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電氣絕緣用薄膜第2部分:試驗方法PlasticfilmsforelectricalpurposPart2:Methodsoftest,MOD)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電氣絕緣用薄膜第2部分:試驗方法關(guān)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21年10月第一版號版權(quán)專有侵權(quán)必究IGB/T13542.2—2021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shù)語和定義 2 2 24.2預處理條件 24.3試驗條件 2 2 25.2機械法 35.2.1概述 35.2.2單層法 3 35.2.2.2測量儀器 35.2.2.3測量 3 35.2.3疊層法 35.2.3.1測量儀器 3 35.2.3.3結(jié)果 35.3重量法(質(zhì)量密度法) 45.3.1用重量法測定試樣的平均厚度 4 45.3.1.2測量儀器 45.3.1.3測量 4 45.3.2用重量法測定卷的平均厚度 45.4橫向厚度分布和縱向厚度變化 4 4 48卷繞性(偏移/弧形或凹陷) 5Ⅱ 5 6 68.3.1原理 6 6 6 8.3.2.3程序 78.3.2.4結(jié)果 78.3.3凹陷的測量 7 78.3.3.2試樣 7 78.3.3.4結(jié)果 88.4方法B 88.4.1原理 88.4.2設備 88.4.3試樣 88.4.4程序 8 9 9 9 9 9 9 9 9 910.1試驗儀器 9 9 Ⅲ 13.3試驗速度 13.5試驗結(jié)果 18.1方法1電極法 18.2方法2模型電容器法(適用于卷繞電容器介質(zhì)用薄膜或?qū)Ψ椒?來說更薄的薄膜) 18.2.1原理 18.2.3設備或器具 18.2.4程序 18.2.5結(jié)果 19.1概述 19.2方法1接觸電極法 19.2.1概述 19.2.2樣品和試樣操作處理 19.2.3測量前樣品條件處理 19.2.4接觸式電極測量 19.2.4.2電極材料 19.2.4.2.1蒸發(fā)或真空噴鍍金屬 19.2.4.2.2導電銀漆 19.2.4.2.3金屬箔 19.3方法2非接觸式電極測量 19.3.2空氣替代法 19.3.2.1.2電極結(jié)構(gòu) 19.3.2.1.3測量電橋 19.3.2.1.5程序 20 2019.3.2.2.2電極結(jié)構(gòu) 19.3.2.2.3測量電橋 20 20 2119.3.3流體排出法 2119.4方法3模型電容器法 19.4.1概述 2119.4.2設備 21 2219.4.4程序 19.4.5試驗結(jié)果 2321電氣強度 2321.1交流和直流試驗(片狀薄膜夾在金屬電極間) 2321.2直流試驗(模型電容器元件) 2321.2.1試驗裝置 2321.2.2試樣及其制備 23 21.2.4試驗結(jié)果 21.3薄膜厚度小于或等于6μm的直流試驗 2422.1概述 V 22.2.2試樣 2522.2.3程序 2522.2.4結(jié)果 25 2522.3.1概述 2522.3.2試驗裝置 2622.3.3程序 2622.3.4結(jié)果 26 22.4.1概述 2722.4.2放卷系統(tǒng) 2722.4.2.2方法C1 2722.4.2.3方法C2 22.4.2.4方法C3 22.4.3弱點計數(shù)器 2922.4.4程序 2922.4.5結(jié)果 29 25.1方法A——DSC法 25.2.1概述 3025.2.3試樣 25.2.4程序 25.2.5結(jié)果 26.3結(jié)果 28.4結(jié)果 29.2原理 29.6結(jié)果 30揮發(fā)物含量(熱失重) 30.1設備 32.1.1原理 32.1.2設備 32.1.3試樣 32.1.4條件處理 32.1.5程序 32.1.6結(jié)果說明 33.1設備或器具 33.3.2干燥材料的吸濕性 33.3.3結(jié)果 VGB/T13542.2—2021 34.5結(jié)果 4036絕緣漆/液態(tài)可聚合樹脂復合物的影響 40 40 4036.3.1絕緣漆 36.3.2液態(tài)可聚合樹脂復合物 4136.4結(jié)果 5 5圖3卷繞性測定示意圖(凹陷的測量) 6圖4邊緣撕裂性試驗示意圖 