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1《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步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明日徐公來,熟視之,自以為不如。孰,同“熟”,熟悉。(《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B.肉食者謀之,又何回焉?間,參與。(《左傳?曹劌論戰(zhàn)》)

C.小惠未做,民弗從也。彳扁,同“遍”,遍及。(《左傳?曹劌論戰(zhàn)》)

D.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愛。(《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2.下列各項分析第誤的一項是

A.“煙花三月”(分析:這四個字分別為六書中的形聲、形聲、指事、象形)

B.2017年《社會藍皮書》披露,我國的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大約70%左右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

過去一年“一本書都沒有讀”。(分析:“大約”與“左右”重復贅余)

C.為抗議G7外長會議就南海和東海領(lǐng)土爭端發(fā)表的聲明,中國外交部召見了日本駐華大使和

G7其他成員國的駐華公使。(分析:主干是“外交部召見大使和公使”)

D.《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我國古代重要的歷史著作《戰(zhàn)國策》,這部史書長于議論和敘事,

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分析:《鄒忌諷齊王納諫》應該出自《左傳》)

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濯(zhu6)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B.凄神寒骨,(qiao)愴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記》)

C.朝服衣冠,尊(kui)鏡(《鄒忌諷齊王納諫》)

D.無案族(du)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二、課外閱讀

三年巴春,正月,丁丑朔,帝②親祀南郊。禮畢,喟然部司隸校尉劉毅日:“朕可方③漢之何

帝?”對日:“桓、靈。"帝曰:“何至于此?!睂θ眨骸盎?、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

以此言之,殆不如也?!钡鄞笮υ唬?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朕有直臣,固為勝之?!币銥樗倦`,

糾繩豪貴,無所顧忌。

皇太子鼓吹入東掖門,毅劾奏之。中滬軍、散騎?常侍羊,與帝有舊恩,恃寵驕侈,數(shù)犯法。毅劾奏

罪當死,帝遣齊王攸④私請于毅,毅許之。

(選自《資治通鑒?晉紀〉,略有刪改)

(注)①三年:指太康三年(公元282年)。②帝:指晉武帝司馬炎。③方:比。④攸:即司馬攸。

4.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禮畢,喟然問司隸校尉劉毅曰:()

(2)恃寵驕侈,契犯法:()

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兩處)。

皇太子鼓吹入東掖門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帝遣齊王攸私請于毅,毅許之。

7.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問題。

(1)同是向君王進諫,選文中的劉毅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進諫方式有何不同?

(2)選文中劉毅是個什么樣的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日:“請以垂棘之璧與屈產(chǎn)之乘②,以賂虞公,而求假道焉,

必可得也。'‘獻公許之,乃使荀息以屈產(chǎn)之乘為庭實③,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濫④于寶與馬,而欲許之。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⑤也。車依輔,輔亦

依車,虞虢之勢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螂街煌鲆?,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

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聽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還,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牽馬而報。獻公喜曰:“璧則猶

是也,馬齒⑥亦薄長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權(quán)勛》)

(注)①虞、虢(guo):周代國名。②垂棘、屈產(chǎn):古地名,在今山西,分別以產(chǎn)玉石和馬著名。③庭

實:把貢獻、贈送的東西陳列在庭中。④濫:貪求。⑤輔:車子兩旁夾車的木。⑥馬齒:馬的年齡。

8.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荀息操璧牽馬而報

9.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

(1)而求假道焉()(2)不可誑也()

(3)夫虢之不亡也,恃虞()(4)荀息伐虢,克之()

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請寫出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O

12.選文中的宮之奇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的鄒忌同為謀臣,善于進諫。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

分析二人進諫技巧的相同之處.

