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夕…力

關1.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現(xiàn)為分子力。

鍵2.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少,隨分子間距離

語的減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變化更快。

句3.分子動理論: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

則運動,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必夕

課前自主學習,基穩(wěn)才佳樓高

一、分子間的作用力

1.分子間有空隙

(1)氣體很容易被壓縮,說明氣體分子間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說明液體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

(3)壓在一起的金片和鉛片,各自的分子能擴散到對方的內部,說明固體分子之間有空隙。

2.分子間的作用力

(1)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當兩個分子的距離為r。時,分子所受的引力與斥力大小相笠,此時分子所受的合力為塞;當分子

間的距離小于r。時,作用力的合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大于r。時,作用力的合力表現(xiàn)為引力。

二、分子動理論

1.內容

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

2.統(tǒng)計規(guī)律

(D微觀方面:各個分子的運動都是不規(guī)則的,帶有偶然性。

(2)宏觀方面:大量分子的運動有一定的規(guī)律,叫做統(tǒng)計規(guī)律。大量分子的集體行為受統(tǒng)讓規(guī)律的支

配。

i.自主思考——判一判

(1)水的體積很難被壓縮,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xiàn)。(,)

(2)氣體總是很容易充滿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xiàn)。(X)

(3)兩個相同的半球殼吻合接觸,中間抽成真空(馬德堡半球),用力很難拉開,這是分子間存在引力

的宏觀表現(xiàn)。(X)

(4)用力拉鐵棒的兩端,鐵棒沒有斷,這是分子間存在引力的宏觀表現(xiàn)。(J)

(5)氣體容易被壓縮,說明氣體分子之間有空隙。(J)

(6)分子間的引力隨距離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X)

2.合作探究——議一議

(1)當壓縮物體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物體“反抗”被壓縮,這時分子間還有引力嗎?

提示:分子間同時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當物體被壓縮時,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間表現(xiàn)為斥

力,此時分子間仍存在引力。

(2)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那么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

形成液體或固體而不散開?

提示: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分開。

(3)無縫鋼筒中的高壓油,當筒中壓力達到足夠大時,為什么會有油從筒壁中滲出?

提示:盡管鋼材堅硬、致密,但它也是由分子組成的(金屬原子或離子),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在高

壓下,油分子就會穿越鋼筒滲到外部。

課堂講練設計,舉一能通類題

考點一對分子力的理解

《通知識

1.結合彈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距離分子間引力與斥力的關系分子力彈簧小球模型

r=roF?!=F斥零

隨r的減小,F(xiàn)引、F斥都增大,F(xiàn)斥比F分子力表

r<ro

涌大得快,F(xiàn)QF或現(xiàn)為斥力IVjF為斥力

隨r的增大,F(xiàn)引、F斥都減小,F(xiàn)斥比F分子力表

r>ro

引減小得快,F(xiàn)斥VF引現(xiàn)為引力/>/?.F為引力

分子間的作用力變得很微弱,可忽略

r>10r0零

不計

2.分子力F隨r變化的關系

圖7-3-1

當r<r。時,F(xiàn)隨r的增大而減小;當r>r。時,F(xiàn)隨r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如圖7-3-1所示。

6通方法

[典例]當兩個分子間的距離為r。時,正好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列關于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

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分子間的距離rVr。時,它們之間只有斥力作用

B.當分子間的距離r=r。時,分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分子不受力

C.當分子間的距離從0.5r。增大到10r。的過程中,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在減小,且斥力比引力減

小得快

D.當分子間的距離從0.5r。增大到10r。的過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漸減小

[解析]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1=~時,F(xiàn)^=F斥,每個分子所受的合力為

零,并非不受力;當rVr。,F(xiàn)斥,F隊合力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B錯誤。當分子間的距離從0.5r。

增大到10r。的過程中,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而且斥力比引力減小得快,分子間作用力的合力先減

小到零,再增大再減小到零,故C正確,D錯誤。

[答案]C

(1)無論分子靛硒麗,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凝同時存在的,不會出麗看引力或只有斥力的

情況。

(2)要注意“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或斥力”與“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不是同一個概念。

@通題組

1.如圖7-3-2所示,兩個接觸面平滑的鉛柱壓緊后懸掛起來,下面的鉛柱不脫落,主要原因是()

