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作業(yè)設(shè)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B/33/wKhkGGaAiVyAf2QmAAIEXvXbEYc836.jpg)
![三峽作業(yè)設(shè)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B/33/wKhkGGaAiVyAf2QmAAIEXvXbEYc8362.jpg)
![三峽作業(yè)設(shè)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B/33/wKhkGGaAiVyAf2QmAAIEXvXbEYc8363.jpg)
![三峽作業(yè)設(shè)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B/33/wKhkGGaAiVyAf2QmAAIEXvXbEYc8364.jpg)
![三峽作業(yè)設(shè)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B/33/wKhkGGaAiVyAf2QmAAIEXvXbEYc83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一閑靜少言,不慕榮
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
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日: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毯??銜觴賦詩,
以樂其志。無懷
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每有含意(2)性節(jié)酒
(3)期在必醉(4)呼醉而退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項是()。(3分)
A.亦不詳甚姓字B.若如土石何
C.親舊知?如此D.食之不能盡若材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4.五柳先生“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4分)
(二)(14分)
1.(4分)(1)體會、領(lǐng)會⑵愛好、特別喜歡(3)期望、希望(4)已經(jīng)
2.(3分)B
3.(3分)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4.(4分)五柳先生率真隨性,讀書只為得到精神的快樂;他淡泊名利,不為功名利
祿而讀書。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裝人之
手,驕死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目:“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毛盡栗一石或:___________(2)才美不外見見:___________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___________⑷安求其能千里知___________
(5)多策而臨之執(zhí):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從文中看,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3分)
4.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3分)
福州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段,完成10?14題。(15分)
當余之從師也,負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皺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祥然若神
人;余則韁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
且艱若此。
1.請用“/”標示下列語句的句中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媵人持湯沃灌(2)腰白玉之環(huán)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1)同舍生皆茗綺繡()(2)主人月再食()
(3)右備容個()(4)緇袍敝衣()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4.選段依次從口、住、食、□四方面寫出了求學(xué)的□□情形,但這些之所以未動搖的求學(xué)意
志,那是“(最后一處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
【材料鏈接】
以下是《送東陽馬生序》刪節(jié)內(nèi)容的部分譯文:
(馬生)等太學(xué)生們在太學(xué)學(xué)習(xí),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坐在
高大的屋子里誦讀詩書,有司業(yè)、博士做他們的老師,凡是應(yīng)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
5.由鏈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馬生的學(xué)習(xí)條件十分優(yōu)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艱”的求學(xué)
經(jīng)歷告訴他有何用意?(3分)
(一)1.(1)媵人/持湯沃灌(2)腰/白玉之環(huán)(2分,每小題1分)
2.(1)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2)每天(3)氣味,這里指香氣(4)破
(4分,每小題1分)
3.不覺得吃的第的不如人。(2分)
4.行(走)衣(穿)艱苦(艱難)以中有足樂者(4分,每處1分)
5.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勉勵馬生要珍惜眼前優(yōu)越的學(xué)習(xí)條件,以讀書為樂,勤奮學(xué)習(xí)。(3
分,意思對或言之有理均可)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10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
因得遍觀群書。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宋派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涯昨飲酒否?坐客為雄?饌(zhuan)
何物?源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間問群臣臧.否,派惟舉其善者,帝問其
故,對日:“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保ㄟx自《明史?宋濂
傳》)
注釋: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稱。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標兩處)(2分)
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余幼時即嗜學(xué)嗜:
(2)個之怠弗:
(3)宋源學(xué)與客飲嘗:
(4)間問群臣臧否臧:
3.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2)誠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讀書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給我們
的啟示是。(2分)
1.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評分:共2分。每對一處得1分。
2.(1)愛好(2)不(3)曾經(jīng)(4)善,好
評分:共2分。每空0.5分
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
(2)真是(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評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4.讀書方面圍繞“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做人方面圍繞“正直”“坦誠待人”“與品德優(yōu)秀
的人交友”“背后不說人壞話”等要點回答即可。
評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點,言之成理即可。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8題(12分)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
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
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
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
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戔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破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拜然若神