(鏈接)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言文閱讀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L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嘉佑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

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日:

“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甭務呤紘W不厭,久乃信服。

13.解析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輒能語其要

(2)后以書見修

14.下列對文中劃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

B.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

C.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

D.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16.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樣,面對朝政弊病,鄒忌采用諷喻方式,讓齊王開門納諫,最終

(結(jié)果)。本文中歐陽修則通過的方式,以清新吏治,達到革除舊弊的效果。

17.成語“出人頭地”出自本文,意思是,從歐陽修此評價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的

人。

三、對比閱讀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小題

(一)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窕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

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目:“吾孰與

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

思之,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

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一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②

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日:'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口:

'天下英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淳然興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④,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⑤而望

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⑥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①卒:突然。②惡(wU)乎:怎樣,如何。③與:此處為歸順,隨從之意。④人牧:管理民

眾的人,即統(tǒng)治者。⑤領(lǐng):脖子。⑥由:猶如。

18.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諷齊王納諫》)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B.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C.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萼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

D.時時而回進(《鄒忌諷齊王納諫》)肉食者鄙,又何回焉(《曹論戰(zhàn)》)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0.語段(一)中的“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三個詞語能否互換?為什么?

21.閱讀兩個語段,鄒忌和孟子在說理方式上有何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甲)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閏謂鄒忌日:“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

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戰(zhàn)而不死,曲撓而誅?!编u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

伐魏。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閏,公孫閏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

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

(《戰(zhàn)國策?齊策一》)

(乙)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痔锛捎猿?quán)復于齊也,杜赫日:“臣請為留楚?!敝^楚

王曰:“鄒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quán)復于齊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齊也,

鄒忌以齊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復于齊,必以齊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背?/p>

之于江南。

(《戰(zhàn)國策》)

22.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加點字

(1)公孫閏乃使人操十金而說文解字:形聲字,從“手”,

往卜于市

(2)田忌亡齊而之楚參考成語法:亡命之徒

課內(nèi)遷移法:此先漢所以興隆

(3)鄒忌所以不善楚者

也(《出師表》)

查閱字典法:①職務;②從事;

(4)鄒忌以齊厚事楚(填序號)

③侍奉

23.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

B.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

C.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

D.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

24.請翻譯下列句子。

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

25.下列選項中,不是鄒忌為了排斥田忌所做的事是()

A.給齊威王獻策,派田忌出兵伐魏。

B.派人假裝占卜,誣陷田忌圖謀不軌。

C.逮捕占卜者,在齊王面前驗證說辭。

D.給田忌封地,讓他終身留在楚國。

26.人物是豐厚的,有其多面性。甲、乙兩篇傳記故事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齊成王的形象有

何不同?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與選文作具體分析。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誘?譏

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

而殺之?!惫唬骸翱??!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目:“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

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畢,請殺之?!惫?/p>

日:“勿殺,寡人聞命矣?!?/p>

(《晏子春秋?晏子諫殺燭鄒》)

27.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之妻私臣(偏愛)B.能面利寡人之過者(諷刺)

C.臣未學聞也(曾經(jīng))D.今日號也。(這樣)

2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29.鄒忌向齊威王提建議能夠成功的原因是?

30.從(甲)(乙)兩段選文都表現(xiàn)了進諫者的機智善辯,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勸諫的目的是為了使齊

威王廣開言路(納諫),以富國強民;乙文晏子勸諫的目的是為了讓景公,以免落下“愛鳥輕人”

的罪名。甲文鄒忌進諫時采用了的方法說服齊王,乙文晏子進諫時采用正話反說(以退為進、

歸謬法,皆可)的方法,使景公明確了事情的荒謬以及后果的嚴重。

四、課內(nèi)閱讀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

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p>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

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p>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

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3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詞:

①朝服衣冠②王之腋甚矣

③時時而間進④莫不私王

32.翻譯下列各句: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②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3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諷諫藝術(shù)有什么特點?

34.齊王虛心納諫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請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35.鄒忌成功說服齊王納諫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著怎樣的啟示?