圖9測量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和電容率試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22 24圖11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A) 25圖12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B) 26圖13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C1) 圖14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C2) 圖15電弱點試驗示意圖 28圖16彎液面法熔點測定示意圖 圖17拉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試驗示意圖 圖18壓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試驗示意圖 圖19耐高溫穿透測試儀示意圖 第6部分:電氣絕緣用聚酰亞胺薄膜。2009年版的7.2和7.3);版的第11章);第14章“邊緣撕裂性”修改為按GB/T1318章“體積電阻率”方法1電極法修改為按GB/T31838.2的方法,另高壓電極的直徑由的22.1);第29章“耐高溫穿透性”,修改為按GB/T20631.2—2006中第10章(見第29章,2009年版的第26章);X1)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451.3代替了ISO534;2)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033.1代替了ISO1183;6)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6673代替了ISO4592;7)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7196代替了IEC60589;9)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0582代替了IEC60426;11)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3542.3、GB/T13542.4、GB/T13542.6代替了14)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9466.3代替了ISO11357-3:2011;16)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22689代替了IEC60343;17)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31838.2代替了IEC62631-3-1;施加直流電壓由100V/μm改為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的電壓值200V/μm(見22.2.1和2燃燒器頂端10mm”(見32.1.5);增加了試驗方法B(見32.2)。——1992年首次發(fā)布為GB/T13541—1992;——2009年第一次修訂為GB/T13542.2—2009;實際需要而急需修訂完善的問題,IEC也根據(jù)技術(shù)發(fā)展推出了IEC60674-2:2019(第2.1版),因此需要電氣用絕緣薄膜涉及產(chǎn)品種類較多,對應的IEC60674(電氣用塑料薄膜規(guī)范)標準分為不同的部——第3部分:電容器用雙軸定向聚丙烯薄膜。