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詳細教案全冊_第1頁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詳細教案全冊_第2頁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詳細教案全冊_第3頁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詳細教案全冊_第4頁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詳細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分類活動,整理圖形,認識不同類別圖形的特征。

2、通過對三角形的分類活動,認識并能識別哪些圖形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

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3、通過直觀操作,探索并發(fā)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4、通過擺一擺的實驗操作,探索并發(fā)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5、通過四邊形的分類活動,了解梯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6、欣賞圖案,體會圖案形成的過程,能在方格紙上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設

計簡單的圖案。

單元教學分析:

1、突出分類在認識圖形中的作用,重視知識間的聯(lián)系。

2、強調通過直觀操作探索圖形的性質,重視對探索過程的親身體驗。

題目圖形分類備課人王春霞

通過分類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整理歸類,了解這些圖形的類別特

教學

目標征。

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

教學

重難點形。

課L

J

卦U

U

U

教學平行四邊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I

準備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一說

1、出示“走進鄉(xiāng)村”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圖中有哪些平面圖形。

2、同桌互相交流。

活動二:分一分,想一想

1、把你找出的圖形進行分類,并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2、把下面的四邊形進行分類。

3、出示淘氣的分法。淘氣為什么這樣分?4、引導學生找出每類圖形的特點。A組中的四邊

形有兩組對邊互相平行,他們都是平行四邊形;B組中的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它們都

是梯形。C組圖形的兩邊都不平行。

活動三:畫一畫

1、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

2、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形的特點。

活動四、填一填

1、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平行四邊形。

2、討論圖3和圖5是不是兩組對邊互相平行。它們是平行四邊形嗎?

3、長方形和正方形不僅兩組對邊分別平行,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它們是特殊的平行四邊

形。

活動五、實踐活動

1、讓學生拉一拉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你發(fā)現了什么?

2、生活中你還見過運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情況嗎?

3、小結。

板書設計

圖形分類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三角形分類備課人白季

1、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

教學

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認一認和練一練等活動,進一步體驗三角形的特點,并能熟練的區(qū)

目標

分各類三角形。

認識各類三角形,各類三角形的特征并會區(qū)分

教學

重難點

課時

教學各類三角形安排

準備

教學過程

活動一:分一分

1、我們以前學過那些角?

2、出示情境圖。這是什么圖形?是由什么組成的?這些三角形一樣嗎?

3、你能給這些三角形分類嗎?

活動二:認一—認

1、出示笑笑的分法。笑笑為什么這樣分呢?

2、引導學生觀察第一類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點。歸納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

角形。

3、觀察第二類讓學生發(fā)現其中有一個直角,其他兩個角時銳角,歸納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用同樣的方法歸納出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5、出示各類三角形,判斷以下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6、出示一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觀察他們的邊有什么共同特點。三角形中有兩條邊相等,

這樣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介紹各部分的名稱。

7、認識等邊三角形。

活動三、猜一猜

1、我們來做一個猜一猜的數學游戲。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活動四、練一練

1、練一練的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練習練一練的第3、4題。

3、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做一做。

4、小結。

板書設計

三角形分類

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按角分,直角三角形

按邊分Y

「鈍角三角形一等腰三角形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探索與發(fā)現(一)三角形內角和備課人范文芳

1、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

教學

于180度。

目標

2、己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

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

重難點

課時

教學量角器三角形安排

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活動一、比一比

1、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對小三角形說:“我的個頭大,所以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

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說:“是這樣的嗎?”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動二、量一量

1、什么是內角?

2、如何得到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

3、小組活動,每組同學分別畫出大小,形狀不同的若干個三角形。分別量出三個內角的度

數,并求出它們的和。

4、填寫小組活動記錄表。發(fā)現大小,形狀不同的每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都接近180

度。

小組活動記錄表第組

成員姓名三角形形狀每個內角度數三個內角和

活動三、撕一撕,折一折

1、我們把三個角撕下來,再拼在一起,看一看會是怎樣的。

2、把三個角折疊在一起,,三個角在一條直線上。從而得到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于180度。

三、解釋與運用

活動四、練一練

1、學生做試一試。已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運用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求

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2、判斷。它們說得對嗎?