人;余則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
且艱若此。
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綃接的一項()(3分)
A.錄畢,有送之走:走路
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于自筆錄手:用手
C.色愈恭,禮愈多至:周到
D.同舍生皆茗綺繡。被:通“披”,穿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每假借吉藏書之家,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當余蕓從師也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C.無從致書以觀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
D.不知□體之奉不若人也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3.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平版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是因為他從讀書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樂。
B.作者家貧嗜學(xué),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說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文章從四個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xué)的艱難:抄書之辛,叩問之難,奔走之
艱,住讀之苦。
D.作者最終能夠?qū)W業(yè)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學(xué)習(xí)、博覽群書、虛心求教。
4.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A(走:跑)(3分)2、B(B項均為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分別
譯為“向”、“在”;C項分別譯為“來”、“因為”:D項分別譯為“如(表比較)”、
“你”)(3分)3.B(3分)4.我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或主人每天只
提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逆旅”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
正確1分,共3分)
(三)(8分)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戔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軟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
神人;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
勤且艱苦此。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媵人持冽沃灌⑵四未僵勁不能動
2.下面句子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負篋戔屣,行深山巨谷中
A.蓮,花之君子者也。B.微斯人,吾誰與歸?
C.林盡水源,使得一山。D.山巒為晴雪所洗。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句子: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翻譯:________
4.本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淡你的認識。(2分)
三)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問題(8分)
送東陽馬生序
宋派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
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
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
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德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破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繆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
人;余則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
且艱若此。
(選自《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⑴以是人多以書修余。⑵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V問。
⑶戴朱纓寶飾之帽,■白玉之環(huán)。⑷至舍,四本僵勁不能動。
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作者給馬生的贈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敘述自己的求學(xué)經(jīng)歷的?
4.文中哪句話揭示了宋派求學(xué)不輟的原因?
(三)文言文(8分)
1.(2分)⑴假:借(0.5分);⑵叩:請教(0.5分);⑶腰:腰佩,這里用作動詞(0.5
分);(4)支:通“肢”,肢體(0.5分)。
2.(2分)(1)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cè)著耳朵,向他請
教。(1分)⑵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1
分)
3.(2分)⑴學(xué)習(xí)的刻苦(0.5分);⑵從師的艱難(0.5分);⑶求學(xué)的艱苦(1分)三
個方面。或:勤且艱苦此(2分)。
4.(2分)“以中有足樂者”或“余幼時即嗜學(xué)”。
(一)閱讀文言文,回答11—14題。(共10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惇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
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卷人多以書假余,
余因得遍觀群書。(選自宋派《送東陽馬生序》)
【乙】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假借:(2)以是:
2.翻譯句子。(2分)
(1)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2)衡乃穿壁引其光。
3.【甲】【乙】兩段在選材上的相同點是什么?請用一個詞語或成語分別概括兩段內(nèi)容。(3分)
4.結(jié)合上面文段,聯(lián)系自己的學(xué)習(xí)生活,談?wù)勀愀惺茏钌畹氖鞘裁???分)
(一)閱讀文言文,回答11—14題。(共10分)
1.(1)假借:借。(2)以是:因此。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各1分。
2.(1)(我)抄完書,跑著送還給人家,一點也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
(2)于是,匡衡在墻壁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從洞中透過來。
評分說明:(2分)每句1分。
3.選取的材料都與勤學(xué)(求學(xué)條件艱苦)有關(guān),【甲】段寫讀書之艱(得書之難),【乙】段
寫鑿壁偷光。
評分說明:(3分)相同點1分,概括兩段內(nèi)容各1分。
4.示例一:學(xué)習(xí)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要像宋派和匡衡那樣想辦法克服,努力學(xué)習(xí),
最后一定會學(xué)有所成。
示例二:我們今天的學(xué)習(xí)條件和宋濂、匡衡相比要優(yōu)越得多,他們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去
讀書。我們也應(yīng)該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一個知識豐富的人。
評分說明:(3分)聯(lián)系學(xué)習(xí)生活1分,結(jié)合文段1分,語句通順1分。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8題。(18分)
送東陽馬生序
宋派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
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本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
因得遍觀群書。陟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
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