圖7-3-2

A.鉛分子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

B.鉛柱受到大氣壓力作用

C.鉛柱間存在萬有引力作用

D.鉛柱間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解析:選D擠壓后的鉛分子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離范圍,故鉛柱不脫

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間的引力,故D正確,A、B、C錯誤。

2.(多選)下列現(xiàn)象可以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的是()

A.打濕了的兩張紙很難分開

B.磁鐵吸引附近的小鐵釘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開

D.用電焊把兩塊鐵焊在一起

解析:選ACD分子間的引力必須使分子間的距離小到一定程度才能發(fā)生作用。紙被打濕后,水分子

填充了兩張紙之間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與兩張紙的分子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范圍而發(fā)生作用。電焊也是

使兩塊鐵熔化后使鐵分子達到引力作用范圍而發(fā)生作用。這都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木柴是固體,其分子

間距離很近,要使木柴分開就必須用很大的力來克服大量木柴分子的引力,這也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磁

鐵對小鐵釘?shù)奈υ谳^大距離內都可發(fā)生,這是磁力的作用。故A、C、D正確。

3.關于分子間作用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其中r。為分子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

A.兩個分子間距離小于r。時,分子間只有斥力

B.兩個分子間距離大于r。時,分子間只有引力

C.壓縮物體時,分子間斥力增大,引力減小

D.拉伸物體時,分子間斥力和引力都減小

解析:選D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r>r。時,它們的合力表現(xiàn)為引力;當r<r。時,它

們的合力表現(xiàn)為斥力,故A、B選項皆錯。當物體分子間距離變化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增大或減

小,故C錯,D對。

考點二V分子動理論的理解及應用

?通知識

用分子動理論解釋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分子運動情況

(1)固體分子運動情況:固體分子之間的距離接近r。,分子間距離增大或減小時,分子間有較強的作

用力,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主要表現(xiàn)為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

(2)液體分子運動情況:固體受熱溫度升高,最終熔化為液體,對大多數(shù)物質來說,分子之間距離大

約增加3%。因此,液體分子之間作用力很接近固體的情況,分子間有較強的作用力,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主

要表現(xiàn)為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但由于分子間距離有所增加,使分子也存在移動性,所以液體在宏觀上有

一定的體積,而又有流動性,因此沒有固定的形狀。

(3)氣體分子運動情況:液體汽化時體積約擴大為原來的1000倍,說明分子間距離約增加為原來的

10倍。因此氣體分子間距離數(shù)量級在ICTm左右,分子間除碰撞時有相互作用力外,彼此之間幾乎沒有

分子作用力。所以氣體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沒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可以充滿整個容器。

R通方法

[典例]如圖7-3-3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中分別裝有密度較小的壓和密度較大的附,中間用玻璃

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

-Nz

-----X

圖7-3-3

A.N?向上方擴散,均不會向下方擴散

B.弗不會向上方擴散,上向下方擴散

C.弗和玲將同時向上和向下擴散

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附分子就不會由下向上運動了

[思路點撥]

(1)兩種物質的擴散是同時進行的。

(2)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熱運動仍然進行。

[解析]擴散現(xiàn)象是指不同物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所以,抽去玻璃板后,Nz和壓將同時向

上和向下擴散。故選項C正確,選項A、B錯。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仍在做熱運動,故選項D錯。

[答案]C

應用分子動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注意研究對象是微觀粒子(分子),重點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及

其之間的作用力。

Q通題組

L(多選)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只有引力作用,反之則只有斥力作用

D.分子動理論是在一定實驗基礎上提出的

解析;選ABD由分子動理論可知A、B對;任何情況下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C錯;分子動理

論的提出是在擴散現(xiàn)象、布朗運動等實驗基礎上提出的,D對。

2.(多選)對下列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兩塊鐵經過高溫加壓將連成一整塊,這說明鐵分子間有吸引力

B.一定質量的氣體能充滿整個容器,這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弱

C.電焊能把兩塊金屬連接成一整塊是分子間的引力起作用

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們拼接在一起是因為其分子間斥力作用的結果

解析:選ABC高溫高壓下,鐵分子運動非常劇烈,兩鐵塊上的鐵分子間距很容易充分接近到分子力

起作用的距離內,所以兩塊鐵經高溫加壓將很容易連成一整塊,電焊也是相同的道理,A、C正確;通常

情況下,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分子力非常微弱,氣體分子可以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從而充滿整個空間,所以B正確;玻璃斷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斷面間距接近到分子引力