29頁2題

3、實踐活動。動手做一做,驗證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并指出它的對稱軸。

4、小結

板書設計

探索與發(fā)現(一)三角形內角和

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修改及補充內容

第四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提供的一組照片或畫面,辨別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

范圍或形狀。

2、在觀察、想象、推理的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分析:

1、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發(fā)展

學生的空間觀念。

2、在重視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觀察

物體的直接經驗。

題目節(jié)日禮物備課人白季

、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教學1

目標2、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小。

1>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教學

重難點2、體會不同距離觀察物體形狀的變化。

課時

教學安排

準備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1、師:出示一個實物(卡通娃娃或杯子之類的物體)。

2、師:請同學們閉著眼睛,想像從低到高觀察這個實物,你能看到這個實物的形狀

是怎樣變化的。

3、師:與同桌說一說,你看到什么?接著呢?再看到什么?

4、全班交流:誰來說一說所觀察的這個實物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

5、師:到底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下面我們就來親身體驗一下,請同學們按照我的要求

大概的來觀察,并把你所看到的圖像在草稿本上畫下來,我們比一比看誰的眼睛最銳利。

①先請同學們蹲著觀察。

②再坐在椅子上觀察。

③請同學們站立起來觀察。

④最后請同學們站在椅子上觀察桌面上的實物。

6、師:把你記錄的結果與四人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說一說有什么變化。

7、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你們所觀察的這個實物?它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

8想一想,通過這個觀察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

二、活動2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63,全班把題目讀一遍。

2、誰來說一說小狗貝貝是怎樣觀察這個禮物的?

3、“節(jié)日禮物”是什么形狀?

4、請你按貝貝四次看禮物的順序,在四個畫面下的()里標出①②③④

5、全班交流匯報,并說一說理由。(你是怎樣想的)

6、師:當我們站在鐵軌的中間,問兩頭觀察時,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和體會?誰來

說一說。

7、師:相信同學們在生活中也有過同樣的經歷,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8、誰來說一說在生活中,你由遠到近或由低到高觀察某一物體,有什么體會?

9、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最后師總結。

三、活動3

1、P64頁說一說。先獨立審題,填寫,再說一說為什么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樹會越少。

2、試一試。

①師先引導學生畫一畫,以A點為頂點,到房子兩側各畫兩條射線,組成一個角,角的兩

邊外的樹木是站在A點看到的.

②用同樣的方法,請同學們獨立畫出在B點看到的樹的范圍.

③通過這兩次動手畫一畫,說明了什么?

板書設計

節(jié)日禮物

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由遠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小。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天安門廣場備課人范文芳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動手操作,能正確辨認照片分別是從什么位置拍攝的,發(fā)展

教學

目標學生的空間觀念。

1、能正確辨認照片分別是什么位置拍攝的,體會不同方向觀察對象形狀的

教學

變化。

重難點

2、能正確辨認以正面、側面、上面觀察一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課時

準備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1、事先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人行道上觀察從面前開過的汽車,先看到什么?最

后看到什么?觀察周圍的社區(qū)或村莊,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畫面怎樣,從高樓上或山

頂上觀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畫面是什么樣的。

2、師:同學們都很注意周圍的事物,如看從面前開過的汽車,從不同位置觀看附近

的社區(qū)和村莊,同學們都有體會,我們交流一下。

3、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很多觀察景物的實際體會,現在請打開課本第58頁的上半

部分。

從①②③三個不同的位置,拍攝了天安門廣場的三幅照片,請你辨認一下,各是從幾

號位置拍攝的。

先個人思考,再與同伴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二、活動2

1、師:根據同學們的體會,同一個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現在請同學

們看“練一練”第一個問題,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體搭一搭、看一看。

2、與全班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師:兩輛汽車從攝影師面前開過,攝影師自拍攝了以下三幅照片,請大家在。內