五、句子默寫

36.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1),又弗如遠甚。

(2),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鄒忌修八尺有余,o

(4)文中寫鄒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5)說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是:,,

(6)文中齊王納諫后的結(jié)果是:,。

(7)描述齊威王納諫后,群臣紛紛進諫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

1.A

【解析】

【詳解】

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

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

推斷,揣摩其意思。A.“孰視之”中的“孰”是“仔細”的意思,不是“熟悉”。故答案為A。

2.D

【解析】“文學常識”的考查旨在開闊學生的文學視野,加深對那些在社會上有重要影響力

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識記中國重要作家的時代及代表作;(2)識記外國重

要作家的國別與代表作;(3)識記文學體裁常識。D項的分析是錯誤的,被魯迅稱之為“史

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應該是《史記》。

3.A

【解析】試題分析:B悄(qiSo)?C窺(kui)。D牘(dii)o

4.結(jié)束,完成屢次,多次

5.皇太子/鼓吹/入東掖門

6.晉武帝派齊王司馬攸私下去找劉毅,劉毅同意了。

7.(1)劉毅:直言相勸;鄒忌:諷諫。鄒忌在進諫時講究策略、方式,從自身作比,用類比的方法,

從側(cè)面進行勸諫。(2)劉毅是一個敢于直諫,剛正不阿的人。

【分析】

4.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本題中,“畢”,動詞,完成;“數(shù)”,一詞多義,此處讀shub,意

思是“屢次,多次”。

5.

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一般

來說,主謂之間、謂賓之間、狀語與中心語之間、動補之間要作停頓,句中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

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太子吹打著樂器進入宮中的東掖門?!肮?/p>

吹”與“入”是連動成分,之間要停頓。故根據(jù)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正確停頓應為:皇太子/鼓吹/入東

掖門。

6.

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注意一詞

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此句中的重點詞有:遣,派遣;

私,私下;許,同意。

7.

(1)本題考查議論文中說理的方式。本文中,當,晉武帝問劉毅他可以和漢代的哪一個帝王相比時,

劉毅直接回答說可與桓帝、靈帝相比,并直接道出理由:“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

以此言之,殆不如也?!笨梢娝侵毖韵鄤?;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見威王后,并沒有單刀直

入地向威王進諫,而是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依據(jù),推己及人,從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國大事,用

類比推理的方式講出“王之蔽甚矣”,從而啟發(fā)齊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嚴重性,使他懂得納諫的重要

性。

(2)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結(jié)合文中劉毅直接以“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的

話來回答晉武帝,可知他敢于直諫;結(jié)合劉毅上奏檢舉皇太子違反宮中規(guī)定和劾奏常侍羊罪當死這兩件

事,可知他剛正不阿。

【點睛】

譯文:太康三年的春季,丁丑年正月初一,晉武帝親自到南郊祭祀。典禮結(jié)束后,晉武帝感嘆地詢問司

隸校尉劉毅說:“我可以和漢代的哪一個帝王相比?”劉毅回答說:“可與桓帝、靈帝相比?!睍x武帝

說:“何至于到這個地步?”劉毅說:“桓帝、靈帝出賣官職的錢都進了官府的倉庫,陛下出賣官職的

錢都進了個人的家門。憑這一點來說,大概還不如桓帝、靈帝了?!睍x武帝大笑道:“桓帝、靈帝的時

代,聽不到這樣的話?,F(xiàn)在朕有正直的臣下,己經(jīng)勝過桓帝、靈帝了?!眲⒁闳嗡倦`,舉發(fā)懲處豪門權(quán)

貴,無所顧忌?;侍哟荡蛑鴺菲鬟M入宮中的東掖門,(違反了宮中的規(guī)定),劉毅就上奏皇帝檢舉他。

中護軍、散騎常侍羊,過去曾有恩于晉武帝。他倚仗著皇帝的恩寵,驕橫奢侈,多次犯法。劉毅上奏皇

帝,檢舉羊的罪行,認為他所犯下的罪應當處以死刑,晉武帝派齊王司馬攸私下去找劉毅,(為羊求情),

劉毅同意了。

8.(共2分)荀息/操璧牽馬/而報

9.(共4分)(1)借(2)答應(3)滅亡(4)戰(zhàn)勝

10.(共3分)車依靠兩旁夾車的木(才能前行),兩旁夾車的木也依靠車(才有存在的意義),虞和虢

兩國的形勢就是這樣。("依”“是”以及判斷句式各1分)