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筐戔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
足膚轍裂而不知。至舍,四名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目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
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則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
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錄畢,本送之
(2)中,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3)四支僵勁不能動
(4)主人月再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2)則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3、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艱”為概括自己的學(xué)習(xí)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學(xué)過程中遇到了哪三
個方面的困難?請根據(jù)文意概括。(6分)
答:0
4、作者在求學(xué)的過程中為什么能做到勤奮刻苦?請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
1,跑已經(jīng)通“肢”每天
2、(1)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jīng)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2)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毫無羨慕的意思。
3、無書之難無師之難求學(xué)之難
4、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
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
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1)從鄉(xiāng)之先
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
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
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皴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特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縷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
人;余則瀛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
之勤且艱苦此。
1.解釋下列各項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無從竺書以觀(2)門人弟子楊其室
(3)持刃沃灌(4)季白玉之環(huán)
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1)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文中具體從哪些方面敘述了作者求學(xué)的艱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4.作者在敘述青年求學(xué)經(jīng)歷時,插入“同舍生”優(yōu)越的條件有何用意?你從中獲得了哪些
收獲?(3分)
1.(4分,每個1分)(1)致——取得、買到(2)填——擠滿
(3)湯——熱水⑷腰——掛在腰間
2.(4分)(1)(我)拿著經(jīng)書向當?shù)赜械赖掠袑W(xué)問的前輩請教。
(2)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
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4分)讀書難(要借書,抄書)、拜師難(冒嚴寒頂風(fēng)雪,到外地尋師)、求教難(常
遭“叱咄”)、生活難(“日再食,”穿“瀛袍敝衣”)。(或四個方面:家境貧寒,無書可讀;
無師求教難;遠道求學(xué),備受艱苦;艱苦的求學(xué)生活。)(或幼時求學(xué)的艱難;成年后求
師的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4.(3分)用意(1分):與同舍生對比,表現(xiàn)自己并不羨慕別人的優(yōu)越條件,而是以學(xué)得
知識,獲得學(xué)問為樂。
收獲要點(2分):(1)不求物質(zhì)享受:(2)刻苦學(xué)習(xí);(3)專心向?qū)W。(4)物質(zhì)上不羨
慕,更不攀比。(答對其中二點即可)
閱讀杜牧《赤壁》,回答問題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在初中階段我們學(xué)習(xí)了幾十首古詩詞,有的詠史,有的寫景,有的敘事……請問杜牧的《赤
壁》屬于那一種寫法?本詩在運用這種寫法上有什么特點?(3分)
2“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中“東風(fēng)”指什么?簡要談?wù)勀銓@句詩句的
理解。(3分)
1、3分(1)詠史詩(1分)。特點:借史實抒情。(2分)
2、“東風(fēng)”指火燒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東風(fēng)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
曹操,歷史將要重寫(2分)。
(三)閱讀詩歌《過零丁洋》,完成1677題。(5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詩歌首聯(lián)敘寫了詩人一生中經(jīng)歷的哪兩件大事?(2分)
17.有人認為作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詩中感慨“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顯
得消極悲觀,你是否同意?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
(-)閱讀古詩《過零丁洋》,完成1071題。(4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詩的頸聯(lián),詩人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
個地名,寫出了和,地名與處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詩
人當時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的理解。
(2分)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詩歌中“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兩句詩各是一個完整的主謂句子。詩人
將兩個陳述的對象擺在一起,要表達什么意思、抒發(fā)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歌尾聯(lián)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答:
(1)(2分)
答:從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說到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將“國家”與“自身”聯(lián)
系在一起,(1分)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深情。(1分)
(2)(2分)
答:尾聯(lián)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發(fā)了詩人“以死明志”(或“為國捐軀”、
或“舉身赴國難”)的堅貞情懷。(1分)
河北
一、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7?8題。門分)
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懷子由。
明月兒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多。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
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請就詞中加線句子的內(nèi)容質(zhì)疑(只提一個疑問,不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簡析“轉(zhuǎn)朱閣,低椅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示例一:是在月宮(天上)起舞,還是在人間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間”是說天上好,還是人間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人的影子?