標出攝影師的拍攝順序。

與同伴交流,說說你的想法。

師小結:因為兩輛車以攝影師面前開過的,先看到什么?(車頭)再看到什么?(車

身)最后看到什么?(車尾)

4、P58、試一試

a、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懂從空中拍下的照片,說一說圖中有哪些物體。

b、師: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嗎?

c、先嘗試解答第(1)題第(2)題,并與同伴說一說理由。

d、師用模型驗證,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想像。

三、活動3

P59、1、連一連

先獨立觀察、填寫,再用相似的實物擺一擺、驗證。

P59-2

審題、填寫

全班匯報交流想法

板書設計

天安門廣場

修改及補充內容

第五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理解

除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小數除法及四則混合運算,并能運用小數除法及四

則混合運算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意識和能力,會求積、商的近似值,

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

單元教學分析: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

解決問題。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

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他們的估算能力。

題目精打細算備課人王春霞

、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

教學1

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目標2、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

過程,發(fā)展推理能力。

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經歷探索小

教學

重難點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fā)展推理能力。

教學課時

準備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1.下面各數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數的大小不變?

7.1015.201000.0701.012.0

2.淘氣用115元買了5箱牛奶,小紅用126元買了6箱牛奶,兩種牛奶品牌質量一樣,

誰買的便宜?你能幫淘氣算一算嗎?

請學生上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讓學生說出列式根據:總價+數量=單價)

集體訂正,板書“精打細算”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今天老師打算去買牛奶(出示幻燈情景圖),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2.你建議老師去買哪個商店的牛奶?為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我們現在就來計算一下每個商店牛奶的價格,誰會列算式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11.54-5=12.94-6=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兩個商店牛奶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價格,現在同學們

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嘗試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討

論交流一下想法。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請小組選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指名學生板演。

4.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匯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5.引導匯總,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

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6.學生嘗試計算乙商店牛奶價格,有疑問則小組交流

7.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匯總: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時,可以添。再繼續(xù)除。

(四)鞏固練習,延伸拓展:

1.練習:14.4+12=8.2+5=

2.試一試:

7.42+7=15.9+15=

3.出示糾錯練習

板書設計

精打細算

11.5+5=2.3(元)12.9+6=2.15(元)

答: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參觀博物館備課人白季

1、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

2、利用已有知識,探索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在具體情境中發(fā)展估算意識。

目標

4、正確掌握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正確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

2、探索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計算方法。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掛圖。

問:這些小朋友去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問題。

活動二:探索學習

(-)解決問題(1)

1、估一估。

問:請同學們估計他們每一個人大概要用多少錢?

問: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試一試。

師: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

3、做一做,說一說。

請個別學生板演,并說一說自己的算理。

問:還有誰要補充?

(-)解決問題(2):每個小恐龍售價多少錢?

1、估一估。

師:請同學們估一估每個小恐龍的售價。

2,算一算。

問:估計每個小恐龍的售價不到1元錢,在豎式中怎樣表示出來呢?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算法和算理。

3、總結。

問:剛才學習解決問題(2)與解決問題(1)都一樣嗎?

你認為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學的?

活動三:練一練

1、全班齊練P63-1,

個別板演,全班講評。

2、P63o2

分析題意,正確解題。

3、P63o3

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

4、P63。4

通過填數,進一點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練習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5、P63o5

能正確解決小數除法在實際生活的應用。

板書設計

參觀博物館

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買16個小恐龍花了12元,一個小恐龍多少錢?

26+4=6.5(元)124-16=0.75(元)

答:平均每人花了6.5元。答:每個小恐龍0.75元。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誰打的電話時間長備課人范文芳

1、通過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數學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

教學

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利用已有知識,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目標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1、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

2、把除數轉化成整數。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觀察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跟你的同伴說一說。

2、導入新課

出示問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討論:①要求“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就要知道什么?