目的是確定電容器用雙軸定向聚丙烯薄膜的分類1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GB/T451.3紙和紙板厚度的測量(GB/T451.3—2002,idtISO534:1988)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測定第1部分:浸漬法、液體比重瓶法和滴定法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ISO527-3:電氣用浸漬織物第2部分:試驗方法(IEC60394-2:1972,IDT)絕緣材料電氣強度試驗方法第1部分:工頻下試驗(IEC60243-1:2013,1408.2絕緣材料電氣強度試驗方法第2部分:對應用直流電壓試驗的附加要求(GB/T1408.2—2016,IEC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GB/T6672—2001,idtISO4593:1993)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長度和寬度的測定(GB/T6673—2001,idtISO4592:1992)7196用液體萃取測定電氣絕緣材料離子雜質(zhì)的試驗方法(GB/T7196—2012,IEC60589: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數(shù)測定方法(GB/T10006—2021,ISO8295:1995,IDT)10580—2015固體絕緣材料在試驗前和試驗時采用的標準條件(IEC610582電氣絕緣材料測定因絕緣材料引起的電解腐蝕的試驗方法(GB/T10582—2008,GB/T11026(所有部分)電氣絕緣材料耐熱性[IEC60216(所有部分)]GB/T13542.3電氣絕緣用薄膜第3部分:電容器用雙軸定向聚丙烯薄膜(GB/T13542.3—2006,IEC60674-3-1:1998,MOGB/T13542.4電氣絕緣用薄膜第4部分:聚酯薄膜(GB/T13542.4—2009,IEC60674-3-2:GB/T13542.6電氣絕緣用薄膜第6部分:電氣絕緣用聚酰亞胺薄膜(GB/T13542.6—2006,2GB/T16578.1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褲形撕裂法(GB/T16578-GB/T16578.2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測定第2部分:埃萊門多夫(Elmendor)法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結(jié)晶溫度及熱焓的測定GB/T20631.2—2006電氣用壓敏膠粘帶第2部分:試驗方法(IEC60454-2:1994,IDT)GB/T25915.1—2010潔凈室及相關(guān)受控環(huán)境第1部分:空氣潔凈度等級(ISO14644-1:1999,GB/T31838.2固體絕緣材料介電和電阻特性第2部分:電阻特性(DC方法)體積電阻和GB/T31838.3固體絕緣材料介電和電阻特性第3部分:電阻特性(DC方法)表面電阻和3 4析天平測量試樣質(zhì)量。按第6章規(guī)定測量試樣的密度。 (1)通常用紅外或激光不接觸測量方法測量厚度。若是成膜和收卷厚度變化有6密度7寬度5記錄每一寬度測定值,取中值作為該卷的寬度。8卷繞性(偏移/弧形或凹陷)評定成卷供貨的薄膜的變形情況。薄膜的變形可能有兩種形式,它們會影響以后使用時的繞包性。這兩種變形如下:——偏移/弧形:薄膜平整地展開時,其邊緣不呈直線(見圖1);-——凹陷:薄膜的局部面積因受拉伸,從而會出現(xiàn)低于總平面的凹陷部分(見圖2和圖3)。圖1卷繞性測定示意圖(方法A偏移/弧形的測量)圖2卷繞性測定示意圖(方法A偏移/弧形的測量及方法B偏移/弧形、凹陷的測量)6方法A適用于窄的薄膜(小于150mm),其變形主要表現(xiàn)為偏移/弧形。方法B適用于較寬的薄膜(大于或等于150mm),其變形主要表現(xiàn)為凹陷。8.3方法A垂直直線之間的偏離值(見圖2)?!煤线m材料做成的平整水平臺,其臺面光潔(不拋光),其寬度大于被試薄膜寬度,長度為7該邊緣與鋼直尺之間的最大距離d?。再將鋼直尺壓在薄膜的另一邊相距1500mm±15mm的兩個點為了測量沿兩輥中間的一條直線薄膜低于兩輥平面的距離(見圖3),需要一把長的鋼直尺(長度在剝?nèi)ツぞ碜钔?層薄膜。取一段約2m長的薄膜作為一個試樣,共取三個試樣。取樣時應緩慢放88.4方法B1.8mm每1m輥長),兩輥相距1500mm±15mm。輥面圓柱度為0.1一根鋼直尺(長度為1525mm以上)。能地平,然后把自由端夾在張緊裝置中,調(diào)節(jié)張力至1.0MPa±0.2MPa(以薄膜的標稱厚度和寬度在薄膜出現(xiàn)最小凹陷且平行于薄膜邊緣的一條直線上用自粘性標簽做兩個標記(相距1000mm~9出薄膜的表面粗糙度Ra。誤差不大于±10%; 按5.3質(zhì)量密度法測定試樣的厚度。 (2)11摩擦系數(shù)動摩擦的測定。該方法允許用滑塊靜止而平板移動或滑塊運動而平板靜止。12濕潤張力(聚烯烴薄膜)——長約150mm的棉簽—根;用分析純甲酰胺(HCONH?)和分析純乙二醇單乙醚(CH?CH?-O-CH?CH?-OH)按表1中的配比宜對混合液的表面張力每周校核一次,實驗室常用的表面張力測混合液相對比較穩(wěn)定,但還應避免放置在溫度高于30℃,相對濕度大于70%的場合。注:所用染料的顏色能使液滴在聚烯烴薄膜表面清晰可見。而且,染料的化學組分對測量混合液的濕潤張力絕無甲酰胺體積百分數(shù)%乙二醇單乙醚體積分數(shù)%濕潤張力0試驗時按GB/T10580—2015中的標準大氣(B)(23℃±2℃/相對濕度50%±5%)。當混合液在試樣上保持連續(xù)液面為2s時,則認為這種混合液濕潤了試樣。連續(xù)液面邊會引起液面邊緣嚴重收縮。能保持連續(xù)液面2s所用混合液的表面張力稱為該聚烯烴薄膜試樣的濕潤按GB/T1040.3—2006測定。通常規(guī)定的拉伸性能是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但有時還規(guī)定1%荷直至試樣斷裂。記錄最大負荷和試樣斷裂時兩標線間的伸長。如試樣在夾口處斷裂(不包括在標記所得的斷裂伸長率為準。13.5試驗結(jié)果結(jié)果按式(3)和式(4)分別計算: (3)p——最大負荷的數(shù)值,單位為牛(N); (4)e——斷裂伸長率的數(shù)值,%;L?———試樣斷裂時兩標線間的距離的數(shù)值,單位為毫米(mm)。分別取縱向和橫向的五個測量值的中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并報告每個方向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結(jié)果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斷裂伸長率結(jié)果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或保留整數(shù)。14邊緣撕裂性14.1概述按GB/T1310.2—2009中第10章的規(guī)定測定。14.2試樣沿薄膜縱、橫向分別取長約300mm、寬度為15mm的試樣各五個。把試樣插入固定在試驗機上夾頭的試驗夾具的斜槽中,試樣兩端夾在試驗機下夾頭中(見圖4)。調(diào)節(jié)螺絲使橡膠墊輕輕壓住試樣以防在斜槽中滑動。從開始加拉伸負荷到試樣撕裂的時間應在20s±5s內(nèi)。讀取試樣邊緣開始撕裂的力。圖4邊緣撕裂性試驗示意圖14.4試驗結(jié)果分別取縱、橫向五個測量值的中值作為縱、橫向邊緣撕裂性的試驗結(jié)果。結(jié)果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15內(nèi)撕裂性按GB/T16578.1和GB/T16578.2的規(guī)定。所用方法將在產(chǎn)品標準中規(guī)定。利用定角柔軟性測定儀,當試樣因自重而彎曲來測定其柔軟性。把一長條試樣放置于水平臺上并按GB/T31838.3的規(guī)定。18體積電阻率按產(chǎn)品標準根據(jù)下列所規(guī)定的條件進行測定:——GB/T10580—2015中的標準干燥條件(18℃~28℃/相對濕度小于1.5%);——GB/T10580—2015中表2的標準大氣(B)(23℃±2℃/相對濕度50%±5%);——按GB/T10580—2015中表2選定的干熱條件。18.2方法2模型電容器法(適用于卷繞電容器介質(zhì)用薄膜或?qū)Ψ椒?來說更薄的薄膜)R試樣電阻測量值的數(shù)值Er——被試薄膜的相對電容率;每個試樣為一個卷在硬絕緣芯上的電容器,采用金屬箔外伸型結(jié)構(gòu),帶電電極寬40mm~70mm,邊緣留3mm,介質(zhì)為單層被試薄膜。電容量為0.5μF±0.1μF(1kHz下測)。如果需預先加熱或真空模型電容器元件如圖5所示。在被試薄膜卷上分切60mm~80mm寬的薄膜卷兩卷。將厚度約為7μm的退火鋁箔分切成40mm~70mm寬的鋁箔卷兩卷。然后將它們安裝在卷制機上,并調(diào)好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在絕緣硬管芯上卷繞元件(絕緣硬管芯的外徑約為20mm,內(nèi)徑以與卷制機收卷軸配合適宜為準,絕緣硬管芯的絕緣電阻應大于1013Ω)。