11.(共1分)唇亡齒寒

12.(共5分)二人都運用設(shè)喻的方法,委婉地進諫(1分)。宮之奇將虞與虢的關(guān)系比作車與輔的關(guān)系,

告訴虞公兩國相互依存的重要性(2分);鄒忌以事設(shè)喻,以妻、妾、客“私臣”“畏臣”“有求于臣”敘述了

他們蒙蔽自己的原因,啟發(fā)誘導齊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嚴重性,使其懂得納諫的重要性(2分)。(意

對即可)

【分析】

8.試題分析:可先根據(jù)語境,把句子翻譯一下,分析句子有幾層意思,哪地方應該停頓,再在原話上

劃分節(jié)奏。

考點:文言句子節(jié)奏劃分

點評:本題有難度,學生不了解句子的意思就劃分不好節(jié)奏。學習古文首先要讀順,讀順,一要讀準字

音,二要掌握句子節(jié)奏,知道如何停頓,劃分好節(jié)奏,也便于理解句意。

9.試題分析:這四個字詞都是古今異義的,不可用現(xiàn)代義去望文見義,要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古文知識

在具體的語境中判斷字詞的含義。

考點:文言字詞解釋

點評:本題有難度,學生對文章不熟悉,不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文言字詞,要注意字詞的古今異

義、一詞多義以及活用,要了解本義,更有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平時學習要注意積累這方面的知識。

10.試題分析:“依”:依靠;“輔”:指兩旁夾車的木,輔亦依車,“虞”“虢”:國名;"勢”:形勢,“是”:

這樣;也:表示判斷,……是……。

考點:文言翻譯

點評:本題有難度,學生對文章比較陌生。古文中有大量字詞,其意義與現(xiàn)代意義不同,要記憶,但也

有一些與現(xiàn)代意義相同,這些無須記憶,哪些是“異義”,哪些是“同義”,這需要靠平時多閱讀古文,有

積累,有經(jīng)驗,即可判斷。

11.試題分析:仔細閱讀文段,找到“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贝司浼纯苫卮??!按酵鳊X寒”,比喻兩

事物相依相存,一損俱損。文章中把“虞”“虢”兩國比成"唇''與"齒”。

考點:成語了解

點評:本題不難,文中有明確的文字信息。平時學習掌握成語,要了解成語的出處,很多成語中包含著

豐富的文化信息,具體了解對理解成語以及豐富自己的知識大有好處。

12.試題分析:找到文中的關(guān)鍵句子即可分析作答,“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人有言日:‘唇

竭而齒寒。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以妻、妾、客“私臣”“畏臣”“有求于臣”設(shè)喻說理的方法一樣,

只不過前者以物相喻,后者以事想喻。

考點:寫作方法

點評:本題不難,《鄒忌諷齊王納諫》學生比較熟悉?!氨扔髡f理”,是常用的寫作方法,此方法便于形

象生動的說明道理,表現(xiàn)語言的生動性,注意學習這種方法的運用。

13.就用

14.B

15.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后來才終于信服。

16.修明政治(戰(zhàn)勝于朝廷)開科取仕(廣納賢才)

17.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惜才愛才

【分析】

13.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為:就都能道出其概要。輒,就。

(2)句意為:后來用推薦信謁見歐陽修。以,用。

14.本題考查斷句。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來劃

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這個句子的意思是: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

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故斷句為:得軾《刑

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故選B。

1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聞者,聽說的人;嘩,戲言;不厭,不信;

乃,才。

16.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第一空:根據(jù)《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可知鄒忌勸諫的

結(jié)果是齊國政治修明,戰(zhàn)勝于朝廷。第二空:根據(jù)文本中的“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

以救之”可知歐陽修采取的方法是開科取仕、廣納賢才。

17.本題考查成語釋義和分析人物性格?!俺鋈祟^地”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出自本文“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根據(jù)文中歐陽修想把蘇軾列為第一名,并寫信告訴梅圣俞說,我應

當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芍且粋€愛惜人才,提拔人才的人。

【點睛】

譯文: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

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當時文章晦澀怪異的弊習

很重,主考官歐陽修想加以改正,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

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經(jīng)義策問取得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來憑推薦信

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甭犝f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