②怎樣求小紅與小華打電話的時間?

③該怎樣列式?

活動二:探索學習

1、學生試著列豎式解答。

2、引導學生觀察例題的兩個算式

問:①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兩道算式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

②你打算怎樣算這一題?

③把你的算法與小伙伴進行交流。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與互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并引導學生進行互評,逐步整理和小結出其正確的計算方法。

4、試一試(第68頁)

①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②在學生完成后有針對性地擇生板演。

③講評時指出:在做第3、5小題時37.1和8.4擴大100倍后,要在末尾需要添加一個0;2.7

擴大10倍后,比除數小,商的小數部分要添0。

活動三:練一練

1、P65T在加強小數除法口算練習時,正確進行計算。

2、P65-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獨立解答。

3、P65-3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4、P65-4計算

①在學生完成三組題后問:發(fā)現了什么?

②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③小結。

板書設計

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小紅打電話的時間:小華打電話的時間:

8.54+0.7=12.2(分)45+7.2=6.25(分)

答:小紅打電話的時間長。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人民幣兌換備課人王春霞

1、通過人民幣和外幣兌換,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日

教學

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目標2、能夠按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1、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教學

2、求積、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小調查:查詢外幣與人民幣兌換的比率。

2、交流調查結果。

從中國銀行2003年3月公布的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你懂得了什么數學知識?

與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活動二:探索學習

1、出示例題(1):

美國小朋友瑪麗的一本故事書折合人民幣大約多少元?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思考怎樣求這本故事書是人民幣多少元

③要求學生先試著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據匯報,講清算理

①學生匯報。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解答的?能說清楚你的理由嗎?

你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補充?

②小結,講清算理。

(方法是用外幣X比率=人民幣,記得保留兩位小數喲?。?/p>

3、出示例題(2):600元人民幣可兌換多少美元?

這一題有該怎樣解答呢?

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列出算式。

4、根據匯報,講清算理

①學生匯報。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解答的?能說清楚你的理由嗎?

你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補充?

②小結,講清算理。

(方法是用人民幣+比率=外幣,記得保留兩位小數喲?。?/p>

3、試一試。(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活動三:練一練

1、P68T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練習。

2、P68-2人民幣換泰國銖。注意得出的近似值還需要乘100。

3、P68-3歐元換人民幣不需要示近似值。

4,P68。4

①求近似值在其他問題中的應用。

②根據實際的具體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四舍五入。

板書設計

人民幣兌換

外幣X比率=人民幣

人民幣+比率=外幣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誰爬得快備課人白季

1、通過計算動物爬行的距離,發(fā)現余數和商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

教學

目標2、會表示循環(huán)小數。

1、發(fā)現余數和商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

教學

2、會表示循環(huán)小數。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動物樂園公告。

從動物樂園的公告,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

根據動物樂園的公告,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2、導入新課。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入新課。

活動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題意。

這兩個問題都是求這兩只動物的什么?你能正確地列出算式嗎?說出你的理由。

2、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下面我們全班分成兩個大組,進行一次計算比賽,看誰先知道到底是蜘蛛爬得快還是蝸

牛爬得快?

準備好了嗎?比賽開始。

3、引導討論、交流、發(fā)現

教師巡視學生比賽情況。

當有學生提出遇到困難除不下去時,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4、匯報合作學習情況。

你們?yōu)槭裁床煌鲁耍堪l(fā)現了什么?

余數和商重復出現,總也除不盡;商有時一個數學重復出現。

5、師指出:像24.333…,0.85454…等都是循環(huán)小數。

6、教學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

活動三:練一練

1、辨認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

2、正確進行計算,并把商是循環(huán)小數的表示出來。

3、注意引導學生看“得數保留三位小數”的要求。

活動四:數學萬花筒

六道題的商都是循環(huán)小數,都是由1、2、4、5、1、8六個數學組成,只是排列順序不

同。

板書設計

誰爬得快

蜘蛛3分爬行73米蝸牛11分爬行9.4米

73+3=24.333...9.44-11=0.85454...