作用的距離,故碎玻璃不能結合在一起,D錯誤。

3.(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往一杯水里放幾粒鹽,鹽粒沉在水底,逐漸溶解,過一段時間,上面的水也變咸了,這是食鹽分

子做布朗運動的結果

B.把一塊鉛和一塊金表面磨光后緊壓在一起,在常溫下放置幾年,結果金和鉛相互滲入,這是兩種

金屬分子做布朗運動的結果

C.擴散現(xiàn)象不但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同時也說明了分子間是有空隙的

D.壓縮氣體比壓縮固體和液體容易得多,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的距離遠大于液體和固體分子間的距

解析:選CD水變咸和金與鉛相互滲入都是分子擴散的結果,A和B錯誤;擴散現(xiàn)象中不同物質的分

子能相互滲入,說明分子間有間隙,C正確;氣體極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是分子直徑的

10倍以上,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計,而固體、液體分子之間的距離很小,壓縮時分子間斥力

較大,不易被壓縮,D正確。

物囪t;蓋陽唳淮利力課后層級訓練,步步提升能力

一、基礎題爭熟

1.清晨,草葉上的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水珠,這一物理過程中,水分子間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減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

解析:選D由水汽凝結成水珠時,分子間的距離減小,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所以D正確。

2.(多選)當鋼絲被拉伸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只有引力作用

B.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

C.分子間的引力比斥力減小得慢

D.分子力為零時,引力和斥力同時為零

解析:選BC鋼絲拉伸,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的引力、斥力都減小,但引力比斥力減小得慢,

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所以B、C正確,A、D錯誤。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的體積很難被壓縮,這是因為水分子間不存在空隙

B.氣體能夠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是因為氣體分子間存在斥力

C.兩個相同的半球殼吻合接觸,中間抽成真空(馬德堡半球),用力很難拉開,這是分子間存在吸引

力的宏觀表現(xiàn)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間距離太大,幾乎不存在作用力

解析:選D水分子間也有空隙,當水被壓縮時,分子距離由r。略微減小,分子間斥力大于引力,分

子力的宏觀表現(xiàn)為斥力,其效果是水的體積很難被壓縮;當分子間距的數(shù)量級大于IO-'m時,分子力已

微弱到可以忽略,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就是由于分子間距離太大,幾乎不存在作用力,所以選項A錯誤、

D正確。氣體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實際上氣體分子間距離遠大于r。,分子

間幾乎無作用力,所以B錯。抽成真空的馬德堡半球,之所以很難拉開,是由于球外大氣壓力對球的作用,

所以C錯。

4.(多選)兩個分子從靠近得不能再近的位置開始,使二者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徑

的10倍以上,這一過程中關于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在減小

B.分子間的斥力在減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間的作用力在逐漸減小

D.分子間的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到零

解析:選AD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當距離增大時,二力都在減小,只是斥力減小得比引

力快。分子間的作用力:當rVr。時,表現(xiàn)為斥力;當r=r。時,合力為零;當r>r。時,表現(xiàn)為引力;當

r>10r。時,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可視為零,所以分子力的變化是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到零,A、D正確。

5.有甲、乙兩個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動,乙分子由無窮遠處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為止,

在這整個過程中()

A.分子力總對乙做正功

B.乙總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對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對乙做正功

解析:選C甲、乙兩分子間的距離大于r。時,分子力為引力,隨著甲、乙分子距離減小,分子力對

乙做正功;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時,分子力為斥力,隨著甲、乙分子距離減小,分子力對乙做負功,故C

正確。

6.設有一分子位于如圖1所示的坐標系原點0處不動,另一分子可位于x軸上不同位置處,圖中縱

坐標表示這兩個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隨兩分子間距離變化的關系,

A.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點的橫坐標可能為10一g皿

B.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點的橫坐標可能為1()3m

C.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點的橫坐標可能為1()T°m

D.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點的橫坐標可能為10-"ni

解析:選C在f-x圖像中,隨著距離的增大斥力比引力變化的快,所以ab為引力曲線,cd為斥力

曲線,當分子間的距離等于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時,引力等于斥力。所以e點的橫坐標可能為10-及m,C對。