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后來才終于信服。

18.C

19.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

20.不能。因為這三個短語從時間上表現(xiàn)了進諫由多到少至無這一漸進過程,突出了納諫的顯著效果。

(2分,意思對即可)

21.二者都是設(shè)喻說理。鄒忌以日常小事設(shè)喻,由家事到國事,由淺入深、以小見大,含蓄委婉的得出

了君王更易受蒙蔽的認識,因此主張應廣開言路的治國之道。孟子以禾苗為喻,說明得民心是很重要的,

行仁政才是長治久安之路。

【分析】

18.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修:身高,長/修繕、修理;

B.勝:與“輸”相對,勝利/美好的;

C.朝:早上/早上;

D.間:間或、偶爾/參與;

故選Co

19.

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重點詞語的解釋要準確。面刺:當面指責。過:過錯。

20.

本題考查語序。首先明確態(tài)度:不能。然后分析原因?!傲畛跸隆?,政令剛一下達;“數(shù)月之后”,幾

個月以后;“期年之后”一年以后。這三個短語按時間順序推進,寫出了進諫由多到少至無這一漸進過

程,因此不能互換。

21.

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分析。二者都是設(shè)喻說理。鄒忌以日常小事設(shè)喻,由“我與徐公孰美”的問答,而暮

寢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贊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將生活小事與國家大事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臣

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自己的“蔽”,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婉諷“王之蔽甚”,充分顯示了鄒忌巧

妙的諷諫藝術(shù)與嫻熟的從政謀略。

孟子將人民盼望不嗜殺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間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這時天空“油然作云,

沛然下雨”,烏云像油一樣的漫延,泛著光澤,大雨像滿溢樣嘩嘩傾瀉,那么禾苗自然“興之”,蓬蓬

勃勃地生長,更為茂盛。要天下都跟隨君王,關(guān)鍵在君不嗜殺人,如甘霖惠旱苗,則民便如水歸溝壑,

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澤,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兩喻相銜聯(lián),又各賦其義,既自然又新穎。雨潤禾苗,水

向低處,生活中習見之事,易明之理,既為人熟知又深感貼切。

【點睛】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

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于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

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著談話。

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庇诌^了一天,徐公前

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再照著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為我美,是懼怕我;客

人認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p>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墒俏业钠拮悠珢畚?,我的妾懼

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麗。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

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nèi)的百姓,

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p>

齊威王說:“說得真好?!庇谑窍铝艘坏烂睿骸八械拇蟪?、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

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

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政令剛一下達,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guī)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

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zhàn)自勝。

(二):孟子進見梁襄王。出來后,對人說:“(梁襄王)遠遠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

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他見了我之后)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

'天下安定在于統(tǒng)一天下?!l能統(tǒng)一天下呢?'我回答他說:'不嗜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l

會歸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沒有不歸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一發(fā)生

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烏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長得茂盛了。像這樣的話,誰能阻

止它呢?而現(xiàn)在天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普天下的

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仰望著他了。如果像這樣,老百姓就歸附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嘩啦啦的洶

涌勢頭,誰又能夠阻擋得了呢?'”

22.(1)拿(2)逃跑(3)……的原因(4)③

23.B

24.田忌是逃亡的人,卻得到封地,一定感激大王。

25.D

26.《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巧妙借自身經(jīng)歷來勸諫齊威王,讓齊國得以昌盛,可以看出鄒忌能言善

辯、敢于進諫,齊威王則善于納諫。而本文中鄒忌因為嫉妒田忌功勞而設(shè)計讓他離開齊國,齊威王也聽

信讒言,可以看出鄒忌心胸狹隘、善妒、不能以大局為重,齊威王則偏聽偏信,不能明辨是非。

【分析】

22.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

操:形聲字。從手,集聲?!墩f文》:“操,把持也?!北玖x是拿,握在手里。

亡:“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亡”,逃跑?!疤锛赏鳊R"意思是田忌從齊國逃跑?!巴觥?,逃跑。

所以:“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意思是這是先漢興盛的原因?!八浴弊g為“……的原因”.課內(nèi)遷移可

知“鄒忌所以不善楚者”的“所以”也是“……的原因”。

事:“鄒忌以齊厚事楚"意思是鄒忌讓齊國很好地侍奉楚國,“事”查閱字典時應選③侍奉。

23.