8.“轉(zhuǎn)”和“低”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確地表現(xiàn)
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放眼的情景。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⑴這首詞上片描繪出一幅怎樣的景色?(1分)
⑵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7、詩詞鑒賞(3分)
⑴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分)
⑵表達了作者作為亡國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國哀思得全分)。(2分)
資陽
6.對下面詩歌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分)
飲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詩歌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B.詩歌的前四句從哲理的高度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后六句寫詩人從對自然的欣賞
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
G.晉宋隱逸之風(fēng)盛行,作者陶淵明便是晉宋隱士的代表之一。詩中反映了詩人超脫塵
世,隱居山野的隱土生活,突出了其“境”與“心”皆“靜”的特點。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6.C
河南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1—22題。(共4分)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2分)
21.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對未來仍抱有希望。(意思對即可。2分)
22.“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
追求。(意思對即可。逗號前后各1分.共2分)
一)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題。(12分)
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球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戰(zhàn),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
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
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茬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
往來翕忽()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8.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2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懷民亦未寢
9.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其岸勢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無與為樂者:
10.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2
分)
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仿照示例,賞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示例:正面寫了游魚,側(cè)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寫魚,對水只字未提,但水清
魚歡的優(yōu)美畫面卻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
7.XTsu1(2分)
8.大約睡(睡覺、眠,、臥)(2分)
9.①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犬牙)那樣相互交錯(參差不齊)(4分)
②想到(考慮)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10.(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答“心樂之”也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分)
11.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字,
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
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皎潔”即可得分)(2分)
河南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7—20題。(共11分)
(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理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
參差技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倫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丸居,
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二)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于諸泉,獨其水色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
吾知之,獨于碧不甚了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曉嵐①;比之舍煙新
柳則較濃,比之脫彝②初篁則較淡;溫于玉,滑于紈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青溪記》)
注:①嵐:林中霧氣。②算(tub):竹筍皮,筍殼。③紈:白色的絲絹。④拊仔口):
撫摩。
17.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百許頭
(2)十竹蛇行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9.在語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從哪些內(nèi)容可以看出來?(3分)
20.兩個語段分別是怎樣突出水的特點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4分)
語段(一):
語段(二):
古詩文閱讀(共15分)
17.(1)大約(2)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每小題1分,共2分)
18.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題字(記下這里的景致或記住這個地方)
后就離開了。(意思對即可。2分)
19.由樂到憂(1分)從“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可以看出樂;(1分)從“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可以看出憂。(1分)(共3分)
20.語段(一):用潭中的石、魚、日光、影等從側(cè)面進行襯托。語段(二):用“秋天”"晚
嵐”“含煙新柳”“脫算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煙新柳”“脫獐初篁”“玉”“紈”
和水進行比較)(意思對即可。一個語段2分,其中方方法I分,具體內(nèi)容I分。共4分)
閱讀下面三篇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煙,為嶼,為唯,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佟竹取道齊師佟我B.?其境過清咨臣?當世之事
C.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許D.隸而多者太守歸而賓客“也
8.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B.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潭中的魚大約白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無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潭西南望過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源頭在哪里。