二、能力題爭通

7.將下列實驗事實與其產生的原因對應起來。

實驗事實有以下五個:

A.水與酒精混合后體積變小

B.固體很難被壓縮

C.細繩不易被拉斷

D.糖在熱水中溶解得快

E.冰凍食品也會變干

其產生的原因如下:

a.固體分子也在不停地運動

b.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c.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

d.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e.分子間存在著斥力

與A、B、C、D、E五個實驗事實相對應的原因分別是①,②,③,④,

⑤________(在橫線上分別填上與實驗事實相對應的原因前的字母代號)。

答案:cedba

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近幾年來,也出現(xiàn)了許多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摩擦焊

接是使焊件的兩個接觸面高速地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同時加上很大的壓力(每平方厘米加到幾千到幾萬牛

頓的力),瞬間就焊接成一個整體了。試用學過的分子動理論知識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

解析:摩擦焊接是利用了分子引力的作用。當焊接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朝相反的方向高速旋轉時,又

施加上很大的壓力,就可以使兩接觸面上大量分子間的距離達到或接近r。,從而使兩個接觸面瞬間焊接在

一起。

答案:見解析

高考理綜物理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

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

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項選擇題

1.“竹蜻蜓”是一種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傳統(tǒng)兒童玩具,是中國古代一個很精妙的小發(fā)明,距今已有

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外形如圖所示,呈T字形,橫的一片是由木片經切削制成的螺旋槳,當中有一個小孔,

其中插一根筆直的竹棍,用兩手搓轉這根竹棍,竹蜻蜓的槳葉便會旋轉獲得升力飛上天,隨著升力減弱而

最終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jù)“竹蜻蜓”的形狀和原理發(fā)明了直升機的螺旋槳。下列

關于“竹蜻蜓”的說法正確的是()

A.“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

B.“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始終在減速上升

C.“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動能先增加后減小

D.“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先增加后減小

2.如圖所示,AB為水平路面,BC為斜坡路面,B處有一路燈。一人在夜晚從A處勻速率走到C處的過程

中,人頭頂?shù)挠白釉谒铰访嫔系乃俾蕿榱?在斜坡上的速率為一,則()

A.”減小,'增大B.。不變,J增大

C"1、5均不變,且'廣D.、'1、+均不變,且''「'2

3.圖甲所示是工業(yè)上探測物件表面層內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渦流探傷技術的原理圖。其原理是用通電線圈

使物件內產生渦電流,借助探測線圈測定渦電流的改變,從而獲得物件內部是否斷裂及位置的信息。如圖

乙所示的是一個帶鐵芯的線圈L、開關S和電源用導線連接起來的跳環(huán)實驗裝置,將一個套環(huán)置于線圈L

上且使鐵芯穿過其中,閉合開關S的瞬間,套環(huán)將立刻跳起。對以上兩個實例的理解正確的是

A.渦流探傷技術運用了電流的熱效應,跳環(huán)實驗演示了自感現(xiàn)象

B.能被探測的物件和實驗所用的套環(huán)必須是導電材料

C.以上兩個實例中的線圈所連接的電源都必須是交流電源

D.以上兩個實例中的線圈所連接的電源也可以都是穩(wěn)恒電源

4.如圖所示,在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p球沿水平方向彈出,

同時Q球被松開而自由下落,P、Q兩球同時開始運動。()

A.此實驗為了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B.此實驗為了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體運動

C.如果加大打擊力度,P球落地時間將延長

D.如果調整裝置距地面的高度,它們就不會同時落地

5.一物體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t軸上、下方曲線的形狀完全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ls時,物體的加速度最大

B.t=2s時,物體的加速度為零

C.物體前兩秒的平均速度等于5m/s

D.物體前四秒的平均速度等于零

6.在某駕校的訓練場地上,有一段圓弧形坡道,如圖所示,若將同一輛車先后停放在a點和b點,下述

分析和比較正確的是()

A.車在a點受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b點受的支持力

B.車在a點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點受的摩擦力

C.車在a點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b點受的合外力

D.車在a點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點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

二、多項選擇題

7.“鵲橋”是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wèi)星,運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z點處的Halo使命軌道點位于地月