余數和商重復出現,總也除不盡;商有時一個數學重復出現。

像24.333-,0.85454…等都是循環(huán)小數。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電視廣告?zhèn)湔n人范文芳

1、體會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是一樣的,會計算小數四則混合。

教學

2、利用學過的小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

目標

用意識。

1、會計算小數四則混合。

教學

2、利用學過的小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文字信息。

某公司在地方電視臺黃金檔插播一條30秒的廣告,宣傳自己的產品,每天播出一次,

連播兩周共付人民幣35.7萬元,平均每秒多少元?

問:從題中你懂得了什么?

問:你能計算電視廣告費平均每秒多少元嗎?

2、導入新課。

活動二:探索學習

1、適當的分析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試著解答。

3、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

師:同學們,看著這么多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對比、討論、研究不同的列式方法及算式表示的意義。

4、小結。

①在綜合算式中,懂得運算順序。

②小數混合運算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致的。

活動三:試一試

1、P71o1

注意帶有中括號的算式題,可先引導學生說說該題的運算順序。

2、P71o2

回憶四月份有多少天,理解題目意思,獨立解答。

活動四:練一練

1、P72。1

要求脫式計算.

2、P72。2

先說一說從這張收費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然后獨立解答。

3、P72。3

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能獲得哪些信息,解決哪些問題,然后獨立解答。

板書設計

電視廣告

35.74-(14X30)35.74-144-30

=35.74-420=2.55+30

=0.085(萬元)=0.085(萬元)

0.085萬元=850元0.085萬元=850元

答:平均每秒850元。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激情奧運備課人王春霞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體育賽場上的相關問題,體會數學與體

教學1

育之間的關系。

目標

2.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

3.讓學生通過解決體育當中的相關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相關的體

教學

重難點育方面的知識,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

教學課時

準備安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奧運會的部分圖片,2004年8月14日至30日在希臘雅典舉辦的第28屆奧林匹克

運動會中,我國體育健兒奮勇拼搏,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無論金牌總數還是獎牌總數都實現

了新的突破,同學們,你們知道當時中國代表團共獲得多少塊金牌嗎?

二、自主探究

1、射擊比賽

我國選手杜麗參加射擊比賽的決賽場景,當射擊手打出第1槍的時候,中外記者紛紛從

不同角度對射擊手進行拍照,我這有四幅照片,請同學們辨認一下這四幅圖片分別是哪國記

者拍攝的?

最后三槍,兩位射手的成績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課件出示書上的表格)根據

他們兩人最后三槍的成績和前7槍的情況,杜麗是否能反敗為勝呢?請同學們算一算。

10.8+10.8+10.6-(10+10.6+9.7)=1.9(環(huán))1.9>1.4,所以杜麗是最后的冠軍

(10.8-10)+(10.8-10.6)+(10.6-9.7)=1.9(5F),1.9>1.4(學生也用估算方法)。

2、跳水比賽

根據屏幕上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名運動員最后一跳的成績。(課件出示)根據屏幕上的文字內容和表

格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進行解答呢?組可以在組內交流一下自己解答的方法。

4、田徑比賽

我國選手劉翔在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并打破了該項目的奧運會紀錄,平

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下面讓我們再一次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視頻演示)

根據表格中的信息我們了解了三名運動員的名次排列情況,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知道了

他們三人之間的成績差。那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表格中提供的數據,判斷這兩幅圖,(課件出

示圖)哪幅圖能描述當時決賽的沖刺情況呢?屏幕可能有點看不清,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給你準

備好的學具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想一想。

板書設計

激情奧運

跳水比賽

射擊比賽

田徑比賽

修改及補充內容

第六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通過游戲活動,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并會分析、判斷規(guī)則

的公平性,能設計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單元教學分析:

1、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2、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直觀感受。

題目誰先走備課人白季

教學1、通過游戲活動,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進一步

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

目標

2、能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通過游戲活動,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進一步體

教學

重難點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

教學課

準備

教學過程

游戲:擲骰子

同學們喜歡下棋嗎?兩人下棋時,你們怎樣決定誰先走棋呢?