標引序號說明:2——鋁箔電極;3——薄膜。圖5測量體積電阻率用模型電容器試樣結(jié)構(gòu)示意圖按上述要求卷繞三個試樣,并作必要的處理,再在材料干燥條件(18℃~28℃/相對濕度小于1.5%)下處理6h后,測定2min的電阻(100V±10V,對厚度為4μm及以下的薄膜用25V/μm±時間常數(shù)比施加電壓時間和表觀泄漏電流的衰減時間常數(shù)都要小。加壓時間為2min,對大多數(shù)薄膜覆蓋頻率范圍為50Hz~100MHz度為23℃±2℃。在低頻和對厚的薄膜,通常在由一層薄膜組成的試樣上進行測量。在頻率高于1MHz,對非常薄對帶有涂漆、蒸發(fā)或噴鍍電極的樣品,在使用了這些電極之后,要一起經(jīng)過條件處空處理將大大影響材料含水量。這些類型的電極或多或少會滲透水分,如果應用這樣電極,要查看在相關(guān)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試樣是否真正已經(jīng)在處理環(huán)境下達到穩(wěn)定。對于頻率最高約50kHz的薄膜測量,應采用三電極系統(tǒng),典型示例見圖6。對于更高頻率下的測量,應采用兩電極系統(tǒng),典型示例見圖7。在試驗條件下,電極材料應能耐腐蝕。這些電極應與背托電極一起使用。圖6低頻(最大50kHz)測量的三電極系統(tǒng)圖7高頻(50kHz以上)測量的兩電極系統(tǒng)可以使用商品高導電銀漆作為電極,但最好確認漆中溶劑不會影響樣品的性能。應用遮框制造使用金屬箔電極應加上平穩(wěn)壓力以消除空氣和皺折??梢杂帽〗伡埌讯嘤嗟闹羶簟1∧ど系娜鐖D8所示。圖8不接觸電極結(jié)構(gòu)原理圖用非接觸電極測量薄膜材料所用的電橋應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靈敏度,損耗因數(shù)測量精度不小于1×10-,測量電壓優(yōu)選250V,測試頻率為工頻或音頻。試樣為平整的單層或多層薄膜,試樣的大小應能覆蓋整個測量電極表面。共取三個試樣。對測試試樣進行酒精漂洗以除去試樣表面的污物、灰塵、靜電等。漂洗完之后將試樣取出,晾干并壓平。在試驗之前,應先清潔電極測量表面,用酒精或丙酮擦洗表面,然后用干凈的綢布擦干。電極間雜質(zhì)可用干燥氮氣吹,如果電極長久不用,還應先用金相砂紙將電極表面的污物磨去,然后再用酒精或丙酮擦洗干凈。電極清潔處理完畢之后,將電極間距大概調(diào)至測試時的位置。此時測量空電極的損耗因數(shù)應基本為零,否則要繼續(xù)清洗電極,直至損耗因數(shù)基本為零。將平整干凈的試樣放入上、下電極之間,試樣應覆蓋整個測量電極表面。然后將電極調(diào)到合適的間距,上下電極之間的間距應以試樣占間距的80%左右時為宜。輕輕抽動試樣,應保證試樣能自由抽出而不致移動上下電極間的相對位置。接好測量引線,平衡電橋,測量并記錄此時的損耗角正切值和電極間距。輕輕抽出試樣,調(diào)整電極間距至給出的電容讀數(shù)與有試樣時測得的電容相同,測量并記錄此時的介按5.2測量試樣疊層厚度。(6)和式(7):tan?材料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的數(shù)值;如圖8所示。用非接觸電極測量薄膜材料所用的電橋應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靈敏度,損耗因數(shù)測量精度不小于酮擦洗干凈。電極清潔處理完畢之后,將電極間距大概調(diào)至測試時的位置。數(shù)應基本為零,否則要繼續(xù)清洗電極,直至損耗因數(shù)基本為將平整干凈的試樣放入上、下電極之間,試樣應覆蓋整個測量電極表面。然后將電極調(diào)到合適的間距,上下電極之間的間距應以試樣占間距的80%~90%時為宜。輕輕抽動試樣,應保證試樣能自由抽出而不致移動上下電極間的相對位置。接好測量引線,平衡電橋,測量并記錄此時的電容C?和損耗角正切值tan??以及電極間距to。輕輕抽出試樣,保證上下電極間的相對位置不變。平衡電橋測量并記錄空電極的電容C?、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值tano?。按5.2測量試樣疊層厚度tg。采用非接觸電極法測量ε,和tano,改變電橋電容,而不改變電極間的間距的測量方式時,見式(8)和式(9):e,——材料的相對電容率;C?——有試樣時測得的電容值的數(shù)值,單位為微法(μF);C?