延長線上,在月球背對地球的一側,距離月球約為地球半徑的10倍。假設中繼衛(wèi)星在L點受地月引力保

持與月球同步繞地球運行,已知地月距離約為地球半徑的60倍,中繼衛(wèi)星的質量遠小于月球的質量,根

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中繼衛(wèi)星與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加速度之比約為7:6

B.中繼衛(wèi)星與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加速度之比約為36:49

C.地球與月球質量之比約為83:1

D.地球與月球質量之比約為49:1

8.如圖甲所示,在平行虛線MN、PQ間有垂直于紙面的交變磁場,兩虛線間的距離為d,磁場的磁感應強

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磁場變化的周期為T.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在虛線MN上

Sinn

的A點以垂直于MN向右射入兩虛線間,若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入「百,不計粒子的重力,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rF

:Bn'…丁一:廣

“Q-IU*—*

甲乙

A.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周期也為T

T

B.粒子在tK時刻射入,粒子會從虛線MN射出

C.要使粒子在兩虛線間能做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粒子的速度最大可以為〒

Bxd

D.要使粒子在兩虛線間能做兩個完整的圓周運動,粒子的速度最大可以為用”而

9.在一次研究性學習的實驗探究中,某組同學分別測繪出一個電源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線,

還測繪出了一個電阻兩端的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線,如圖中AC和0B所示。若把該電阻R接在該電源

上構成閉合電路(R為唯一用電器)由圖可知()

A.電源的內電阻是L2Q

B.外電阻的電阻值是1.2C

C.電源的效率是80%

D.電源的輸出功率是L5W

10.如圖甲中所示,一矩形線圈abed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感線的軸勻速轉動,線圈所圍面積的磁通

量0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3時刻線圈中感應電動勢最大;

B.t2時刻導線ad的速度方向跟磁感線垂直;

C.t3時刻線圈中感應電動勢最大

D.ts時刻線圈中感應電流方向發(fā)生變化

三、實驗題

11.如圖所示,用與水平方向夾角9=37°的恒力作用在質量m=lkg的木箱上,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直

線運動,已知恒力的大小F=10N,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N=0.50,g取lOm/s?,sin37°=0.6,

cos37°=0.8,求:

(1)木箱對地面壓力的大小FN;

(2)從靜止開始運動了121n后,木箱速度的大小V。

12.如圖所示,一半徑為R的圓表示一柱形區(qū)域的橫截面(紙面),0為圓心.在柱形區(qū)域內加一方向垂直

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沿圖中直徑從圓上的A點射入柱形區(qū)域,在圓上

的D點離開該區(qū)域,已知圖中。=120,,現(xiàn)將磁場換為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同一粒子以同樣速度沿直徑

從A點射入柱形區(qū)域,也在D點離開該區(qū)域。若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不計重力,試求:

(1)經磁場從A到D的時間;

(2)電場強度E的大小。

四、解答題

13.如圖所示,長木板B的質量為nk=1.0kg,靜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3=1.0kg的物塊C(可

視為質點)放在長木板的最右端。一個質量為IDFO.5kg的物塊A從距離長木板B左側1=9.5m處,以速度

v°=10m/s向著長木板運動。一段時間后物塊A與長木板B發(fā)生彈性正碰(時間極短),之后三者發(fā)生相對

運動,整個過程物塊C始終在長木板上。已知物塊A及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11產0.1,物塊

C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N2=0.2,物塊C與長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

求:

(1)碰后瞬間物塊A和長木板B的速度;

(2)長木板B的最小長度和物塊A離長木板左側的最終距離。

14.一物體以5m/s的初速度沿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滑。已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設斜

面足夠長。(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體上滑的最大位移;

(2)物體回到出發(fā)點時的速度;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題號123456

答案CDBBDA

二、多項選擇題

7.AC

8.CD

9.BC

10.BD

三、實驗題

11.(1)FN=4N(2)v=12m/s

12.(1)%⑵48朝

部3m

四、解答題

13.(1)U=-3m/s,v2=6m/s⑵d=3m(xA+x£=W.5m

14.(1)1.25m(2)5m/s

高考理綜物理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

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

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項選擇題

1.霍曼轉移軌道(Hohmanntransferorbit)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此種軌道操縱名稱來自德國

物理學家瓦爾特?霍曼。在電影和小說《流浪地球》中,利用霍曼轉移軌道,用最少的燃料地球會到達木

星軌道,最終逃出太陽系。如圖所示,科學家利用固定在地面的萬臺超級聚變發(fā)動機瞬間點火,使地球在

地球軌道I上的B點加速,通過運輸軌道,再在運輸軌道上的A點瞬間點火,從而進入木星軌道n。關于

地球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木星以通?