我們用“拳頭、剪刀、布”……

這個辦法很好。笑笑想了一個辦法,擲骰子,她提出,大于3點,小明先行;小于3

點小華先行。你們覺得笑笑這個辦法好嗎?與同桌試試這個辦法,擲一擲骰子。

生1:我們擲了幾次,有時小明先行,有時小華先行。

生2:我們擲了幾次,也是同樣的結果。但是我想多擲幾次,小明先行的次數會多。

生3:我覺得這個辦法不好,小明先走的可能性大。因為一個骰子有6個面,擲出1,2,

3,4,5,6的可能性都一樣。大于3點有3種種可能,就是4,5,6;小于3點的有2種

可能,就是1,2。大于3點的可能性大,這個辦法不公平。

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嗎?再做幾次試驗,將全班的試驗結果匯總起來。(試驗,匯總試驗

數據)

修改游戲規(guī)則:

通過多次試驗,確實這個方法不公平。你們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對雙方公平嗎?(同

桌兩人商量)

生:可以修改為大于3點,小明先行;小于或等于3點,小華先行。

除了擲骰子外,你們還能想出一些別的對小明和小華都公平的辦法嗎?

生1:他們可以擲硬幣,正面朝上,小明先行;反面朝上,小華先行。體育比賽中常用

這個方法。

生2:擲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同,我覺得這個方法公平。

生3:設計一個圓形轉盤,紅、藍色各占一半,每人轉一次,轉到紅色小明先行,轉到

藍色小華先行。

這個方法行不行呢?我們來試一試。(學生試驗,匯報數據)

通過試驗這個方法是公平的,淘氣也設計了這個轉盤,你能為他確定規(guī)則,使游戲對雙

方公平嗎?

設計游戲規(guī)則:

你能設計一個對雙方都公平的其他游戲嗎?在小組內玩一玩。

生1:我們玩“剪子、石頭、布”每邊兩人,一人猜,一人跨步,猜贏的一方出布得跨

20步,石頭10步,剪子4步。哪組先反回到起點哪組贏。

生2:.......

實踐活動:

我用瓶蓋設計了一個游戲:擲出瓶蓋后,著地時蓋面朝上,甲勝;著地時瓶蓋面朝下,

乙勝。這個游戲對雙方公平嗎?

生1:我認為不公平,蓋面比較重,容易著地,機率大一些。

是這樣嗎?同桌做20次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

全班匯報,發(fā)現“蓋面朝上”和“蓋面朝下”一般情況不是等可能的,因此這個游戲

對雙方不公平。

板書設計

誰先走

擲骰子游戲]

修改游戲規(guī)則r注意游戲的公平性

設計游戲規(guī)則」

修改及補充內容

第七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

的數量關系。

3、通過天平游戲,理解等式性質,會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4、會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等量關系。

單元教學分析:

1、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密切方程與現實世界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認識方程。

3、利用天平游戲,幫助學生理解等式性質。

4、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方程解決簡單問題。

題目字母表示數備課人范文芳

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有關圖形

教學

的計算公式。

目標

2、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教學

重難點

教學課

準備

教學過程

活動一:兒歌

1、兒歌:1只青蛙1張嘴,2只青蛙2張嘴,3只青蛙3張嘴,

2、你能用一句話表示這首兒歌嗎?

n只青蛙張嘴

活動二、猜年齡:

1、媽媽比小淘氣大26歲.小淘氣1歲,媽媽的年齡是多少歲?小淘氣2歲呢?

小淘氣年齡/歲媽媽年齡/歲

(1)11+26

22+26

33+26

(2)aa+26

2、如果小淘氣a歲,那么媽媽的年齡是多少歲?

a表示小淘氣年齡,a+26表示什么?

活動三:擺小棒

1、擺1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擺a個呢?