——無試樣時測得的電容值的數(shù)值,單位為微法(μF); (9)tan?——材料的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的數(shù)值;tano?——有試樣時測得的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的數(shù)值;△tanò——有無試樣時測得的兩個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值之差(tan??—tanò?)的數(shù)值;E——材料的相對電容率的數(shù)值;19.3.3流體排出法按GB/T1409—2006的4.1.2.2.2進行室溫下電容率的測量。19.4方法3模型電容器法適用于卷繞電容器介質(zhì)用薄膜或?qū)Ψ椒?來說太薄的薄膜。采用下列設備或器具;——音頻大電容電橋: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測量精度5×10-?;-—卷制機:能卷繞模型電容器,對薄膜的卷繞張力為2.5N±0.5N;厚度h按GB/T1408.1—2016和GB/T1408.2,試驗在空氣中或變壓器油中進行。施加電壓按GB/T1408.1—2016中10.1快速升壓方式??刹捎蒙想姌O直徑為25mm和下電極直徑為75mm、直徑為直流試驗可采用相同的電極。變壓器油的電氣強度不小于12MV/m。試樣波系數(shù)不大于2%,試驗電壓中也不應有超過1%施加電壓的暫態(tài)或其他波動,每個電容器經(jīng)受充電電壓每千伏的邊緣留量為1mm。在直徑約為20mm的芯軸上卷繞元件。卷好后從芯軸上取下但不壓按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報告電氣強度或擊穿電壓。擊穿電壓的單位為kV。電氣強度為擊穿電壓除以厚取21個試樣的測量值的中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薄膜試樣(圖10中的1)夾在鋁箔(圖10中的3)之間,并放置在導電平板上(圖10中的4)。薄膜試在鋁箔上放置一個帶圓邊的高壓(HV)電極(圖10中的2,由黃銅制成)。高壓電極的重量為0.2kg。高壓電極與鋁箔的接觸面積為7cm2。平板電極應拋光,以免在平板上劃傷而導致薄膜擊穿。插入電阻器(R)以限制故障電流。鋁箔用作電極,上部鋁箔用于對高壓電極的薄膜保護。在每次薄膜的擊穿電壓定義為在施加斜坡電壓的過程中首次檢測到擊穿電流時的電壓。電流敏感中斷裝置(圖10中的RRS標引序號說明:注:在某些情況下,電阻器(R)和檢測裝置(S)配備在電源中。高壓直流發(fā)生裝置能產(chǎn)生0~5kV的直流高壓,電壓波動不大于±1%。該裝置應能在試樣弱點圖11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A)注意:在該試樣中貯存的能量可能約有1J。試驗設備示意圖如圖12所示。在約270mm×160mm的電絕緣底板上,放置一張250mm×金屬化層上面,試樣應在金屬化塑料箔長140mm的這兩邊上各伸出20mm,試樣的另一邊與箔寬圖12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B)按圖12裝好試樣和電極。以500V/s的速度自零升高電壓到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的電壓值。然后將此沿薄膜卷整個寬度均勻取10個試樣進行試驗。22.4方法C——寬條成卷試驗法方法C1:待測的非金屬化的薄膜在清潔的鋁箔電極之間移動的設備。鋁箔電極的一端接地,另一方法C2:單面金屬化的薄膜用作被測薄膜的接觸電極的設備,金屬化的薄膜接地。將待測的薄膜22.4.2.2方法C1該設備的示意圖如圖13所示。被試薄膜通過橡皮包輥R4和R5收卷,其速度和兩鋁箔電極的速度一致。這兩電極的厚度為5μm~6μm,電極1比電極2窄20mm,分別通過金屬輥R1和R2電氣連圖13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C1)22.4.2.3方法C2設備的示意圖如圖14所示。被測薄膜的卷繞速度與金屬化薄膜一致。金屬化薄膜的厚度為2μm,且比被測薄膜窄約20mm。薄膜的金屬化表面通過與接地輥子(R1)輕觸實現(xiàn)接地。金屬輥子R2接高壓端。66758423圖14電弱點試驗示意圖(方法C2)設備的示意圖如圖15a)所示。被測薄膜穿過高壓電極和接地的金屬輥之間的空隙。