9.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鳴佩環(huán)的水聲、參差披拂的枝頭蔓、空游無依的魚兒、斗
折蛇行的小溪、竹樹環(huán)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繪就成一幅美妙的圖畫。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
法。
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的形態(tài)各異,僅用了“,氐”“嶼”“峨”“巖”四字刻畫;寫小溪
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huán)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僅用了“過清”
二字加以揭示。
10.同為山水游記,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提到“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多次
提到“樂”,兩文中的“樂”,樂在何處,不同點是什么?(3分)
7.D(2分)
8.C(2分)
9.D(3分)
10.柳宗元的“樂”是發(fā)現(xiàn)小石潭后暫時的自樂:歐陽修的“樂”既有山水之樂、太守自樂,
更有與民同樂的情懷。
(能說出不同點在“與民同樂”即可,3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073題。(16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抵,為嶼,為峨,為巖。青樹翠蔓,蒙
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皆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
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有刪節(jié))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謨砂叮怨质?,被嵌盤屈①,不可多狀。
清流觸石,澗懸激注。休②木異竹,垂陰相蔭③。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土④之所游處;
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隹然。
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
刻銘石上,彰示來者。(元結(jié)《右溪記》,有刪節(jié))
【注釋】①散(qI)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的樣子。②休:美好。③陰:樹蔭。
蔭:遮蔽。④選民退土:退居山林的隱土。⑤裨(bT):使。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⑴漆神寒骨()(2)君皆怪石()
⑶不可名狀()⑷為之悵然()
11.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都邑年勝境無絲竹冬亂耳(劉禹錫《陋室銘》)
B.?裨形勝?中有足樂者,不知□體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c.7疏鑿蕪穢7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司馬迂《陳涉世家》)
D.以蘇境過清若真無馬也(韓愈《馬說》)
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⑵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土之所游處。(2分)
⑶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2分)
13.【甲】【乙】兩文的作者帶我們?nèi)ァ靶∈丁焙汀坝蚁庇斡[了一番,請你向同學(xué)
概括介紹“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處。(3分)
①②③
(二)
10.(4分)⑴使……凄涼使……感到凄涼(凄清)(2)全,都。⑶說出(4)
失望,失意,惆悵
11.(3分)C于是,就。A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來/因;
D它的/表推測語氣,恐怕。
12.(6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得分點:“犬牙”,
像狗地牙齒,1分;“差互”,相互交錯,1分。)⑵(2分)這條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
很適合痣土游覽和居住的地方。(得分點:若,如果,1分;宜,適合,適宜,1分。意思對
即可。)(3)(2分)因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邊),就命名它為“右溪(得分點:“為”,因
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對即可。)若整體翻譯不通順,酌情扣分。
13.【甲】【乙】兩文的作者帶我們?nèi)ァ靶∈丁焙汀坝蚁庇斡[了一番,請你向同學(xué)概
括介紹“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處。(3分)
①都地處荒郊,少有人來。(從【甲】文中的“寂寥無人”和【乙】文中的“無人賞愛”
等語可以看出。)②都是以石為底、為岸(從【甲】文中的“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和【乙】文中的“水抵兩岸,悉皆怪石”等語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優(yōu)美。(從【甲】文中
的“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異竹,垂陰相蔭”等語可以看
出。)④都能使人產(chǎn)生凄涼、惆悵之感。(從【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和【乙】
文中的“徘徊溪上,為之悵然”等語可以看出。)(每寫出1點得1分,無需舉出相應(yīng)的語句。
得滿3分為止。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
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珠,為嶼,
為峨,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記承天詩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
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
明,水中藻若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9.兩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蘇軾分別是我國代和代文學(xué)家。(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性@幽邃(2)懷民亦未遇
11.《小石潭記》第二段通過刻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梁勞務(wù)合同范例
- 信貸資產(chǎn)信托合同范本
- 乙醇燃料的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
- 不帶司機租車合同范本
- 全款買車銷售合同范本
- 兼職模特合同范例
- 冷庫設(shè)備購銷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承包魚塘經(jīng)營合同范例
- 電影制片人聘用合同范本
- 徐州白云區(qū)門面出租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2025屆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英語試卷含解析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非遺文化中國剪紙介紹2
- 藥企銷售總經(jīng)理競聘
- 開封市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健康照護項目技術(shù)文件(國賽)
- 飲酒與糖尿病
- 公路電子收費系統(tǒng)安裝合同范本
- 醫(yī)院培訓(xùn)課件:《傷口評估與測量》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xué)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滬教版
- 《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即興發(fā)言》教案-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情侶自愿轉(zhuǎn)賬贈與協(xié)議書范本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水族箱飼養(yǎng)淡水魚 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魯科版生物六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