三角形個數小棒根數

(1)11X3

22X3

33X3

(2)aaX3(3a)

2、aX3寫作:3?a或3a,數字通常寫在字母前面.

3、a表示a個三角形,擺1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3a表示什么?

4、你能再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活動四:解釋運用:試一試

1、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

一只青蛙張嘴,一只眼睛―一條腿;

2、填空

1只手有5個手指,2只手有10個手指,n只手有一.個手指。

3、用字母表示你學過的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生交流完成。

4、用字母表示你學過的運算律。生獨立完成并交流

練一練

1、填空。

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后交流。

2、擺圖形。

生讀題,理解題意,動手擺圖形,獨立完成后交流。

你找到了什么規(guī)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書設計

字母表示數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

一只青蛙張嘴,一只眼睛一條腿;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方程備課人王春霞

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方程的含義。

教學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目標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重難點

教學課時

準備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88頁的天平圖,畫面其他內容不出現)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天平的左邊有一個藥丸和5克祛碼,右邊有10克的祛碼,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

衡,)

天平平衡說明什么?

2、如果用X表示藥丸的質量,你能根據天平平衡寫出一個等式嗎?每人在紙上寫一寫,試一

試。

3、X+5=10,X+5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4、(出示月餅圖,畫面其他內容不出現)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400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每塊月餅的質量X4=400)

6、如果用X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7、4X表示什么?

8、(出示水壺圖的左邊)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000毫升的水,剛好倒?jié)M2個熱水瓶和--杯,杯子能裝200毫升的水)

9、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2個熱水瓶的容積+200毫升=2000毫升

10、如果每個熱水瓶能裝X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等式嗎?(2X+200=2000)11、2X

表示什么?

12、觀察剛才我們列的幾個等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與同學交流。

13、像X+5=10,4X=400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二:解釋運用:練一練

1、看圖列方程。

理解題意,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

(1)X+20=50+20

(2)X+X+7=ll

(3)4X+6-3=87

(4)X+21=175

(5)b+15+b=100

(6)5X+2+2=44

2,根據題意列方程。

(1)理解題意,車上原有多少人可以用什么表示?

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X-5+8=15

(2)理解題意,擺一擺

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列方程。

3、日歷表的規(guī)律。

理解題意,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列方程。

(1)中間數是Y,左邊的數是Y-1,右邊的數是Y+1

上面的數是Y-7,下面的數是Y+7,

(2)5個數之和除以5就是方框中的數

(3)1154-5=23

板書設計

方程

像X+5=10,4X=400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X+20=50+20X+X+7=ll4X+6-3=87

X+21=175b+15+b=1005X+2+2=44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天平游戲備課人白季

1、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

教學

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目標

2、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重難點

課時

教學

準備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游戲,通過游戲你們將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F在我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祛

碼,右側也放5克祛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

(兩邊的質量相等。5=5)

2、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祛碼,右側也加2克祛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別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祛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用算式表示。

生動手實驗,列算式

4、左側的祛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祛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知道左側的

祛碼重多少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X=10)

6、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祛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祛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

說明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X+5=10+5

7、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交流)

8、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9、通過剛才兩組游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fā)現什么數學規(guī)律?小組交

流。

(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活動二:解釋運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1)什么是未知數?

(2)根據剛才我們的游戲,你會求X?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8-8=10-8

X=2

(3)怎樣檢驗?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理解題意,解方程

活動三:建立模型。

1、看書:說一說你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

2、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能成立嗎?你怎樣驗證?

3、解釋運用:解方程

(1)餅400克,你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2)怎樣列方程?

4X=400

(3)怎樣解方程?

4、試一試:解方程。

活動四:解釋運用:練一練

1、求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質量。

看清圖意,解決問題。

2、解方程。

3、看清圖意,解決問題。

(1)X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12X米的水平長度。

(2)12X=180X=15

4、看清圖意,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天平游戲

4X=380

X=380+4

X=95

答:一塊月餅95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