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課后習題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課后習題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課后習題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課后習題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新教材適用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課后習題湘教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jié)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平安基礎鞏固海上交通是人類對海洋空間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結合所學學問,完成1~2題。1.下列地理事物不屬于海洋運輸要素的是()A.碼頭 B.船舶C.航道 D.定位系統(tǒng)2.下列地理事物不屬于近代才出現的海洋交通與通信方式的是()A.海底光纜 B.海底隧道C.遠洋航行 D.海底管道答案:1.D2.C據報道,摩洛哥和西班牙表示,直布羅陀海峽海底隧道有望在2025年建成。結合所學學問,完成3~4題。3.海洋空間利用的最重要方式是()A.人工島 B.海底倉庫C.海底世界 D.海洋運輸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直布羅陀海峽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B.海底隧道屬于海洋空間利用C.海洋運輸不包括陸地上的碼頭D.海底隧道受氣候影響比較大答案:3.D4.B解析:第3題,海洋運輸是海洋空間利用的最重要方式。第4題,馬六甲海峽有日本的“海上生命線”之稱;海洋運輸包括陸地上的碼頭;海底隧道受氣候影響小。被稱作“大西洲”的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傳聞中擁有高度發(fā)達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法國一個匿名的“海底科學小組”聲稱,他們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無意中發(fā)覺了一塊貌似城市遺址的巨大海床,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著犬牙交織的“街道”和形態(tài)各異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傳聞中消逝的“大西洲”。結合所學學問,完成5~6題。5.到這座“海底古城”考察的科學家面臨怎樣的環(huán)境?()①狂風②巨浪③黑暗④低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若“海底古城”能保存這么長的時間,得益于海底()①低溫②溫度改變平緩③空間開闊④水流緩慢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答案:5.B6.D解析:第5題,狂風、巨浪發(fā)生在海面。第6題,溫度改變平緩意味著物體熱脹冷縮微弱;水流緩慢意味著流水作用微弱,這些均可使古城得以保存很長時間。7.下圖是某熱帶海疆中的一個小島,現擬對該島進行綜合開發(fā)。該島白天熱晚間涼快,全年盛行強勁的東北風;沒有煤、石油、自然氣資源,森林密布,多溫泉,有流速很快的河流。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B兩地降水較多的是,緣由是。

(2)如圖中所示,擬在該島平原地區(qū)建一個小型農場。依據圖中農場的布局,為滿意農場的能源須要,從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的角度考慮,在E處應充分開發(fā)利用的新能源是,該能源項目的開發(fā)利用能促進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向方向發(fā)展。