A.在軌道II上經過A的速度小于經過在軌道I上B的速度

B.在軌道n上經過A的動能大于在軌道I上經過B的動能

c.在軌道n上運動的周期小于在軌道I上運動的周期

D.在軌道n上經過A的加速度小于在運輸軌道上經過A的加速度

2.如圖所示,物塊P用細繩吊在天花板上,物塊Q用輕彈簧吊在物P下而,用豎直向上的推力推物塊Q,

使輕繩的張力剛好為零,保持兩物塊靜止不動。現(xiàn)撤去推力F,則在物塊Q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輕繩不

會被拉斷)

P

A.物塊P受到的合力先減小后增大

B.物塊Q的動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之和不斷增大

C.物塊Q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D.物塊Q的機械能不斷減小,轉化成了彈簧的彈性勢能

3.如圖所示電路3發(fā)光,Lz,L3不亮,人有讀數(shù),A?沒有讀數(shù),則產生的故障應是(只有一處有故障)()

A.燈泡L斷路B.燈泡Lz斷路

C.燈泡L?短路D.燈泡Ls短路

4.兩傾斜的平行桿上分別套著a、b兩相同圓環(huán),兩環(huán)上均用細線懸吊著相同的小球,如圖所示。當它們

都沿桿向下滑動,各自的環(huán)與小球保持相對靜止時,a的懸線與桿垂直,b的懸線沿豎直方向,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a環(huán)與桿有摩擦力

B.d球處于失重狀態(tài)

C.桿對a、b環(huán)的彈力大小相等

D.細線對c、d球的彈力大小可能相等

5.如圖所示,一木塊在垂直于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天花板與木塊間的彈力可能為零

B.天花板對木塊的摩擦力可能為零

C.推力F逐漸增大的過程中,木塊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

D.推力F逐漸增大的過程中,木塊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變

6.如圖所示,在等邊三角形ABC的三個頂點上固定三個點電荷,其中A點位置的點電荷帶電量為+Q,B、

C兩點位置的點電荷帶電量均為-Q,在BC邊的中垂線上有P、M、N三點,且PA=AM=MN,關于三點的場強

和電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I

I

i\

A.M點的場強大于P點的場強

B.MN之間某點的場強可能為零

C.N點的場強方向沿中垂線向下

D.P點的電勢高于M點的電勢

二、多項選擇題

7.關于分子動理論和熱力學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升高,物體內能就增大

B.內能不同的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可能相同

C.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氣體的壓強可能不變

D.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小

E.氣體從單一熱源吸熱,可以全部用來對外做功

8.四個相同的燈泡分別接在如圖所示的位置,理想變壓器原線圈串聯(lián)燈泡L,副線圈回路并聯(lián)三個燈泡

L、L3>L,AB兩端接交流電源電壓按如圖乙所示規(guī)律變化,現(xiàn)閉合開關S,四個燈泡均正常發(fā)光,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電壓表示數(shù)為220V

B.燈泡的額定電壓為55V

C.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3:1

D.若斷開開關S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9.2016年9月15日,我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酒泉成功發(fā)射。9月16日,天宮二號在橢圓軌道I的

遠地點A開始變軌,變軌后在圓軌道II上運行,如圖所示,A點離地面高度約為380km,地球同步衛(wèi)星離

地面高度約為36000km。若天宮二號變軌前后質量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天宮二號在軌道I上運行通過遠地點A點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B.天宮二號在軌道I上運行的周期可能大于在軌道H上運行的周期

C.天宮二號在軌道I上運行通過近地點B的速度一定大于D軌道的速度

D.天宮二號在軌道I變軌到軌道II機械能減少

L

10.如圖,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細線掛在0點,在0點正下方?處有一光滑的釘子0',把小球

拉到與釘子0,在同一水平的位置,擺線被釘子攔住且張緊,現(xiàn)將小球由靜止釋放,當小球第一次通過最

低點P瞬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