如圖15b)所示,高壓電極邊緣與接地金屬輥子之間的間隙為0.10mm±0.05mm。一種典型的高壓電極形狀是4mm厚的金屬板,將其邊緣倒圓成半徑為2mm的圓弧,除非產(chǎn)品標準中另有規(guī)定。由薄膜接觸點和圖15電弱點試驗示意圖圖15電弱點試驗示意圖(續(xù))按GB/T22689的規(guī)定。25.1方法A——DSC法將被試薄膜放在滴有少量硅油的熱臺上。蓋上玻璃圓片,使它在試樣支撐下與硅油形成彎液面。——3×5放大鏡?!軠y溫元件:范圍在20℃~300℃,分度值為0.5℃。溫度迅速上升,當溫度達到預期熔點以下約20℃時,將溫控調(diào)節(jié)到升溫速率約為2℃/min。由于溫度4圖16彎液面法熔點測定示意圖采用方形或條形兩種類型試樣,方形試樣尺寸約100mm×100mm;條形試樣典型尺寸為分別測量方形試樣的縱向、橫向尺寸L。,精確到0.1mm。條形試樣標記線距離測量精確形試樣,在同樣的點測量標記線距離,兩種類型測量精確到0.1mm。結(jié)果按式(11)計算:X?——收縮率的數(shù)值,%;Lo——表示熱處理前試樣的縱向、橫向尺寸(標記線距離)的數(shù)值,單位為毫米(mm);L?——表示熱處理后試樣的縱向、橫向尺寸(標記線距離)的數(shù)值,單位為毫米(mm)。方形試樣,分別取兩個試樣的縱向、橫向收縮率的平均值作為該方向的試驗結(jié)果。條形試樣,分別取五個試樣的縱橫向標記線距離收縮率的平均值作為該方向的試驗結(jié)果。27拉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27.1設備采用下列設備或器具:——恒速升溫試驗箱:自然空氣循環(huán),溫度范圍:室溫~300℃,升溫速率:(50℃±1℃)/h;——夾具;——測溫元件:精確到1℃。從薄膜縱向切取15mm寬的試樣,若有需要,再從薄膜卷的橫向切取試樣(切取時應仔細,使切割面符合要求),對窄條薄膜,試樣取原寬,試樣的長度視試驗箱體尺寸而定。約在試樣整個長度的中間部位,沿試樣的整個寬度上作兩條相距20mm的標線。把試樣安裝在恒速升溫試驗箱中的試驗夾具中。根據(jù)試樣尺寸選擇負荷,使試樣所受的拉應力為2.5MPa(試樣厚度測量同13.2)。安裝試樣及施加負荷過程中應使試樣平直,夾具不應對試樣產(chǎn)生損傷。在試樣標長的背面放一把尺(對不透明薄膜放于側(cè)面),直尺需能以準確度1mm測出標長的變化。在試樣的標長區(qū)固定一測溫元件(見圖17),以(50℃±1℃)/h的速率恒速升溫,烘箱的起始溫度不應大于30℃,在負荷下,記錄試樣標線距離增大40%或者試樣斷裂時刻的溫度。如試樣在夾口處斷圖17拉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試驗示意圖27.4結(jié)果取三個試樣測量值的中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最好作出標長變化與溫度的關(guān)系圖,如果在伸長率達40%之前試樣撕斷,則應與溫度同時說明。28壓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將試樣放在兩根直徑1mm的十字相交90°的鎳線之間,上加30N靜負荷。若這兩根導線發(fā)生電接觸,則說明試樣已穿透(見圖18)。28.2試樣從薄膜上取三片約30mm×30mm的試樣。28.3程序?qū)⒃囼炑b置放入無振動的空氣循環(huán)烘箱中,每一試樣分別固定在兩垂直相交的鎳線中間,檢測穿透的報警裝置的連線分別與上下鎳線相連,然后平穩(wěn)地施加30N靜負荷,在兩穿透線之間經(jīng)過信號裝置施加約40V直流電壓。從30℃起,以(50±3)℃/h的速率恒速升溫直至信號裝置指示試樣發(fā)生破壞。測量緊貼試樣處的溫度,當信號裝置指示試樣發(fā)生破壞,立即記錄每個試樣穿透時刻的溫度。圖18壓力下尺寸穩(wěn)定性試驗示意圖按GB/T20631.2—2006中第10章的規(guī)定。鋼板。條形試樣放在鋼板上;圖中4為磁化鋼桿,其一端凹進用以嵌住直徑為1.5mm的鋼珠,該裝置通過鋼珠對試樣施加壓力,磁化鋼桿轉(zhuǎn)動。當C形夾具的下腳沒有負荷時,可調(diào)節(jié)平衡裝置上的游碼使鋼桿對鋼珠不產(chǎn)生壓力。 圖19耐高溫穿透測試儀示意圖29.4試樣從薄膜卷上間隔300mm取5條長25mm的薄膜作為試樣。調(diào)節(jié)平衡裝置使鋼珠不受壓力,在室溫下將試樣平放在鋼珠下,小心地加上負載,使鋼珠以10N的壓力壓在試樣上,然后以(30±5)℃/h的均勻速度升溫直至試樣穿透。