(3)D處應大力營造,其作用是。

(4)該島除在E處開發(fā)的新能源外,還可以開發(fā)哪些新能源?(5)依據現有條件,請你為綜合開發(fā)該島提兩條合理化建議。答案:(1)BB地地處東北風的迎風坡,地形抬升作用明顯(2)沼氣良性循環(huán)(3)海岸防護林防止強風和海浪侵襲(4)風能、海洋能、地熱能、太陽能等。(5)①開發(fā)海島旅游資源,突出熱帶海濱和島嶼的特色,如發(fā)展海洋生態(tài)旅游;②著重開發(fā)海洋資源、耕海牧漁,著重發(fā)展資源加工業(yè);③加強港口建設,通過海運發(fā)展外向型經濟。解析:題干和地圖已經供應了豐富的信息,小島位于東北信風帶,風能、水能、地熱能豐富,目前主要以第一產業(yè)為主,這些都是我們答題有用的信息,稍加遷移、組織即可得出結論。實力提升隨著世界人口的猛增,陸地資源越來越少,陸地空間越來越擁擠,海洋也越來越被人們關注,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據此完成1~2題。1.下列敘述屬于海洋空間開發(fā)利用同一領域的是()A.沿海港口、航海運輸河、海上橋梁、海上機場、海底管道B.海港碼頭、海濱浴場、海上油庫、海底光纜、海上電站C.海底隧道、圍海造陸、海底貨場、海底油庫、海洋廢物處理場D.海洋牧場、海底倉庫、海洋公園、工業(yè)人工島、海上運動區(qū)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海水淡化工程是解決當前“水荒”的主要途徑B.海水運動隱藏的能量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C.在海洋資源中,食鹽儲量大,是儲量最多的礦產資源D.海底多金屬結核由以錳為主的多種元素構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答案:1.A2.B解析:第1題,沿海港口、航海運輸河、海上橋梁、海上機場、海底管道同屬于海洋空間利用中的海洋運輸領域。第2題,海水運動隱藏的能量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等。讀圖,完成3~4題。3.下列關于該島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島的地形以平原為主B.該島的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C.該島沿岸有寒流經過D.該島北部冬季會出現極夜現象4.該島海疆空間資源利用合理的是()A.甲、丁處適合圍海造陸,乙處可以填海造陸B(tài).丙海灣適合建跨海大橋C.甲處適合建揮發(fā)性垃圾填埋場D.為了保證環(huán)境質量,相宜在丁處建化工廠答案:3.B4.B解析:第3題,該島位于英國北部,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該島地形以丘陵為主;由于該島常年受西風影響,所以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島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由于該島北部位于北極圈以外,所以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第4題,填海造陸適合在沿岸淺海水域,通過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乙處海岸坡度大,海水深度大,不適合填海造陸;丙海灣跨度比較小,適合建跨海大橋;由于該島受西風限制,所以島嶼西岸的甲處不適合建揮發(fā)性的垃圾填埋場,丁不適合建化工廠。海岸帶是自然地理要素緊密聯系和相互影響最活躍的地帶,這里經濟基礎和運輸條件好,城市集中,既是內陸資源開發(fā)的前沿,又是開發(fā)海洋資源的前沿基地。據此完成5~7題。5.下列自然地理過程必定發(fā)生在海岸帶的是()A.海陸間水循環(huán)B.沖積扇和三角洲的沉積作用C.潮汐、海浪、洋流活動D.巖漿活動與地質作用6.下列關于海岸資源的利用,錯誤的是()A.海南島西岸—鹽業(yè)生產,海南島東岸—濱海旅游B.臺灣島西岸—鹽業(yè)和水產養(yǎng)殖業(yè)C.崇明島東岸—濕地愛護和生態(tài)旅游D.舟山群島—漁業(yè)、鹽業(yè)生產7.下列位于海岸帶的城市群是()A.滬寧杭城市群B.美國五大湖城市群C.日本太平洋—瀨戶內海城市群D.魯爾城市群答案:5.A6.D7.C解析:第5題,沖積扇是由從山口地區(qū)流水作用搬運沉積的碎石、泥沙積累而成的;大多數洋流活動靠近海洋中部地區(qū);地質作用發(fā)生地區(qū)很廣泛。第6題,舟山群島為基巖海岸,不利于曬鹽。第7題,滬寧杭城市群只有一部分城市位于海岸帶,五大湖和魯爾城市群不臨海。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從高空俯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迪拜,依稀可見巨大的棕櫚樹漂移在蔚藍色的海面上。細致分辨,棕櫚樹竟是由一些錯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除棕櫚樹外,還能看到由島嶼勾畫的一幅世界地圖(見下圖)。這一奇妙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島安排——棕櫚島工程的一部分。為了建立它們,8000萬立方米的土石被填進海里,還特地修建了一條12千米長的防護堤。(1)假如你是某海上城市的總設計師,你將重點考慮哪些問題?(2)我國沿海除已有的130多個海港外,可供選擇的新港址還有160多處。為適應將來人們關于海岸與港口開發(fā)的理念,港口的筑港區(qū)位將有哪些改變?答案:(1)海上活動要抵擋多變的氣象狀況和海水運動,深海活動要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huán)境,此外還要考慮海水的強腐蝕性和海冰的巨大破壞性等。(2)①綜合考慮對海底性質、海岸侵蝕、泥沙運動、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與海洋污染等的影響,以利于海岸帶的可持續(xù)開發(fā);②綜合規(guī)劃填海造地工程,將交通、工業(yè)區(qū)、港口和沿港灣海岸風景區(qū)的開發(fā)有機地結合起來;③為滿意水深浪大、懦弱地基、引入海水交換改善港內水質環(huán)境且造價低廉的需求,港口工程結構將向透空式結構、消能式結構及多功能型結構等新型結構形式發(fā)展;④為達到愛護海岸和不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且具有欣賞性的目的,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協調的人工礁(寬幅潛堤)及緩坡護岸等結構將取代傳統(tǒng)的護岸、海堤等結構形式。解析:任何一項工程的建設都要考慮技術和成本;為適應國際貿易需求,運輸船舶向大型化發(fā)展,港口的規(guī)模將越來越大,航道水深也越來越深,港口建設逐步進入水深浪大、環(huán)境條件惡劣的海疆。傳統(tǒng)的港口工程結構因其造價昂揚、技術困難、施工困難等遠不能滿意深水港口建設的要求。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qū)域。材料二為促進上海海洋運輸發(fā)展,上海跳出長江口,在距上海浦東南匯蘆潮港約30千米的洋山建設了深水港。(1)簡述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形成的自然緣由。(2)簡述上海在洋山建設新港的主要區(qū)位優(yōu)勢及其對上海發(fā)展的主要作用。(3)崇明島在上海城市規(guī)劃中被定位為生態(tài)島區(qū),你認為其適合發(fā)展哪些產業(yè)?答案:(1)三角洲地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形平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河網密布,為城市供應水源和運輸功能。(2)區(qū)位優(yōu)勢:港區(qū)具備深水條件,距國際航線近;島嶼眾多,港區(qū)發(fā)展預留空間大;腹地縱深廣袤。作用:促進上海形成以航運功能為支撐的貿易中心;增加上海的集聚輻射實力,推動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3)乳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