本題考查文言句讀。作答此題,現(xiàn)翻譯句子,在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句讀。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是田忌將

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zhàn)三勝,名震天下,現(xiàn)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兇如何?根據(jù)句意,

正確的斷句為: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故選B。

24.

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作答此題,要遵循“字字有落實,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注

意特殊句式、詞類活用及古今異義。重點詞語:亡,逃亡;判斷句式,田忌是逃亡的人;封,動詞用作

名詞,封地;德,名詞動用,感激。

25.

D.根據(jù)乙文“杜赫曰:'臣請為留楚’”可知,給田忌封地,讓他終身留在楚國是杜赫所為,不是鄒忌。

故選D。

26.

本題考查探究人物形象。

甲、乙兩篇傳記中鄒忌心胸狹隘、善妒。“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表明兩人不和,在此

情況下,鄒忌為王謀伐魏,意在除掉田忌。在田忌“三戰(zhàn)三勝”后,又設(shè)計誣陷田忌圖謀不軌,使田忌

不得不逃到楚國??梢娻u忌心胸狹隘、善妒、不能以大局為重;文中的齊威王聽信讒言,派田忌伐魏,

可見他偏聽偏信,不能明辨是非。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善于思考,敢于進諫、善于進諫,有政治才能。他巧妙借自身經(jīng)歷來勸諫齊

威王,讓齊王廣開言路,使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齊威王則善于納諫,是個開明的君主,最終使齊國大治。

【點睛】

甲文參考譯文: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和睦,互相猜忌。公孫閏獻計

給鄒忌說:“閣下為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zhàn)

敗,田忌就不會再威脅您了;如果田忌僥幸在戰(zhàn)場上沒有死,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编u忌認為

他說得有理,于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田忌三戰(zhàn)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閏商量對策,公孫國就派人帶著二百兩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

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zhàn)三勝,名震天下,現(xiàn)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

看吉兇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閏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聽到這樣的

話大驚,逃跑避禍?!?/p>

乙文參考譯文:田忌從齊國逃跑到了楚國。鄒忌代替他在齊國當宰相,害怕田忌想要憑借在楚國的勢力

重回齊國掌權(quán)。杜赫對他說:“我請求為您把田忌留在楚國”。杜赫于是對楚宣王說:“齊相鄒忌之所

以不愿意與楚交好,只是因為擔心亡臣田忌借重楚國重返于齊。大王何不封田忌于江南,以此向鄒忌表

明田忌不再返齊國。鄒忌感激大王,一定會讓齊國很好地對待楚國。再者,田忌是個逃亡的人,能得到

封地,已是意外之喜,定然對大王感激涕零。他日假如能回到齊國,同樣也會盡力促進兩國交好。這是

充分利用鄒忌、田忌的兩全之策啊。"楚王果然把田忌封在江南。

27.B

28.(1)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

(2)讓各位諸侯聽說這件事情后,認為我們的國君把鳥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輕。

29.鄒忌的勸諫很有藝術(shù)性。運用設(shè)喻說理(或類比),他由家庭瑣事想到治國理政之事,由自己受蒙

蔽想到齊威王的被蒙蔽,處處為齊王著想,以小見大,極具說服力。

30.不殺燭鄒借事說理(以事喻理、設(shè)喻類比法、推己及人)

【解析】

【分析】

甲文:選自:《戰(zhàn)國策》作者:劉向年代:西漢

乙文選自:《晏子春秋》作者:晏子年代:春秋

甲文譯文: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墒俏?/p>

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

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

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范圍內(nèi)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事想

求助于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

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guī)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

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朵里的人,給予下等獎賞?!泵顒傁?/p>

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

爾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

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zhàn)勝了敵國。

乙文譯文:

齊景公喜歡捕鳥。有一次,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命令燭鄒管理鳥。不久,鳥逃

跑了。齊景公氣壞了,決定親手殺掉他。晏子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