報告五個試樣穿透溫度的中值及最高值和最低值。30揮發(fā)物含量(熱失重)采用下列設備或器具:——烘箱:自然循環(huán)空氣,溫度范圍:室溫~300℃,控溫精度±2℃;——干燥器。測量三個試樣。每個試樣由若干片50mm×50mm的薄膜組成,其質(zhì)量不少于300mg。若薄膜寬度小于50mm,則可取條形試樣,但其質(zhì)量不得少于300mg。接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的溫度和時間對試樣進行預處理。預處理過程中應保證試樣所有表面都與空氣預處理后取出試樣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預處理后每個試樣的質(zhì)量m1。再按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的加熱溫度、時間,對預處理后的試樣進行加熱,加熱過程同樣應保證試樣的所有表面與空氣接觸。加熱后取出試樣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加熱后每個試樣的質(zhì)量m2。30.4結(jié)果每個試樣的揮發(fā)物含量見式(12):X,表示揮發(fā)物含量的數(shù)值,%;m?——表示干燥后試樣的質(zhì)量的數(shù)值,單位為克(g);取三個試樣測量值的中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并報告另兩個值。31長期耐熱性耐熱性,溫度指數(shù)(TI)或相對溫度指數(shù)(RTI)按GB/T1具體試驗方法和終點判斷按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32燃燒性32.1方法A這是一種試樣處于垂直位置的燃燒性試驗,其目的在于根據(jù)所得的結(jié)果,把材料劃分成不同等級。本試驗適用于薄的材料(厚度為0.25mm及以下),包括在火焰相對端發(fā)生收縮和變形的材料?!旧鸁艋騎yrrel燃燒器:噴管長為100mm,內(nèi)直徑為9mm;——帶夾具的圓形支架或其他能垂直固定試樣的裝置;——甲烷(工業(yè)用),也可以使用熱值不小于9000kcal/m3的其他可燃性氣體,帶有能產(chǎn)生均勻流速的調(diào)節(jié)閥和壓力表;——無水氯化鈣干燥劑;——處理室或處理箱,23℃±2℃/相對濕度50%±5%;應試驗10個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前教育漫畫試題及答案
- 電子賣場合同協(xié)議書
- 大件運輸合同
- 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的技術(shù)創(chuàng)新及市場競爭分析試題及答案
- 大學物理考試對比分析的試題及答案
- 完美應對2025年物理試題及答案
- 探索數(shù)學世界的幼兒園考試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數(shù)量與數(shù)線試題及答案
- 安慶幼兒考編試題及答案
- 有機化學的未來發(fā)展試題及答案
- 【2025二輪復習】讀后續(xù)寫專題
- 商品房門窗加工合同協(xié)議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口算練習題
- 《超重康復之道》課件
- 建筑圖紙識圖培訓
- 飛行員勞動合同模板及條款
- 第中西藝術(shù)時空對話 課件 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 初中美術(shù)七年級下冊
- 高氧潛水考試題及答案
- (四調(diào))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diào)研考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
- 數(shù)學建模與系統(tǒng)仿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寢室文化節(jié)優(yōu)秀寢室宿舍展示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